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1-03-23 13:51:27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说课稿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说课稿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说课稿锦集八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航天飞机》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科普文章。通过一架银色飞机两次遇到航天飞机的情景,具体介绍了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帮助学生增长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既介绍了有关航天飞机的科学知识,又有情有景,有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适宜于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特点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主动性强,情绪易受感染等特征,而且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的能力。所以,易于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运用“边读边体会”的方法,读中感悟。

  3、通过课外上网,查资料的方法,使语文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4、通过有选择地完成星级作业,尊重不同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同时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开发智力,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的理念及意图: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件为辅助教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学,以读为本,运用“边读边体会”的方法,读中感悟。

  我认为作为一门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体现语文课的特点。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加强以读为主的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现。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新课程强调了语文课的本质特点,指出了语言文字教学和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点放在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上。并运用“边读边体会”的方法,从个别读,指两生比赛读,小组分角色读,集体读等形式,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2、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

  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而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种模式。为了能让学生有一种自主探究的意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三次有浅入深地研读课文,去寻找答案。

  (1) 教学的开头,我先让学生从各种各样好看的图片中找一找航天飞机,

  再以同学们找得对不对呢?来质疑引入。然后,引导学生该怎么办?到书上去找答案,进行探究性学习。最后通过讨论,学习航天飞机的外形来证实同学们判断是否正确。

  (2) 在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时,我以同学们课外还了解到了哪些知

  识导入:再以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来认真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来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自己读课文中找出句子,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最后集体来讨论。在讨论中理解航天飞机的特点和作用。

  3、语文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第二学段(3——4年级)综合性学习要求1,2两条他是这样写的。(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的问题,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我在教学时,运用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来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外从网上或课外书上收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目的是:(1)体现实践性(2)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3)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在教学完航天飞机的外形后,我让学生说说课外已经知道了哪些航天飞机的资料,使学生书面与口头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与我们学校在搞的综合实践课题相结合,与区级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相结合。我想,既然课题已在进行中,所以应该在语文课堂中也能体现出来。

  4、多形式地复述,内化课文语言。

  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设计了在老师提出的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来介绍“航天飞机”。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与理解。

  5、开发智力,发挥想象,并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课的最后,我设计了星级作业,按不同的难易程度分为一,二,三星级作业。目的让差生有保证,让优生有发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尊重不同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开发智力,发挥想象。通过自由选择合作完成作业,也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

  6、运用课件进行教学。

  本堂课,我多次用到课件。但归纳起来,有四方面的作用:(1)在课的第一个环节,我让学生欣赏各种飞机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在分析航天飞机的外形和飞出大气层的情景时,运用课件起到了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3)在课文中的词句难以理解时运用。在理解“专程”时,让学生看课件理解要比老师口头讲效果好多了。(4)起到了小黑板的提示作用。

  7、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时,我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动手,动脑,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这堂课我运用的是小学二年级(苏少版)的教材,主要内容是——《夏天的雷雨》。《夏天的雷雨》这首歌曲为一段体,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的前半部分结构规整,三处采用了切分节奏型,其中第一、三句完全相同,第四句作为全曲的结束句略有不同,增强了结束感。在这节课中我想通过唱、听、动感受歌曲的情趣、风格,并掌握节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欣赏及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感受和了解《夏天的雷雨》这种体裁的主要特点。

  2、在游戏中能够对音乐性的指令作出反应,随之变换动作或继续游戏进程。

  3、能够区分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 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切分节奏的教唱,难点是如何在音乐游戏中贯穿这个节奏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分析

  导入新课。

  通过听赏《吉祥三宝》和《刘三姐》中《心想唱歌就唱歌》 的片段向学生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总结出都是有问有答的歌曲。老师这里有一首奇怪的歌,少了哪些部分呢?分析歌曲。

  新课学习:

  1、节奏游戏:教师按节奏范读谜面歌词,让学生用同样的节奏答出谜底,以接龙游戏的形式轻松地解决切分节奏并找出答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老师再用声释教学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模仿出夏日雷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用手轻轻地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相同旋律的两乐句。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对内容的理解,并进行总结,找出其特点。然后为歌曲取名字。 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3、成立简易乐队。在唱好了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铃鼓、磁铃为歌曲伴奏。老师用铃鼓示范,磁铃主要用在打击长音处。学生分组练习用铃鼓和磁铃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

  4、创编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舞的兴趣,鼓励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5、 类比欣赏,拓展延伸:欣赏相关内容的音响资料,如《电闪雷鸣波尔卡》和 《乘雪橇》,先说出两首乐曲的特点再对比两首乐曲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可以用色彩、线条或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音乐是最富有情趣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所以,我认为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既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 在本节课中,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享受学习的快乐。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中的'Let's learn, Let's chant, Let's talk 及Pair work中的内容,其中Let's learn部分是在A部分Let'slearn 中询问今天星期几的基础上,再学习在那天都做了什么,并围绕本课新授单词,学习一首欢快的歌谣,即本课的第二部分Let's chant,如watch TV,read books,play computer games等等,然后学习新的句型,

  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易理解,歌谣的学习更是深受儿童喜爱,激活记忆,记的更牢

  2.学生分析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的英语,因此在课堂上更希望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但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个机械的训练,因此我主要采用游戏,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在说、玩、读、说、猜、做中愉快的学习,倡导人人参与,大胆实践,通过同桌及小组活动、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交际,既培养了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又真正地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进一步巩固以前学过的新的星期单词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do homework,watch TV,read books,play computer games

  熟练运用句子what day is it today?it's…,what do you do on…?

  (2)情感目标

  采用歌谣教学和活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情感目标

  能熟练运用星期进行简单的对话,加强彼此的沟通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能正确熟练的认读一周七天的读法,并能用英语描述每天的课程

  (2)难点

  一周七天的发音

  5.课前准备

  二、说教学过程

  1.复习

  学生刚上课时心思不能完全回归到课堂,通过复习检验上节课所学,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缓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新课导入

  通过复习学生的注意力基本回归课堂,再同学英语歌曲的学习,在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的同时,导入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unday?

  3.新课的呈现

  通过情景演练教授新单词,然后通过师生问答,适当扩展句型,这样学得活,用的活,学了就会说,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有趣,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中以看、听、说为主,要求学生敢于开口说话,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及听说能力

  3.巩固阶段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让学生在情景演练中学以致用,强化新知,巩固新知,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目标

  4.归纳总结

  根据课件的提示,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是否到达学习的目标

小学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习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习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习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习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习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习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 激发情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 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习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07里有()个百分之一;0.09里有()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习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习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基础练习 (通过这个练习,巩固新知。)

  (2)提升练习 (连线题体现学习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习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 、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习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5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入选了不少的寓言,集中编排在二、三、四年级的六册课本中,这些寓言无论是选自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都有着:“寓体的生动形象,寓意的抽象概括,手法的讽刺夸张,语言的简明准确”的共同特点。

  针对寓言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我打算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本剧的表演,故事的续编,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想象、说话的能力,从中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鉴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主体参与、合作学习阶段。

  本篇课文难度较小,学生有能力自己学习。因此在课上首先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的好伙伴,自由组合成一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内容来重点学习,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自主学习,来达到感知课文的目的。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以及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低年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探。

  2、激情表演、熟知课文阶段。

  学生通过第一阶段自学以后,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感知,为了使这种了解与感知更加牢固与坚实,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创设情境:徐州电视台将把《猴子种果树》这则寓言拍成电视剧,想邀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当小演员,师生共同扮演寓言角色,在表演时根据角色的需要,戴上头饰和一些小道具,增添趣味性和真实感。在分角色的表演中,通过语气、动作的夸张,再现寓体的生动情境,展示每个学生刚才的自学结果,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3、大胆创新、情感交流阶段

  本阶段主要以练习说话为主,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在表演、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鼓励学生大胆直言,想什么就说什么。为此主要设计以下几个开放性的问题:A、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B、你最喜欢谁?你想告诉它什么?C、你最不喜欢谁?你想告诉她该怎么办?

  学生在交流的同时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与认识。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拓宽思维空间。

  4、差异发展、体验成功阶段。

  我们认为学生的发展存在差异性,因此本节课在学生理解课文寓意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接受层面教育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之二:徐州电视台的导演想在此基础上拍摄续集,但由于剧本还没着落,于是想把这任务交给小朋友完成。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创造性的复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寓言学活,最大程度的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而且有很大的收获,是我这节课所着力追求和实现的。

小学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依据教材自身特点,新课标指出:“让孩子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于是我把“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领悟描写方法”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并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背诵喜欢的句段。

  2、认字11个,写字9个,学习新部首四字头,学习多音字“着”,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体会先总后分、由分而总的描写顺序,练习找段落的中心句。

  3、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目不暇接”“欢闹”“热情”“忙碌”等词语。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章描写细腻,语言浅显易懂,的散文,叙述方式也特别明朗,。根据本单元本章节的训练重点,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了解了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通过探究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从而体会到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说教法、学法

  1、以读促讲。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更适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才能体会文字背后蕴藏着的美。

  2、读悟结合。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和体会。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交流,合作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醒、点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优势互补中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说教学程序

  针对这篇课文内容简单、结构清晰的特点,我在教学时分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渗透由 “总——分——总”的描写方法。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小镇早晨“恬静”、“热闹”、“忙碌”的特点;感受的体会到改革开放给水乡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下面,主要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共分三个环节进行。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小镇的特点的,用横线出。

  教师板书:“恬静”、“热闹”、“忙碌”,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品悟质疑板块

  一、出示:小组研讨提纲:

  1、自由朗读全文,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具体体会小镇“恬静”、“热闹”、“忙碌”这一特点的,用波浪线画出并圈出重点词,小组成员轮流交流,及时补充。

  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自己的想法,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学生根据思考题在文中圈圈划划,并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汇报交流:

  1、指一小组上前来汇报:一人一个自然段,先说自己的感悟,体会,再请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最后朗读。

  2、汇报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子:

  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静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型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2)、第一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抓住重点句子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小镇的“恬静”。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配乐朗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把体会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3、汇报第三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二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小镇的“热闹”。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小组比赛朗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把体会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4、汇报第四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三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小镇的“忙碌”。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男女生赛读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把体会到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感悟,并引导学生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5、汇报第一、五自然段:

  (1)、出示句子:略

  (2)、第四个小组成员汇报自己的体会,下面的同学补充完善,教师再相机启发、诱导。指导学生边听边修改自己最初的批注。

  (3)、激发想象,感情朗读。在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文章“总分总”的描写方法。

  写作板块

  一、积累: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法。

  二、1、 围绕中心写一段话:

  校园(公园、菜市场….)的早晨 的,(热闹、整洁、忙碌……)

  2、领着学生阅读同步阅读文库(教师出示),欣赏一篇文章。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因此在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阅读《巷》这篇文章,让学生在品味美文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至此,本文的学习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而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学习完本文后,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优美的作品产生兴趣。所以,最后提倡孩子去阅读更多的作品,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

小学说课稿 篇7

  《假如》这篇课文。可分为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的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特点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

  本单元的开篇的导语是“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这篇阅读课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课文内容

  它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 ------”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说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丰富,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陶冶美好的情操,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课文内容学生可以理解,但是让学生付诸于行动献爱心有难度。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

  2.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品读中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课以“教——扶——放”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启发探讨等方法为辅,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多媒体与板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这一基本理念,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探讨识字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爱心,并通过范读、练读、挑战读、齐读等方式熟读成诵。

  资源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指导书写8的生字。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故事中令你感到最神奇的是什么?

  2、你想拥有马良的神笔吗?假如你有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

  3、有个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自学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把诗歌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生字,同桌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3、和同桌一起练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三、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小朋友读得很认真,那你觉得哪几个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2、诗歌中有一个字和别人不太一样,它有两个名字呢?找出来了吗?

  重点学习:多音字“还”

  ① 读文中的句子,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

  ② 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3、出示本课要求认的字。

  过渡:出示词语:有些调皮的字娃娃领着小伙伴从课文里跑出来。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它们。不认识的可以先请教一下你身边的同学。

  词语:马良 缩着 遥远 寻食 哭泣 健康 操场 身体

  (1)谁都认识的请举手?你能声音响亮地给大家读一下吗?

  (2)谁想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过渡:你小老师当得真好,声音十分响亮。生字宝宝离开小伙伴自己跑出来玩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试试看吧。

  ( 3 )出示单个字抽生认读。

  (4)巩固认读:先扩词认读,再通过游戏“摘苹果”巩固。

  4、交流识字方法。

  过渡:小朋友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1)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提高识字能力。

  用换偏旁来识字:拉 - 泣 摇---遥- 澡 -- 操

  “加一加”来识字:寸--- 寻 良--- 食 建----健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中,重点抓形的理念。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渗透了识字的方法。)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四会字指名读。

  2、观察四会字,小组交流说说注意哪一笔。生自己分析,找出书写难点。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容易写错的,教师注意重点的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下面是“犬”不是“大”。 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注意横折折折钩的写法。加强范写指导。

  4、重点指导:食、场两个字。

  1、师范写。.学生先书写,然后描红、临写。

  2、展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展评、提高。

  【设计意图】:根据跨越式识字教学的理念,重点抓字形,通过学生自学、同桌互助、师生共议等活动,很好地完成了书写指导和书写练习环节。

  五、拓展阅读

  读识字通:1、《做早操》

  2、《健康操》

  3、《小故事》

  六、写话训练 选几个四会字组词,并用词语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诗人。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七、说板书设计

  23 假如

  小树 红红的太阳

  小鸟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 双 好 腿

小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依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即使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二、说学情

  学生即使年龄较小,但 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都会说出雷阵雨的一些特点,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生的实际的情况,我拟定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想象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1、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雷雨不同时段的景象。

  2、积累拓展,写观察日记。

  四、说教学方法:

  依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两个小专题,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教学;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定既能解决引课中存在的低效行为,也能较好的解决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低效行为,落实了小专题。

  2、朗读想象感悟;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的语言的感觉;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3、师生合作学习。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感悟能力。也能很好的解决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低效行为。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雨家族中最威猛的一员:雷雨(课件出示雷雨动画景象)

  这节课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雷雨吧。(板书课题)

  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动画,边听边回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

  板书:雷雨前 (1-3)雷雨中 (4-6)雷雨后(7-8)

  意图:

  1、本环节利用动画创设情景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解决引课中存在的低效性。

  (二)课件出示这节课学习目

  (1)认识这节课生字,会写这节课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想象雷雨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

  (3)拓展练习,能写观察日记。

  意图:

  本环节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便于更快进入学习。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

  课件出示雷雨前图片: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压的妙用,感受乌云来势汹,厚重,有压迫感。)

  (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忽然的妙用,感受雨前风来的急;体会垂的妙用,感受蜘蛛的害怕。)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利用音响转纽表现声音的变化。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越…越…句式的妙用,感受闪电、雷声的变化。)

  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出示: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老师读雷雨中的段落请

  学生交流有哪些景象。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雷雨中图片及雷雨声,帮助学生想象理解。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请同学朗读雷雨后的段落,看看描写了哪些情景。

  (1)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2)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挂的妙用,感受彩虹像一条绸带挂在空中,十分美丽;体会坐的妙用,感受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学生交流,板书出示:

  太阳、彩虹、蝉、蜘蛛、青蛙

  课件出示雷雨后情景图片,帮助学生感受雨后美景。

  面对这么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现在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意图:

  1、本环节的设计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向学生展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让学生交流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适时指导,体现了师生的互动合作。

  3、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重点字、词的运用,以读促悟,落实学习目标,解决生生互动中的低效性。

  (四)朗读想象:

  1、多么神奇的雷雨啊!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图中的小朋友,面对雷雨的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呢?用你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课件出示雷雨不同时段景象图片。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欣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你喜欢课文的那部分?用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请同学展示朗读。

  教师朗读

  师生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对他人的朗读做出合理评价。

  意图:

  1、在上一环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2、师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展示朗读,再共同评议,活跃课堂气氛,解决生生互动的低效性。

  (五)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12个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彩、越、垂”,提示书写要领。

  “彩”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越”半包围结构,走的一捺要写舒展,长一些,上面的部分不要写作成;“垂”中间宽,上下两头窄,第一笔撇要短而平,下面的四横长短不同。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提示书写姿势。

  意图:

  二年级学段写字是教学重点,本环节的设计将教师的示范指导与学生的练习结合,使写字教学落到实处,达到教学目标,落实课标精神。提示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解决了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低效性。

  (六)课堂小结:

  1、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雷雨有了认识,其实大自然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还有很多神奇的景象呢。就请大家做个有心人,去欣赏她吧!

  2、让我们向小作者学习,也来写写天气日记。

  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以精炼的语言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布置任务,给学生拓展的空间,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落实了教学目标。

【小学说课稿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说课稿初中锦集四篇05-30

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5篇06-10

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4篇06-04

【精选】高中说课稿锦集六篇07-05

关于高中说课稿锦集三篇06-22

【实用】高中说课稿锦集六篇06-17

高中说课稿模板锦集5篇06-11

精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08-15

有关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十篇08-12

有关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