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呼吁加快急救立法

时间:2024-03-16 13:51:33 宜欢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呼吁加快急救立法

  呼叫求帮助肯定是对的,然而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别不知所措,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心肺复苏技能 呼吁加快急救立法,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呼吁加快急救立法

  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呼吁加快急救立法

  为提高我国公民急救意识,普及个人自救、民众互救能力,在9月9日9时由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社、中国应急急救科普联盟联合主办的“全国心肺复苏精准健康传播基地启动暨呼吁999中国急救科普日立法长城宣言”活动在北京八达岭水关长城举办。同时,将面向全社会呼吁加快推动999中国急救科普日立法,并在每年的9月9日9时开展急救教育系列宣传,学习在发生意外危险时的急救技能。

  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周邦勇、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王国英、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副主任赵建忠、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副总干事韩广建、中国应急急救科普联盟主席王家起先生,以及急救教育领域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健康产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启动仪式。

  心肺复苏技能,面临“三低”窘境

  据相关资料显示,80%的猝死发生在家中,其中又以心脏猝死居多,如果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CPR),约有一半人能被救活;如果在4~6分钟进行心肺复苏(CPR),约10%的人可被救活;超过10分钟复苏者,存活率几乎为零。因此,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第一目击者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是非常必要的抢救措施。

  遗憾的是,我国面临着心脏骤停患者院外心肺复苏(CPR)成功率低于1%、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普及率低于1%、医务工作者向家庭成员传授心肺复苏(CPR)技术低于1%的“三低”窘境。

  与之对照的是,在国外发达国家,比如在德国这个国家,80%的国民都接受过包括心肺复苏(CPR)技能这样的应急救护培训。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应急急救教育科学普及联盟决定建立“全国心肺复苏精准健康传播基地”,开展包括心肺复苏(CPR)技能在内的急救培训,强化意外伤害与突发急症对策等急救知识,培养大家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理中敢于互助互救。

  百城基地同推进,普及急救自救互救知识

  除心肺复苏普及率非常之低外,我国应急急救工作还存在着急救半径过大,道路拥堵;急救设备严重不足;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健全中国的院前应急急救生命链,打通生命救援最后一公里,重视“第一目击者”的急救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普及培训及落实,也是创建全国心肺复苏精准健康传播基地的初衷。

  预计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将在全国推进完成500个城市“全国心肺复苏精准健康传播”基地的落地建设,尤其是城市社区基地将是普及心肺复苏技能和呼吁急救立法宣传教育推广的主要场所。

  心肺复苏精准健康传播基地,主要开展的内容一是开展心肺复苏公益大讲堂,对社区居民及学生等民众开展急救、自救、逃生、防灾等技能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二是为社区及公共场所,免费提供应急急救工具。三是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邻里守望、邻里互助、助老、助残等志愿救护服务。

  尤其要强调的应急培训和技能学习要发挥专业协会、专业机构(120、999)急救专业的技术优势,向公众传播精准正确、规范、先进的急救、自救、互救知识。

  呼吁急救立法,全社会学习急救技能

  只有人人都有救人的技能,人人才都有获救的机会!

  面对我国公众急救知识匮乏,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培训普及程度仅有1%的现状,中国家庭应急急救科普联盟向全社会倡议:呼吁加快推动999中国急救科普日立法,并在每年的9月9日9时开展急救教育系列宣传,学习在发生意外危险时的急救技能、救护知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及时采取正确、有效、果断的救护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2016年《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中,明确提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组织人员参加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的急救培训,中小学校应当组织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具备急救专业技能的公民对急、危、重伤病员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不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杭州的急救管理条例也规定,如救助者经过专业急救培训,持有急救证书,那么他的权益将受到保护。这些条例都是鼓励非医疗专业的公众,在第一现场出手急救,从敢救人到会救人。

  在今年的9月9日呼吁加快推动999中国急救科普日立法,也是期待着我国的急救立法尽快出台,让更多人在危难之际勇于伸手帮助他人,让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

  关于中国应急急救教育科学普及联盟

  2013年6月20日在京正式成立,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第17号文件)及《关于深入开展现场救护培训工作通知》(市委办19号文件)的精神与指示,由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专业组、《健康时报》、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专业组、北京雪中金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媒体、协会、公共健康机构、企业共同发起组织,以推广、普及家庭急救教育为主要任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心肺复苏:一分钟就能学会的救命技能

  1.判断

  如果一个人晕倒了要判断他还没有意识、还有没有呼吸和心跳。如何判断有无意识很简单,大声呼叫看看有没有反应。能对答者应与其沟通询问其不适,协助寻求帮助。如果呼之不应、没有了意识,多数情况不妙,接下来马上要判断还有没有呼吸和心跳。

  2.3.如何判断呼吸和心跳?

  判断脉搏: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向枕后滑动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脉搏。我们可以自己摸一下,或者找个小伙伴感受一下,正常人可触及到明显的与与心跳一致的脉搏。

  判断呼吸:武侠片里把手指放在鼻孔处感受气流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显得很不符合情景,教程里的做法是趴下平视晕倒者胸廓,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同时把耳朵贴在患者口鼻感受气流同时,若10秒内胸廓没有起伏说明其已没有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黄金五分钟

  如果有呼吸和心跳那么至少生命有保障,要是没有了呼吸和心跳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在心跳呼吸停止后,大脑没有血液和氧气供应,而大脑缺氧5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即使过后再抢救回来,大脑功能也难以恢复(成为植物人),因此当场及时抢救是非常关键的。

  胸外心脏按压增加胸内压和直接按压心脏产生血流,为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输送血液和氧气,保证了最基本的恢复条件,在心肺复苏后有不少患者当场就能恢复心跳和呼吸,即使没恢复,但至少保证了大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还是存在的,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开始心肺复苏

  摆正

  将患者放平,仰卧平躺,病人必须平躺在一硬平面上,目前大多数家庭都睡软床或席梦思床,而在软床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徒劳的。急救时,若病人正在床上,来不及将病人抬到地面上,应迅速找寻一大而硬实、平面的东西垫在病人胸部下

  按压

  用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注意肘关节要伸直。用力快速、有节奏、不间断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深度至少5厘米。注意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是1:1,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按压部位,并保证胸部充分回弹。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比是30:2。

  口对口呼吸

  左手掌压低前额,右手食指和中指托起下颌骨,开放气道,捏住鼻子,深吸一口气经口将气体吹进患者肺内,要却保胸廓有起伏。这一项没经过培训多数人比较难掌握,但如果有胸外按压,肺其实也能被动地呼吸,所以急救情况下优先进行胸外按压。

  总结概括如下:

  呼救:来人啊!求助别人拨打120电话。

  判断意识:轻拍双肩,问“喂!你怎么了?”

  判断呼吸、脉搏:10秒内观察呼吸、脉搏;经判断失去呼吸、心跳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安置患者平卧:去枕,摆正体位,松解上衣。

  胸外心脏按压:两手重叠,掌根对准心脏,双臂伸直,按压每分钟不少于100次,深度至少5厘米。

  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除去口腔分泌物及假牙,打开气道:施救者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压低前额,右手食指和中指托起下颌骨。

  人工呼吸:正常吸气后张口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并密闭,吹气时用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鼻孔,吹气时间大于1秒,使胸廓隆起,松手,吹2次。

  送医

  我国公民急救能力相比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院前急救的作用比任何高科技都来得有效,黄金5分钟若因不知所措而浪费就太可惜了。其实我们在考驾照、入学培训、入职培训、拓展活动都有学习心肺复苏,但一般都没有记住多少,其实这些知识都是非常实用的,有必要在平时里掌握。

【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呼吁加快急救立法】相关文章:

急救技能培训心得03-24

急救技能个人培训总结07-21

急救技能大赛策划书07-14

立法质量与质量立法──欧美台立法质量立法研究(四)06-03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通用17篇)01-29

急救技能知识培训心得优秀04-07

急救技能培训心得体会01-25

急救技能培训总结范文(通用6篇)10-31

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心得体会10-08

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心得体会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