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袁隆平征文

时间:2022-10-13 10:56:20 征文 我要投稿

赞美袁隆平征文(通用24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征文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袁隆平征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赞美袁隆平征文(通用24篇)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

  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了稻香四溢的另一个世界。

  对于他的尊敬,我记得电视里,一位主持人眼含热泪的跟我们讲,作为中国人,天地君亲师,你们可以忘记和背叛,但谁都不能忘记袁隆平爷爷,谁也不能不尊敬袁隆平爷爷。

  中国上世纪60年代在大饥荒中去世了很多人,小的时候在电视听到最多的是对袁隆平爷爷的感谢,是他让许多中国农民,有力气从山沟沟走到大城市,今天噩耗传来,袁爷爷去世,网络上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发布者悼念。

  中国人,不仅仅是不再饿肚子了,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勇敢,更加爱戴为了人类进步而付出一生的伟人们,他说,一粒粮食能救活一个国家,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让国家免除饥饿的人。

  国士无双,当是袁隆平爷爷,我辈幸福,当忆袁隆平爷爷,袁爷爷只是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我作为中国人,感到幸福,因为我们有袁隆平爷爷为我们创造了杂交水稻,让我们不会为饿肚子而担心!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2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就在5月22日这天却传来了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此消息一发出,引发了各界沉痛致哀。

  袁隆平,目睹了当时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以致使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反复的实验中艰难而执着的走向了今天的成功。在袁隆平爷爷的眼里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一直向上攀登,最后从异性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袁隆平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在突破,直到成就了今天伟大事业。

  袁隆平爷爷是您让中国人将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您是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是人间的福星。

  袁隆平爷爷,您坚持不懈,好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您不怕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巨星陨落,禾下乘凉梦想不灭。同学们,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向袁爷爷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真上好没一堂课,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能更好的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我们的行动报效祖国!

  最后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3

  一粒稻米,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一个民族的希望。

  “霍金去世了,可我看不懂空间;金庸去世了,可我看不懂武侠;袁隆平去世了,可最笨的人也要吃饭。”一条评论上是这么说的。袁隆平的逝世,令无数人哀恸。毕竟,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他,养活了大半个中国,解决了全世界的饥荒。让人民不再挨饿,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与奋斗目标,他做到了,所以他此生无憾。

  袁隆平生前有一段采访,记者问道:“您是不是特别害怕那样的场景(指饥荒)再次出现?”袁老的回答只有简短的四个字:“那不可能。”如此坚定的语气,因为袁隆平亲身经历过饥荒,直到晚年想起也还是心有余悸,不愿让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信自己的杂交水稻可以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在他瘦小的身躯里装的下一个伟大的梦,里面满载全人类的希望。

  袁隆平的一生,获得了那么多的奖,却没有因此而迷失自我。淡泊名利,无论什么样的奖,他从来都不在乎,而他真正在乎的,也很少会有人去关注。袁隆平曾把600万元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用于培养人才。他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用一生的时间改变了大半个中国人的命运,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

  每当我们低头看碗里的米饭时,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人,他和蔼的面容,弯着腰朝你微笑,怎么也抹不掉。以后每当“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候,纪念的便是袁隆平爷爷。虽然伟人已逝,但他的精神永不灭在这片热土上代代相传。

  缅怀,致敬。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4

  昨天下午3点,我拿起妈妈的手机,一条新闻跳入了我的视野:今日下午一点零七分,袁隆平逝世于长沙医院,巨星陨落,享年91岁,人民日报。”我读着读着,忽然哽咽了,刹那间我什么也看不清了,泪水充满了眼眶。

  袁隆平爷爷享年91岁,一位刚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一位人类的巨星陨落了。想到这儿,我不免有些难过。

  “人是铁饭是钢。”当时的粮食产量低,人们吃不饱,袁爷爷决定用杂交技术,将种植稻与野稻进行杂交,准备以此培育出高产水稻。但是,以前遍地可见的野稻现在却一株也找不到了。袁爷爷带着他的团队在田间地头寻找,寻找野稻的踪影。“哎!你看看,他仗着自己学了一点破知识,就要造什么高产稻,等着看他出丑吧!”有人在背后这么说。

  在培育高产道的路上,有嘲笑、有迷茫、有不屑。一次次焦急的等待,一次次把希望寄托在一粒粒稻种中,一次次又推翻了重来……历经千次尝试,终于培育出了籼型杂交水稻,增产40%。有记者问袁爷爷:“您是不是特别害怕九几年的饥荒再出现?”爷爷说:“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袁爷爷高大的形象,永远刻在了我的`生命里。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5

  突如其来的一个消息,袁隆平爷爷去世了。明明并不熟悉袁老,但是,袁爷爷的离去还是使我的心不由得颤抖了一下。

  国士无双。

  多少年才能再出一个袁老一样,只想着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为国家做出如此大贡献的人?

  “我有两个愿望,一是禾下乘凉,二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袁爷爷还是放不下我们,等到大家都吃过米饭之后才离开。”

  “一定是天上的米不够吃了,神仙们才来找袁隆平爷爷去给他们种水稻了。那爷爷种完水稻之后再回来好不好?”

  “爷爷,我以后要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

  看完一则则新闻,我的心也越来越难受。而生物书上的袁爷爷正抱着水稻,和他背后的水稻,一起开心的笑。

  爷爷在笑什么呢?

  爷爷走的时候应该不遗憾吧?爷爷看着我们吃完午饭,看着全中国的人民都有饭吃了,应该会很开心吧?他为祖国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啊。爷爷的笑,一定不止是新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还因为更多的人能吃饱饭了吧?

  爷爷,现在禾下还不能乘凉,那我们就要帮您实现愿望,您都这么辛苦了,那就歇一歇吧,我们一一定替您完成。到时候啊,您在天上看着我们就行了。

  世间再无袁隆平。

  倘若还有来世,爷爷继续培育杂交水稻好不好?

  终会有一天,可以禾下乘凉,杂交水稻也可以遍布全球。袁爷爷一路走好!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6

  2021年5月2日13时07分,袁爷爷,您安详地与大家告别了。

  我记得袁爷爷曾经说过“我不在家,就是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是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袁爷爷,您是多么敬业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实验田里渡过的。

  袁爷爷,我读过您写给您母亲的一封信,您在信中写了许多,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在我年幼时种下的。”在这些字里面,我看到了您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说,您的梦想是让人们远离饥饿,那您母亲就是您实现梦想的援助之手。

  袁爷爷,您是我们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您把您的一生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献给了全国人民。最后,我想说一句,袁隆平爷爷,您一路走好!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7

  今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伟大的杂交水稻发明者——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爸爸找出了他小时候看的百科全书,说:“这里面有关于袁隆平爷爷的事迹呢,爸爸小的时候就看过了!”

  于是,我翻了百科全书,找到了关于袁隆平爷爷的事迹。原来,1980年的时候,伟大的袁隆平爷爷创造了杂交水稻,书上说这是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明。袁隆平爷爷虽然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可是他却没有放弃,始终在研究。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袁隆平爷爷太厉害了!

  爸爸还给我看了一个关于袁隆平爷爷的视频,里面讲了袁隆平爷爷小时候热爱农田。而且,他曾经为了研究水稻,四处奔走。袁隆平爷爷带领他的团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成功。

  我也要向袁隆平爷爷学习,要做到光盘行动。加油,加油,继续努力!长大后要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8

  永远的纪念——一代伟人袁隆平!

  2021年5月22日,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仙逝了,享年91岁。这是令人悲伤的一天。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领头人,半个世纪来,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大胆开创、勇攀高峰,用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推广解决了中国难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严寒酷暑,你都会在田间地头看到一位弯着腰的老人在认真地观察禾苗,他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寸田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一颗稻穗都印着他的丰功伟绩。

  袁隆平爷爷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满天下,却只专注于田间,他有二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他可以安心的在天国好好休息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是我们对袁爷爷最好的纪念方式!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9

  这天,正是2021年5月20日13:07,我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退而去世。这年他91岁了。是我们中国的悲伤。

  袁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

  尽管九十多岁,他依然坚持着最初的梦想,要让中国人吃饱、吃好。

  年轻人亲切的称他为“90后梗王”,他上班不打卡,下田很快乐,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曾顽强青春“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您走好!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0

  袁隆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21年5月22日,这天传来了不幸的消息,袁爷爷去逝了,享年91岁,举国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

  袁隆平爷爷的一生是勤劳智慧的一生,用他的一生研究杂交水稻,并取得了巨大成果,造福了我们所有人,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米饭都是袁爷爷为我们创造的,我们要永远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能浪费粮食。是他让许多人远离了饥饿。

  袁隆平爷爷在年老多病的情况下,没有安享晚年,依然忙碌在试验田里,皮肤晒得黝黑。在他的眼里时光是短暂的,他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根本体会不到饥饿感,这样的幸福生活就是有许多像袁隆平爷爷这样伟大的人物,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给我们创造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才是真正称之为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偶像。

  袁隆平爷爷祝您一路走好,您的故事必将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们心中永远流传。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1

  是谁在田间辛勤工作?是谁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是谁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种种疑问指向一位伟大的国士——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为国家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他的杂交水稻科研成果为中国乃至许多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巴基斯坦人民盛赞袁老是“终结饥饿的人”,而他在采访里说出了他研究水稻的初心:“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在研究杂交水稻时,袁隆平爷爷每年都到三亚南红农场进行杂交水稻的育种和制种,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0年11月成功研制了杂交水稻。可惜的是他在91岁时因器官衰竭而死,我们要向袁隆平爷爷致敬。

  “一生耕耘忙,万亩稻花香”,袁隆平爷爷,您一生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即使已硕果累累,却从未停止钻研的脚步。您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将一生铭记您,袁隆平爷爷,您就是夜空中那颗最闪亮的星星!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2

  早上班主任看着手机,突然紧锁着眉头问我们:“这有个不好的消息,你们要听吗?”,我们以为是什么考试联考什么的,都说不想听不想听,结果老师淡淡的说了一句,袁隆平去世了。

  “什么,不可能!”我们班上同学异口同声道,大家都不相信,我也不敢相信,我曾记得前几天他还在平台上发布自己健身锻炼的视频呢,他那么一个健康的人,怎么可能会突然……我真的不敢相信!

  我们都以为这是造谣,说不定真的是造谣呢。我在心里给了自己一点台阶。

  但现实是骨感的……

  放假后拿到手机,我就连忙打开社交媒体搜索袁隆平,结果发现搜出来的全是“去世”,“缅怀袁隆平先生”之类的文章,我不禁心一颤。

  我又打开之前有人采访过他的视频,看到了这么一句话,禾下乘凉梦,丹心映青田。这不就是袁老先生最初的梦想吗?他奋斗了这么多年,一生都在为我们能吃得上饭而努力,我心里为他感到可惜,袁老先生如果您还在,我们一定会迎来禾下乘阴凉的时候!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3

  今天的中国,发生了一件让人非常悲伤的事情,有一位爷爷他离开了,他的名字叫做——袁隆平。

  5月22日13时零7分,袁隆平院士老爷爷因为病逝世,今年91岁。

  以前我并不认识他,自从我们共读《稻田里的发现》这本书,我知道了中国杂交水稻走出了国门,来到了东南亚;来到了美国;还来到了非洲……杂交水稻种子洒遍了全世界。它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袁爷爷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过去,我们中国许多人在忍受着饥饿,吃不饱饭。而少年时的袁爷爷就开始了研究水稻,他用神奇的魔法种子,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超级杂水稻、海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对全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袁爷爷走了,为了纪念他,我们更要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是我们最好的纪念方法。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4

  您曾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您真的做到了,感谢您毕生的全心奉献,供中华之亿万国民温暖。

  您曾说:“书本和电脑都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种水稻不仅要靠现代化科技还需要有心系人民的爱心。

  您曾说:“只要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到达光明的彼岸。

  您曾说:“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够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您曾说:”快乐的秘诀就是要人生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就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作为中学生的我,被袁爷爷您睿智幽默的话语深深鼓舞着。同时也明确了现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荣耀国家和造福人民而奋斗。

  袁爷爷,您并没有离开,您只是带着希望和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5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一点零七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了,享年九十一岁。

  当我妈妈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甚至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才知道这居然是真。在一瞬间,我心中仿佛是灌满了铅,变得无比沉重,因为他可是我们袁隆平爷爷啊!是他带领着他科研团队,解决了整个中国所急粮食困境,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吃饭问题,他是当之无愧明星,永垂不朽伟人!

  我平时最爱吃主食就是大米饭,而这大米绝大部分,不就是袁隆平爷爷研究出来杂交水稻吗?他曾说过“中国人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他则用自己毕生精力,去实现了这一句话。现如今,全球百分之五十水稻,已经中上了他杂交水稻,这些水稻,喂饱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一人。他毕生只做好了这一件事——杂交水稻,而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被世界铭记!

  愿您一路走好,我们袁隆平爷爷!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时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侠;

  可是再笨人,也是知道要吃饭。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6

  袁隆平爷爷,他是杂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吗,我们现在吃的大米,就是袁隆平爷爷经过努力刻苦研究出来的。除了这些,袁隆平爷爷还有两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大概意思是让禾苗长得高,高到可以乘凉,大概这个意思,还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就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袁隆平爷爷是我一生中值得被致敬的人,我们都要向他学习,要为祖国着想。袁隆平爷爷一生中的愿望是种水稻,他小时候说服爸爸妈妈要去种田。还拿到了证书。

  可是袁隆平爷爷在今年已经去世了,我很想他,我只见到过他的照片,我想:如果能亲自见他一面就好啦。

  我会记住他的样子,他的声音,他的中国梦,还有他为我们做的一切,我都没有忘,我也要接过革命的红旗,我要让我们的粮食更多。

  袁隆平,我要致敬你一句:谢谢,我不会忘记你。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7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每当念到这句诗句时,我都会想到一个背影,一位农民戴着帽子,穿着蓝格格的衣服,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他就是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上为杂交水稻之父,可是在不久之前他就因病去世了,永远离开了我们。

  袁爷爷他的一生都在为杂交水稻作出贡献,为了我让我们吃饱饭,他与他的团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袁爷爷真的很伟大,他让你饥饿永远的消失,你的爷爷他真的很伟大,也很坚,他也很坚强,明白了一个目标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我看到了袁爷爷这些举动行为后心里十分惭愧,一位90岁高龄的老爷爷都这么努力,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更应该坚强勇敢,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以后我也要好好学习,像袁爷爷一样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8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他因为器官功能衰竭而逝世,我听说了这件事后,心里无比的痛。

  袁隆平爷爷为了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一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研究水稻,想到这里,他岁数那么大,还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对社会做贡献呢?

  袁隆平爷爷一生的梦想有两个,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说:“我曾经梦到过那个杂交水稻,有高粱那么高,都可以乘凉了!还有那个米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听完他说的话后,眼泪像瀑布一样流下。他做的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还说过:“我还做过一个梦,那个水稻啊,到处都是。”说到这个梦,他笑的十分灿烂,可我笑中还带着眼泪。开心是因为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伤心是因为他可以一直梦见那个梦了………

  袁隆平爷爷虽然已故,但他永远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英雄!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19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袁爷爷是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在研究杂交水稻的时候,几十年如一日,遇到了很多困难,经历了许多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杂交水稻的世界难题终获解决。我们要学习袁爷爷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袁爷爷八十岁的时候,他对很多人讲过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是为了这两个梦,袁爷爷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

  虽然袁爷爷走了,但他留给中国一份无可替代的遗产。感谢袁爷爷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希望每一粒米都不被浪费,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好好吃饭。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20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偶像,有的同学崇拜电影明星,有的同学崇拜飞行员,有的同学崇拜歌星……而我的偶像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省。自然灾害造成的大饥荒,使袁隆平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清楚地意识到: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是人类的生存法则。

  他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研究出高产的杂交水稻,让天下受苦的百姓都能吃饱饭,让人类远离饥饿!依据对生物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仔细观察和反复推敲,他论证了天然杂交稻。

  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他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袁隆平爷爷已经九十多岁的高龄了,他还努力地为中国的水稻事业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年华。

  我也要好好学习,像袁隆平爷爷一样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21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时07分,亲爱的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得知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很难过。

  在我的印象中,袁爷爷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远,是因为我们没有很深地了解他,只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毕生研究杂交水稻;近,是因为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和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他让我们不再挨饿,是他以一己之力,养活了十几亿中国人。

  他有着聪明的科学家的头脑,但是却有双像农民伯伯一般粗糙的双手;他可以是理发师眼中“最帅的九零后”,也可以是记者口中“最青春的小伙子”;他一生为民,不知疲倦,只要中国人不挨饿,就是他最大的梦想!

  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我们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好好吃饭不剩饭,就是对袁爷爷最好的回报。

  我想对袁隆平爷爷说:“袁爷爷,您就放心地走吧,您的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就交给我们吧,交给您曾经寄予希望的青少年们吧!”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22

  我最崇拜的人我最崇拜的人是袁隆平爷爷,他是汉族人,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生于北京。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篇。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袁隆平爷爷,中国人都会吃不饱,他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也解决了世界的大部分粮食问题

  这就是我最崇拜的人是袁隆平爷爷。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23

  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您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

  您一直走在科研的道路上,您解决了中国14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您曾多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会,您曾率先在中国开展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

  您是一位饱经风霜而消瘦的老人,您那黝嘿的皮肤是被太阳亲吻过的色彩,岁月在您脸上留下一道道皱纹,须发已被匆匆流去的时光染成花白,您大步迈向田野,望着收成的水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静谧。您那双粗糙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水稻,眼里充满了喜悦。

  您是和蔼的、可爱的、可敬的,您也有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服老不服输。您的一辈子不是用三言两语能讲述的,即使未曾与您谋面却深受其恩,心中与您分为亲近。

  您就是一个真正能让我们吃饱饭的神—袁隆平爷爷。

  我想对您说,我要学习您从不言败的精神,乐观积极的态度,纯朴而高尚的品德。我长大以后也要像您一样为祖国做贡献。

  赞美袁隆平征文 篇24

  春夏秋冬的风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颜色。

  春天的风温暖多彩。风吹过桃树,桃树上的花是红色的;风吹过柳树,树枝是绿色的;风吹过河,河里的冰融化了;风吹过草地,草在跳舞。孩子们在草坪上快乐地放风筝。

  夏天的风很热。蝉躲在枝叶里,叫了一声“蝉,蝉”。孩子们在树荫下乘凉,人们希望风快点来,但冯姐不知道躲在哪里。只有当雷蕾兄弟出来时,她才出来一会儿。

  秋风凉爽而金黄。风吹进果园。梨、苹果、柿子……在果园里成熟。苹果哭着说冷,要穿红外套。葡萄冷,要穿紫袍。玉米和红缨在一起很开心,忘记了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笑了,一首酒歌在灵魂里酝酿。

  冬天的风又冷又白,风吹过河面,河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风吹过大地,大地覆盖着雪白的棉袄。孩子们不怕冷,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

  风湿多变,我爱四季之风。

【赞美袁隆平征文】相关文章:

赞美袁隆平征文(通用13篇)07-02

纪念袁隆平征文07-08

赞美袁隆平的优美句子04-30

袁隆平征文(精选6篇)07-02

袁隆平征文(精选5篇)07-08

袁隆平改变了我征文12-28

最新袁隆平征文(精选6篇)07-02

关于袁隆平征文(精选11篇)07-02

关于袁隆平征文(精选17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