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11-05 11:32:37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音乐说课稿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5篇

高中音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巴赫创作的《马太受难曲》,以及巴洛克时期重要的音乐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特征。

  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巴罗克音乐”“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和音乐家巴赫。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巴洛克音乐、对复调和主调音乐的理解、分析《马太受难曲》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请学生观察目录(第7—9单元),总结特点。(按照先后介绍音乐史上的三大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赫。

  ②下面播放巴赫生平简介视频。《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第1、72、78分曲,接下来我们联系故事先来分别欣赏一下。首先,对比欣赏第1和72分曲。提问学生:第1和72分曲之间在故事发展、音乐素材、音乐类型等方面的不同点。(①分曲1是一个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临刑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音乐属于复调音乐;②分曲72是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是在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悲沉的音调营造了耶稣死去后的悲痛气氛,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音乐属于主调音乐)

  ③接下来将与同学们一起对比总结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而主调音乐虽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仅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只起陪衬作用。

  ④接下来欣赏《马太受难曲》的最后一部分(78曲)之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和第1分曲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③最后的终曲和第一分曲同样是一首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不同的是,原来那悲哀的情绪已不再强烈,一切痛苦皆花作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⑤最后,播放《摇摆巴赫》中黑人音乐家麦菲林指挥和演唱的《弦乐四重奏》,感受巴赫复调音乐的艺术魅力。

  四、拓展

  布置作业,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欧洲十二平均律与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的“新法密律”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通过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高中音乐说课稿2

  一、说大纲

  我设计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洲音乐》,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高中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音乐教学中应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本课的教学,除了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竖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展学生的音乐鉴赏的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感知和欣赏音乐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教材和教参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较多,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学生对黑非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知识了解的比较少。要在一堂课内对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表现形式、演奏乐器等有全面、准确的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设计了以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鼓乐风格、宗教色彩三大部分内容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课堂中选择了三首有代表性的曲目,并尽可能采用音像资料。内容的设计涉及了鉴赏、体验、表现、创作、探究等教学领域,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了解非洲音乐的概况,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并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共包括了:听辨导入,欣赏与探讨,创编与表演,拓展与延伸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探究学习、师生交流,节奏模仿、鼓乐模拟、旋律模唱、音乐情境创编等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教学手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思考与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欣赏部分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音乐画面,营造音乐情境,使学生能通过更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的感受和理解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音乐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采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深入知识主题,避免枯燥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本课还合理地设计了许多学生律动活动,如简单的非洲节奏模仿,非洲鼓乐的模拟,非洲歌唱形式的模唱等,这些学生活动的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在知性理解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体验了音乐,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在本课的非洲音乐情境的创编与表演环节,把课堂的中心与重心再一次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心目中所理解的非洲音乐。让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课堂最后设计了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的拓展学习部分,学生通过欣赏、思考与讨论,理解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音乐也是如此。从而使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略)

  六、说反思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音乐还是一门实践性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尤其在表现领域更体现了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音乐课堂在注重学生感官体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直认为活泼、律动的音乐课是小学和初中的音乐课特点,而高中音乐课堂应该是知性的,理性的。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活跃,积极与投入改变了我的看法。我们高中音乐教师更应该在我们的音乐鉴赏课教学中,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学生的律动及创编活动,丰富我们的课堂氛围,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单一和枯燥。

  高中音乐课教案

  课题:非洲歌舞音乐

  课型:欣赏课

  教学理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有音乐作品的欣赏、分析、创造都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并让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音乐作品。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高中音乐新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音乐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人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思考、理解和追求。

  2、音乐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本身是创造。

  3、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合理的设计学生律动及创作活动,让鉴赏课不单一不枯燥,同时也给学生足够的音乐发展和表现的空间。

  教学目标:

  1、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3、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教具准备:鼓、课件、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音乐《绿色的非洲》片段。

  2、讨论:(1)、这段音乐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2)、谈一谈:心目中的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以听赏非洲黑人的鼓乐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走进非洲音乐。非洲音乐那丰富、多变的节奏;自然、古朴的旋律;清脆、重叠的鼓乐无不吸引着学生的欣赏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走进非洲音乐

  (一)、非洲音乐---鼓

  1、欣赏非洲歌舞音乐《非洲赞歌》片段

  (1)、讨论:这段音乐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中什么?

  (2)、认识非洲鼓:课件一:展示各种非洲鼓,了解非洲鼓的丰富的形状特点。

  课件二:展示非洲鼓的各种演奏姿势和音响特点。非洲人持鼓的方式很多样,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

  (3)完整欣赏《非洲赞歌》,学生任选一种敲鼓的动作与姿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拟鼓声。

  2、教师总结:鼓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鼓在非洲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和用途。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在非洲,鼓既是音乐又是语言。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得上的。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了解非洲鼓的特点及简单的演奏手法。同时使学生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同时在非洲民族民间舞蹈中,学生还体验了非洲人民优美、古朴的舞姿;奇异的装扮和色彩,反复、呼应的吟唱方式。充分感受了非洲歌舞强烈的音乐震撼力。

  (二)、非洲音乐----节奏

  1、欣赏非洲音乐《鼓舞》。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体验节奏特点。

  (1)、讨论:你能模仿出这段音乐中出现最多的几组节奏吗?。

  (2)、请几位同学用鼓敲出音乐《鼓舞》的典型节奏。

  (3)、教师总结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及典型的节奏型。并以课件展示节奏型。

  2、节奏模仿:学习几组典型的非洲音乐节奏。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模仿等体验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独特的魅力。

  (三)、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1、欣赏非洲歌舞《凯特舞》。

  (1)、讨论:画面中人们歌与舞仅仅是为了娱乐吗?从这段歌舞中,你能体会出人们内心怎样的情感?

  (2)、讨论:在非洲,音乐除了娱乐,还具有哪些功能?

  2、学生交流对非洲音乐社会性的理解,认识和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

  3、学唱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以一人领唱众人和的呼应歌唱形式,感受非洲音乐的歌唱特点,体会非洲人民朴实无华、没有旋律的起伏,只有崇敬自然的反复音节的吟唱风格。

  4、教师总结:音乐不仅仅有娱乐性,还有其社会性与宗教性,这一特点在非洲音乐中尤其突出。在非洲,人们认为音乐不仅能赞颂人,还可以赞颂神,不仅能驱魔祛病,还能通灵祭神。人们常常跳着奇异的舞蹈,哼唱着古朴的旋律共同进行部族的的情感交流与祭礼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非洲歌与舞的欣赏,使学生能理解非洲音乐神秘的宗教色彩,感受音乐摄人心魄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简单反复的旋律模唱,让学生体会非洲音乐的旋律特点。

  (四)、非洲音乐----情境模拟

  1、活动安排:把学生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分置二只鼓,让学生在5分钟内创编出心目中的非洲音乐和音乐场景,创编可以是非洲节奏的模拟,也可是非洲舞蹈的表演,还可以是非洲的生活情境的某一片段。要求:有鼓声。

  2、创编表演:请每一组同学各自表演创编的非洲音乐,并请其他同学们评一评他们表现了非洲音乐的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改变高中音乐课单一的欣赏与分析,开展学生的音乐创作与律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把认知行为内化为基础技能实践活动。学生的律动与创编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非洲音乐与世界音乐

  (一)、非洲音乐与踢踏舞

  1、欣赏踢踏舞片段。

  2、讨论:这种舞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它借鉴了非洲音乐的哪些特点?

  3、介绍踢踏舞:上一世纪二十年代是非洲黑人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美国这块移民大陆上,这些民间舞蹈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舞蹈形式——踢踏舞。踢踏舞受黑人传统吉鼓节奏的影响,音乐节奏丰富多变、舞蹈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自娱性,开放性和挑战性。

  (二)、非洲音乐与爵士音乐。

  1、欣赏爵士音乐《空虚布鲁斯》

  2、请学生描述所了解的爵士音乐。

  3:讨论:爵士音乐与非洲音乐的共同特点。

  (三)、课后探究:

  1、除了踢踏舞和爵士音乐,你还了解哪些音乐形式受非洲音乐的影响?

  2、新时代的非洲音乐:请学生用课余的时间了解新时代的非洲音乐延续了传统非洲音乐的哪些风格及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的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尊重并热爱非洲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四、小结部分

  教师语:非洲音乐是最朴实无华,最真纯的音乐,其丰富多彩和变化多端的节奏,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人们常说,非洲是节奏的故乡,非洲音乐的节奏带给世界音乐许多灵感。让我们在非洲鼓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我们课堂中对非洲音乐的探索,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探索。

高中音乐说课稿3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精品的审美,评价能力。

  2.通过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对比欣赏,研究诗乐《春江花月夜》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之处。

  3.通过《春江花月夜》诗乐欣赏,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重点难点:诗乐《春江花月夜》艺术性比较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教师:

  今天我们继续中国音乐文化欣赏之旅,利用网络欣赏中国音乐文化精品——著名的诗、乐作品《春江花月夜》,课前我看到许多同学按要求积极的进行了初步欣赏实践,非常好!现在能不能请同学说说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两部作品有哪些较高的评价之词?(闻一多先生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奏这首乐曲其中的旋律,请问我演奏的是曲中的是那一段?(江楼钟鼓、主题)(教师演奏《春江花月夜》主题旋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代表着人生历程中的五个重要良辰美景,可以想象诗乐作品取名春江花月夜是多么富有诗意。这两部作品之所以流传百世,就在于作品表现出的意境是那么的幽美深邃,那么这两部作品之间有没有联系?他们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对他们做一个比较如何?

  二、授新课

  1、*初步欣赏《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相关音响作品(全曲欣赏、片断欣赏),找出《春江花月夜》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十个片断。

  *《春江花月夜》唐诗参考资料预读,解决生字难字。

  *《春江花月夜》乐谱对照音乐初步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鱼咬尾”、“换头合尾”的含义?

  艺术实践任务:

  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建议以不同角色角度完成《春江花月夜》艺术实践,也可另定艺术形式。上课时由课代表主持,进行15分钟的交流(其中部分小组表演时可合在一起)。

  文学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唐诗朗诵或吟唱(3分钟以内)。

  音乐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歌词配《春江花月夜》主旋律演唱或演奏(3分钟以内)。

  书画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春江花月夜》或《夕阳箫鼓》书画作品3副(上课时带来)以上,上课时请一位同学即时书写“春江花月夜”五个大字(3分钟以内)。

  舞蹈家小组:

  完成创编一段《春江花月夜》舞蹈(3分钟以内)。

  历史学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创作静态造型“春、江、花、月、夜”五组造型,可用道具(3分钟以内)。活动策划家小组:

  小组形式完成《春江花月夜》其他创意(3分钟以内)。

  教师:(音乐起)同学们,对于诗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比较到此暂告一段落,从大家展开的热烈探讨中,可见同学们对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欣赏和研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作品创意、艺术实践交流板块,请各组同学做好准备。欢迎**同学上台主持。

  *各组同学交流《春江花月夜》相关艺术实践、创作交流。

  *老师也自己所作的的《春江花月夜》音乐图画与同学交流。

  *最后师生全体在《春江花月夜》音乐声中

  齐声朗诵唐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前十六句或齐唱主旋律。

  学习小结:课堂师生学习小结,课余音乐学习安排。

  教师: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同学们艺术实践表演的成功。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是在积极主动、互相协作、实践创新、交流的氛围中进行的,大家从两部《春江花月夜》作品中感受到诗含乐韵,乐融诗情的音乐文化特点。也更加认识到中国音乐特有的韵律美,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老师今天也受益匪浅。对于《春江花月夜》,对于中国音乐,值得欣赏学习研究的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余的音乐学习总结能够更加成功。

高中音乐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与舞蹈》第二单元中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以舞蹈这种特殊的语言,直率、真挚的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劳动、风俗、娱乐场景及思想感情,是实现他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优美的舞姿把人们带入了诗一般的境界。

  2、教学目标

  (1)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与舞蹈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舞姿、风格及动作韵律等特点。

  (2)在欣赏、模拟、表演、创编等活动中,广泛积累舞蹈素材,提高自身鉴赏和舞蹈表现力,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乐舞交融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舞蹈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是肢体动作的艺术,不仅仅是做做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风格特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傣族舞蹈的体态风格,灵活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难点是要求学生根据舞蹈音乐来进行创编。

  二、说学法

  课堂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乐舞交融的教学活动当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视觉来观察模仿老师和图片中所给出的动作,用听觉来把握傣族舞蹈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并用交互式的学习方法,创设学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编舞蹈作品的热情和信心,让乐舞交融装点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说教法

  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与学的问题上,从重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图像观摩法、情景模拟法、比较鉴赏法等,从而使学生获得感受与鉴赏、模仿与表演、创编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情景模拟,亲近艺术。

  课伊始,教师身着傣族服饰,伴随优美的音乐跳一小段傣族舞蹈,接下来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来到具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舞蹈采风活动”,期间采用“傣族文化”知多少的提问方式,揭示课题《傣族舞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视频鉴赏,领悟风格。

  通过多媒体辅助式教学,请学生欣赏相关的视频与图片,鉴赏后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了解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

  3、自主探索,领悟动作。

  教师首先播放电脑合成的影片,呈现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手型、手位及脚位,让影片所表现出优雅、柔美的静态舞姿,深深吸引着同学。抓住这一切入契机,教师向学生提出:请同学们三人一组来模仿手型、手位及脚位,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动作的要领,再让学生看教师示范,启发学生发表评议,加强手型、手位及脚位动作要领的领悟,然后出示课件:借鉴观赏由舞蹈家杨丽萍表演的傣族舞蹈《雀之灵》,使学生通过影视欣赏——交互模拟——教师示范——借鉴欣赏——师生评议等过程,既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又较好地掌握了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4、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首先教师给同学介绍云南特有的民族吹管乐器葫芦丝,让同学们对它的外部结构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然后教师来演奏一小段音乐片断,让同学们了解此乐器的音色特点,然后完整的来欣赏葫芦丝独奏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主要采用聆听——讨论交流——感受情绪等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感受、体验:夜幕下的傣族村庄、凤尾竹下的青年男女、村庄恢复宁静进入梦想的情绪,从而更好的揭示音乐的主题和结构特点。

  5、想像创编,体验成功。

  根据刚才欣赏过的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灵活的运用傣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开展创编活动。首先由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初步感知,再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创编音乐中的一段,注意学生强弱搭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表演创编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与互评的交互式学习,同时为舞姿优美的学生颁发奖品——金孔雀的挂饰,最后在欢乐的音乐旋律中让

  学生跟随教师尽情的舞动起来,表达乐舞交融给人们带来的欢乐,把这堂课推向轻松、愉悦的高潮。

  6、课堂小结,艺术升华。

  我会告诉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傣族舞蹈便是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需要我们更好的学习和发扬光大,使这朵奇葩光辉灿烂。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舞蹈环境,使学生经过:情景模拟,亲近艺术、视频鉴赏,领悟风格、自主探索,领悟动作、聆听音乐,感受情绪、想像创编,体验成功、及课堂小结,艺术升华等过程,逐渐熟悉了解舞蹈音乐的旋律,而且在乐舞交融中体会到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最后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创编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这种创造性的音乐舞蹈实践中,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气氛,达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只是一中尝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个位专家、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谢谢!

高中音乐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非洲最具代表性的歌舞音乐《非洲赞歌》和《鼓舞》。《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 曲调音域窄,伴有喊叫声,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

  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开阔音乐视野。

  ②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以及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3.教学重点、难点:

  ①让学生感受、体验和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欣赏完后,我将请同学们谈谈感受。下面我来总结:①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乐句短小,且多重复。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

  ③接下来有请课代表为大家介绍乐曲的主奏乐器马林巴琴,并同时播放马林巴琴图片:(②马林巴琴是流行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马林巴琴种类繁多,音乐清脆而流畅)

  ④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民间舞曲能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具有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接下来我将介绍非洲鼓:③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鼓,不仅是乐器,还能模仿语言、传达信息等。

  ⑤接下来将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④非洲的民间音乐有很强的功能性,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进行。此外,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

  ⑥接下来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创造氛围,体验非洲歌舞乐。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⑤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因素的影响。

  五、总结

  通过欣赏《非洲赞歌》和《鼓舞》,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高中音乐说课稿6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课安排一课时。

  首先,我先要说教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

  知识与技能

  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

  其次,我要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点拨法,参与学生讨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再次,我要说学法:

  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准备按如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2分钟)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我们具体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它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贝多芬,肖邦,西贝柳斯,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介绍作曲家,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节省课堂时间。如有疏漏和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补充或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3.整体感知,课本研读:(25分钟)

  新课标要求: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播放乐曲,请同学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听完第九交响曲,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精神享受?贝多芬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听完C小调革命练习曲,你感觉肖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波澜壮阔的世界?

  (3)芬兰颂表现芬兰受到帝俄的残暴统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由此你可以试着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

  4.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片段各一首,请同学辨析其时期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增加了实践的经验。

  5.教师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古典向浪漫的转变,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讨论音乐作品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听音乐,喜爱它,与它产生共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高中音乐说课稿7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几个曲艺音乐的段子,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

  2、能随乐轻声哼唱常德丝弦《重整河山待后生》。

  3、能简述曲艺艺术的演唱形式及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视频】《长沙策长沙》

  这首《长沙策长沙》已经流行一段时间了,几个长沙大男孩用我们熟悉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细数了这个城市中的点滴生活。

  【Q】那么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呢?(说唱风格)

  2、说唱风格的歌曲这几年特别的流行,同学都知道它是舶来品,说起它的特点来许多同学一定头头是道,但是你们知道吗?早在战国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有说唱音乐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说唱音乐。

  二、艺苑撷英

  一)中国说唱音乐的沿革

  1、中国的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我国的说唱音乐即是曲艺音乐。

  【Q】说到曲艺,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曲艺有些什么种类吗?(评书、相声、鼓词、弹词……)

  2、曲艺音乐的沿革

  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公元前221年之前就曾记载过短小的叙事性歌曲,唐代有咏叙长篇故事的“变文”,宋代有成熟了的诸宫调,明清至民国,全国已有曲种三百多个。曲艺艺术除评书和相声外,大多有说有唱,或只唱不说,音乐性很强。古代的曲艺因为要讲故事,所以曾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向戏剧转化,另一方面则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演变。

  3、那么戏曲和曲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视频】单弦《十刹海的传说》片段

  【Q】曲艺艺术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仔细聆听表演者的唱词,你能发现戏曲与曲艺的不同之处吗?

  曲艺与戏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在咏叙故事,不需粉墨登场,刻画人物只凭一张嘴来描摹。台上只要一两个人,简单的伴奏乐器即可演绎象《三国》、《封神》、《三打白骨精》等众多的故事。所以在文化事业不太发达的旧中国,它有很广泛的听众。加上曲艺演员多用方言,音乐又源自当地民间,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

  Ⅰ、京韵大鼓

  1、曲种简介: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

  2、【视频】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不完整片段

  【Q】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一人站唱,自击鼓、板司节奏)

  3、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1914.8.31—20xx.5.5),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彩舞”,她1914年出生在江南,6个月大时就被送给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最初就是这样得来的。骆玉笙从小就跟着养父母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从4岁起她就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17岁时开始学唱京韵大鼓,二十二岁以“金嗓子歌王”活跃于北平、天津一带。

  4、【视频】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改编的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同名电视剧在全国上映。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其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者“小彩舞”骆玉笙也随着电视剧的播放而家喻户晓,此曲也成为了骆玉笙的代表作。

  Ⅱ、天津时调

  1、曲种简介:天津时调主要是流行天津一带的劳动人民中间,如船夫、搬运工、手工业者、人力车夫;音调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以三弦、四胡、板子作伴奏;演出的形式多为一人独唱。传统段子多反映天津人民的生活风貌,二、三十年代有些职业歌手在地摊、茶棚演唱以谋生活,在内容上产生了反映时事的节目。

  2、【视频】天津时调《秋景》

  【Q】这是由天津著名的曲艺演员王毓宝1986年第五届津门曲荟中国大戏院实况录像演唱段子,仔细聆听,你认为说唱的吐字与歌唱的吐字是一样的吗?

  说唱的吐字更强调说,是以说话为基础的。

  Ⅲ、苏州弹词

  1、曲种简介: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的说唱艺术,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

  2、【视频】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

  开篇:即弹词艺人在说正书之前所加唱的,与故事内容无关的短小段子。

  【Q】苏州弹词的表演形式与前面我们欣赏的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有什么不同?

  演员自弹自唱,有一人(单档)、二人(双档)和二人以上等表演形式。

  Ⅳ、常德丝弦

  1、曲种简介: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及周边县区的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为坐唱,一般为六人,操六件乐器,如胡琴、四胡、扬琴、月琴、琵琶、打击乐等。

  2、【视频】《常德人》

  【Q】说说这一唱段的音乐和唱词的特点。

  音乐明快流畅,加了许多衬词。

  三)拓展与小结

  1、长沙弹词及长沙弹词艺术家的介绍。

  曲艺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我们长沙也有自己的曲艺艺术。

  简介长沙弹词“活化石”彭延昆

  2、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视频】骆派京韵大鼓传人冯欣蕊《重整河山待后生》

  【Q】不同时期的曲艺演员的表演有什么不同吗?

  3、【创作】

  在文化艺术繁荣和发展的今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曲艺音乐?把你的今天的体会与思索用说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吧。

高中音乐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第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排萧.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和风笛演奏-优雅,还有的就是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还包括音乐知识欧洲音乐.因为学生普遍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讲音乐知识的同时会尽量结合作品,让学生轻松的接受.这节课我会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而愉快的情感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感受音乐.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知识时,我会尽量的结合作品和影响资料,做到让学生轻松的接受,努力让理论知识变得不会那么枯燥.这节课的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主题歌的音乐来导入,着重让学生听有风笛演奏部分的音乐,并提问学生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由此来引出今天本课的饿主题-欧洲音乐.这种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并能从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一些音乐知识.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饿概况.

  2,了解风笛、萧的音乐特点.

  本课的重点是:从音乐中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难点是: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五、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主要包括三首欧洲民间乐曲,我在整节课中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1)导入:我用铁达尼号的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来注意前奏的音乐是用那种乐器主奏,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饿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里我主要应用欣赏法与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并指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几首欧洲民间音乐,并了解民间音乐的饿美妙与特点.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更加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饿印象,使学生了解到民间音乐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饿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3)完整播放<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级上学过美声的饿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两种唱法的不同.完了之后,教师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饿是谈话法与参与实践法,这样的饿设计意图是能让学生近距离的饿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演唱,加深学生对本课的印象.

  4)完整播放<优雅>并提问:这首曲子用了那种乐器啊?学生回答;

  风笛.

  下面多媒体显示风笛的形状,教师简要讲解有关风笛的知识.完了之后,多媒体再弹出一个画面,是中国的竹笛.通过对竹笛的饿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饿区别.

  最后教师指出不管是风笛还是竹笛他们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这里主要应用讲授法,通过对比介绍,让学生能事先体会到民间音乐的美妙.

  5)小插花,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

  (一段是中国的饿竹笛,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准确,这时侯教师拿出两个乐器,对,就是竹笛与风笛,教师师范演奏,并请学生来学.当燃教师辉控制住场面,不会让学生太闹腾.在这里我应用了实践法,这样能让学生从亲自参与演奏中体会到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6)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饿舞蹈>,教师顺着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完了之后,提问,主要由那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简要介绍排萧并请学生来说明与风笛的区别.完了之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饿情绪如何,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完了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

  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对与音乐的饿听后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并鼓励学生今后多积极发言.再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谈话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来教育学生今后音乐课上该如何表现.

  7)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饿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如果找不到,可以自己来讲欧洲音乐的特点,完了之后教师做补充.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

  六、总结

  本节课秉承着体验,参与,思考的饿原则,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能了解到民间音乐的饿乐趣并升华了主题.

高中音乐说课稿9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上去高山望平川》,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阐述我的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二节的一节欣赏课。作品为bB调,4/4拍,旋律自由舒缓,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中,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西北民歌“花儿”的相关知识,感受作品表达对爱情向往的情感,从而获得民歌审美体验,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体会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增强对西北民歌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歌曲分段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了解“花儿”这一民歌类别,并能够感受歌曲高亢悠扬、舒展自由的情绪,增强对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是聆听并欣赏音乐内涵并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音乐旋律特点。

  难点是体会歌曲高亢悠扬、舒展自由的风格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分段聆听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讨论法、对比分析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分段赏析、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方式进行导入,播放歌曲《西部放歌》,与歌曲建立联系,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也更好的完成从课下到课上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新课的第一环节,我会先完整播放一遍歌曲,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属于那种民歌体裁,学生自由回答,我总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并详细解释“花儿”的特点;其次,我会再次播放整曲,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所表达是怎样的情感,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我总结这首歌曲表达的是男子对心爱女子的追求、爱慕之情。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对歌曲体裁有详细的认识,并对歌曲的情绪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第三环节是分段赏析环节

  细致、精准对于作品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并提问学生歌曲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修而生通过聆听自由回答,由我来总结出乐句悠杨,起伏较大,多以四度跳进与大跳,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其次,我会带领学生聆听欣赏第一段歌曲,并提问学生在歌词的表达有何寓意,学生仔细聆听并自由发言,最后由我总结出第一段歌词描写了山高地广的景色,用了很多衬词衬腔,在最后一句引出“一朵牡丹”,把心爱的女子比喻成牡丹;然后,我会播放歌曲第二段,请学生聆听第二段歌词和第一段的歌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聆听并思考进行自由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二段歌词承接第一段歌词,依旧把心爱的姑娘比喻成花朵,表达了想摘却摘不到的枉然之情。深刻的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之情;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完整聆听,并提问学生西北民歌高亢、自由的原因有哪些呢?(可以从西北人民的性格、地势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出西北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地形,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而当地人民经常站在山坡上远距离的呼喊、交谈,为此,他们会把声音拉得很长,便形成了这种高亢、自由的旋律。并且当地人民粗犷豪迈、不拘小节,在他们的劳动生活中唱歌,是抒发情感的最好手段,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爱情的赞美。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由部分到整体的对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把握,并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播放蒙古族歌曲《嘎达梅林,并请学生对两首歌曲进行对比欣赏。学生聆听后自由回答,我进行总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回族歌曲,速度稍慢,节奏十分自由,情绪上是高亢、明亮;《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歌曲,速度中速稍慢,节奏舒缓,情绪是十分悲壮的。两首歌曲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却都是富有当地民族地区特色的优秀作品。

  这样做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不同民族地区民歌的区别,从而对“花儿”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获得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请学生搜集其他西北民歌,下节课一起分享。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对西北民歌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0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铁蹄下的歌女》,接下来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铁蹄下的歌女》是花城版高中音乐全一册第三单元第1课的一节鉴赏课。全曲旋律悲痛、深情,但又富于强烈的戏剧性。整个作品蕴含着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被誉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作品创作特点,感受聂耳表达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铁蹄下的歌女》,激发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的赏析以及对《风云儿女》片段欣赏,体会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歌女的凄楚生活。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体会歌曲旋律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作品《铁蹄下的歌女》,激发爱国热情。

  难点是了解歌曲创作背景,通过学习作品《铁蹄下的歌女》,激发爱国热情。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多媒体演示法、提问法、探究法。

  学法:聆听法、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整体感知、分段赏析、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采用多媒体播放《义勇军进行曲》的方式进行导入,并提问:每当国歌响起时,你会有一种什么感受?

  通过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是整体感知环节

  感知音乐是课堂展开的基础,为了帮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我会先播放《铁蹄下的歌女》并提问:听到这首曲子,你们感受它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

  通过学生自由回答,我总结得出音乐情绪是非常悲痛的。接着我会简单介绍电影《风云儿女》。其次,再次播放全曲,请学生们为全曲划分段落,最后得出共分为三个部分。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将作品从整体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本首作品。

  第三环节是分段赏析环节

  对于作品细致、精准的分析及学习,是学生了解作品特点的主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了解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的了解作品,在这一环节,我会先播放歌曲第一部分,提问大家的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表达什么样的内容?通过学生回答。我进行总结:第一段前两句为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不甘痛苦生活的心情;后两句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表现了歌女们心中的不平和对黑暗社会的质询。

  其次,我播放音乐第二部分,提问歌曲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又有哪些不同,它又表达了什么?让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学生回答我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比,第二段转入字字血泪的叙述,音调中充满了辛酸与凄楚。这一段的音乐处理刚好和第一段相反,节奏紧凑的朗诵性旋律挪前,气息悠长的抒情性旋律移后,使“尝尽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远的漂流”两句更为突出,更为感人。

  接着,我会请学生根据前两段欣赏步骤总结第三段。通过学生的回答我进行补充总结:第三段综合了前两段的音调和节奏的因素,前两句仍是不平的呐喊,随后,节奏突然拉长,音乐到达了最激动人心的高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不可抑制的愤懑之情。

  最后我会播放全曲,请学生说一说整首歌曲它所表达的情感和内容。通过学生自由回答,我总结:这首歌的语音、声调、语气和情绪的变化,同音调、节奏的结合非常贴切,音乐的处理与塑造的形象十分吻合,装饰音的运用富于女性的特点,乐句从弱拍上起的手法,突出了部分歌词的内容及柔中带刚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弱者不平的呐喊。通过这样的设计,巧妙地围绕本节课重难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同时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思考及探究能力。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播放《风云儿女》电影片段,提问:大家通过这段影片以及歌曲,谈一谈聂耳创作这首歌曲对社会的影响。这样做这样有利于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也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激发爱国情怀。

  第五环节是小结作业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课堂小结时我会提问学生通过这一节课所得到的收获。为了更好的结束课堂,并在课下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让学生们课后观看《风云儿女》整部电影,然后相互交流观后感。

  通过这样方式,不仅回扣本节课知识点,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激发爱国情感。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环节,着重的体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情绪、情感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板书直观的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1

  说教材

  在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中有三个主要的教学内容:一是欣赏作品《卡门》序曲;二是讲解音乐知识回旋曲和序曲;三是进行有关的知识测试。

  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回旋曲”和“序曲”;二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加深学生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整节课来说,教学重难点并不多,主要是对音乐作品《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辨别。

  作品分析

  《卡门》序曲是歌剧《卡门》开场前的一首管弦乐曲。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梗概是:卫队下级军官唐·霍赛钟情于烟草女工卡门,并且参与了卡门的私运活动。而卡门对唐·霍赛越来越冷淡,并与斗牛士埃斯卡米洛热恋起来。在一次斗牛活动中,埃斯卡米洛获胜。当群众正在欢呼的时侯,唐·霍赛杀死了卡门,他自己也自杀身亡。

  这部歌剧的主旨是:表现未受资产阶级市侩思想影响的纯朴农村青年——霍赛——向往过温暖的家庭生活。可是,与大胆、泼辣,酷爱自由的卡门那种追求自由的个性相冲突。两个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是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造成的。透过它,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性。有人这样说:“《卡门》的必然结局并不是抽象的宿命论性质的。他们两人的必然死亡是因为在那不让感情遵循逻辑发展的社会里,是不能抱着真实的情感活下去的。”也就是说:卡门只能以死来保全她的自由,霍赛也只能以死来为他纯朴的感情献身。

  《卡门》序曲为回旋曲式结构。乐曲的主部主题是一首节日进行曲。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气氛热烈欢快。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这段主题为A大调,2/4拍子。

  乐曲的第一插部是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欢唱、跳跃的旋律。#F小调。2/4拍,由木管乐器及小提琴奏主旋律。

  主部主题第二次出现之后,引出了乐曲的第二插部。这个旋律来自第二幕中埃斯卡米洛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它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它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胜利凯旋的气质,表现了斗牛士气宇轩昂、英姿勃勃的形象。

  这段旋律为F大调,具有进行曲特点。

  当第三次重现主部主题后,音乐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作者

  曲作者比捷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他于1838年生于巴黎。9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古诺及阿莱维,1857年获罗马大奖并到意大利进修三年。1861年回巴黎从事作曲。1875年6月3日逝世。

  他的代表作有歌剧《卡门》、《采珍珠者》等;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一组曲》、《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等。

  音乐知识

  回旋曲是音乐作品中的一种结构形式。它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

  回旋曲包括一个多次重复的段落(主部主题A)及若干个与之穿插对比的段落(插部)一般主部主题至少出现三次。形成A+B+A+C+A的结构形式。如果插部很多,即形成A+B+A+C+A+D+……+A的结构形式。

  回旋曲适于表现活跃、欢腾的情绪。因此,大型音乐作品的末乐章常用这种曲式,以便形成热烈的情绪结束全曲。当然,短小的作品也有采用回旋曲式的

  序曲原指歌剧、清唱剧、芭蕾舞剧、话剧等戏剧于演出前由大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它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把这类序曲统称为“歌剧序曲”。

  近代,产生了专门为音乐会而创作的与戏剧无关的序曲,人们称为“音乐会序曲”。

  说教法与学法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他们对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对音乐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不能象在小学初中那样采用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方式进行授课;而应该更多地指导学生主动对音乐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一种先进教学手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以下的优点。

  优学(能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观看影像、一边还能看到影像下面各乐段同步出现的解说文字。而且在课件制作中采用了各种颜色、各种字体、各种图片、各种动态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使得课堂提问更加生动有趣。

  欣赏音乐的时候,在课件中制作一个简谱的卡拉OK,学生一边看着荧幕上同步出现提示的简谱,一边对音乐进行欣赏。让学生更形象、更清晰地理解了音乐。

  优教(有利于教师使用)。

  例如在分段欣赏音乐的时候,以前要靠手工对放音设备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放过头了,还得再倒回来,非常麻烦。现在我们在课件中制作好了之后,上课时想要播放那一段音乐,只需要点一下,播完了就自动停止。想再播放一遍就再点一下。非常方便。

  说教学过程

  一、上课前

  即将上课的时候,学生陆陆续续地进入教室。有的学生在聊天说话、有的学生在玩耍、有的学生在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在外面玩耍。按照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必须要过三分钟左右学生才能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课前的课件片段。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是圣桑的“天鹅”,教室的大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舒曼、舒伯特、肖邦、贝多芬……。有的学生不再说话,他们在欣赏动人的音乐、有的学生不再玩耍,他们看着头像在分析这是那位大师……,通过这个课件片段,不但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放松。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

  二、开始上课(2分钟)

  传统的教学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说一声“上课”,值日生说一声“起立、坐下”就开始了。

  而这节课我在课件中做了一个“上课页”,开始上课的时候播出。先是出现一句短暂激昂的音乐,然后在屏幕上出现闪烁的“上课啦!”的字样,一下子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起立、坐下、检查人数。使到这个千篇一律的上课程序变得有趣起来。

  三、感受音乐(6分钟)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世界语言。在素质、性格、知识程度、爱好等等方面的不同和差异的人对音乐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如果一开始就由教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欣赏音乐,那是不可取的,而且还会扼杀学生的现象力。所以在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对音乐作品作任何讲解。直接让学生对音乐进行感受,并让部分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后讲出对音乐的感受。

  四、作品概括(6分钟)

  向学生讲出作品的名称《卡门》序曲及其是来自歌剧《卡门》的。并对歌剧《卡门》的作品概括和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象进行讲解。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考虑到本环节不是主要内容,而且“板书”太多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所以在课件中只出现了主要人物表。

  五、曲式辨别(15分钟)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难点也是要点,是对学生自主欣赏辨别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欣赏并记住三个乐段(ABC),然后听全曲辨别出乐曲的结构。具体步骤如下:

  1、听记三个音乐片段。每段音乐让学生听两遍,中间教师对音乐片段进行讲解(具体讲解和乐谱请参看教材分析)。

  我在课件中做了各自的简谱卡拉OK。欣赏音乐的同时在屏幕上出现了音乐的主要乐谱,而且随着音乐的进行,乐谱也进行相应的变化。使到学生更形象清楚地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

  2、听全曲进行曲式辨别。

  让学生欣赏全曲并对音乐中各段音乐出现的顺序进行辨别。并提问部分学生把结果打到屏幕上。然后再通过课件向学生播放出正确答案。在这里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一个过程:在音乐播放的同时,相应的段落代号在屏幕上闪烁。最终在屏幕上出现了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图示。使到学生清楚形象地记住了回旋曲的结构并为等一下对回旋曲的补充介绍提供了一个图示。

  3、对回旋曲进行补充介绍。

  六、作者及其代表作的介绍。(5分钟)

  这个环节对作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行了

  简单的介绍,为了提高讲解的吸引力,采

  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着重介绍作者的坎坷人生及对艺术的不懈努力,使学生得到教育。

  七、对序曲的介绍。(3分钟)

  简单对序曲的来源、歌剧序曲和音乐会序曲的分别进行讲解。

  八、欣赏由中国中央乐团演奏的《卡门》序曲的录像资料。(3分钟)

  在这个环节我在课件中使录像资料播放的同时同步出现音乐作品各个部分的解说文字。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九、知识测试。(5分钟)

  这个环节通过对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选择题方式的测试,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一共提供了八道选择题:

  1、曲作者比捷是那个国家的著名音乐家

  德国法国英国

  2、歌剧等戏剧演出前所演奏的序曲,带有暗示剧情的意义,人们统称为______

  歌剧序曲开场序曲剧情序曲

  3、回旋曲适于表现______情绪

  抒情温柔悲愤痛苦热烈欢腾

  4、回旋曲包含一个多次重复的音乐部分,是________

  第一主题主部主题重复主题

  5、《卡门》序曲的体裁是________

  回旋曲序曲进行曲

  6、旋曲起源于欧洲民间的________

  轮舞曲圆舞曲回舞曲

  7、这段音乐是《卡门》序曲中的________(播放音乐)

  主部主题第一插部第二插部

  8、下面那一部音乐作品不是比捷创作的

  卡门天鹅湖采珍珠者

  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一个问题选择的自动判断。

  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让学生看荧幕上提供的问题,选择荧幕上的答案,教师用鼠标点一下学生选择的答案,荧幕上就可以弹出相应的判断。错的话就出现一

  个“x”,电脑还会说“不要太大意嘛”,对的话就出现一个笑脸和一个“ˇ”,电脑会说“耶!好嗄”。使到这个测试更有趣、更富吸引力。

  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音乐欣赏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节省了教师板书和传统播放音乐进带倒带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丰富。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尝试。肯定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努力和学习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中音乐说课稿12

  一、说课标

  根据高中音乐课新课标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2、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二是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能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三、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通过“听”歌曲的旋律、节奏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音乐,从而来分辨西北民族的民歌特点。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导入: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然后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声演唱民歌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2、展示目标、导学达标

  采用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

  第一步采用听--想--观看--讨论的程序,让他们听三首歌曲的旋律片段,了解各首民歌的风格特点及表现情绪等。 阅览歌曲简介、欣赏歌曲、知识链接、互动链接

  第二步然后我将结合流行歌曲,给学生介绍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阅读音乐知识,了解花儿、信天游,欣赏歌曲,互动链接

  第三步拓展探究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地感知、体验、理解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并结合流行乐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自然地导出下节课的内容。

  、总结反思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音乐感受能力和电脑多媒体课件运用的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要尽可量紧凑丰富,要力求课堂气氛生动有趣而富于吸引力。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可能会不够。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这些要要依据实际上课情况调控和改进。

高中音乐说课稿1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周村区实验中学的丰彦,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花城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影视音乐”。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把我的说课思路展示给各位评委老师,敬请指导。

  一、【教材分析】

  《音乐与社会》这一单元由“音乐的传播与交融”和“大众音乐”两部分组成。本单元是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是高中生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既可以反映社会功能又能给予社会深刻的影响。

  影视音乐这一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在这一节课上让学生鉴赏完所有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学校高二有6个班是电脑班,有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在线交流,学生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所以我从影视音乐的体裁入手,每种体裁准备两首影视音乐作品,在前一节课的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从一种体裁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一首影视音乐作品,在课下查阅一下资料,选派一名代表介绍给大家,我来做简单的补充。

  我选择的八首音乐分别是片头音乐:《詹姆斯邦德序曲》和《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ule》;场景音乐:《泰坦尼克号》中的《弦乐四重奏》和《功夫》片段;插曲《再见,警察》和《牧羊曲》;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关注。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配乐能力,使学生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并能为影视片段或专题片配上合适的音乐。

  3、知识目标:认识影视音乐的种类、作用,了解约翰.巴瑞和约翰.威廉姆斯以及什么是音画对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使学生初步体验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清楚的分辨出影视音乐的体裁,并能为影视片段配乐。

  四、【教法】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本堂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交流、为影视片段配乐等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分析比较、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与探究。

  五、【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引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鉴赏分析、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拓展与探究。

  1、组织教学:

  我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都安排了一个环节叫做“梦想舞台”,让四个学生一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才艺,其中有一个是主持人,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得分并计入学期末的学分认定,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用两段不同的《泰坦尼克号》导入,一段没有音乐,一段有音乐,让学生找出区别,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后,展示课件,影视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片头音乐;场景音乐;插曲和主题音乐,然后按照课前的分组让学生上台来介绍他们选择的影视音乐作品

  下面我根据上课的情况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组片头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詹姆斯邦德序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007系列是电影史上一个传奇。这首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瑞创作,他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具有动机性的音乐主题,在每部影片的开头都会出现,这个主题由低音弹拨乐器演奏,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也使全系列片的音乐得以统一,从音乐上给影片确定了风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巴瑞的生平和什么是片头音乐。

  第二组场景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功夫》,学生是这样介绍的:功夫这部电影一共出现了30几首场景音乐,周星驰出场时播放的是《十面埋伏》,斧头帮出现的时候播放的是《我不入地狱》,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最经典叫《流浪者之歌》,乐曲速度极快,给影片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场景音乐。

  第三组插曲: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牧羊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牧羊曲》是影片《少林寺》的插曲,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它与《少林,少林》在影片播出20多年来在少林寺日日响起,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现在的少林寺。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插曲,并强调插曲不是器乐曲,它一定是歌曲。

  第四组主题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是这样介绍的:这部作品由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以深情、忧伤之感。影片画面是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女排着队伍,在辛德勒的墓石前放小石子以示纪念,人们缓缓地走着,音乐也缓缓的奏着,让人心酸、让人悸动、让人震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威廉姆斯的生平和什么是主题音乐,同时向学生介绍影片的另一首插曲(&),并提出问题:电影中那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场面,配乐居然是一首平静祥和的童声合唱,你觉得这样合适吗?让学生讨论,并顺势引导:这种手法叫音画对位。

  (2)在这四种体裁当中插曲和场景音乐学生很难分辨,所以我准备了两首影视音乐作品让他们辨别,分别是《西游记》中的场景音乐和《城南旧事》中插曲《送别》,让学生认识到插曲一定是声乐作品,场景音乐一般都是器乐曲。

  在学生清楚的了解了场景音乐和插曲的区别之后,让学生判段这样一句话,电影过程中出现的音乐,除去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外,所有的音乐都属于场景音乐。这句话是教参上的一句话,相信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判断的出,这句话是错误的,除了场景音乐还应该有插曲。借此可以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要善于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判断,尽信书不如无书。

  通过欣赏这么多的影视音乐作品,学生应该对影视音乐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并总结,学生回答完之后出示课件做相应的补充。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会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学有所获”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梳理所学,加深记忆。

  5、拓展与探究:

  课尾,我准备了一段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片段,并给学生四段音乐,让他们选择哪段最适合,第一段是一段悲伤的音乐,第二段是一段恐怖的音乐,第三段是匈牙利五号的音乐,第四段是加沃特舞曲。学生很可能在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上有争议,其实这两段都可以,借此可以告诉同学们,为影视作品配乐不是唯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作业

  我出示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请同学们为学校纪录片配上合适的音乐,下节课开一个简短作品展示会,看看哪些同学配的音乐最合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不知为何》是诺拉·琼斯的经典爵士乐代表作品,在80年代的爵士乐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一首歌。旋律柔和,已被收纳到高中音乐课程必修。

  通过本节课歌曲的学习与感受,学生能够感受爵士乐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习兴趣上升为乐趣,学习已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不断从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但是高中生在平时的音乐生活中多是盲目而随意的,缺乏引导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教学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受、体验爵士乐的风格特征,了解相关文化及艺术价值,逐步对爵士乐产生兴趣。

  2.通过体验、对比、小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乐的音乐特点,通过改编乐曲提升审美创造力。

  3.认识爵士乐,了解它的发展和音乐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欣赏,了解爵士乐的风格特点。难点是掌握爵士乐的节奏特点,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新课教授——拓展延伸——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分别播放民歌《茉莉花》和爵士乐《茉莉花》请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从而顺势导入到本课《爵士乐》的学习。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新课教授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针对学生身心的特点,利用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发先歌曲的特点、体会情绪,并能够通过进一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首先,我会带领学生走进爵士乐,介绍爵士乐的相关内容,了解“布鲁斯”“拉格泰姆”音乐形式,并了解爵士乐的音乐特点。

  其次,我会带领学生聆听《南部之子》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及演奏乐器。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强调音乐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之美。同时,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完成基本的授课内容以后,适当地拓展课程之外的内容,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我会将学生分为四小组,将乐曲改编成带有爵士风格的《小星星》

  (1)学生小组讨论,根据爵士乐的特点进行创编,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演奏。

  这样设计,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四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会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并请同学们搜集关于“爵士乐”的材料。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说课稿15

  教学内容:

  1.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笛曲的风格及音乐特点。

  2.齐唱几首简单并与所学乐曲相关的地方民歌。

  3.学习笛子的发音特点,提高演奏水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笛子的发音特点,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演奏》教材中第一单元《在器乐家庭中寻找你的朋友》的第四课“实践与表现”, 是鉴赏、歌唱、乐器演奏相结合的一节课。本课宗旨是学生由器乐曲鉴赏,民歌演唱过度到对乐器的认识和不同地方乐曲风格的了解,加深对乐曲地把握和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把鉴赏、演唱和演奏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即快乐地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技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新疆、江浙、湖南长沙、内蒙古等地方音乐特点和特色民族乐器(马头琴、手鼓等)。

  2.能力目标:知道笛子的发音特点,学习《阿拉木汗》、《牧羊曲》、《达姆达姆》、《茉莉花》、《姑苏行》中的一首乐曲。

  3.情感目标:在欣赏和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笛子。

  重点难点:

  学习笛子的发音特点,达到较好的演奏效果。

  教法学法:

  1.教法

  讲授法:讲解不同地方音乐特点,笛子的发音特点。

  演示法:范奏或演示乐曲 。

  练习法:练习乐曲和音阶。

  讨论指导法:询问和指导学生演奏中的问题。

  2.学法

  本节课让学生在听、想、看、说、演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比较法、律动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表演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片断。

  2.师生探讨相关问题导入课题。

  这首曲子的节奏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有没有人会唱新疆民歌?

  乐曲是八七拍子的。

  3.齐唱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或《阿拉木汗》。

  4.问题:乐曲节奏特点,风格地域特点?

  答:伴奏节奏

  旋律中有变化音,调式为和声小调。

  设计意图:上课的导入要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采用的方式是老师示奏,导入新课。让同学们更直接、更直观的融入这节课。

  二、范奏《姑苏行》、《春到湘江》、《鄂尔多斯的春天》

  问题:乐曲节奏特点,地域风格特点?

  答:《姑苏行》苏州,《春到湘江》湖南,《鄂尔多斯的春天》内蒙古。

  齐唱《茉莉花》。学唱小段湖南地方戏曲《花石调》。

  笛子:曲笛与梆笛的特点。

  知识扩展:视听民族特色乐器。

  三、欣赏《达姆达姆》

  问题:你能听出几种乐器的音色?

  根据音乐对应民族乐器图片介绍(阮、唢呐、二胡、笙、打击乐、扬琴等)

  通过图片视频了解乐队的座次排列。

  四、讲解笛子的口风,气流角度与音区的关系。练习音阶和乐曲。

  1.低音区口风大气流缓角度下;中音区口风稍小气流快角度斜向下;高音区口风小气 流急角度向钱。选择学习乐曲。

  2.分组练习。同学们自我体验、相互学习,相互指点。老师指导。

  五、复习巩固

  1.采用填空、连线、视听回答等方式回顾学习内容。

  ①填空:笛子可分为那两种?

  ②连线:请把乐器图片连接到相应的位置上?

  ③视听回答:听音乐请说出乐器和乐曲的名称或节奏或旋律特点?

  学们用反馈的方法理清本节课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乐曲表演提出指导意见。

  六、结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族地方音乐特点和乐队乐器类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笛子的种类和演奏。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不但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高中生,我们不但要熟悉它、掌握它,还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高中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说课稿11-14

高中歌舞音乐说课稿09-24

高中音乐说课稿11-05

高中音乐《音乐与生活》说课稿11-29

高中音乐说课稿:《音乐与生活》04-22

高中音乐《音乐与生活》说课稿模板11-29

高中音乐《这个世界的音乐》说课稿11-29

高中音乐说课稿:《非洲歌舞音乐》10-15

高中音乐《欧洲民间音乐》说课稿12-01

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