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1-03-13 18:04:04 幼儿园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幼儿园说课稿 篇1

  《火车呜呜叫》是一首节奏非常鲜明的歌曲,中速,匀速每个音都有配一个字,整首歌曲有4句,以8分音符为主,每句都是相同的节奏╳╳╳╳一音一字的格式幼儿在演唱中就感受到了八分音符在42拍中的旋律节奏。我班幼儿已经学过2拍子和4拍子的节奏型,所以要他们来给曲子完整打拍是很容易的。但要两种节奏结合起来以双声部的方式来打拍就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所以我将曲子同时用4分音符和8分音符来表示,不同的节奏型可以让曲子表达的更丰满、厚实有立体感,让他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节奏有不同的声音效果,激发了幼儿学习打击乐的兴趣。小朋友在春游活动中已看到过火车的外貌,聆听过开动的声音,这个活动给幼儿提供了表达火车形象的自由舞台。

  二、活动目标:

  节奏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集体的打击乐活动中对幼儿的倾听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仅要有专制的注意力,还要有与他人协调配合的能力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复习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4、8分音符来同时表达歌曲旋律节奏,让幼儿感受到不同节奏型表现的不同声效。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节奏感和感受力。

  三、活动准备:1、曲子的节奏谱电脑课件一个。2、已学会唱《火车呜呜叫》的歌曲。3、录音机一个。4、圆舞板每人一件。

  四、教学方法:本次活动以乘火车的游戏形式贯穿整个活动环节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将无形的音乐,用有形的动画来表现,有利于幼儿对节奏的理解。运用单句引导,整曲练习的方法,让幼儿由易到难掌握整首曲子的节拍。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有五个步骤1、听音游戏。2、复习歌曲。3、语言节奏游戏。4、观察节奏谱,学习用两种节奏同时打拍。5、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

  下面具体说说每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

  听音游戏《去森林玩》整首曲子有六个乐句分高、中、低三个音区,要求幼儿在不同的音区做不同的动作。如:在低音区做弯腰动作,中音区:向前平衡地开火车,高音区:抬头抬手往上爬。整个练习提高了幼儿听音的能力,同时发展了动作表现的能力。

  复习歌曲《火车呜呜叫》。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乘火车到祖国各地去玩一玩呀,请你唱一唱《火车呜呜叫》,唱的时候注意火车声要有远到近,声音从轻到响,速度稍快些。教师示范一遍,幼儿演唱数遍。在演唱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的节奏。

  三、单句练习4分音符和8分音符的合奏效果。在这里主要练习四小节:╳╳┃╳╳╳╳┃

  的节奏。出示课件动画,有上下两个画面,上面是2拍子的烟囱冒烟的情景,一拍冒出一团

  烟雾。下面是车轮滚动的画面每半拍车轮就由原来的黑色变为红色。两种画面都能分别隐藏。

  在这两种节奏中4分音符的拍打是难点,因为他不是一词一拍的。而按照幼儿平时的打拍惯

  常会把2拍子处理成╳0╳0的形式。因此我隐藏了8分音符的画面,不从视觉上去

  干扰他们,集中注意力练习╳╳┃的节奏型。为了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了乘火

  车旅游的游戏。“小朋友,我们坐着火车出发罗,火车漫漫启

  动了,准备好了吗?请你跟着

  火车的车轮声用╳╳┃╳╳┃╳╳┃╳╳┃

  咔嚓咔嚓咔嚓卡咔嚓上海到了上海到了

  教师出示表示伤害内的东方明珠塔。并用拍手的方式示范一遍要求原来的空拍也要用手拍打出声音来。教师用1、2给出语言速度,让幼儿有个心理节凑,有利于整齐的打拍。幼儿练习数遍。

  2、隐藏上面的画面,出示8分音符的画面,幼儿用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咔嚓咔嚓咔嚓卡咔嚓上海到了上海到了

  虽然一词一拍但同样的音乐换了8分音符后打拍的速度就快了,所以要提醒幼儿在拍手的过程中幅度要小些否则来不及。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节奏型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3、两种节奏一起打,同时出示两种节奏谱,先请女小朋友打4分音符的节奏,男小朋友打8分音符的节奏,要求一边念词一边打拍,用有声的语言和画面的变化做有形的指挥拐杖能让幼儿将两种节奏磨合的更整齐。以同样的形式进行交换,在幼儿掌握一定方法和规律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如:将上海替换成北极等,一方面让幼儿觉得有了新意,另一方面通过多次的练习能将双节奏的配合磨合的更加协调整齐为整首曲子的演奏打下基础。

幼儿园说课稿 篇2

  “垃圾”作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选择“垃圾回家’’作为教材,使幼儿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让幼儿在丢弃垃圾时就能做到分类投放,真正做到让垃圾“回家”,萌发幼儿爱护生存环境的情感,从小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1.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动重点:帮助幼儿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3.活动难点:是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分析垃圾的种类繁多,有些可以回收再利用,有些不可以回收,有些对人类有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它定位为活动重点。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宣传更是不容易,因此我将它定为本次活动难点。

  为解决这些,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录像、科教短片、情境等活动,又为幼儿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有利于幼儿将环保活动持续进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在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本次活动目标及重难点幼儿可以接受。

  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两段录像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2.知识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说活动流程

  环节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采用方式:播放录像(录像内容:整洁美丽的小区.又脏又乱、蚊蝇飞舞的小区景象),提问讨论。

  提问设计:“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解决的问题:让幼儿了解满地的垃圾是因为人们不讲卫生,随意丢弃杂物而造成的。肮脏的环境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岁危害,使幼儿产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环节二: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采用方式: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提问设计:“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解决的问题: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

  环节三:送垃圾“回家”

  采用方式: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

  提问设计:“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颜色?”“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解决的问题:认识环保垃圾筒,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戏中,能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环节四:设计“环保标志”。

  采用方式: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环保标志”。

  提问设计:“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

  解决的问题:鼓励幼儿为环保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画。

  说活动特色

  1.生活教育的理念。此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通过垃圾引出环保,从生活中小事体现环保这件大事,以小见大,激起幼儿关注生存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并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获得了无穷乐趣,也懂得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这个道理。

  2.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传输信息的方式是全方位的,并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范围宽广的特征,在这个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比较形象地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并很快获取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加深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加快了获取知识的速度。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大班语言说课稿<<顽皮的小雨滴>>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顽皮的小雨滴。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有各种形状?”《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再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顽皮的小雨滴”这个活动。

  大班阶段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幼儿的个性和交往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根据本班幼儿口语发展特点以及大班语言发展目标,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能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2、发挥想象,深入理解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语言表述画面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理解雨水与环境以及人类的关系。3、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雨滴,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幼儿在户外近距离真实的观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又在现场观看录像,让幼儿在整个雨景中观察的更清楚、仔细。在设计中有两个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小雨滴形象贯穿始终,老师扮演的小雨滴形象非常自然的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交流、观察、讨论。及时的进行启发、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大纲要求。二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课件,在这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直观的物象,满足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同时又让孩子们能在观察比较中轻松地找到自己的进步。为后面的谈话做了铺垫。在活动中,我采用教学情景化的方法,用事先录制好的下雨时的音乐把幼儿带入预设的环境中。由幼儿自由交谈,在这个环节中,我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谈。几分钟后,老师扮演的小雨滴及时出现,引起孩子们的欢呼,及时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过来,围绕主题展开谈话。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播放制作的并消除了散文声音的课件,为幼儿的表述提供了直观的依据。老师以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小雨滴的顽皮形象用语言表现出来。如:根据课件中的小雨滴离开妈妈怀抱时跳到树上、落在屋顶上,挤进草丛里。把妹妹的伞当作滑滑梯,骨碌碌滚下来。把清清的池塘当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链猗。躲在路边的土坑里,在柔柔的沙滩上捉迷藏。再通过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切换,使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为了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来我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是小雨滴,如:你是小雨滴的话,你想落到哪去?并请幼儿用语言表述出来,可以说给老师听,也可以说个同伴听。使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法。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同时,我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交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对他们进行知道帮助,建立一种积极主动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活动延伸部分我让幼儿用各种画笔来画自己想象当中的小雨滴,进而突出谈话的主题。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顽皮的事?在这一环节中,让先画好的幼儿说自己画的内容,给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最后,通过多每一个把幼儿刚才的创作过程在视频上展示出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共同提高,也是教师对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理解和想象的鼓励,幼儿看到自己作品的画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在此,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感受美、表现美,并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具有形象性、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愉悦化的活动内容和过程。所有环节都是围绕“小雨滴”来进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鉴于生活,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幼儿园说课稿 篇3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有一些人,见过就忘记,有一些事,经过就结束。然而,也有一些小小的事,却能让人终身难忘!窗外雪花飞舞,我的思绪也飘回了那次说课。

  说课这个词在农村幼儿园普及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XX年初吧,记得是镇教办组织全镇青年幼师进行一次说课比赛,幼儿园就我和另一位较年轻的老师参加。当时并不明白到底何为说课,因为在农村幼儿园信息比较闭塞,再加之外出学习的机会太少近乎为零,就经验主义认为,幼儿园的活动不外乎设计教案或上课展示吧,作为工作了十多年的我应该没啥问题。

  比赛前一天在小吃店吃早饭遇到了小学老师。一贯好学的我就问了她关于说课的事。不问则已,一问倒吓了一跳。“说课不是简单的写教案或上课,说课要求你贯穿理论知识,你的教学方法……”那老师说了许多我都没听进去,唯一的感觉就是“快找一篇说课稿借鉴一下,拜托了。”我这个人的心理素质较差,那时的手忙脚乱就别提了。上完一天的课,我和另一老师去小学找说课稿,仔细研究说课稿的格式,自己揣摩幼儿园的说课稿该怎样写,决定晚上依葫芦画瓢学写一篇先练练手。

  阴雨蒙蒙的天气使我的心情明朗不了。坐在比赛的教室里听其他老师的嘀咕使我的紧张缓解了不少,大家都对说课感到陌生,这个新鲜事物在幼儿园还没有发芽。当肖校长写下说课题目《发现》时,我没慌,我想到了前天给孩子们讲故事《三只蝴蝶》时孩子们的发现:课题来源于生活,我按照说课稿的格式设计了语言活动《三只蝴蝶》,写完我长长舒了口气。接下来还要表达自己的说课稿。这下我完全清楚了,说课说课就是先写后说。也许是自己发现的感触,我连说带比划,终于很有感情地结束了说课。猜猜比赛结果?哇!两名选手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我是其中一个。

  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不轻松。说课到底说什么,我才感知了一个框架,她的灵魂到底如何把握?我不清楚。作为幼儿园的骨干,我只有领悟透了才能带动大家。谁来帮帮我?我常常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在幼儿园工作足够了,只要把我的爱给孩子,没什么难得倒的。每天尽心尽职地做好一切就够了。好象“学习”这个词在我的生活中已疏远了。在农村基层幼儿园没有专家引领,没有名家讲学,再不自我加压,勤奋学习人就会赶不上这个课程改革的趟了。没人能帮,只有自己帮自己!

  因为小学里说课比较多,于是我请教了小学的业务校长。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他说:“说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怎样说好课,关键在于为什么。你为什么设计这节课?你为什么设计这个目标?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准备?你为什么要尝试这种教学方法?……解决了为什么,你的说课就成功了。”要解决这么多的为什么谈何容易!平时设计一节活动只是自己觉得这个环节好像孩子接受有困难就再改一下,没细想为什么开始孩子不能接受是因为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还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当?说课是用科学知识来诠释活动的环节,引领活动的成功。我恍然大悟。解决为什么的切入口就是理论知识充电。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义。”“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首先阅读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但从没细细研读。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的潮流中我能舍她而弃之吗?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我烂熟于心,纲要中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能力,教师的教育策略、角色转换等我倒背如流。那时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上课,不管是知识讲授还是指导操作,纲要中的经典都会在脑中闪现“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我重拾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等等,我做了大量的理论卡片。专家的理念真的很好,能拓展我们的思路。这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结合国情,结合本地、本校、本园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来了解每个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运用我们的所知所学来制定适合孩子的发展计划。这是我读书后的反思。我要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课程问题。那段时间我激情澎湃,我每天翻阅幼教杂志,做笔记,写心得。我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有什么所思所想就记下来。我并不光是为说课准备了,我觉得我是在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了。这时的说课已经跟我毫无芥蒂,心中的理论知识的支撑,眼中孩子世界的缤纷足以让我游刃有余了。

  县里的比赛有些威严,全县六十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包、手机都交上去,每隔十分钟进去一个选手。我记不请我的序号了,只记得上午没轮到我,下午比的。抽签拿题目,是《能干的小手》,很普遍的题目但要设计出新意还要动动脑筋噢。限时写完还要限时表达完。走进说课室时我发现前面坐了一长排的评委。我有些紧张,说课时话语有些颤,但一会就镇定了。我想自己的感觉还好,不能进入前列,也能在中游数数。比赛完我逛了商场,给自己轻松轻松。回到家就接到园长电话说课成绩进入前十名,准备一天去县里现场上课。……

  忘不了这个故事,因为它锤炼了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功,记录着我——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的足迹!老师是什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如果土壤营养丰富,你的庄稼就会长得茂盛;如果土壤贫瘠,庄稼就会颗粒无收。为了幼教田野的硕果累累,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敢于创新的自信,迎接新的挑战!坚信明天会更好!

幼儿园说课稿 篇4

  一、 课题的生成

  一天,在餐后散步的活动中,我们全体师生坐在草地上,享受着阳光的洗礼。于是,我给大家讲了“猫和老鼠”的故事,大家一致认为老鼠看见猫会逃会害怕,猫喜欢捉老鼠的关系,有一幼儿还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当时我就想除了用语言的形式表现猫和老鼠的关系,能否也用音乐游戏的形式来表现猫和老鼠的关系呢?于是便生成了此活动。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有内容、有情节、有角色并带有捕捉成分的容形象性、趣味性与一体的游戏。幼儿非常喜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话、对唱复习歌曲,进一步理解和表现角色不同的音乐形象(小猫——唯物、勇敢、神气;小老鼠——机灵、害怕);

  2、掌握游戏规则,学做游戏《小猫敲门》。

  教学重难点:

  根据歌词内容,创造性的表现角色的音乐形象

  重点:第一教时:在多种形式反复的感受中,启发幼儿用不同的音色及不同的强弱表现出小猫的威武、勇敢、神气及小老鼠机灵、害怕的角色形象。学唱歌曲。

  第二教时:唱熟歌曲,了解音乐及动作及规则的关系。学做游戏。

  三、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双主体”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情趣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2、角色扮演法:根据歌曲内容提供猫和小老鼠的头饰,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并在游戏中进行扮演角色。

  3、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和场景,以引起孩子多活动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此外,我将适时地采用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启发提问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乐曲更深层次的理解,对音乐游戏的更加热爱,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二)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深刻。

  2、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学一学、唱一唱、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幼儿对音乐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活动准备

  录音、小猫和老鼠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1、律动《猫和老鼠》:幼儿在猫的音乐伴奏下,按二分音符的节奏学猫走;听到《老鼠的音乐》,用八分音符的节奏走路,表现贼溜溜的形象。

  2、复习语言节奏:《小老鼠上灯台》,要求幼儿口齿清楚,较有表情地边念边做动作。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了, 叽里咕噜, 滚下来。

  3、发音练习:《小猫敲门》

  1 3 1 3 5 5 5 ︱ 5 5 5 —︳

  小猫 小猫 在敲 门 (幼儿)咚 咚 咚—

  小老 鼠 听见 了 5 5 5 5 5—‖

  快快 快快 逃

  4、复习歌曲:《小猫敲门》

  (1)“今天,我要请小朋友来扮演小猫和小老鼠,小猫和小老鼠在一起可以玩什么游戏呢?”(小猫敲门)“我们先把这首歌唱好,游戏才会玩得高兴。”

  (2)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歌。

  (3)用对唱的形式复习歌曲。

  (4)老师提问:

  ①“这首歌曲里面还有两句对话,老鼠是怎么说的?小猫是怎么说的?”

  ②“老鼠说话和小猫说话,声音一样吗?为什么老鼠的声音轻,而小猫的声音响呢?”(幼儿学说话,表现小猫和小老鼠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5)完整演唱

  5、幼儿扮演角色做游戏

  (1)幼儿扮演老鼠,老师扮演猫司令,提醒幼儿用动作表现出老鼠机灵害怕的样子。

  ①老师:小老鼠可机灵了,但看见猫司令很害怕,从哪些动作中可以看出来?(轻声说话、东窜西窜、速度很快等)

  ②师生共同游戏一遍。

  (2)幼儿扮演猫司令,老师扮演小老鼠,提醒幼儿:猫司令的动作是很神气的,最后一声“喵呜”才能扑向老鼠。

  ①老师:猫司令真神气,从哪些动作可以看出帽司令是很神气的?(用力敲门、手拍胸脯、大声说话等)

  ②师生共同游戏一遍。

  (3)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戴好头饰分别扮演猫司令和老鼠,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4)幼儿再次游戏。第二遍音乐的时候,小猫捉老鼠,老鼠可以蹲下躲避。

  6、游戏《黑猫警长》

  “我们扮演黑猫警张,开着警车到别的地方去捉老鼠了!”幼儿扮演黑猫警长,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开着警车出活动室。

幼儿园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亲亲长颈鹿》这个故事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中。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 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

  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a) 教学具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i. 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

  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

  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ii. 知识上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

  i. 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联想也就丰富了。如小兔子马上要去参加演出了 ,又过不了河,这让幼儿觉得多么着急啊,他们会主动地想出各种方法过河。当他们真正过了河,参加了表演,这种心情和我们以往用图片江湖上,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 角色游戏法: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善良、可爱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儿的喜欢,让他们自己来扮演这一角色,不仅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还能充分让他们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iii.提问法:这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改变以往语言教学总是先讲完故事再进行提问的模式,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小兔子应该怎样过河呢?我们该怎么感谢长颈鹿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游戏联系法等学习方法。

  i.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ii. 游戏练习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联系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 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2、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3、完整讲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将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并直接告诉他们要去参加“动物联欢会”了,小朋友们最喜欢去参加表演了,所以,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1、我们应该怎么过河?2、长颈鹿阿姨怎么帮助我们过河呢?(和长颈鹿阿姨一起讨论后,小朋友们按照讨论出的办法过河)3、我们怎么感谢长颈鹿阿姨?(大家一起亲亲长颈鹿)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这一环节通过提问、游戏,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中小兔子涂上口红去亲亲长颈鹿这个教具存在着不卫生的因素,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故事的后半部分进行了一些修改。这样既避免了卫生问题又激发了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让他们知道原来不只是嘴巴才可以亲的。

  c)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长颈鹿阿姨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别人后你的心里是怎么样的?通过谈话让幼儿懂得友爱互助是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

  d) 表演歌曲《春天》

  这个环节是根据故事内容而设计的 ,它既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得比较完整,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充分地抒发他们的快乐情感,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历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幼儿园说课稿 篇6

  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让幼儿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本班幼儿已学习了10以内初步数概念的数序,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学习序数不必像学习基数那样逐个数地形成概念,因此可以分两段集中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5以内的序数,再学10以内的序数,本节课就将内容定为学习5以内的序数。

  学习序数要求能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序数,老师就降低了要求,即从左到右,从下到上来排列物体的次序,这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在生活中,幼儿已习惯这两个方向来排列物体的次序。数数是从左到右数的,楼层是从下到上数,避免了逆排序造成的干扰。

  老师将这节课的重点定为学习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单纯从一个方向认识序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很容易掌握,因此,教师又设计了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两个方向同时排列物体的次序的综合练习,将学习内容难度加大,使学习更具有挑战性,这也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

  教师在突破重难点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难度逐层递进,从给小动物排队,学习从左到右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再到送小动物回家环节,又学习从下到上的方向来说出“第几层”,第三个环节则是送小动物去坐双层巴士,将难度提高,让幼儿学习从两个方向同时给物体确认次序。最后的取礼券则又加了难度,让层数和个数量加大,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了礼物,满足了成功感。

  2、 为了突破从双重方向排列物体次序这个难点,教师就安排小动物坐双层巴士这个情节,借于幼儿坐双层公共汽车的经验,有老师来报座位号,幼儿集体放,将难点得以解决。

  3、 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让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充分的操作中学习到了序数的概念。

  4、 教学中能充分考虑到幼儿个别差异,在最后 的礼券取奖品的环节中,教师在绘制礼物位置的这个指示图时,把能力差的

  幼儿的序数难度降低,即把层数、位置往左一些,排的低一些,前一些,而让能力强的幼儿的礼物放在层数高,位置后一些,满足不同能力幼儿 的需求。

  5、 礼券中为了验证幼儿找到的礼物对不对,教师事先在礼物背后写上了学号,便于老师的检查。

幼儿园说课稿 篇7

  说活动教材

  有关目标“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理解和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我的理解中,社会行为规则是那些预先以成熟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的规则。作为一个社会人,就必须无条件地适应、内化、遵守这些规则,很明显,这是一种他律的规则。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在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如何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迫在眉睫。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动物、森林的保护,防止大气和水的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小事”。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美丽的花坛旁边有人们丢弃的果皮,穿着时髦的阿姨会随手丢下用过的餐巾纸。这些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对待生活的态度。毕竟,幼儿期的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别人这样做,他们也会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用各种方式让幼儿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社会、我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环境,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从中找到快乐。

  “垃圾”作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选择“垃圾回家’’作为教材,使幼儿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让幼儿在丢弃垃圾时就能做到分类投放,真正做到让垃圾“回家”,萌发幼儿爱护生存环境的情感,从小帮助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动重点:帮助幼儿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3.活动难点:是为环保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分析]垃圾的种类繁多,有些可以回收再利用,有些不可以回收,有些对人类有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将它定位为活动重点。让幼儿将环保行为在自律的基础上用各种有效方法去监督、宣传更是不容易,因此我将它定为本次活动难点。

  为解决这些,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录像、科教短片、情境等活动,又为幼儿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环境,活动延伸有利于幼儿将环保活动持续进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在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基础上,本次活动目标及重难点幼儿可以接受。

  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可乐瓶、果奶瓶、玻璃瓶、纸盒、废电池、废纸等;两段录像短片(整洁和脏乱小区的环境录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科技短片)。

  2.知识准备:请幼儿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的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说活动流程

  环节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采用方式:播放录像(录像内容:整洁美丽的小区.又脏又乱、蚊蝇飞舞的小区景象),提问讨论。

  提问设计:“你们喜欢哪个小区,为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有什么危害?”

  解决的问题:让幼儿了解满地的垃圾是因为人们不讲卫生,随意丢弃杂物而造成的。肮脏的环境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许岁危害,使幼儿产生送垃圾“回家”的愿望。

  环节二: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

  采用方式: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提问设计:“垃圾可以分成几类?”

  “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么做?”

  解决的问题: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

  环节三:送垃圾“回家”

  采用方式:亲身尝试,将实物垃圾送到环保垃圾筒内。

  提问设计:“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颜色?”“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

  解决的问题:认识环保垃圾筒,了解绿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黄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戏中,能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

  环节四:设计“环保标志”。

  采用方式:结合自身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引出设计“环保标志”。提问设计:“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该做些什么?”解决的问题:鼓励幼儿为环保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争做“小小环保宣传员”。设计“环保警示标志”,张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宣传画。活动延伸:收集废旧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具体内容如下:

  活动区

  材料收集

  方法 <>说活动特色1.生活教育的理念。此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通过垃圾引出环保,从生活中小事体现环保这件大事,以小见大,激起幼儿关注生存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并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获得了无穷乐趣,也懂得环保从身边点滴做起这个道理。2.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传输信息的方式是全方位的,并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范围宽广的特征,在这个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幼儿比较形象地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并很快获取一些垃圾分类的知识,加深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加快了获取知识的速度。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是其他教育活动的引子。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美工区

  可乐瓶、纸盒、果冻盒、各种玻璃瓶

  制作小娃娃、挂件、装饰瓶子;制作环保服装;环保宣传画展 <>

  棋类区

  可乐瓶盖

  制作环保棋 <>

  音乐区

  各种罐子、瓶子、美工区制作的环保服装

  制作成乐器,进行伴奏。进行时装秀表演 <>

  计算区

  小木棍、贝壳、纸盒

  练习数数、制作几何体 <>

  建筑区

  各种纸盒、瓶子 作为建筑的辅助物

幼儿园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通过一次集体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自我中心意识都较强,似乎还不懂得从外表体察他人的情绪,也不懂得应当怎样妥善管理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说体谅他人和宽容他人,于是我设计了心情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学会并懂得理解情绪的特征,并在活动过程中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和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就如《纲要》社会领域中所说: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二、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向导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几个目标:

  1、引导幼儿在体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特征及成因。

  2、通过分析讨论初步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及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3、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绪的特征及成因。

  难点:在活动中,同过讨论、分析让幼儿认识并初步学会怎样转化自己的情绪,学会体谅、宽容他人。

  三、说准备

  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适应,为此,我做了以下的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请幼儿回家注意观察家人的心情,并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纸、笔。

  四、说教法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师幼互动,我采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把实物或教具陈示给幼儿观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由于教具的直观形象,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有显著的效果。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让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知更加的透彻。

  2、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互动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画出来。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操作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看、听、说、操作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更深刻的体会到情绪的不同。

  2、体验法:在活动的第3环节中,我让幼儿自己画出自己的心情,并表述了自己的心情,在画画说说中引导幼儿更深一层的体会理解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

  3、讨论法:在活动的第3环节,我通过引用讨论法,让幼儿在讲讲议议中,初步理解情绪该怎样转化的外在形式。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在讨论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对心情的不同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六、说过程

  活动流程为:分享交流活动—体验理解—内化自我—延伸活动

  1、分享交流

  活动开始,我就请幼儿将自己昨天在家观察家人心情的记录呈现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家人的心情,因为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触的家人,幼儿又非常地熟悉他们,对他们生气的特点,开心的表情都非常的了解,所以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幼儿都非常积极踊跃的发言,在热闹的交流讨论中,幼儿在无形中对人的基本情绪的特征都有了一个初步大概的了解,理解到人在生气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开心的时候也一样,并引导幼儿在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无论是生气还是开心都有原因。

  2、体验理解

  对情绪有了大概的认识后,就应该让幼儿初步理解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我采用的是观看多媒体课件,首先观看的是被被因为心情不好拒绝参加游戏的短片,观看完后,提问幼儿,那贝贝心情不好,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呢?请幼儿想办法帮助贝贝,在帮助贝贝的过程中,幼儿既学会了要体察他人的感受、宽容、体谅他人还培养了他们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在讨论完贝贝后,接着观看了佳佳的表现,对于佳佳的表现,幼儿都非常的赞同,在与的鲜明对比后,幼儿更深刻的体会到应该懂得分享快乐。各种的假设,不停的提问,让幼儿更加的融入了短片中两位幼儿不同的情绪中,而短片中两位幼儿鲜明的情绪,也让小朋友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应该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最后,幼儿还学会像佳佳一样带给他人快乐。

  3、内化自我

  在讨论过别人,帮助过别人后,幼儿对情绪的基本特征及成因以及情绪转化的外在形式都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候,请幼儿来画一画自己今天的心情,然后用语言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在画画说说的过程中,让幼儿知道我们不仅可以自我调节,还可以帮助别人调节心情,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周围的人,幼儿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理解,对自我的认识得到了一种升华。

  4、延伸活动

  活动结束,关键是引导幼儿对心情有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我引导幼儿到语言角去继续说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到美工区去给自己的心情配上颜色,就如《纲要》社会领域中所说: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延伸活动中,继续引导幼儿对心情的认识和学习。)

  七、效果预测

  本次活动我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畅谈中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内在感受,并运用讨论、模拟体验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达到了预期效

幼儿园说课稿 篇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了解两栖动物独特的生活习性,知道一些两栖动物的名称,感受两栖动物奇特的本领。

  3.让幼儿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幼儿要保护它们,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以为教材重点是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青蛙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的知识。

  教材难点:幼儿学习排列青蛙生长过程。知道一些两栖动物的名称,感受两栖动物奇特的本领。

  三、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

  采用谜语引出课题,引起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1.让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进入实验室采访,充分体现幼儿主体性。

  2.采访结束幼儿讲述自己看到的一切,教师进行总结,体现了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处于支持者、引导者的地位。

  3.让幼儿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用题纸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第三部分

  教师与幼儿一起把青蛙送回家,用行动来体现保护动物,爱护青蛙。

  四、活动方法的选用:

  整个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法、讨论法、尝试法、游戏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动静交替,使幼儿在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等活动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心情。

  五、总结:

  从整节课的设计上,我紧紧围绕新纲要的思想,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从而使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幼儿园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的选择: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表现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注意游戏化、情景化。《纲要》中对教材的选择有这样的一段话:教材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而应彩云老师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鉴于以上种种原由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好听的声音》这一题材作为本次活动内容。

  2、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幼儿快乐情绪的激发、倾听感受、操作体验为主要目的,在活动中渗透多种知识经验与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本次活动目标定为:

  (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重点:探索用各种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难点: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根据以上三条目标定向作如下活动准备:

  (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PPT。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

  (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儿根据教师准备的物品进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动在引起兴趣后,采取了操作,让幼儿在动一动,装一装,听一听中获得感知,探索用各种办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品尝游戏的环节中,让幼儿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来猜测软硬糖果分别能发出大鼓还是小鼓的声音。

  3、提问法:设计提问,引导幼儿听声音,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演示法:通过多媒体,把生活中的声音放给幼儿听,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认识,多媒体的运用,引导幼儿去听去猜去模仿,使幼儿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统一。

  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情感,在本活动中,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方位的参与: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的指出,“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我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敲敲,打打,拍拍,听听,猜猜等多种方式的参与,对探索用不同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产生兴趣。

  2、师幼合作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会明显的提高。我采用自编的小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给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积极对答教师的活动中,让手中的瓶子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3、游戏法:让幼儿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在吃吃玩玩中感受到硬糖果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软糖果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采取的以上种种教学方法,极大的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教学活动,活动步骤为:

  激发兴趣——动手探索——听音伴奏——品尝区分——延伸活动(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声音,让幼儿用耳朵听一听、猜一猜,激发着孩子辨听来自幼儿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动手探索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我为幼儿安排了动手探索,提供了塑料小瓶,小盆,黄豆若干供幼儿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引导幼儿敲敲,打打,拍拍,听听,摇摇,用各种办法让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3)、听音伴奏在自由探索过后,我就采取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4)、品尝区分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兴趣稳定性差,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我就请幼儿尝一尝,咬一咬,再次吸引幼儿注意,激发活动的兴趣。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5)、延伸活动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附: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行猜想、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

  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索用各种办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

  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

  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历年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精选】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合8篇07-10

精选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08-01

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九篇06-04

精选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模板集合十篇08-11

【精品】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九篇07-12

【热门】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06-24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06-23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06-20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06-11

【必备】幼儿园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