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

时间:2020-09-12 12:19:55 佛语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佛说30则

  1. 我常常觉得一个人不必以拥有很多物质为满足。试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数无量,可以供我们自由欣赏;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争妍斗丽,可以供我们随意观看;东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驰;士农工商各类阶层,随你交往。摘自《洛阳晚报》

  2. 心中要有根,才能开花结果;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有主,才能立处皆真;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万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

  3. 以力服人,时间短暂,功效浅;以德感人,时间久长,功效深。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4.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5. 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6. 不忧不惧精进奋发,是袪病第一良方;不排不拒放下执着,是除恼第一秘诀。

  7. 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8. 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9. 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10. 龙要游到大海里应付猛浪,才能活动自如;狮要跑到山林里击败群兽,才能展现英姿;鸟要飞到虚空里接受挑战,才能学会遨翔;人要走到社会里承担考验,才能快速成长。

  11. 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轻如鸿毛。活,要活得有意义;活有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12. 舍生取义,虽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虽生,精神已失。

  13. 能勤,时间自然比他人多;肯动,空间自然比他人广;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

  14.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15. 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16. 会读书不如会读人,会读人不如会识人,会识人不如会用人,会用人不如会做人。

  17. 做人要像一面镜子,时刻自我观照;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随时提放自如;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断记录功过;做人要像一枝蜡烛,永远照亮别人;做人要像一个时钟,分秒珍惜生命。

  18. 一个良将,残兵败卒也能训练成勇士;一个明医,枯木朽石也能炮制成仙丹;一个名匠,破铜烂铁也能锻炼成精钢;一个巧妇,剩菜残羹也能烹煮成佳肴。

  19. 往好处看,往大处想,往细处察,往深处解。

  20. 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21. 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

  22. 倏忽因缘,点滴把握,则跟前一时,跨越千载;一时不异千载。千年暗室,一灯即明,则虽经千载,尽在一时;千载不异一时。

  23.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24. 有道之书尽读,明事之书多读,闲杂之书少读,邪妄之书不读。

  25. 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26. 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

  27. 真正的感情应该不是占有,而是一种奉献。但是,一般人却不容易做到,总是以一种嫉妒的心理来拥有感情,甚至于用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来争取感情。这种感情并不纯洁,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因为用奉献的'态度获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28. 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29.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我们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狱。

  30. 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佛说30则】相关文章:

1.佛说佛语经典语录

2.佛说感情的哲理语录

3.佛说看破爱情的语录

4.佛说爱情经典佛语语录

5.经典语录-佛说缘分

6.佛说人生经典语录摘抄

7.佛说人生经典语录精选

8.佛说爱情经典语录大全

9.佛家经典禅理,佛曰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