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实习心得

时间:2023-06-14 13:53:30 学习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动物科学实习心得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科学实习心得,欢迎阅读与收藏。

动物科学实习心得

动物科学实习心得1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其它科学一样,动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习要求:

  1、巩固课本知识,并与实际相结合;

  2、掌握野外生存技能及观察能力;

  3、学会标本采集及标本制作方法。

  二、实习时间:

  20 年5月30日至20 年6月6日。

  三、实习地点:

  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河池环江县西北部,与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3′29′~108°05′45′,北纬25°06′09′~25°12′25′,属北回归线北侧。林区东西宽20·6km,南北长11·6km,面积10829·7公顷。木论自然保护区为喀斯特地貌,锥峰连绵,四周封闭,呈各种形状的洼地或漏斗,石山裸露面积80%以上,土壤覆盖面积不足10%,属中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覆盖率高达97·13%。据最新统计,保护区已知有维管束植物(163)科572属1048种,野生脊椎动物共有417种,隶属于5纲33目102科281属,其中兽类9目21科46属60种,鸟类17目51科129属199种,爬行类2目12科39属58种,两栖类2目7科21属35种。

  四、实习结果:

  本次动物野外实习,我们捕获100多种动物,并制作成标本。大概有环节动物,两栖类,蛛型纲,多足纲,昆虫纲;其中昆虫纲最多,主要有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蜚蠊目,等翅目,革翅目等。

  膜翅目:已知约198000种。通称蜂或蚁。触角丝状或膝状。

  咀嚼式或嚼吸式口器。两对膜质翅,前大后小,或无翅。许多种类有“细腰”。雌性常有锯状、针状产卵器或螯刺。无尾须。完全变态。

  黄蜂:黄蜂(wasp),亦称胡蜂。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过去称为针尾亚目〔aculeata〕)内除蜜蜂类及蚊类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虫,以及广腰亚目(symphyta) 一些不能螫刺的昆虫。黄蜂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对脚及一对触角。黄蜂的`口器为嚼吸式,触角具12或13节。通常有翅,胸腹之间以纤细的「腰」相连。雌体具可怕的螫刺。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胡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胡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

  双翅目:已知在1 0种以上。通称蚊、虻和蝇。触角丝状或

  短而具芒。口器刺吸式、舐吸式。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无尾须。完全变态。

  虻:虻类体型粗壮,飞翔力极强,外表极象一头特大号的苍蝇。体长6-30毫米。俗名叫瞎虻,因为它们飞翔时带着嗡嗡声又快又急,好象乱飞一样,但决不是瞎飞乱撞。虻类和其他吸血昆虫一样,只有雌虻才吸血。雌虻口器甚发达,上、下颚及口针都极锋利而发达。每当吸血时,首先用这三件利器划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津津渗出,就是坚韧的牛皮也无从幸免。血液流出后,再由唇瓣上的拟气管将血吸进体内。虻很贪食,一群虻在叮咬牲畜时,常使牛马浑身血迹斑斑而狼狈奔逃。虻类最喜欢集中的地方是近水而温度较高的地方,水田、沼泽地、苇坑、流水、静水附近是它们生儿育女的理想环境。它们往往将卵集中产在水中禾本科等植物的叶上,幼虫一孵化便掉人水中,在水下生活,待到化蛹时才游到岸边。

  食蚜蝇: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不少种类有明显的拟态现象,往往被误认为蜂。由于蜂很强大,腹末有刺,不好惹;食蚜蝇由于像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番,不难区分。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以收集花粉。对于熟悉食蚜蝇的人来说,即使在飞行中也可以看出它们与蜂类的不一样来:食蚜蝇在飞行时能较长时间悬定于空中某一点,后突然飞到附近另一点,飞行动作平稳,而蜂类飞行时常常有轻微的左右摆动。食蚜蝇成虫早春出现,春夏季盛发,性喜阳光。

  五、实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经过这次实习,与自然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既激发了对动物学的兴趣,让我对生物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颇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更让对我今后学习方向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大有帮助。

  动物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通过动物的野外观察巩固和拓宽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在自然状态下,各类动物生存环境、生活习性、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锻炼意志品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兴人才,达到能够独立承担野外工作和后期整理工作任务的水平。这次实习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同学的友谊,我们组的每一位成员都非常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大家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建立起很深厚的友谊,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这次野外实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知识另我们难以忘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动物科学实习心得2

  时间飞逝,短短五天的动物学实验就匆匆而过。五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五天里,我们黑了,瘦了,流汗,受伤,但我们甘之若饴。这五天里我们分别到了帽峰山,火炉山和大学城扑捉小动物,在这过程中我们把“课本”带到现实中,用触觉,听觉,视觉真正地与动物接触。实习不仅让把课本所学的知识具体化,更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本次实习还有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充分发挥了团结友爱,互利互勉,合作无间,相互扶持,共同进退的精神,通力合作完满的完成本实习活动。以下我将详细介绍本次实习。

  实习开始前,我们小组进行了一次临时的会议,大致讨论了实习期间的而目标:捕捉各种昆虫,爬行类等小动物;通过观察和查阅文献了解动物的特征;发挥团队精神,团结互勉。本着着几个目标,我们开始了实习。

  第一天是到帽峰山实习。帽峰山地处偏僻,群山傍湖。在这里,我们捕捉到许多小型昆虫:椿象,天牛,金龟子等鞘翅目昆虫。在菜地里发现七星瓢虫,豆娘等昆虫。此外还有不同种类的蝴蝶和蜻蜓和同翅目,蛛形目等小昆虫。在一些臭水沟处我们发现了一些螺的卵粘附在水沟旁。但第一天我们始终没见到一些特殊的动物,如:蛙,蜥蜴,龟,和竹节虫。

  第二天我们决定把目标定在重点找一些我们没有找到而且很特别的动物。火炉山与帽峰山不同的地方可能就在于火炉山比较阴凉和潮湿,在这里我们赵铎许多鱼第一天不同的品种。在一片湿润的草地上我们找到了饰纹姬蛙、花姬蛙。在同一片草地的落叶里我们还发现了滑蜥。这种蜥蜴的颜色跟枯叶颜色很像,因为拥有保护色,所以找到它也很不容易。由于蜥蜴太小了,我们不决定把它待会学校。在自然环境学习,就应该保护好自然。

  火炉山上湿度较大,石壁常常湿湿的。在湿润的石壁上我们发现了马陆的`踪影,马陆外被壳,受到触碰时,会将身体卷曲成圆环形,呈“假死状态”,间隔一段时间后,复原活动,这也就是它的防御机制。在同一湿润的石壁的石缝里,我们发现了蜈蚣。蜈蚣与马陆同为多足亚门,唇足纲,身长。当蜈蚣有多对步行足,第一对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蜈蚣受敌害时会攻击对方或迅速逃跑。接着我们在竹子上发现了竹叶虫。竹节虫算得上著名的伪装大师,当它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竹节虫受惊后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接着我们又在山顶踩了不少虫卵,在有人的帮助下我们猜到了一个快要羽化的虫蛹,后来我们将其带回宿舍,5过后蛹羽化成蝶。第二天的收获丰富。

  第四天我们我们到大学城实习。大学城自然环境比不上帽峰山和火炉山,所以除了扑到一些小鱼小虾和水蜘蛛外,也没什么特别的。

  在实验期间我们还要对采集回来的动物做成标本。对此我们小组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且积极查阅资料,分表分做好分类。此外我们小组还做了一个名录用于最后一天的成果展示。

【动物科学实习心得】相关文章:

畜牧兽医动物科学专业实习总结11-13

动物科学专业简历04-21

工科学生实习心得08-12

动物医院实习心得03-31

动物科学专业就业方向07-09

动物实习的心得体会04-18

动物学野外实习心得04-29

最新动物科学专业就业分析07-26

动物医院实习心得4篇03-03

动物医院实习心得6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