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计划生育条例

时间:2021-04-18 13:42:44 生育保险 我要投稿

唐山市计划生育条例

  相信很多唐山市民对计划生育条例较为感兴趣,那么具体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关注的?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唐山市计划生育条例

  唐山市计划生育条例

  1993年10月27日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94年9月2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本市境内的公民和单位,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提倡晚婚、晚育,实行少生、优生,禁止早婚、早育和计划外生育。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法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健全和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权”。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是同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工作主管部门,对下级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有监督、指导、协调的职责。

  第五条 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由乡级干部任主任,配备计划生育助理员、宣传统计员、政策法规员和节育技术人员。

  第六条 村设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配备专抓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享受略低于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经济待遇。根据育龄妇女人数和居住情况设育龄妇女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享受定额补贴或者误工补贴。

  第七条 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本单位主要领导人负责,根据工作需要设置计划生育办公室或者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和本系统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的领导。

  企业的计划生育工作,由法定代表人负责,接受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八条 县以下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发给岗位津贴。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按有关规定筹集计划生育经费。城市各区由财政按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拨付;各厂矿企业根据需要自行筹集计划生育经费;户籍在本地的个体工商户每个从业人员每年缴纳计划生育管理费不低于1.5元,由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代收,用于奖励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事业。

  按有关规定,收取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生育费,用于奖励独生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父母、双女结扎户父母养老保险。

  第三章 生育

  第十条 育龄夫妻生育子女必须服从当地人口出生计划。除以下规定者外,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

  凡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和以下有关规定执行:

  (一)夫妻一方为相当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标准的其他非遗传性残疾者,须经县(市)、区以上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因违法行为致残者,不属照顾生育范围。

  (二)农业人口中,男到有女无儿家结婚落户的,其家庭有两个以上女儿的,只照顾一对夫妻。到无父、母的女家结婚落户的或者岳父母为非农业人口的不属于照顾生育范围。

  (三)计划内新生儿、婴儿死亡的,出具医疗保健单位证明或者村委会成员三人以上证明,方可再安排生育。

  第十一条 禁止非法收养和送养转移子女。要求收养子女者,须由县(市)、区计划生育部门出具收养资格证明,经有关部门办理收养手续。否则,视为计划外生育。

  第十二条 依法结婚的育龄夫妻,领取《生育证》后方可怀孕、生育。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妇女不得早于二十八周岁,同时第一个子女必须四周岁以上,育龄妇女三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放宽至两周岁;再婚夫妻的女方为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年龄不得小于二十四周岁。

  第十三条 要求生育的夫妻,须写出申请书,由双方所在单位审查。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城市居民到女方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生育证》;农村村民由村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审查,报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生育证》。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城市居民由女方单位初审,征求男方单位意见,经女方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审查、农村经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查,报县(市)、区以上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

  已婚育龄夫妻,申请生育时,须同所在管理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各级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育指标审批档案,并加强管理。

  第四章 节育

  第十四条 凡未安排生育的育龄夫妻,必须落实可靠的节育措施。农村已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妇女,必须采取长效节育措施;已有两个以上子女,且女方为四十周岁以下的,由夫妻一方采取绝育手术。第一胎为双胞胎的,可先采取长效措施,待孩子四周岁以后再做绝育手术。凡计划外怀孕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对计划外怀孕的农村育龄妇女,其配偶是国家工作人员和职工的,由所在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及时通知男方工作单位,双方配合做好补救工作。

  第十五条 节育手术和手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的报销:农业人口按规定执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公费医疗”经费中开支;企业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上述费用,按有关规定报销。无业人员的上述费用由计划生育事业费报销;军队官兵、职工和随军家属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上述费用,由所在部队按规定解决。

  对未按规定采取节育措施而计划外怀孕的,施行补救手术的费用由个人负担。

  第十六条 接受绝育手术后子女均夭亡或者只剩一个非遗传性残疾子女的,可凭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证明,到医院施行恢复生育手术。其手术费用由计划生育事业费中解决。

  第十七条 对接受节育手术的职工,经施术单位证明,按规定休假和给予照顾,在规定休假期间,视为出勤。接受绝育手术者经施术单位证明,其配偶可准假七至十天,按出勤对待。受术者为农民的可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发给适当的营养补助费。

  第十八条 节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及生活待遇执行以下规定:

  (一)节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要由本人申请,经单位审核同意,填写并发症鉴定表,并呈报所在县(市)、区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由节育技术鉴定小组集体鉴定,被鉴定为并发症者,从认定之日起享受并发症待遇。

  (二)对节育手术并发症要根据病情实行分等管理。

  (三)节育手术并发症者,每年要按时参加复查,无特殊原因,拒不参加复查的,取消其并发症待遇。

  (四)因实施节育手术丧失或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城镇职工由所在单位比照工伤处理,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所在单位要为其调整轻工种,治疗期间,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单位批准,可享受计划生育假;城镇无业人员符合救济条件的,由民政部门给予社会救济;个体工商业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与个体劳协给予生活资助。

  农民由所在乡(镇)从公益金或者计划外生育费和违反本《条例》的其他罚款中予以生活资助,所在村要从生产上给予帮助。

  第五章 奖励

  第十九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职工实行晚婚、晚育的,按《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由所在单位落实晚婚假和奖励产假。休假期间视为出勤,不影响调级,不影响以出勤为标准的各种奖励。因工作需要,奖励婚、产假有困难的单位,可按照奖励的天数加发工资。

  第二十条 在农村,对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至少采取以下办法之一兑现独生子女家庭奖励待遇:

  (一)从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金,年人均收入千元以上的行政村,父母每人每月不低于5元;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行政村,不低于3元,至其子女18周岁止。

  (二)因经济困难无力给予奖金的地方,可采用减免提留款或者义务工的方法兑现奖励待遇。

  (三)为农村独生子女办理儿童人身保险及其父母养老保险。

  第二十一条 对独生子女家庭在扶持发展生产、城乡企事业用工、发放扶持性贷款等方面,在与他人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照顾。

  第二十二条 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的夫妻,离婚或者丧偶后,同子女生活的一方,可继续享受原待遇;再婚者,从结婚之月起停止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对过去已享受的不再退回;重组家庭的独生子女父母奖金,初育一方可享受。独生子女死亡的由下个月停止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过去享受的不再退回,再生育后可重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除奖励产假以外的独生子女家庭待遇。

  第二十三条 已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的夫妻,又计划外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必须缴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回独生子女父母奖金及其他奖励。

  第二十四条 已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的夫妻,符合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条件的,申请生育时,交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从批准再生育指标之月起停止享受独生子女家庭待遇;凡一次性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要退回多享受的奖励待遇。

  第二十五条 独生子女父母的奖金来源:

  (一)国有、集体企业单位,从企业福利基金中解决,如确有困难可报经财政部门批准,由企业管理费中解决。

  (二)机关、学校等行政、事业单位,由职工福利费中解决,如有困难可在单位行政费或者事业费中解决。

  (三)城镇待业人员参加劳动服务公司或者其他联营组织的,从所在单位公益金中解决。

  (四)夫妻一方为城镇无职业居民的,包括无工资收入的学生和残疾人,凭街道办事处每季出具一次证明,由另一方解决。

  (五)夫妻双方均为无职业的非农业城镇居民,由计划生育事业费中解决;一方为户籍在本地的临时工或者户籍在本地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另一方为无职业的城镇居民的,无职业的城镇居民由计划生育事业费中解决。

  (六)私营企业职工的独生子女家庭奖励由业主负责解决;户籍在本地的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代收的个体计划生育管理费中解决。

  (七)被劳教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由原单位继续支付;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第二十六条 对本年度人口计划指标完成好的单位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单位、群众组织及个人,应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章 处罚

  第二十七条 凡未领取《生育证》而生育的,均为计划外生育。对计划外生育的夫妻,各征收一次性计划外生育费;对个别情节恶劣的,应当从重处罚。

  对计划外生育的家庭办理“农转非”时,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条件,但未经批准而生育的,按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征收计划外生育费;虽列入生育计划,但违反生育审批程序未做到持证怀孕而生育的,每提前一个月按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计划外生育费数额的10%处罚。

  第二十九条 对其他计划外生育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不足法定婚龄非法同居或弄虚作假办理结婚手续而生育的,按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不得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计划外生育第三个子女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二)对男女双方均够法定婚龄而未履行结婚手续非法同居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征收计划外生育费。

  (三)依法结婚后,但未持证怀孕而提前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每提前一个月按夫妻双方月工资性收入金额的50%征收计划外生育费。私营企业经营者、个体劳动者、城镇无业居民和村民比照执行。

  (四)非婚生育的,对原无子女的按计划外生育第二个子女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原有一个子女的'按计划外生育第三个子女征收计划外生育费,以此类推。

  第三十条 非法收养子女的,按计划外生育征收计划外生育费;无子女者,非法收养的,从收养之月起至收养者年满35周岁止,每年各按夫妻双方2个月的工资性收入金额征收,一次收毕,不再安排生育;有子女者非法收养的,按子女累计数征收。私营企业经营者、个体劳动者、城镇无业居民和村民比照执行。

  第三十一条 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生育第二个子女属于计划外生育的,除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外,给予开除留用察看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对计划外生育第三个子女以上的,一律给予行政开除处分。

  第三十二条 出现计划外生育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5年内不得享受六种行政奖励,不得聘为干部,不得提拔、晋升职务和调入上级机关。

  第三十三条 对滥发生育指标,弄虚作假,开具假证明,谎报计划生育统计数字的有关责任者,要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未完成本年度人口计划指标的,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单位,单位领导人不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给予经济处罚。对人口失控的除经济处罚外,还要给主要领导人、分管领导人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具有下列行为的当事人,给予经济处罚:

  (一)阻碍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处以100元至200元罚款。

  (二)无故不按当地政策要求接受孕情检查的,每推迟一天处以5元至20元罚款。拒不按规定实施节育手术或者补救手术的,每推迟一天处以10元至40元罚款。

  (三)擅自给计划外怀孕者接生的,每一例罚款500元至3000元。

  第三十六条 对窝藏、收留计划外怀孕妇女的个人和单位,处以500元至3000元的罚款。对窝藏、收留计划外怀孕妇女造成生育的,处以与计划外生育者同等数额的罚款,对知情不报、有意收留单位处以5000元至10000元的罚款,并对单位主要领导人处5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在接受产妇分娩时,必须查验《生育证》。凡发现无《生育证》,必须报告当地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不报告的,对单位处以500元至3000元罚款,由县级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执行。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应给予经济和其他行政处罚的,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报乡(镇)、街道办事处以上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决定。

  对个别需要从重处罚的,需经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查决定。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申请复议。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九条 违反计划生育的各项罚款,按管辖区域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统收,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统管,受同级财政部门监督,按级分成使用。违反本条例的各项罚款只能用于计划生育,不准挪作他用。

  第七章 流动人口管理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公安、民政、计划生育、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要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纳入有关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十一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常住户口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

  第四十二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分口管理,具体负责。

  (一)单位招用的合同工、临时工、协议工、季节工及聘请的技术人员等由招聘单位主管。

  (二)个体工商户及其雇佣人员、私营企业经营者,由注册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

  (三)无业和从事家庭劳务人员,由现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主管。

  (四)停薪留职人员由原单位主管。

  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和各主管单位,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和有关帐卡,负责孕情检查、节育措施落实和政策兑现等项工作。

  第四十三条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向每位流动人口收取计划生育管理费,用于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并与流动人口的管理单位和流动人口分别签订计划生育合同。

  第四十四条 凡在我市城乡活动的流动人口,必须持有常住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发给的计划生育证明,经现居住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审核签章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否则,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暂住户口、营业执照、出租住房、租赁经营或招用临时工等手续。

  第四十五条 流动人口必须持有常住户口所在地发给的《生育证》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生育证明,经现居住地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后方可生育,无证的一律按计划外生育处理。

  第四十六条 外出的流动人口要与常住户口所在地管理单位签订计划生育合同。每季要向常住户口所在地汇报一次节育措施情况并寄回现居住地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孕情检查证明。否则,常住户口所在地派人前往的一切费用,均由外出户负担。

  第四十七条 流动人口要按常住户口所在地规定落实好节育措施,凡造成计划外生育的除按《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外,同时对私营企业经营者、个体工商户吊销其营业执照;对单位招用和聘请的流动人口一律辞退;注销暂住户口,令其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

  对出现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的单位及有关责任者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

  第四十八条 流动人口的孕检费由现居住地从征收的计划生育管理费中解决;计划生育手术费由常住户口所在地负责解决。

  第四十九条 对据实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和生育的人员,由所在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条 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施办法。本条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级或本数在内。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从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唐山市关于贯彻执行和的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唐山市计划生育条例】相关文章:

广东计划生育条例201708-31

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08-28

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08-28

辽宁省计划生育条例08-28

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08-28

新河北省计划生育条例08-31

广东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4)09-04

广东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细则08-31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708-31

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