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管理制度

时间:2022-07-01 15:57:33 制度 我要投稿

消毒管理制度(通用20篇)

  在现实社会中,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消毒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消毒管理制度(通用20篇)

  消毒管理制度 篇1

  一、成立消毒管理组织,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并保证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五、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或者《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治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七、发现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局,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消毒管理制度 篇2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诊疗前后应洗手,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必须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

  二、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天用用消毒液消毒,如被传染病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三、体温表用75%乙醇浸泡备用。

  四、一次性注射器每人一针一筒,用后针头及针筒毁形,并浸泡于消毒液。

  五、压舌板用后浸入消毒液溶液浸泡,清洗烘干,再高压锅消毒。

  六、消毒镊子要专用,用后浸入消毒液。盛器要加盖,盛器每周高压消毒后更新消毒液。

  七、敷料、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

  八、各种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人、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有效期一般为二周,梅雨季节为一周)及灭菌指示带;消毒液不得超期使用,碘伏与过氧乙酸稀释液有效期为1天,含氯消毒剂为3天,中性戊二醛为3—4周。

  九、高压锅消毒要求 消毒前先排尽冷空气,压力在20磅(120℃)维持15—20分钟。盛放容器要有透气孔,包装物品不宜过大,总容量不超过85%,物品间留有空隙。每锅用化学指示剂鉴定,每月一次,用嗜热脂肪芽孢生物指示剂检查高压锅灭菌效果,并作记录备查;高压锅要强检。

  消毒管理制度 篇3

  1、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2、购置、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本店应向供货商索取其工商执照、有关票据及相关的检验合格报告。不得购置、使用没有资质或没有检验合格报告的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

  3、洗刷餐饮具;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4、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的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5、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6、洗刷餐具,用具应严格执行洗,刷,冲,消毒四个环节。

  7、经过清洗消毒后的餐具,感观要保持光洁干净,不得粘有肉眼可见物,抽查有要符合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8、厨房使用的食品容器,刀具等,应做到使用一次清洗一次。

  9、采购回来的肉类,菜一定要洗干净,菜要洗三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

  10、工作结束后工用具,台面清洗整理干净,并归类存放。

  消毒管理制度 篇4

  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用紫外线灯照30分钟。

  二、水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水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擦手、洗手、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隔3小时用消毒液擦洗一次;生活区幼儿每次回寝前,用消毒液擦洗。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午检,掌握第一手材料,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消毒管理制度 篇5

  一、消毒负责部门:

  校长负总责,学校总务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相关人员具体实施。

  二、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尤其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品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并做好记录。厕所用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三、消毒时间:

  每周对校园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校园整洁干净。每天应有一定时间(中午12:30时下午学生放学后17:30时)打开教室门窗、寝室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洁员按时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异常情况:

  如发现校内出现类似“流感”现象传染病,班主任及教师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学校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对患传染病学生上课的教室、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情节严重的及时联系家长进行隔离治疗。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五、餐饮具消毒:

  1、 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 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晾晒被子。

  六、消毒记录:

  专人记录消毒情况,消毒人员若贻误消毒工作造成不良后果,按相应的教师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消毒管理制度 篇6

  为了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促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学校环境卫生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食堂、厕所、办公室等校园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天上课前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直到放学,其他教学用房也要每天开窗通风。

  5、楼道、厕所、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至三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两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二、个人卫生要求: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消毒管理制度 篇7

  一、人员:

  1、医务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在各种操作前,应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操作后进行手消毒,可用洁肤柔或75%酒精棉球。

  二、环境: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做好相关监测及登记工作。

  2、室内空调定期清洗、消毒、并做好记录。

  3、候诊椅、办公桌台面,地面等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两次。但遇可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或其分泌物时,应立即进行消毒。

  三、物品: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或灭菌。

  2、无菌物品应存放于专柜或专格(抽屉),并保持清洁、干燥、整齐,在有效期范围内;无菌包有效期为半年;消毒包体积应<30×30×25㎝。

  3、器材消毒:

  ⑴玻璃器材: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试管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污染的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

  ⑵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使用后浸入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冲净晾干。

  ⑶贵重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天秤、细胞计数器械、冰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清洗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等污染时,宜戴上手套用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

  4、医疗废弃物的处置:

  ⑴分类收集:

  按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

  ⑵妥善处置:

  感染性废弃物置于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安瓿、针尖等置于锐器盒内。

  ⑶统一运送:

  处置好的'包装合格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运送至中心医疗废物暂贮处,由专门处置公司前来收取。

  ⑷遇特殊情况:

  如处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后分类置于双层专用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按要求标示明显,统一处理

  消毒管理制度 篇8

  1、 室内外环境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清扫(比例1:100的84消毒液),保持整齐清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冬季每半日通风一次,每次10-15分钟。夏季要安装防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的设施。垃圾要有专门容器集中存放。

  2、 儿童使用的餐具要餐餐消毒:餐具、水杯每天消毒柜消毒,毛巾每天用1:200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图书、玩教具每周一消毒。

  3、 厕所要儿童专用,并定期用酸类刷洗消毒,保持无异味。

  4、 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其它辅助教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间不低于40分钟)、来苏儿等进行空气消毒。

  5、 用自动饮水机的园所,后勤负责每月对饮水机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并详实记载消毒记录。

  6、 幼儿园班车由专任教师每日管理和消毒。

  7、 校医室有详实的消毒液发放使用记录。

  消毒管理制度 篇9

  一、设置独立的餐用具清洗消毒间、保洁间。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

  三、每餐次收回的餐用具,应立即清洗消毒,不得隔餐隔夜,并详细填写每餐次的消毒记录。

  四、餐用具采用煮沸或蒸汽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以上,保持10分钟以上。洗碗机消毒一般控制水温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五、不宜使用物理消毒的餐用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清洗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必须严格按消毒液的使用说明进行。餐用具清洗消毒工序合理,按“一刮二洗三消毒四清洗五保洁”的顺序操作,化学消毒后的餐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残留的消毒剂。

  六、餐用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用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

  七、消毒后的餐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抹布、餐巾擦干,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八、消毒后的餐用具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施内备用,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九、清洗消毒结束,要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消毒管理制度 篇10

  室内通风换气、消毒制度办公室、教室是教师、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其空气的清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发育、健康与教学效果。因此,办公室、教室需要经常换气以达到排除室内空气中化学、生物学污染的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现将我校办公室、教室通风、消毒制度制订如下:

  1.办公室、教室等办公、学习场所每天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2.发生传染病时通风次数和时间都要增加。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各班级指定一位学生负责每天的开窗通风及记录,班主任要经常检查班级的通风情况。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检查,纳入对班级评比的内容。

  5.如班内有患传染病的学生时,应加强教室通风,在取得卫生部门的意见后,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必要时采取消毒液喷酒、酒精擦拭。

  6.平时每周五下午5:00用含氯消毒液对全校进行喷洒消毒,疫情期间每天下午5:00,使用250—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杀。对接触频繁的物品(门锁、门把手)每天两次酒精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消毒管理制度 篇11

  学校食堂使用的餐具、容器、用具不仅用量大、周转快,而且与进餐者直接相关,如果餐具及容器、用具不洁,被病原微生物污染,通过就餐环节,病菌或病毒就会进入体内,造成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事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特制定本餐具消毒和管理制度。

  一、餐具洗消程序

  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在使用前应当遵守国家制订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严格按照洗消程序进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

  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

  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的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

  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止再污染。

  二、餐具洗涤消毒人员应掌握的常用消毒方法

  餐具如何进行消毒呢?目前国内外餐具消毒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物理消毒法,即利用热力灭杀原微生物常用的有煮沸、蒸汽、红外线等;另一类是化学消毒法,就是利用化学消毒剂灭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后一类有一定副作用,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国家对用于餐具的化学消毒剂实行严格管制,必须经省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审查批准方能生产、使用。目前,经国家批准常用于餐具的消毒毒剂有灭菌片、te-101片、84肝炎消毒液等。其中,灭菌片有含氯量高、稳定易保存,入水后易崩解等优点,成为餐具消毒的首选毒剂。以上两类中,以物理消毒法最理想。

  几种常用餐具消毒方法的主要卫生要求:

  (1)煮沸消毒法。消毒锅应呈桶状、锅底稍平,水量适度,以竹篮盛装餐具,当水沸时,将餐具放入其中,待水再沸时,取出备用,就是沸进沸出。

  (2)蒸汽消毒法。这是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法多种多样,有简易蒸汽消毒法、锅炉蒸汽法、电热蒸汽消毒法等,一般要求消毒温度在80℃上,保持30分钟即可。

  (3)灭菌片或te-101片消毒法。按每片药物兑自来水0.5公斤的比例配制消毒液,然后将洗净的碗盘等餐具放入消毒液内,浸泡3-5分钟。

  (4)84肝炎消毒剂消毒法。用自来水配制成1%84肝炎消毒液(即每公斤自来水加入84肝炎消毒剂10毫升),将洗净的餐具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备用,配制均用自来水,不得用热水。

  三、加强餐具洗涤消毒工作的管理

  食堂指定人员负责餐具容器、用具洗涤消毒工作的日常管理,做到消毒经常化。

  并可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检查其工作质量:

  1)感官检查。首先检查洗涤人员是否按洗涤程序操作,有无弄虚作假,省略消毒程序;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如消毒池是否漏水,有无消毒液,消毒柜的温度等;最后检查备用餐具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讲,卫生质量较好的餐具应当是内外壁和底部无油腻,呈现本色。

  消毒管理制度 篇12

  人员

  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并定期做好质量考核监控工作。

  2、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牙科世界报告之医疗服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穿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防护镜。

  4、每次操作前、后应该严格按“六步法”认真洗手,戴手套操作时,做到治疗一个病人更换一副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5、不能把私人物品放于诊疗场所。

  6、诊所专职负责人应定期监控质量及制度的落实,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反馈督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记录。

  物品

  1、物品清洁、消毒、灭菌、保管有一定制度,要为病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严格区分清洁区、消毒区和无菌区,包装的灭菌物品保持清洁、完好,应按日期顺序分类存放于固定清洁专柜内,要有明显标签,写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各种治疗包、检查包、敷料包应备用齐全、质量合格,以确保医疗安全。

  2、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或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7、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8、无菌用品、灭菌药液启用应注明日期、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棉球、纱布贮槽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提倡小包装。

  9、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的器械一经启用有效期为4小时,过后重新灭菌。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开启者签名并注明开启时间。

  10、凡不耐热的器械应浸泡于2%戊二醛中10小时以上,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11、口腔专用药液应置于避光瓶内,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

  12、技工蜡块、在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用紫外线消毒。

  1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弃物按《上海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置。

  14、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过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对传染病、疑似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及时严格处理)。

  1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16、认真、正确做好每天常规清洁消毒工作,以及每周各环节总消毒工作,并记录。

  17、定期做好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监测与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环境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设有口腔候诊、诊室、技工室、X光室、清洁区、消毒区、无菌区等,各区域整洁,物品分类放置有序。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并做好记录(紫外线灯每周用75%酒精清洁一次)。

  3、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面、治疗椅、操作台、门把,用消毒液拖地。

  4、保持流水痰盂清洁,每治疗一个患者后均应冲洗干净。

  5、在诊疗结束后对治疗椅水路、管路彻底清洁、消毒。

  6、手卫生设备齐全。不用手拧开关、不共用擦手毛巾、不用固体肥皂。

  7、环境污染时,随时消毒、处理。

  消毒管理制度 篇13

  一、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二、医护人员上班衣帽整洁,诊疗处置前后洗手,严格无菌操作。对接触皮肤、粘膜等组织或器官的器械、医疗用品等,必须达到消毒和无菌标准。

  三、按照批准的诊疗范围,购置必须的消毒、灭菌设施,确保口腔门诊医疗卫生工作地顺利开展。

  四、严格把握采购验收制度。凡购置的消毒灭菌制剂、医疗用品、口腔器械、义齿(成品牙、烤瓷牙、种植体等)、正畸托槽及附件等,供货商必须提供加盖鲜章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产品备案表》及《卫生许可批件》等复印证件。

  五、诊疗器械、注射、手术刀、缝合针线、口腔镜、口腔镊、口腔探针、口腔器械等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使用后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作好处置销毁记录。

  六、对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进行分装消毒灭菌,并及时焚烧处理。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送传染病人、污染物品的工具等,随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七、发现感染性疾病及流行时,及时上报主管单位、上级卫生局,并立刻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措施。

  消毒管理制度 篇14

  一、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着装整洁。诊疗前后应洗手,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必须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用肥皂、流动水冲洗。

  二、门诊、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每天用用消毒液消毒,如被传染病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三、体温表用75%乙醇浸泡备用。

  四、一次性注射器每人一针一筒,用后针头及针筒毁形,并浸泡于消毒液。

  五、压舌板用后浸入消毒液溶液浸泡,清洗烘干,再高压锅消毒。

  六、消毒镊子要专用,用后浸入消毒液。盛器要加盖,盛器每周高压消毒后更新消毒液。

  七、敷料、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

  八、各种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人、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有效期一般为二周,梅雨季节为一周)及灭菌指示带;消毒液不得超期使用,碘伏与过氧乙酸稀释液有效期为1天,含氯消毒剂为3天,中性戊二醛为3—4周。

  九、高压锅消毒要求:消毒前先排尽冷空气,压力在20磅(120℃)维持15—20分钟。盛放容器要有透气孔,包装物品不宜过大,总容量不超过85%,物品间留有空隙。每锅用化学指示剂鉴定,每月一次,用嗜热脂肪芽孢生物指示剂检查高压锅灭菌效果,并作记录备查;高压锅要强检。

  消毒管理制度 篇15

  1、发热门诊应设置显著标志,防止他人误入。出入口应设手卫生设施。每天应打开门窗对流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

  2、病人由预检分诊护士提供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后,引领至诊室。发热门诊实行一室一患者接诊制,严禁候诊人员多人同时进入诊室。

  3、发热门诊医生接诊时,应按防护级别要求戴帽子、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鞋、工作服、隔离衣等,在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或接触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必须彻底洗手,或手消毒。当出现疫情时,根据需要穿隔离衣、戴手套、护目镜、鞋套等。

  4、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小时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做好记录。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灯管1~2次,每月清洗动态空气消毒机滤网或按说明书要求执行。

  5、拖布、抹布应分区域、分室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先清洗后置于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6、体温计用后先清洗再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后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清水擦拭干燥备用。

  7、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干燥。对患者及家属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床栏杆、楼梯把手、餐桌等物体表面,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轼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8、保持诊查床清洁、干燥,若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采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物处理要求,使用带有警示标志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锐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达到3/4满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车密闭运送,集中处理。

  9、接诊患者的急救车应保持通风,车内须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医护人员防护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拭揩干。接诊后的急救车内物体表面、地面须做好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10、发热门诊污染物的处理:医务人员用过的布类隔离衣、护目镜等放入含有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液内浸泡30分钟,由专人进行分类处理;护目镜冲洗擦干备用,隔离衣送洗衣房洗净干燥后,灭菌备用。

  11、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下班时,把用后的物品分类,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浸泡后,再洗手(沐浴)、更衣。

  12、医务人员若出现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体征者,应急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附: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摘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一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③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2)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清洁区。

  ③离开清洁区: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消毒管理制度 篇16

  1、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与监测工作必须由专人负责。

  2、医疗机构应当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合格。

  3、灭菌效果监测采用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4、工艺监测包括灭菌物品、洗涤、包装质量合格;灭菌物品放置灭菌器的方法合格;灭菌器的运行程序正常。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合格后在常规使用条件下做到每锅工艺监测。

  5、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发生改变时,应当进行灭菌效果确认性生物监测。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无菌物品每包化学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并做好记录。

  6、用包装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的,应当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7、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应进行浓度监测和微生物污染监测。

  浓度监测:对于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当每日监测浓度,对较稳定的消毒剂如2%戊二醛应当每周监测浓度,使用频繁应缩短监测时间并记录。

  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消毒管理制度 篇17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

  学生放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进行消毒

  二、消毒范围

  1、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学生宿舍、厕所、图书馆、下水道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2、学生衣物被褥等。

  3、学生餐具、文具等。

  三、消毒方式方法

  1、使用84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密闭门窗1小时后开窗通风。

  2、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分钟。

  3、衣物被褥经常晾晒。

  4、定时开窗通风。

  5、餐具、文具擦拭或蒸煮消毒。

  四、消毒员设置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消毒工作,消毒频次为1次/日。

  五、严格登记制度

  消毒员要每天将消毒情况填入消毒记录登记表。

  消毒管理制度 篇18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不发生重大疫情和聚集性发病,特制定学校清洁消毒工作实施方案。

  一、物资准备

  总务处负责采购电动喷雾器、喷壶、84消毒液、酒精、棉布等物资。

  二、职责分工

  1、班主任为各班级责任人,负责班级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2、各教师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各办公室消毒工作。

  3、教务处负责各功能室的消毒工作。

  4、总务处负责学部、办公楼及校园内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5、餐厅工作人员负责餐厅及外围公共区域消毒工作。

  三、具体实施措施

  (一)办公室消毒

  1、由各值日教师轮流进行开窗通风和卫生打扫,每日上午、中午、下午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消毒人员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教师办公室进行消毒。

  3、桌凳、门把手等日常接触物品每日用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二)教室及功能室消毒

  1、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桌椅、物品摆放整齐,无积灰、无纸屑、无杂物。

  2、卫生工具摆放整齐,垃圾桶每日倾倒,不留垃圾。

  3、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晚各一次,彻底对各教室、功能室进行消毒。

  4、每日通风至少通风3次,上午大课间、午饭、下午大课间,每次至少30分钟。

  (三)卫生间消毒

  1、加强通风,及时清扫卫生间内所有垃圾和废弃物。

  2、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自来水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四)室外场所消毒

  每日对校园卫生彻底扫除,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上下午各一次,彻底对楼梯间、走廊等室外场所进行消毒。

  (五)门卫室消毒

  1、空气消毒::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大新风,必要时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2、环境物品表面消毒::对地面、墙面以及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如门窗、门把手、桌面、笔、垃圾桶等部位进行消毒,每天消毒2—3次。可选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消毒剂,或使用75%擦拭消毒,消毒后开窗通风60分钟后再进入。

  (六)卫生室(保健室)管理

  开学前

  1、卫生室由校医负责管理。卫生室管理制度、相关处置流程要张贴上墙。

  2、对卫生室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及所有物体表面消毒。通风换气:开学前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清洁。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500mg/L)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诊疗床)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体温计、诊疗器械表面。保持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

  2、卫生室保证防疫物资(消毒用品、诊疗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配备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3、卫生室要设置洗手设施;

  4、设立(临时)隔离场所,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开学后

  1、每天对卫生室进行空气消毒及所有物体表面消毒,如(临时)隔离场所当日有隔离人员,在隔离人员离开后立即对(临时)隔离场所进行消毒和通风。

  2、物体表面消毒:消毒原则参考开学前卫生室(保健室)物体表面消毒部分。

  3、保持卫生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每天专人清扫并进行登记,规范医疗垃圾处理。每天医疗垃圾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七)楼道、楼梯管理

  开学前

  1、对楼梯楼道进行彻底清洁,对楼道和楼梯的地面、墙壁、门把手、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以上表面有污染时,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消毒后保持楼道、走廊的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2、因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保洁人员上岗前要接受使用技能培训,包括:配制和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配制不同浓度的消毒液;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避免过度消毒,并注意消毒后用清水擦拭,防止对消毒物品造成损坏;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

  开学后

  1、每天对楼道楼梯进行彻底清洁2次,对楼梯和楼道的地面、墙壁、门把手、扶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2、每天保持楼道楼梯的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3、每天及时清运楼道、楼梯垃圾桶内的垃圾,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八)餐厅防控

  1、提前做好预案。

  ①要制定安全预案,加强校内食堂和学生配餐管理,严格执行采购、储存、加工、售卖等环节的安全操作规范,守好食品安全底线。

  2、错时分发就餐。

  ①实行分时段错时就餐,学生间隔1米以上,避免人员聚集。

  ②一律实行分餐制,教职工和学生就餐时,餐具统一由工作人员配发,禁止自行取拿餐具,饭菜统一由食堂工作人员分发。

  ③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3、保障餐厅卫生。

  ①餐厅工作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手套,并与学生保持安全距离。

  ②食品留样、加工、消毒等按照规定执行。

  ③餐厅每日消毒2次,餐桌椅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洁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④餐厅配备洗手液等保障手部清洁的物品。

  4、注重饮水卫生。

  ①学校加强水质监测,确保水质正常。

  ②教育引导学生自带杯具保持干净,不得将个人杯具转借他人。

  ③不饮生水,提倡喝开水,少喝或不喝饮料。

  ④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要立即停止饮用,并及时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5、加强就餐管理。

  ①学生就餐之前必须用肥皂、洗手液等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学校安排专人对各班学生清洗情况进行考核记录。

  ②就餐过程中禁止交谈、喧哗,避免交叉感染。

  ③学校要加强与集体配餐单位联系,督促落实送餐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个人卫生防护。

  6、餐厅及外围卫生及消毒要求

  ①餐厅内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卫生清扫。

  ②泔水桶盖盖儿不裸露。

  ③学生餐桌及地面及时清扫。

  ④每天早中晚饭后对所有公共区域及物品(地面、楼梯及扶手、门把手、水龙头、桌椅)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

  (九)留观室管理

  1、留观室由相关负责人管理。留观室管理制度、相关处置流程要张贴上墙。

  2、留观室要经常保持通风状态,在隔离人员离开后立即进行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对物体表面(地面、扶手、门把手、办公桌椅、诊疗床)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体温计、诊疗器械表面。保持留观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

  3、留观室保证防疫物资(消毒用品、诊疗器械、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护目镜、隔离衣等)配备充足,并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

  4、相关责任人保持留观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每天清扫,规范医疗垃圾处理。医疗垃圾用医疗废物专用袋严密包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十)总务处负责具体的消毒指导工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使消毒工作扎实到位。

  四、注意事项:

  1、按需配比,严格配制浓度,在配液桶里配制好消毒剂后再加入喷雾器药桶或喷壶中。84消毒时,用原液按照1:100的比例兑水(半桶水倒入4盖),拖把、抹布浸泡20分钟。

  2、操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3、门把手等日常接触物品用75%酒精擦拭,如果使用频繁可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消毒管理制度 篇19

  一、学校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扫卫生,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对卫生进行清洁。办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由保洁人员每天负责进行公共环境卫生清洁。

  三、学校后勤处安排专人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石灰水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染。

  四、消杀区域包括:楼梯楼道及周围、各办公室、厕所、沙井、化粪池、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等室外公共区域及宿舍。食堂消杀由食堂安排专人负责。

  五、消杀工作每月进行一次,并填写《消杀记录表》。

  六、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投放鼠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时挂上明显的标识。

  七、校园内无乱堆放现象,杂物及时清除,生活垃圾须日产日清。

  八、随时清除绿化带杂草、纸屑、落叶、果皮等杂物,定时浇水、修枝、松土。

  九、如发现校外、社区有类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十、如发现班内有类似“流感”、“禽流感”、“结核病”“手、足、口病”的现象,则班主任应及时做好监控和上报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消毒管理制度 篇20

  为规范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工作,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设置专用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备,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需要。

  二、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三、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饮具使用前应洗净并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四、餐饮具做到当餐回收,当餐清洗消毒,不得隔餐、隔夜。

  五、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溶液洗、清水冲、热力消毒、保洁”的顺序操作。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溶液洗、清水冲、消毒液浸泡、清水冲、保洁”的顺序操作,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

  六、消毒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七、消毒后的餐饮具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盛放消毒餐饮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保洁柜内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八、采购使用集中消毒企业供应的餐饮具,应当查验其经营资质,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消毒合格凭证;清洗消毒餐饮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九、洗刷消毒结束,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无积水、池内无残渣、泔水桶内外清洁。

  十、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专人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及检查记录。

【消毒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疫情消毒管理制度03-29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06-20

食堂消毒管理制度06-11

消毒卫生管理制度04-27

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2-14

消毒管理制度(精选7篇)06-04

学校卫生消毒管理制度02-04

食堂餐具消毒管理制度范本12-11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1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