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0-11-06 12:15:34 学习方法 我要投稿

中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就给您介绍一些中学生必备的学习技能,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中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

  一、学会快速阅读

  直接从书中获取知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即使是教科书中的知识,也不能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一个掌握阅读技能的学生,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掌握知识,学的更主动,更轻松。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做作业,即使是教科书也不甚阅读,更不用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长期下去造成的结果是不会读书,没有形成熟练的阅读技能,对学习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学业上落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讲的阅读技能并不是指能简单的读,而是指在阅读的同时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阅读的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书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书中内容的一种技能。这就要求同学必须多读书,注意了解不同书籍的特点和阅读技巧,加强读思结合,并且有意识地加快阅读速度,逐渐形成快速阅读技能。

  二、学会快速书写

  中学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如果没有掌握快速书写的技能,这种负担会更加沉重。比如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记录笔记,课后完成作业用时过多,考试因书写太慢而答不完试卷等,这些现象都与书写技能有关。可以说书写技能是我们借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种工具所处的状态将决定我们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时间。那些书写速度慢的同学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尽快掌握这一技能。当然,快速书写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的清楚与规范。

  三、学会做笔记

  做笔记是一种与动手相结合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一种必须掌握的技能。中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有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和复习笔记等,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教材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复习笔记应注意做好知识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结构和联系。还需要指出的是,不论哪种笔记都要做好疑难问题的记录,便于集中处理。

  图像引导学习法

  1.识图。它是读图的先决条件,这好比数学解题时必须首先熟悉“已知条件”一样。如读“七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与地面热量收支示意图”,要认识横轴和纵轴的数值、三条曲线所表示的含义等。

  2.发现。这里说的“发现”,是启发,诱导学生在识图观察的基础上,使已知的信息加深理解或转换成对未知的.认识,达到对概念的深一步理解或对新规律的探究。如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图”,教师可以把中纬地区的自然带分布情况单独画出 复习方法。即分成两幅图让学生对照观察,使学生从中清晰地发现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的规律。

  3.反思。它是把问题反过来思考的“倒转思想法”。我们从图像的观察中,发现的只是事物的规律和结果,不能直接看出原因。要揭示图中规律、结果与原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就需要进行逆向推理、分析。如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曲线图”发现盐度分布曲线呈“马鞍状”的纬度分布规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分布规律呢?这就需要把影响盐度的降水量和蒸发量两个因素进行对照分析。

  4.悟道。这是在反思的基础上,推理领会,豁然明白事物道理。

  学习方法概述

  讲到学习方法,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听课方法、复习方法、考试方法等,这些方面的指导,许多教师都在进行,我们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是完全必要的,这里仅从学习的认知角度来探讨学习方法问题。

  从学习的认知过程来看,学生学习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因此,在学习中必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记忆、学会思维,才能真正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学会阅读与笔记是综合运用有关心理过程方法的具体体现。

  1.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因素,没有正确观察就谈不上学习。为了避免观察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观察时能获得正确的资料,要遵守如下原则:

  (l)观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对于观察的行为特征要加以明确的界定,作好计划,按计划进行观察。

  (2)观察必须是系统的,而不是零星偶然的。

  (3)观察必须随时如实地作好记录,严格地把“传闻”与“事实”、“描述”与“解释”区分开来。

  目前,中小学生中不会观察的大有人在,在观察现象时(如在实验里)看热闹,而不是在观察中思考,不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地观察现象的细微变化,分析其产生原因,没有形成观察习惯,也没有关注如何从现象观察中得到结论,而是死记书本上现成的结论。因此,学会观察和观察的训练是学习指导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学会记忆

  记忆是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是学习的基础。中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是靠记忆来掌握。记忆心理学研究的丰富成果无疑对学生提高记忆效率起良好指导作用。

  (1)了解记忆中动机的作用。

  记忆时有目的地记,采用一定方法地记,比没有目的、不采用一定方法地记效果好。

  自我参与程度是学习动机强度的一种表现,自觉自愿,乐意学习,采用一定活动动作的办法,如画图、拼图等方法来学习,由于自我参与的程度高,记忆的效率也就高。

  在识记某种材料时试图回忆,即在学习中不断自问自答,可以增加长时记忆的效果。研究表明,把全部学习时间的80 %用于试图回忆,记忆效率最高,试图回忆之所以能提高记忆效率,其原因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体都处在积极学习状态。

  (2)了解对学习材料组织的“组块”作用。

  组块是作为一个独立体的结构单元。

  心理学研究指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组块,如7±2个数字,7±2个字母,7±2个单词等,为了提高记忆量,应该扩大每个“组块”的量,主要方法有类别群集、联想群集、主观组织、意义编码、心象化、记忆术等方法。

  ①类别群集指在记忆一系列项目时分门别类来记忆,效果好。

  ②联想群集指通过联想,来扩大记忆内容。联想定律有:接近律(由一种经验想起在时间与空间上相接近的另一种经验);相似律(由一种经验想起在内容上与之相似的另一种经验);对比率(由一种经验想到性质上或特点上与这相反的另一种经验)等。

  ③意义编码、心象化、记忆术等指在遇到学习无关材料时加以主观组织或附于一定意义,或通过具体形象或使新的信息与已熟悉的编码相联系,以便于记忆与回忆。

  上述方法的共同点,是加工方式“组块”化,即把若干小的“组块”组成数量更少而体积更大的“组块”。

  (3)了解复习中的科学。

  记忆需要和遗忘作斗争,记过的内容要发生遗忘,这是正常的规律。问题是如何减少遗忘,记住应该记住的东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多后少,先快后漫”的规律,说明及时复习是有效防止遗忘的好方法,而有的学生不是功课“天天清”,而要等到考试之前再拿起书,这种方法违反心理学规律,弄得自己身心疲惫,效果也不佳。

  复习时应该注意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利用编写提纲、列图表等方式把知识加以系统化。同时,在记忆中可以适度多记些,如我5次记会了,再多记2次,增加学习程度可以使记忆得到巩固。心理学研究指出,一般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过少或过多地记效果也不好。

  复习时应注意排除记忆内容间的干扰,把相似科目的内容放在一起记容易干扰,再就是中间的内容比两端内容容易忘,这是由于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的原因。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为了防止这些干扰,对中间的部分应该采取多复习几次的办法,或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来加强这个部分的记忆。

  早上与晚上的学习时间由于受到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应有效利用来记忆材料。

  有效记忆的方法多多,但共同点是要学会记忆,即要了解记忆过程中的动机作用、组块作用、复习作用。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可灵活运用好的记忆方法。

【中学生必备的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总结11-02

日语必备学习方法08-17

中学生学习方法(15篇)02-08

中学生学习方法15篇02-08

中学生学习方法集合15篇02-08

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5篇08-04

语文数学学习方法必备资料12-30

初中学习方法与技巧数学必备12-30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必备12-28

【必备】中学生的励志语录59条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