浙江金华成立全省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促进会

发布时间:2017-02-05 编辑:1025

  浙江金华市区金帆街966号,国家创业中心金帆基地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离岗大学生村官潘益民打开自己的淘宝店“蝴蝶象”查看本月的销售记录。“比起去年这个时候,好得太多了。”潘益民说。

  2012年,还是婺城区苏孟乡苏孟村主任助理的潘益民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和另外两位村官一同开起淘宝店,专卖穿衣镜、卫浴镜。但直到2013年,他的淘宝店还是不温不火。

  “兰溪、义乌的几位大学生村官给我们作经验介绍后,我一下就打开了思路。”经过一番改进,2014年潘益民的淘宝店销售额达到170余万元,每月订单数大大提高。“借鉴别人的经验,创业少走了不少弯路。”

  上月12日,我市成立全省首家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促进会,为广大大学生村官创业搭起交流平台。去年底,潘益民村官期满解聘,但为了能帮助更多大学生村官,他加入了促进会。

  “1+4”模式抱团创业

  促进会成立后,将为会员搭建交流平台、互助平台、培训平台、网络宣传平台、政策学习解读平台,向他们提供创业交流、创业培训、创业互助、创业宣传等服务。

  促进会还有一套“1+4”抱团创业模式。“1”是指全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促进会,“4”是指建设一批村官创业基地、争取一批创业项目、开拓一定销售渠道、打造一个村官品牌。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建立100个村官创业基地,建立了农超、农餐对接及网络销售模式,村官与村官、村官与村民、镇街之间抱团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技术、团队建设等难题,也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但对于促进会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打造村官品牌。

  “促进会成立后,我们正是想让这些产品通过大学生村官这样一个品牌走出去。”董利军相信,借助促进会的资源,采用规模化、统一化、品牌化的运作模式,这些好产品的附加值一定能提高。“最终,我们想将大学生村官产品打造成市民认可的安全放心产品。”

  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不单单是为自己寻找出路,还为了带动农民增收。”董利军介绍,促进会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客户满意”的创业理念,努力践行“整合推广优质健康农产品、实现吃得放心健康梦”的目标,并以“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促进会+创业实体+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大学生村官和农民参与创业,实现了村官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发展模式。

  磐安县高二乡的大学生村官陈素燕创办“高老庄家庭农场”,从农户手里以每亩200元的年租金租用30亩土地种植农产品,而农户自家种的红豆、猕猴桃、柿子等也以高价收购。她还一下子向十几户农家收购近2000公斤番薯,几乎把全村富余的番薯都收来了。她让农户自己加工,并支付工资。开设了“山珍野味高老庄”淘宝店﹐并与邻近农家乐合作﹐配送农产品到经营性农庄和山庄。通过陈素燕的努力﹐留村老人已初尝通过传统生产方式致富的甜头。

  而像陈素燕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在借助促进会的力量后,将更多地涌现出来。他们通过抱团发展、建设创业基地、“农超农餐对接”、网络销售等方式,积极参与并推动现代农业项目的建设,在改变农民的传统种植观念、传统种植模式、传统销售模式、提升农业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促进会的阵容可谓“豪华”。除大学生村官外,还有市委组织部、市就业局、人力社保局、团市委等部门,市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等科研教学机构,以及供销农超集团、电商协会和一些成功企业家。“与这些部门或个人无缝对接,能够实现服务便利、资源共享和精准帮扶,给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降低难度。”据促进会副会长董利军介绍,比如期满村官的流动,人力社保局、就业局就能通过促进会这个平台了解其需求,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应工作岗位;电商协会和企业家则能给大学生村官带来更多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商机。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