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观后感

时间:2022-06-07 08:13:4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22神舟十四号观后感(精选8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神舟十四号观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神舟十四号观后感(精选8篇)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1

  中国航天英雄一次次来往于天地之间,一次次用“中国脚步”刷新太空里的“中国高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雕琢着我们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和希望。中国载人航天朝着星辰寰宇不断迈进,是国家科技力量日益坚实的生动缩影,是中国人自立自强和民族复兴的成功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荣例证。更重要的是,中国航天的实质性进步,正在激励着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焕发出中国人对民族的自豪,坚定着每个人对未来的信心。

  神舟十四号航天飞船成功发射成功以后,航天人为了祖国航天事业奉献和牺牲的精神激励起我的民族自豪感。航天人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记录,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我再一次为中国科技的力量而感到自豪。在“赴九天,探苍穹”的征程中,一代代中国人前仆后继做出突出贡献,时代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学习航天人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勇担使命,不负韶华!在此,我期待着航天员的平安凯旋,向中国航天英雄致敬!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2

  2022年6月5日10:44分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出征的是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英雄,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他们出征的任务是任务期间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筑。

  出征仪式伴随着《歌唱祖国》的歌声,三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雄赳赳、气昂昂向我们走来,向全国人民挥手与致敬。

  陈冬说:神舟十四号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期的关键一点,任务更重、难题更多、挑战更大,但我坚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全体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有科学扎实的训练准备,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你,我准备好了,为祖国去出征太空。

  刘洋说:我叫刘洋,中国首位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女航天员,太空飞行,那是一个很高很高的舞台,杨利伟代表中国航天员首次出行,让我兴奋的同时,也开启了我的飞天梦想。2012年6月,我代表中国女性出征太空,那时无比的幸福、激动。当我离开天宫一号时,我曾向她庄严地敬了个军礼,坚定地对自己说,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再回来。十年后,我们再次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盼,圆梦太空,依然十分幸福。我会一直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永葆初心,一次次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这次任务和神九任务是完全不同的,它的整个系统更加复杂,驻留的时间也会更长。

  蔡旭哲说:作为同批加入航天员队伍的战友,我们朝夕相处、并肩战斗,共同经历了12年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入选飞行乘组以后,我们更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今,不管是技术、心理还是身体,我们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始终都是使命的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荣誉共同体,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坚决完成任务,不辜负伟大的新时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航天事业来说,肯定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要求百分之百。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感到祖国万分强大,祖国万岁!“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期待满分的表现。”“心怀山海,眼有星辰”。向航天员致敬,我们等你们凯旋!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3

  我看完神舟十四号发射后,不禁感叹道“我的祖国真伟大啊”。祖国一直在我心中,我也产生一些疑问:火箭是怎么造成的呢?花了多长时间?火箭发射时,三个太空员非常从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们是非常有信心,以及他们能登上太空的自豪感。

  他们是伟大的,这一去就是六个月,他们要适应那里的新环境,克服种种困难,还有那些幕后的科研人员,更是付出了多年的心血,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强大。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国家献出一份力量。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4

  今天上午10点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采访中杨利伟说这比他上太空时的心率还高,由此可知这是多么高兴和激动。当我看到神舟十四号飞船升空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的震撼,感叹祖国的伟大,我希望在之后的6个月里,宇航员能够完美的建造出中国空间站。

  回溯历史,漫天星斗寄寓着中国人几千年不绝的向往追求;时至今日,早已一路繁花似锦,郁郁葱葱……

  君不见,“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天和驻空”“祝融探火”?君不见,追天揽月,千年梦想,泱泱华夏,今朝梦圆?君不见,“北京明白”,高健蹿红,航天精神,激励向前。一项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辉映中华民族砥砺风雨的奋斗,鉴照英雄儿女拥有揽月摘星的梦想。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当续前人九天之魂梦,绘吾辈奋进之青春。

  胸怀祖国,勇于攀登,航天精神托举中国人民迈向浩瀚寰宇。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举目回望,郭永怀投身弹道导弹研制,在飞机失事时他用身躯保全了国家重要科研资料;放眼当下,高健自少受航天精神的影响,作为总调度,为“神舟十二号”指路引航……“神五”飞天,“神六”出舱,“嫦娥”取胜,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精神的引领下,矢志报国,迎难而上,跨过急流险难,穿过惊涛骇浪,让深邃星空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记。

  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中国青年将航天精神传承发扬。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5

  从1999年到2022年,回顾中国的航天发展史,体现了中国航天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追求,这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在服务国家级重大项目中每每都有北服人的身影,贺阳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宇航员设计睡袋纹样和舱内工作服颜色、刘莉老师带领团队承担冬奥服装、李政老师带队设计冬奥景观设计等等,他们默默地付出、无言地支持,教会我们什么是“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身怀爱国之情,勇担兴国之责,力行强国之路。

  今天,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屏幕前的我为伟大的祖国感到自豪!几十年的航天事业,其背后是航天人们的艰苦奋斗、不懈拼搏、自主创新。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正处最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我们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投身到科技报国事业中,将我们大学生的朝气和活力尽情发挥,踔厉奋发,笃行不殆,传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6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未来。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三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7

  在观看发射直播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到许多航空航天科技知识,了解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知识等等,大大地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很荣幸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为强大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预祝三名航天员在太空工作顺利,圆满完成任务,胜利返回地球。同时,同学们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努力学习科学本领,全面发展,不断充实自己,以后考上理想的大学进一步深造,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奋斗是圆梦的翅膀。一代代航天人在航天“试验田”中勤恳耕耘,心有天地经纬、脚向浩瀚天宇,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艰苦奋斗,在反复试验求索中砥砺前行,在精益求精攻关下追求卓越,敢闯难关、勇开新路。一个个航天员在严格系统全面的训练中学经验、强本领,飞天遨游、出舱行走需要扎实的功底,需要他们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寒来暑往的刻苦训练让他们拥有超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为了伟大的航天事业,航天工作者与航天员,将艰辛与曲折作为事业发展的“阶梯”,以志气锻造骨气,以骨气厚积底气,在接续奋斗中实现航天事业更高水平的创新与突破。

  从“神一”的发射成功到“神五”“神六”“神七”的宇宙之行……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成果丰硕。在“追梦”的道路上,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征途,每一次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前所未有的挑战难度也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鲁迅先生曾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由双脚踏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至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发展中一以贯之的坚持,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自然少不了弯路,闯前人没闯过的关也必然少不了挫折,成为先驱,方能成为先锋,唯有敢闯,才能闯出新天地,抢占“新高地”。

  伟大事业孕育着伟大精神。回望航天事业发展史,无论是“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还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成就;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神舟十四号观后感8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2022神舟十四号观后感(精选8篇)】相关文章:

2022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凯旋观后感04-2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观后感(精选5篇)04-22

神舟的面试经验01-21

2022防溺水观后感(精选12篇)05-27

神舟电脑公司的面试经验01-20

2022同心防溺水观后感(精选9篇)05-29

2022央视六一晚会观后感(精选7篇)05-30

2022家校协同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5篇)06-03

2022年“六一”晚会观后感800字(精选10篇)05-30

2022防溺水专题教育观后感(精选6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