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当下反思-试析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4)

时间:2017-07-29 我要投稿

  当下批评,批评发言权和话语舞台的争执,导致今日文学批评刊物的圈子化现象相当严重。作家作品和文学批评文章,都是集柬式地出现,而且往往形成矮人观场、一味叫好的“表扬”的文学批评圈。当下文学批评圈子化发展的结局,就是批评的捧杀和骂杀。批评家与作家常常容易成为小团体分布的、顽固的既得利益共同体。这种批评的圈子化习气,毒化了文学和批评本来健康的、良性互动的刺激机制,使得文学批评实体化,甚至变相为现代商业版面和杂志刊物的权力争夺战。

  4.文学批评:自我认同与他者吸纳
  当下文学批评的处境,和茅盾时代一样,都是西方理论思潮滚滚来袭的时代。在当时,茅盾对于西方文学理论思潮,眼光是开阔的,思维是辩证的,态度是审慎的。其问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茅盾具有民族本位坚守的较强尊严感和责任意识。“海外文坛消息”是1921年茅盾主编<小说月报>后开辟的专门介绍各国文坛动态的一个栏目。该栏目内的消息均由茅盾自己撰写,从1921年1月至1924年6月,茅盾共写了206条。其间相当部分是对西方文学潮流的译介,而且都经过了茅盾本人有意识的选择。当时文坛上流行从西方传人的“唯美主义”、“感伤主义”的文学,但茅盾没有一窝蜂跟风而上,而是坚持说:“文学的最大功用,在于充实人生的空泛,而名士的文学作品叫人看了只觉得人生是虚空的,而文学的效用既失,对于人类还有什么益处,还喊什么文学?¨茅盾要求文学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推动向前发展,并严肃地指出:“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茅盾也并不盲目排外。他曾竭力地引进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如在<文学与人生》里,茅盾就直接引用泰纳<>里的观点,说明文学与人种、环境、时代的关系,并强调文学批评要保持“没有一意私心、不存一些主观”的客观态度。

  回望茅盾面对时代思潮的持重而中肯,比照当下文学批评家生吞活剥时兴的西方理论,生硬肢解中国作家作品而迁就西方思潮的做法,我们须深思之长思之。面对异域资源,茅盾的冷静自守与理性的他者吸纳,较之时下文学批评界一遭遇西方理论大潮便导致传统批评“失语”或者方向迷失的窘境,二者可谓大不一样。当下相当多的所谓学术批评,已经成为西方百年文论术语的跑马场。他们各自套用着不同的文论流派术语,大量地沉迷在“主义”和“性”之争,自言自语、唾沫横飞,圈子内外大多都只是在看热闹。当各种流派一一登台表演完毕、尘埃落定之后人们才发现,除了一大堆意义不确定的过来的术语横七竖八地漂满各种刊物版面,无人收编之外,文学批评应该有的中心——作家和作品——却不见了,这就是当下文学批评的怪现状。回头看看茅盾当年理性批评的大家风采,或许对探究当下文学批评遭遇西方思潮的失望表现和寻找它软骨病的病根与症结,是一剂良妙方。

  尽管茅盾文学批评无疑有他的时代局限,比如说他有时候有过“左”的僵硬批评姿态及个别的随风俯仰的批评。但是,审视当前文学批评现状的浮躁与贫乏,完全可以肯定,茅盾文学批评实践的主要经验和积极的思想意义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下价值。当下文学批评的种种不足,也更凸显出茅盾文学批评的崇高品格和理论光辉。回望茅盾文学批评的特殊意味,对于当下如何正确开展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观和现实借鉴意义。

文学批评的当下反思-试析茅盾文学批评的价值(4)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