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春节手抄报素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手抄报吧,手抄报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手抄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春节手抄报素材,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春节手抄报素材
快乐的春节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小孩子们个个都穿了新衣裳,“砰!”瞧那个调皮的小孩正在放炮呢。
大人可是有的忙喽!要买年货,这不大街上人来人往,“老妈,我要这个,还有那个!”虽然外面非常冷,但那甜甜的糖果怎能不叫我们小孩喜爱呢?刚买回来的牛奶糖就被我一口一个的吃完了。
过春节,少不了的就是吃饺子了。只听噼!噼!啪!啪!的一声响,那是老爸在放鞭炮,将我从梦中吵醒了,白白胖胖的饺子贪婪的睡在盘子里,老妈说:“其中有一个饺子里有一枚硬币,谁要吃到它,可是有一年的好运气哦!”我拿起筷子夹起饺子就往嘴里塞,一连吃了十多个,怎么还不见硬币,我气呼呼的拿了一个饺子往嘴里一塞,用劲一咬,“啊!我的牙。”一下将嘴里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原来硬币在这里,虽然牙被弄掉了,我依然非常开心。
在后面的几天里,我们干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在窗户上,看见有一位年轻的阿姨拖着行李箱,我就放了一炮,她吓得跑了起来,这不增加了她的速度吗?
正月十五终于到了,黑暗的天空中顿时被那五颜六色的烟花装饰的那么美丽,我冲了出去,回来时给大人们讲述着那美丽的夜晚,还有那永远也不会熄灭的孔明灯。
十五过完后就快开学了,但那一幕幕会经常浮现在我的面前。
春节的由来
说法一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说法二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春节风俗
1.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2.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对联”、“桃符”等,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4.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5.团年饭
吃团年饭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
春节的诗句
1、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2、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3、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4、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8、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9、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10、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12、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3、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14、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5、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16、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17、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18、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9、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20、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21、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22、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23、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24、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25、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26、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27、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28、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29、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30、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3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3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3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38、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9、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40、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41、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42、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的古诗
1.《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2.《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3.《元日有题》
唐·崔道融
十载元正酒,相欢意转深。
自量麋鹿分,只合在山林。
4.《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5.岁除
宋·刘克庄
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
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
6.《新年》
唐·贾岛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7.《元日》
唐朝·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8.《岁除即事十首·门外呵寒客》
宋朝·刘克庄
门外呵寒客,鹑衣百结悬。
藏瓶犹可扑,莫费水衡钱。
9.《岁除即事十首·闻说醉乡里》
宋朝·刘克庄
闻说醉乡里,家家设酒垆。
有刘伶肯饮,无李白谁沽。
10.《元日》
宋朝·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六年级春节手抄报素材】相关文章:
春节手抄报素材02-05
春节手抄报诗句素材03-23
春节的传说手抄报素材03-13
春节安全手抄报素材03-13
简单春节手抄报素材03-12
2025春节手抄报素材03-15
春节手抄报内容素材03-26
春节手抄报的内容素材03-27
关于过春节的手抄报素材03-23
春节的数学手抄报内容素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