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厌学心理应对法

时间:2020-08-27 13:53:37 考试心理 我要投稿

考前厌学心理应对法

  考试之前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厌学情况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情况,那么考前厌学心理应对法又有什么呢?

考前厌学心理应对法

  案例

  凡凡是一名高三生,学习成绩一向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学霸”。可最近他总是不想上学,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布置的任务虽然能完成,但质量大不如从前,也不怎么爱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了。班主任为此找他的妈妈谈话。之后,妈妈和凡凡聊了很久,嘱咐凡凡静下心好好学习,不要有太多杂念。可凡凡还是静不下来,心中烦闷,找到心理老师。心理老师与凡凡沟通后才知道,原来凡凡这样是因为期中考试没考好,由原来年级前10名掉到第38名。凡凡很自责,担心老师、同学不喜欢他,因此整天闷闷不乐,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

  专家解析: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进程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严格,这无疑给考生带来巨大压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本科学历可以找到很不错的工作,而如今,硕士博士“一抓一大把”,学历高也未必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会让很多考生产生“学而无用”的想法,降低了对学习的热情。青少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新鲜事物不一定是好的。例如:网络游戏、黄色小说等。考生一旦沾染这些低俗文化产品很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学校因素

  学校有时会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考生竞争压力变大,心理负担加重。这样一来,“学霸”也有很大压力,他们不允许自己考不好,追求完美,很要强。成绩稍微一有落差就失望不已。

  教师对待考生要有方法,让考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课下也可以像朋友聊天谈心。严厉地惩罚学生,不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传递,从而制约了考生对学习的热情。

  家庭因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父母的期盼。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都有自己的期盼,但方式却不同。有些父母过于严厉,不允许孩子出错,甚至放弃工作全身心陪伴孩子。这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而有些父母过于溺爱,对孩子所犯的错误过于包容。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心灵的成长。我们常听说从孩子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的说法,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家庭中,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不可少,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自身因素

  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常常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压力,由此变得压抑,甚至性格也变得内向,不想与人沟通。这个时期的孩子也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现象。例如:无法集中注意力;对未来感到恐惧、悲观,产生自卑心理。而且,青少年十分敏感,尤其此阶段是考生学习的关键期,考试成绩是证明他们学习效果的途径。所以,很多考生也把考试成绩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一旦考试失利,就会懊悔不已,甚至极度痛苦。

  由此可以看出,厌学的原因有很多种。遇到考生有此症状,老师和父母要对症下药,方可带领孩子走出厌学的魔咒。

  化解方法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凡凡一直是公认的好学生,由于在期中考试中失利变得懊悔不已,这是引发他不想上学的主要原因。他不像之前那么热情,完成任务的质量不如之前等问题是由于期中考试失利引起的。面对此情况,父母、老师、同学要给予理解。父母不要反复唠叨孩子,但也要在工作之余与孩子沟通,以增进感情提供动力。老师不要因考生一次失利就戴上有色眼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考生成长。当然,最重要的是从考生自身解决问题,可建立多元的评价系统,从全面的角度出发,不能只看重成绩。让考生从各个方面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考前厌学心理应对法】相关文章:

如何克服厌学心理11-15

厌学儿童的心理表现07-21

儿童厌学有哪些心理治疗07-23

儿童有厌学心理怎么办07-19

孩子厌学心理原因和阶段与表现11-09

儿童厌学可以怎样进行心理治疗07-08

厌学成小学生的心理问题07-16

外来民工子弟厌学心理问题调研报告11-15

考试应避免“穿针心理”10-11

关于厌学与逃学心理问题的分析与矫正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