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管理制度

时间:2022-09-13 13:22:36 制度 我要投稿

制冷管理制度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制冷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制冷管理制度

制冷管理制度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提高各项目制冷机房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制冷机设备安全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各项目氨机房的安全操作与管理

  第三条职责和权限:负责制冷机房的管理工作,对制冷机房业务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开展制冷机房设备的维护保养

  第二章人力资源要求

  第四条制冷设备和制冷剂具有高压、易爆、含毒的特性,操作工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第五条企业必须按有关规定配备受过专门教育和培训,具有冷藏、加工、制冷、电器、卫检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和组织能力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六条冷库的压缩机房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方能上岗操作。

  第三章设备管理

  第七条冷库中的制冷设备和制冷剂具有高度危险特性,冷库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年要进行一次重点安全检查,查制度,查各种设备的技术状况,查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的配置情况。

  第八条要加强冷库制冷设备和其它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确保安全生产。冷库的机房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和班组定额管理制度等各项标准。根据设备的特性和实际操作经验,制定本厂切实可行的技术规程,报主管部门备查,并严格执行。

  第九条冷库所用的仪器、仪表、?器、量具等都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的鉴定,同时要按规定定期复查,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第四章设备操作

  第十条操作人员要做到“四要”、“四勤”、“四及时”:

  (一)“四要”是:要确保安全运行;要保证库房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表压力最高不超过1。5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电、油、制冷剂的消耗。

  (二)“四勤”是:勤看仪表;勤查机器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了解进出货情况。

  (三)“四及时”是:及时放油;及时除霜;及时放空气;及时清除冷凝器水垢。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做到“五交一接”:交待在岗时机器运转情况;交待设备运行中有无故障隐患;交待有关各种记录;交待各种工具及消防器材使用情况;交待机器设备巡查情况。“五交”清楚后接班,如有问题可及时处理的,由两班配合处理完毕后交班。如不能处理的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处理。

  第十二条为了保证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操作工每1小时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值班人员需按规定时间对制冷机、循环泵、蒸发冷、配电设施、仪器仪表等设备进行巡回检查,防止仪表、安全阀失灵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检查管道及阀门是否有氨气泄露,阀门开度位置是否有变化,所需润滑油的油位,轴承温度,电机温度及其它异常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上报。

  第十三条值班人员要认真、仔细抄表,观察每台设备的压力,温度,电流、电压、震动,及附属设备等是否在额定的参数范围内运行。要做到一听、二看、三摸、四闻,多比较,及时了解设备的性能状态,根据分析结果逐项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发现有严重异常情况时要做到及时汇报,尽可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维护生产。

  第十四条检查各设备配套的动力柜电器是否有发热现象,特别是夏天要多加注意。

  第十五条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制冷设备的运行记录内。

  第五章设备维修保养

  第十六条对设备的润滑系统和润滑点要及时的添加润滑油。

  第十七条对设备表面要及时进行卫生清理。

  第十八条经常检查了解冷却水水质、水位、水温情况,找如有异常需查原因并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库房、机房的机器设备和压力容器,每天各车间自检,每月由主管领导负责与设备科及有关人员检验一次,每年淡季进行保养大修,以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十条库房、机房内各种安全自控元件每月检查一次,每年校验一次,防止失灵;防毒面具、消防器材每年检查一次,机房人员必须训练掌握使用,懂得氨中毒急救方法。动明火必须经过审批,由审批人员指派监护人员。

  第二十一条制冷装置上设置一定的标志,以避免操作错误。

  第六章氨泄漏事故紧急预案

  第二十二条险源分析

  (一)氨为二级毒性,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4%,机会感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氨的浓度在0。5~1%时,人在环境中停留30分钟就会患重症或死亡;当氨的浓度达到15。2~27%时,遇着明火即有爆炸的危险。

  (二)制冷装置发生氨泄漏情况大致有两种,一类属于轻微漏氨,是由于零部件的磨损和填料垫片老化,以及连接螺栓松动引起的,如密封件、法兰和气缸等结合处的漏氨。另一类是属于严重漏氨,即事故性漏氨,主要是操作者违章操作、工作失职(没有按时巡回检查)以及维修不当所引起的。

  第二十三条应急计划

  (一)应急组织指挥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成员为所设备部所有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二)报告和联系程序若遇到泄漏情况,是轻微漏氨,发现人员立即向设备部经理和值班干部报告,接报人员要立即组织处理,并于处理结束后及时做好处理情况记录。如果属于严重泄漏,要立即报告设备,由设备部经理组织应急指挥组成员处理,同时报告公司总经理。

  第二十四条预防措施

  (一)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关部门发放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二)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操作和维护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制冷操作工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员工不得上岗。

  (三)制冷机房配备氨用防毒面具、橡胶手套急救护用品,并存放在专用位置。

  (四)配置排风设备,定期对各压力表和安全阀进行校验。

  (五)制冷机房严禁抽烟,在制冷机房门口张挂安全警示标识。

  (六)严格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凡在制冷机房内进行动火作业,必须经由安全管理员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五条响应措施

  (一)泄漏发生后,根据泄漏点位置,立即采取措施降低泄漏点的压力,减少泄漏,必要时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机房电源。

  (二)按照报告程序立即报告,组织抢险人员穿戴好防毒面具、找准部位采取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防止氨气大面积扩散。

  (三)根据实际情况,切断相关阀门,将其降压排空。

  (四)待机房内氨气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后再进行修理或补焊。

  (五)如有人因氨气中毒,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入0。5%的柠檬酸(如无柠檬酸,可用白糖水代替),切勿饮白开水,因氨易溶于水会助长氨的扩散。

  (六)当氨液溅到皮肤上时,用水或2%硼酸水冲洗皮肤,水温不得超过35℃,再涂上凡士林或植物油脂。

  第二十六条现场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划定安全警戒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是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均不得破坏。

  (二)成立总经理牵头,由设备、安全等部门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配合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分析事故原因。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正式执行,未尽事宜将另行补充。

制冷管理制度2

  一、安全意识(理念):首先是有没有安全意识。

  1。从重要性说:安全是第一,安全是首位,安全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没有了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将可能是徒劳。(只是可能,但不要抱侥幸心理,抱侥幸=冒险)没有安全就没有阳光的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员工的饭碗和平安。

  2。从企业管理工作的结构

  说:安全管理工作是基础工作,是日常工作。

  3。从企业效益说: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是一种隐性的、长期的效益。是企业的最大效益。

  4。从企业投入说:安全投入明的是在花钱,隐性的是为了企业更少的花钱。安全投入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基本效益,进而扩张更大的效益。现代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效益最大化就得创造最多的'收入,而付出尽可能少的成本。但安全投入是最必要的成本之一。

  二、安全管理:重要的是制度和落实。

  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应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合理的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是规范人们必须怎样做,做到什么,不能怎样做。

  安全制度包括:卫生管理、质量管理、用火用电用水用汽用油管理、劳动保护、设备操作规程、设备养护维修、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测、安全设施的使用保管及人员培训。而制度的落实才是制度的实质,才是制度的真实体现。

  三、安全责任心

  1。员工责任心

  整套制冷系统的运行安全与否,除了原设计及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规范外。再者

  就取决操作人员如何正确操作、管理制冷系统,取决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这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心)。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要求做到勤看、勤查、勤听、勤摸、

  勤记录。

  2、管理层的责任心

  管理层应十分重视生产安全,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跟踪检查抓落实,在安全生产上要舍得投入。

  四、日常工作中如何预防事故(故障)的发生

  减少故障的关键在于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

  1。要有一批技术全面/熟练,责任心强的操作管理人员。(据相关资料表明90%的故障是由于操作或维修不当而造成的)

  2。正确掌控整个系统运行状态

  (1)完整地/系统地/熟练地掌握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整个系统设备管道阀门的布置)(包括每台设备的构造和原理)

  (2)整个系统的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液位/运转声音)是否正常、合理、经济。

  (3)制冷系统四大部件热负荷应匹配(机房主机热负荷/冷凝器热负荷/库房冷却设备热负荷和节流元件热负荷)

  (4)严密/规范/准确的系统运行记录。(包括维修记录)

  3。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保养重于维修)

  (1)各主要设备应严格按照规范(厂规或国家规范)进行维护保养。(小/中/大修)

  (2)压力容器及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部件应遵循国家相关条例按时请压力容器检测部门进行定期检测并归档管理。

  (3)各种管道/阀门应及时除锈油漆(露天阀门的填料压盖可擦拭干净后涂上黄油避免阀杆锈死)

  (4)严格做好制冷系统各种设备/管道等的精确维修。并做好记录。

  四、故障的处理及紧急救护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应冷静、沉着,不要慌乱。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如果是机械故障,应迅速关闭电源让相关机器停止运转。

  如果是系统泄漏,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平时应能熟练地使用各种防护用品)迅速准确地关闭相关阀门,让泄漏点与系统分隔开。并用自来水冲洗泄漏点。

  如果是高压系统泄漏应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泄漏点与有关设备相通的管道。

  如果是低压管道(或库房冷却设备)泄漏,应立即关闭供库房的供液、回汽阀门。

  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或向相关部门求援。事后向应认真做好故障

  分析(主要内容: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实施整改、预防类似故障措施)。

  五、对氨的认识

  氨物理的性质:氨无色、有毒、带有强烈的刺激味、对皮肤有产生冻伤,在常压下比空气轻、沸点低(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沸点为—33。4℃)

  氨的化学性质:氨能充分地与水相溶解(在一个大气压下1个单位的水能溶解700~900个单位的氨)形成氢氧化氨(强碱)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冻结。氨与冷冻油不相溶解。氨会燃烧和爆炸,当空气中氨的容积浓度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即可中毒。而达到11~14%时可以点燃,并呈黄色火焰。达到16~25%时会引起爆炸。

  六、氨对人体的伤害

  1。外部伤害:对皮肤、眼睛有烧伤或刺激伤害。处置方法:立即脱去溅到氨液的衣服并用自来水冲洗表皮或眼睛。

  2。内部伤害:主要是对呼吸道的伤害。一旦吸入氨,可让伤者喝入0。5%柠檬酸水及柠檬汁(食醋)也可。不能让伤者喝白开水(因为氨溶入水中会加快氨在血液中扩散)。

【制冷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液氨制冷安全管理制度11-24

制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03-31

制冷机房管理制度11-10

机械制冷制冷设备简历范文10-19

制冷机房设备管理制度(精选5篇)03-28

制冷实践报告03-02

怎样维修制冷设备-关于制冷设备的维修技巧11-12

制冷自我鉴定12-17

制冷专业自我评价07-28

制冷专业自我评价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