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

时间:2021-01-16 13:49:32 征文 我要投稿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

  如果你们想写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话,就不要错过下面小编精心为你们精心准备的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绿色发展”则主要从节能减排及污染物治理的角度测度科技创新对首都绿色发展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绿色发展,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两型引领 绿色发展

  实施原创性改革100多项,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型标准体系,在全国首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在全国首创政府两型采购……5年来,湖南不断完善两型建设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城市群发展的新模式,不断积累传统工业转型的新经验,全省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致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构建两型社会创新体系

  先行先试,努力探索新的体制机制。

  健全规划体系。建立以区域规划为龙头,10个专项改革方案、14个专项规划、17个示范片区规划和87个市域规划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建设规划体系,绘就两型社会建设的“行动路线图”和“建筑施工图”。

  健全制度体系。实施原创性改革100多项,部署推进了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产业准入退出提升、排污权交易等为主要内容的十大重点改革,形成31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

  建立标准体系。编制60多个标准、规范、指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两型标准体系,两型景区标准由“湘标”上升为“国标”。率先开展两型认证,创造了全国性的经验。

  健全清洁低碳技术推广体系。推广新能源发电、重金属污染治理、脱硫脱硝、绿色建筑等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进重点项目800多个,总投资800多亿元。

  创建考评体系。全国首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在试验区开展两型评价工作,发布两型综合评价报告。

  健全法制体系。颁布实施长株潭区域规划条例、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生态绿心保护条例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识等20多项法规规章,为试验区改革建设护航。

  建立示范创建体系。推动两型社会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打造两型示范创建单位和项目1000多个,使全社会学有榜样、做有示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工业积累成功转型新经验

  引导发展两型产业,产业准入退出提升机制初步形成,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产业准入门槛抬高。出台产业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等准入门槛,凡新上项目必须达到“两符三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标准。近年先后否决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项目500多个。

  落后产能加快退出。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项目。全省先后对19个工业行业700多户企业的落后产能进行淘汰,其中淘汰炼钢154.2万吨、水泥3675.6万吨。长沙坪塘、湘潭竹埠港全部关停退出重化工企业,株洲清水塘已关停、搬迁企业81家。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倒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国首创政府两型采购,覆盖171家企业、793个产品。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以上。

  生态型、集约式、现代化,城市群发展形成新模式

  摒弃“摊大饼”式的城市群发展路径,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生态服务的组团式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型、集约式、现代化城市群发展模式。

  城市群生态功能大幅提升。将长株潭52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规划为“生态绿心”,明确其中89%的面积划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品质的都市绿心。长沙率先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获评“全球绿色城市”。株洲突出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由“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到“全国文明城市”的蝶变。湘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荣获“全国污染减排与协同效应示范城市”称号。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探索突破行政区划界线的分工合作机制,加快城市群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宽带中国”长株潭示范城市群等成功获批。在实施“新五同”(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基础上,强力推进“三通四化”、特色产业园、轨道交通、湘江风光带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了长株潭一体化的“升级版”。

  全省核心增长极初步形成。长株潭三市作为两型试验区的区域核心,近年来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2015年总人口1425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7.6亿元,分别占到全省21%、43.2%、40.9%,分别比2011年增长3.8%、50.2%、96.5%;湖南连续5年入围“全国百强”的县(市)均集中在长株潭地区。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长株潭地区全面小康总实现程度达到95.9%,长沙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标市。

  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成全省发展“主色调”

  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为龙头,湖南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成为湖南发展的“主色调”。

  绿色规划初成体系。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形成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生态文明改革建设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和安排部署。全国首批、中部率先制定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我省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格局。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规划编制中,始终贯穿绿色发展这根主线。

  绿色改革形成特色。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固化定型,形成湖南特色。依托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这个平台和载体,全省先后争取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公园等50多项“国字号”改革试点。

  绿色转型纵深推进。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5%,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46.2%,分别超额完成“十二五”下降16%、18%的目标。全面实施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以及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优惠政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用电量、用水量分别下降15.4%、21.9%、12.6%。

  绿色整治集中攻坚。将湘江流域保护和治理确立为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一区一策”整治“五大重点污染区域”,累计实施污染整治项目1740个,淘汰关闭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182家,退出规模畜禽养殖场2273个,湘资沅澧干流46个省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57%,名列全国前五。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

  湖湘文化谱新篇

  ——文化建设推动湖南文明进步

  守船救人17载、撑起生命之舟的水文站临时工段意花,见义勇为、留下四级伤残的新闻工作者黄黎明,放弃高薪、悉心照顾600余位老人的全国优秀志愿者叶小兰……

  “湖南好人·每周一星”,从今年4月开始,亮相各大媒体,耀眼三湘大地,一个个接地气、有温度、有情怀的“好人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什么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好人”?答案有很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精神文明的进步,激发出人们博大的善与爱。

  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5年来,湖南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正向着标准化均等化的方向迈进,文化软实力得到迅速增强,百姓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在迈向文化强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征程中,在这股文化巨力的感召下,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湖南的文明进步迈向一个新天地。

  1 “现象级”事件昭示文化湖南实力

  从盛夏到金秋,“湘戏晋京”轰动北京。

  “湘戏晋京”优秀剧目展演,受到首都观众的热情追捧,多场演出一票难求,舞剧《桃花源记》、汉剧《孟姜女传奇》等,都出现了排长队购票的盛况。12台剧目共演出17场,吸引1.8万余名北京观众到场观看,网络直播在线观众达到100万余人次。

  这些参演剧目,代表近几年湖南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北京的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现代戏研究会原会长姚欣称赞《月亮粑粑》为“现代戏创作的示范之作”。

  “这是我看到的少有的如此精美的地方文化综合展览,这与宏伟的布隆尼亚宫相得益彰。”法国文化与新闻部部长特别代表、高级专员卡特琳·鲁杰丽,在参观了“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法国”专题展后,对展览的大气、精致和湖南丰厚的文化滋养赞不绝口。

  8月27日至31日,“感知中国——湖南文化走进法国”活动在巴黎举行,受到法国各界关注。同时,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开馆。湘绣、湘瓷、湘茶、湘菜、湘书等“湘”味展示和演出,吸引了近万名法国民众及侨胞参与。在塞纳河畔掀起的“湖南文化热”,被业界盛赞“文化湖南在法国干了一件大事”。

  回眸省第十次以来的这5年,在省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正确导向,强化“四个意识”,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在一些重点领域、重要方面实现了新突破,“现象级”文化事件纷呈于三湘大地。

  无论是引起收视狂潮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一年级》,或是盛况空前的“欢乐潇湘”“雅韵三湘”两台大戏,那种冲天人气是难以想象的;无论是国宝“方罍之王”完罍归湘、百年梦圆,或是电影《湘江北去》戏剧《李贞回乡》、文学作品《漫水》、广播剧《油菜花开》、歌曲《湘江飞出一首歌》、图书《今天,我们怎样走群众路线》等一批精品力作捧得全国大奖,那种创新执着劲头是不可小觑的;无论是省里对湖南省博物馆的改建、湖南省美术馆的新建,或是长沙市竣工“三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及音乐厅),成为湖南新的文化名片,那种舍得投入办文化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文物交流会成了全国市场的“风向标”,或是永顺老司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湖南实现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那种瞄准全国、世界的眼光是不可限量的。

  “文化湖南”走进“现象级”,缘自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但更重要的是融入湖南人血脉的高度文化自信、自觉和自强。

  在“互联网+”的时代,湖南传媒人敢为天下先,加快融合创新。新湖南客户端、时刻客户端的下载超千万。“新湖南”客户端上线一年多下载量突破1400万,居全国党报新闻客户端第一方阵。芒果TV实施“独播战略”后迅速崛起,互联网电视和手机客户端点播量上升至10亿级。

  透过现象,我们看到的是湖南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

  湖南日报社获评“中国品牌媒体党报品牌10强”,湖南广播电视台连续5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列全球出版企业第7位,中南传媒、电广传媒连续7年荣获中国文化企业30强。全省经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32家,重点动漫企业6家,占全国重点动漫企业总数的14%;中南传媒、电广传媒、快乐购、拓维信息、天舟文化等5家上市文化企业市值达1250多亿元。

  过去5年,是湖南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5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707.18亿元,占GDP比重5.9%,比2012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一跃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彰显了湖南文化改革发展新成就。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我省连续3年进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强。

  2 百姓有了更多的文化获得感

  在湖南偏远的村寨,许多农家的屋檐边,伸出一只只白色的小“锅子”。这些不起眼的卫星接收器,承载的是当地群众看电视的希望。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雪峰山深处的溆浦县统溪河镇枫林村。在村民张立梅家,她8岁的儿子正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动画片。“以前能看的台很少,今年安装了‘户户通’以后,能收到100多个台,都是免费的,老人小孩看电视方便多了。”张立梅高兴地说。

  “枫林村今年安装了‘户户通’120户。”统溪河镇“户户通”安装员向祚铭介绍,该村的茅里庵组,有20多户,离村部6公里,因为实施“户户通”,今年家家户户都看上了电视。

  “什么时候来给我们家装?”听说安装员来到了村里,村民向长福和向长笑立即赶来追着问。向长福说,现在家里的电视只能看3个台,广播电视“户户通”只要村民出很少的钱,选择的台却多了许多。

  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是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户户通”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让百姓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主任肖鸿斌,讲起他的一次亲身经历。剧团去炎陵县“送戏下乡”,演出地点是一个村里的学校,因为有围墙,门太窄,流动舞台车开不进去。怎么办?当地群众听说有戏看,欢欣鼓舞,二话不说,把围墙拆了。

  “走,上农家书屋看书去!”每当空闲时,攸县网岭镇罗家坪村村民欧再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凭着从农家书屋学来的种菜技术,欧再生每年种蔬菜可收入数万元。

  “十二五”期间,湖南全面完成4.4万余个农家书屋的建设,在全省农村实现全覆盖,缓解了广大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问题,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文化投入不断增加。仅2015年全省公共财政用于文化与传媒就支出上百亿元。

  今年7月29日下午,邵东县界岭镇金凤村一处空地上,一位戴着墨镜的中年人,捧着一把唢呐吹了起来。演奏完毕,在场观众全体起立,为其精彩演奏拍手叫好。

  盲人唢呐手叫唐义春,今年46岁。他通过层层选拔,登上了2016年“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复赛邵东专场,带来了一首质朴深情、具有浓郁西北山歌风味的唢呐独奏《黄土情》。

  百姓唱主角,草根当明星。2013年开始举办的“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是湖南近年来演出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几年来,“欢乐潇湘”成为三湘百姓的“星光大道”,黄发垂髫、青春男女纷纷上台秀才艺。据不完全统计,每届“欢乐潇湘”吸引了上万支群众文艺团队、数十万群众演员参与、近千万群众观看。

  与“欢乐潇湘”同时开展的“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推广活动,每年超过200场的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高雅艺术。

  3 文化繁荣发展有力地推动文明进步

  坐落于新河三角洲的长沙“三馆一厅”,自2015年12月全面开放以来,连续上演精彩演出,人气爆棚。2016年元旦3天假期,“三馆一厅”共接待观众超过13万人次。

  “在那灯明深处,有人早已激动至泪流满面。音乐的力量,言有尽而意无穷。”5月18日晚,在长沙音乐厅上演的德意志威斯巴赫童声合唱团音乐会,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让乐团返场数次,乐评人杨松霖观后如此写道。

  长沙音乐厅建成之初,曾有人担心高雅音乐在长沙这个“娱乐之都”会“水土不服”。然而,运营以来,月均演出超过20场,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0%以上。

  城市文化繁荣如斯,农村又如何?

  双峰县是全国“书画艺术之乡”。近年来,该县书画艺术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成长了一批“国字号”书画艺术家,在县里的书画一条街,开有画廊几十家。进新屋送字画,也成为当地一种新时尚。

  10月下旬,记者走访双峰县走马街镇保红村。这里是当代国画大师王憨山的家乡。只见70岁的村民王宜云摊开白纸,勾勒几笔,三只小鸡跃然纸上,活灵活现。10分钟不到,一幅《春来花如锦》就画成了。

  在双峰农村,写字画画是常见的事。据了解,保红村喜欢书画的就有上百人,该村还建立了微信群,经常有人发自己的作品到群里进行交流。双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贺勇专说了一件有趣的事。10月初,他请一名三轮车夫拖运一批有关曾国藩的书籍到车库。这名车夫对贺勇专说,他想买王憨山的画。贺勇专很惊讶,告诉他“王憨山的画很贵”。没想到这名车夫很有底气地说:“钱不是问题!”

  走访三湘农村,到处可见大嫂大妈跳广场舞。

  “富强民主齐共享,文明和谐展风采;自由平等互友爱,公正法治好时代;爱国敬业赤子情,诚信友善人人爱。”今年4月以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组织开展了“我们都来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创广场舞系列活动。历时3个多月,公开征集歌词和曲谱作品300多首,评选发布20支优秀广场舞曲。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尊德尚德之风盛行。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12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32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年仅12岁的周美玲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被誉为“雷锋家乡小雷锋”,“最美教师”段江华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今年开展的“湖南好人·每周一星”评选活动,已推出“湖南好人”215人。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守礼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长沙市、株洲市、岳阳市、常德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4年,我省65个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52个村镇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2年和2014年,全省共评选出32个省级文明城市,756个省级文明单位,165个省级文明标兵单位,133个省级文明村镇。

【绿色发展与新湖南建设主题征文的相关素材】相关文章:

与军训相关的征文12-20

主题班会-----我与绿色同行01-10

高校移动校园建设与发展思考10-05

蒲松龄传说的主题与形象建设论文05-19

浅析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09-13

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初探08-17

政工队伍的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09-05

新媒体发展趋势与就业前景08-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论文12-10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