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

时间:2022-10-01 09:19:14 征文 我要投稿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精选6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征文要求篇段合乎格式,字数合乎规定。那要怎么写好征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精选6篇)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1

  大千世界,纷纷种种,形形色色,人也不一而论。我就把一个好人误认为是一个坏人。

  那是一个夏天,我和爸爸骑自行车出行,去公园玩。刚路过大桥的时候,忽然我和爸爸的自行车轮胎没气了。不好,我们遭到黑心钉的暗算。

  刚巧大桥下有一家补轮胎的,那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他接过自行车开始补胎,他的技术娴熟无比,看得我眼花缭乱。突然我看见旁边的铁盒儿里的铁钉和我自行车胎上的钉子竟然一模一样,连形状都一样。我心中一惊,暗想,莫不是这位老爷爷扔的钉子,好让别人上这儿来补胎。

  看到老爷爷的样子,我当即否定了这个想法。这时老人已经修好了车胎,我们便离开了。

  第二天,我们骑车从这里路过,看到老人手里拿一块黑色的东西,便以为那是老人往路上放钉子。我便下车对老人说:“”你为什么要放黑心钉,是让别人来你这里修车吗?借此机会赚钱吗?你以后不要放了。再放,小心我告诉警察。许多天以后,有人告诉我那个老人去世了。他是在那捡钉子的时候被车撞了。

  我明白了,那天他是在用磁铁吸钉子,那位老人的儿子,就是因为钉子在路上受伤的,所以老人就一直在路上用磁铁吸钉子。也正是这位老爷爷,许多的车辆免受了被扎的危险。我很后悔当初对老爷爷的态度。

  老爷爷教育了我,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现象。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2

  在一片森林里,动物们决定建一所学校,其中的学生有:一只鸟、一只松鼠、一条鱼,一条狗、一只兔子和一条有智力障碍的鳗鲡。它们组成了一个委员会,为了提供全面教育,决定把飞行、爬树、游泳、挖洞列入课程。所有的动物都被要求学习全部课程。

  鸟在飞行方面成绩优秀,因而得到了A。可是,当轮到学习挖洞时,它却不断弄破自己的嘴和翅膀,于是它开始遭遇失败,只得了C。当然,在爬树和游泳上,它的表现就更差了,只得到了F。松鼠长于爬树,因而它得A,可是在游泳上却无能为力;鱼是最优秀的游泳选手,但却不能离开水,因而在其他课上都得了F;狗不喜欢这个学校,因而停止纳税,并坚持与管理部门作斗争,要求它们把狗叫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兔子在打洞上得了A,但爬树却成了一个真正的问题,它不断从树上掉下来,头撞到地上,结果造成脑震荡,因此,它很快就连洞也挖不好了,最后,挖洞也只得了C。

  有智力障碍的鳗鲡把所有的课程都只能做得一半好,但它却成了班上在毕业典礼上作告别演说的学生。然而委员会却很高兴,因为每个动物都接受了全面的教育。

  亲子读一读

  什么是全面教育呢?一种既能使孩子为未来生活作好准备,又不使他们失去专长的教育。作为父母,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考虑的呢?你的给孩子“加码”的决定,事先征求了孩子的意见吗?你的决定,是不是适合孩子呢?你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呢?請让孩子说说心里话。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3

  在我的印象中,漫画一直都是搞笑而有趣的,可今天我看了一副漫画后,却陷入了沉思。

  漫画的内容大致是这样:一个孩子站在一边,而另一边的母亲在打扫,还说着:“孩子太小,不能干太多太重的活。”噢,天呐,“孩子还小”这句话我早已听出了老茧。

  生活中,这些事也不少。比如我去剪头发的那一次,由于人多,我只好在一旁等。而就在这时,两个“淘气冲天”的小孩子溜了进来。他们俩在这里一点也不安分,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结果打碎了理发店里的一盒化妆粉,家长随即火速赶来。我原本以为家长会骂孩子几句的,哪知家长却说:“孩子还小,什么也不知道。”说完就跑了,撒在地上的化妆粉也不收拾……

  还有一件事,是我在新闻上看到的。有一对母子外出旅游,来到一个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名画。在所有人都沉浸于美丽的画卷中时,这个孩子一下子把一幅画撕了半截。随后,管理人员找到了孩子的母亲,但那位母亲却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就这么毁了一副珍贵的艺术品。

  同样的事情,国外也有。几位老人合力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一个精致的火车行走的模型。可就是这么精美的模型也难逃孩子们的魔爪……事后,家长们仍说:“孩子还小。”

  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分地溺爱,将来孩子也只会一直不懂事下去,希望家长们会明白这一点。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4

  周六早上,我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节教育的讲座,其中大树和淘气男孩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前,有一个孩子喜欢在大树下玩耍。他每天都来,但是有一天,孩子哭丧着脸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我没有。”树说:“你把我的水果摘下来卖了,就有玩具了。”将来,孩子们只会在秋天来到这棵大树上。几年后,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年。他对树说:“别人都有房子,我没有。”树说:“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盖一座房子。”几年后,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他对树说:“其他人都渡过了海洋。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也应该去别处看看。”大树说:“你可以把树干砍下来,做成独木舟。”中年人把独木舟推到海里。渐渐地,中年人长出了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说:“我已经是个没用的树桩了,你不理我。”他说:“不,现在我只想陪你在阳光下。”树桩很开心。

  这个人一生都在向一棵大树索取什么,树想要的回报就是他的陪伴。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大树无私,为孩子付出一切。

  所有美德中,孝顺是第一位的.。我通常对父母要求更多,对他们的考虑更少。我经常因为食物不好吃而发脾气。因为父母不同意我的要求,他们哭着闹着。现在我知道我的错误了。我应该感激我的父母,尊重我的老师,团结我的同学。孝永远在。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5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但课堂教育是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堂教育与德育教育关系怎样?学校德育应当视点放在什么地方?我认为这是现代德育理念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德育是五育之首,德育工作应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然而,现阶段各级各类学校抓德育工作总把着眼点放在班会课上,班会课的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班主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有些学校也提出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仍没有脱离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课堂教育的说教方法。为此,我们应首先搞活经济清楚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区别德育不同于课堂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的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德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解决的不仅是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做不做的问题。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总、行、评辩证统一的过程,不仅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行为引导的做法,应该讲是不完整的德育教育。所以,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应当是建立在唯物论和实践论哲学基础上的德育实践活动观。

  德育实践活动观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既包括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应该是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品德习惯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用正确的道德信息指导自己的行动,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的德育目标才算达到了。前不久,一中央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国上下都在学习和贯彻落实《纲要》,而道德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把《纲要》的要求落实到公民的道德实践中去这正说明德育目标从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德育过程本身是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施教过程与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的统一。教育者施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活动的过程,而这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统一;学生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开成的,活动和产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而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现在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都不时提醒学生要学会正确交往,注意活动场所,但往往却忽视了用正确的实践活动来引导、教育学生。

  第三,检验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是德育实践活动。学生品德素质必须在德育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认识才能见之于客观行为,其潜在的品质和能变为显性品质。比如,当学生在碰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助人为乐的品德才会得到检验。

  在智育中,学生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并以此为中介发展个性能力,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既可以马上动用,也可以储存起来,供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用,还可以作为一种乐趣、爱好供开发潜能,也就是说,在智育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难以提高,而且在前进的道路中还会碰钉子。如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学生尽管能把红灯停,绿灯生等基本规则背得滚瓜料熟,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自觉自愿的支做,就很容易产生事故。因此,只有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德育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可以这样说,把学生品德引向实践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不引向实践的品德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所有德育途径和方法都是为实践。过去,我们提到实践活动总是把目标指向社会、指向校外。实际上,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在校内也有许多德育实践活动,我们经常讲校园无小事,事事皆德育,这实质上就是运用的德育实践活动的观点,所以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到处都饮食学生道德实践场所。德育方法是为德育实践活动服务的,德育的方法必须与时俱进,要适应时代要示,反映时代特色,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因而德育方法也是实践的。

  综上所述,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认知仅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德育实践活动,应该以实践而不是以认知作为评价学生品德素质高低的标准,以德育活动实践来评价德育效果。 德育效果,就是指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就是知行合一。因此,学校在抓德育教育这一主阵地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配齐配好德育教师,在上好德育课程,开好班会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自觉地把道德认知付诸于道德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现阶段,要求老师和学生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促进和加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也进一步证明了道德活动实践观的正确性。一句话,德育教育重在加强德育实践教育。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6

  “近日,山东乐陵市江山国际学校,对初二年级的近60名学生统一做出劝退决定,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都是只因成绩差。”对于次件事我觉得感到很愤怒。

  这种错误的做法是违法的,乐陵市江山国际学校虽然是一所私立学校,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权力开除、劝退学生,劝学生复读和转学严格来说是违背国家规定的。

  本来学校为了升学率,提高知名度无可厚非,但是学校为了升学率,就区别对待他们有想过这群孩子的心理感受吗?孩子的自尊心有着巨大的受损,这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是一次不小的挫折,会留下阴影,也许会永远迷失在黑夜里……

  分数,不应成为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分数,更不应成为估计一个孩子价值的的工具。分数,只是简简单单的数据,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读书,不是一个孩子唯一的出路,而是一条全身而退的后路。阿里巴巴是创始人马云当年高考数学只得1分,可最后他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又有几个高考状元成就可以与他相提并论。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但教师的爱却与众不同,它高于慈祥的母爱,大于真诚的友爱,胜于世俗的情爱。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师爱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修身。在师爱的天空下,他们如同一群正欲展翅高飞的雏鹰,可是折断他们翅膀的就是这些唯分是论的老师。

  而教育不能从人性出发,不能以追求幸福和自由为根本,不能给人以真善美和对人的尊重,失缺了人最本质的人文情怀,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应给每一个孩子一经一定公平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给这些孩子没上考场之前就判了“死刑”。

  希望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忘记教育的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那些铜臭气市侩气远离圣洁的育人殿堂!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相关文章:

培根铸魂小学生征文范文(精选5篇)09-29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征文范文(通用5篇)09-29

培根铸魂育新人教师征文(通用10篇)09-30

铸师魂征文(精选6篇)09-30

爱心铸师魂——教师节征文08-06

铸魂育人征文范文(通用9篇)10-01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征文12-16

铸师德养师魂征文(通用6篇)09-30

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征文小学生范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