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7-21 17:39:14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是~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一篇散文(文章体裁),作者选取了~(画面、景物、事件)进行描摹,将~呈现在读者面前,赋予对~的感悟,寄予(情感)或揭示(道理)或说明了一个(态度),结构(层次)明晰,语言(凝练、优美、质朴),感情真挚(情趣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整体感悟文章,训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对文章情趣(旨趣)的审美能力。依据这样的思考,参照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课前预习)/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 品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可作为教学重点)

  3、 鉴赏富有特色的语言,领悟本文的(情感?道理?态度?)

  (二) 教学重、难点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教师若在处理教材上面面俱到,则会显得浅而乱,所以有相对明确的教学重点尤为重要。(本课的一些特点:如语言美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鉴赏和品味本文的语言美当作一个重点)语言美视情况而定,也可放于难点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以它特有的语言形式,无非是想寄予一种情感,揭示一个道理,说明一个态度等等,但这往往是文章深层的东西,需要去挖掘。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等)手法,言了什么志?抒了什么情?是本文需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导学法,点拨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因为作为一篇散文,反复诵读是增加积累、加深体悟、进入作者感情世界的一条捷径)、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另外,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我还以讨论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入语是这样的:现代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在他的散文集《千年一叹》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大自然的景物有百分之一能写进历史,千分之一能成为景观,万分之一能激发诗情。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神奇瑰丽之处。她繁富缤纷,延往续来,既孕育了万物生灵,又滋润了人类灵魂。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那即使是只有万分之一才能激发诗情的景物,寄怀感慨,与自然同悲喜、共哀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聆听他与自然的心灵碰撞。(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触及人与自然的话题,将学生带入情境)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脉络)

  1、 让学生放声朗读,目的是培养语感,让学生熟悉内容。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问:(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或这篇文章写了几个画面?请为这几个部分拟个小标题。/为了突显出~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因为本文层次清楚,学生基本上可以归纳、提炼出来,这样提问的目的在于,快速提炼课文的要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这一环节主要为下面的课堂重点服务)

  环节3——直击重点

  针对课堂重点,我提的问题是:a.你觉得主人公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b.文章是如何表现的?语言方面有哪些特色?请你选择一些能反映认为性格品质的句子来鉴赏。

  a.作者如何从各个方面突显~的美(特点)?b.你觉得哪些描写的语句特别美?/值得回味,富有哲理?结合自身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疑问的目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拥抱文本,这里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鉴赏散文语言的能力,以提高他们概括、归纳的水平)但是学生的概括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入,这时需要再次体现老师“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字词替换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法品味语言

  ,教给学生鉴赏散文语言的一些基本方法。(如:~)

  至此,通过对内容、结构以及语言的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画面美)有了一定深度的体会,这是本文重点的落实,但学生对文章仅仅认识到这个层面还是不够的,要真正理解本文,还必须了解寄予其中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进入另一个层次,这就涉及到下一个环节。

  环节4——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如:这篇文章寄托了一种什么情感?)请结合课文内容和前面的分析进行讨论。(这一讨论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再一次拥抱文本,感受文本。也可以培养学生挖掘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这是读懂本文的关键之一,也是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讨论,学生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板书),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

  环节5——课堂总结

  语言和画面美的文章一旦赋予了深层的内涵(情趣美)(板书),文章也就更美了,就像一盘菜一样,现在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无穷。

  环节6——拓展延伸

  为了巩固学生对这节课所学内容,我设计了~个练习题:

  (可设计比较题)(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7——课后作业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画面美 追求自由生活

  语言美 (托物言志)

  情趣美 追求独立人格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故事

  语言 质朴 —— 人性美

  感情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1. 教材单元定位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三篇记叙散文(另有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巴金《小狗包弟》)。它们都是写人叙事的佳作。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2. 教学三位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跟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三维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2、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主要段落语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感知大师的人格魅力2、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探究感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感知,探索求真,以达到“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了解梁实秋的高超写作技法。

  说学法

  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采用默读法和圈点勾画法,之后采用问答法,由学生发言、总结;针对教学重难点,立足课文,讨论探究,用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点拨引导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点评诵读,体味文章情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布置小作文,迁移拓展所学的白描技巧。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由提问七匹狼双面夹克广告词导入,七匹狼双面夹克的广告词是:“男人不会只有一面。” “今天,你要‘秀’哪一面?”,学生都知道梁启超先生是清末民初政界明星,而不知道他是学术大师,由此引导学生了解他的另“一面”,走进文本让梁实秋先生“秀”这“一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崇敬之情及阅读兴趣。

  2. 品人

  a. 学生与作品作者交流: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思考,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围绕“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梁启超的形象特点。

  b. 学生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带着独立思考后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展开讨论,最后拿出小组的意见,通过探究,认识课文于记叙中描写了人物出场,肖像,开场白语言,声音,内容,讲演时的神态、动作。从而认识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学会分析与概括

  c. 教师与学生交流:借助何蕙珍对他的恋情、为康有为披麻戴孝、为协和医院撰文等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梁任公是个热心肠的人。

  3. 品文

  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启发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探究人物的写法,认识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学会表达与交流。

  4. 作业布置

  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写人技巧,结合[表达与交流]第三单元: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任选一题作文。(设计目的与思想:能力的迁移,将课内所学知识与技能作课外的延伸与拓展。

  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品人:肖像: 短小精悍;开场白语言: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 内容:丰富有趣

  讲演时的神态动作: 生动有趣——有文采有学问有热心肠的学者 品文:凸显人物个性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劝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劝学》是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要是通过阅读鉴赏,启迪学生智慧、巩固文言基础。

  《劝学》是荀子的一篇论说文。作者阐述了在学习方面的观点。把《劝学》安排在本单元,对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合理论证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要“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4、教学重点:积累文言文知识,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

  5、教学难点: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和思想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

  (1)诵读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点拨法——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点拨。

  2、学法: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在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

  (2)合作学习体现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3)探究学习体现在质疑问难,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过程中。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共有6个学习环节

  环节一、温故导入激发兴趣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历代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学习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呢?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走近《劝学》,看一看荀子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学习的什么思考。

  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感知作者和写作背景方面,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我会加以补充。

  2字词方面,学生课下已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了梳理。课上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就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识积累。

  3然后,请学生听配乐朗诵。

  环节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

  我会设置问题,要求小组合作,明确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问题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大部分学生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问题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 小组朗读第2、3、4自然段

  明确: 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的。

  问题3、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 本文使用了比喻论证 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通过这3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完成教学目标三,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四、三读文本鉴赏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本文的比喻句,理解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句的使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深入浅出。

  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二,突破教学重点。

  环节五、拓展迁移

  设置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讨论1:《劝学》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

  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讨论2:就观点“学可以已”和“学不可以已”进行辩论。

  此次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 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使用多种论证方法。

  然后教师总结,通过辩论,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一致的。

  环节六、总结

  我会和学生一起梳理文章脉络,要求学生尝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这一环节意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

  布置两个作业

  必做作业: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选作作业:以“学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劝 学

  荀子

  学习的意义 比喻论证

  学不可以已 学习的作用

  (论点) 学习的方法 对比论证

  (论据) (论证)

  我这样设计板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地 把握文章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三、说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5

各位,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古诗《迢迢牵牛星》。接下来,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迢迢牵牛星》是编排在粤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四个课题《汉魏晋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诗人真情实感的咏唱,是心灵对现实的应答。《古诗十九首》映了时代的动荡,社会的乱离《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织女的相思之苦,形象地抒发了现实生活中男女情人咫尺天涯的哀怨,表达了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素养。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学好本课为学好以后的诗歌可以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包含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思想,为以后学生在学习理解类似的诗歌并为简单地鉴赏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诗十九首》相关知识,有节奏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

  2.技能目标: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叠音词作用和表达效果。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品味《迢迢牵牛星》诗中的爱情美,理解诗歌所表达出的渴望普天下夫妻团聚的愿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诗歌中叠音词作用和表达效果,掌握鉴赏此类诗歌的技巧。

  2.教学难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牵牛织女星等天文知识、光年的定义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3.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是:天文知识、光年较抽象,学生欠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的鉴赏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高一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朗读法、讲授法、读写结合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我还采用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利用叠音词串联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意蕴,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按照彻启发式教学原则,讲授的内容突出本课的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或讲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讲中有导,讲中有练。使学生主体作用凸显出来,把课堂进行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注入式。

  3.读写结合法:注重读写结合,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教材后面的叠词练习进行快速地思考,组织答案,我来总结这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和规律。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叠音词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说学法

  根据本文篇幅简短,又是浅显的文言文的特点,要求学生课前必须进行预习,并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通过朗读和提问法去推动学生思考,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读出初步真实感受。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从学生的回答情况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此之后,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起来讲述他们所了解到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并由我来详细地向学生交代故事的起源、发展,最重要的是突出这样一个常识让传说与课文有了紧密的切合点,牛郎和织女是因为王母娘娘的一根发簪化成的银河而相隔两地,不得相见,后来真情感动天地,遂允许二人七月七日相见。

  2.示范朗读:

  教师朗读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容易读错的多音字词。教师用语言鼓励学生,请学生给老师挑刺(教师故意读错某个词),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读上,同时又能激气学生当堂背下诗歌的兴趣和信心。

  3.学生朗读:

  朗读是诗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以读为乐。

  4.学生背诵

  在经过反复的听读和朗读之后,学生已经基本能粗略知道诗歌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以诗歌的思想内容。

  5.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5.布置作业。

  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名师一号》P110页第三题

  七、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1.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

  2.教学策略的选用

  (1)重点字词如多音字读音让学生动手去查阅,自己作初步的记忆,教师扮演辅导者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对《古诗十九首》及《迢迢牵牛星》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了解古诗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让学生巩固重点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课文,使他们进一步的理解文章,梳理思路,提高诗歌鉴赏阅读的语感和鉴赏的思路。完成《名师一号》的习题,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对以后的古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讨论法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九篇07-31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07-28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08-07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07-17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07-19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07-14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集合九篇07-25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6篇07-23

【推荐】高中语文说课稿九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