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时间:2023-12-05 07:39:07 制度 我要投稿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1

  一、工厂环境

  1、工厂环境卫生由办公室负责管理,监督有关部门搞好环境卫生。

  2、各个部门对职工进行文明生产教育,使职工认识到文明生产对提高职工素质,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

  3、厂区内的'物品堆放要划区,布局合理,保持道路通畅。

  4、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要划出固定位置放置。

  二、车间、仓库卫生

  1、车间仓库卫生由各单位的负责,厂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

  2、仓库内不得吸烟,油漆等易燃品存放处要有禁烟防火标志。

  3、车间、仓库内的设备,物资排放整齐,并有标记,有防潮,防火措施,布局合理,道路通畅。

  4、配电盘要固定良好,导线排列有序,接触良好。

  5、职工要作到自学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严守岗位,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文明生产。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2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3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

  2组织职责

  2.1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科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技术厂长主管。

  2.2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工艺员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qc等活动。

  2.4技术科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本厂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科审核,主管厂长批准实施。

  3.3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科组织,车间工艺人员配合进行。

  3.4技术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4工艺变更

  4.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工艺变更程序

  4.2.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技术负责人(工艺员或车间主任)提出详细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技术科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技术厂长审批。

  4.2.3工艺变更后,由技术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科制定技术方案,并由工厂技术审定委员会论证,报公司批准后组织实施。

  5生产过程管理

  5.1技术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5.2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时由技术科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半成品或成品进行标识控制与跟踪。

  5.3对生产中的不合格品,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技术科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管理部门。

  5.4关键过程管理

  5.4.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科定期检查。

  5.4.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技术科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

  6工艺事故的管理

  6.1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

  6.2事故处理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预防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工厂安全管理制度。

  6.3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经管部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公司有关领导。

  6.4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公司。

  7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中控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件等。

  7.2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7.2.1记录要求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7.2.3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杠改,杠改率≤3‰。

  7.2.4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7.3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工艺员负责收集保管,技术科工艺质量记录由工艺负责人保管。

  8奖惩办法

  8.1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公司及工厂有关文件执行。

  8.2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4

  一、生产技术科负责外协件的设计图样,标准要求,设计图样经会签和审批、提交供销科。

  二、供销科场据图样和有技术资料的要求,联系加工方,要对加工方的条件和业绩进行审查,选择有条件的外协单位,起草外协加工合同,经评审后,正式签定外协加工合同。

  三、质量检验科对入厂的'外协加工件进行检验,检验的依据是外协件的图样和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合格后方准入库。

  四、仓库保管人员对外协件的名称、规格、数量进行认真核实,确认无误,填写入库单。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5

  (一)必须严格执行产品的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

  (二)改变或修正工艺技术指标,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编制工艺技术指标变更通知单(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并以书面形式下达。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

  (三)安全附件和联锁装置不得随便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准随意切断。

  (四)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到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五)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六)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应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七)在工艺过程或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八)正常生产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检查并确认水、电、气符合生产要求,各种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齐备、合格后,严格按配方的工艺要求投料。

  (九)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开车现场。

  (十)生产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之间的`联络,严格按配方的工艺要求进行。

  (十一)运行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终止运行,严禁强行运行。

  (十二)正常停车按岗位操作规程执行,并严格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

  (十二)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并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

  (十三)工艺及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十四)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迅速通知相关岗位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6

  1、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3、职责

  3.1品管处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和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实施,进行工艺纪律的检查。

  3.2生产车间负责会同品管处监督、检查、考核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

  3.3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4、管理内容及要求

  4.1工艺策划

  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标准等。

  4.2工艺文件的贯彻

  4.2.1产品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标准,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4.2.2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

  设备、工具夹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

  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

  产品关键部件及其技术保证措施;

  采用新工艺应注意的事项;

  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4.3工艺更改的控制

  随着设计、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等问题,必须对工艺的更改加以控制。

  4.3.1工艺更改由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批准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个部门遵照执行。

  4.3.2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4.4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能满足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4.5工艺准备

  现场应有的技术文件;

  符合工艺文件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

  满足工艺要求所需的设备;

  所有工艺设备及辅具符合工艺要求。

  4.6工艺操作

  操着者对工艺要求有全面、正确的理解;

  操着者要按技术标准、按图样、工艺文件进行生产。

  4.7贯彻“三不”原则

  不合格的愿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

  4.8工艺卫生

  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

  材料、器具等的堆放与保管做到限量定位、定要求、完好、整齐、清洁。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7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一、总则:

  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是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是产品生产过程必须的标准性作业指导书。

  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艺装置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二、制度:

  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3、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生产技术部主管签字方可生效。

  4、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生产技术部主管、总经理批准。

  5、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6、工艺技术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7、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部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8、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工艺配方单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公司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9、工艺管理考核

  9.1为了使工艺管理能够有效运行,不流于形式,对违犯工艺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将根据如下规定进行处罚。

  9.1.1对于违犯工艺管理规定,不按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导致工艺控制指标超标的,检查发现后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按每一超标指标30—50元的标准,对第一责任人、当班长进行处罚。9.1.2因上一工序原因导致本工序控制指标不合格,并能够及时进行查找原因并调整的不作处罚,否则,则依9.1.1条款进行处罚。

  9.1.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指标如出现超标现象,通报批评并一次性处罚100元。

  9.1.4因工艺文件管理不善造成丢失的,丢失一本罚款100元,私自复印的罚款100元。

  9.1.5对一月内造成指标超标3—5次的`操作工,月末加罚50元,并下岗培训一周,经培训后仍继续出现指标超标的,再加罚50元后,调离本岗位。

  9.1.6因不按规定操作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系统降负荷、停车等严重后果的,依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的大小以及发生经济损失数额多少等要素,经过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对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车间主任等相关责任人,分别处以300元以上的罚款,并对责任人作出下岗培训,降级、降职、解职等处罚。

  9.1.7本制度由生产技术部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本制度自本制度发布日执行。

  附:工艺控制指标

  制漆工艺流程

  1、醇酸树脂工艺流程图

  1.2备料――升温――醇解反应――酯化反应――兑稀――过滤入罐

  1.3工艺过程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参数

  备料物料数量

  醇解反应温度、容忍度

  酯化反应温度、粘度、酸价

  兑稀温度、兑稀溶剂数量

  过滤入罐黏度、细度、固体份

  控制点控制内容

  备料防止静电产生

  升温明火扩散和灼伤

  醇解反应高温、防烫伤

  脂化反应高温、溢锅

  兑稀高温、溶剂挥发

  过滤入罐清洗防毒

  2、醇酸漆流程、工艺控制和安全控制点

  2.1工艺流程图

  树脂、粉料树脂、溶剂

  溶剂、助剂助剂

  ↓↓

  预分散→研磨→调漆→过滤包装→成品入库

  2.2程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内容

  拌合温度、搅拌时间

  研磨温度、细度

  调漆颜色、黏度、细度

  过滤包装外观、重量

  2.3安全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内容

  拌合防静电、温度

  高速分散温度

  砂磨机研磨温度

  过滤包装清洗防毒

  3、工艺流程、工艺过程和安全控制要素

  3.1工艺流程图:

  树脂、粉料树脂、溶剂

  溶剂、助剂助剂

  ↓↓

  预分散→研磨→调漆→过滤包装→成品入库

  3.2工艺过程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内容

  拌合温度、搅拌时间

  研磨温度、细度

  调漆颜色、粘度、细度

  过滤包装外观、重量

  3.3安全控制点:

  控制点:控制内容:

  拌合,防静电,温度,时间

  高速分散温度

  砂磨机研磨温度

  调漆溶剂挥发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8

  一、工厂的物资采购、运输、存放统一是供销科负责物资存放仓库和区域,由工厂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作到人流、物资分开。

  二、扣件产品属于产品量大,原材料消耗多的产品,原材料和产品周围转量大,所以合理存放,科学规划对改善厂容厂貌,文明生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原材料的.存放要做到各有其位的原则,所用焦炭、废钢、铸铁,回炉铁等,分类堆放,要有标识。

  四、物资仓库应干燥通风,有防潮、防火、防水措施,物品尽量上架,通道畅通,要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五、所用工具定点定位存放,工具箱要排列整齐,外表清洁,内部工具放置,避免磕碰。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9

  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各种变更(工艺、生产、设计、设备设施等)不引发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工艺、设计、设备设施等变更的管理。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工艺参数变更的归口管理。

  3.2设备管理部负责联锁摘除与恢复、设备设施机械变更的归口管理。

  3.3安全生产部负责监督变更的实施、管理。

  3.4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变更的归口管理,并负责变更后相关人员的培训。

  4.内容4.1变更管理制度流程图见附录一4.2变更类型确定4.2.1生产、工艺、设计变更4.2.1.1生产装置的(新建、)改建、扩建;

  4.2.1.2工艺流程、生产方案的变化;

  4.2.1.3工艺控制参数的修订;

  4.2.1.4工艺技术改进引起的变化;

  4.2.1.5原料、产品、及化学药剂性质的变化;

  4.2.1.6工艺操作规程和大机组设备操作规程的改变;

  4.2.1.7电力及公用介质的变化。

  4.2.2机械设备设施变更4.2.2.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

  4.2.2.2设备材料的代用;

  4.2.2.3更换与原设备材质、结构、型号、处理能力不同的设备;

  4.2.2.4临时的配管、接头;

  4.2.2.5临时增加的电气设备;

  4.2.2.6新增加的设备、容器或储罐。

  4.2.3管理变更4.2.3.1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变更;

  4.2.3.2工作制度的变更;

  4.2.3.3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

  4.2.4无需进行变更管理的情况4.2.4.1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4.2.4.2更换同一型号的设备和管线;

  4.2.4.3更换同一型号的配件;

  4.2.4.4清扫容器、管线或其它设备;

  4.2.4.5日常的设备、设施防腐保温处理;

  4.2.4.6修理或重新标定的仪器、仪表;

  4.2.4.7工艺参数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的调整。

  4.3变更等级确认按照厂有关管理规定确认重大变更(A级)和一般变更(B级和C级)。

  4.3.1重大变更申请与审批重大生产、设计变更为A级变更,由车间填写《变更申请表》,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及风险评估的分析,填写《变更风险评价表》,签字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4.3.2一般变更申请与审批4.3.2.1B级和C级的变更由车间填写《变更申请表》,并初步论证和进行风险评价,然后报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签字批准执行。

  4.3.2.3变更项目的审批结果由主管部门及时反馈给申请部门和申请人,并通知相关部门。

  4.3.2.3审批未通过的变更,申请部门不得擅自进行变更。

  4.3.3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方案 4.3.3.1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变更实施的计划,相关部门制定变更的实施方案。

  4.3.3.2各类型变更的实施按相关部门的职责执行。

  4.3.4应急措施4.3.4.1如有必要,申请部门要编制变更实施过程中的异常应急措施,报主管部门审批。

  4.3.5实施变更的沟通4.3.5.1变更实施前由变更部门将变更内容以文件方式通知其所在部门及操作人员。

  4.3.5.2由变更部门把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文字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明确岗位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4.3.6变更的实施4.3.6.1生产、技术项目的变更,根据等级分别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相关部门和基层部门配合实施。

  4.3.6.2机械、设备、设施的变更由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和管理,相关部门和基层部门配合实施。

  4.3.6.3管理变更由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管理,有关部门和基层部门配合实施。

  4.3.6.4变更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内容:

  4.3.6.4.1变更项目主管部门根据批复情况,安排变更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内容、责任人员和控制目标;

  4.3.6.4.2如属技术动改项目,由技术动改管理部门向设计部门下达设计委托书;

  涉及安全卫生设施的项目,由安全生产部负责审查签字。如属外委项目的变更参照《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承包商管理制度》相关条款执行。如实施过程涉及供应商、承包商,参照《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承包商管理制度》相关条款执行;

  4.3.6.4.3变更项目所在基层部门接到变更(工程)项目实施计划后,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制订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并报主管部门审批;

  4.3.6.4.4变更项目主管部门和变更项目所在部门,及时将批准的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通知有关部门和岗位人员;

  4.3.6.4.5变更项目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施过程的现场监督,实施过程中如有变更,则按制度办理;

  4.3.6.4.6变更项目所在部门安排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监护人员,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和监护工作。变更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紧急情况,则执行应急管理制度。

  4.4变更的验收4.4.1验收制度4.4.1.1变更实施结束后,应由变更项目主管部门组成由相关部门和基层部门参加的验收组,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

  4.4.1.2验收组应对变更的实施做出评价,填写《变更验收表》。

  4.4.2验收要求4.4.2.1验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的完整性、适用性、有效性、安全可靠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作出验收评价。

  4.4.2.2不符合项应制订改进方案,再次实施变更,验收复审,并填写验收报告。

  4.4.2.3验收合格的项目,由各部门纳入正常管理范围进行管理。

  4.4.2.4验收不合格项由主管部门组织重新变更。

  4.4.2.5工艺参数的变更运行一定时间后,将结果分别报主管部门签字验收。

  4.5验收合格的变更管理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修改操作制度,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后按变更后的参数执行。

  4.5.1变更的沟通与培训4.5.1.1变更项目涉及部门和部门应及时对变更内容和风险进行沟通。

  4.5.1.2人力资源部和申请部门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掌握新的工作制度和方法。

  4.5.2变更资料管理重大变更相关资料、记录应永久保存,一般变更相关资料、记录保存3年。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生产工艺的管理制度12-26

车间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精选6篇)11-30

生产工艺流程管理制度(通用10篇)05-10

生产工艺工作总结10-19

生产工艺岗位职责03-17

生产工艺工作总结10-23

发电石生产工艺实习报告06-03

生产工艺员岗位职责11-28

生产工艺管理岗位职责11-28

生产工艺员的岗位职责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