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2-11-15 16:32:17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合集1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

  一、创设情境,明白为何而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想在这节课中,这个价值的体现,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个四则混合运算学了以后有什么用,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习。针对这一点,我就创设了跳绳比赛这个情境,意在通过学生列式解答,比较后发现,综合算式和分步计算虽然都能达到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但是,很明显两条路是不一样的,综合算式显得更简洁、更概括,体现了它的优越性,说明我们今天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学习,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要用到的,这样设计为后面的继续学习的必要性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自主探索,明确运算顺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中括号的出现是第一次,从这个符号的名称到它的作用,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一部分可能还没有听说过。根据这样的学习实际,我就安排了让学生自己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题目,目的是想让已经知道的学生用中括号来体现它的作用,让还不知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想办法来使原来的题目跟现在的运算顺序符合。就像课堂中出现的情况那样,有一个学生就用了大小不同的小括号以表示区别,通过比较发现,可是可以,但区别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搞错,而形状不同的中括号,用在这里比较合理。这样的安排,使已经知道中括号的学生进一步明白它的作用,使还没有听说过的学生从这里更明确了,它只是改变运算顺序的一个符号、一个记号而以,它的作用和小括号是一样的。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对运算的顺序就更加明了了。

  三、角色换位,培养逆向思维

  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老师出题考学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还是被动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更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最后,我安排了考考老师的题目,让学生当老师,来考老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想把老师难倒的心理,所以积极性非常的高,个个参与,小手举得高高,而在这参与中,无形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时提醒,注意有效阅读

  “阅读”一词,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用得很多,特别是高段,老师都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时时刻刻都含有阅读,如何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提高有效阅读的能力,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有效阅读来帮助解答问题,在本节课中,我特意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1、在情境中,看完题目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在哪个地方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由此来引起学生通过阅读概括要点,为问题的解决搭桥铺路。2、在计算118+1536÷12×63-59118+1536÷12×(63-59)两个题目中,我有意让学生说说怎么样会做得更快?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发现在做第二个题目时可以“偷懒”,把中间的答案抄过来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学生明白了仔细阅读、认真看题的必要性,给解题速度带来了方便。3、错例分析,提高阅读的能力。在完成了题目后,我安排让学生在数学小家庭中交流,并要找出成员错误的原因。这里的意图一是概括存在错误的主要原因,以提醒大家注意;二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审题的能力,判断做得对或错很简单,但要看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就不简单了,这需要非常认真地去看、去观察才能完成的,这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

  不足之处:

  题目的难度有所偏大,导致时间紧张,因为考虑面面俱到,重点突出不到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4页。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大面积的土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这些单位比较适用于计量物体表面、平面图形以及小块土地的面积。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则很不方便,因此需要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跃,好动,想像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交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四、说教法和学法

  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数学课堂应是一个多向互动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在集体中进行知识和经验碰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更活跃、更发散。

  五、说教学流程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口算训练:(3分钟)

  300×20= 100×10= 13×100= 20×500=

  40×200= 3×400=50×70=600×30=

  700×10= 800×20= 15×20=30×14=

  (二)、复习旧知,揭示课题(3分钟)

  1、说出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指名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并说出换算的方法。

  7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3、(出示84页主题图)

  谈话引入:同学们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体育场、森林、首都北京的面积都很大,测量这种较大的土地面积时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位新朋友。(板书课题)

  (三)、以标导学,探究新知:

  1、自学提示:(2分钟)

  ①自学课本84页,划出重要的句子。

  ②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③阅读“生活中的数学”,感受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学生自学(7分钟)

  师:自学时想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每个知识点可用横线划出,疑难问题要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自学过程,掌握学生自学信息。

  3、自学反馈(8分钟)

  汇报自学成果:

  ① 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②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同学们想象一下)

  师:认识了 1公顷、1平方千米。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加深记忆,帮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

  ③教师引导学生感受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

  我们的一间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想一想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和起来面积约是1公顷?(200个) 空旷的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④问:你知道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吗?(引导学生推算。)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4、教师总结:(2分钟)

  这节课学习了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还学习了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这些知识要牢记在心,才能正确运用。

  (四)、巩固练习:(8分钟)

  1、课本85页第1、2题

  2、填空:

  4公顷=()平方米20000平方米=()公顷

  5平方千米=()公顷80公顷=()平方米

  3平方米=()平方分米900平方米=()公顷

  (五)、课堂检测:(7分钟)

  1、填空:

  8平方千米=()公顷6公顷=()平方米

  40000平方米=()公顷100公顷=()平方千米

  700公顷=()平方千米

  北京世界公园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微缩景观公园,面积约47()。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米,也就是( )公顷。

  面积是1平方千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

  2、在○填上“>”、“ <”或“=” 。

  3公顷○3000平方米

  500公顷○5平方千米

  70000平方米○7平方千米

  6公顷○600平方米

  3、某农场有一块长方形的水稻田,长是800米,宽是400米。这快水稻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板书设计:

  公顷、平方千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六、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4、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5、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口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注重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运用,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独特感受,同时也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本课内容的一个知识生长点就是表内乘法,将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相乘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计算,以此来渗透转化的学习方法。为学习乘法估算和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理解算理,学会口算方法。

  (2)、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乘法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感觉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4)、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由算理想算法。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本着体现计算教学新理念的原则,重视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为学生搭建平台,逐步地去感悟哪种口算方法最优化,逐步熟练地运用口算方法并能有效地进行迁移。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思路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计算教学往往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首先创设游乐园这个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地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然后提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提问及解答问题的能力,情景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素材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解决同一问题的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探索10乘几的口算方法,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得出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再呈现一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4、课堂反馈,检查效果。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1)基本练习;(2)解决问题,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 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

  1、导入:师:大家喜欢去游乐场玩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

  出示主题图: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3、大家看到小精灵聪聪的话了吗?一起读。(生提出问题时,让2名学生说出算式)

  第二、解决问题,探究算理。

  (一)探究10乘几的算理

  师:小精灵聪聪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出示例1的第(1)题: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问题写在纸上,用幻灯放映)

  2、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计算。(齐读题目,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汇报,老师板书:2×9=18(元)(你是怎样想的?)

  2×10=20(元)

  3、探究10乘几的算理

  师:2×10没有乘法口诀,你是怎样想的?(前后桌四人为一组说一说你的想法,看看哪一组想到的的方法最多)

  学生的回答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2×9=18,18+2=20)

  (2)看成10个2相加来计算 (2+2+2+2+2+2+2+2+2+2=20)

  (3)2×10表示2个10相加,所以是20。(10+10=20)

  (4)用1乘2等于2,再在2的后面添上一个0。(板书:1个十×2=2个十 )

  老师把4种算法都板出来

  4、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优化算法)

  师: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再试试,看看哪种方法最简便。

  5、练习(每人一张答题卡)

  3×10 5×10 10×8 6×10 4×10 10×7

  展示,并让2名学生说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10乘几的算理算法的理解。

  (二)探究20乘几的算理

  1、出示例1的第(2)题: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2、学生齐读题,自己解答,汇报,老师板书:20×3=60(元)

  3、探究20乘几的算理

  师: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的回答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将20×3看成2×3=6,再添上一个0,就是60了。(即2个十×3=6个十 )

  (2)因为10个3是30,所以20个3是60 (20个3相加)

  (3)20×3表示3个20相加,(20+20+20=60。)

  把算法板出来

  4、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

  (三)口算练习,小结算法。

  1、口算400×5=

  师:我们来看这个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老师板出题目,生说算法。(让几名学生说算法)生汇报,老师板答案。

  2、做一做: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师:有没有信心接着下面的挑战。

  30×9= 300×9= 3000×9= (写在纸卡上放映)学生说答案,老师在题卡上写出答案。

  师: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让学生在体验中,优化自己的口算方法。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板课题:口算乘法)我们通常把这类题目转化为表内乘法来计算,先把题目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质疑。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69页,认真看一看。有不明白的吗?

  5、请同学们看课本68页的主题图,谁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3名学生说)

  第三、巩固练习,掌握应用。

  1、做练习十五第一题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1页,练习十五第一题,自己把得数写在课本上,看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先全班独立口算,在课本上写得数。展示一名学生答案,并让学生说出3个算式的想法。

  2、做游戏:我出你答。

  师:现在我们做个“我出你答”的 游戏好吗?老师说算式,你们说答案。(师说两个)

  师:谁来说个算式大家答?(2-3名学生说)

  同桌两人玩游戏,每人说两个算式。

  3.做练习十五第2题、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再解答)

  (1)读题后,独立计算。

  (2)学生汇报。

  (3)你是怎么想的?

  第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

  一、简析教材

  循环小数是个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7和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根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让学生观察它们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是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而简单介绍循环小数的简写。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最后简单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了循环小数等概念,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思想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法学法

  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学法。

  1、以趣激趣,引入新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情怀,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新课导入中激趣的重要性。新课开始,我采用故事情境法,让学生体验“循环”的意思,从而说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深入理解循环的意义,为后面学习新知作个好的铺垫。

  2、主动探索,建立认知

  新课程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依据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小组计算的动手情境,让学生动手计算,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让学生试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多层次多网络,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小数还可以分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中还有循环小数等。

  3、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

  好的练习设计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进而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完新知后,我设计了三类练习,一类是填“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在学生填完后我适当进行总结,深入渗透“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不一定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的思想。第二类是练习循环节的近似值,这也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时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求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感受数学给我们带来的内在美。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让生说说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

  2、揭示“循环”,让生举例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3、引入到数学现象中。

  以故事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现在课堂所追求的一种情境教学。并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循环现象,为新知教学架梁铺桥。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计算四道题目,其中一道的商是除的尽的,三道的商的是除不尽的。并组织讨论:将这些商分分类,你们发现了什么?

  2、交流总结得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及循环小数。

  3、重点研究:循环小数的特征(得出定义及探索是怎样发现它是循环小数的)

  4、让学生出题判断是否是循环小数,加强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

  5、深入得出: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并举例证明)

  6、看书并教学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小数的两种形式: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循环小数。这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看书质疑,对新知及时进行巩固,并让学生提出想学习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练习设计

  1、填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1)出示六个数,你们有什么疑问?(3.1604是什么意思?)并教学三个循环节的写法。

  (2)让学生填空。交流并小结:先选出有限小数,再做无限小数,从无限小数中得出循环小数。渗透数学思想。

  (3)教学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2、填空: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判断题:错的说说原因。

  针对本课知识点较多,我在练习设计时考虑到多层次、多角度。并在第一题的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总结延伸

  1、说说本节课学到什么知识?

  2、趣味数学(课外延伸题)

  最后我设计了一道“趣味数学”题,一方面让学生学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体验数学的美。(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比如玩个数学游戏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又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和乘法估算”的继续学习。教材在编排时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从而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为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打基础,也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

  三、学习目标的确立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用竖式计算比口算更方便,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算理。

  四、说学法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估算和计算,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合作及应用数学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只有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问题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才能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感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逐步的加深对算理和法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轻松地获得新知识。

  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

  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流程预设

  恰当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还在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把实践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成为一个真正的探索者、研究者,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3分钟)

  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17×5

  这是上册我们学习的一位数乘多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板书:笔算乘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二、以标导学解读探究(15分钟)

  1、自学例1。

  自学提示:

  (1)自学例1后说一说图中展示的内容是什么?怎么列式?

  (2)观察乘法竖式:

  ①先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顺序。

  ②再用谁乘谁,怎么乘?说出计算顺序,怎么照位?

  2、自学反馈:指名让学生说老师边板书。

  24

  ×12

  ————————

  48__24×2

  24 __24×10

  ________

  288

  24×12中的12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求出这两部分的得数?

  得出这样便于口算的道理,也为帮助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与此同时也允许学生把12用他们认为更便于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另一种是直接用竖式计算。竖式的摆法学生肯定没问题,对于第一步如何计算也难不倒学生,关键是第二步、第三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算法,让学生弄清第二步、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根据学生的汇报,强调书写格式并板书,用个位上的2去乘24,乘得的积是表示48个一,积的末尾要和个位对齐;用十位上的1去乘24,乘得的积表示24个十,乘得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这样利用迁移原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和理解,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

  3、教师点拨:

  笔算乘法时:(1)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得数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完成63页的做一做。

  同桌互相检查。

  口答:

  A、计算23×13时,先算()个23,再算()个23,最后算()

  B、计算41×21时,先算()×(),再算()×(),最后算()

  2、拓展练习

  书柜桌子椅子

  44元43元12元

  (1)买12个书柜要多少钱?(2)买21张桌子要多少钱?

  (3)买14把椅子要多少钱?

  四、梳理知识总结反思(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谁能说一说计算过程。

  五、课堂检测(7分钟)

  1、笔算下列各题。

  2、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

  34232242

  x12x21x21x21

  ————————————————

  68432242

  34624484

  ———— ———— ———— ————

  102663482882

  3、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思考题:(6分钟)

  1、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的2看做5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2、海龟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后它的体重将增加到4080克,你知道它刚出生时有多少克吗?

  六、教学建议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

  2、重视对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的引导。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节,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二、说学情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情况。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有了直观感知,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也能说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不过对于精准的语言表达和概念的描述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应重点放在学生的验证过程和表达上。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从边和角的角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增强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学习空间与图形的价值,增强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为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难点为观察、猜想、验证等自主探索的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取复习导入的形式请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接下来利用大屏幕展示一些常见的四边形,请学生将黑板上的四边形进行分类。选择出较为特殊的四边形即长方形和正方形,此时我会提问:你能准确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吗?顺势引出本节课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谈话法、启发法等。

  (1)首先请同学猜想: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哪些特点?在小组里说一说。

  (2)其次请同学针对猜想进行验证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①用直尺量一量或动手折一折、比一比,你能发现哪些边的长度相等?

  ②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你能发现什么?

  (3)其次小组汇报介绍验证方法并汇报长方形的特征: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①学生通过量一量,从中看出上下边长度相等,左右边长度相等。我顺势介绍“对边”的概念。并与学生一同总结:通过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不同边,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

  ②有的学生通过折一折,说明对边相等。

  ③当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我会请同学们举起手中的长方形,互相看一看,你们的长方形一样吗?(颜色、大小都不相同)虽然长方形的颜色大小不同,但是不是验证后都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一特征?那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长方形,它的边和角都有这样的特征。

  我因势利导介绍“对边、长、宽、边长”等各部分名称,并让学生指一指数学书的封面哪条边是长?哪条边是宽?在自己的正方形纸上标出边长。

  (4)最后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表格。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和表达,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小主人去探究发现,印象更深刻。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我会设置三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1、辨一辨:下面的图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把序号填出来。

image.png

  2、填一填。

image.png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不同层次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完成,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

  (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你能从生活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应用意识。

image.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四边形》。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空间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园场景图,图上有许多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信息。目的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图形特别是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并从整体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接下来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本单元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同时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都不要求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因此,我觉得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为: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难点是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在教学中我打算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1.重生活经验,让学生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感知数学。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和空间与图形有关,他们的生活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因此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重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事数学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观察法:通过观察主题图和图形,找出四边形,再通过分类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动手操作法:通过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

  概括法:在实践活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我把本节课的预设过程分为四大块,分别是,

  一.感知四边形

  1.围四边形。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图形:四边形,你想像中的四边形是怎样的?让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表示出自己想像中的四边形。(注意:如果学生围出的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2.定义四边形。这里的四边形的定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定义。师:看着这么多的四边形,你能说一说,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二.寻找四边形

  1.在主题图中找四边形。

  2.在图形中找四边形。

  3.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4.小结。

  三.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过渡语:象这样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图形出示,不同类型的四边形)。

  1.分类。师:你能按自己的标准把这些四边形来分分类吗?

  学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此,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理由,对于学生的不同方法,只要有自己的理由,都要予以肯定。其中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为一类,其它图形分为一类进行的分类方法进行重点研究,解决本课的难点“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2.练习

  准备一些关于特征的判断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读写、数位、四则运算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有不少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读写小数,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起始部分,是今后继续学习小数意义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必备知识。

  教材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注意体现“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的……”课程理念,借助学生熟悉的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学情分析,我拟定了以下目标:

  二、说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小数并体验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会正确读写小数。

  2、通过与整数的比较,知道小数的组成,能熟练说出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各是多少。了解小数的十分位、百分位。

  3、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会熟练说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提高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强调,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小数。

  多媒体播放明明妈妈买水果的录像:电子称上依次显示出:3.25、0.8、2.7这些数,并适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数的区别,引出小数,板书课题。这样引入使学生知道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环节二、师生交流,认识小数。

  这个环节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借助经验,读写小数

  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部分学生已经具有了读写小数的能力。因此我让学生先试读这些小数,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反馈、纠正和同伴互助、讨论汇报得出读写小数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的进行小数的读写。这样教学重视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比较迁移、认识小数

  此环节我采用对比迁移的方法,先让学生观察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很自然地引出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地教学。并借助整数的数位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所占的位置也有名字,从而告诉学生2在十分位上、5在百分位上。这样设计既沟通了整数与小数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蕴含着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步:模拟购物、理解小数

  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根据三年级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模拟购物的环节,让学生理解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具体意义。首先多媒体出示部分商品及价格,要求学生先读出这些小数,接着进行小组

  合作。要求各组选出一名学生当售货员,一名学生当核对员,另两位学生当顾客,进行模拟购物。购物时要说出物品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说对了,就把相应的图片送给他)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在汇报的基础上进行

  交流、概括。得出结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十分位上的数表示几角,百分位上的数表示几分。

  环节三、指导看书,培养习惯

  课堂上我及时指导学生看书,并让学生画一画、读一读、填一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环节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

  数学知识的掌握,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依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

  因为这节课是起始课,基础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把教材练习十八的第1题、第3题、第5题作为基本练习题。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使学生熟练地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组成。

  (2)趣味练习

  这个练习借助动画,加上童声配音,使练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会把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几元几角几分;又会把几元几角几分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3)拓展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小数。我设计了拓展练习。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这些卡片组成小数,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以上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会新知的同时,形成技能。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环节五:梳理反思,全课总结。

  课堂总结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和学习方法后,我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中有知识的概括,有数学思想的渗透。既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活动经验。

  六、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捷性。整体来看,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附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

  3.252.70.8……都是小数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25读作:三点二五

  十百

  分分

  位位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教。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定这节的教学目标为:

  ⒈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学关系。

  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二、说教学过程和方法

  本节课为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我创设了小学生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孙悟空带大家去花果山游玩这一情境引入,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教材看,只提供了衣服搭配一个情境,为了让学生有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安排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即衣服搭配。饮食搭配。路线搭配以及照相搭配,每一个活动将孙悟空融入其中。每一个活动都让学生感受到这四个活动的层次各有不同。但每一个活动都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每一个学习活动。

  本节课,设计了搭配衣服、搭配路线、搭配食物这样三个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寻找规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既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了一个感悟、体验、提升的数学化过程。

  在搭配衣服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借助实物图片独立操作,直观感受搭配的方法。然后通过汇报及学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按一定顺序搭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接着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搭配方法,在汇报时引导学生评价,让他们认识到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方法和技能。让学生总结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为今后学习相关的组合知识打下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课本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50、51页的例1、例2和51页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二的第1、2题。

  2、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上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些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学好。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学会笔算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3)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能用笔算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

  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处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忽略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造成课堂气氛紧张,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也联系到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编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直观地得到结果,发现生活中的“余数”,引发学生交流和思考,提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组织教学,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1、谈话

  学校要开联欢会,你们喜欢吗?

  2、出示主题材图,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以情景图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究

  1、出示教材第50页的例1

  (1)让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同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2)书写除法式子,利用口诀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先进行计算,明确商应该是多少。]

  (3)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书写笔算除法,并懂得竖式里的各部分的名称。

  (4)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笔算的书写方法。

  2、教学例2

  (1)出示图画

  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

  (2)学生操作学具,通过摆摆看,了解分法,最多能分几组,还剩几盆。

  [有余数的除法试商学生还不会,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先动手摆,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抽象,便于学生掌握。]

  (3)让学生尝试列横式。检查学生列横式的过程与方法。校正。

  (4)学让尝试列竖式计算,把学生的式子展示。

  (5)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笔算的书写方法。

  3、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笔算式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像这们没有除完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第51页“做一做”题。检查,展示学生的练习。课件出示正确的计算。

  2、判断练习:课件出示。

  3、练习“练习十二”中的第1、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后检查,指名说说计算过程。课件出示正确的书写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1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个性的和谐,理性的培养,情操的陶冶,身心发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课标所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这个知识目标外,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存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说教法:

  1、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先测量吸管的长度,再通过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长的线段可以用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画出一分米的线段,最后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2、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先让学生测量卡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在体验1毫米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或磁卡,感觉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体会。最后,教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单位的实物来。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引导学生知道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再数一数有几小格,从而得出结论。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3、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4、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多媒体图片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的情景:投球比赛。并出示两个小组进行投球比赛结果的统计表。

  第一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红

  小兰

  小亮

  小明

  投中个数

  8

  5

  6

  9

  第二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

  姓名

  小刚

  小丽

  小琴

  投中个数

  6

  7

  11

  接着,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组投球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总数和最多的数都不能比较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便于后面学习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1)、小组内的四名同学结成裁判组,用自己的方法来判定哪一组是获胜者。(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分享讨论结果,从中引出只有分别求出两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正确判断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课上的统计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小裁判参与讨论判定胜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平均数”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当人数不相同,比总数不合理的情况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成了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

  2、初次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求两个小组投中球数的平均数。

  (2)、各小组汇报自己寻求答案的方法。

  a、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方便。

  b、计算法。

  第一小组:8+5+6+9=28(个)28÷4=7(个)

  第二小组:6+7+11=24(个)24÷3=8(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将他

  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学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7表示什么?

  8+5+6+9=28(个)28÷4=7(个)

  6+7+11=24(个)24÷3=8(个)

  (28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总个数,4表示第一小组投球的人数,除以4是因为有4个人投球,要平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平均数。)

  (2)、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试着总结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数?

  学生举例:班级考试的平均分;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平均支出;城市平均年用水量、用电量等。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自主探究,归纳方法。

  1、教学例题:

  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拾矿泉水瓶的活动,小红她们组同学拾得的瓶子数分别为13个、12个、11个、16个。求她们小组拾得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寻求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演。评价板演时,再次归纳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2)、议一议:①求出的“13个”是每人实际拾到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吗?②求出的“13个”与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一样吗?(不一样,求出的“1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拾了13个。)

  (3)、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对平均数含义的`认识,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四)、学以致用,体验生活。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A:(195+212+205+198)÷52=16(元)B:(195+212+205+198)÷4=208(元)说说你选择哪一个答案,理由是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成员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身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引入了几个现实情境。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的整体上课效果打分,并选取几个学生代表的分数,计算平均分。

  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给这节课打分”这一环节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并为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课堂的拓展延伸,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十分有利。

  五、说板书设计:

  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五、教学具准备

  学具:每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六、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小朋友们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和沙僧找水喝,没想到,他俩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们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了,就商量着和沙僧先吃掉这个西瓜,可是俩个人该如何分西瓜才公平呢?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 引入“一半”,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从整体知识到分数

  知识”的数学化过程。

  (1) 学具操作,理解“一半”

  先让学生说一说该如何分西瓜,怎样知道是“一半”, 然后通过折圆形纸片的一半,强调平均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明白只要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为下一步理解分数的的意义打下基础。

  (2)发挥想象,创造符号,表达“一半”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画图、写字或者写数字等方式创造出表示一半的符号。

  学生自由活动,小组交流,展示,让学生说出理由。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着重针对画图的学生作品讲解。

  在小结中总结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注意到了平均分;第二,都平均分成了两份;第三,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师边说边板书—,2,1),引出在数学上,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数学上把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齐读分数。

  (3)进一步理解1的意义: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 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 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

  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 的表象,建构1/2 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故事衔接,深入认识分数

  (1)就在猪八戒和沙僧准备分西瓜的时候,孙悟空从天而降,批评了他们,八戒只好求饶,说西瓜四个人一块吃,你能帮他们再分一分吗?通过故事的发展,自然引出对1/4的认识。

  (2)动手操作,创造1/4.

  通过折长方形纸片的1/4,加深对此分数的理解。

  (3)利用图形,探索其他分数

  ①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②继续创造几分之几

  我们知道猪八戒是最馋嘴的,我们帮他们把西瓜分成了四份,可是猪八戒一不留心吃掉了两份,它吃掉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思考,展示交流 重点理解:里面有几个?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 基础练习:让学生辨别图中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2414吗?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 提高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学以致用。

  3、 拓展练习:一条长1米的绳子,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 )。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4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下面我将结合我的课堂教学实践分五个阶段来完成说课: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情,三是说教学方法,四是说教学过程,五是说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定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鲜活个体的学生,时时刻刻要与它打交道。本课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等较短时间单位之后,并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进行的,由于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月的时间有多长大概借助一定的想象力,因此,需借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引入,完成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课前预习调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会快速判断平、闰年,二月的天数及各个月的天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体验,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实验论证、合作交流、总结概括的数学学习过程。

  三、教学方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采取“观察—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四、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中的“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基本理念,我分五个环节进行设计:

  (一)、联系生活,设疑导入

  过生日是每个孩子都经历过的,而且基本都是一年一次,我以奶奶明年过第18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要过第20个生日,奶奶和孙子各是多少岁?这个问题情境引入,听到问题后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奶奶18岁,孙子20岁。但说完之后会马上意识到不对。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时进行讨论:

  (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一年)

  (2)现在奶奶的反而少,说明什么?(说明奶奶有些年没过生日)

  (3)生日跟什么有关?

  (4)奶奶有些年没过生日,又说明什么呢?

  再这一系列问题之后,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年月日)

  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出隐藏在学生内心的疑惑,以探究疑惑为主线,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第一层:观察年历,认识大小月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结合学习提纲,仔细观察,看你能从年历中发现些什么?通过观察探究对照比较,发现各月的天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然后我向学生诠释大月、小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含义。其次,让学生

  结合板书说出一年中大月、小月的具体所指。在学习全年天数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脱口而出,所以我就没有过多的让学生说计算方法。以上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引导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知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纳表达。

  第二层: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

  《课标》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这一理念下设计的。在学生认识大月、小月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识记大小月有没有什么妙方。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汇报,我再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强化左拳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并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记忆。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吸收,我设计了“我报月份,你听好;大月拍手,小月跺脚;二月来了,不出声”的游戏。在这一活动中我让静的知识接受转变为动的知识,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快乐中理解数学知识。

  第三层:学习平年、闰年

  为了有效地突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这一教学难点。教学中,我设计了1993—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并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去发现: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时候,这一年就是闰年。这一环节的教学,留给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计算、合作交流、共同概括,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练习时,里面出现了1900年,学生毫不犹豫的判断是闰年,我坚决的否定了他们的答案,学生茫然,我让学生自己去课本第49页寻找答案,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利用多媒体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还加强了学习过程当中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观察和理解,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情境练习,巩固新知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紧扣重点,力求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

  (四)、首尾呼应,解疑答惑

  在“拓展练习”中,主要解决导入部分的问题,做到前后呼应,紧扣主题。

  (五)、畅谈收获,升华认识

  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本节课的总结将采取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并引导学生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时间,对学生进行惜时教育。

  (六)、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办一份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手抄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的“眼睛”,是教学的“灵魂”,为课堂教学起到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从板书中,可以清晰看到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知识也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附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12个月

  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31天

  四、六、九、十一月小月30天

  平年(365天)2月28天

  闰年(366天)2月29天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5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应聘小学数学教师的××号考生,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其他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的教育对象时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长、正方形的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四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又知道了长、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物,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周长的概念有了认识,并且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应为会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概括抽象能力,并会熟练应用公式去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五)说教学难点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将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我把教学难点定为,让他们应用所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去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根据读讲精炼教学法的理念将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情景教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周长的概念有所掌握,因此我先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出问题,即让他们考虑长方形和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如何计算的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所以我打算运用情景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3、充分运用课件、学具的辅助作用。

  三、说学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我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动手操作和小组交流汇报的活动,总结推导出计算公式,从而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实现本机可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按以下几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在上一节的内容学习中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因此我创设“学校有两个花坛,小明想知道这个长方形花坛和正方形花坛的周长,谁来帮帮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的用已学知识来思考所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将旧知与新知达到很好的衔接,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学生会想到用绳子去围的方式;会想到用尺子量边长的方式,通过复习导入的方式,既回忆了旧知,有开拓了思维,从而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为了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我设计了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小组交流、总结归纳等环节,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已有认知,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且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让他们的思维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会得出几种不同的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可能会列出以下式子:

  (1)6+4+6+4﹢=20

  (2)6×2﹢4×2=20

  (3)(6+4)×2=20

  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列出以下式子:

  (1)5+5+5+5=20

  (2)5×2+5×2=20

  (3)5×4=20

  根据学生列出的式子,我会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公式的文字表示,在学生讨论后,我出示课件,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课件内容如下:

  长×2+宽×2=长方形周长

  长+宽+长+宽=长方形周长

  (长+宽)×2=长方形周长

  在此基础上,反问学生: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有了长方形做铺垫,请学生说出刚才所展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文字表示,学生可能会说出如下的计算方法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学生通过总结文字形的表示方法,既培养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变化过程,又为进一步揭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做了铺垫,有利于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达到教学目标。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在本节课中的练习安排中,我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巩固,让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的“做一做”,并选定几名同学去黑板板演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还安排了与实际问题相关的题目,目的是加强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呢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理解,形成一个系统的思路,对前面的探索过程加以梳理,引导学生说出: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他的长和宽,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他的边长。设计的目的是不仅让学生掌握公式,还要让他们明白与问题的联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请学生回忆本堂课所学内容,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10-29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说课稿12-08

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说课稿03-25

小学数学说课稿11-25

《小学数学乘法》说课稿08-14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06-26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12-14

小学数学说课稿06-25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08-18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格式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