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

时间:2020-11-04 16:41:01 心理学与生活 我要投稿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

  “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不会再长出。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

  在微博网站上聚居的媒体人中流传过这样一则段子:“如果你看到某作者、编辑或编剧一大早就开始在微博上乱转悠,自己刷屏,还逮啥转啥,哪有事儿哪儿到,嘴欠得要命,那就说明此人交稿子,交专栏,交本子,交版面的死限又要到了。”跟帖评论的人们纷纷表示这句话戳进了自己的心坎:“没事儿干吗那么精准呀!”

  其实,这些情形你大概也不陌生:一份开了头的电子邮件,写给工作伙伴或久违的朋友,却迟迟处于草稿状态;一张待收拾的书桌,杂物几乎淹没了重要的文件;甚至,拖到最后一刻才磨蹭着收拾远行的行李,风风火火一路狂奔去赶即将起飞的航班……

  就这样,我们一面高喊着“我拖延我忏悔”,一面继续将自己躲起,像一只脑袋埋进沙堆的鸵鸟,就像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写过的一段文字:“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尽管,“拖延”一词真正进入人们视野,要等到16世纪,而学者们对它的研究历史也才20余年。

  1991 年,在一篇题为《拖延与顺从》的论文中,后来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自爆拖延经历——他需要将一箱衣物从居住的印度寄往美国,因为预计需要用一个工作日处理,于是决定晚点儿寄,结果日复一日,足足拖了8个多月。“8个多月里,每天早上醒来,我都决心第二天一定要将箱子寄出。”但他一直没付诸行动。这篇论文发表后,拖延研究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领域,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纷纷加入研究阵营。

  我们为何拖延

  “拖延”一词最初亮相于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中。拖延的拉丁原文是“procrastinatus”,取意“将事情推至明天”。一个有趣的巧合是,几乎在相近的年代,明清交替的中国,学者钱鹤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工业革命后,“拖延”也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它通常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这并不难理解:和待发的邮件、待收拾的乱书桌伴随的,还有我们焦急的情绪。一面背负着罪恶感的折磨,一面享受些许莫名的快感——拖延者的情绪复杂纠缠,如盘根错节,正如导致拖延的缘由一样枝蔓丛生。

  一个最令人心有戚戚的解释是“失败恐惧论”。格罗尼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教育心理学家Schouwenburg 认为,作为一种焦虑反应,“失败恐惧”是预测拖延的重要因素。拖延者往往害怕犯错,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标准或者满足他人的期望,对评价内容的过度担心和焦虑导致了拖延,推迟或逃避执行有失败危险的任务,以便为自己留下辩白的余地:“不是我不够棒,只不过我拖延了,时间不够多。”

  这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里奇•贝里(Rich Berry)的看法不谋而合:“对失败的担心源于这样一种推测——‘你所产出的,反应了你的整体能力’。然后,你通过拖延,保护自己的价值不会受到他人的评判。”

  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时间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认为,只有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间坐标参照中保持平衡的人们,才能充分享受生活:“如果只局限于其中一个坐标,那么生命观就会发生偏差、受到局限。”

  时间感知失衡的一个例子便是“轻视未来”,这一容易导致拖延的状态也体现了人类的某些天性:当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目标的时间设定在遥远的将来,比如为自己创建退休金账户、给孩子的大学教育基金,那么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看上去没有实际上那么重要,以至于许多长期、重要的任务遭遇拖延。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相关文章:

可怕的拖延励志文章12-16

克服拖延症的方法08-14

如何预防拖延症10-16

如何改掉拖延症08-14

如何改变拖延症08-14

如何看待拖延症08-14

如何应对拖延症08-14

如何改善拖延症08-14

如何摆脱拖延症08-14

拒绝拖延症的励志名言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