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时间:2022-07-30 14:04:19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10篇)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1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XX年,21岁的XX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XX多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XX年XX月,和她生活了10年的婆婆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

  后来,婆婆的病情加重,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了六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小芬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XX年XX月,最疼她的老母亲去世了,她在母亲的坟前长跪不起,她说:“妈,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是您啊!”XX年XX月,80岁的婆婆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邻居们感念她的孝心,一个个自发地前来帮忙。

  出殡那天,她流着泪跪在老人的身边说:“妈,让我再最后侍侯您一次吧!”她为婆婆理顺散乱的白发,净面、打粉底、扑粉、涂口红,自始至终都倾注着一个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在场的亲邻都被她的举动所感动,邻居一位老人说:“我送走过那么多的老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孝敬的媳妇。”婆婆去世后,她怕80多岁的公公寂寞,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

  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公公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公公不犯病,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被套给公公铺上。冬天上班之前,她总是把饭菜盛好温在煤火上,让公公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公公爱干净,她总是把公公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

  公公在公疗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给她打电话。

  如今,老人已年近90,身体硬朗、精神舒畅,走起路来根本不象90岁的老人,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XX年至今,她的家一直被县妇联评选为“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当公公听说县妇联要往市里推荐好媳妇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荐上去,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爸,作为小辈,我们孝敬您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弟媳说:“姐姐的孝心感动了我”

  身教胜于言教,以前娘家父亲和弟媳关系处的很紧张,媳妇说公公太倔强,公公说媳妇不孝顺,她劝了父亲,劝弟媳,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弟媳因为照顾学生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看到姐姐每天都像亲闺女一样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动了,她说:“都说姐姐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回家后她主动和老人冰释前嫌,脏活重活抢着干,老人见人就讲媳妇孝顺了,弟媳也说老人变的通情大理了。如今,娘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丈夫在县委办公室从事信息工作,从事文秘工作的她了解丈夫、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晚上忙到12点多。2003年10月,遂平县组织一批科、股级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离岗锻炼,当时丈夫也在推荐之列。丈夫为上有80多岁的父亲,下有正在读高中的儿子而犹豫不决。

  她知道了丈夫的想法后,就对丈夫说:“这正是锻炼你的好机会,去吧,这个家有我呢!”当她把丈夫送上南下的火车后,才意识到自己又许下了一个沉重的诺言。那年,她背负着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的在家庭和单位这条直线上奔波着、忙碌着。

  为了让丈夫安心在外锻炼,公公病了,儿子因打篮球扭伤了手,自己颈椎疼的厉害......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远在南国的丈夫。在她报喜不报忧的一个又一个电话中,丈夫在深圳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年,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

  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奶奶去世时,十多岁的儿子跪在奶奶的身旁郑重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以回报奶奶对自己的疼爱之情;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

  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读大二的儿子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学业优秀,任班干部,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

  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

  她从事办公室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她从商业到城管,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她以工作为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办公室这块园地里。

  她对自己起草的文件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特别是任城管办机关办公室主任后,工作忙、任务重,可谓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为赶材料,她和男同志一样加班加点到凌晨;为赶材料,她很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儿子说她是“拼命三郎”,丈夫说她是“工作狂”。今年“五一”节,儿子和她提前预约要到驻马店买衣服,但因县人大要听城市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她又变卦了。

  原本是一诺千金的她,因对工作的执着而一次又一次失信于儿子,望着儿子失望、无奈、宽容的复杂表情,她常常觉得对不起儿子。几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被评为“市女职工先进工作者”,县“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工作者”,年年被县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城管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今年,被驻马店市文明委评选为“市文明市民标兵”。

  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

  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几年前,单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后突患急病,因其丈夫在乡法庭工作一时赶不回来,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给丈夫看管,自己在医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属赶来。

  XX年,单位一位同事得了胰腺癌,她听说后立即从财务股借了100元钱送到那位同事的手中,同事知道她手头不宽余说什么也不收,她硬是把钱塞进同事的手里。她还经常抽时间去看望她,鼓励她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同事感动地说:“小芬,我真的没有看错人,你就像我的亲妹子一样啊”!像这样的事情她已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每当别人向她提起时,她总是说:“是吗?我早忘了。”

  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2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四十年如一日服侍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婆婆,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镇。

  1948年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66年嫁入**镇*村组,与大她3岁的李继春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当时婆婆陈回秀42岁,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977年婆婆陈回秀因病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瘫子也要过日子,何况你能行走,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陈回秀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轨。陈回秀生育了二子一女,女儿远嫁银坑,无法常伴身边,次子李阳春今年52岁一直未成家立业,常年四处流浪,漂泊不定。对母亲的赡养也是视而不见、不了了之。

  作为长嫂,她是恨铁不成钢,对婆婆赡养服侍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奢求弟弟负担,1978 年公公去世,他们未要求弟弟付一分钱丧葬费,有次弟弟带回个女友,夫妇是既当哥嫂又当爹娘,挽留他们在家过春节,旁人笑话又养娘又养弟,说:“我付出点算什么,只要弟弟有个伴,成个家我就心满意足了”。然而,不争气的弟弟仍与女友分道扬镳,过起了流浪生活。婆婆陈回秀刚过起失明失聪的生活时,心理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疑神疑鬼,对谁也不信任,有次邻居做喜酒,在家制土糕点,香气四溢,陈回秀误认为家里做糕点不给自己吃,很是生儿媳的气,心疼婆婆要是不失明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于是请邻居作了解释,这才解开婆婆心中的结,至今婆媳俩谈起此事,还忍笑不止。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勉强经营得和和美美。

  自1977年陈回秀老人失明失聪起,至今已40余年,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陈回秀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集体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有晚餐喝酒的习惯,习惯性地每晚备一杯酒;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四十年来,很少在外过夜,到十里八乡喝酒,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改革开放后,两个女儿相继成人成家,家境日渐宽裕,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李继春身患高压血也常需要照顾,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用四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在精心照料下,陈回秀活得有滋有味,虽然84岁了,仍然精神矍烁,容光焕发。她逢人就说:“就是我的好女儿,她是好人,好人有好报呀!”左邻右舍都说没有孝敬之心,陈回秀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两个女儿和女婿,在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阿婆。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事迹在周边村镇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3

  王传霞,今年48岁,家住邵岗乡邵岗街道,现从事婚娑摄影服务工作。她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结婚,却都还住在一起。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充满着祥和气氛。

  王传霞是当地出了名的好媳妇好婆婆。问起王传霞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没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观念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她们年轻人。”她儿媳妇补充说:“我婆婆不仅是好婆婆,还是好媳妇呢!我们奶奶在得病的时候,我婆婆很细心地照料她,给她洗澡,换洗衣服,倒便盆等。”

  王传霞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花钱为父母、公婆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老人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

  结婚时,由于婆家兄弟姐妹十三人,加之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王传霞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彩礼一份不要,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乡亲们的好评。婚后她们跟公婆一起住,努力的工作,为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了,公婆心里也乐滋滋的。工作之余,王传霞包揽了家里的所有家务。公婆不识字,王传霞和丈夫商量,给公婆买了个大收音机,并手把手的交给他们如何使用,把他们乐得跟孩子似的。

  后来,她们有了孩子,一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可在儿子三岁时,公公却得了重病,经多方治疗,病情有了好转,可后遗症非常严重。她见婆婆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侍奉公公,怕她吃不消,便关闭了婚娑摄影店面,和婆婆一起照顾老人。为了给公公治病,几乎花掉了全部积蓄,到过的大小医院不下二十几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她们就不放弃,就这样,终于留住了老人。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过去的苦日子,让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胃病、神经衰落、腰痛病、心脏也不太好,为了让婆婆身体健康,王传霞带她四处求医,在饮食上,也是尽量调剂着吃,最近还特意为老太太买了“孟氏拔罐”,和专治腰酸腿疼得膏药。老太太对媳妇是打心眼里喜欢。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她们有了许多的相似之处,如:一样的性格、相同的爱好、喜欢一样的颜色、就连喜欢吃红薯、南瓜、和胡萝卜都一样。婆婆常说“俺这个媳妇真是随俺!”二十多年的朝夕相处,她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上点小礼物。今年春节,王传霞建议排全家照,老太太非常高兴,儿子争着跟奶奶合影、媳妇也抢着跟奶奶和照、孙子孙女更是争着、抢着更她拍照,把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王传霞的丈夫一直在机关单位从事小车驾驶工作20多年,因工作经常外出,随叫随走。在家时间很少,且不固定,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为了支持丈夫工作,不让丈夫分心,她没有说过一句怨言,每次丈夫出差临行前都再三嘱咐,注意安全。

  二十多年的婆媳生活,使王传霞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媳妇,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的。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4

  王淑珍,家住马家村大房东屯,今年58岁,与丈夫刘文科结婚30多年,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一边照顾公婆一边开创自己的事业,靠自己的努力开办了一个缫丝厂,多年来一家人是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受到邻里的广泛好评,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

  她公公至今已去逝十多年了,老人在世的时候,王淑珍就精心照料他,公公生病,脚上的皮肤溃烂得不成样子,帮他清洗脚上创面的时候,公公问她:“这伤口是不是有臭味啊,俺儿子进屋都说有一股儿味儿。”而她总是笑笑说:“不臭。”然而,怎么能不臭呢?但是臭也得忍着,不能表现出来让老人跟着心里难受,就这样她一直把公爹伺候到过世。

  婆婆现在80多岁了,患直肠癌十年,初期经手术治疗,病情大有好转,生活基本能自理。但从2010年1月份到现在,她的病情又加重了,卧病在床,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大小便没有知觉,生活起居全靠她一个人照顾。王淑珍家开缫丝厂,每天早晨四点来钟就得为来上班的工人做早饭,但是每天她都坚持先给婆婆做早饭,煮两个好嚼又有营养的荷包蛋,然后用羹匙一口一口喂婆婆吃,看着婆婆吃饱了,在去给工人张罗饭菜。一天三顿饭,她都坚持先给婆婆喂饭,再给工人做饭,天天如此。

  侍候老人不单单是给她一顿饭一件衣裳那么简单,最难的还是给老人擦洗,收拾屎尿。婆婆卧病在床,大小便根本就没有知觉,拉尿在裤子里那是常有的事,不但气味熏人,而且一收拾准的弄得满手都是屎尿的,最多一天她给婆婆擦过7次大便,她委屈的哭了,但她从来没有责备过婆婆,没少给她擦洗收拾,也没少喂过她一顿饭。她小姑子在庄河一家养老中心干活,她看她这样侍候老人太辛苦,心疼的对她说:“嫂子,老人不能吃太多,不运动,吸收不好,大便次数就会增多。”而她却觉得,跟婆婆生活在一起30多年了,从她嫁过来起就一直把她当母亲对待,跟她建立了很深的婆媳感情,要是少喂婆婆点饭吃,看她吃不饱,她就会很心疼,只要婆婆能吃饱饭,吃得好吃得开心,她心里就踏实了,多擦几次大便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自从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她坚持每天都给她洗2-3次手,经常给她洗头、洗床单、换洗衣服,每天最少给她换尿不湿3次,费用达10多元钱。在她的照料下,婆婆卧病在床这么长时间,身上从没生过褥疮。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病时间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今年2月份,她姐姐因病去逝,她去姐姐家帮忙料理后事,但是心里始终放不下婆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她不在家她怎么办呢,谁照顾她吃饭,谁照顾她大小便,能照顾得好吗?勉强在姐姐家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一大早她就给她爱人打电话,问婆婆早晨怎么办,谁照顾她吃早饭,谁给她收拾屎尿?她爱人说她不在家他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一听就更不放心了,马上让丈夫开车接她回家,给婆婆做饭收拾屎尿,收拾停当之后才去姐姐家帮忙。她爱人一共兄弟姊妹9人,他三哥看她很辛苦,要帮她雇一个保姆照顾婆婆,她没有答应,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她要用自己的孝心来回报她,悉心照料她,让她幸福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5

  从事教育工作,爱岗敬业,甘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领导,教师们公认的工作能力强,能歌善舞、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一、明事理、识大体,处理好家庭关系

  事实上十几年来,我将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过没有跟他们红过脸。他们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我们知足了”。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他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经常鼓励他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非常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

  二、柔弱的身体,挑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上班时间忙完教学,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网生活环境。给公公婆婆也减轻了家务劳累。

  三、孝敬公婆,体贴人微

  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代的“三从四德”变得无影无踪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妇做婆婆”的说法流传。而我认为:“两想家庭和,媳妇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动实践我的诺言,用真诚和关爱去换起老人的信任。 2006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时候,我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妇应尽的义务,是女性的一种美德,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平时,老师们也称赞:有女人的品味和修养,有高尚的情操和丰富的内涵,有女儿的孝心和媳妇的贤良,不愧是新时代的有知识的女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之间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和、美好,敬老爱幼睦里邻。

  做个好媳妇,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为母亲的角色增添道德,为女人的角色增添内涵。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6

  一直以来,在我们国家,孝顺就不单纯的是一种行为或者是一种感情,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帝王君主,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将孝顺作为衡量一个人德行的第一标准。如今社会,我们依然把老有所养,天伦之乐看的非常重。几千年传递下来的孝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家庭和个人。

  今天的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典型代表。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北街公园社区,有这样一位有口皆碑的“好媳妇”张桂琴,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今年89岁的婆婆不仅勇敢地与癌症抗争7年,而且还幸福地安度晚年。在照料婆婆的同时,张桂琴与邻家居民和睦相处,谁家有困难时,也总是乐于帮一把。 听到这个故事,我被真切的感动了。其实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总有一些人,别说是赡养自己的公公婆婆,可能连自己的亲身父母都未必能够尽孝。但是张桂琴在丈夫去世以后,依然替丈夫和自己尽孝,赡养89岁的的了癌症的婆婆。仔细的想想,62岁的张桂琴,自己就已经是个老人了,这时候的她,应该享受的是福寿弄孙的天伦之乐,但是她却要赡养89岁的婆婆。在很多人眼里,也许并不相信她会坚持下去。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这位老阿姨,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只要愿意付出,就会让老人感受到深深的爱,让他们有活下去,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用真心,用行动对待老人的好儿媳,好儿子,好女儿,好女婿。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庭,都需要这样的孝行。如今,有很多家庭都已经是独身子女,当孩子外出工作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的老人就只能孤单度日。如果两个老人都在,还好可以相互扶持,如果有一方先走了,那么留下其中的一个,真的会很孤独。 我想,在今天,我们必须要将这种孝行进行下去,因为今天的老人更需要孩子在身边,不用做什么,只是陪一陪,说说话。物质生活早已不在缺乏,但是精神上的孤单和无依无靠,才是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父母养大我们并不容易,等到他们老了,需要我们的时侯,我们却不在身边。

  每个人都会老去,乘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我们多陪陪他们。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很大,但是,为父母尽孝是不能等的。如果说等到我们闲下来,有钱了,我们就会好好照顾父母,但是那个时候,不一定还会有机会让你报答。我想我们不能等到父母不在的那一天,不能等到后悔的那一天,才发现此生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再去报答。同时,我相信现在的人们,会用更好的方式对待老人,善待老人。古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亲人,还是陌生的老人,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伸出我们的双手,让他们感受幸福,安度晚年。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7

  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51岁的申菊英遵纪守法,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十六屇三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时代,她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修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在事业上她兢兢业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胆创新,在优生优育工作中她带头计划生育“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她教子有方,身体力行做榜样,她的儿子姚亮以大学毕业,为祖国贡献力量。

  申菊英在妯娌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好大嫂,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先后被评为区级十星级文明户和全县五好家庭。

  申菊英与同在农具厂工作的姚会元认识相爱后结为夫妻。申菊英的公爹、婆婆后来生活在农村,依靠种田维持生活。1983年,她考虑到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想把二老接到县城与他们一起生活,可是老公爹心里顾虑重重,他是姚会元继父,认为自己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生活在一起能行吗?就算是与亲生儿子一起生活,时间长了也难免有个磕磕碰碰的,他担心将来大家会闹得不欢而散。申菊英看出老人的顾虑连说带劝地把两位老人接到家中,一住就是二十年。二十多年来,申菊英与两位老人朝夕相处,连脸都没有红过一次,更没有让老人受过一回气。婆婆身体有病,又爱干净,洗洗涮涮的事情干不了,几呼都是申菊英来做。当时儿子年纪小,丈夫工作忙,两个妹妹都不在父母身边,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申菊英的肩上。婆婆身体有病,心里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总爱唠叨。申菊英也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一边心平气和地安微她,讲故事逗老人开心。有时婆婆大小便失禁,屡尿弄到被褥上,她二话不说赶紧给婆婆擦洗干净身子,换洗被褥拆洗干净,她从没说过一句怨言。有一年冬天,老公爹突患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老人想解小便却无法动身,尿憋的不行,身边只有申菊英照顾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一脸的痛苦状。细心的申菊英立刻瑞起尿盆给老公公接小便,老人感动的热泪直流。两位老人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能活到80多岁与她细心照料分不开”。

  1994年,申菊英下岗了,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开办了一家煤气灶具经销部。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申菊英事业有成,还创办了自己的事业,家里富裕了,但她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她听说社区居民的下水道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尤其一到雨季,雨水积在巷道里漫灌到部分居民家中,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社区居委会想为居民解决问题,苦于无处筹集资金时,申菊英主动站出来,带头捐款,并帮助社区干部挨家挨户的地筹集资金,找人修好下水道,彻底解决居民的难题。建材小区居民区的巷道没有硬化,一遇雨雪天,巷道泥泞不堪,申菊英带头捐款,并参与了巷道硬化。由于申菊英乐于助人,左右邻居煤气灶具出了毛病,只要招呼一声,她很快上门维修,从不收一分钱,她的淳朴、善良、宽宏大度、慷慨大方、一直有口皆碑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8

  自主创业带动致富,孝老爱亲无微不至,爱岗敬业不图回报,严岭的事业心、孝顺心和责任心,让人无不为之动容,从心底感觉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创业女强人、持家好媳妇。

  严岭,家住韩阳镇韩阳村,是位优秀的农村妇代会主任。她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团结邻里;她认认真真教过学,摸爬滚打经过商,兢兢业业当妇干;她无私奉献,德才兼备,在各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魅力。不仅为农村新时代“新好媳妇”做出榜样,也带动更多的女性为农村的和谐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通情达理、孝老爱亲的好媳妇

  孝敬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社会上流传“要想家庭和,媳妇熬成婆”的一种说法。而严岭认为:“要想家庭和,媳妇先要孝公婆”。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诺言,用真诚和关爱换取老人的信任。十几年来,她尊重公婆,孝顺有加,从没有与公公、婆婆高声说过话,从没有跟他们红过脸,婆媳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20xx年,婆婆的腰疼病越来越厉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她白天忙工作,休息时抽空给婆婆洗衣做饭,晚上帮婆婆按摩,为她查资料、找大夫、寻偏方,后来听说咸宁有家偏方治疗腰疼病、关节炎有效。她就不辞劳苦拉着婆婆前去就医。通过治疗,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缓解。婆婆心疼的说:“我的病快好了,你却累瘦了一圈”。在婆婆平时生病的时候,她细心照料,做饭送汤,给婆婆擦洗,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体高大,经常累的她腰酸背疼的,但她从不叫一声苦,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还饥肠辘辘的,心里装的只是婆婆的病疼。她总说是作为媳妇应尽的义务,邻里乡亲羡慕说:“有这样贤惠的媳妇,是前生烧高香了”。

  在她刚有要在村里办自己的事业的想法时,婆婆知道后很反对,说一个女人家,操持好家里就行,还要忙着跑生意,孩子谁管,家里谁照顾,再说赔了又该怎么办。她强忍着委屈,耐心向公公婆婆解释安慰说:“你们都是勤劳、朴实的父母亲,虽然咱们家现在的日子还行,但我们要奔着小康的方向努力呀。家里我们会尽心照顾,孝敬你们二老,不让你们有忧虑。”然后又是给他们讲当时的市场,又是用数字说话让二老放心,用自己的诚心去化解公婆心中的疙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们终于想通了,逢人便说:“我家的媳妇知书达理,是个好媳妇。”她总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里没有一点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宽容,家庭会更加和睦、幸福、社会会更加美好。

  二、兰心蕙质、 勤劳能干的好妻子

  丈夫忙工作且人又特别负责,经常无暇顾及家庭,不能陪在公公、婆婆的身边。为了让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她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家庭重担。忙完生意赶紧回到家里忙家务,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和孩子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为给公公婆婆减轻劳累,她一手操办小辈们婚事,邻里乡亲说“长哥长嫂像爷娘”。家里两次盖房屋都没让丈夫请过一天假。尤其是去年新建厂房时,她顶着37℃的烈日,找师傅、买板材、水泥、瓷砖、沙子等材料,爬里跑外的,累得骨头像散架似的,身上也晒起了皮,厂房建成了,她也累倒了,觉得自己这个媳妇真的很累,很不容易。但是一想到公公、婆婆也年近七旬了,能力有限,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再苦再累,她也该硬扛起家庭的重担。这些事儿公公、婆婆是看在眼里,说在嘴上,夸她能干,说这个家多亏了有个好媳妇。

  三、敢拼敢干、不让须眉的好带头

  在家里,她是知书达理的好媳妇;在事业上,她不甘落后,还是成功的女强人。在她的创业历程中,一个“敢”字是最好的注解,显现出一个创业者的顽强意志。正因为有了这个“敢”字,她的事业才能在经历了一番风雨的洗礼之后,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严岭的创业经历是从在村里开小卖部开始的。由于物美价廉,回头客很多,但到年底,一经算账,挣不了多少,原因在于商店经营的买客大都是本村临巷的,来买东西有时说没带钱先赊在账上,一次两次她从不计较,久而久之许多人形成了习惯。本来就是小本生意,为了保证让大家都吃的`放心、用的放心,店里的商品更新补货周期特别短,随着赊账的人越来越多,资金链出现了问题,经过再三斟酌,她觉得商店这门生意不能做了,要想别的办法赚钱。

  韩阳镇处于三省交界地段,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气候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每年3月份香椿香气宜人,她敏锐的意识到随着现代城乡“农超对接”的发展,瞅准了农村缺乏统一规范的收购商这个市场空档,应季节和丈夫忙起了农产品收购,香椿成熟,收购香椿,4、5月份到了村里大蒜苗的收获季节,又忙活收购蒜苗、蒜苔,村民们省去了去城里送货的麻烦,也不用再为作物成熟找不到销路而担心,加上严岭总是抱着多中取利的信念,将最大的利润让利给农民,群众都愿意把蒜苗卖给他们。5月份麦子熟了,和丈夫又继续收购小麦,经过几年的拼打积累,积攒下了一定的积蓄,随后在街道开了一家收购农副产品的门面,生意经营的红红火火。

  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干部

  多年来,严岭一直韩阳村的妇代会主任。虽然自己富了,但如何实现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是她时常放不下来的一块心病。

  近几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热潮涌动,村子里一下子宁静了许多,村子里净剩下些留守儿童、家庭妇女、老弱病残。放学的孩子无人管,村中妇女、老人打麻将成风,她想尽快改变这种现状。虽然经过几年的辛苦打拼,有了一些资金积累,正在发愁没有合适的机遇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时,上级文化部门出台了一些好政策。于是,她决定组织一个女子军鼓队,让家庭妇女不再沉迷于麻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起初许多妇女不愿意学,但她认为让大家接受在农村办“军鼓队”这样时髦的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于是走东家,访西家,磨破了嘴皮子最后勉强才凑齐了人员。然而排练当中仍是困难重重,起初动员大家加入很多人本来就不愿意参加,加上大家又没有音乐底子、表演经验,一些人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多年的磨砺,锻就了她不服输的精神,越是困难,她越想把事情办好,最后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街道赶集时间,严岭带领自己组起来的乐队现场表演了一次。统一的服装,统一的步伐,统一的口号,亮出了女子军鼓队的军威,震撼了所有赶集人,同时也彰显了新一代农村女性的巾帼风采。随之而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农村风俗中红白喜事一般都要请锣鼓队,自从锣鼓队亮相后,请她们表演的人越来越多,不仅队员们斗志高昂,还有许多妇女主动要求加入。从此,韩阳村打麻将之风消失匿迹,老人、小孩,跳舞的跳舞,锻炼的锻炼。休闲广场上空回荡着严岭带领大家训练的步伐和响亮的口号。村里人都夸严岭是为大家办实事的好干部,自己致富,不忘乡老乡亲,有勇气,有魄力,敢于破除赌博恶习,带领村民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生活,传播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尚,同时又让大家增加了一笔额外的经济收入,为姐妹们撑起了一片亮丽的蓝天,不愧是韩阳村的好干部。

  无论是在家人眼里,还是在外人眼里,严岭是成功的,但最暖心的赞扬,是孩子对自己的肯定。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女儿非常懂事,女儿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是我的骄傲。”听了女儿的话,她的眼里泛起了晶莹的泪花。她说:“家家都有老人,个个都会变老,如果我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等以后自己老了,也就没有人照顾了。”

  面对成功,面对赞扬,严岭说:“每一位妇女在人生中都要扮演女儿、妻子、母亲等众多的角色,非常不易,我还有一个妇女主任的角色,要做好这每一个角色,不辱自己的使命,我还要做更多的努力。经验告诉我,只要我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遵纪守法,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9

  周晓霞是红安县国土资源局财务股副股长兼会计,1971年2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一向从事国土资源管理事业。23年来,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生活中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家庭关系也处理得和谐美满,始终坚持女性应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在单位,她是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认可的好媳妇。

  周晓霞的丈夫是县财政局干部,事情多又杂,整天在外奔走。他是一个有极强事业心的人,对待工作精益求精,恪尽职守。他每一天全心全意地工作,工作出色,但没有时光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孩子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基本都落在周晓霞一个人肩上。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上班时光忙完单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赶,回到家里做家务。为了让女儿有饭吃,每一天清早起来,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饭菜做好,用电饭煲煲着,以备她回家有饭吃。对此,女儿很不理解,十分委屈地说:“别的孩子放学回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香喷喷的饭菜,而我每一天只一个人在家吃饭。”她回答说:“孩子,妈妈此刻单位忙,等有空我必须陪你在家吃饭!”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忙照看,孩子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周晓霞一个人承担。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十分艰辛的事情。周晓霞不仅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的独立生活、学习的潜力。经常鼓励她勤奋刻苦学习,同时,还要养成团结同学、礼貌待人的好习惯。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生。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处,最大的秘诀是她们二人之间的沟通十分到位,她们经常彼此向对方敞开心扉地聊天。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能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情绪舒畅。她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工资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都由周晓霞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自觉做到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手中权力的正确行使,不利用丈夫的职权和影响办私事,搞特殊化。

  别人的星期天一般是调养精神,吃喝玩乐的一天。而周晓霞的星期天却是七天中最“忙火”的一天。尽管平时她也不着闲地干,可一个星期全家的衣服,还有两三个星期要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这些她就要洗上大半天。在生活上,她对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给老人以最大的安慰。她婆婆患了胃病,有时烦燥不安,哭闹不休,吵骂不止。遇到这种状况,她丈夫不免也要发一通脾气。这时,她总是安慰老人,同时劝丈夫:“我们要是老了,孩子们这样对待我们,你心里能好受吗?”一句话,丈夫的火消了,老人也不闹了。每个周未再忙,她都要随夫携子看望公婆,一起吃顿饭,陪老人聊聊天。她丈夫曾深有感触地说:“是媳子给了他家人的温暖和幸福,为家里付出的实在太多了!”而周晓霞总是乐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总是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家作为一个主妇、长媳,家兴、人旺、工作顺就是自已最大的幸福。

  在这次“十佳好媳妇”评选中,虽然全局干部职工都推荐周晓霞参加全县“十佳好媳妇”评选,但她本人却认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她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好媳妇”,做一名“好国土干部”。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 篇10

  赵淑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是一个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妇,多年以来,她一如既往,无微不至,从不言弃,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周边村,她就是秦岭乡董集寨村赵淑珍同志。

  一、孝在宽容中彰显博大

  赵淑珍,1975年出生在秦岭乡麻山头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母老实淳朴、厚道正直,赵淑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1994年嫁入秦岭乡董集寨村,与现任村支部书记的有志青年董晓明结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婆婆性格开朗随和,婆媳关系融洽。婚后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也就其乐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近年来婆婆因病卧床不起,不仅家里花费了大笔的医药费,而且婆婆从此由一个健康人变成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婆婆是个急性子,一时难以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常耍性子,发脾气。赵淑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开,寻短见。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她说“瘫子也要过日子,何况你能行走,我会服侍你。”在儿媳的鼓励劝导下,婆婆慢慢摆脱了阴影,树立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规。

  赵淑珍作为长嫂,她是恨铁不成钢,对婆婆赡养服侍他们夫妇一概扛起,从不奢求弟弟负担,赵淑珍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家庭成员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长辈,用爱心呵护晚辈,把一个清贫残缺的家勉强经营得和和美美。

  二、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

  自婆婆患病后,赵淑珍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婆婆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赵淑珍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参加集体劳动,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十年来,赵淑珍虽然离娘家很近,但她缺很少回娘家,到天水市办事,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里不踏实。有次内侄婚庆,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改革开放后,两个儿女相继成家,家境日渐宽裕,赵淑珍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

  这些年,丈夫董晓明由于家庭劳动力少,又要忙农活,又要为村上的发展谋出路,谋计划。丈夫董晓明有时情绪不好语言冲撞了老娘,赵淑珍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赵淑珍同志用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爱幼、纯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

  三、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

  在王爱的精心照料下,赵淑珍有两个儿子,在她的感染下,他们都十分尊重孝敬奶奶。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她孝敬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她的事迹在周边村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02-26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02-25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300字02-25

好婆婆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02-25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6篇)02-23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通用5篇)02-23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7篇)02-23

农村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精选5篇)02-23

好婆婆好媳妇事迹材料(通用6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