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

时间:2022-07-21 09:00:04 制度 我要投稿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精选5篇)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精选5篇)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更好地组织和动员广大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加强对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按照《志愿服务条例》要求,结合东港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公益服务的人。

  第二章 服务内容及形式

  第三条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实际需要,重点开展以下几类志愿服务:

  (一)摸底排查:协助社区工作者、小区网格员(长)开展人员信息排查工作,做好身份信息、出行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等登记统计,确保摸排数据准、底数清。

  (二)秩序维护:协助开展疫苗接种,维护核酸采集现场秩序,规范小区内生活物资采买纪律,确保货源安全、价格合理。

  (三)宣传服务:通过广播小喇叭、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协助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疫苗接种优势、定期消杀政策宣传。

  (四)心理疏导服务: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心理疏导等工作,保障居民心理健康。

  (五)便民服务:协助小区物业、保安、楼长开展物资发放等便民服务工作,为高龄、残障等特殊人群提供照料服务,参与快递消毒、分拣转运,参与维护和服务社区等日常工作。

  (六)其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第四条由街道社区根据志愿者疫情防护知识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专业技能特长、志愿服务经历特点等方面,对志愿者进行分别编组、分类管理,就近就地就便开展志愿服务。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岗位必须安排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志愿者。

  第三章 志愿者的权利、义务

  第五条志愿者的权利

  (一)参加街道、社区、疫情防控指挥办等提供的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二)获得从事志愿服务的必需条件和必要保障;

  (三)就志愿服务工作向招募单位和服务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申请退出志愿服务。

  第六条志愿者的义务

  (一)恪守志愿精神。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带头遵守国家志愿工作的法律法规,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二)掌握政策规范。主动学习并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县的防疫政策、疫情动态、工作措施、有关规定、科学知识等,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三)服从工作安排。坚决听从街道、社区的统一指挥部署,服从街道、社区调剂安排,依法、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四)统一着装标识。服务期间需着志愿者服装、防护服,可戴志愿红帽、红袖标,有证件的同时佩戴工作证,保持仪表整洁、仪态端庄。志愿者服装、工作证不得外借。

  (五)严格遵守纪律。不在指定工作区域外活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按街道、社区要求在指定小区、街面开展工作;就地下沉的机关干部、大学生和社会面疫情防控志愿者不得跨小区、跨社区工作。不迟到、早退或随意请假,按时到相关部门指定乘降点乘坐班车,如遇特殊情况及身体不适,提前向志愿服务领队请假。严格遵守保密工作,不得随意泄露工作资料或信息,不在网络、朋友圈、微信群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消息,不随意拍照或发布工作照片。志愿服务期间不得聚集、闲聊、玩手机、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假借志愿者身份办理私人事务、非法经营、倒买倒卖、违规运送物资。不做超越自身职责及能力以外的工作,不对志愿服务对象作承诺。如遇到困难或突发状况时要保持冷静,并及时将情况上报领队。不得擅自离岗、换岗。

  (六)分类专项服务。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与街道、社区紧密沟通,应需开展关于核酸采样、流动巡逻、卡点值守、物资配送、垃圾转运、信息宣传、心理疏导、医疗救助等方面志愿服务。大学生和社会面疫情防控志愿者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安排相应工作,社区长期使用的志愿者可按需继续留用。

  (七)做好个人防护。提高风险意识,按照科学指引做好个人防护,核酸检测务必做到“一天一测”,在做好防护情况下开展服务工作;因个人行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章制度规定的须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 志愿者的招募与退出

  第七条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由组织部招募,大学生和社会面疫情防控志愿者由宣传部负责在指定区域内向社会公开招募。网格员(长)、楼栋长纳入志愿者队伍,由街道、社区合理分配。

  第八条对重点区域实施精准招募,不跨区域,直接在居住地社区(小区)转为志愿者,如招募人员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根据需要将全市调配。

  第九条志愿者若遇特殊情况(不可抗力因素除外)中止服务,须提前1天向招募单位书面告知。

  第五章 志愿者的管理

  第十条对违反相关规定行为的处罚需严格按照《志愿服务条例》执行。

  第十一条社区需掌握志愿者个人信息,做到一人一登记,并如实记录志愿者服务的具体时间和服务事项并报街道党工委备案。

  第十二条街道、社区要按照属地需求合理调剂下沉干部,精准划分各类志愿者工作的范围界线,严格控制各类志愿者在指定区域内出入。

  第十三条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由相关部门负责统一接送、闭环管理等事项;大学生和社会面疫情防控志愿者由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分别负责点对点,闭环管理等事项。各类志愿者在岗期间,由所服务的街道、社区提供就餐、防护等后勤保障。

  第十四条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企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由组织部进行跟踪考评,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对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诫勉谈话;大学生和社会面疫情防控志愿者由宣传部进行跟踪考评,对不服从管理造成恶劣影响的列入诚信黑名单,对触犯相关法律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将移送司法机关;网格员(长)、楼栋长由街道、社区进行跟踪考评,对违反管理规定,造成工作贻误的,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方式,严肃追究其相应责任。

  第十五条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联合街道、社区对服务工作表现出色的各类志愿者,采取以下激励办法:

  (一)开具志愿服务相关证明;

  (二)表彰、宣传优秀志愿者典型。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22年6月20日起施行,最终解释权归招募单位所有。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2

  1、宿舍成立疫情管理小组,建立疫情报告体系。设置专人监督,检查宿舍的疫情管理及消毒情况,积极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2、每天对住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高于37.3℃时,及时通知项目部疫情领导小组,进行隔离观察或住院治疗。

  3、宿舍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上报体温及人员出行情况。

  4、宿舍住宿人员不得私自将无关人员带进宿舍住宿。

  5、进出生活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每天进行更换,防止细菌感染。

  6、宿舍公共区域有专人进行每天不少于2次的消毒,重点部位如宿舍门把手、餐桌、碗柜、卫生间等,应重点消毒,增加消毒频率。

  7、宿舍住宿人员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各宿舍住宿人员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制度。

  8、宿舍内注意通风及用电、用水、用火安全,做到人走灯关、水关、火灭。

  9、保证饭前及便后洗手,碗筷、水杯、毛巾不混用。

  10、食堂必须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扎堆,防止感染。

  11、就餐时,必须认真洗手,不得在就餐时扎堆,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就餐时说话。

  12、进入宿舍生活区,在就餐时最后一刻才能摘下口罩。

  13、有电梯宿舍,乘坐电梯必须佩戴口罩,每天对电梯按钮进行消毒,按压电梯后手指请勿接触口鼻及揉眼,更不得接触口罩,到达楼层后及时洗手才能防止感染。

  14、宿舍专人负责消毒、清扫、垃圾统一地点存放、统一外运,严禁私自乱扔,清扫人员必须做好防护各项安全措施。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3

  1、施工单位要对现场全封闭管理,仅留主大门唯一通道,人车分流,防止工人随意外出将病毒带回项目部。

  2、施工现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招录外地新来打工人员必须在未到之前提前两天填报行程轨迹、健康状况上报复核合格后方可调入,杜绝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在疫情期间不允许风险中等区域的车辆进入现场。

  4、白天及夜间安保人员必须2小时巡查一次围墙,杜绝工人翻墙外出或进入工地。

  5、所有人员在疫情未解除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地,确需离开必须在EPC项目部开具的出门证,详细说明出门事由。

  6、疫情期间所有工人不得将亲戚、朋友留宿项目部。

  7、隔离区、生活区、观察区均需封闭围档,严禁区内人员互相流动。

  8、施工单位宿舍在附近村内的严格执行防疫管理。

  9、外出人员做好签字审批后方可外出。

  10、对中风险来往人员进行隔离、测温、观察等措施。

  11、疫情严重或反弹期间严禁聚众饮酒、打牌等现象。

  12、丰县南部新城初级中学、实验小学、开发区学校各个校区分包商必须加强对疫情防控的管理,应急的管理、演练的管理,提高防范意识,不松懈、不忽视;EPC项目组加强监督督促。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4

  1、首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在保安室门口接受体温测量,并建立台帐。

  2、凡是体温测量在37.1℃以下的人员即可进入现场观察区,严禁直接进入生活区,不合格人员执行政府管控措施。

  3、被测量体温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测温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眼罩、防护手套等。

  4、接受测量体温的`人员必须自觉排队,间隔二米,严禁扎堆,扰乱秩序。

  5、体温测量人员必须通过扫二维码查询14天活动轨迹,截屏交给值班人员,做好登记。

  6、首次体温测量合格的人员进入现场后,需按照每日至少两次的标准在观察区进行体温测量,为期14天,并建立体温检测台帐。

  7、进入观察区未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不得进入生活区。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5

  一、工作会议制度

  建立农村疫情工作重大事项会议制度,根据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定期或临时召开工作会议,会商、研究布置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由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成员召开工作会议。会议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办公室负责人主持,办公室、各农村疫情防控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研究落实县委、县政府重要会议决定及领导指示,及时通报重大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问题。

  根据需要,在紧急情况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可随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目前,暂定每周四上午九时,在县农业农村局三楼会议室召开例会。

  二、工作协商制度

  各成员单位和农村疫情防控组办公室需印发文件指导工作,要征求各成员单位意见,全部达成一致,方可印发。各成员单位要认真研究,及时回复,回复要加盖单位公章。有不同意见要说明依据理由。各成员单位意见不一致时,由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会商,还达不成一致时,报县领导拍板裁定。

  三、信息相关管理制度

  1.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各自的疫情信息和最新工作进展,根据需要随时向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组办公室报送重要信息和工作情况。暂定每月底报送一次工作开展情况。

  2.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组成员单位建立协调沟通机制,确保信息通畅、共享,重要情况应随时通报。

  3.需向公众通报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信息,由相关工作部门起草,由县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批后归口发布。

  四、督办检查制度

  为保证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扎实推进,县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组及各成员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部门和系统内重点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督促改进。县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组统一组织对各乡镇进行督查检查,各部门按需要派员参加,并认真履行督查指导责任。

【疫情期间志愿者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疫情期间的管理制度03-30

疫情期间食堂管理制度04-13

疫情期间就餐管理制度04-13

疫情期间安全管理制度04-14

疫情期间办公管理制度04-16

企业疫情期间管理制度04-16

疫情期间患者管理制度04-26

疫情期间工地出入管理制度04-14

工地疫情期间人员管理制度04-14

疫情期间师生健康管理制度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