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本质

时间:2023-07-26 16:45:36 松涛 心理疾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抱怨的本质

  抱怨指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虽然我们都知道抱怨并不好,可是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抱怨的情绪,下面小编跟大家说说关于抱怨的本质。

  抱怨分成两种,一种是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公平,抱怨别人;另一种是环境不好,抱怨这个环境。

  我们先讨论后者,我们抱怨交通堵塞,抱怨雾霾越来越重,抱怨社会上风气不好,抱怨工作难找,抱怨有人唯利是图。其实这些抱怨也是因为和自己利益相关,如果跟自己利益不相关,我们不会产生抱怨,顶多只是描述事实。例如,我们不会去抱怨朝鲜的政治,不会抱怨南非的环境太艰苦,因为这些跟我们的利益不相关。

  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抱怨?

  有个朋友推荐我一本书《新世界》,里面描述的一些观点我很认同:

  当我们批评和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更加强大。

  任何抱怨产生时,会有一个前提: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当我们想抱怨的时候,都希望有人能知道,要么说出来让别人听,要么写出来让别人看,这样才会觉得舒畅。

  一旦我们开始抱怨,就会找很多理由来证明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就像我们吵架时一样,总是在搜寻各种历史证据来数落对方的不是。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再想到对方的好,就算有人给我们提醒,也会被忽略,经常用这样的语气说:“虽然他之前对我还不错,但这次他太过分了!我最痛恨这样的人!”

  唉,一旦有了“但是”,前面的描述都只是铺垫。

  再深入一层:为什么会喜欢抱怨?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小我”。我们经常听到:我受不了自己了。其实就是受不了那个“小我”;我们有时候发脾气,控制不住自己了,那个自己就是那个“小我”;采访一些很牛的人,你最大的对手是谁?那些牛人经常回答:就是我自己。这个自己就是那个“小我”。每个人都认为鬼脚七很淡定,性格也不错,但有时候我会大发雷霆,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孤独无助,这和平时的我很不一样,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内心有个“小我”。你如果还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就先假定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你内心也有个小我。

  “小我”的特点就是希望壮大自己。抱怨,就是“小我”用来壮大自己的手段。抱怨、指责可以让我们有优越感,所以小我一旦有机会,就会去抱怨。爱抱怨的人,是因为被“小我”占主导地位了,不爱抱怨的人,就是“小我”被控制的很好。

  我们经常吵架,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心平气和讨论,不会产生情绪。如果是有烦躁抱怨怨恨的情绪产生,那一定是“小我”在工作了。

  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好像自己是在捍卫真理,其实这是小我需要证明和壮大自己,因为真理从来不需要捍卫,或者说,无论捍卫还是不捍卫,真理就在那里。

  上次和几个朋友去吃饭,一个不错的餐厅,我们点完餐等了40分钟还没有上菜,于是一个朋友大发脾气:“你们太过分了!居然不给我们上菜,别人来得晚的都已经吃上了!”我知道他的小我在起作用了,他说完以后周围的人要么会给予认同,要么会给予安慰。这些都是小我需要的。如果小我没有起作用,正常情况下,这个朋友应该说:“服务员,你能帮看看怎么回事么?我们的菜到现在一直还没上来。谢谢你!”

  知道了本质,如何才能不抱怨?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去观察你的“小我”。一旦你意识到“小我”的存在,它就会减弱,甚至消失。每次当情绪起来的时候,你对自己说:哦,那个“小我”又开始了,我看看它到底想怎样。

  几年前,我老婆在一家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有一段时间,她经常下班后跟我抱怨:项目太多,总是在加班,香港那边的同事干活特别敷衍,但工资还高的离谱,团队氛围不好,老板还总挑刺……我跟她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数一下,看看你要抱怨多少次。当我们开始数的时候,她反而不怎么抱怨了,其实是因为她意识到了。后来我建议她去发现公司里那些好的地方,半年多后,她说他们公司评价她是公司最乐观和最阳光的。

  有时候我们自己不抱怨,但别人会过来惹我们。他们也是“小我”在起作用,如果我们意识到是他们的“小我”在作祟,也会很淡定。以前有人误会我或污蔑我,我很气愤,会反驳和解释,现在我不这样了,我现在遇到这种事情,经常淡淡一笑,因为我知道一定是他们“小我”在起作用。有人说:对别人的挑衅不理会,这样是不是太懦弱?当然不是,反而只有强大的人才能做到。

  意识到小我的存在,就不会再抱怨了,真的这么简单?是真的,你去试试吧!

  拓展:面对抱怨,心理咨询师告诉你该怎么做

  在你的周围,肯定会有如同祥林嫂一样的人,他们喋喋不休的抱怨着自己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述说着自己的不容易,以获取别人的同情。通常我们开始听的时候,会给出意见,安慰一下,可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你会发现,他还是原来那样子,一点都没变。这个时候,你就要思考一下他抱怨的真正目的了。

  也许他抱怨只是想赢得周围人的关注,或者是想为自己的差错找借口,又或者是寻求心理上的满足。看清背后的原因,再做回应。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我刚入职的时候,办公室每隔十天半个月就会来一个家长,三十五六岁,打扮精致穿着讲究的妈妈。她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问题开始,接着就会说到孩子在家的情况,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说起自己的情况。她和聪聪爸爸离婚了,但没有告诉孩子,一直住在一个单元里,维持一个家庭的“完整”。

  “聪聪爸爸也就是人在这里而已,懒得什么都不干,而且孩子的抚养费一分都不给。每天回来,我给孩子做什么买什么,他就吃什么。我自己弄孩子学习,还有工作,有时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每说到这些,不管哪个年纪稍大的同事在,都差不多到了“感叹她心眼好,活得不容易,安慰她为了孩子,不能放弃,外加看她掬一把眼泪”的时候了。

  一个多学期过去,她抱怨的内容一直没有变,但再来的时候,同事们会像躲“祥林嫂”一样想办法离开。那时年轻的我很奇怪,身为“精算师”的聪聪妈妈妈,怎么让自己活得如此辛苦,让聪聪爸爸这样占便宜。

  有一个同事F和先生都在毕业班,早来晚走,赶不上接送孩子的时间,就让公婆来同住。婆婆向她抱怨,早上孩子赖床不好好穿衣服,太累人了。F就早半个小时叫孩子起床,把孩子打点好让孩子在沙发上看一会儿书。婆婆又抱怨孩子书包太沉,孩子不自己背。婆婆本身腰腿都不好,F就买了拉杆书包,可以拉着走。

  接着,婆婆抱怨孩子放学不回家,非要在小区里和同学疯跑,不上楼来,陪她玩太累。F教育孩子,放学快回家,别让奶奶累着,可孩子却说,是奶奶让爷爷拿着我书包先上楼,让我玩会儿。

  几次过后,F和他老公也很无奈,怕累到好人,就在小区里找个托户接送孩子,让奶奶爷爷回自己家休息。结果没两个月,婆婆又给他们打来电话,说自己住着光两个老人大眼瞪小眼儿,更觉得哪里都是病不舒服,希望回来接送宝宝,看看孩子还是高兴。我同事彻底无语了。

  下面,这个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有一个学生,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因为学习的问题总来找我倾诉。每次我都放下手里的活慢慢听她说,然后想尽办法劝她别难受,帮她想办法解决。在其他科目老师向我反应她的问题时,我还会替她解释,让其他老师给她时间慢慢改变。后来她初中毕业,考上了本校的高中部,还是会来找我,基本上还是同样的问题。我也不再和以前那样积极回应了。

  听到的事故带来的启示

  那天在地铁上,听见一个五十来岁的妈妈向女儿诉说丈夫的不是:“你说你爸,就那么点劳保,平时我省得要命,都不够他去医院霍霍的。有点不舒服,其实就是点老年病,上岁数都那样,不用人说,就自己往医院跑。拿回来一大袋子药,往桌子上一堆,天天看着,也不按时吃,过期了再去换一批。我也不敢说他,说他还不够跟我甩脸子,闹腾。闺女,回来你说说他。”

  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回头跟妈妈说:“我可不敢说我爸,我说你别看病去,他也该跟我闹了,上次说不买那个什么广告的降压仪,他就跟我喊:你不孝顺,你不听话,你不想让我好。我可不敢惹他……”

  我想起了小时候,感冒发烧妈妈带我去看病,从医院回来的路上还咳嗽就问,妈妈,我都去看病了,怎么还不好?妈妈失笑说,以为医生给你看完病就好了,你不是得吃药吗,吃药病才能好啊。

  呵呵,大概地铁上母女口中的爸爸就犯了我小时同样的错误。但是,小时的我是把看病和治病的关系混淆了,以为看病就等于治病,其实,“看病”只是诊断,“吃药”才是医治。

  大人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他去找医生未必是为了“医治”——可能是为了得到大夫的认同,你看,大夫给我开药了,也说我有的毛病;或者为了显示特别自己很注意身体,一有了小症状就马上去就医;再或者是希望别人因为他的身体情况对他格外迁就等等别的原因。

  “看病吃药的区别

  如果把我的学生比做事生了病的人,把我比作医生,她一再来找我,其实并不是为了“治病”。我那些绞尽脑汁为她量身定做的可行性方案就好像是“药”,可气可叹的是,她一样也没有“吃”。

  因为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怎样看待我的问题上,我总是很紧张焦虑没有心思学习,所以我成绩才不好。这是我学生的心理状态。虽然一年前我没有学过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但事实上,我确实用了“产婆术”引导她认识到平时没有人会时刻注意她,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因此不用那样紧张别人的看法。

  那为什么她不在我的建议下,改变自己的状态呢?

  首先,她仅仅是希望得到我的认同。虽然表面上听取了我的建议,但我的建议不是她来找我的目的,她的目的是从我的认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不去找现在的班主任说她的困扰,她回答:“我觉得你理解我。”正是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发,让我开始明白她的本意。

  其次,她害怕改变带来的变化。任何成长总是伴随着改变的痛楚,她把自己缩在一个套子里不愿尝试改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把自己的焦虑当做是成绩不理想的理由,不是我学不好,是我心理状态不好,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去学。如果她改变自己的尝试也没有带来好的成绩,那么连这个理由都失去了。害怕改变后失去原来的借口,这是最深层的心理状态。

  这样我们就不难懂得,有很多时候,别人向你抱怨甚至向你求教时,他们的目的未必是改变现状。其实只是希望得到你在舆论上的支持和对他做法的认同,也是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理由。

  从前那个学生家长,一个成功的精算师,不会算不清楚自己婚姻生活的得失,身边也不会没有亲人朋友帮她出各种各样可行的办法。但是,一年过去,她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改变。她的“倾诉”和“抱怨”只为了证明:我确实为儿子做了很多牺牲,我确实为家庭做了很多;如此证明她是一个“好人”,从而在各种舆论关系中占有“制高点”的位置。

  用一个教育者的眼光来看,勉强组合的家庭是不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的,但是那个妈妈害怕将生活改变,或者害怕担负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于是,用这样忍辱负重的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向身边人诉说,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非常努力,无能为力了。

  如果她真的急于对改变自己和孩子的状态,就不会一次次来向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抱怨,博取几句“你真是太不容易了”“孩子还不好好学,真是他不懂事了”“真是,他爸爸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太辛苦你了”之类表示同情的话。作为妈妈,她也正好在孩子一直没有进步这个问题上,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开脱理由。

  再说说同事的婆婆,她希望得到的是媳妇儿子的认同——认同她的不容易,而同事错误地接受了信息,认为是孩子的行为让老人难以接受,一直忙于解决具体的小问题。所以才会解决了这个问题,又蹦出那个问题,一个一个的连环误会,使得媳妇心生不满,自己找了托管解决孩子的接送。这下让两个老人彻底失去了“抱怨”的机会,更加失落。

  从有一点苛刻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在舆论道德上取得较高的位置,虽然不会带来什么具体利益,但是会带来很高的心理满足感。

  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他们会一再诉说自己的不容易;而另一方面你在向他们提一个相反的意见时,他们自己会找出一堆理由反驳说自己不可能这样做。并且宁愿继续“忍辱负重”地去接续原来让他们十分不满意的生活状态。

  做一个深谙其道的好人

  我说的这些,其实都是心理咨询师会遇到的来自求助者的“阻抗”。心理咨询师要破除其内心阻碍,帮助其自我成长。但平时的聊天哪里有这样专业,找你抱怨的人不是来找你寻求自我成长地道路,你就真的没有必要那么认真的好为人师,急于替人家出主意想办法了。

  那我们如何应对呢?

  首先,你要明白“智子疑邻”的道理。“天雨墙坏”邻人说“不修,将有盗”,被认为有盗窃的意图,而自家儿子说了同样的话,就被认为盖世聪明。

  在听到别人的抱怨时,要看清和他的亲疏关系。

  如果是普通关系,顺水推舟,顺水人情,就当自是一个倾诉对象,听听而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果涉及到对别人的评论,笑一笑不评论,抱怨的人找不到被认同感,自然会另觅他处;再或者“棱一点”地应对,女友抱怨BF不疼人,你只一句“他这么不好,你怎么不干脆离开他呢”,女友肯定翻着白眼想你怎么冷得不近人情。

  而像那些你不得不去负责的人,比如孩子,学生,下属团队成员,理解过多反而是一种纵容;像咨询师一样,在建议的时候留作业,并且做数量上的测评,另对方改变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是至亲关系呢。那只能说因人而异,看清本意,对症下药了。比如那位同事,其实他只要明白老人的心理,常常当着孩子夸一夸老人“看奶奶爷爷为了你,这么辛苦,你一定要听话”,表彰一下老人在家中不可缺少的位置“奶奶爷爷太不容易,要是没有您们,我们自己可忙不过来”,老人的“好人”心理自然就满足了,被“认同的愿望”也实现了。矛盾误会自然减少很多。

【抱怨的本质】相关文章:

浅析艺术的本质10-27

如何认识审计的本质09-16

创业的本质是什么03-09

心理治疗的本质09-22

儿童教育的本质12-29

《贫穷的本质》读书笔记08-12

创业的三个本质03-28

不抱怨的经典句子11-19

抱怨生活的说说11-16

抱怨命运的说说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