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时间:2020-10-13 11:46:24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6“世界早产儿日”宣传主题为“有爱、有未来”。卫计委开展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早产儿。

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第一篇: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9日,为有效控制早产儿发生率,降低早产儿死亡率,顶效镇在镇卫生院开展以“有爱、有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前来咨询和了解的群众耐心讲解什么是早产儿、如何预防早产和早产儿的危害,向人民群众普及早产儿的护理方法--袋鼠育儿法,并发放早产相关宣传资料200份。

  据悉,早产不仅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且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视力、听力或者智力方面的缺陷。

  此次宣传活动,人民群众将更加关注和重视早产,学会早产预防和早产儿护理,有力保障了早产儿的生存和健康成长。

  第二篇: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7日为“世界早产儿日”,为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关注早产儿这一“早到的天使”,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泗阳县卫计委超前部署相关宣传活动。

  今年的“世界早产儿日”宣传主题为“有爱,有未来”,该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医疗、妇幼保健机构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创新方式方法,提前做好活动准备工作。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各种传统及新媒体,宣传早产儿相关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专家咨询、专家义诊等形式多样的现场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认知率。县妇幼保健所和各助产机构还将结合新生儿保健工作,针对产科、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等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早产儿预防、早产儿营养与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养、早产儿护理如袋鼠妈妈护理、早产儿救治、早产儿出院后管理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早产儿医疗保健水平。

  该委旨在通过宣传,增强早产儿家庭信心,提高社会各界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弘扬医务人员敬业奉献的精神,为降低全县早产儿死亡率,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做出努力。

  第三篇: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为积极响应11月17日“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的号召。惠水县卫计局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以“有爱,有未来”为主题,结合本地区实际,于2016年11月13日上午,组织县属开展住院分娩机构的儿科、妇产科专家,以义诊、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惠水县人民广场举办“2016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此次世界早产儿宣传活动中,医务人员耐心给前来咨询者详细解答,共计义诊89人次,早产儿护理咨询58人次,发放健康手册320份。

  11月13日下午在县中医院五楼会议室,由卫计局妇幼健康科负责人陈艳,对全县卫计系统人员进行了儿童保健、《早产儿护理》主题讲座,主要讲解了早产儿的定义、保健、喂养、预防等健康教育的重要知识,参加讲座会人员近200人。通过互动的形式,会场上气氛热烈,学员主动提问,妇幼健康科负责人都一一解答,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通过此次世界早产儿宣传、知识培训活动,号召大家提高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增强早产儿家庭信心,改善早产儿健康状况,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增加早产儿家庭信心,弘扬医务人员敬业奉献精神,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等。

  第四篇: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备受关注的不仅是二胎经济和人口红利,母婴健康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关爱母婴健康计划的一部分,11月17日“世界早产日“前夕,国家卫计委正式启动了第二期“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希望通过“袋鼠式护理法”的推广,以及社会协助力量的后续公益接力,让社会各界关注早产儿现象和早产儿家庭,控制早产儿的发生率,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在实现人口增长的同时从根源上提升人口素质。

  全球早产儿发生率高达10%

  中国每年约有180万早产儿出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早产儿[ 数据来源:2012年5月2日WHO发布《Born Too Soon全球早产儿行动报告》],其中,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相关专家预计,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在迎来新一轮生育高峰的同时,由于新生儿基数的变大,再加上拼二胎的高龄孕妇早产发生率更高,早产儿的数量或将在未来的1-2年出现阶段性增加。

  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恰当的护理能够挽救至少四分之三的早产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早产不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而且许多早产儿即使有幸生存下来,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视力、听力或者智力方面的缺陷。但是,从医学的角度而言,其实许多简单易行的办法都可以有效应对早产问题。即使没有新生儿重症监护,恰当的护理也能够挽救四分之三以上的早产儿。这些护理包括产前注射类固醇,以加强婴儿的肺功能;母亲抱住婴儿进行直接的'皮肤接触并进行频繁的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法”;以及婴儿复苏措施等,但遗憾的是多数早产儿并没能得到应有的帮助。

  为了让公众认识到早产儿早期干预和护理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日”,呼吁世人更多关注早产问题,加强相关研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早产导致的健康问题和死亡。

  国家卫计委启动新的“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早产防治和早产儿保健适宜技术,中国国家卫计委妇幼司,继2011年9月启动的一期“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之后,2015年“世界早产日”前夕,再次启动了二期“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据悉,该项目每期三年,旨在通过系列干预手段,加强产科、新生儿科及儿童保健科的合作,并制定出早产儿管理的指南和规范,从而降低我国婴儿死亡率和控制早产发生率。

  社会协助力量携手接力

  由于“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此次国家卫计委在项目的落地和执行层面,引进了更多的社会协助力量参与后续的公益接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儿保健中心,日前正式接受卫计委的委托,于11月16日召开了针对早产儿的“袋鼠式护理培训班“,邀请了3名英国专家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专家等,对到场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培训通过讲座、小组讨论、临床实践KMC操作技术等手段,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理念,以提高我国新生儿保健技术水平。接下来,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还将在全国部分省市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其他类似专业培训以及开展早产儿家长课堂活动。

  除了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以“为全球婴幼儿提供科学营养,给他们带来一生最好的开始”为使命的美赞臣,也加入此次项目,并将协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组织实施具体的研究工作和干预计划。据了解,美赞臣的参与主要是基于其在早产儿营养研究领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美赞臣曾联合世界顶尖的儿科专家对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进行长期研发,并研制出世界领先的早产儿配方产品。同时,美赞臣公司也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关爱早产儿的行列。

  国家卫计委妇幼司作为主管单位,在组织实施干预研究项目工作中将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并大力引入社会力量进行新的尝试。未来通过持续着力加强对早产母婴群体的关注及公共服务的供给,将进一步改善早产儿保健服务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质量。

 


【卫计委世界早产儿日宣传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总结(通用17篇)12-23

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总结15篇12-16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15篇12-19

乡镇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总结7篇12-09

世界森林日活动总结12-19

世界献血日活动总结11-30

世界水日宣传图片11-12

世界读书日活动总结小学12-09

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总结12-09

艾滋病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