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概论读后感

时间:2023-03-12 18:53:45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概论读后感

  进来阅读了王传旭老师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概论》书后,感触颇深,

心理健康概论读后感

  对开放教育学生来有一个很好的启发和学习上的帮助。开放教育产生于20世纪中叶。开放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使每一位学习者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开放教育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搞好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在开放教育的基础上,利用远程教育的学习系统,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个别化学习的模式。这种独具特色的学习模式,更加关注学习主体的特征和需要,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共同开发。自主学习首先是意识的创新,概念的创新。它是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校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上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为越来越多的人创造终身学习条件,满足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其次是特征的创新、模式的创新。它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支持服务的一种客体。强调客体为主体服务,教师要根据主体的需求进行指导、辅导、咨询等。开放教育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条件和年龄上有明显的不同,开放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录音、网络和文字教材等媒体进行教与学。多数是成人自主学习,具有自身独立的特点。自主学习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1.自主学习就是主动学习。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使用者和实践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开放教育的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他们自身有一种紧迫感。还因为学习目的明确,所以他们一般都是自愿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完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构建知识结构,制定学习计划,选择课程内容,安排学习时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达到既定目标,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自主学习就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开放教育应在远程教育体系中,利用高科技的支持和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吸引更多的求知者,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教育之路。自主学习要坚持教育信息全方位的发展,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交流。因为开放教育的学习对象具有广泛牲,学生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所以,他们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学习。开放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方式,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印刷文字材料、网络等虚拟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去参加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是有目的的,他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构建起适合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保证自主学习顺利实施。 3.自主学习就是超越自身的学习。开放教育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而个别化不等于“个别”本身。它是学习者在学习材料、与同伴和教师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沟通以及及时的信息反馈的作用下,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它不是那种独立无援的单个学习的旧模

  式,也不是学生个别的自学。自主学习在学习性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的学习方式,在一定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有一个群体,相互交流、相互反馈、研究讨论协作式地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超越自学的范围,通过超越自学形式,达到学习的目的,实现自我的理想和自我的价值。

  二、自主学习的心理特点

  开放教育是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一种教育方式,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来进行学习的。开放教育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是:

  1.具有独立自主性,自尊心强,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开放教育的学生十分注意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威信与声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从心理上讲,已具备社会所要求的~定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力;表现在学习上,有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一定的自制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长时间地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排除各种影响和干扰,具有锲而不舍的毅力和精神。同时,也具备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尤其是近几年,开放教育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早熟已经克服了过分自信和固执己见的倾向,使目标趋于合理,自我意识更适应现实。 2.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理解能力强,个性发展已经成型。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开放教育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对问题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都比较强。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本质,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他们在对新事物的需求、知识的渴望、新的理论和文化素质的要求上表现非常敏感。

  3.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经验丰富,能正确对待挫折,控制情绪的渲泄。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都是从学校走向社会,并在社会上工作和生活多年,学到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在学习中,他们能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遭受种种挫折时,能理智地控制情绪,学会适当渲泄的方法。这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三、自主学习与心理健康

  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态,具有比传统教育更大的开放性。其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其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具有更大的可选择性、多样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它把支持服务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能满足不同特征学习者求知的欲望。同时,能摆正在开放教育模式中自主学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自主学习要有健康的心理做保证。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至少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有以下几项:①智力正常,具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能表现出积极的创造性。②情绪稳定协调,能充满自信心,保持情绪平衡。③自我意识统一,能适应学习和工作,并主动地教育自我,发展自我。④性格健全,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有一定自控自制能力。⑤人际关系和谐,使人充满温暖,安全、舒畅的心理体验,能实施自主学习。

  2.心理健康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上述五种心理健康标准是对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是保证学习和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因为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一个人生理能量的发挥程度,更影响其个性的发展。而开放教育正是通过开发自我的个性,挖掘自我的能力来达到学习的成功。因此,开放教育对一t2,理健康的要求非常明确,它是自主学习所必备的重要条件。

  3.自主学习出成效,心理健康是关键。要想达到在自主学习中成绩优异,

  有效果,心理健康是关键。一个“积极发展的一t2,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一个开放教育学生,心理不健康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有两点不可忽视:①学习环境不适应。开放教育学生多数是自主学习为主,指导、引导、函授都是辅助的,它与在校生的学习环境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主要是靠自觉学习,一些学生往往处理不好这个环节,有的最终被迫休学。②情绪不稳定。开放教育的学生多数是二次学习,他们多数已走向社会,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在完成每天必需的工作外,又要安下心来学习,这种心理状况要求情绪非常稳定,如果情绪不好,就不能马上进入角色,对学习无兴趣,学习吃力,考试成绩就会下降。另外,学习时情绪不稳定,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最终毁了自己的学业。所以我们说,心理健康对自主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的学生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教育学习中获得成功。

【心理健康概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法学概论论文01-01

数学基础概论03-07

建筑概论实习报告03-20

药学概论心得通用03-28

仪表礼仪之概论04-07

关于商法概论的论文03-23

畜禽生产概论实习报告12-01

《认知科学概论》简介11-26

专升本艺术概论复习总结08-20

教育学概论论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