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时间:2022-10-10 17:11:30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抗疫最美家庭事迹(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通用5篇)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1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万家团圆的春节少了些许“年味”。然而在疫情面前,“家味”更加充盈: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奔赴战“疫”一线,有的家庭热心公益帮助更多家庭,有的家庭放弃休假计划,支持家人坚守岗位做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家庭。

  近日,在沿江工作一线的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党员中有一个这样的身影,他是一名村医,不是干部,不是党员,他叫王善德,好像和他的名字一样,有善良的心,有道德的品质。

  新年将至,有三户四人从武汉务工返乡人员。刚过大年三十,滩头村的村医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从开始防控的第一天村医王善德不辞辛苦,没一句怨言,穿梭在这三户四人的家中,每天是两小时一次,其他的时间就在村头检疫点值班,为来回过往的人量体温,宣传防控疫情的知识,开始时,他爱人报怨道:“老实呆在家中怎么那么难受,天天瞎忙乎啥?”但王善德以一个医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媳妇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咱们这么偏远的村,我能献出一份力就做吧。”媳妇听了这几句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慢慢理解了丈夫,也就跟着丈夫一起行动起来。家里是个小小的卫生院也是便利店,只要有邻居,父老乡亲来家中买用品,她都会给上一支口罩,每天做到消毒,通风。王善德则每天都是穿梭在村里有需要的地方。前两天,武汉务工返乡人员的隔离被解除了,王善德亲自去家中一趟,讲一些,要放宽心的话,勤洗手,虽然被解除了隔离,为了自己,也尽量不出门,不聚会。

  “我们村设立了1个卡口检查点,我和其他村干部轮流进行看守、检测。”每天清晨,王善德将村口1个执勤点的测体温工作组到位后,还要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做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宣传。“大家一定不要出门拜年,要做好清洁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外地回乡的人员一定要自觉自我隔离……”这几句话,王善德已经说了上千遍了,每到一户,爱人则通过卫生所作为平台,都向村民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沿江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并耐心向他们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他们用赤诚打动人心,用坚守捍卫本职,村民们没有讥讽没有嘲笑更加没有怀疑,更多是温暖和祝福。“辛勤之人不易老”,这世界上仍然有人能够孜孜不倦,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仍能在关键时刻,身体力行,共战病魔、共抗疫情。

  道是英雄,最可敬者,往往最平凡!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2

  “杰哥,我想儿子了,我好想去看他”,“亲爱的,我懂你,我们就在心里多想几遍儿子吧”说到此处,胡红玉几度哽咽,我想此刻她心里既有对儿子的不舍愧疚,更多是对丈夫的想念感激吧。回忆起那段时间,丈夫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保护好自己,家里有我呢”,十多年的夫妻,两人早已是一个眼神就能懂得对方的心意,平淡的语气间都透露着浓浓的关心和爱意。

  胡红玉,一名普通党员,现任威远县新店镇人民政府党政办主任(兼任新店镇十字村党支部书记),丈夫张杰,是威远县镇西镇庆卫初级中学校的教师,儿子张楷淇,是威远县严陵镇中心校四年级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用无私奉献彰显新时代家庭风采,用平凡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小家大爱的真谛。

  爱是责任,践行初心使命冲在一线

  举家团圆的大年三十晚上,想到疫情的突然爆发胡红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她说,她是党员干部,这种紧急时刻必须冲在最前面,丈夫二话不说驱车将她送到了新店镇人民政府,多年的相处,夫妻之间早已有这么默契,简单交代几句,张杰便自行离开了,不能影响妻子的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胡红玉每天带领村组干部深入各组逐户摸排外来返乡人员,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建好“4+1”管控台账,和村医生一起到管控对象家中做体温检测,值守卡点,对过往车辆和行人严格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加强巡逻,劝导群众不聚集,全力以赴把好村组健康关、隐患排查关,筑牢疫情“第一防线”。面对一些不配合的群众,她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能正确认识此次疫情。

  因为每天接触很多人,为了家人的安全,她没有敢回家。等一天工作忙完又回到办公室,经常已经是深夜。想着等她的爱人,翻看儿子、爱人、父母的照片,往事历历在目,崩了一天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舒缓忙碌一天的倦容。

  爱是懂你,丈夫关怀备至同心战疫

  为了能及时应对紧急状况,从1月29日开始,全镇干部开始了24小时值守。张杰得知妻子要长期驻守单位,虽然心疼,但也明白,这是妻子的工作,他必须无条件支持。9日下午,他收拾好妻子的常用衣物等生活用品,行李箱里装满了各种零食和水果,他怕她一忙起来就不好好吃饭,他说,我永远是你的.坚实后盾。住到了单位,胡红玉更是忙的马不停蹄,白天要走访宣传,晚上要汇总整理,凌晨能睡下也成了奢望。

  1月31日是胡红玉的生日,张杰带着他和儿子亲手准备的蛋糕以及妻子最爱的玫瑰,早早的来到了政府,没想到胡红玉一早便去了值守点,匆匆赶过去的他隔了一条街停了下来,远远的看见胡红玉和同事挨个挨个的给行人量体温,提醒他们带口罩,不聚集,虽然戴着口罩,也难掩疲惫的神色,张杰心里有心疼有不舍,但也忍住了自己上前的冲动,一直等到胡红玉忙完,看到蛋糕和鲜花,她才反应过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看着妻子熬红的双眼张杰心疼的只是叮嘱她要多吃饭多喝水,注意防护,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疫情,学校停课,但是张杰却更忙了。白天,张杰在家联络家长,指导学生上网课,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晚上,张杰加入志愿者队伍,穿上红褂子,值守滕家坝广场,劝导疏散群众,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他说,这种时候我没办法置身事外,我想在我能力范围内去做更多。

  爱是传承,孩子身体力行忠厚家风

  人“小”也有“大”担当。张楷淇平日是个性格外向,爱跑爱跳的小伙子,仅仅10岁的年龄却活脱脱一副小小志愿者模样,每天叮嘱外公外婆要勤洗手、要带口罩、不能出门溜圈、不能给大家添乱,外公外婆都笑着说:快被他啰嗦“死”了呢。父母在外奋战,他就乖乖在家上网课,好不容易盼到妈妈不这么忙了,能跟他开一次视频,攒了一肚子的话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说,不耐烦的催着妈妈快挂了吧,直到视频关掉那一刻才一抬手擦掉自己的眼泪和鼻涕,他是个小战士,不能让妈妈看到自己哭,不能拖妈妈的后腿。

  面对疫情,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胡红玉夫妇选择了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样的家庭,无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正因为有那么多的“胡红玉家庭”,疫情防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抗疫才会取得全面胜利!

  胡红玉说过她很喜欢亦舒,也向往亦舒说的'“当我40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回看自己,胡红玉有这样的丈夫、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无疑是最幸福的人!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3

  马丽莉,襄阳市民防办所属事业单位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工作人员,中共党员。爱人张峻峰,襄阳市襄州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中共党员。夫妻两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需要,从春节前到现在,两人虽然同处一市,但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面,夫妻二人用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出各自的贡献。马丽莉同志接到党员“双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请领任务,从2月1日开始,先后参加居住所在地红花园社区党员防疫防控值班4次和单位防控点值班2次。

  爱人张峻峰,作为人武部领导,先后组织3000余人次民兵加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分布在隔离点、火车站、交通要道、社区村庄等40余处防控点位,开展设卡劝返、入户服务、巡逻宣传等工作。张峻峰同志主动放弃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日吃住在单位,对执勤民兵实行不间断组织指挥和现场督导鼓劲,民兵作用发挥好,军地媒体报道50余次,得到群众普遍好评。张峻峰同志在防疫防控期间受到省军区通报表扬。

  马丽莉同志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她克服疫情严控的诸多不便,主动扛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孩子正在上高一,每天在网上七点多都开始上课,一日三餐都要按学习时间来定时安排,有时遇到防控点值班晚了,孩子只能自己泡碗快餐面,吃完又赶紧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还要照顾同在一个家属院两位七十多岁的父母亲,每天打电话关心他们的身体,隔几天帮父母订菜拿菜、买药,菜多了一个人提不动,一连上下跑几趟。但是,每次爱人打电话回来问家里情况,她都只说家里很好、没事,让他好好在单位工作,因为她知道非常时期国家需要他,部队需要他,她一个人可以扛起家里的全部,全力支持爱人的工作。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4

  妻子王剑,普兰店区铁西街道卫生院护士;丈夫刘航成,普兰店区信用中心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刘航成第一时间来到红十字会担任志愿者,协助进行赈济救援工作,他创作并演唱的抗疫歌曲《为爱在一起》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王剑积极加入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履行着一名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他们捐款20000元,还有价值近万元的电暖器、手套、食品等防控物资……,全民战疫,他们也是战士。

  “我自愿报名申请加入联防联控活动,不计报酬,无怨无悔,无论生死”,刘航成第一个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在红十字会“联防联控”志愿者申请书上按上手印。自1月28日起,他每天到红十字会参加志愿服务,截止到4月12日一天都没有休息!协助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赈济救援队工作,认领、搬运、登记捐赠物资,帮助发放、转运定向捐赠防护用品,到高速口参与测温,积极参与走访慰问普兰店中心医院赴武汉医护人员家属和社区检测人员,每周至少两次到火车站、汽车站、公交公司、行政大厅、人社局、社区、企业、学校为复工复学消毒……每项工作都积极认真,每项工作都走在前面。

  1月29日上午,刘航成第一时间来到普兰店区红十字会,现场捐赠个人善款20000元,成为在普兰店区红十字会开设募捐专户捐款的第一人!作为政协之友,他向区政协捐赠医用手套3680只,价值5000元,看到社区物资紧缺,天气寒冷又向和平社区捐赠10台电暖器,240只医用手套、4箱大碗面、4箱矿泉水、雨伞、纸抽等物品用于疫情防控,价值4000元。刘航成还发挥自身特长作词作曲并亲自演唱创作了抗疫原创歌曲《为爱在一起》,被推选在学习强国发布。

  疫情发生后,王剑迅速返回工作岗位,参加卫生院组织开展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她挨家挨户筛查,对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宣传,为疑似人员做心理辅导,发放防护用品;在高速口连续多日,为过往车辆人员检测体温,发放宣传单,在社区卡点,顶着风雪,冒着严寒,耐心的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劝返出行人员,向居民宣传党和政府抗击疫情方针政策。她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他们的女儿才刚刚5周岁,这一个多月来,全由老人照顾,夫妻俩一次也没回家看过、抱过,只能用手机视频互相聊聊。2月28日晚8点,孩子用手机给他俩留言,“爸爸,我想你了”,“妈妈我想你了”,“爸爸、妈妈都一个多月没回家”,“什么时候接我回家呀?”每次听到女儿隔着屏幕喊着要爸爸妈妈抱抱时,王剑夫妻俩都禁不住流下不舍的泪水。孩子童稚的声音,从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个家庭的爱国情怀和志愿者社会责任感。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5

  李国庆,市政府办公室督查考核二处处长;王桂梅,已退休;李沅治,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五郡社区综合信访专干。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李国庆一家三口齐上阵,各自奋战在大连市内的三个区,有时一个月也吃不上一顿团圆饭。作为一名在军队工作过的市直机关干部,李国庆处长及家人始终没有忘记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为了打赢疫情阻击战,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甘愿牺牲奉献,以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人、感动着身边人,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坚实的力量。

  为了将上级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会议要求落实到位,李国庆处长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高度责任心,带领全处同志加班加点,深入到城区、乡村、机场、车站、码头、隔离点及重点场所等防疫一线,开展防控工作督查检查。迎接并陪同国家和省督查组实地检查3次,进行实地专项督查10余次,累计督办市防控指挥部和市政府调度会议议定事项242项,撰写了10余篇督查报告,为市指挥部提供决策起到了参谋作用,多次受到市政府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今年春节,李国庆同志刚回到山东老家与老母亲团聚,当看到疫情预警从三级响应提升到一级响应后,意识疫情情况复杂,大年初二毅然决然启程返连,初三便投入到抗击疫情工作中,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还长时间带病(支气管炎)工作,截至4月末,从未休满一个双休日。

  妻子王桂梅已退休在家,本应在山东老家陪伴93岁高龄的老母亲共度佳节,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有难之时,一定要为祖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果断与老母亲告别,与丈夫一起回到大连,主动报名加入到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社区的联防联控和执勤任务,在寒冷的冰天雪地里强忍着神经性腿痛,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

  儿子李沅治,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主动放弃与父母一起回山东探亲的机会,积极主动投入到社区抗疫战斗中。他总是斗志昂扬,迎难而上,始终冲在第一线,发挥自身艺术特长,为街道、社区录制广播宣传录音,在街道、社区各个角落进行播放。自春节至今,不仅未能休春节、清明假期,而且也未休息一个双休日,时常加班到半夜,一天下来有时筋疲力尽,但第二天又以饱满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他深深感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被身边共产党员的言行所感动,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所在的甘井子区五郡社区被大连市评为抗击疫情先进单位。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相关文章: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3-28

抗疫防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04-24

农村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精选17篇)04-25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通用6篇)04-26

最美抗疫集体事迹材料04-24

最美抗疫者事迹材料04-25

抗疫文明家庭事迹材料04-25

最美抗疫事迹材料(精选6篇)04-26

最美抗疫医生典型事迹材料04-27

最美抗疫先进事迹材料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