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心理特点

时间:2022-02-22 13:19:29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小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心理特点

  3岁,对于多数儿童来讲,是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正是从3岁起,儿童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过起集体生活。这个变化比较大,儿童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幼儿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心理特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心理特点

  为什么建立感情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呢?这是因为小班儿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情绪性强。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小班儿童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

  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

  了解儿童的以上特点,对家庭教育有重要意义。

  2.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家长常常是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是先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让他们说出某一小堆糖有几块,他们就用手一块一块地数才能弄清,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在心里默数。

  由于小班儿童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成什么,而常常是在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面条!”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儿童更要注意正面教育,不要讲反话。

  幼儿行为习惯有:

  1、礼貌用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大师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作为家长,应注意从孩子的呀呀学语阶段,就注意教育他学会礼貌用语。父母的在日常行为中以身作则,处处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孩子,感染孩子。

  2、与他人和谐相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成长、生活离不开集体生活环境,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与伙伴儿进行友好交往,友好相处。要让孩子有集体荣誉感,鼓励孩子帮助别人,为别人或为集体做事情,并及时鼓励夸奖他们。

  3、劳动习惯,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生活自立是我们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从小就培养他自己刷牙,自己洗手、擦脸,自己洗澡,养成自己自立的生活习惯。我们要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做破坏别人劳动成果的事。

  4、饮食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孩子讲究卫生,祸从口出,并从口入,教育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餐,少吃零食,不偏食。尤其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观,让孩子从小形成饮食有节、均衡营养的好习惯。

  5、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会写字的孩子,可有意识地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和孩子讨论读后的感受,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独立思考,真实表达的习惯。

  幼儿行为教育之如何处理孩子不听话

  1.不愿意吃饭

  孩子天性就很好奇,遇上孩子不愿意吃饭,父母可以自行坐在餐厅上开心地言笑,并大声地赞美食物的味道。看到大人吃得津津有味,孩子自然会好奇地跑过来看吃的是什么,而后拿起筷子。当然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是必不可缺的,三餐的吃饭时间家长要把握好,并且到了吃饭的时间家长人主动坐到餐桌前,而不是还躺在房间或是开着电视机。

  2.不愿意洗澡

  宝贝就是喜欢玩,他们排斥洗澡可能是因为怕水,或是在洗的过程中觉得不好玩,所以听到洗澡就很反感。此时,家长只需增加洗澡过程中的趣味性就能让他们爱上得洗澡了,比如一起玩吹泡泡游戏,在洗澡盆里放一两个宝宝喜欢的玩具,一边洗一边和宝宝聊天,逗弄他们,他们很快就会自觉洗澡。

  3.不愿意睡觉

  当孩子出现不愿意睡觉的原因时,父母可能要找一找自身的原因。是不是晚饭吃得太饱了,是不是平时养成了晚睡的不良习惯,是不是睡前吃了什么令脑部兴奋的零食。当孩子不愿意睡的时候,父母也要让孩子进房间躺在床上,然后给孩子讲一个他喜欢的睡前故事,或是放一段轻缓的音乐,营造睡眠环境和睡眠意识。家长不可以将孩子抱在手上来回摇晃,或是用手拍打孩子后背等爱和抚摸的形式,而是应该正确培养自己的睡眠习惯,让他主动养成自己入睡的好习惯。

  4.不愿意叫人

  孩子不愿意叫人,大人要做好榜样,外出时大人主动和遇见人的熟悉的人打招呼,孩子便会跟着模仿。明确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见人就要打招呼。提醒孩子跟人打招呼,遇到熟悉的人时就先提前提醒一下孩子。当他们表现出很有礼貌时,大人要及时给与精神鼓励。

  5.不愿意清洁

  孩子不肯剪手指甲,父母可以先讲一个小故事,有个不剪手指甲的小朋友因为用带指甲的手拿食物吃生病住院了,指甲里有好多细菌,会让人生病。孩子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为什么要剪指甲,就会配合父母剪指甲了,如果强行剪指甲很容易剪伤孩子的小手,下次他便更不愿意剪了。

【小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心理特点】相关文章: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11-10

男人的爱情心理特点09-02

10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8-11

3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29

7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17

七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17

关注儿童心理异常的行为表现07-19

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心理特点07-24

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特点07-15

十岁儿童的心理特点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