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时间:2022-04-02 11:50:25 自查报告 我要投稿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通用10篇)

  时间过得真快啊,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将成绩与不足汇集成一份自查报告吧。如何把自查报告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通用10篇)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1

  在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高村镇中心校的直接指导下,我校于近日完成了学校电教的自查工作,我们对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学校电教的硬件设施作了完善,对档案作了整理规范。目前,我校的电教工作已有了长足进步。们深知电教教材是教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技术教育之本,对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竭尽全力地做好电教教材的使用工作。

  一、严格按政策收缴电教教材代办费,做到专款专用。学校在新生的代办费中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学校对电教教材做到了专款专用,电教教材费都用于订购电教教材,没有用电教教材费购置电教硬件或挪作它用。

  二、学校积极利用电教代办费,建设好电教教材资源。学校积极利用电教教材代办费,建设好学校软件资源。

  三、专人负责,加强电教教材的管理和使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电教教材的建设、管理与使用,指定专人负责电教教材的保管和借阅,制定了详细的电教教材管理制度,提高电教教材的使用率,让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将所有的电教教材采用分类造册,并汇编成目录发给每个教研组。

  为了更好的管理好电教资源特制订电教教材管理、使用制度。

  1、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所有电教教材要登记造册。

  严格履行借还手续,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坚守岗位,工作耐心,服务热心,积极协助使用人员查找资料。

  2、管理和使用人员要掌握或了解每种电教电教材使用和保管方法,最大限度的延长其使用寿命,要注意防潮、防晒、防压、防尘、防腐、防高温、防划伤。

  3、所有电教教材不经领导允许,任何人不得外借、复制、刻录或涂改。

  4、为了充分发挥电教教材的效用,使用人员借到电教教材后,要抓紧时间利用,用后即还,最长不得超过3天。

  5、管理人员在使用人员归还电教教材时,要认真核对检查,看名称是否相符,数量是否齐全,是否有损坏,错漏现象。若有上述情况要及时纠正。

  6、凡因不负责任造成电教教材丢失,损坏的,当事人要照价赔偿,学校对电教工作特别是电教教材使用十分重视,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1)增强了领导、老师对电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电教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教育方式。为提高我校领导、老师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先后召开了多次电教工作专题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与此同时,我们还利用校本教研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头脑。通过学习、宣讲,我校领导、教师都认识到电教教育工作重要性,并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利用电教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学校也相继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相关教师为成员的电教资源应用领导小组。

  (2)提高了教师的实验教学和电教教育资源应用能力在认识电教教育工作重要性后,我校教师积极开展利用电教教育资源辅助教学。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安排了一名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电教教育设备管理员。通过他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培训学校其他教师。每学期,我们要开展相关的专题培训。目前,我校所有的学科教师都能利用DVD进行光盘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都能熟练地通过中央电教馆资源应用平台查找教学资源。

  (3)规范了相关档案资料在以前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对远程教育工作认识不足,加上平时教学任务繁忙,在收集、填写远程教育相关资料方面做得不够规范。本学期,我们下大力气抓此项工作。目前,相关档案资料已得到基本规范。远程教育资源目录、远程教育资源使用记载等相关资料,我们比较齐全。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2

  为深入贯彻《关于对全区幼儿园(学前班)读物进行检查的通知》(桂教办〔20xx〕251号)文件要求,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园更好地发展,我园严格按照文件通知要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重点对幼儿用书、教师用书进行了整顿,严禁教师及幼儿购买非法、盗印、盗版幼儿园(学前班)和宗教读物,坚决杜绝非法、盗印、盗版幼儿园(学前班)和宗教读物在校园的传播。现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xxx校长任组长,xxx副组长,各班教师为组员。研究制定了检查和整改的意见。

  二、全面自查。

  通过检查发现:

  1.无论是幼儿园还是教师个人均无购买非法、盗印、盗版幼儿园(学前班)读物和宗教读物,无使用小学教材现象。幼儿园使用的书籍均出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荐用书。

  2.提高认识,为了减轻家长负担,我园没有私自向幼儿推广征订其他的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现象。

  3.社会上的违法有害文化产品,如盗版辅助学习书仍然占据巨大的供求市场,有个别家长贪图便宜而为幼儿购买。

  4.有些老师在家长强烈的要求下给幼儿留有家庭作业或建议家长为幼儿购买课外练习。

  三、整改措施。

  1.规范收费行为,禁止个人书商进幼儿园推销教辅材料。

  2.强化宣传,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主权的重要意义和法规知识,提高师生抵制盗版工具书和其他盗版制品的自觉性。

  3.狠抓落实,进行全面清查。先在园内进行自查,严禁买非法、盗印、盗版幼儿园(学前班)和宗教读物在校园的传播。

  4.幼儿园采取不同形式对广大幼儿家长进行宣传,是他们充分了解遵循教育规律。

  5.不准给幼儿不准家庭作业,不准举办任何形式的兴趣班、辅导班、特长班,教师不得私自向幼儿推广征订其他的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今后我们将继续严格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不断规范幼儿园(学前班)读物的使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3

  为贯彻东莞市教育局《东教监〔20xx〕2号关于切实加强20xx年春季教育收费监督严禁乱收费的通知》精神,我园立即对上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认真的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

  1、幼儿园配有财务办公处,配有财务人员2人。

  2、园长经常询问财务运行情况和听取财务工作汇报,及时调整财务支出。

  3、财务人员具会计证并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强业务能力,有二十年会计工作经验,积极参加上级财政部门组织的财务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能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财经规定记账,会计科目使用合理,平时报表准确、及时,数据真实。

  4、财务人员能对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登记入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日结。并根据各项资金的性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

  二、强化幼儿园收入收费行为的管理

  严格执行收费管理制度。公开收费项目,公开收费标准,接受教师及家长的监督,统一收费项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收款)票据。经过幼儿园自查,未发现自立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收费标准现象,无开设收费兴趣班,每学期均在《致家长一封信》中告知家长收费明细及退费规定,幼儿园有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专款专用。

  三、加强财务支出管理

  幼儿园领导审批制度明确,从事幼儿园财务管理的记账人员和审批人员、出纳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做到了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四、加强有限资产的管理,保证幼儿园正常运行

  根据幼儿园工作计划,通盘考虑,全面管理,合理使用有限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投入。各项收入做到心中有数,坚持做到了“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略有节余。”

  所有资产全部按要求建档建册,用卡片进行登记,款物相符,登记准确无误,没有造成资产流失。

  此次自检自查工作中得到幼儿园领导的高度重视,以《东教监〔20xx〕2号关于切实加强20xx年春季教育收费监督严禁乱收费的通知》为依据进行全面自检自查,通过自检自查工作的开展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今后我们要更细致的规范财务基础管理,扎扎实实的开展幼儿园的财务工作。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4

  今年年初开始,四川重庆市在360多万小学、初中学生中进行了部分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石桥铺小学的十多名学生调查发现由于不能在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上写字答题,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小麻烦”。

  书本里的实验报告要重新复印

  六年级的吴禄玲同学说,上学期,他们的调查小组在北部新区部分小学进行了调查,涉及到400多名同学、近百位家长,以及数十名相关科目的老师。有八成的家长和九成的学生赞成循环使用教科书,没有开始循环使用的学校里,九成以上的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循环使用。

  参与调查的同学韩迪聪介绍说,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循环使用教科书时,因为不能在上面写字填空了,就需要准备一个本子,抄写教科书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比如说《科学》,里面就有一些实验报告,同学们或者把报告填写部分抄下来,或者是自己复印,要不就是只听课,不做题了。

  同学们反映,这样影响了教学的进度。老师们也发现,这也制约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调查小组的指导老师刘老师分析说,循环教材的使用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学习习惯,但影响了学生融入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建议重新编循环教材

  调查小组建议循环使用的教科书需要重新编,认为要把书本里需要同学们填写的地方、做作业的内容从书本中分离出来。调查小组将把他们的调查和建议整理成报告,向当地教育部门和相关的教材编委会反映。

  记者联系到北部新区教育局,相关人士分析说,同学们的建议就是重新编排教材体系,这一方式利于让循环使用教科书顺利进行下去,但教材编写需要教材编委会作决定,教育局在合适的时候也将把同学们的调查反馈给教材编委会。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5

  一、教材目标的分析

  本课是《品德与生活》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上小学啦》中的第五课。

  本课通过 “ 聊一聊:夸夸自己的新老师”、 “ 看一看:老师每天在干什么”、“ 想一想:哪些行为让老师开心”、 “说一说:他们谁做得好”、“ 做一做: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五个板块让学生感受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工作的忙碌辛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从而产生感激之情,喜欢自己的老师,并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喜爱。这与《品德与生活》课标中“学会关心,学会爱”“爱亲敬长”“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要求相吻合,让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生活中师生关系的正确态度,能尊敬师长、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校园里健康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有爱心地生活。

  二、教材使用的感受

  本课教材使用下来,我有这样一些直观感受:

  1、教材生活化,有利于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必须反映儿童的需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迈入小学,他们感受的校园环境、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本课《老师,你好》正是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按照儿童现实生活的时间顺序,综合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夸夸自己的新老师”, “看看老师每天在干什么”, 还是“说说他们谁做得好”,这些内容都非常贴近儿童生活,突出了学生生活的特点,做到从儿童现实生活情境出发。因此,学生们上课有话可说,不用老师一人唱主角。

  这节课上下来,学生发言面很广,尤其是“这几位老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知道你喜欢的老师每天都在干什么呀?”“看到这些图片,你能想起你的老师是怎样关心你的呢?”“怎样才能让老师每天开开心心的呢?”这些话题,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学生纷纷举手,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他们积极地思考、体验、表达、交流。可以看出,新教材的设计有利于形成一种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们生活着,也在学习着,这才是与学生生活的真正联系。

  2、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教材强调了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了儿童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了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一幅幅图片生动、活泼,全可说是学生的真实生活缩影。这些孩子亲历过的内容,当然让他抑制不住自己,要将自己的感受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如“夸夸我们的新老师”这一板块,上面的三幅图片一下子就能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课上,孩子们纷纷举起自己的小手,自豪的夸赞着喜欢的老师,发言特别踊跃。谈到老师们每天在干什么,上课、批作业、备课是孩子们都能关注到的,而教材上出示的“与学生谈心”、“帮学生整理衣服”、“和学生一起活动”等图片更是拓宽了他们思维的广度。再如《开心娃娃复活记》的连环画,绘制精美可爱,增加了趣味性。而关于“拍马屁”那幅图呈现了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声音,更是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辨析和讨论。

  3、教材板块清晰,易于把握,活动形式丰富,可操作性强

  本课教材分为五部分,通过图片组合、标识提醒、文字提示,老师们能够很容易的把握教材的内容、块面和目标。根据低年级儿童年龄和认知发展的特点,教材寓品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本课活动形式丰富,有“聊一聊”、“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和“做一做”,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认识生活的现实,思考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开阔学生的视野,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整堂课实施下来,听课的老师感觉教学块面清晰流畅,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参与积极,有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目标达成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教材体现了用正确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材体现了用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生活。如“说说他们谁做得好”这一块,让学生辨析正确的行为,知道真心帮老师做事并不是拍马屁,这样在一旁说风凉话是不对的行为。教材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并将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行为。

  5、教材中几处实施有困惑的地方

  (1)教材的第一板块中要求学生给喜欢的老师画个像。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画人物像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对于人物特点的把握,很多孩子都皱着眉头说:“老师,我不会画!”的确,我们虽然不要求孩子画的好,但这一活动确实难住了好多不善于画画的孩子,也会让他们原本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跌落低谷,这样,就违背了教材设计的初衷。因此,我想,这一内容是否可以调到最后,与“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热爱”结合起来,作为课后作业,因为课后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家长老师的指导帮助。另外,我们可以降低难度,增加选择性,比如:你可以给你喜欢的老师画个像,也可以和你喜欢的老师合个影,还可以用一句话把你喜欢老师的理由写下来。因为现在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请老师拍个照传给自己家长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还是有可操作性的,而且,拥有一张和喜欢老师的合影,是一件多么幸福而有纪念意义的事!

  (2)教材的第三板块中《开心娃娃复活记》的连环画绘制精美可爱,可是,一年级孩子很难仅仅通过图看懂故事的意思,如第三幅、第六幅,就不太明了,老师也需要反复看图才能完全明白。这里可否增加一些人物对话,让孩子更好的弄懂图意呢?课上,我采用的是学生看图、老师讲故事的形式,学生对这个故事本身还是挺感兴趣的,也能很快说出小猴的哪些行为使开心娃娃复活了,从而为下面“怎样做可以让老师每天开开心心”这个话题埋下伏笔。

  (3)教材的第四板块“说说他们谁做得好”中有两幅图,很有代表性,一幅有关礼貌问好,一幅有关帮老师做事和说风凉话。不过,能否再增加一两幅,如与上课、作业有关的图,与前面开心娃娃的故事相呼应呢?

  (4)教材的第五板块“选择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中有五幅图,其中两幅是优秀作业,这里为什么放两幅,我问了几位老师,大家的看法各不相同,也都比较疑惑。所以,这一块老师在处理时不是很清楚教材设计的用意,教学设计可能就会有所偏颇。此外,“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用“热爱”这样的字眼,可能不如“喜爱、喜欢”这样的表述来得亲切、明白。

  三、教学建议

  1、教学第一板块 “夸夸自己的新老师”时,为了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学时我们可以在课件上出示本班所有任课教师的照片,让孩子们亲切的喊一喊老师,说一说最喜欢哪个老师,聊一聊喜欢的原因。这样学生会倍感亲切,有话可说,尽情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喜欢和钦佩,不知不觉的参与到品德学习活动中来。

  2、教学第二板块“老师每天在干什么”时,我们可以事先拍摄本班任课教师工作的镜头,制成课件,一是让学生直观了解教师真实的工作状态,二是让学生能关注平时没注意到的一些方面,比如说:深夜备课、开会学习、听课研讨、比赛排练、资料整理、关爱学生、家校交流等等。有了这样的补充,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老师工作的忙碌辛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从而产生感激和热爱之情。

  3、教学第三板块时,在学生交流“小猴的哪些行为使别人开心,也让开心娃娃复活”后,可以顺势问问学生:你想让老师开心吗?你会怎样做呢?这样,学生就能够以小猴为榜样,知道礼貌问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主动请教、帮助老师等行为可以让老师开心,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最后一板块“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教材中出示了4种方式。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范式,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向老师表达真心的喜爱,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6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建议:在教学用书上应当添加上重点内容结论、定义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说明,供教师阅读参考。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7

  1.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以中学数学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初、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为载体,以新中学数学教材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为切入点展开。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部分:

  1.1 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通过研究,认清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认清我国数学教育的优势与问题所在,提出新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当把握好的基本关系。研究成果是一组有新意的、能指导教材编写的论文。

  1.2 新初中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设计、编写和实验。

  通过研究,探索新初中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点,如探索创新的开放的数学课程教材结构体系,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学习方式的数学课程教材设计机制,数学课程教材设计中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等。研究成果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等以及一组相关论文。

  1.3 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教材设计、编写和实验。

  通过研究,寻找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高中数学课程教材设计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接受式与活动式有机结合的学习方式的数学课程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途径,数学课程教材设计中积极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设计等。研究成果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学资源以及论文。

  1.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通过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本质、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特别是数学探究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研究成果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本)》、信息技术支持系统和论文。

  2.研究思路

  本研究按照“文献研究——理论建构——教材编写实践——教材实验——归纳、反思——修正教材”的路线进行,从对数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分析开始,在分析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以当代数学课程理论、数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等为依据,构建数学教育改革中应当把握的基本关系、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及数学课程教材的创新等理论;在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新初、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将理论付诸于教材编写的实践,并通过教材实验以检验理论构想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再通过多种方法收集教材实验数据和实验区师生对教材的反馈意见,经过认真分析、归纳,作为教材修订的依据,落实在教材修订过程中。

  3.研究方法

  以中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实验为载体进行数学课程教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特点。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质与量相结合的形式,重视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借鉴国外课程行动研究的手段,理性思考和实践行动相结合,重视案例收集和分析工作,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运用力求能够运用于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使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交叉点进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

  综合运用访谈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以及内省法等收集实验数据和实验师生意见。由于研究对象的个体性较强,我们采用了自编的《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实验调查表》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实验调查表》收集数据。调查表的制作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标准化处理。采用随机发放的方法选择被试。数据管理和分析采用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SAS软件。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8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要求, 我校对现行语文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 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分年级报告如下:

  一、关于一年级语文教材调研结果

  (一)教材特色: 学生对教材感兴趣。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 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

  (二)对教材的建议

  1、教师普遍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导致学生学习生字后普遍出现回生 问题。

  2、第二课既要学 2 个声母、3 个韵母、3 个整体认读音节,还要学会 Y W 和 ǖ 的拼写方法,容量太大。

  3、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主题“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 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关于二年级语文教材调研结果

  (一)教材特色 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 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个 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 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二)对教材的建议

  1、教材中安排的“我会写”和“我会认”的生字偏多,建议两者都不超过 十个。

  2、略读课文篇幅有点长,有些生字比较深,建议选一些童话、诗歌等趣味 性高的文章。

  三、关于三年级语文教材调研结果

  (一)教材特色 本年级选编的课文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体裁丰 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对教材的建议 课后题适当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如字、词、句、段方面,以体现教 材的工具,同时为检测、练习设计提供方向。

  四、关于四年级语文教材使用情况调研结果

  (一)教材特色

  1、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和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2、语文园地中系统编写名言警句、对联、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

  3、结合课文学习引导课外阅读。

  (二)对教材的建议

  1、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一是篇幅长,像《夜莺的歌声》 、 《小英 雄雨来》 ;

  2、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但理解难度较大,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 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

  五、关于五年级语文教材使用情况调研结果

  (一)教材特色

  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 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更关注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提高语 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对教材的建议

  以“回顾 拓展”为依托,编排有关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题型、内容,促使 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六、关于六年级语文教材使用情况调研结果

  (一)教材特色

  教材每一单元主题鲜明,突出重点,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 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 ,各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学习重点。

  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 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二)对教材的建议

  教材能否对小学阶段的相关基础知识(主要是句、段训练)进行归纳整合, 以板块的形式出现。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9

  一、调研问题的提出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XX年版)为依据的新编小学数学教材,于XX年秋季在我区起始年级使用。为了解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落实与实施、课堂的教与学、教师的问题策略与困惑、教学评价、校本教研等情况,总结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黄教科研函【XX】82号通知要求,我们于XX年10月中旬开展了一次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情况调研活动。

  二、活动的基本概况

  这次调研组由区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和市、区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组成,历时四天,对1所城区小学,2所中心学校和2个教学点,即岩寺小学、岩寺镇中心学校、富溪乡中心学校及该中心学校的两个村小教学点长坞小学、呈阳小学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随堂听课、查阅教师教学笔记和学生作业、一对一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新课标教材的使用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现场指导。

  三、教与学的现状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教师进入了新课程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民主、活跃、和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大部分教师能够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用好教材、执行教材,甚至有的教师还能跟据学情在用活教材上进行深入思考,在不违背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适当做了一些调整、取舍和二度开发。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重视数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重视联系生活实际,让书本知识回归生活。

  3.符合学段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挂图、自制教具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有效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4.新课标提出的“四基”目标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体现。在抓好以往强调的“双基”的同时,对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重视了符号、分类、推理、一一对应、数形结合等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渗透,重视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尤其是几个一年级班级,虽然步入小学学习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人欣喜,在老师的呵护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认真操作、同伴交流等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6.课堂教学评价意识增强,评价能力有所提升。课堂上,教师极少采用负面评价,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且由滥、露、简的课堂评价向入情、入理、入心转变,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7.作业批阅观念转变。学生作业书写认真、工整,本面整洁,教师批阅及时细致认真,多数采用定量评价和描述性评价相结合,有的老师增加一些激励性评语,也有的老师采用“五角星、小红花、笑脸”等儿童喜欢的激励方式,感觉非常温馨。

  (二)存在不足

  1.少数教师理解教材不够透彻。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都不是很清楚。

  2.少数教师在课堂容量的把握上出现偏差。有的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过多,甚至把两节课的内容用一节来完成;有的一堂课中练习占用的时间太多,甚至到了打下课铃还在布置课外作业。

  3.少数教师重、难点抓不住。表现在:课堂提出的问题总是落不在点位上;教学节奏偏快,在关键点上该慢时却慢不下来;课堂上出现好的生成却不能有效利用。

  4.个别大班额班级的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组织教学欠严谨,课堂纪律松懈,难以关注学生个性差异,难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5.农村教学点,由于教学具配备出了问题,课堂上数学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少。

  6.一些教师课堂练习基本照搬课本练习题,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有针对性练习的不多;在课堂上对学生不良作业习惯未能及时纠。如:错误的握笔方法,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四、 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1.有些学校领导总习惯以“就高不就低”的思路来配备任课教师,以致形成低年级数学教师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的局面。建议:提高对低年级教学地位认识,调整思路,适当倾斜,甚至可以考虑让年富力强的数学骨干教师挑起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担。

  2.有的教学点的教师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缺新版课标、缺教学用书和教学挂图、还缺必需的教具和学具,严重影响正常的数学课堂教学。建议各乡镇中心学校领导引起重视,增强服务意识,如果了解到有类似情况,应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解决。

  3.这次调研的几所学校一、二年级数学教师上岗培训率是80%左右,未达到上级提出的“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培训安排在暑期,开学人事发生变动是主要缘故,但后续补救工作要跟上。建议学校对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可以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进行补课。

  4.新课标教材一、二年级小学数学校本教研是一个软肋,目前各校都只停留在学习、听课、评课这些最基本的教研活动层面上,对教师适应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帮助不大。建议学校校本研究重心下移,拓宽思路,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在确定教研主题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研讨活动。

  五、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面对零起点的一年级新生,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考:从小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赋予每一位小学教师的职责,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纳入日常教学之中,要有计划和目标、还要有方法和策略,新生入学第一周应该做些什么?平时上课怎样实施?如何与其他任课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如何用自己高善的素养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如果你想得细,做得实、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困惑二: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感觉非常吃力。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思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为后续学习序数等内容做准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降低教学难度,删去了“左右的相对性”的内容,老师要领会新编教材把“位置”内容调整到前面来学习的意图,从整体上去认识、理解教材的用意,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不可操之过急,指望一节课解决,要心中有数,从长计议,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注重渗透和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会水到渠成的。

  困惑三:现在发行的教学挂图版面偏小,视觉效果不佳,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观察和思考。

  思考:教学挂图作为教材的辅助材料,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挂图涵盖了各章节所有插图内容,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对于这个问题,一方面教研部门应该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使版面设计更适用于教学,另一方面老师在使用时要多动脑筋,尽可能使效果达到最佳,还可以动手制作一些实用性强的教具配合使用。

  困惑四:学生学习“小括号”的效果不好,计算错误率高,教师教学颇感费力。

  思考:“认识小括号”内容,原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新教材中将其移至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之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一般算式的计算顺序,学习这一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小括号的出现还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情境明确解题思路;其次,造成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符号,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最后,加强对比练习。这是帮助学生澄清认识,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确分别应先算什么,突出小括号的作用,巩固运算顺序。

  困惑五:有教师反映,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你解答正确吗?”的过程后,感觉反而打乱了学生基本思路,效果很不理想,是否可以淡化这一环节?

  思考:对于“解决问题”,义教教材太强调技巧,而课标实验教材太强调情境创设,都没有把落脚点放在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上。新版教材的编排思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循序渐进地解决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这是新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可能有些教师还不适应。“你解答正确吗?”实际上是反思、检验的过程。问题解决后,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检验,不仅能保证解答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对培养思维严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很大帮助。如何进行检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环节不但不能淡化,还应在教学中引起重视和加强,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困惑六:教师普遍反映,去年一年级数学期中、期末检测试卷的命题有些偏难、偏怪,感觉试题要求高于教材,影响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思考: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指挥棒。在当前时期的命题,应该体现《课程标准》(XX版)的理念,考查学生应该达到的“四基”能力;了解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情况;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承担命题的教师和教研员要努力把好关。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篇10

  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报告精华示例

  一般地,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四次大的挑战,任何一次的不适应,都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在两极分化中成为被淘汰者,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四大难关。现列举如下:

  (1)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初一);

  (2)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

  (3)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初三、高一);

  (4)有限到无限的过渡(高二)。

  一、“四大难关”的成因

  立足于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四大难关”,教材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搞清各个“难关”的成因。对此作宏观分析,我们容易概括出下面三个方面的成因:

  1、抽象层次的提高

  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则着意体现由直观到抽象的渐变过程,以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起伏程度有所不同,各大难关所表现的正是抽象程度的骤变过程。抽象层次骤然提高,这种变化若学生不能立即适应,就成为学习数学的巨大障碍,就成为“难关”了。

  2、研究对象的转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了很科学的概括。数学是围绕“数”和“形”这两个方面的讨论而展开的。而在教材内容的发展过程中,由以数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时,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度都有显著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形成由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平面几何入门的一大难关。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这就是函数概念的引进——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出现了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过渡的难关。而其它几大难关也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研究对象的改变。由此可知,数学内容研究对象的转变也是“难关”的成因之一。

  3、思维方式的转变

  每一次“难关”的出现,都相应地出现思维方式上大的转变,都是对前面习惯思维的扬弃。

  当教学思维从特殊转入对一般情况的研究时,就是相应的第一大难关的来临,此时可以说思维进入了归纳思维的范围;而当平面几何以全新的研究对象出现时,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这种改变又导致了第二大难关的产生;而对辩证思维要求的提高,是导致后两大难关的重要因素,因为这要经受“相对稳定——运动变化——无限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数学中的静与动、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在运动中被一一揭示出来,在思想方向上使中学生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洗礼。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难关”的重要成因。

  二、对策

  1、广泛联系、挖掘量变因素

  前面已经指出,“难关”的出现其实质是一个质变过程,它需要量变的积累,如果量变有了充分准备,质变就显得自然,“难关”也就容易克服。因此,就需要深刻挖掘量变因素,将教材抽象程度加工到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接受的水平上来。在代数关系的研究中,要积极注意挖掘与几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广泛联系,缩小接触新内容时的陌生度,避免因研究对象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2、重点深入,合理设置问题

  要将“难关”分散到普通教材中来,就需要注意对普通教材由微观到宏观的透彻研究与重点深入。首先,要明确局部内容在整体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运用前文所述的教材研究方法,合理设置问题,使问题的步子与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步前进,以局部知识的掌握为整体服务。例如,针对某一概念,可围绕下面几个角度设置问题:概念的构成,概念所涉及的子概念,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概念的确定与否定,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的应用以及由概念而设计的一些构造性问题等等。当然有些问题可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提问以使学生独立获得知识,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以利于教学时启发学生思维。

  3、合理吸收,突出思想方法

  教材研究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在“难关”中思维方式的转变。除了在教材中深入挖掘能突出思想方法的内容之外,还应合理吸收生活中、其它学科中甚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并从数学角度去分析,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可起到在教材中降低“难关”中所出现的大跨度的抽象落差的作用。例如,有这样的一个游戏:有两堆火柴,两个人轮流去拿,每人每次只能从其中一堆中拿任意根,规定拿到最后一根者为胜。将这一游戏拿来让学生做,并帮助他们分析,就可以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即先考虑最简单的情况:两堆火柴各有一根的情况)和化归转化的推理意识;再如,在抽象落差较大的内容之间增加一些直观材料(为学生所熟悉的)以作缓减,也是重要的教材加工手段,从中培养学生观察、总结、概括的能力。

  总之,合理吸收教材之外的辅助材料,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是教材研究的重要手段,它在帮助学生克服难关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学校地方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通用10篇)】相关文章:

学校教材使用情况自查报告03-25

教材教辅自查报告(通用5篇)11-17

培训教材自查报告(通用5篇)12-21

资金使用情况自查报告范文12-09

教材教辅资料自查报告11-25

学校自查报告(通用8篇)09-28

学校自查报告(通用5篇)09-23

幼儿园教材自查报告10-23

学校考核自查报告(通用5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