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

时间:2020-12-07 19:17:04 小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同学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同学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下文是关于《克与千克》说课稿,欢迎借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篇1

  一、说教学分析

  《克与千克》是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即教材101-102页一个课时的内容。这是小学数学质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本课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本课要求学生认识 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以及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意义,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说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和儿童的天性,好奇心特别强。对此可以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再结合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理解1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标: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动手、体会、观察克与千克的关系,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能够形成知识与能力,德育与智育的双向结合。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理解1千克=1000克。并将理解1千克=1000克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为主。教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从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使学生学会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条件。

  六、说教具学具

  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依据课堂设计的需要,我会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袋装1千克苹果、一包1千克砂糖、500克砂糖若干、4克乒乓球若干、1克扣子若干、天平若干等物品。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在我们身边数学无处不在。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并优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我创设了以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体验操作,获取新知

  3、加深记忆,总结经验

  4、作业布置,巩固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超市买东西吗?以此调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学们回答后,我开始讲述 :小雪也特别喜欢购物。于是,星期天小雪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的,真是琳琅满目(随着教师的叙述,大屏幕出现小雪和妈妈的购物情景)从而提出问题:看一看大家都买了什么?分别有多重?(大屏幕出现顾客采购的物品)这时学生会说:苹果1千克,饼干11克,豆油5千克,由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克与千克》也让同学们认识到用来表示物品有多重用克和千克做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那么同学们知道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吗?

  (二)体验操作,获取新知。

  在这一部分将通过各种活动完成以下三个目标建立1克与1千克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动手动脑,亲自验证。首先,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教具学具(苹果,扣子,乒乓球,砂糖大小包)“掂一掂”感受一下物品的重量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请同学们记住这种感受。接下来,我们利用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称的使用。来称一称我们掂过的物品中的其中两样(苹果,扣子)观察数据扣子1克苹果1千克,师生共同鉴证,并作自我反思,明确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是1克1千克?教师搜集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生活能有更多的了解。2分钱大约重1克,曲别针大约重1克,2粒胶囊大约是1克,一袋精制盐大约1千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扣子1克,苹果1千克,那么在我们的学具中其他三件物品(乒乓球,砂糖大小包)与(苹果,扣子)比一比那个重一些那个轻一些?小组讨论,同学发言。“称一称”师生一起称一称其他三件物品观察数据,共同验证(乒乓球1克,小包砂糖500克,大包砂糖1千克)由此可以得出(扣子,乒乓球)轻一些,(苹果,大包砂糖)重一些。于是,提醒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据与单位,从中发现哪些问题、说出这些问题,大家思考讨论并回答也让同学们感觉到数学发现的乐趣。教师做小结: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估一估”依据生活经验以及前面的体验,来考察学生的判断能力。请同学们看图读数,估计单位。(柿子300克,草莓10克,苹果200克,西瓜3千克,菠萝2千克,)。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已经对克与千克建立初步的概念,那么我们开始思考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三)加深记忆,总结经验。

  首先“掂一掂”左手掂一包500克砂糖,右手掂一包1千克砂糖。说说感受。然后给左手加一包500克砂糖。问:两只手那个重?那个轻?小组讨论,同学发言。“称一称”师生共同称一称,验证同学的结果(1千克砂糖比500克砂糖重,2包500克砂糖与1千克砂糖一样重)。通过实验我们不难得出1千克=500克+500克=1000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1千克=1000克,那么这就解决我们的思考,也让同学们理解了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通过课堂小练,在圆圈中填上“>”“<”或“=”来加深同学的理解,同时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效果“做真正的数学”。为了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身边的的数学,还要学习世界的数学。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视野(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它的一个蛋就重1500克)。

  请同学们思考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以此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表象。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四)作业布置,巩固知识。

  “称一称”请同学们下去称一称我们的书本和自己分别有多重?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围绕这节课的内容,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结合课题的实验方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克和千克,对1千克、几千克、1克、几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质量计算。

  2、继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3、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千克与克的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对克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些目标,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学环节

  本节课设计了三大教学环节:一是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二是主动参与,探究新知;三是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1、游戏发现,激发探究欲

  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了“背一背”这个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去感受轻和重,然后揭示课题,目的在于利用熟悉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坚实基础。

  2、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千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对“三件视觉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评一评、称一称,还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找几千克的物品,然后轮流感受,等等,这些活动不仅仅一次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更是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探究程度、学生体验态度的一种信息反馈和检验。

  第二步:认识克。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对千克有了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马上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对学生进行强烈刺激,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刚建立的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于是又设计了两道练习题。练习的目的除了巩固新知外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我检查的一种深化。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试教时设计的是一道填空题:1粒扣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么1000粒重()克,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后发现这样设计给学生的铺垫太厚,没有思维度。后来把这一环节改为“由1粒扣子的质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扣子有多重?”这样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对“克和千克”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教师读、学生听、学生读、大家评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在读和评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并牢牢记在心中。

  3、应用新知,升华体验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创设了两个问题情境:针对物品重量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让气球载满物体顺利升空。

  第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把新知和过去的学习经验相结合,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可以极大地扩充训练容量,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的体现。第二个问题情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把学生那种向往宇宙、向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尽量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教育新理念,为孩子们的自主、独立、合作、个性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毕竟,我们还在实验、还在探索,所以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敬请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克和千克的认识》。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几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克和千克这2个量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要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克和千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鲜明,深刻的感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是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四)教具准备:天平,硬币,鸡蛋,盐,橘子,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法学法:建构主义认为,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不应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而主动获得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来获取新知。

  二、说学情

  “克与千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一是生活经验不多,二是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克与千克,所以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意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我将观察、动手操作、演示、实践运用等有机的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猜一猜、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对克与千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在教学中将设计一下五个环节:

  (一)口算:略

  (二)动画激趣,优化导入

  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喜羊羊和美羊羊在超市购物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再通过所购买物品的质量引出国际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并板书课题)

  (三)动手操作,准确认知

  质量单位的建立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要让他们感受并能准确的体会克和千克,需要建立在大量鲜明深刻的感知上。因此,我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先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然后认识千克的质量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之间的联系。

  1、在建立“克”的质量观念这一层中我主要通过以下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①猜一猜 2分硬币的量量。

  ②称一称。利用天平称硬币的重量.

  ③掂一掂硬币的重量。

  ④估一估一个鸡蛋的质量,再用天平称一称。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体验新知、运用新知,同时培养其估算能力。

  2、在这一层次之后,我又引导学生通过2个活动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①拎一拎。让学生分别用手拎500克、1000克盐的质量。同时提示到,当物体的质量达到1000克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大的质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1千克。这一活动让学生通过肌肉用力的意识帮助形成较牢固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一个较为完整的从克过渡到千克的认知过程,进而归纳得出1千克=1000克( 并进行板书) 。

  ②找一找。让学生结合生活,列举生活中大约1千克质量的物体。

  以上把1克---50克---500克---1千克几个质量,通过猜,称,掂,估,拎,找的过程将新课教学层层深入,课堂中尽可能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亲身经历质量的过程,进而全面系统的经历认知,体验,掌握。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突破了学生对质量的准确感知这一难点,更为给学生呈现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知过程。

  (四)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在我看来,一堂有效课堂中好的练习题的设计,应该是既能巩固新知,又能突破重难点,更能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兴趣。为此,我设计了一套三星级的练习,一星级为基础练习,二星级是提高练习,三星级是实践拓展,这一套练习,不但使得“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得到落实,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与快乐。

  (五)回忆交流,总结评价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启发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四、说板书设计

  克与千克

  1千克=1000克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数加法》说课稿08-18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垂直与平行》11-1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营养午餐》11-2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假如》说课稿10-28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说课稿:圆柱与圆锥11-21

人教版小学语文《回声》说课稿11-05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05-15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广角》说课稿范文11-0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说声谢谢》说课稿范文02-04

小学数学说课稿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