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4-04-17 16:26:44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感人事迹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么事迹材料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人事迹材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人事迹材料

感人事迹材料1

  在这个大年三十的傍晚,我们一家喜气洋洋地坐在老家的餐桌前吃着年夜饭,可今年的桌前却少了一个身影,那就是还在杭州坚守岗位的您。下午给你打电话,您挂了,我知道您一定是在忙着……

  在我的脑海中,您一直是忙碌的,早上7点出门,晚上常常10点才能回家。您总是忙着开会,给护士们培训,业余时间参加浙大的研究生课程。您就像一只永不停止的陀螺,总是在转着。

  2003年,一场病毒蔓延开来,这是与死神的斗争,那时做为护士的您,一定是坚持斗争的吧!而17年后,2020年又迎来了新的病毒的侵犯。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您也越来越忙,周末也闲不下来,总是在加班,难得早一天回家,也总是工作电话不断。眼看就要回老家过年了,我们一家兴致勃勃地早早收拾好了东西,可就在出发的前夕,您告诉我们,您回不去了,必须留在杭州,在第一线工作。我支持您的工作,奉献自己,服务他人,为那些与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病人们服务。

  上个周末,您高中两位要好的同学从上海、北京过来,约您聚聚,就差您这个东道主了,您匆匆赶到了,大家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您是最后一个来的,却是第一个走的。您说现疫情愈发严重,您利用中午午餐时间赶过来,只有一个小时假,马上得回去工作。两位阿姨恋恋不舍,但是,您还是走了……那天晚上,我十点才睡,不知睡了多久,隐约听到了开门声,听到您换鞋的声音,那时已不知是几点了,早上我醒了,家里是冷清的,您已经出门上班了。认真工作,要敬业,是您告诉我的。

  终于在晚上九点多,春晚的精彩演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您打来视频电话,视频中的您笑着祝大家新年快乐,但我看到连续忙碌了几天的您,眉眼间的疲倦用笑容也掩饰不住。您嘱咐大家,现在的形式非常严峻,春节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外出要戴好口罩,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不去人群密集处……可是,妈妈,您却每天呆在病人之间,与病人的接触最频繁。妈妈您知道吗,其实,最需要注意的`是您自己,可是我知道,当您工作起来的时候,您一定还是不遗余力,冲在最前面。

  亲爱的妈妈,今年是大年三十,阖家团圆的日子,您坚守岗位,以工作为重,我衷心希望,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能早日结束,我相信在您和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的!

感人事迹材料2

  赵一曼,这个名字在我们记忆深处,永远也抹擦不去。是的,一曼我们懂你。懂你为何那样你死不屈,懂你为何能放下你那心爱的儿子,毅然的去参加抗日战争……我们真的是很懂你。

  战争爆发了,中国处于生死从亡的边缘。有多少人为了国家壮烈的牺牲。但是你义无反顾的去参军。我知道,你放不下可爱的宁儿。但是,你想国家如果都不在了,谈何家,谈何宁儿?你去了,但是,你是否知道战争的残忍?我真的很懂你,懂你的赤诚,你的忠肝义胆。

  你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捕。在哈尔滨,你遭受了怎样的酷刑,那一定很疼很疼。可是你始终没有喊过一声疼。面对敌人的凶残与惨暴,你至始至终都是那句“你们在浪费时间”的话语。要知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视死如归的精神!你无法让我不为此而感动!

  我是真的很懂你,懂你那份母亲的情怀。

  在你即将死亡的时候,你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宁儿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一曼,你用你的热血,向宁儿展现了你伟大的人格魅力。是的,谁不想与家人团聚,一起甜蜜的生活。可是,你选择了死亡。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你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你向日本人展现了中华儿女的顽强精神,不可屈服的毅力!

  我真的很懂你,懂你的视死如归。

  在刑场上,你昂首挺胸,正义凛然,你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中,你倒在了血泊之中,可是你仅仅才有三十一岁!

  我仿佛看到了你,你英姿飒爽,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你没有离去,你屹立在这高高的山崖上,像一座不朽的雕像。

  一曼,你可知有多少人为你做诗?郭沫若为你题写了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

  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

  一曼,我真的很懂你……

感人事迹材料3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的字样。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于是,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的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几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是这样,因为缺少了感动,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的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来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生活中,我们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到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不过,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当这个世上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既冷酷,又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

感人事迹材料4

  “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生离死别之间,这位平凡的母亲那伟大母爱浓缩成的语言,常令我泪流满面。她那一岁半的婴儿还体会不到在最关键时刻母爱的伟大,她太小。但这句遗言早已铭刻在我心里,伟大的母爱,我感动着……

  她,娇小无力,体弱多病的童年使她如风中残烛。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大小姐。她最怕黑还特别胆小怕狗,因为小时候被狗攻击过。岁月如白驹过隙,如今的她已是个美丽的大姑娘,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除了寒酸点外。自从她有了那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后,她完全变了一个人。

  她吃孩子随意玩弄后丢弃的饼干,起早贪黑地干农活,做家务。有天晚上,孩子莫名地发高烧不退,她急得额头沁出密密细汗。丈夫出外,邻居家去赶集还未归来。她不假思索地抱着已有将近30斤重的儿子疯狂地跑人夜幕中,穿过村里那条最漆黑的巷子时,巷子里还聚集着几条露着凶狠眼光的饿狗。她手里紧紧捏着一块坚硬的石头,嘴里念叨着:“敢过来的话我就砸死你,别过来……”她轻轻地拍打小声呻吟的儿子,脚步疾速向前,出乎意料的是,饿狗被她的气势吓坏了,四散逃走,孩子平安就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她是我的堂姐,最娇弱却也最坚强。我问她:“你不怕那饿狗一发狠把你咬了,或把宝宝伤害了?”她有点羞赧地说:“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哪来那么大勇气,我只要想到孩子那红蕃茄般的脸,我就心急如焚!”我很惊异,但更多的是被这勇敢母爱填满的感动。是的,在勇敢的母爱面前,一切阻碍都变成了动力。

  我想到了那个常在车站驻足眺望和恋恋不舍送我离开的妈妈,稍齐的短发里暗藏几根银白的发丝,被可恶皱纹日益“侵蚀”的脸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扩大。

  去年夏天,还犹如昨日。那时,我出了车祸,伤到了脚。妈妈赶到现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抱着我,问我哪里痛。我则紧紧地抓住她,我害怕,我恐慌,而妈妈的怀抱则是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看着那满地的鲜血,妈妈的心肯定碎了。她像发了疯似地朝撞了我的人喊:“先送我女儿去医院,我只要你送我女儿去医院,我不要你赔偿什么!”我想妈妈也一定怕了。

  原来妈妈心中,我一直是最重要的。

  伤痛是苦的`,但有妈妈呵护着却是幸福的。每次妈妈都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蹑手蹑脚地走进我房间帮我收拾房间里的“残局”。坐在床沿左看右看,看今天我的脚消肿了没有。我偶尔会被惊醒,看着她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心疼死了。可她还念叨着:“娃啊,别担心,明天就会好点的。”打针打点滴时,她蒙着我眼睛附在我耳边说:“蒙着看不见就不痛了。”其实我早就不怕疼了,是她一直把我当成三岁孩子一样照顾。不过我就喜欢这种被呵护的感觉。

  说真的,我妈对我的爱比三江河水更多,可惜我这笨笨的脑袋却组织不出一条细流,惭愧啊!不过一位作家曾说过:“爱是碎片组成的美好。”既是碎片,又何必硬要要求完整呢?是的,用迟钝笔尖写不出的爱,我放在心里享用着,幸福着,感动着……

  没有华丽篇章,没有惊天动地。她们为你、我默默付出着,她们拥有世界上最神圣的共同名字——妈妈。

  关于她们,我一直感动着。

感人事迹材料5

  曾经有人说过:“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也有人说过:师生之间,既是老师,也是挚友。不过对于我来说,她既是平常悉心照料我们的母亲,又是我们密切无间的伙伴,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王老师。

  让我翻开记忆的画册,去找寻“她”的身影。

  画册一蜜蜂蜇人事务

  “啊!蜜蜂!啊!好痛!”

  今日,是我校的秋季运动会,我正兴致勃勃地观看竞赛,突然发觉自己的手上,不知何时落了一只蜜蜂,可把我吓坏了,情急之下,我就拍了一下,谁知却被蜜蜂蛰着了,蛰刺还留在我手上,一动一动的,疼的我眼泪都流出来了。我抓紧跑到老师面前,老师帮我拔掉了蛰刺,又找来药膏抹在我伤处,一边抹一边询问我有没有不舒适,还找来其他老师询问我会不会有问题。此时,老师的`脸上渗出的滴滴汗珠,看到她那着急的样子,我心中不由的联想到了我的妈妈。

  由于我身体的因素,还是由于过敏的缘由,不一会,我的脸涨得通红了,老师更焦急了,立刻带我去了医院,经过诊治,我复原了正常。此时,老师的脸上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画册二—课后谈心

  每当下课的时候,班里的同学们都喜爱聚集在老师的身边,我也不例外,在王老师的身边,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们一起闲聊,谈志向、谈将来、讲解并描述自己的故事,一起探讨班级的问题,一起打算班级的活动,一起……

  虽然我们和王老师接触时间不长,但是她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既像是我们的母亲,更像是我们的挚友。

感人事迹材料6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好民兵xx五过家门而不入,把个人家庭受灾困难放在一边,冲锋在抗洪抢险一线,舍小家顾大家的举动在当地传为佳话。xx,县人武部民兵预备役应急骨干分队队员。他家所在的汤山镇高楼村三角庄,在“5·25”“6·4”两场洪水中都遭受到严重冲击,数十户房屋被淹,生产生活用品几乎荡然无存,洪水带来的泥沙铺天盖地,大街小巷、居民家里满是淤泥,是我县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5月25日凌晨2点,县人武部接到第一个救援电话。年仅19岁的xx顾不上自家房屋一楼进水,义无反顾的和急需要帮手自救的母亲打了个招呼离家了,紧急受命随队出征,全力突破洪水拦阻,在黑夜中挺进玉虹驾校成功营救16名被困群众。此后的十多天里,xx就跟随队伍到最需要救援的地方参与救援,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巡逻、抢险、救人、清淤、清洁等工作成了人武部民兵预备役官兵的主旋律。

  5月26日,应急分队接到指令到城南高速公路出口处清除淤泥,清洗街道。xx的家就在抢险排淤路段,他只是远远的看到母亲和弟弟在屋外清洗遭洪水浸泡的家具和电器。城南高速路收费站出口下黄金水都小区路段受山洪激流的冲击,厚厚的.泥清路面坑坑洼洼急需抢修通行,xx扛着铁锹从家门口路过没有停留一下,快速打通我县唯一高速生命通道对石阡县46万人民群众来说更为重要。

  “5·25”灾害的余温还没散尽,更悲催“6·4”洪涝灾害接踵而来。正在恢复灾后重建的黄金水都小区及周边居民遭受洪水肆虐后一片狼藉,惨不忍睹。xx已62岁的爷爷夏和强开的百货店铺内洪水达一米多深,店门冲毁,许多物品被洪水冲走,损失惨重。天灾时刻、困难面前,xx所在的应急分队又冲锋在抗洪抢险的最前面。6月5日,xx随部队在黄金水都小区离爷爷店铺100多米的地方救援被困群众和清理巷道淤泥半天,也没有时间去帮助爷爷一阵子,又随部队开赴更需要救援的地方。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绿军装,在抗洪抢险的十多天里,xx随队伍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连续作战精神,五过家门而不入,践行“平时看得出来、用时拉得出来、急时挺得出来”的训练要求,展示了忠诚为党服务于民的军队形象,军人形象。 “我们是灾民,但我们更是民兵、是战斗员”。身材高挑的民兵预备役士兵。

感人事迹材料7

  只要你心中有爱,就都会觉得感动且珍贵。每当回家路上看到一群青少年们男男女女成群结队一起又说有笑的,我总会记起一对年龄正直青春年少的兄妹来,他们的那件事令我感动,也令我无法忘怀。

  那是一个暑假,我为了锻炼自己,也为了自己攒零花钱,便跑去商场找了一家饰品店做兼职。我每天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有这么一个小姑娘,十二三岁的青春模样,还比较稚嫩的脸庞,似乎是到了爱美的时候,虽然穿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但每两天都要来一次我们店里逛一逛,每回都会到橱窗里那条七彩玛瑙石的手链前停留很久,每次也只是看看就走了,偶尔会有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男孩陪她一起过来,但也毫无例外的没有买任何东西。

  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一个周末的时候,她果然又过来了,装模作样的在店里看了一会其他饰品,最终一直伫立在橱窗前,我忍不住走过去询问她:“妹妹,需要看点什么呢?”“我……就随便看看。”似乎是没想到我会主动搭话,有些惊讶的答道。

  “这条手链卖得很好的哦,这是最后一条啦,喜欢的话可以带走的。”我继续说。“我……”她迟疑着,有些紧张的轻声说道:“姐姐,可以留给我吗?我明天生日,但是我钱不够,我可以今天先付一半,明天我付完全款再来拿。”“可以的`,没关系。”我笑着答应了。

  第二天,她来了,身边还有那个一起陪她来过的男生,但是她并没有直接过来带走那条手链,而是转了一圈之后,指着那条手链对她身边的男生说:“哥哥,我喜欢这条。”“好,”男生宠溺的看着妹妹说道,但是看了一眼价格后似乎有些迟疑了,但还是到了柜台付款。等我说了价格之后,发现是半价,这时妹妹笑着说:“哇,我生日还碰上了折扣呀,真是幸福又幸运的一天!”说完还冲我笑了笑,我顿时明白了。

  原来,哥哥想攒钱给妹妹送生日礼物,但可能能力有限,妹妹很懂事的为哥哥承担了一半,还让哥哥以为是自己替妹妹达成的生日愿望。这让我不得不感叹于这对兄妹的懂事,他们的感情令我动容,让我感动,我把手链包装的漂漂亮亮的,对妹妹说了句生日快乐。

  虽然之后直至暑期结束再没见过那对兄妹,现在也早已记不清他们的模样,但这件事一会想起来还是会让我不由得觉得温暖和感动。

感人事迹材料8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无法忘却,每当我们拾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其实,在生命的长河中,每时每刻都有感动存在。父母牵挂的目光、一天一天憔悴的背影是一生一世的感动;朋友的信笺、一条祝福的短信是>温暖心灵的感动;口渴了,同事帮你打回一杯水,这是感动;劳累了,女儿给你捶捶背,这是感动;夕阳中,看着一对满头白发的相互搀扶着走向路的尽头,这也是感动??

  感动无处不在。纽约曼哈顿街头,有一个小女孩守在一棵树下不肯离去,原来她在等待>秋天最后一片树叶落下,孩子是纯真的,她会为一个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动。

  然而,行色匆匆中,多数人被生活磨砺得开始变得粗糙,开始渐渐冷漠,不愿停下脚步去>倾听心灵的跫音,更不愿去回味那感动带给心灵的慰藉。有段时间,我似乎也忘记了感动的滋味。整日忙于工作,埋头学习,不是坐在电脑前打字,就是整理资料。朋友提醒我:叶子,离开电脑,休息一会儿,做做运动!简单的话语,让我疲惫的心开始温暖,让我冷漠的心开始融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心情变得烦躁、郁闷,甚至忍不住落泪,这时朋友又告诉我:流泪并不代表脆弱,只是缓解一下内心的不快,哭吧!那一瞬间,我被感动了,被朋友朴实的语言感动了。随后我也开始改变自己,也尝试着去关怀别人,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话,但别人从我这里获得了快乐,从我这里得到了温暖,回报我以感动的微笑。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快乐及关怀是可以相互感染的。

  感动是什么?可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也许,感动是夏日一缕凉爽的清风,是冬日里一轮暖暖的太阳,是沁人心脾的甘泉,是芳香四溢的一杯热茶??拥有了感动,我们的心开始变得明亮、宽敞、纯净。

感人事迹材料9

  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而我,正是会享受这种幸福的一个幸运女孩。

  那年冬天,雪下得纷纷扬扬。除夕前那晚,我趴在窗边看雪。灯光中满是飞舞的雪片,仿佛抑制不住满心的喜悦。接连不断的鞭炮声,洋溢着春节来临时温暖的气氛。一切仿佛都映在橘红色灯光的背景里,包括父母发丝里所夹的依稀可见的几丝银发,在这幅冬夜画中闪闪发亮。

  我不会忘记,父母是如何把我养育成人的。他们用淳朴与善良浇灌着我,让聪明和热情渗透了我,使我这朵小小的花儿快乐茁壮地成长。记不清有多少次,我摔倒过,父母用鼓励的眼神与亲切的笑容,让我振作,重新站起来;忘不了有多少夜,我在灯下温习功课,父母也在灯下呆呆地坐着,默默地陪伴我大半夜——记不得有多少件充满父母亲爱意的小事,忘不掉有多少父母亲太阳般的关怀——

  蓦然,感觉灯光中盛满了爱,在雪花的飞舞中,我的脸上不知不觉湿润了。望着这安详的'夜景,我忽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自己应为它做点什么,第二天我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悄悄起床了。一整夜鹅毛般的大雪,把大地装成了一片亮丽,连窗射进的太阳光也是那样的耀眼。我急忙推开房门,一推开门,我呆住了。一个雪娃娃立在我家门前,俏皮的神情,头上扣着一顶大红帽,挥舞着“大手”,咧着嘴儿在甜甜地笑。扑哧一声,我也忍不住笑了。“新年快乐!”从雪娃娃后面走出两个人,原来是爸爸妈妈,他们温柔地望着我。我的鼻子突然间酸酸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本想给父母亲一个——

  没想到他们却——面对父母亲的笑容,我无言以对。就在那片雪地上,我拉着爸爸妈妈,深情地望了很久、很久——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是呀,让我怎样感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赋予了我生命,你们赋予了我力量,你们赋予了我幸福,而我却无以回报。有一种感觉叫做幸福,有一种幸福叫做感动。谢谢你们,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了我幸福,谢谢你们让我学会了感动。我明白你们的含辛茹苦,我懂得你们的满心希望,我将尽我的力量给大家幸福,让大家学会感动!

感人事迹材料10

  看完影片《邓稼先》,我端坐良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他的同学,但我觉得邓稼先身上有比诺贝尔奖更沉重的东西在里面。邓稼先先生走的太早了,他只有62岁,这正是一个科学家,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位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长期领导集体攻关经历的科学家来讲这正是一个黄金年龄段,但是他却走了。他虽然走了,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片中有这样一段镜头:邓稼先对工作无疑是全身心地投入的。在一次航投试验的事故中,邓稼先独自一人前去爆炸区检查,到达投弹落点时,他发现原来是降落伞没有打开,原子弹坠地被摔裂了。他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随后又惊恐万分地扔掉了碎片。作为核专家,他当然知道手捧原子弹碎片的危险性,那么强烈的核辐射,对身体会造成多大的危害。他敢于手捧原子弹碎片,解释只有一种,那就是太投入了,他完全忘了这些基本常识。他又惊恐万分,他知道,他的生命不长久矣。……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先生的成就,使他本可在美国享受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但1950年10月,他毅然决然放弃这些,怀揣报国之志,回到了百度待兴的新中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他从1950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邓稼先,至1958年已成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但为了研制原子弹这一艰巨、光荣、伟大的工作,他无比激动而又喜悦地走到了原子弹设计研制的第一线,从事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感受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邓稼先先生20多年来为发展中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基层工作者和普通党员,我们充分享受着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新中国,充分享受着科学家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带给我们的巨大科学成就,充分享受着祖国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做党和人民放心、群众贴心的普通工作者,为首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人事迹材料11

  十年前,我天真地问母亲:“什么是感动?”母亲笑了笑,回答我:“感动的过程是成长。”十年后,妹妹天真地问我:“什么是感动?”我笑了笑,说:“成长的过程就是感动。当你学会感动的时候,你就成长了。”

  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奶奶生前住的地方。路,依然是那条路,上面的坑坑洼洼记录下我童年的足迹;墙,依旧是那堵墙,似乎刷白了,但它抹不去的是我童年的画笔;山水,依旧是那篇山水,只是山水背后的人,是我这一生都无法抹去的记忆……

  “叮铃——”背后传来了一阵车铃声,原来孙大妈和孙大爷。与十年前的场景如此熟悉,孙大爷依旧骑着那辆饱经风霜的三轮车载着孙大妈出来散步了。他们看见了我,老远就向我招手,作为回应,我一边招手,一边大声喊着:“孙大爷、孙大妈好!”“好!”他们听到了问候答应着。可就是这声“好”,在我心里绕了很久。孙大妈在十几年前就因为事故残缺了双腿,不便走动,孙大爷就十几年如一日地带她出来散步。每天都是那辆三轮车,每天都是这个时候,每次都是以慢悠悠的速度驶过这条小道,尽管我走路的速度都比他们快,可孙大爷就这样驶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从他们的笑容里,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同一片山水在他们眼里也许有不同的风景,因为他们是幸福的。在这一刻,我的.心被融化了,我收获了感动。

  道路旁,一个青年正赶着一头牛往家走去。兴许是因为牛太累走得慢,那个青年便一直用鞭子抽打着牛背,那一声声鞭响,那么刺耳,那么生硬,我的心跟着鞭声一次次被揪紧。牛加快了脚步,气喘得更急了。我正想上去阻止那个青年,却无意间看到了那头牛的眼神,它的目光如同一潭深水,平静到了极点,任凭人类将它打得皮开肉绽,它总是用那种眼神看着你,仿佛在坚守着什么。没有一个人会对这种眼神视若无睹,它是人世间最美的目光。我的心被震撼了,牛的包容,牛的坚持使我收获了感动。

  感动的过程是成长,母亲说得没错。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不管是人类还是畜生,不管是花草还是山水,总有一样能触摸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就像洋葱,一片片剥开总有一片让你落泪,而就在这点滴中,你就成长了。成长需要感动,感动同样需要成长。你的成长,我的成长,构成一个令人感动的大千世界……

感人事迹材料12

  俗话说;“劳动最快乐,只有真正的劳动,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就因为这样,我对各种劳动充满了期盼,希望自己通过不同的劳动获得更多的快乐。终于到了“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姑决定带我和姐姐回乡下体验一下生活。因此,我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五月一日早上,我们一切准备就绪,六点钟乘车出发。在车上,我们的心情都非常兴奋。车一边开动,我们一边聊,聊路边的景色,聊乡下的亲人,姑父还给我们介绍路边的.野花野草……

  总之,聊得热火朝天。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车前出现了一个路标,上面写着:“五龙村”,快要到了,我和姐姐又开始兴奋起来。大约过了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大爷家,亲人们纷纷出来迎接,可惜我一个也不认识,但是他们对我却非常热情。

  我们回屋收拾了一下,准备去种地了。坐了很长时间的拖拉机,而且山路崎岖不平,拖拉机不断颠簸晃动,把我们从座位上晃起老高,给我和姐姐乐得前仰后合。等到了地里,屁股都快麻了。来到地里,姑父拿出一个奇形怪状的农具,我和姐姐立刻好奇起来。它是黄色的,有80厘米左右,形状有点像弟弟用过的机关枪玩具,最上面有两个手柄,下面还有两个塑料盖子。姑父告诉我们它叫播种器,他打开两个盖子,一个装一些种子,一个装些化肥。我们也学着姑父的样子行动起来。等到一切准备工作做好了,姑父说:“好了,我们准备种地”。姑父站到第一垄上,姐姐站到第二条垄上,我站在第三条垄上,我们学着姑父的样子,双手握住手柄,把播种器放在垄头的垄台上,用力往下一按再一抬,种子和化肥便顺着两边的小孔挤压进了土里,然后相距30厘米再次播种。就这样,我和姐姐都感到很轻松,跟着姑父一起干了起来。第一条垄种完了。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便说:“姐姐,我们俩比赛呀?”“比就比,谁怕谁!”姐姐痛快地答应了。开始比赛了,我一心想赢姐姐,就用不太熟练的手法操纵着播种器,“咔咔咔”一直种个不停。姐姐看见了,也不服气。我们把全部的精神都投入了比赛,谁也不让着谁。我的心情很紧张,一会儿就有些累了,手也酸疼了。但我看见姐姐在我的前面了,就鼓励自己:“加油!加油!你是最棒的!就快要成功了。”

  这个信念使本要放弃的我,坚持到了最后。可是,我们却没分出高低,因为姐姐的播种机突然断种了,她不得不中途退出比赛,这使我们感到很遗憾!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手也不能动了。但是,面对着被我们播种完的一片地,还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我还是很快慰的!尤其听了大爷直夸我们能干,我心里又添了许多成就感。快乐的“五·一”过去了。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累的一天,也是最美好的天!因为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幸福的,劳动是有成就的,劳动是最光荣的!

感人事迹材料13

  “宏志妈妈”的爱循环

  孙晓兰,女,1949年出生,东城区崇文门东大街居民。

  自1998年至今,孙晓兰主持的助学亲友团,对广渠门中学宏志班近千名学生给予了物质与心灵的“双助”。100名“宏志生”在她60岁生日时为“宏志妈妈”颁发了“人生导师”的聘书。受孙晓兰影响,她的`儿子、几十名宏志生乃至北川地震受助的学生,都相继参与爱心活动,帮助他人。

感人事迹材料14

  邓世昌,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49年10月4日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祖籍广东东莞怀德乡人。生于富裕人家,其父邓焕庄,专营茶叶生意,尝于广州及津、沪、汉、香港、秦皇岛等地开设祥发源茶庄,并始建邓氏家祠。少时随父移居上海,从西方学习算术、英语。

  1867年6月,沈葆桢(林则徐女婿)到福州马尾船政学堂任职。以制造轮船须培养造船人才,开办制造学堂(前学堂);因法国长于制造,故应用法文教学。以驾驶轮船须培养驾驶人才,开办驾驶管轮学堂(后学堂);因英国长于驾驶,故应用英文教学。这两个学堂与船厂同时兴办,所招学生,自是福建省本地人罗丰禄、何心川、蒋超英、刘步蟾、叶伯鋆、方伯谦、林同书、郑文成、林泰曾、李达璋、严复、沈有恒、邱宝仁、陈毓淞、林永升、叶祖珪、陈锦荣、黄煊、许寿山、林承谟、柴卓群、郑溥泉、黄建勋。船政第一次招考学生后,又从广东招来已学过英语,并[1]且基础较好的学生邓世昌、叶富、吕瀚、李和、张成、李田、黎家本、林国祥、梁梓芳、卓关略等十余人。他少年时就聪颖好学,“有干略”。

  1868年,他怀着救国的志愿,以各门课程考核皆优的.成绩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该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他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后,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年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以后历任“海东云舰”、“振威舰”、“飞霆舰”等兵船管带。

  1879年,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他被调到北洋海军,任“镇南”炮船的管带。1867入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1年,被派至“建威”舰练习航海。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军侵台,邓世昌奉命扼守澎湖、基隆等要塞,得补千总。又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升守备,加都司衔。

  1880年调入北洋水师,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和“扬威舰”、“致远”舰管带。

  1894年9月17日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感人事迹材料15

  周美琴认为,“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要想做好事,一定要学习新技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性和趣味性?有障碍缺陷的学生能否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来感受知识、体验教学?带着这样的思考,周美琴又开始了她特殊教育数字化课堂的探索。学校推进信息化整改工作,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背投电视机,并且增设投影+交互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讲台为试点,将白板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课堂中,手动不方便的学生通过白板拖曳技术快速完成了人民币的实物摆放;听觉障碍的学生通过凸显的动画效果,了解到了夏天荷花的婀娜多姿;智力弱后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声效和配图加深了他们对地震、暴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防护。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一抹新色彩,也让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美琴觉得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同样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支持。于是,各种语训设备和特殊教育专业软件都运用到了言语障碍学生的个别化训练中,学生在语音辨识以及练习上的速度大大提升了。感觉统合训练智慧教室网络、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将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给出训练反馈,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就这样,数字化之路也延伸到了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

  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上海启动了云课堂。“停课不停学,特殊学生居家也要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康复服务!”为此,周美琴打造首个“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云教育平台”,为特教孩子疫情期间的学习保驾护航。

【感人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感人的事迹材料15篇11-11

先进事迹材料感人06-22

感人的事迹材料(通用20篇)06-30

感人护士先进事迹材料07-21

雷锋感人先进事迹材料07-26

小学生感人优秀事迹材料09-24

感动中国感人事迹材料10-19

最美护士感人事迹材料11-30

护士感人事迹材料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