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

时间:2021-10-22 08:21:39 征文 我要投稿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通用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征文的身影吧,征文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征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通用6篇)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1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

  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牙,一共有三个。“为首的那条松毛虫一面探测,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测定土的性质”等,这些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写出来。光是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细致描写,读者才能看懂,又如“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秀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就跟屋顶上的瓦片似的”等,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昆虫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管虫会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虫会预测天气,也不知道小蜘蛛会用丝线飞到各个地方。现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动物的思维方式比人还高,例如赤条蜂给卵留食物时,是把毛毛虫弄得不能动,失去知觉,而不是杀死毛毛虫,这样,就可以给食物“免费”保鲜。又如舍腰锋给卵捕蜘蛛时,是只捕小的,这样每只就可以使小虫只要一顿就可吃完,每顿就可吃到新鲜的,怎么样?聪明吧!

  作者写出这些都是因为他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写作文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不过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课的路上,我发现了一队蚂蚁正在搬食物,经过观察我发现,蚂蚁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块,然后顶在头上,搬回窝里,然后原路回,再搬。这次我虽然仔细观察了,但这是对我感兴趣的事。现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对我们感兴趣的事仔细观察,应该对周围的所有的事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这是读完《昆虫记》后,我深刻体会到的。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老人与海》这一部小说,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去读一读这本小说。而高一课本中就有《老人与海》这篇小说,虽然说是删减版但亦足矣。

  在语文课本中,这篇课文可以算的上长的了,但我还是耐着性子把它看完。当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我就被这个故事中老人的勇气所震撼到。一个人是怎么做到在年纪这么大的情况下,坐在一艘小木船上,是怎么样杀死数条鲨鱼的?有些人或许会说,他杀了那么多鲨鱼有什么用?最终他最开始打的鱼已经被鲨鱼咬光了,有任何意义而言吗?我认为这种想法既是正确的同时也是错误的。从客观而言,没错,老人的目标没有达成,没有将那条鱼带回乡镇,他最初的目的是没达成的。但是从主观上来看,他在乘船回来的过程当中,他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活着回到乡镇。这个心愿达成了,即便他带着只剩骨头的鱼回来我认为他也是成功的。我想,不管他的目的有没有达到,他绝对是成功的。

  当我第二次读的时候,我更加仔细了些。发现有许多许多在我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其中,固然有对老人勇气更加细节的描写。但最主要还是我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在老人第一次抵挡住鲨鱼后,老人进行了一段长时间的自言自语。一开始没仔细看其内容,认为只不过是老人增加自己信心的手段。但第二遍仔细读了之后发现,其内容竟是老人对他自己杀了一条鲨鱼,一个生命的谴责,以及说服自己,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采取的手段。这个片段我至今未能理解,还是我自己本身弄错了呢?所以并不作过多评论。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老人自认为活不下去的时候,想到了乡镇灯火通明,许多许多的人都在等他回去,而不知是讽刺还是因删减或是因为其他,当老人回到乡镇的`时候,一切都静悄悄的,感觉像是没有人在关心他的感觉。这点我也至今为明白。

  虽然诺贝尔奖颁奖言是围绕着主题的,但我却发现了其他的一些东西。或许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吧,也许也只是我的粗心或是其他原因罢。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3

  英国著名戏曲家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中如果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鸟儿没有翅膀。”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的主人公是19世纪美国的作家和演讲家——海伦凯勒。他一生四处游历讲学,写作成果丰硕。然而,谁可以想到,她竟然是一个盲人。在她长达87年的生命中,却只有19个月得光明和声音。

  海伦的启蒙老师——莎莉文小姐给了她很大的鼓励和帮助。莎莉文小姐如同母亲一样关心海伦:她教会了海伦识字拼写;教会了海伦战胜困难,不向困难低头;教会了海伦自强不息;教会了海伦懂得关爱;教会了海伦学会珍惜……如果说海伦是一个迷路的人,那么莎莉文老师便是海伦辉煌人生的领路者。

  长大以后的海伦,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会坚强不屈。无论是青年还是暮年,她永远是一副朝气蓬勃、乐观开朗的样子。她曾说过:“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无论是在讲学还是在创作,她一直有着勤勤恳恳的精神,一直不断攀登人生新高峰。

  看到了海伦的故事,不禁使我想到中国达人秀第一季总冠军——刘伟。他因不幸,而失去了双臂,但他和海伦一样,凭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音乐的执着,成功的完成了一项创举。他用双脚为我们演奏出了一曲又一曲优美动人的乐章。

  看到了他们的感人故事,我也感到无比幸福。他们虽是残疾人,但是他们却拥有比常人更顽强的意志力。这一点我做的就不好,有时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好,就不做了。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都还可以如同松树一样坚韧不拔、顽强不屈,我们不是更加应该好好学习、热爱生活么?海伦凯勒仿佛就是我精神的粮食。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流传至今,给全世界人们都带来了无穷的光明和希望。不知不觉中,我想到了这句话:“妈妈给了我们明亮的眼睛,让我们去细细的观察世界;给了我们灵敏的耳朵,让我们去聆听世界;给了我们健壮的双腿,让我们去走遍世界;给了我们灵巧的双手,让我们去改变世界。”我们身体健全、头脑充实、生活无忧,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吗?难道不应该相海伦凯勒一样,去勇敢的面对困难,鼓起奋勇向前的勇气?海伦为我们领路,带领我们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让我们一起演奏出美妙的生命的赞歌。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4

  你好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雪的风暴,群鸦的盛宴,魔龙的狂舞,以及两部未知的史诗,共同构成了继《魔戒》之后奇幻文学界的最高峰——《冰与火之歌》。七部史诗讲述了维斯特洛大陆上七大王国之间,人类,异鬼,魔法与神灵之间对权利的角逐,对正义的探寻,对爱的呵护与对智慧的求索。

  你好读《冰与火之歌》,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其叙事方法。不同于常见的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马丁大叔采用了多视点人物手法,即每一章从一个不同的主人公的视角讲述故事。让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人,从而更加客观并因此宽容地看待每一个人。

  你好比如凯岩城长子詹姆·兰尼斯特。在第一、第二部中,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作为御林铁卫宣誓效忠国王却将国王杀害,待人无礼粗暴,外号“弑君者”,遭人唾骂。但是自从第三部中开始从他的角度讲述事情起,我渐渐发现,有些自己看到的东西并不是真实的。疯王伊里斯在起义军队接近君临城时就在全城暗布野火,打算在城破之时令起义部队与全城百姓为自己殉葬。而这,只有随侍的詹姆和疯王的一个爪牙知道。当疯王在引燃之前命令詹姆杀死自己的父亲再自刎时,詹姆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先杀死那个炼金术士,再一剑刺死了伊里斯。可怜詹姆,自豪于自己的行为,却被随后闯入的义军首领辱骂。高傲的他不愿面对对方鄙夷的眼神来解释,请求谅解,而是宁可选择承担人前人后的骂名。

  你好我想,这样的玩世不恭之下又是怎样的辛酸呢?义军首领清正的赞誉下,却又如何没有对别人的误解呢?

  你好有位心理学家曾说:我们看到的都不是事实真相,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们用自己的心来看这个世界,而不是眼睛;我们用自己的心来听别人的话,而不是耳朵;我们用自己的心来触摸,而不是手指。

  你好或许在某次班会上,一个同学大声地称赞班主任,你觉得他阿谀奉承,然而那个同学却是肺腑之言。其实,是因为如果自己大声称赞班主任是有意奉承,才会觉得别人正是如此。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其实,是自己。

  你好有时候,太多的愤愤,都是误解;太多的埋怨,又如何不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满呢?

  你好愿我们都能心意平和,宽容待人,宽容待己。那时,应该就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5

  每次翻开一本书,我心底总会洋溢出一种温暖的感觉,就像一个久违的老朋友又重新见面了一样,在这成长的路上,是书给了我那么多快乐,知识还有前进的光明。

  那天晚上,妈妈出去加班,我站在窗口目送她离开,心中顿时觉得很无聊。我懒懒地站着,忽然,我猛得想起昨天看了一半的书。我大喜,连忙从书堆中抽出那本心爱的书,找了个舒适的地方,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这是《爱的教育》里四月的春天:你看,树木抽出了嫩芽,草地散发出了清新香气;窗台上摆满了鲜花。一瞬间,我仿佛来到了一个明媚的春日里,万物都睁开了蒙眬的双眼,舒展着筋骨,到处都充满了新生的活力与希望……同学们迈着强有力的步伐,放声歌唱。我似乎也加入了他们,朝着温暖的阳光,拥抱着春天的美丽。

  啊!春天多么美丽,多温暖!暖暖的阳光照到我心里去,我像只自由的小鸟在那春暖花开的世界里翱翔。我感受到了春对我的召唤,感受到了无尽的喜悦,在心里澎湃里,感受到了一股充满希望的力量,多么热烈、多么美妙……

  突然,天地瞬间黑了下来,我像被针狠狠扎了一下,从书中回到了现实,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股恐慌从心底一路窜了上来。我的脑海刹时出现了那些什么:面目狰狞的魔鬼、还有会吃人的妖怪……我怕得手中的书什么时候掉下去都不知道……可我怎么办哪?我好怕……我坐在那儿,动也不敢动,周围好像有什么莫名的东西在聚拢。我想逃开,可脚却像被灌上了铅似得动弹不得。

  正在我绝望的时候,我想起书桌上还有前几天过生日时舍不得用掉的精美蜡烛。我手忙脚乱地翻出一个打火机急忙点着这几根蜡烛,又吸了一口气捡起掉在地上的书本,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重新坐了下来,我又惊又喜,不停地安慰自己说:不要怕!不要怕!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书中那种和谐、安宁,让我忘却了恐惧,居然慢慢又平静下来。我看见一个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数星星,我仿佛也被一种浓浓的温馨给包围住了,一种柔和的、宁静的情绪弥漫开来……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回来了。我欢呼地跳了起来,朝妈妈怀中扑去,高兴地说:“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至今,我还深深地记着那晚,在我最无助、最害怕时,是书给了我力量,让我的心得以静下来了。书,谢谢你,在黑暗中给了我前进的光明和动力;谢谢你一路的陪伴!我又沉入到了书的海洋中。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6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不管它是快乐的,还是令人厌烦的,它都使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童年反映了我们儿时的喜怒哀乐,我想这么些个喜怒哀乐早已在我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童年》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样令人忘怀,令人感慨的呢?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廖沙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遍以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到爸爸来教,我已经做出来了。记得还有那次夏令营吧,在绿色学校里,教官要求我们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说说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先要擦肥皂,然后这边搓搓,那边搓搓,再……,洗到再来,衣服还是不成样子,脏的地方还是脏,所以爸爸批评我依赖性太重,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阿廖沙寄住在外祖母家时又接触到了一种小市民的社会生活,而这个阶层的人的所作所为令人不堪。,甚至令人感到厌恶。然而,阿廖沙单纯、完美的心灵并未受这些消极态度的同化,始终保持着自己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体现了他所有的内在美。阿廖沙的童年就是如此,让人不由得在同情他的同时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廖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全城读一本好书征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

1.中学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

2.初二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

3.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700字

4.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初三

5.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800字

6.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700字「荐读」

7.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800字「精华」

8.描写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800字

9.关于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