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时间:2024-05-08 14:34:53 海洁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精选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精选6篇)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1

  我是一名普通的护理工作者,从走出校门到如今细算已工作十二年了,12年在护理这个工作岗位上我经历了成长有风风雨雨,磨练了自己,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做过急诊的护士,外科病房的责任护士,现在是手术室护士长,在这些岗位上,我都是一个极其认真负责的人,因为在我的心中有一份承诺,那就是善待他人,无私奉献!

  也许,有人认为,工作投入是压力所致,而我则认为工作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穿上白大褂,踏入医院大门,我的心中便只有医院和病人,同事们看到的是一个言语爽朗,工作风风火火的好同事,病人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爱心,耐心细致的好护士。09年4月9日我们手术室来了一位年仅21岁的骨科患者,诊断是“左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骨折,”患者家里经济非常困难,据说是卖了拖拉机才来看病的。面对如此大的手术,术后剧痛的难免的,小伙子恐惧不安,我看出了小伙子的担心,便耐心的向他介绍,术后的止痛方法,并一直陪伴着他,直到病人情绪平静,手术很顺利,可全麻一清醒,病人像发狂了一般嚎啕大哭,喊着:“痛死了,痛死了…”听着病人的哭喊,我的心也跟着着急,怎么办?我要帮帮他,我急忙找麻醉师,“快,再想想办法,能否再加用一些止痛药!”麻醉师估量后,决定再用一定量的镇痛药,“可能要半小时起效”,“痛死了,痛死了…”病人还在叫,我也心急如焚。“再坚持,一定要坚持”,就这样,从手术室到复苏室,我一直守候着病人,终于,漫长的半小时过去了,病人渐渐平静,我也松了一口气。病人安全的回到了病房,而我也重新开始了忙碌。下班了回到家,想着一天的工作,忽然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做,不行,我得回医院,我要去看那个病人,不知道他疼痛是否缓解了,想到这里,我返身回到医院,匆匆走进了病房,看到病人已安然入睡,我便悄悄退出病房,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很快乐,为自己的善良和病人的平安而幸福!

  每天我们都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身为护士长,我带领着五位年轻的.护士,要完成十几台的手术配合,及时完成手术间的地面及手术器械的清理消毒,更换工作,以便随时可以接待新的手术病人。在我的肯吃苦下,我的团队也是工作第一,特别团结肯吃苦,只要有未做完的手术或其它工作,没有人会去休息。科内成员24小时通讯通畅,无论节假日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工作需要,我们都会及时赶到,毫无怨言。手术室护士长就像一个大管家,年轻的我,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婆婆一样管这管那,滴水不漏。平时一块纱布,一根针,都不许大家乱扔,及时关灯,节约用水,我经常对科内年轻护士说:“对待医院的东西就要像对待家里的东西一样,随手关灯,懂得节约,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每次手术时,医生都会开玩笑的说,你们管家婆呢,我们没有浪费哦!

  近两年,我们医院传统的胆囊切除术已被先进的腹腔镜微创技术所取代,前列腺汽化电切代替了损伤较大的开放手术,胆道镜,胸腔镜等微创手术的成功开展,都倾注了我和我的团队的辛勤付出。

  我是一名白衣天使,我就是拥有天使的本色,我愿像那盏温馨的无影灯,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2

  她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动,而这感动还在延续。

  时光中会不会有永恒的感动?很多人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将朴素的笑容绽放,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她,就是我院十病区护士王燕琴。

  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王燕琴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一目标,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主动勤恳,认真负责,是科室的健康宣传员。还协助护士长做好院周会,护士长例会等的记录工作。业余时间积极学习充实自我,现在护理本科就读中,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在医院组织的三基考试和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参与了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护士picc置管护理的培训工作和医院招工考试的操作技能评比工作,同时也代表本院参加了余杭区护理技能大比武获得了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

  王燕琴总是微笑的面对每一位病人,视病人为亲人,收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曾有一肿瘤晚期病人,体能虚弱,大便十余日未解,诉胀痛不适,夜间无家属陪护,灌肠后仍未解,她二话不说就给病人抠大便,抠出数粒坚硬大便,症状有所好转。大伯很感动,一直拉着她的手说:"小姑娘真的比我的亲人还像亲人。"平时夜间有些大手术后的病人和家属通常都很疲惫,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她在巡视病房的时候会特别留心,适时帮患者倾倒尿袋,擦拭汗水,润润嘴唇等等,给家属以适当的休息时间。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3

  有这样一位护士,她没有学富五车的才华,但她用最美的青春书写着生命的感动;她没有风华绝代的容颜,但她用最朴素的笑容为患者增添抵抗病魔的勇气;她也没有一举成名的伟大事迹,但她用最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她,就是红十字博爱医院八病区护士夏媛媛。

  付出,不停歇的坚守

  20xx年,夏媛媛毕业正式成为了一名外科护士,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因为工作的需要,她很少有时间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吃顿饭,更别说相约出去游玩,甚至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最隆重的春节,她都不能跟家人待在一起,十多年来从未在家里过一个年。相聚、团圆总是美好的,总是令人心生向往的,夏媛媛说,“虽然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看到别人的团聚,听到别人的欢声笑语,想起家里人此时此刻都聚在一起看春晚却唯独少了我,内心也会不平静,也会有些许抱怨,但只要想起南丁格尔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想到护士这个岗位的特殊性,看到病床上痛苦呻吟需要帮助的患者,我知道我的患者比我的家人更需要我,自己的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所有的不良情绪顷刻间都会随之化解,转化成对护士这份工作的尊重、坚守与热爱。”

  用心,才能感动患者

  一次,科室收治了一位36岁的直肠癌晚期的女性患者,患者家属虽然没有告知患者本人实际情况,但她对自己的病情其实很清楚。患者住院后,情绪十分不稳定,不搭理任何人,和她家人说话也是极其暴躁,夏媛媛每天都在患者的'病房里给她擦身、拍背、换衣服、剪指甲、洗头发,开始一两天患者对夏媛媛的付出并不领情,排斥、不搭理夏媛媛,治疗的时候也不配合,但夏媛媛并不介意,她知道患者此时的内心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要脆弱,能做的只能给予她关心和无微不至的呵护。有一天,患者觉得喉咙里有痰液咳不出,因为腹部有伤口,又不敢用力的咳,夏媛媛巡视病房的时候发现了这一情况,主动与她交流,也许是诚意打动了患者,她答应配合,夏媛媛边用双手固定住她腹部的伤口边指导她,她用力的咳出了粘稠的痰液,夏媛媛不嫌脏认真为她清理干净后,女患者终于被她的真诚所打动,微笑着对夏媛媛说,“小姑娘,请原谅我之前的态度,对不起!”自此以后,夏媛媛为她做任何的治疗和护理工作都非常顺利,正因为夏媛媛没有选择逃避和放弃,毅然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患者才接纳了夏媛媛,夏媛媛说,“她是我的病人,是需要我关心和帮助的人。她后来经常拉着我的手,虽然话不多,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我的信任和依赖,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用心对待患者,才能感动患者,才能把患者变成自己的朋友,消除患者心中的抵触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虽然患者最终没有创造奇迹,但在她弥留之际拉着夏媛媛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这些日子的陪伴,谢谢你在我最孤单绝望的时候给我温暖”。“那一刻我流泪了,我看到是她对生命渴求和向往的眼神,从那时起,我更加理解了一名护理工作人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意义。”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4

  我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做事风格一向雷厉风行的我被同事们亲切的称呼为“飞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已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已经从事手术室工作二十多年。作为一名手术室老护士,我深深的懂得,手术室护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手术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因此在工作中,我总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全心投入工作。最近几年,护理人员紧张,而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尤其是节假日择期手术需求增加,我总是积极加班加点,听从护士长的安排站好每一班岗,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外科医生和手术科室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手术逐年增加,新仪器、新设备也不断投入到术中使用,患者也对我们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一名优秀护士,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广泛了解并掌握医学新动态,丰富自己的护理知识,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工作之余,我有针对性定购了一些医疗及护理书籍进行学习,像《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等专业期刊,业余时间不断的丰富充实自己,掌握护理发展的新动向,不管工作再繁忙,我总会挤出时间,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撰写论文,我曾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地方病杂志》等发表文章。在医院领导支持下,参加护士长组织科室内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我的手术配合的水平。

  手术室是医院任务最繁重的科室。每当下班班车已经发出。而我们手术室又有一批新的患者被推进了手术间。工作中加班加点,每人每月加班都在三四十小时以上。有的兄弟姐妹达到六十多小时。每天七八点钟下班都是奢望九十点钟也成了家常便饭,一饿就是几个小时,腰酸了要站得住,肚子饿了要挺得住,眼睛困了要熬得住,甚至有时会通宵达旦地忙碌着,这么多年来真正体验到了手术室护士平凡工作的滋味,体验到了其中的艰辛和压力,也更能体谅同事的辛苦。遇到大型车祸,急诊手术多时,我都能主动留下来加班,为救治患者尽一份力。很多时候,当别人进入甜蜜的梦乡,我们还在无影灯下忙碌着,很多时候,深夜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把温暖、舒适抛在身后,顶着寒风奔向熟悉的岗位,当面对那张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双祈盼的眼神,同情之心、怜爱之情油然而生,毫无怨言地投入新的战斗,当我们把成功脱险后的病人推出手术室时,焦急等候的`亲人舒展了紧琐的眉头,家属和患者一句由衷的谢谢,都会使我有种自豪感、满足感涌上心头,一点辛苦,一些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然而这些年来,对家庭我却总有一种愧疚感,一些本该由我做的家务事很多时候总是无暇顾及。还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丈夫在外出差,我一人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女儿,有时手术室忙,自己只好把女儿托付给婆婆,就连女儿高三补课都是自己去。回想起来总有一些内疚,没有尽到好母亲的责任。

  在得知获得优秀护士的荣誉之前,领导要我总结“先进”事迹时,我真不知道写些什么,我觉得我没什么先进可言,只不过我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有人提醒我说:你的成绩和最难忘的事情都可以写。老实说,我每天都有成就,每天都有难忘。因为,我每天都在送走我们治愈的病人,这就是我的成就,这就是我的难忘,每当安全送走一位下台的病人,我就会感到特别的充实,就会体会到护理工作的意义,但这些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做到的,是我们,是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还记得有一年的护士节,一位康复的病人临出院时,带着一束鲜花送进了我们手术室,我看到,我们护士的.笑容比病人的笑容更灿烂。这一刹那,我明白了,心里感觉缺乏的东西,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病人的尊重和理解!有人说,如果世上设有委屈大奖的话,获奖的人会有一大半是护士,对于这种说法,我无法统计,但也不无道理!病人对医学的过高期望,总是会与现实出现偏差,自然不满以及愤恨的情绪就会发泄到护士身上,因为与病人接触最多的是我们护士,我们需要社会理解与尊重,我们喜欢鲜花,哪怕只是一枝!

  我是手术室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所做的正是我的兄弟姐妹所做的。我们都在护士长的领导下默默的工作着。我们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是同样优秀的。我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包容,感谢同样优秀的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和赞许,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这与所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我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奉献是一种幸福,在手术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会以新的姿态展示新的风采,创造新的业绩,在无影灯下尽情描绘绚丽多彩的护理华章!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5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医护人员却用真诚的爱去抚平了病人心灵上的创伤,用火一般的热情去点燃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在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遭遇到病魔的侵扰,面对这些不幸者,我们护士总会勇敢的站出来用一颗善良的爱心去呵护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个温暖的港湾,同时也在“护士”这平凡而崇高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一直以来,人们总喜欢用“白衣天使”来赞美护士,因为那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什么是优秀护士,你可能会说:工作要认真负责、要对待病人如同亲人,要有丰富的学识、要有过硬的技能、要能团结同事、要能协助领导更出色的进行工作、要有团队意识、要大公无私、要有奉献精神,要不计个人得失等等。但我想说的是,在我看来,最简单的准则就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的护士就是优秀护士。工作做完很容易,但要做好却很难!在省医、在南区、在你我的身边,不乏这样的好护士---林穆君就是她们中的一员。

  林穆君,安徽省立医院南区神经外科二病区的责任护士,20xx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至今一直在留在神经外科这个急危重症病患多的繁忙病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目前是省立医院南区神经外科的感染监控护士兼分层次带教指导老师,院内压疮护理小组成员。记得刚刚毕业的那些年,上班的前辈老师们时常嘱咐着“用心点,别出错!”,带着师长同事的.叮咛,林穆君每天小心谨慎地进行工作着,在病房时三查七对,对病人用心细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温暖病人,光阴似箭,如今自己也成为了带教老师,虽然叮咛不在了,然而这样的工作习惯却已经渗入到了生活中,作为病区的分层次带教老师,她也一直言传身教,时常的叮咛嘱咐着“小心点、记得查对!”因为她已深知只有永不懈怠的责任心才能为病人提供安全、安心的服务。除了传授临床专业知识和技术外,她还总是毫无保留的向低年资的护士和护生介绍自己的工作经验及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也主动关心她们的思想和生活,既是好老师也是好姐妹更是护士长的好帮手。

  记得我科曾收住过这样一个小病患,小病人的名字叫冷子豪,才4岁,因为颅内血管畸形而导致自发性颅内出血,入院后即急诊行了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却因脑组织肿胀而导致了呼吸骤停,经过积极的抢救,我们从死神的手里夺回了小子豪的生命,但小子豪却始终昏迷着,他的父母整天的以泪洗面。同样也作为一名母亲的她,暗地里也流过泪,她深知,神经外科是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现在小子豪需要的是严密的病情观察和更为妥善和细心的护理。小子豪只有4岁,气管切开后,气管套管的内套管管径较细,一来为了避免呼吸道黏膜的损伤而采用的硅胶吸痰管,却因过于柔软而不易插入,二来因为内套管的管径太细,吸氧管即使换成了头皮针管也仍然不好置入气道,三来管径过细,患儿又存在高热,很容易因为气道过于干燥而形成痰痂造成堵管窒息,这下呼吸道的护理成了头等大事,也急坏了林穆君,她利用下班后查阅了大量的幼儿气道管理的知识,并班班严格交接,经常半夜里还打电话到科室询问小子豪的情况,叮嘱当班护士再怎么忙都要挤出时间去给小子豪湿化吸痰,在她的影响下,当时重症病房里所有护士都把“一定要救活小子豪”当成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一天天的过去了,在小子豪术后的第27天,小子豪苏醒了。在五官科医生告知可能小子豪将终身带管,在小子豪呼吸停止复苏成功却被告知可能会永远昏迷甚至失去生命后,小子豪慢慢的睁开了他清澈的眼睛。子豪今天笑了,子豪今天从嘴巴吃饭了,子豪今天拔除气管套管了,子豪今天喊妈妈了,从重症病房搬至普通病房的子豪妈妈,每天都必要的去和林穆君报告着子豪的情况。子豪出院的那天,他的父母含着泪水紧紧拉着林穆君的手说:“谢谢,不是你们护士我们的孩子早就不在了!”小子豪操着还不很流利的话语说:“姨姨,请你吃饭。”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人的眼眶都湿润了。护士长说:“作为一名护士,有颗善良的爱心比什么都重要”。此刻,她疲累的脸上却绽放开了美丽的笑容。

  都说神经外科是最累而且最危险的,病人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我们是在和死神赛跑,在每场紧张不休的抢救中,她找到了自信与骄傲,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后,她懂得了什么是欣慰与喜悦,在病人家属那一双企盼与求助的眼神中,她看到了什么是信赖与期待上班也有累有委屈的时候,我们科有多数病人发病突然,很多家属都情绪紧张,脾气暴躁,每当碰到病人家属因为种种因素而向护士发难的时候,她总是耐心细致的和家属解释着。有一次病房收住了一名高龄患者,家人始终不能理解限制陪客是为了病人的健康,病人因为意识障碍加上高龄,所以大小便失禁,满床满身污秽不堪,奇臭无比,而家人带有情绪不但不配合还不愿意清洗。她二话没说,卷起衣袖,打来热水,为床上的病人清洗起来,一遍又一遍,直到把病人身上的臭味清除,又拿来干净的衣被为老人家换上。看到这里,老人家的几个子女感动了,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总能很积极的配合,见到护士也经常竖起大拇指。每次看到病人逐渐的恢复健康,每次看到家属感激的眼神,她总说这其中让人有一种说不清的感动,因为她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她也热爱自己的生命。

  作为一名优秀护士,她所追求的并不是这份殊荣,而是和着这份荣誉发出的博爱奉献之光,就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流星,总是在临床的枯燥中溅起飞花,总是在年复一年的指引着她的天使人生,脚踏实地地去践行护卫生命的重任,完成优质护理服务。面对患者的痛苦,不论贫富贵贱、高低愚智,皆如至亲之想,不存丝毫私心,精心呵护。详细记录每一个生命指标的波动,细心体察每一个眼神动作的变化,用心倾听只字片语。因为这些“每一个”都是生命的音符。善良的爱心是人性化服务的真谛。它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在患者痛苦不堪、孤独寂寞时,一声真挚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有力的搀扶,都能温暖病人几近绝望的心灵。《大医精诚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无欲无求,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护惜身命,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今天,面对又一轮全新的医疗护理改革,需要我们每位白衣天使保持如厮良好的精神面貌,发扬以院为家的高尚情怀,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本着一颗善良的爱心,用我们的青春去证明护理的价值,用爱去诠释“天使”的真谛。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 6

  董xx,男,35岁,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后。于1999年9月2002年6月,就读兰州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2002年6月2003年9月,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总住院医师,2003年9月2006年6月就读苏州大学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于2006年8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008年12月至今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于兰州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王维平主任医师,主攻颅脑创伤机制与临床,为其在颅脑外伤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博士期间师从于擅长锁孔手术的苏州大学附属二院兰青教授,博士期间主攻方向:锁孔神经外科微创手术,在博士期间进行扎实的显微技术训练,阅读了大量的疑难病例、罕见病例及非常有价值的示教片,使其阅历更丰富,并积极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在博士后期间,师从于著名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陈忠平教授,对于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有较深刻地认识。

  该同志参与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4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及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能独立完成高血压脑出血锁孔清除术、急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硬膜下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外伤性颅骨修补术、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大脑半球部位胶质瘤切除术和术后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小脑半球、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脑脓肿切除术,硬脊膜外肿瘤切除术,第四脑室内室管膜瘤等手术。并参与完成蝶骨嵴内1/3脑膜瘤切除术,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夹闭术,经翼点锁孔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等神经外科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在神经系统疑难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面,神经系统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经验,并将微创锁孔入路手术的新技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内血肿清除术,将眉弓锁孔入路新技术应用于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及鞍区肿瘤手术等。

  该同志对待病人态度和蔼,医德医风良好,不怕苦,不怕累,积极钻研,乐于进取,勇于开拓临床新业务,积极学习新方法新技术,熟练掌握神经导航技术,使得个人业务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能够把握学科前进的方向,紧跟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与学科前沿技术保持一致,有所创新和拓展,使学术和技术处于神经外科的.领先水平。

  期间,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文章26篇,参与编写论著《神经外科新的实践》一部(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已主持科研项目2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丘脑的显微解剖及其外科入路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广东省江门市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2007年11月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临床应用获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年10月延髓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10月丘脑的显微解剖及其外科入路的研究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神经外科护士优秀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护士的优秀事迹材料02-15

护士优秀事迹材料02-28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07-21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09-01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05-08

2020优秀护士事迹材料_事迹材料_04-11

2022优秀护士事迹材料09-28

护士个人优秀事迹材料06-14

优秀护士事迹材料范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