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的语录89条

时间:2023-12-11 09:42:46 其他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热门】禅意的语录合集89条

  正的欢喜,不在于拥有多少,而是有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禅意的语录89条,供各位参考。

【热门】禅意的语录合集89条

1、善良如雪莲,圣洁高雅。善良像阳光,温暖明媚,成为人生最温暖的底色。种善因,得善果,从花开到结果,隔着的只是一个茂盛的等待,善有善报,永不过期。种下善良,总会有秋收的季节,种下美好,总会有幸福的回报,善有善报,即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局。

2、一个人是否满意自己的生活,和拥有多少物质不能直接画上等号。欲求不满时,快乐会变得遥不可及。我们付出十分努力,以为必然会得到十分回报。欲望再生的速度,让人意想不到。如果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努力与进取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3、人生很难,不要为难自己,洒脱一些;人生很苦,不要辜负自己,糊涂一些;人生很累,不要勉强自己,乐观一些;人生不平,不要苛求自己,宽怀一些。人生苦短难过百,何必长怀千年愁,爱人爱己爱生活,坎坷人生随缘过。

4、让别人舒服,你就是经营者;别人让你舒服,你就是消费者;想要优秀,你要接受挑战;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敢听真话,需要勇气;敢说真话,需要魄力;与其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物,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

5、时下的一些文青们,常会说起水上之书,感慨生命的历程就像在水面上 书写文字。若某个文青在此番感慨中获得心灵的释然,也算是契合了大慧禅师所说的中士闻道,也就是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中等层次。上等层次如何?如印印空,将生命的华彩挥洒在虚空之中,挥洒的当下就是空, 连水纹平复的时间都没有。佛性本具,生命本然,为何会有印空、印水、甚至印泥呢,这只是世人执妄心的轻重之别。上士之上的境界又如何? 且将印泥印水印空的印章碎为粉尘,此刻就能见到800年前的大慧禅师 以及2500年前的佛陀。

6、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

7、放下下执著,则与气无处不在。

8、一日,老和尚叫小沙弥同念一段经文,规定念完才有饭吃。

9、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做到平静无为,对任何境遇都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就能达到"日日是好日"的理想状态。平静无为不是叫人一无所争,也不是让人完全不顾物质上的自足,而是要人看淡贫富,不为外界遭遇所动。

10、我们的思想,就如这一只杯子。如果里面已经装满了水,智慧之水就不能再注到它的里面了。这个杯子中已经装满了的水,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而要感悟禅的智慧,必须从这种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清空归零,打开自己,这样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11、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12、我们本来都是一颗有棱有角的石头,经过了社会磨炼之后,我们才变得 圆滑了,人生路也顺利了,可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反省的时候,我们却会悲哀 地发现,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了。

13、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14、比如一朵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花瓣在风中飘落,没有留下任何果实而消失,这是否令人感到很可惜?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人生仅仅在名利和爱情上虚度,没有丝毫获得内心的觉悟,这是否让人觉得非常可悲?

15、心性本清净,不可得思议,是如来妙藏,如金处于矿。

16、我们身上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喜欢做什么事,喜欢和什么人接触,喜欢以何种方式处世,这些都是由先天和后天环境所形成的。这些特质往往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伴随着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身上的特质往住在某些时候会决定我们是否能成功,但当成功后,这种特质在某个阶段却又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17、通途法门,从因向果,先求完善人格,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渐行成佛;念佛法门,从果向因,不论何种罪人,先保证其必定成佛,再来庄严、完善人格。

18、禅宗、密宗是非常正宗的法门,其最高境界都提倡不立文字。但没证悟这种境界的人,必须先通过文字来学习佛法。否则,什么佛理都不懂,就打着这种旗号来弘扬佛法,所作所为一定会与佛法相违。

19、成就一切智,入于深法海。

20、佛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常言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故恒观自身,勤断己过是菩萨行。——妙峰法师

21、人生的精彩,来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扫弃焚香可见清 福,养花种竹必自安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可安居;知事少时烦 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得点闲眠真可乐,吃些淡味自无忧;淡饭尽堪充 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 不只是雅人,更是高人。

22、颠沛患难,是煅炼佛祖英灵汉一大炉鞴,能受煅炼,便如松柏历岁寒而愈坚。种种逆境,可动心忍性,增益不能,皆所以成就自己而已。(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二

23、我们为什么要修心?佛陀在经典中说得很清楚:如果我们的心向善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行为都能成为善;如果我们的心向恶的话,所说的言语、所做的行为都会成为恶。我们的所言所行成为善还是恶,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同样,我们获得快乐还是遭遇痛苦,也完全是由自心的善与恶来决定。

24、当我看到每一片树叶时,感到既炊喜又悲伤!

25、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则处处都是狰狞的鬼影。

26、一休万休,人生才能真正解脱重负。

27、在所有的罪恶中,最易犯、最常犯而且害人最惨的就是口业。所以, 多说话不如少说话,少说话不如实修。说话前你是话的主人,说话后你是 话的仆人。话未出口由你控制,话已出口不由你控制。每句话都是一个因 地,因地已种下种子,就等着接受果报了。好话有好报,恶话有恶报。所 以做话的主人时要明了,好好掌控,做话的仆人时,更应明了,因为这时,自己已经处于被动。

28、很多时候我们做人失败,修行不成功,其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缺乏智慧的自醒和自察,反而对他人投入了丰富的鉴别和想象。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糊里糊涂;对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却一清二楚。其实我们应该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使我们进步和成功。

29、赌书泼茶,倚楼听雨,日子清简如水。禅的时光,总是寂静无声。窗外风云交替,车水马龙,内心安然平与,洁净无物。如此清淡,不是疏离尘世,而是让自己在尘世中修炼得更加质朴。

30、佛言:人从爱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四十二章经》

31、将来之世,多有比丘贪惑供养,令法毁灭。若有比丘奉持戒律,法当久存。《迦当比丘说当来变经》

32、夜晚过去,早晨才刚刚开始,犹如感恩节已经过去,感恩才 刚刚开始。早晨的如期君临是对她的追随者的感恩,我们早起是对早 晨的无私给予的感恩。感恩晨曦,因为光明的给予;感恩朝霞,因为 灿烂的给予;感恩光明和灿烂,因为希望和爱的给予;感恩希望和 爱,因为希望和爱给了我们前行的活力与激情。

33、人无事也要寻觅一点愁怨,更何况有事时?世间人大多如此,每天都被诸多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很少有平静的时候。心头的闲愁太多,吃饭就不香:心底的思虑太多,睡眠便不宁。

34、弟子问:"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师言:"若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35、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36、慈悲心要如天地宽、日月明。

37、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瞋?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预我事,我何缘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恶。

38、有众生相即有众生见。

39、佛性就在自己的身上,犹似"明珠在掌",如果自己不去发觉它,明珠也只是一件无用的废物而已。修行,就是为了有机缘出现,使我们猛然醒悟,而领受到明珠的存在与珍贵。

40、只有解脱所有束缚,扫除一切名利的浮云,才能自由安心地徜徉在禅的晴朗天空。醉心于功利,便会被名缰利锁缚住;斤斤计较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争权夺利、钩心斗角,哪一种争斗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和嫉妒猜疑呢?

4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某个人看上去"财大气粗",实质上应该反过来讲,"气粗则财大"!一个人气场的能量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指数,决定他能走多远。这和物理学的原理一样:磁性的大小决定吸引铁块的大小!

42、有些事情可以坚决不做,有些面子却一定要给。因为中国是个面子社会,你要是老是驳人家面子,离被打人另类就不远了。这不是世故,是洞世。

43、要让学生对读书发生兴趣,教师先要热爱读书,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不是通过说教。我认为一所学校爱读书的老师越多,教育越有希望,好学生必定层出不穷。

44、世间一切皆如过眼云烟,生活不过是弹指一挥的区区数十年,悲欢离合也都是一瞬间的体验,我们存在,所以我们思考;我们思考,所以我们怀疑。我们在怀疑中寻找生存的理由,寻来寻去,却仍旧迷茫。

45、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发菩提芽。

46、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都可能魅力四射,也可能黯然失色,爱美,首先要养护好自己的心。很显然,将心情交给境遇,任由情绪支配,人必然时美时丑,有时可爱,有时可厌,难以保持一个稳定而美好的形象。只有万缘放下,心系当下,"于现前而活",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也能使自我形象保持在最自然、最健康漂亮的状态。

47、我们生活在五光十色的大干世界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不顺心,会有各种各样令人头疼的问题,但人生就是这样,有喜有忧、有得有失。一切都平平稳稳、一帆风顺,只是人们美好的向往。在曲折的生命旅途上,我们如果能够泅渡内心的冰河,抛下苦闷,坚信自己的能力,让生命的内在充满意义,就一定能够化解与消释所有的困难与不幸,我们的生命之旅就会更加顺畅,我们的人生也会更加开阔。

48、凡事看淡点看开些,顺其自然,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人生,看轻看淡多少,痛苦就远离你多少。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要试着看淡一切。

49、耐心等待,最终便能有所收获。

50、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没有缺憾就不会被称为"人世间"。

51、正如神秀大师说过,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保存心态的宽松,简化生活的负累,多少争执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52、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人生是多么地无常,花开尚需春风来,花落不过雨一场。缘来时,万水千山总是情;缘散处,沧海桑田一夜间。细数人间烟火,爱恨不过梦一场。不如凝神守志,走一段只有自己的日子,让心事悉数沉淀,让理想再次放飞。无常的人生,自己才是永恒的不离不弃。

53、顿珠法师:在善行面前,要勇往直前。如果希望明天幸福,就在今天多一些努力。如果希望来生幸福,就在今生多一些努力。幸福的人生,是点点滴滴善的累积。种下一个好的念头,收获一个好的行为:种下一个好的行为,收获一个好的习惯;种下一个好的习惯,收获一个好的性格;种下一个好的性格,收获一个好的命运。

54、过得好时要助人为乐;过得一般时要知足常乐;处于逆境时要学会自得其乐。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为不值得;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因为当你伤害别人时,自己也会再受到伤害;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谁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认真找出原因,吸取教训,改了就好!

55、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这个世界,看不惯的事情很多,抱怨,只会使你伤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个社会,都有不公不平,怨恨,会使你失去包容。

56、生活需要一种温和的理性,善意的包容,去分担那些生活的泪水与伤痛,不要让那些负面情绪干扰了生活,困惑了生活,甚至丢掉了生活,能够用欣赏的心态去面对这生活,而不是依靠对生活的后知后觉。

57、当一个人生活枯燥的时候——别忘了用心体会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人生乏味的时候——别忘了培养幽默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体力日差的时候——别忘了运动健身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工作疲惫的时候——别忘了认真休息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别忘了感恩惜福是一种习惯。

58、如果只是相遇,而不能相守,人生最好不相见。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有些机会,因瞬间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时任性,指间滑落;有些感情,因一时冲动,遗憾终生;凡事好好珍惜莫轻易言弃,愿体味幸福完美人生。

59、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纠缠,不如随缘。

60、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61、人生之路,难免遇到挫折和打击,不要让外在的环境来决定我们的喜怒哀乐。敢于向失败微笑的人是勇者,微笑着前行,微笑着面对失败。让微笑化作一股春风,吹走落在心头的尘埃;让微笑像一缕阳光,给自己灰冷的心带来温暖。

62、有一种快乐在分享中。我们不但要自己快乐,还要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分享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更高境界的快乐。

6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悠悠岁月,悄然无声地从指缝间流逝。当醒悟时,剩下的或许只是一声叹息。人生苦短,岁月不待,在有限的生涯里,又何必在失落与苦恼中徘徊?人生是一本厚重的书,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认真研读,用心领悟,我们很难参透自己手掌,那纵横交错的纹路,仿佛是无言的上苍在说一切命运尽在自己手里。

64、禅者认为,人必须经过净化,把虚荣心、过多的欲望、成见、偏见等放下来,这样才可能自由地过现实的生活。——郑石岩

65、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

66、想不开时不如不想,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不对机的时候,多说无益,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决定快乐的是心境,不是遭遇。

67、人生那么短,何必为了不重要的人影响了自己最重要的心情。放下那些非现实的幻想,接受那些无法判断的无常,把心态放如空杯,去容纳更多的善良和宁静。

68、虔诚的祈祷忏悔所有的罪恶,发现自己的心灵如圣水般清净!时刻都要怀着一颗接受得失无常的心,去认识一切都是短暂的拥有,才会感受到活出当下是多么的重要会那么的自在。

69、把自己的心修好,就能有利于他人的安乐,所以先把自己的毛病改掉。

70、学习戒定慧,先从身口制止不如法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再入到微细的心上的功夫。转变身口不好的行为、不好的语言,实际也是在间接地训练我们这颗心。

71、当用名利去支撑生命的时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时候,整个儿生命就垮了。用佛法来滋润我们的心田,生命才会变得活泼自在!

72、所有人都需要爱,所有人也都需要给予爱。在实现大彻大悟那一天清晨,佛陀认识到,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爱、去理解的能力。但我们似乎就是不信,仍然继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

73、对于别人做的好事,即使我们不能亲历而为,也当怀一颗随喜的心。要相信,肯于帮助别人的人,注定会被帮助,肯于爱世界的人,注定会被爱。

74、人类最喜欢有分别性的标签,甚至将各种人类共同具有的品性与情感也都加上了标签。

75、佛的教诫是用以度人,使他得到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涅槃的。

76、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

77、"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78、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79、顿悟法门,以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

80、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81、诸佛出现,犹示涅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

82、对事物的认真,即是对众生的负责。

83、人人都在追求富贵,但只要大家能看清自己因而失去的许多东西,他们应该就会把用于获取财富的精力,用来挣脱财富的束缚。

84、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槃。

85、坦然地接受事实,自己就会得到平静。坦然地去接受外在,去克服愤怒。以爱去克服不满和怨恨。

86、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吉祥经》。注:不要亲近愚痴者,应与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才是最大的吉祥。

87、改变不了环境,就要改变你自己。适应不了环境,就创造自己适应的环境。心理障碍突破不了,谈何其他?放宽心态,努力做人!

88、还是那句话,没必要去在乎别人说的话,人都是这样,你越把别人回事,别人会越觉得你一文不值,其实善良真的抵不了几个钱,所以说放宽心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过好自己的生活,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或许在一年之后会觉得现在的这些都不是事,毕竟青春的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嘛,以后过的好才是王道。

89、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

【禅意的语录89条】相关文章:

简单的禅意的语录70句10-21

【精华】禅意的语录30句11-19

简洁的禅意的语录合集46句11-01

2023年经典禅意的语录40句10-28

实用的禅意的语录锦集45句10-09

2023年常用禅意的语录46条12-07

【必备】2023年禅意的语录合集55条10-22

【热门】2023年禅意的语录集锦30句10-19

2023年简单的禅意的语录集锦35条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