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时间:2023-07-06 19:35:53 晓怡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通用19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通用19篇)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

  花三小时看完了“流浪地球2”,感慨颇多。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很难想象国内的科幻片能够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大大超越了我的期待值,无论是编剧、特效、演技都在线,还不适时宜地进行了“文化输出”,片中更多地是强调每一个人的奉献,而不是漂亮国鼓吹的孤胆英雄。

  不过,所谓人无完人,片无完片,我们也能看到这部电影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拍摄镜头、剪辑与配乐,甚至刘德华与女儿的故事线都有一点借鉴电影“星际穿越”的痕迹;又比如整个剧本故事线颇多,使得导演不得不剪掉太多细节来把故事压缩到三小时,这使得没有看过“流浪地球1”的朋友们产生了故事情节的跳跃;再比如片中宏大场景的特效制作得很好,但对于细节特效的刻画还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真实度的地方,玻璃碎裂划伤人的细节,太空中月球上人的步态,海水灌入网络机房的细节等都需要改进。无论如何,这部时间紧任务多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电影总体能达到这样一个高水准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其实并不主要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而是影片中两大对立派别支持的观点。“流浪地球派”坚定地认为要实施流浪地球计划,从而达到避开太阳危机,把地球推移到宇宙更安全的区域中,他们甚至喊出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而相对的“数字生命派”则支持”意识上传”、”生命数字化”,认为只要把人类的意识都上传了,那么大家就都永生了,完美避过太阳危机。

  对于这两种观点,我联想到了两点,一点是来源于宗教的.“升向天堂”或者“羽化飞仙”,或者来源于外星生命学说的所谓“升维”,从这些概念中我联想到“数字生命派”支持的是不是就是一种“升维”呢?在一个虚拟的“天堂”生活,逃脱人世间的苦难难道不美吗?第二点则是谁又能证明现在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呢?不是另一种更高维生命制造的“数字化生命”?如果真实的情况确实我们已经是“数字化生命”,那“流浪地球”计划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虽然,我觉得“流浪地球派”的执著与牺牲确实值得敬佩,但我依然比较赞成“数字生命派”的观点。不过,我不太赞成“数字生命派”用恐怖主义活动来与“流浪地球派”对抗,我甚至觉得这是大可不必的,因为这两派中间无法逾越的.鸿沟无非是一个载体,如果能寻找到一种载体,依然能把每一个“数字生命”灌入其中,而实体化,那两派的问题就解决了,既然已经造了那么强大的推进器与飞船,对于“流浪地球派”来说,造一个能够飞跃到另一个宜居星球,然后把上传的意识下载到另一个星球的克隆体中的难度应该来说会比流浪地球计划要更有可行性。

  当然,我不支持“流浪地球派”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要完成这个计划很多人会被牺牲。因为计划造成地球停转,使得很多人不得不迁徙到地下城,这些人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饥饿、劫掠甚至因为辐射而患癌症死亡,另外还有不少人会为了实施这个计划而牺牲,这些人即便到了地下城也会可能会面临弱肉强食的处境,如果真的到了这一天,你愿意看到你的亲人,朋友,或者自己去面对那样的状况吗?更何况那样的牺牲不一定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其实,“生命数字化”在现在已经正在进行中了,马斯克的脑机芯片与殖民火星计划就是奔这个而去的,我们现在大力开展的ARVR,也正是在为这个铺垫更真实的虚拟场景。按照科技的发展速度,或许十年之内,“生命数字化”技术就会突飞猛进到可以实施的地步,倘若我们真的遇到这样一场灾难,在抉择时你会如何选择呢?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2

  一直以来,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目的不过是为了,最大化透支前部的良好“声誉”,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因为: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

  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喆直会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区区几个字,彰显出的却是:对“人类大义”的深度思考。而后,当布置在月球上的核武需要“手动”引爆时,中国宇航员张鹏站出来,铿锵有力地说道: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喆直“不求公平,只讲责任”的大义。

  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依然是亲情。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图恒宇为了死去的'女儿丫丫,宁愿“以身试法”、以命相搏。为了替家人换得一张进入地下城的门票,刘培强选择离开家人入驻空间站。但是,在把这张票给妻子还是给岳父上,让他犯了难……图恒宇不满足于女儿丫丫只有两分钟的“数据生命”。所以,即便拿到了进入地下城的门票,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放弃,而是继续躬身于科研,以让女儿丫丫的“数据生命”变成永恒。当老马提示他:拥有了永恒“数据生命”的丫丫,可能是个天使,也可能是个恶魔时。他选择了相信。所以,当自己溺水时,让女儿记住了秘钥。并在最危急关头,拯救了全人类。

  通观整部影片,无不围绕着“灾难”与“拯救”两个关键词。灾难是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地球必须要去流浪。而“拯救”则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类的自我拯救,有英雄的自告奋勇、舍生忘死,有全球的合作——如:联合政府的成立,有人类最高端武器的应用——如:核武轰炸月球,有“数据生命”的积极参与,还有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人工智能的“反向”拯救”。其冷静与睿智,令人印象深刻。当人类在地球是否要去“流浪”上争论不休时,人工智能制造了一些灾难,以此来逼迫人类尽快做出理性选择。也许手段不够委婉,但初衷却是好的,也算勉强能够接受。不过,至少透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它会自行判断而不会听从人类的“发号施令”。

  这就不禁让我们担心:这样的人工智能,若是再具备了自我迭代能力,掌握了庞大的资源,拥有了超强的力量……那么,它还能够始终不改造福人类的初心吗?我想未必。人类不能对此太乐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类必须要保持清醒,确保在与人工智能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优胜。不然,人类就可能失去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权利。

  当然,整部影片也并非是完全无懈可击的。如:地球真的需要去流浪吗?流浪出太阳系,真的是最优选择吗?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去改造太阳吗?地球上现有的“人造太阳”技术,不能拿出来应急吗?在停止自转的情况下,用上万个引擎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地球会否如鸡蛋一样散了黄?以及,地球流浪前,真的必须要抛弃月亮吗?把它改造成“小太阳”,照亮地球流浪的路,不行吗?

  诚然,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而这些,也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够解决的问题。电影终归只是一种艺术形式,一场视觉宴会,而不是科学研究。更多的问题,还需要留给科学来解决。影片其它的一些不足,也基本都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值得一看。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3

  2022,去影院看的电影不多,在网络上也没怎么看过影片。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流浪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心情,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温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家、对故土的情感,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难忘: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年轻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4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师讲述的一万五千年前一个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在遥远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断腿就意味着死亡,因为腿断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兽吃掉,也可能无法外出寻觅食物饿死,但是一万五千年的一个古人他摔断了腿,却活下来了,骨头愈合了,这说明在他受伤期间有人照顾他,管他吃喝,有人保护他,让他远离野兽的威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让人类繁衍生存下来,让人类文明延续下来。

  故事讲完回归今天的主题,月球马上要撞击地球了,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来,放到月球,让月球爆裂,从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击的威胁。原本各个国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毕竟那是一国护本的重器,但是现在人类面临共同的威胁,必须团结互助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周老师讲过这个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当人类面临共同的.灾难,当地球面临被毁灭的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必须团结起来,危机当前唯有责任,所以各国享应号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运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制造了,最后难题集结在引爆密码上,因时间太过紧急无法把全部密码解密,可是距离月球撞击地球的时间越来越近,怎么办,怎么完成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个将军提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人工引爆,这就意味着需要派人飞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着用一些人的命换更多的人活下来,这个时刻没有人退缩,纷纷举手:我去!我去!看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脑子里马上闪出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勇敢的人们,你们值得被载入史册,永远受后世敬仰!

  电影结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蓝,看到街边的绿树红花,觉得这一切好美好!我们觉得一些理所当然的的事情,我们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正是某个特殊阶段人们心里的梦想家园,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想起来最近刚看的《三体》里的一段对话:

  你有没有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没有。

  那这是一个偶然!

  愿我们永远生活在这个“偶然”中!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5

  电影上说:“没有人的文明,将毫无意义”,我在想如果星空中没有月亮,那将是多大的遗憾。然而这样的遗憾在《流浪地球2》中,变成不得已。那是人类自我拯救进程里的败笔,但好在这部片子全程以“爱”贯穿,一切就都变得值得。

  汪曾褀说:“人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活着才有意义。“影片中无论是刘培强对韩朵朵浪漫极致的爱、还是张鹏对刘培强的师徒之爱,还是那233个引爆核弹的50岁以上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长者以生命对人类的献礼,马兆的牺牲,还是图恒宇对女儿YY执念般的爱,将一切变得极具意义。

  而更吸引我的是:“人类的数字生命将永生。”这简直太棒了。想想,在元宇宙里,你以你自己的`身份,以数字的.形式永不停歇地在成长、进化,日益变成更好的你自己。你的肉身或者早已经灰飞烟灭,但你的思想、你的灵魂会沿着你惯性的思维模式去延续,去爱着你爱的人,去完成你未竟的事业,甚至去拯救世界。我想那便是希望吧。而让人类生生不息的或者正是这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吧。

  回望我们生命的这一路走来,许多的不可能,都在一些人的灵光乍现的时候变成了可能。所以,我期待元宇宙时刻的早点到来,而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应该会有另一个我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活得生机勃勃,活色生香,这很美好。这种希望就象春天的早上,一切都值得期待,充满生长的力量,或者这也可以定义为“活着”,象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剑里,叫活着。而我们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活着”永续,是一种精神的永续,生生不息。

  忽然觉得,这许多年都没有参与过网络游戏,应该算是一种遗憾。如果可以,希望这个2023年可以参与体验一下网格游戏,去感觉一下虚拟现实,去拥抱科技与现实的种种驳接。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6

  我很喜欢看科幻小说,曾经《科幻世界》杂志期期不落地看——刘慈欣的《三体》连载也是在这本杂志上看的。

  为什么喜欢看呢?我想也许是宇宙和太空太神秘了,给人无限的遐想。

  流浪地球2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种遐想。

  个人在人类中是渺小的,人类在宇宙中也是渺小的'。宇宙是大的,无法想象的大,它无边无际,有无限可能。这些可能令人敬畏,更令人神往。

  太空电梯、空间站、月球上的建设场景——电影呈现出来的这一切让人对科技的发展充满期待。作为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的特效是没话说的。

  冰冷的机器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再宏大的`故事也要落脚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人的故事就是欲望的故事。

  刘培强第一次见韩朵朵,眨眼间连孩子都抱在手里了。

  图恒宇想让女儿图丫丫在数字世界里活一辈子。

  周老师不断强调“我们的人肯定能办到”。

  在电影中,围绕这些欲望,我们看到了一次次奋斗和一次次失败。个人虽然渺小,但人的精神是无限大的,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这就是人类的传承。

  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五个阶段,持续两千五百年,无法想象的时间长河里,将会发生多少故事啊,期待球3、4、5、6………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7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电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实没看太懂,近3个小时,看得脑袋发胀。半夜睡不着,便坐起来重看原著和影评,才算有那么一点拨云见日,不吐不快。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这是流浪地球计划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也是整部电影的矛盾点。想必过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国倡导的.方舟计划,让极少数有地位有钱的人得以逃离,绝大多数人留在地球等死,很显然,中国科幻界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是一定要带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几代人受苦受难的代价,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济宁老乡的导演郭帆是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这片刻的愉悦?

  如果有一天告诉你,要让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类文明的延续,你愿意牺牲你这一生吗?很多声音会说,凭什么要牺牲我,人类文明延续不延续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下世界的年轻人是属于躺平的`一代,这些人甚至连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们会在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类文明?

  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为了部分个体的满足还是为了广大人类群体的幸福?危机来临,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障少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说为了绝大多数个体的存活,而牺牲少数人的生活质量?

  刘慈欣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8

  流浪地球2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故事线更错综复杂,三个小时的时长将故事完整展现出来,令人赞叹。

  故事分为三条线索:第一条是周喆直(李雪健饰)和郝晓晞(朱颜曼滋饰)在联合国面对一次次灾难和事故发生时的坚定立场和镇定所为。这条线索更多是展现在人类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国的大国担当。

  第二条是刘培强(吴京饰)的经历。在看完流浪地球1之后。这条线索无疑是帮助观众回忆故事情节,理清脉络的`最好切入点。而故事也主要围绕着他的经历展开。

  第三条是图恒宇(刘德华饰) 对于数字生命的执念。他不仅参与550W的研发,将世界推向人工智能化,还清晰展现出科幻的人文关怀内核,即对于女儿丫丫的无限思念和爱。

  比较令我吃惊和感兴趣的有几点,一是550W的翻转就是流浪地球1的莫斯(Moss),二就是第一条线索中各国外交官多次受到提醒信息,暗示高维宇宙的存在及其善意。

  总而言之,流浪地球2绝对是中国影史的巅峰之作,也是对包括我在内的科幻爱好者的惊喜。希望科幻能被更多人喜爱,中国电影有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9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师讲述的一万五千年前一个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在遥远的古代,古人一旦摔断腿就意味着死亡,因为腿断了不能跑了,可能被野兽吃掉,也可能无法外出寻觅食物饿死,但是一万五千年的一个古人他摔断了腿,却活下来了,骨头愈合了,这说明在他受伤期间有人照顾他,管他吃喝,有人保护他,让他远离野兽的威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让人类繁衍生存下来,让人类文明延续下来。

  故事讲完回归今天的主题,月球马上要撞击地球了,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来,放到月球,让月球爆裂,从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击的威胁。原本各个国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毕竟那是一国护本的重器,但是现在人类面临共同的威胁,必须团结互助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周老师讲过这个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当人类面临共同的灾难,当地球面临被毁灭的'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必须团结起来,危机当前唯有责任,所以各国享应号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核武器。

  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被运送到了月球,也被安置好了,但是这些核武器是不同年代制造了,最后难题集结在引爆密码上,因时间太过紧急无法把全部密码解密,可是距离月球撞击地球的时间越来越近,怎么办,怎么完成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个将军提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人工引爆,这就意味着需要派人飞到月球人工引爆核武器,意味着用一些人的命换更多的人活下来,这个时刻没有人退缩,纷纷举手:我去!我去!看到这里我眼睛湿润了,脑子里马上闪出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勇敢的人们,你们值得被载入史册,永远受后世敬仰!

  电影结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蓝,看到街边的绿树红花,觉得这一切好美好!我们觉得一些理所当然的的事情,我们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正是某个特殊阶段人们心里的梦想家园,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生活!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0

  2023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微笑”海报,领衔主演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以及特别演出刘德华先生在镌刻着人类勇气与希望的星空中,以满怀希望的笑容和信念,一同面对即将到来的末日危机。

  在海报中地球历经千难万险,在宇宙间奋力前行,它留下的尾焰为宇宙挂上了“笑颜”,海报上那句“爱是穿越一切的力量!”则让我们相信,“爱”能穿越宇宙过去、当下和未来。

  与海报一同发布的,还有“相逢”短片,从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到2023年《流浪地球2》即将与观众见面,跨越了四年的时光,电影带来的`感动与震撼仿佛就在眼前。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重新回归的刘培强(吴京饰)与新角色图恒宇(刘德华饰)、周喆直(李雪健饰)一同面对这场危机的挑战,人类将如何用勇气和信念面对这场挑战让人倍感期待。

  电影《流浪地球2》由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先生特别演出。即将于2023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在观众的包容和厚爱中获得了支持与认可,影片中全人类团结起来,用勇气与信念克服万难,拯救地球的故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四年,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即将在大年初一上映,故事围绕《流浪地球》前传展开,那时“流浪”的行程还未起航,危机刚刚降临,世界一片混乱,人类将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但人类始终相信,一切危机与挑战终将被战胜,笑着扛过去,终有一天会再次看见蓝天,鲜花会挂满枝头。影片着眼于前传故事,拓展故事格局、夯实“流浪地球”世界观。为观众展现末日危机下,“流浪地球之旅”正式起航的过程,人类在求生之路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勇气与团结。

  《流浪地球2》中,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李雪健饰演的周喆直、沙溢饰演的张鹏、宁理饰演的马兆、王智饰演的韩朵朵,以及朱颜曼滋饰演的郝晓晞都将在这场末日危机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呈现丰富的人物情感与角色魅力,带给大家一次属于中国的、独特的科幻体验。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1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纵观整个科幻电影史《流浪地球2》的表现也是相当炸裂。我也没能力做些很专业的影评,就从一个普通影视爱好者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应该是十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光精良的特效、恢弘的科幻场面就值回票价,影片阐述的人性伦理政治的元素融合的相当好,剧中“生存派”和“数字派”的斗争并不是要分出对错,更多的像是要提供给人们不同的选择,任何的生命形式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没有人能否定他们的价值。

  片中的一些彩蛋和小细节也是非常多,值得人们推敲回味。比如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联合政府官员姓周并且最后身穿中山装的形象非常像我们新中国的'一位伟人,后面一代代发言人的传承也给我们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后面刘德华饰演的图宏宇回到北京看到墙上的售房广告吐槽房价终于降下来了,在紧张的剧情下提供了一些小笑点。当沙溢喊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的时候我激动的浑身起鸡皮疙瘩。还有对马兆这个矛盾人物的刻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好像才发现他才是“数字生命”的某种意义上的维护者。还有最后引爆核弹的各国英雄,代表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按时间算来算这些人正好是我们这一代的00后。这是一部时代的群像也是英雄的群像。

  我从这部电影看到了它想阐述的希望,它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我真的吹爆它,细节太多我已经准备二刷了,期待《流浪地球3》。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2

  三个小时,对于血糖有点偏高,频繁如厕的我来讲,一直坐着很是考验。只想说这电影让人全程无尿点,这部片子从神性还是人性,科幻还是科技,感性还是理智,浮夸还是瓷实,文艺还是工业风格上,均作出了最优解,我一直以为诺兰的《星际穿越》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超越的一个对人类未来预判的细化,而《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凡,则不光在对人类未来的预判上可以和诺兰不分伯仲,少了教类这样神性的牵制后,郭凡导演将我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看似笨拙,实则智慧、踏实、集体坚定意志力,为达目的不计付出的人性至美表达的瓷实且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中国电影的希望,一直以为我们国家出不了我喜欢的“诺兰”,但郭凡给出了一部完美电影所有要素,每一个细节都打动人心。让我忍不住在这深夜,来感叹这电影。

  一般电影要打破第一部深入人心更进一层的效果太难了。流浪1里,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强大的工业力量的体现,那是国人人心所向,我们对我们自身工业发展的速度和强度的骄傲,1正是触及国人这一内心情感,虽然不够宏达,但仍然让我们燃起了对我们国家科幻电影的热情,流浪1就像是星星之火,认识并定调国人胃口,流浪2则彻底开挂。看多了西方灾难片上帝视角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论调,在我心中,一直是没有共情和认可,我只把他们归结为爆米花式电影,所展现出的神性早已沦为资本附庸。流浪2的实力就是把西方那套神性和个人英雄主义去掉,不走西方灾难科幻片的套路,自己摸索一条科幻与现实结合的道路前行。特别是作为主角的刘培强,并没有作为最后去启动机械核爆的人,而是听从师傅的意见不扭捏不回头,直接坐上了去往地球空间站返回舱离开即将核爆的月球。这就是人性真实表达,因为他在地球上还有亲人更有他和韩朵朵的孩子。而启动核爆也不是某一个人,而是300人的集体行动,并没有过多突出谁,非常欣赏这样的真实。

  在地球和月球“移山行动”中体现出一点一滴瓷实的工业和科技化发展的进程中,在真实和科技感上,整个团队是下了深厚的功夫的,顾问团队里终于有了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份实在,看出我们编剧和导演功力的强悍,他们不仅把故事砸得瓷实,更把工业技术呈现得细致且经得住推敲,我旁边的一位年轻人也说,相当于给大家科普了一次天体物理课。如果说流浪1的成功里有我们爱国的一份情感,那么流浪2目前的高评分状态,则像极了一位天资一般的`娃,在别人玩耍时睡觉时仍然百分百努力,终于坐上了第一的宝座,但没有停歇,不为别人,只为更好地认识、革新和超越自己。所以我相信中国科幻电影一定会有更加美好未来,因为有这样的电影人在不放过自己,在不断努力!

  在电影里对于人类未来这一宏大而又现实的命题,导演给出了两种选择:

  1、数字永生上传意识派;

  2、“移山计划”也就是后期的“流浪地球”派。

  这两派的争夺感贯穿全剧,从2044年的太空电梯恐袭和2058年的月球发动机过载爆炸必须炸掉月球,再到,最后用数字意识启动了地球的移动,正式开始地球流浪之旅,无不充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声音。这虽是科幻,但绝对来自现实,我们现在的人类能否离开数字而存活于世,已经不可能了。看看发达国家和我们中国,一个小孩从一降生所具有的身份信息,就表示终身活着就不可能离开大数据了。当你在知道地球在太阳系内快自我毁灭时,但有种方法,只需要你肉体灭失,而将大脑所有意识甚至你自己都未知的潜意识抽取出来,上传到终极的网络端,将你身体各项数据在网络上真实模拟出来,一个人即一个宇宙,在那里面你就是虚拟世界的王,你就可以用量子计算机语言永生,不再有痛苦,不再有时间,甚至通过算法不再有任何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更不会有时下困扰年轻人的婚恋问题,那你会不会被吸引?而这就是在我们现实世界前年开始最热的元宇宙概念。电影里面科研所马主任的一句话“人死了就是死了,她不在了,她没有经历这世界的各种外在内在的交换,你给她数字的一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这两派别争端,也表达了导演所要阐述的:首先你得是活生生的人,你才能有真实感知下建立起的多样人性。而在数字世界里,我们有了安逸的一切,谁还有意愿再去奋斗再去开辟星辰大海,大脑的懒惰性以一切不消耗能量为目的,这是人类的本能,如果真的沉迷其中,那活着的人,或者没有资本可以去永生意识中躺平称王的人,彻底泛自由化,谁还愿意努力了,我们国人还能通过怎样的形式来继承我们5000年文明——有别于其他教义最大的区别文明,也是最质朴一点,互相协作互相为着共同奋斗目标的集体主义意志!电影在这一点上的确很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认同我们文明的一脉相承性,也就认同了我们集体的意志和智慧。我个人认为这是这部科幻电影的根基!

  但导演也没有全盘否定“数字意识”,最后让北京的根服务器发动起来,拯救地球的正是图恒宇在死前上传的自己意识,图恒宇意识代表的是对网络的约束行为和力量,他和女儿的意识合二为一,量子计算机550w,也就是第一部里面的“莫斯”,不再是他为了5岁女儿永生而成为她女儿意识的载体,那只供小孩子恣意挥洒情绪差点毁灭地球的工具。因为导演深信我们人类可以一直牢牢把控网络和人工智能安全这一红线,不会在数字化的世界里迷失人类自身。

  如果说流浪1我们看到了结果地球可以去流浪,那流浪2则严谨的演示,我们经历了哪些磨难经受住了哪些考验,才能走出太阳系。“我们信,我们的孩子才会信,我们这代人不行了,还有一百代人可以取移山”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国人坚信的理念。

  电影里面除了上面的贯穿主线,还有人类和核武的关系。当世界上互联网重启遇到阻碍,因为每个国家的核武器密码都有自己一套防护墙系统和密码系统,解密成了大家为设立共同密码最头痛的问题。三体里有句话,“人类生存产生文明后,最大的发展障碍是自身!”而李雪健老师也在剧中贡献了一个金句“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的毁灭上!”的确如此,我们人类文明起点源于一段大腿腿骨骨折后的愈合,在那样的原始社会大自然有它的法则,如果动物身体主要骨头骨折了,就会如同今天非洲草原上狮子家族,受伤无法愈合的家族成员会被抛弃,等待这些动物的将是被吃掉或者细菌病毒感染后死掉。但在1.5万年前,有一块属于人类的大腿肱骨有了骨折愈合后的痕迹,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原始人在断腿后,家族成员没有遵循属于动物的自然法则,而是他得到了家族的照料,有人替他包扎和清理伤口,保证他没有被感染,保证他有吃的,保证他不被家族抛弃被其它动物吃掉的安全。这就是文明!文明就是我们能团结一致,以共同感情为基础,互相给与安全感,互相支持帮助着度过所有的难关。在电影里,在是否交出核武器密码的联合国大会上,李雪健老师引用了这个例子,形容人类又再一次回到了是否延续文明的起点上。同时影片为了相互呼应这样的理念,将自愿去月球引爆核武器的三百人——这样为文明延续,悲壮而又义无反顾的群体身影,导演用近景镜头细腻表现出每个人按下按钮的不同手式(因每个国家核弹引爆方式不同)和几千枚核弹同时爆炸的强光远景,将悲壮与潇洒完美结合。

  总之,这部电影虽然科幻,却有触动人心的真实,希望电影里那样悲惨的地球未来永远也不要有,也希望人类在量子领域有更多突破,早点实现电影里面所畅想的量子计算机工业化,让工业发展脱离人力资源本身的制约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佩服创作团队,同时感叹下,书到用时方恨少,文科僧看这电影还是有点点在逻辑上吃力。哈哈,凌晨一点了,用了两小时写了一堆,词不达意处太多了。除了看电影看来得抓紧读书了。ps:黑人小哥出镜地方,是我忍着嘘嘘感觉笑的,大家也可以体会下,这酸爽。另外刘培强made in china的爱情好赞。明天有空二刷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3

  在中国电影产业萧条3年后,在第一部的四年后,在众人万众期待中,在三体被搬上电视褒贬不一的情况下,小破球2终于来了。

  没去看网上的评价和剧透,三个小时观影结束后,作为一个半资深的科幻迷,第一评价就是值了!就像电影那一句台词,希望,在我们这个年代,是宝贵的东西。

  作为电影工业的最好要求的科幻类型整体完成非常高。是服化道音乐演员剧本都很成熟。场面不逊色于任何同等投资的好莱坞大片(距离阿凡达2这种差距还是有不小),但是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绝对是一流水准。长镜头下的各种磅礴大气的场面、视觉效果、质感,硬核且壮观。

  故事情节三条主线互相不牵扯,但是又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刘德华扮演的图恒宇这条线原来应该不是很大戏份,但是表现和内容实在太好,不得不全部保留,导致全部观影时长长达接近三个小时。但是这条线加强了故事的思想性,也为第一部填坑,第三部也留下悬念。同时三条线又归集在一条暗线,即MOSS线,在MOSS如同上帝一般观察着人类的拼搏和希望。题外话:而三个人就是MOSS观察全人类的代表缩影,促进了MOSS的进化,人类危机不光来自于外部各种庞大天体,更加来自于内部的人类和人工智能。

  本部的思想性,对于同等场面好莱坞大片大部分都是完胜,绝对不是简单的个人英雄主义,不是战狼拯救,深刻跟随第一部的内核,宏大叙事结合宏大场面,乐观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符合刘慈欣个人一贯的观点,也跳出了好莱坞传统套路。只有我们这个5000年绵延不绝的'文明才会有信心去执行一个需要花费2500年的任务。

  李雪健扮演的周没注意是什么角色,如果只是驻联合国大使,权利微妙的大了亿点,不过老戏骨全程演技在线,就是最后那个我们的人一定行稍微有些尴尬。郝晓熙这角色感觉有点多余,不知道为啥设计。吴京饰演刘培强,果然化妆显得嫩,恋爱情结是笑点。全片的泪点个人感觉是在沙溢饰演的张鹏最后的50岁以上航天员站出来,以及张鹏的手指点三下,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张鹏笑着说“培强,地球还是挺美好的”。

  三部曲个人认为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月球危机,木星危机,氦闪危机。刘德华这条线应该会在第三部有比较大的戏份。

  第三部应该会填一些伏笔,比如马兆的画的符号,Moss,图恒宇,图启动北京服务器的很多闪现画面,谁在预言每一次危机。期待第三部不要拖到四年后,但是也不要着急赶工。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4

  1月3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发布“MOSS”预告,首次以人工智能MOSS的视角向观众展示出,即将被太阳吞没的地球,面对太空电梯危机,月球坠落危机,木星引力危机,太阳氦闪危机的接踵而至,人类竭尽一切所能拯救地球,守护家园。该片目前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在灾难来临时,每个人都将做出不同的选择。前作电影《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与MOSS在空间站“携手”面对“木星引力危机”,共同执行拯救地球的使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时隔四年,人工智能MOSS再次与刘培强面对面,一句“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让人浮想联翩。除此之外,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 饰)不惜一切,延续离世女儿生命的父亲形象,也让人颇感唏嘘。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还发布“人类的选择”海报,全体主创整装待发,用勇气对抗现实,用坚毅奔赴希望。

  电影《流浪地球2》的.故事围绕《流浪地球》前作展开,讲述了危机刚刚降临,地球开始“流浪”之前,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万座行星发动机正在建造,人类面临末日灾难的严峻挑战。影片由郭帆导演,刘慈欣监制,吴京、李雪健、沙溢、宁理、王智、朱颜曼滋领衔主演,刘德华特别出演。

  “MOSS,人类能活下来吗?”伴随刘培强带有试探性的“灵魂发问”,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MOSS”预告,曾经在2019年的电影《流浪地球》和航天员刘培强(吴京 饰)并肩作战,存在感极强的人工智能MOSS再度上线。在前作中,刘培强(吴京 饰)与MOSS是空间站中的“战友”,作为人工智能,MOSS坚定执行延续人类文明的使命,为此不惜牺牲地球。

  而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家人活下来冒险一搏,最终他烧毁MOSS并将空间站撞向木星,使得地球继续踏上流浪的航程。《流浪地球2》作为前传,MOSS却仿若“先知”般把地球与人类在未来遭受的重大危机漠然揭开:“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2058年月球坠落危机,2075年木星引力危机,2078年太阳氦闪危机。”人类不得不面对危险并开启漫长的冒险,让人不得不感叹“地球太不容易了”。

  在《流浪地球2》发布的过往预告中,人工智能MOSS贯穿始终并埋下多个悬念,它是由人类创造开发的人工智能,坚定地执行“元指令”——延续人类文明。此次它与刘培强再次面对面,揭示了身处末日危机时,人类做出的不同选择。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 饰)不顾一切地将女儿的意识上传数字世界,试图让她活下去,并给她完整的一生;航天员刘培强为身后的家人,决定忍受天地分离,踏上太空之旅,呼应了《流浪地球》中他在空间站长达数年的执行任务。

  当天,电影《流浪地球2》还发布“人类的选择”海报,太阳余晖之下,地球与月球形成一个圆,圆内建造中的行星发动机冲破云层。全体主创整装待发,神情坚毅满怀信念,当人类文明延续面临挑战,我们选择相信希望,直面危机。

  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展现了地球面对木星引力危机,人类冒险一搏在全球展开饱和式救援,引爆木星,地球得以开启“流浪之旅”驶向新家园。作为《流浪地球》的前传,电影《流浪地球2》展现的则是人类在面对太阳危机初期时,在怀疑、冲突与分歧之中,人类的命运一次次被改写,更加严峻的危机与冲突逐步展现,信息量十足。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电影《流浪地球2》为观众展现了独特且宏大的世界观,更多充满想象力的丰富情节也在一步步露出真容。

  无论看得见的视觉特效,还是感受得到的故事氛围与质感,《流浪地球2》相较前作都在稳步升级中。与此同时,全体演员也在用心、拼尽全力诠释好自身角色,希望在2023年大年初一,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感受。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5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看了《流浪地球2》。我觉得特别好看,而且这部电影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部电影的第一部电影我没有看,但是这一部电影对我来说,启发也挺大的。

  我觉得这是一部催泪片,其中有很多感人的场面和情节,而且催泪程度我可以打五颗星。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感人的因素非常多,并且在这部电影的精彩片段里,会释放很多感人的片段,让你的潜意识来让你哭泣。

  并且这部电影也拍摄的很好,特别注重细节。其中的摄像头就拍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并且演员们的妆也画的.很真实,像是真的一样。并且导演编的剧本也非常好看,细节注重的很到位,估计演员们在演戏的时候应该要拍很多遍吧。期待下一部剧的诞生!

  在这给演员们点个赞,演员们辛苦了,加油努力哦。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6

  2023的大年初一,在小姑娘的提议下,一起去影院看了电影《地球2》。

  我是文科生,看惯了文艺生活主题的影片。《流浪地球2》是一部科幻片,一开始,我被其中各种复杂的画面与特效镜头弄得头晕乎乎,大概二十分钟后,慢慢适应影片风格。

  因为临时购票,我们坐的是最前排的座位,荧幕太近,不过没影响观影,近三小时的沉浸式样静坐,完全被各种情节吸引。《流浪地球2》影片情节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刘培强的爱情线索,一条是图恒宇的亲情线索。线索多,内容丰,错落有致。主要聚焦地球开始“流浪”之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起手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经历,真可堪称为一部硬核的科幻片,但不乏脉脉,我们可以看到人对家、对故土的`,更能看到中国的世界主义与人道情怀。

  我对该影片印象最深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周先生反复用铿锵有力的语调,一字一字蹦出来的“危难当前,唯有”。

  有这样几个情节特别:

  沙溢饰演的张鹏,看着旁边举起手报名的飞行员,对方回报以坚定的目光。作为队长的张鹏拉下了他的手,对方疑惑的看着他。他怼过去:看什么看,月球是我们的。随后跨出队伍大喊一声:中国航天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队伍里瞬间站出多位符合年龄的飞行员。和张鹏共同作战过多次的诺夫一看,急眼了:也跟着呼吁50岁以上的出列。很快各国都开始号召超过年龄的队员站出来,而站出来的每个人,都没有丝毫犹疑,而且他们很清楚这样的选择,只有单程去票没有归程,当他们亲手启动引爆器,自己也将粉身碎骨,葬身太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样的大义选择呢?我们都知道答案“责任”。

  由此,我不由自主想到了《斑羚飞度》。一群羚羊被逼至绝境,老羚羊以身体做为年轻羚羊飞跃的垫脚石,情愿笔直坠入悬崖,为跳跃延长两米距离,这2米,就是整个羊群的生机。

  让年轻一代好好活下去,是老羚羊们的使命,也更是我们人类的使命。

  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使命,所以“危难当前,唯有责任”。我想,这可能也是影片获得高票房记录的一个重要看点吧。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7

  《流浪地球2》这是根据刘慈欣的作品改编的拯救地球电影。其背景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正在地球表面建造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但太空之路岌岌可危,为了拯救地球,一位辗转反侧的地球时代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了分秒必争的生死之战。

  太宏伟了!“离开电影院的时候,我不由得感叹。在过去的两个小时里,我自己旅行,仿佛置身于科幻世界。广袤的宇宙、充满高科技的空间站、巨大的发射器、废墟的地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杂而不乱。整个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时间,但丝毫不影响现在的我们细细品味。

  希望是什么?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在电影中,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喆直,在面对世界人类的不幸时做出了选择,我不由得尊敬他。整个大地剧烈摇晃的时候,每个人都失去了平衡倒下了,只有他站稳了,像丰碑一样。

  他说。 “我们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务。既不牺牲,也不考虑存亡。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那句“危机迫在眉睫,只是有责任”。他相信中国宇航员即使牺牲生命,也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他相信人类的勇气能够超越时间、超越现在、超越未来。坚持不懈,奋斗到底,所以,希望是通往成功的.封锁之路,也是必由之路。

  回到现实,心中充满了喜悦。我忍不住想起这三年的瘟疫。这次疫情见证了我们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气、责任感和希望。疫情是现实版的《流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但我们每个人面对灾难的勇气是希望。

  为人们排忧解难的钟南山院士可能也曾担心这次疫情能否顺利度过。去武汉支援的医务人员、志愿者、人民子弟兵……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家;迅速建造船舱的建筑工人,他们不知道工程的速度,是否赶上病毒的传播速度,我们也不知道,能等柳暗花明的瞬间吗?一切似乎都是未知的。

  直面我们新冠灾祸的勇气,凝聚成希望和力量。所以最后我们成功瘟疫,见证了平凡人的伟大和奇迹。

  人生中,挫折是家常便饭。只要抱有希望,就能跨越,引导你走向平坦的道路。大多数情况下,坚持是盲目的、无意义的,可能看不到希望。但是,我们还是会一步一步,努力尝试。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勇气是无限的。

  就像电影最后一个蛋说的,谁天生就不勇敢,因为有人想保护谁就变得勇敢。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8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2,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老师讲述的一万五千年前一个大腿骨折的原始人痊愈的故事。

  故事讲完回归今天的主题,月球马上要撞击地球了,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把地球上全部的核武器都拿出来,放到月球,让月球爆裂,从而解除地球被月球撞击的威胁。原本各个国家都不配合,都舍不得拿出自己的核武器。但是现在人类面临共同的'威胁,必须团结互助才能解决眼前的危机,周老师讲过这个故事后所有人都感到地球是大家的地球,当人类面临共同的灾难,必须团结起来,危机当前唯有责任,所以各国享应号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核武器。

  电影结束后,走出影院,看到天空很蓝,看到街边的绿树红花,觉得这一切好美好!我们觉得一些理所当然的的事情,我们日常平平淡淡的生活,也许正是某个特殊阶段人们心里的梦想家园,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理想生活!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 19

  看《流浪地球2》让我遗憾的是,比起科幻视效在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工业水准,这部电影对科幻电影核心的人文表达显得“保守”——生命存在、末日焦虑、道德伦理、性别关系等方面的想象力是匮乏的,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当下社会主流观念的平庸延展。

  什么是科幻电影在人文层面的想象与表达?我们拿一些经典电影举隅——沃卓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国1》,通过男主人公发现自己只是“缸中之脑”,反思个体意志与全景敞式监视之间的斗争关系;改编自特德·姜小说的《降临》,它令人惊奇地建造了一套未来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带有时间性,语言在重塑认知方式的引领你逐步感知到未来在此刻的涌现;克里斯朵夫·诺兰的《星际穿越》调转“墨菲定律”的原初所指,给予一种悲观主义的安抚表达,过去与未来时间形成一种闭环,但时间终究可以通过艰苦的物质性劳作来克服与抵达;最近成就60岁华裔女星杨紫琼斩获金球奖、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瞬息全宇宙》,则是在探讨无穷宇宙的瞬息穿梭之间,个体如何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侵蚀,而人与人在日常性中构建出来的爱,成为了女主角选择留在最庸常的宇宙的原因……

  我们以这些一流的科幻电影为参照来审视一下《流浪地球2》的人文表达。电影里,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倡导“移山计划”大方向的原因是——“为了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周喆直语),指向的是种族繁衍不息,“给予人类文明以岁月”,还带着古老的愚公移山的长期坚韧信念。生存,不管是以何种艰苦卓绝的方式生存,在“移山”的倡导者看来,是最基本的底线,哪怕孩子、孩子的孩子等一百多代人类面临2500年的与太阳系告别过程中的长期生存危机与潜在的精神隐患,也必须坚定不移。

  与之相对的是他国甚嚣尘上,对此计划进行扰乱的“数字生命计划”,也就是将人类的意识上载到云端的元宇宙世界里,以一种肉体灭绝的形式重生。“数字生命计划”相对于“移山计划”总是以一种负面的方式运作自身——支持此计划的地区都是动乱的、短视的、自由主义泛滥的形象出现。有一场戏是嬉皮士、流浪汉般的抗议者眼红脖子粗地冲向吴京饰演的主角刘培强面前,被后者轻松吊打,这一简单的冲突戏我们能看到正邪二元形象的对决与结果。直到刘德华饰演的工程师图恒宇,他车祸中丧生的.女儿丫丫在“数字生命”里重新现身,我们才一睹科技变革带给人类生存的一些正面可能。不过,在这条叙事中对“数字生命”的表现也仍然是不稳定、扰乱的,比如每次丫丫都要尖声重复询问“爸爸,这道题要怎么做呀?”,甚至是引发对技术主义的恐慌的——一场戏中,当丫丫的“数字生命”开始产生意识迭代时,她发现了自己被困在一间出不去的房间里的现实,她声嘶力竭地哭嚎敲打屏幕,视听效果也在此变得如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惊悚电影。出于对女儿的执念的爱,图恒宇用尽各种手法留下女儿数据所存储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并不惜背叛他身负的太空任务“逐月计划”,也由此锒铛入狱。全球互联网行动中,监狱里的图恒宇临危受命,此时他终于驱散了一些“数字生命计划”倾向所带来的阴影,矢志不渝、奉献出生命的代价完成了任务,终于和丫丫在元宇宙空间里团圆。梦幻般的虚拟空间生活在结尾短暂地勾画了一张数字生命的乌托邦场景,但突转的结尾,550W以一种不受人类操控的形象出现,再次将之付诸泡影,这个发展出个体意志的550W竟然是诸多计划在关键时刻失败的罪恶源头。

  在此,我们可以明确电影里“移山计划”与“数字生命计划”之间二元对立的对抗模式,前者是一种自农耕文明以来、扎根在土地上的、集体组织结构的、代代生命繁衍不息的文明存续方式,后者则是一种寄托在邪恶不可信的科技革命之上的、强调个人主义、不对人类存亡负责的虚无主义的生命状态。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便构成了地球末日来临时,《流浪地球2》所呈现的对于人类生存的核心哲学思考。从我主观的角度来评价,这种哲学想象看似深刻宏大,却是匮乏的。

  如果是要表现一种人类救亡图存的纷乱图景,我们大可以发挥想象力,参照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那时的救亡图存方案呈现出一种众声喧哗的“世纪末的华丽”,各种主义层出不穷,在无数的知识分子的实践和反思多种方案后才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现在《流浪地球2》的问题就是叙事中“先验性”地指导了我们人类要走“移山计划”(即使有太空站的火种计划,与他国的反对与干扰,表达得也很程式化),且凭借一种先验性的自信,相信我们会被此计划拯救,实践会跟着理论走,如结尾阶段周喆直的自信“我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除了这个计划之外主要表现的就是负面问题层出不穷的“数字生命计划”,而没有对多元的生存计划进行更加具体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就拿“数字生命计划”的否定形式来说,“技术主义的焦虑”在世界范围内的科幻电影表达里显得单薄,不能够充分满足观众对于“数字生命”的好奇心。比如我曾经看过的科幻剧集《上载新生》,讨论了资本对于数字生命的剥削与控制,现实中的贫富差距会在元宇宙里更进一步被夸大化——有钱人可以拥有最丰富潮流的“皮肤”和各种“道具”,穷人连看电子书都因没有钱而不能解锁全文,并用着2G流量维持自身的存在,没钱的时候数字生命就进入了停滞。再往深入想想,如果数字生命被控制在元宇宙里无限996呢?资本主义和技术主义的罪恶合流,难道不比简单地表现这些反对者都是盲目的堕落的要更加丰满?况且,又如何能够确认,即使“移山计划”具有科学上的可行性,全世界的价值观,就能为了生存目的而统一呢?这一定会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博弈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验证了可行性即可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过程。

  最后,来说说大家都关心的性别问题。还是我开头的论点——“保守”,主要是在延续如今社会主流观念里的秩序。吴京饰演的是一个国际空间站中的中国领航员,他身上兼具忠、孝、义等中国传统文化里对理想男性特质的表现,唯一的“缺点”是偶尔流露出的憨傻,体现出主流电影里程式化的英雄男性正面中略带有一些瑕疵的塑造方式。王智饰演的韩朵朵,应该带给了许多女性观众以精神振奋——终于能看见一个业务能力不输男子的女性宇航员了!

  韩朵朵的出现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看起来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与刘培强比武的时候能轻松撂倒对方,显示出社会主义中国里女性能顶半边天的劳动者力量。但是,接下来的情节里,这个女性形象在刘培强的求爱过程中却又再次呈现出编剧想象力匮乏的一面——这么一个独立果敢勇猛的女性宇航员,竟然被刘培强送出的一束红色玫瑰花轻松打动?在紧急情况下大喊出“别弄坏我的花!”(大意),这句不符合人设的台词也预示着接下来顺着刘培强想象的理想婚姻剧情发展——韩朵朵与他结婚,生孩子,做起了贤妻良母,罹患癌症逝世后他再用红色玫瑰花悼念她。自始至终,剧情里虽然展示了韩朵朵的过人职业能力,却总是让她在关键时刻被刘培强保护,也没有让她承担任何拯救人类计划的主导性工作。韩朵朵的身上呈现出经典的“花木兰困境”,如同戴锦华指出,“一边是作为和男人一样的人,服务并献身于社会,全力地,在某些时候是力不胜任地支撑着她们的半边天;另一边则是不言而喻地承担着女性的传统角色”。换言之,花木兰们可以短暂地表现她突出的能力,但最终仍然要在任务解除后回归贤妻良母角色里,解除女性僭越的危机。

  那么,如何从女性主义角度改写韩朵朵的叙事线索?我想得先从那束花开始动笔——如同伍尔夫所写,“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买束鲜花”。韩朵朵要亲自大步而开阔地,自由而坚定地,走向那片灾难后满目疮痍、寸草不生的废墟里。呼吸着末日氧气稀薄且骤冷的空气,她弯身从残缺的钢筋水泥缝隙里,轻柔地摘出一束瘦小却傲寒的鲜花。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精选37篇)02-08

《流浪地球2》电影的观后感范文(精选9篇)01-31

《流浪地球2》电影观后感(通用5篇)01-31

《流浪地球2》电影的观后感(通用6篇)01-31

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01-31

2023《流浪地球2》电影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1篇)01-31

电影《流浪地球》的观后感07-26

电影流浪地球观后感09-15

《流浪地球》电影观后感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