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时间:2023-12-11 10:25:28 赛赛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通用13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感人事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通用13篇)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曲声声慢,三处断肠愁。情愁,家愁,国愁,在她人生经历了所有不幸后,她写出了这首声声慢。而我与她的交集,正是从这97个字开始的。

  她的名字叫——李清照。

  我翻开手中的书,自语道:“我很好奇,你到底是谁?”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此对待?我轻轻地问。“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这样回答我。我笑了,原来你这么乐观。我不禁迷上了你,手中的书又往后翻了一页。

  “风起云涌正当时,家愁国难昆仑倾。”如今,丈夫已从青州回来,回到京城与你相见,你自是开心不已,打扮地漂漂亮亮,等待他的归来。可是,人心莫测,谁知他一回来,就有了纳妾的念头。你的心碎成万片。当你正为家事发愁时,北宋灭亡了。紧接着南宋建立,一条条屈辱条约的签立,使你心中如雪上加霜。“为什么?”你问我,我不知如何回答你:“或许是上天的考验吧?”明知道你不会相信,却依旧要说出来,手中的书再翻一页。你在悲痛中坚强着,吸引着我。

  “百战天阙成白骨,卷天掠地入王胸!”国难正殷之际,你丈夫却弃城自保,留下一座空城,被万世耻笑。我能听到你的'哭声,那样的悲壮,那样的愤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在滚滚江水之上,怀着悲壮的心情,带着报国的壮志,吟下这千古名句。我在一旁听着,不禁热泪盈眶。为国为民,你是如此之伟岸,你的万里豪情壮志,深深吸引着我。

  “柔躯忠骨,谁比易安。潇潇南宋,英雄聚散。可叹朝廷,不织能臣。独怀壮志,浩荡激天。巾帼须眉,与你同在!我看着你远去的身影,大喊道。可惜你听不见,你无法再将你的豪情一展于世了。但你并不失败,你是民族英雄,国家之幸!

  纵然你的一生伴随坎坷,纵然你的一生惆怅不断,你,终究成为了一个名扬天下的千古才女;纵然你被称为遗孀,纵然你被成为不节之人,你,终究成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女英雄!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2

  她,仅有七八十部留世作品,却与作品上千上万的李白、杜甫、陆游平起平坐;她,生在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里,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受三从四德的束缚……她就是李清照。

  活泼灵动,富有生机,开朗明媚,是李清照的与众不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经常回忆起那个傍晚,伙伴们一起划船,误入藕花深处,一群纯白色的飞鸟从田田的荷叶上惊飞……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闺中,专攻女红的生活,不是李清照的生活!

  超越一般人的政治见识,技惊四座,是李清照的不同寻常。苏轼的学生张耒写过一篇《浯溪中兴颂》,应和唐朝元结的《大唐中兴颂》,当时许多男性的.大作家纷纷应和,李清照也提笔写下”何为出战辄披靡,荔枝多马死“的句子。她引经据典,借用历史讥讽现实,朝廷腐败,兵戈声气,国家颓败。朱熹便说:”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李清照当时年轻气盛,这样的气质远不是古代一般女子所能达到的。她,令多少骚人墨客,后世才子惊叹折服!

  ”炙手可热心可寒“,热烈地恨,热烈地爱,是李清照的独具一格。公公赵挺之与父亲政见不同,赵挺之这些新党领袖开始打击报复旧党人物。父亲李格非被列入黑名单,不得做官,还要判罪。李清照请求赵挺之对父亲施以援手,哪知他压根不理会。你手握那么多权利,不会发烫吗?你的手越烫,我的心越寒。给一家之主,给当朝宰相这样的诗句,如此敢爱敢恨,爱憎分明!那日皇帝下至诏书,赵挺之毫不留情,将李清照推出赵姓家族,她以她铿锵的决绝远离赵家。试问历史长河中又有那个女子同李清照一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此情怀,是李清照超越时代的爱。中原沦陷,赵明诚夫妇二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相知相契,相知相惜,致力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但赵明诚也许承受不起这样的爱意,浮生似梦,飞花如愁,李清照这样浓烈的爱,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做到的。

  这,就是李清照。旷世奇才,绝艳倾城,万种风情,一代婉约词宗的成长,在这桑海沧田中见证。

  她卓尔不群,高傲叛逆,她的清幽,她的娇柔,她的哀婉,她的豪迈,她的生命历程,跌宕起伏,感动世间无数才子与佳人!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3

  “清”不禁让人回想起清波玉珠的画面,晶莹剔透,就像她眸子里闪烁的碧光。她是李清照。就像一幅古封了多年的肖像画,佳作流传至今,未曾褪色。

  古书里写到她的美写到了她从内而外的韵华气质,如诗如歌,被后人传颂回述。但对她的苦难总是悄然带过,被逼疯的痛苦与煎熬,便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命运多舛,以前出身高贵世家身份显赫,有名有利的大户人家,自幼善歌能作诗。因足够优秀而生活美好。多才多艺,向往自由。我相信她也深深庆幸自己少时的年代和生活。在那个相对和平的年代,这么安逸足以让她把头仰起。

  她喜欢收藏各种金石字画,一有钱便忙着去换画换宝,时不时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这便是她和赵明诚最幸福的时光。但这一切像被命运安排好了一般,为下文被张汝舟洗劫一空做铺垫。

  这不怪她,是这个时代和人毁了她。

  家园将灭,赵明诚死了,她自己没发觉会有这么狼狈的一天,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一切美好弃她而去,各色光景一哄而散,哪里还有什么婉约可存,连当年典雅轻柔的小诗也无迹可寻。难过悲伤凄凉无休止的思念如潮水一般围绕着她,芸芸众生无人与伴。

  张汝舟骗了钱还要打人,逼李清照放下了温婉与高贵,放下了身份。他可能如骂过她是寡妇,让一个脱离封建礼教的女性再一次受到其摧折,直将她逼的发了疯却忘了她曾是一个和简一样不屈的人。于是便有了她令人叹惋的往事。

  一个“愁”字,曲折难过被融入进去。我欣赏她憔败的“愁”。“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看遍往事后平旷的心境再合适不过。

  我曾经羡慕过李清照,羡慕她的好,也曾羡慕过她的悲伤,正是由此她才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才不会被人贴上一个一面的标签。她独立变强开始不懵懂的时候,就已经赢了。她敢于用雪白的手臂去触碰肮脏的东西,她敢于不受辱,挥手扇在张汝舟的脸上,一纸把他告上官府。我羡慕她的`境界,羡慕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啊,一生都这样传奇。她的塑像,她的诗,无不宣告着这个人不可移易的存在。我咀嚼着她的诗作,感受着她的魅力,在今天与跨越时空的她相遇。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4

  当那条路的尽头被染成金黄时,等待的人亦还没有归来。

  秋意乍凉雨打樵,青玉白案幽灯照。

  帘卷疑是故人来,却道冷风孤独笑。

  你已离去很久,但仿佛从未离开。因为就算走的再远,却也始终走不出我牵挂的视线。我把你的声音,挂在我的脖颈,时刻萦绕在耳迹。抹不去你的容颜,忘不掉你的笑颜。时光如练,有些东西被它越洗越淡,有的却被它越刻越深——比如,回忆和思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般快乐,而令却只能在梦境中出现。从前一点一滴的涌起,在我难过的心里。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叫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去经年,那般残花败柳,日复一日的冷落我的孤单。

  想念可不可以投递,我可不可以飞檐走壁找到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寻觅的乃是我至爱的你,你的爱照亮了一千条一万条的路,我只选了一条就跟你义无返顾的奔向幸福,希望这长久的思念与等待能换来属于我们的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雁南飞,不见故人归。夜深悲,空房独徘徊。

  黄铜镜,闲置落尘灰。冷雨下,相思离人泪。

  似乎是很久没梳妆了。女为悦已者容,你不在,梳妆也无意。铜镜上落了厚厚的灰尘,但是那铜镜仍能清晰的照出一脸人比黄花还瘦的'憔悴。

  秋意有些凉了,带来燕子南归的消息,我问大雁,可否知道你的归期,大雁不语,我又低声问自己,回答却是长久的叹息。

  “易安,我回来了。”我,听得见你的呼唤。

  清风纨素,我听见流逝的年华清澈如洗,所有的呼唤凛冽来去,和穿山越海让人悲怆的欣喜。

  我一直都在等你,却还是没有等到你。

  如若今生都不能等到你,只愿来生得菩提时,心似琉璃!后记:她是中国诗坛不可多得的女才。一生的遭遇令她心力交瘁,但她的才华依然在她不朽的诗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谨以此文献给这个传奇女子——李清照。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5

  她从繁花盛开的盛夏走来,却又从萧叶梧桐的秋末黯然离去。一路走来,一路盛开,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千古才女,旷世之才,她的一生本应如花般美好,可惜,无暇盛放便凋零枝头。

  争渡,争渡,惊起一群鸥鹭

  日暮,远山披上了佛光般的金装,静静的湖光泛着闪亮的金光。微醺的她童心未泯,棹舟与湖上,在这水山一色的金光世界里,她却仍不慌不乱地划着小船。微醺的她不经意间已至那荷藕深处,茂密的白莲,碧绿的莲叶挡住了她的去路,我仿佛从她的脸上看到了迷人的笑容。争渡,争渡,就在这时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鸥鹭惊鸣划破了天际,她蓦然回首,映入眼帘的,却只有那鸥鹭飞去的背影,她再次绽放出了笑脸,游兴已尽,她再次踏上了归途。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繁星闪烁的夜晚,她挑着一盏明灯,独自伫立在廊檐前。清明的露水浸湿了她的衣裳,天气已有几分微凉,她却只披了一件外襟。他的'纤纤玉指正微微颤动着,她的樱唇轻启,带着几分娇艳的红,我能看见的,是在纷繁的落花下,一位妙龄女子眼神中的迷茫,无助以及对未来治世的向往。如柳叶般的细眉似有似无地蹙着,此时的她,如花苞般美好,青丝缭绕,却仍未迎来那盛开之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两宋之交,战乱迭起,生民颠沛,此时的她,已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安逸的生活,所有的一切悲痛,都随着两行清泪涓涓地流下……一切的变故都太快,她再不是那个婷婷之际的宛然少女,如今,她怀着一腔抱负,忧国忧民,惋惜。曾经的她,若没落得这国破家亡的一生,本可以在她的繁花梦中过上纷纷扬扬的一辈子,但因那“靖康之变”,她不得不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地踏上繁花似锦的青春,涅槃为蝶,才有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名唱。

  一路走来,一路吟,一路盛开,一路凋,一路惆怅,一路情。你迈着缓缓的莲步,微笑着走来,却又不得不在悲痛之际,无可奈何而离开。

  李清照,品你千遍,也不厌倦。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6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十八岁的的李清照嫁给了长自己三岁的太学生,二人皆是才华非凡的温柔之人,婚后他们赌书泼茶,研究金石,成就了一段佳话。可是一场战乱打破了才子佳人的梦,打断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夫君不得不收拾行李躲避战乱,整整两年,他们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一座城走道另一座城,还未停歇便又要启程。南渡之后,赵明诚忽然病重,身为朝廷命官,面对国破家亡他却无能为力,李清照深知他时日无多,自己能做的只有陪伴在他身边。

  她细心的照料着自己的夫君,只愿他能在人世间多停留几日,可是所爱之人终将离她而去,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收拾着赵明诚留下的遗物独自飘零,途径绍兴时,她租下了一位钟姓士子的.屋子,想平静度日安心研究金石,可不曾想招来了贼人,一夜之间书卷古画被盗空,那是赵明诚一生的心血。

  为了寻找丢失的东西,她公开悬赏,几日后那钟士子拿着她丢失的书卷古画来领赏,至此我们也已经猜到了大概,她最信任的人盗走了她的东西,可惜她并无证据,没办法证明这些东西是他偷的,只能花钱赎回那些东西。

  被最信任的人背叛之后,她大病历一场,也就是在这时候李清照遇见了张汝舟,她把张汝舟对她的关怀当成了爱,也酿造了另一场悲剧。婚后张汝舟渐渐流露出了小人当道嘴脸,他与李清照结婚就是想骗李清照的的古玩字画,可是这些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遗物,李清照不肯交,张汝舟便对她又打又骂。

  这样的日子让李清照感觉生不如死,偏偏张汝舟不肯休了她,最终李清照忍无可忍去官府告了张汝舟科举作弊一事,但是根据宋代的《邢统》规定:妻告夫,虽属实,仍需徒刑二年。也就是李清照虽然成功告发张汝舟,但她也需坐牢二年,好在最后在不少朝中官员施以援手李清照成功出狱,但也坐了九天牢。后来她继续漂泊,也曾在某个地方定居过,但时间也不长。

  她一生无子,老无所依,真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吗?不,不是的!她只是生错了时代,如果生在现代她绝对是他名满天下。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7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是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北宋末年。

  10岁左右的小清照,渐渐地弄懂了诗词的韵律,她自己开始学习写诗,填词,绘画。她在写诗词的时候,总要反复修改,反复品味,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拿给父亲母亲品评。

  一天傍晚,小清照在闺房中向外张望,见竹帘外细雨如丝,满树洁白的梨花纷纷落地。小清照触景生情,按照《浣溪沙》的曲牌,填了一首词。填写完毕,她走到了自己的琴台旁,双手抚着瑶琴,琴弦发出幽怨的'曲调,小清照一边弹琴,一边唱着自己刚填写的词。这时父亲李格非正和几个文人在客厅里高谈阔论。

  突然,从小姐的闺房里传来了一阵清丽的音乐,客人们都停止了谈话,聚精会神地听琴声和歌声。

  有一位名士问李格非:“这词字字清新,是什么人写的?”李格非笑着说:“是小女清照随便填着玩的!”众客人都大吃一惊,纷纷称赞:“想不到一个10岁少女竟填出这样好的词!”

  后来,李清照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女词人。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8

  学诗三十年,缄口不求知。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似乎是一夜名震汴京,又是那年在相国寺,一袭秀色的绣丝长裙,一支平素却极其雅致的青色簪子挽起发丝,洁白如玉的肌肤,头头是道地讲着相国寺的由来,人群如织却纷纷驻足,对这位相貌清秀又博学多识的姑娘暗暗称赞。阳光刚好,快乐刚刚满足,不经意回眸一笑,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的一点点羞涩,脸上泛起的红晕,都深深印在少年炽热痴痴的眸中。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从秋千上下来,却忽然撞见客人闯入,急急回避却忘记穿鞋子,金钗偏偏滑落。这位客人,似乎在哪里见过。莫不是,那日那道久久停留的目光。以青梅作掩,倚门回首的她,青涩,充满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在倾慕与欣赏中,她与他终成眷属。不是海誓山盟,是他每日归家心切,期待着她的新作,总是第一个欣赏,连连夸赞,眸中掩饰不去的喜悦,所有的甜蜜都融在双目中。共同的对艺术的热爱和高雅的品位,他们不同于世俗,精神世界的交流,给了她一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却也再寻不来一个这样与她兴致相同,隆冬时节与她赏梅煮酒,备好笔墨题词此花不与群花比的人。

  这样高雅的生活,仅仅伴他们一年。他好收藏,她也一直理解他难有如此爱好之事,便一直支持他。两人常常一起边品茗,一边欣赏文物。但他的父母并不支持,在父母极力反对的'情况下,经济上难以支持下去,但即使常通过当衣物来收购文物,但他们依然乐在其中。这样不易得来的使他们倍加珍惜。月夜笼罩,皎洁月光里有她的期盼,带着她的无忧烂漫的豆蔻年华的时光,消散。黎明后迎来的,却不是阳光明媚。

  一路风雨,父亲官场失意被打倒,入狱,她也被迫与他分居异地,接着他的父亲步步高升,却登高跌重,在官场斗争中依然是牺牲品。两人又在青州团聚,患难见真情,虽然没了那时的太平无忧,但更加珍惜彼此,珍惜这每一天的美好。可恨无情风雨,他身患恶疾,永远离开了他。那一刻,从她小时的憧憬,从第一次邂逅,到那刻她所有的对未来的憧憬,都化为子虚乌有。她可以改嫁,可又有哪一人可以与她促膝长谈,与她谈论古事谈论诗词,曾经意见相左却也辩论不相上下,她所有渴望倾诉在诗词里惟有他懂,即使到了临终前他伸手想要的,也只有她懂。物质上的一切,谁都可以给予她,可精神世界的交流,又怎盼一人如他。泪水划过她干净的面庞,她知道,以后的苦难,没有人风雨与共,她只能孤身一人,斗争也罢,失败也罢。那些年的令她难忘或是令她心碎的时光,都化成永恒的回忆了。她唯一可以做的,只剩对他无尽的追忆,或者,在她受尽岁月的折磨后,只能像碎片一样,拾起他们曾经的那些回忆那些故事,想起他的每句称赞,与她共度时光里的诗词。

  她重病不起,后又受骗嫁给匪人,拼尽一切只为了保护那些仅存的文物,入狱九天,尝尽世人冷眼相待和恶语嘲讽,她没有倒下没有放弃没有失去一切信心,流离失所一路追随天子,只想把这些未曾被战争之火烧毁,没有被恶人夺取,没有遗失的文物,交到帝王手中,不枉风雨兼程,它们一直像他一样,陪伴她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这仅存的书画,她用生命保护着。

  “几多深恨断人肠。罗衣消尽恁时香。”

  再忆汴京时光,她像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在诗坛上留下一道丽影,却是大宋词曲中,最亮的星。她的句句诗词,皆皆名句。她追随的艺术,不随大众之流,“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应是绿肥红瘦。”节奏缓急有度,清丽婉约,“炙手可热心可寒”她躲不过的劫数终来临,可被击倒后她不甘就此,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肯停歇。她是一代女中豪杰,即便在浩瀚的宇宙中转瞬即逝,却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宝藏。

  合上《李清照词传》,我似乎经历了这位女词人,她风雨的一生,她对祖国的热爱,对敏锐的眼光,她作为一代女辈的抗争,她婉约清秀的词句,她与赵明诚一生共度的高雅生活,常人所达不到的崇高境界。她就是她自己,当行本色,屹然为婉约派一大宗。

  她,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9

  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恩爱缠绵、至死不渝的的爱情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虽然他们的爱情总是游走在聚散离合之间。

  李清照18岁便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为连理。婚后,两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诗词文章,共同研砥钟鼎碑石。经常会有新奇感悟和发现。虽然当时夫妻两人家境都较宽裕,但是为了搜集名人书画和古董漆器,他们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两人总要到都城开封的相国寺一带的市场上去寻访金石书画,然后倾囊买回家里。如此几年,积少成多,他们的书斋“归来堂”,单是钟鼎碑碣之文书就有两千卷之多。

  在赵明诚编纂《金石录》的时候,李清照给予丈夫全力支持,凭借广博的见识,出众的记忆力,每当丈夫对材料出处有所遗忘疑惑时,李清照总能很快说出出处。长此以往,夫妻之间就以谁说得准、说得快决胜负,确定饮茶先后,胜者往往举杯大笑,致使茶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里,他们相互鼓励,乐在其中。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秋佳节,赵明诚的好友陆德夫等人来访。陆德夫向李清照施过礼后,转身笑问赵明诚:“赵兄,近日又有几首佳作,能否拿出与大家共享?”赵明诚将夹有李清照填好词的十几篇近作递给好友们,大家传换阅读,吟咏品味。忽然,只听陆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阴》,真可谓千古绝唱。”众人也都齐声叫好,纷纷评论说:“《醉花阴》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别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更是绝妙之极。”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阙实为夫人所作,并当着众人的面拜夫人为师。

  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就这样,他们在互相激励与学习的日子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然而,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好的时光总是不能长久,长期的离别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对丈夫的思念之中。

  随着赵明诚离家日子的无限延伸,李清照相思之情日甚一日,由于情绪不好,睡眠不足,她的身体渐渐消瘦下来,任何花开花落,秋风春雨,四季更迭的情境都会激发多愁善感的她的创作灵感,用词来寄托和表达自己对爱人的绵绵相思之情成了李清照唯一排解苦闷的方式。

  李清照在得到赵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时,当天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录后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此后,直至客死他乡,李清照对爱人的追忆始终没有消褪。

  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以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往往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没有人愿意这样的爱情悲剧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们感怀古人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千万别忘记疼惜我们身边的亲密爱人,毕竟,做到“我爱你”并不容易。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10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伋:《四六谈麈》卷一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绍兴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说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碧鸡漫志》中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卒于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说法)。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孙氏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宋史·艺文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11

  北宋女词人李清照十分爱读书,常常因得到一本好书而不食不眠。她从不像其它的女儿家对胭脂水粉兴趣浓厚,反倒痴迷醉心于读书。所以平时李清照出门逛街的时候,很少买针线首饰之类的东西,她最爱去的地方便是书市。

  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给她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衫,让她在清明时节踏青时穿。一个人冬天在家闷得太久,望见外面一片生机,春意盎然,心情也变得活泼起来。看着身上的新衣,颜色考清淡之中泛着微黄,就像柳树的新芽,李清照不禁赞叹姨母做衣服的水平,衣服不但照映着自然景色,而且还可以让人的心情变得欢畅。

  自然景色固然是好,可是李清照改变不了自己的痴迷爱好,竟不由自主地来到书市。也许是天气的缘故,这天在书市闲逛的人也格外多。李清照在一个又一个的.摊位前仔细翻看着,希望找到自己中意的东西。

  她就这样以赏玩的心思慢慢游逛,觉得很有意思,就这样走到了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小角落。那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只守着一个小摊,上百放着一摞书。老者看起来风度翩翩,并不像普通的商贩,更奇怪的是,他并不招揽顾客,好像并不希望自己的书卖出去似的。李清照觉得非常有意思,便走了过去,想和老者说几句话。可是她突然被地上的书吸引住了,书皮上以篆字写着《古金石考》。她不禁大吃一惊,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古书,这部书流落民间几乎失传,所以她找过好多人帮着购买,结果都没有买到。现在的李清照只见书本,不见老者,抑制不住自己的惊喜,拿起一本便翻看起来。

  过了很久,李清照仍在忘我地读着《古金石考》,越看越着迷。不知什么时候,她突然猛醒这是人家要卖的书。她抬起头不好意思地对老者笑了笑。老者带着慈祥的笑容对她说:“没关系!”李清照手里紧握着书,急切地问:“老伯,您这套书可是要卖的?”老者点点头:“是啊,这是家传的一部古书,按理讲是绝不能卖的。唉,也是小老儿没用,祖上虽然是诗书世家,到了我这一代,竟然只能做个教书先生。也是时运不济,家遭变故,实在是没有可以救急的对象儿了,只好忍痛将这部书拿来典当啊!”老人说着,显出一种舍不得的神情,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可是,我还是不忍心就这么把它送到当铺,交给那些不知道珍惜的人去糟蹋,所以就在这儿等着,只想等个懂得它的人来,给它个好归宿!姑娘,看得出你是个识货的人!你要能买了它去,也算了了小老儿的一桩心事。”李清照微笑着问老人:“老伯,您需要多少钱来应急?”老者说:“唉,应急至少也得三十两吧。姑娘你看着给吧,只要能好好地保存它,就是少点也没什么。”

  没等老者把话说完,李清照把自己随身带的钱全部倒出来,仔细查点也不过十两左右,出门时只想闲逛,没想着要买什么,没有多带钱啊。李清照显得有些着急,对老者说:“老伯,我今天出门仓促,没有带那么多现钱,你明日可否还在这里?我一定带多于三十两来拿书,好吗?”老者很是为难地说:“姑娘,不是我不答应你,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天才等到你这个有缘人,可是我的盘缠早就用得差不多了,不可能再在这里住上一晚。更何况我和家人已经说好,今天日落,无论这书卖不卖得出去,都要和他们一起出城回家的。”

  李清照一听,急忙抬头望天,这时已近日暮,就算雇车回家也未必能赶上。她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看着李清照着急的模样,老者也有些于心不忍,只好安慰李清照说:“姑娘,你也不用太过着急,唉,就当是你和它没缘吧!也许有一天,你还能再碰上它呢。”李清照听着老人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但帮不了老者,还失去了保存古书的机会。她不自觉地握了一下衣角。这一握让李清照有了办法,她立即对老人说:“老伯,您只要再等我一会儿,只一会儿就好!一定要等我啊!”然后转身就跑,留下不知所措的老人站在那里。

  过了半个时辰后,老者见李清照只穿一件内衬的单衣,跑了回来,手里拿着银两。原来,她把自己的新衣给典当了,换了二十多两银子,连同自己原来的十几两银子,一起交到老人手中。老者看着一个年轻姑娘家竟然为了一套书,不惜当街只穿着单衣薄衫,十分感动。老者说什么也只要三十两,可是李清照没有让他再推辞:“老伯,您给我的可是无价之宝啊,若是今日我身边能再有些银两也会倾囊相赠的。您就不用推辞了。”然后,李清照抱起那套珍贵的《古金石考》,穿着单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回家去了。

  李清照后来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词人,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的痴迷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痴迷她才可以有所放弃,即使是姨母赠送的新衣服也可以典当出去。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12

  李清照是宋朝乃至中国历史非常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词中多以忧伤哀怨为主,凄楚动人,其中不少词作与她和丈夫赵明诚的故事有关系。

  李清照与赵明诚在相识之前,赵明诚就已经读过她的诗词了,并且对于这位才华横溢、灵透纯洁的女子十分的敬佩,一直想要认识并和对方结交,可是却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后来好不容易和李清照的一个兄长结识了,这也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相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一次赵明诚和她的这位兄长,也就是李迥一起到外面游玩,凑巧遇见了李清照,她本来是想要趁着元宵节观赏花灯的,可是却没有想到她的一生都因为这一天而发生了改变。

  赵明诚终于见到了令自己赞赏不已的李清照,才仅仅见了一次面,可是他的心里就生出了爱慕的心思,并且再也无法控制,于是回到家便写了一个灯谜交给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看过之后这才隐约的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在此之后立即向李清照的家人提亲,两个人也很快就结成了夫妻。

  李清照与赵明诚本来是一对十分亲密的夫妻,可是却因为赵明诚的一念之差,做出了抛弃城池独自逃亡的'事情而导致夫妻关系逐渐冷淡破裂,李清照是个十分清高的人,她始终没有办法容忍自己心仪的丈夫是个懦弱自私的人,在二人关系降至冰点的时候赵明诚因病离开了人世。从李清照与赵明诚相识之后二人便因为志趣相投十分的恩爱默契,可是谁都没有想到最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 13

  钱钟书在《围城》里调侃,夸一个女人有才华,等于夸一朵花有白菜的斤两,然而这种刻薄是不作数的,他老婆杨绛不就是一朵有萝卜斤两的鲜花吗?大凡男性足够出色的时候,都愿意找一个跟自己才华相匹配的女子,花瓶是呆不久的。看好莱坞大片久了,以为有什么麻雀变凤凰或者曼哈顿女佣这样的美梦,其实现实中美国的联姻都是:哈佛MBA娶了耶鲁法学院硕士,达特茅斯商学院特优生嫁给柏克莱加州的特优生,生化学家的老婆基本上就是考古学家,你甚至可以从他们刊登的结婚启事中嗅出双方的大学成绩。一切都从门当户对开始。

  从前教科书带着我们痛骂包办婚姻制度,骂是骂得痛快,可现在想一想,自己孤独地在情海里打滚十来年,到头来带不走一片云彩,又有什么好,简直恨当初爹妈没有给我们指腹为婚了——起码他们相中的人都是根正苗红有正式工作无不良嗜好的。在不想为自己负责的时候,是很想偷个懒,让别人代劳的。

  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材料说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成亲,是自由恋爱的结果还是父母指定的缘分,或者是两者兼有之,但李赵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美好的一对夫妻。李清照是散文家兼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而赵明诚是两度任宰相的赵挺之儿子,他比李清照大3岁,年纪轻轻就做太学生了,20岁时即潜心搜蓄金石书画,满满装了10余大屋。李清照对这一时期的乡居生活非常满意,“甘心老是乡矣。”她把自己的居室称“易安室”,自号“易安居士”。赵明诚为李清照的画像题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就是那种“淹然百媚”吧。夫妻俩在山东青州故第闲居时,一起校勘书籍一起品评书画一起整集签题,两人还喜欢打赌,赌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的先喝茶。往往赢的人就乐得人仰茶翻了。

  一年的重九,李清照填了一阕“醉花阴”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接到这阕词后,竟闭门数日,穷三日夜之力,填了五十阕,把妻子的那一阕也抄杂在里面,也不写清作者,拿去给好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玩诵再三,以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明诚自此以后,对妻子甘拜下风。李清照是千年不世出的天才,输给她没有什么可羞愧的。难得的是赵明诚心胸坦荡,还把妻子作为他的骄傲。

  这一对,看起来就像是神仙眷侣。和赵明诚一起,李清照是他的酒朋诗侣,是他的知交挚友,琴瑟和谐,不是不快乐的。李清照也有过少女情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但这些佳话,不过是李清照生活中的碎片而已。破坏佳话却是现实世界最喜欢玩弄的伎俩。赵明诚不仅蓄养侍妾和歌伎,而且二人无子,聚散无常,这就在感情上生出了许多罅隙;而赵明诚在任江宁知府时预知叛变,却半夜从城墙下吊下绳子弃城逃跑,这种人格污点想必也令敏感的妻子无地自容。

  才华固然是对男人的一道门槛,而李清照内心的完满和自足更使她无法让外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李的内心是独立的,她只需要一段可以互相酬唱应和的平等的爱情,来释放她的`丰盈和美丽。至少在她的诗词与文章里,两人是曾有过相当愉快的一段日子的。

  但上帝到底嫉妒了。它给了李清照“国破山河在”的凄凉的收场,而且,在他们成亲的26年之后,赵明诚死在去建康赴任的路上。李清照后来改嫁赵汝舟,却所托非人;他更像是看中了她价值不菲的收藏。她冒着坐牢的危险,只求离婚,告发了第二任丈夫(宋法当中,妻告夫,即便是真实的,妻子也得坐牢两年)。虽然她托关系摆脱了牢狱之灾,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大打击。

  当然会好好地活下去,只不过不再快乐罢了。那是一条漫长得没有边际的路,身边每个人都忙忙碌碌恍恍惚惚,喧哗热闹,然而那都不是她的终站。自赵明诚死后,战争、流亡、离婚、官司、无子、贫病交加,仿佛几世千劫过去了,停也停不了。果然是繁华被摧毁,乐极会生悲。看到这样的天才女人心碎,心里还是有点悲凉的。

【李清照的感人事迹】相关文章:

颂李清照对联07-21

李清照的精彩故事09-27

李清照励志语录11-10

李清照经典语录07-03

李清照名言名句09-30

有关李清照的优美句子11-01

平凡感人事迹02-21

邻居的感人事迹05-29

英雄的感人事迹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