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读后感

时间:2024-04-03 17:30:15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翠鸟》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翠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翠鸟》读后感

《翠鸟》读后感1

  今天,我上了三年级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翠鸟》一课,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巧用老教材能很好地突破难点。

  在钻研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新教材的《翠鸟》与老教材有些不同,老教材中老渔翁的话是这样说的:“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而新教材是“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把老教材《翠鸟》的朗读磁带让学生听,在放录音前,我要求学生比一比:看谁听得认真。

  全班学生听得很仔细,很投入。录音一放完,许多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我知道学生的发现,于是我又引导思考:大家先别急着发表意见,想想我们的课文与录音机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为什么?可以讨论。

  许多学生唧唧喳喳各抒己见,最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新教材好,老教材中的孩子们是因为翠鸟很难抓才打消“捉只翠鸟来饲养”这个念头的,而新教材中孩子们是因为听了老渔翁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的。”我紧接着问:“那我们大家有没有这个‘念头’?应该怎么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应该保护动物,和他们做朋友。”到此,我感到很欣慰,难点得到了突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那种爱护鸟类的意识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滋长。

《翠鸟》读后感2

  春天有时会开似红似蓝2113的花,河5261流那时就会从这些花中流过,一4102只翠鸟,对这样少见的花却并不1653表示惊奇,原因很简单:它不曾看见这些这些开遍河岸的花。看不见鲜艳夺目的东西对于一只翠鸟很重要。在一只真正的翠鸟眼中,甚至连水也不存在,它看见的只有鱼,在水中游动的'鱼,那是它的目标。

  但水仍是重要的,那鱼在水中潜游得深了时,任何翠鸟就都看不穿那太深的水了,鱼于是就会在翠鸟眼皮底下“失踪”。

  我无法知道翠鸟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一只翠鸟也会思考”,这个说法听起来严肃得有些滑稽,但我知道鱼游到了深水中时翠鸟怎么办:它落在一棵树或一株芦苇上,歪着脑袋在那儿耐心等待。

  等待在一只翠鸟的一生中占有多大长度?我想,它至少占去翠鸟一生的三分之一还多,因为翠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时,几乎都是等待的姿势,好不容易有了箭一样射入水中捕鱼的时刻,从开始到完成,名副其实地也只是一瞬间。

  仅仅是为了果腹,为了能生存下去,就竟然需要如此漫长、如此耐心的等待!

  这种等待当然不是休闲,而是劳动。

《翠鸟》读后感3

  明代冯梦龙写过一篇《翠鸟移巢》的小杂文。其文曰: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我想我就是那被溺爱的'小翠鸟,爸爸妈妈是大翠鸟,我做什么事他们也不放心,我特别羡慕朋友们到旱冰场滑旱冰玩儿,于是要学,我摔了一次又一次,妈妈终于忍不住了,央求着对我说;”宝贝,咱别练了,练不成摔残了咋办?这太危险了!”可是我特别想学会滑旱冰,那样就可以和朋友在一起玩了!

  还有一次,我想学骑电动车,妈妈紧张地说:“你还这么小,学什么电动车,路上车那么多,连大人都紧张,更何况是小孩子了,你要到哪里妈妈会陪你去的。”

  那我就在家里做一点家务好了,我去厨房刷碗,妈妈把我推出去让我练字去,我想洗衣服,妈妈说有洗衣机,我想……哎!妈妈说了,我什么都不用干,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司马光说过:“慈母害子,严母立子。”我不想当温室里的鲜花,我要当蓝天上的雄鹰。不经千样风雨苦,怎知万般彩虹美。

【《翠鸟》读后感】相关文章:

翠鸟教学反思07-27

《翠鸟》教学反思07-27

翠鸟说课稿范文06-03

《翠鸟》教学反思范文07-24

翠鸟教学设计反思06-14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反思02-14

《翠鸟》公开课教案05-1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翠鸟01-09

小学语文优质翠鸟教学设计08-29

观察翠鸟日记300字(精选20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