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作文

时间:2022-09-20 09:28:50 三字经 我要投稿

【热门】三字经作文锦集九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热门】三字经作文锦集九篇

三字经作文 篇1

  小时候,我就会背三字经,不认识一个字儿,更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意义。

  这个寒假,我妈给我买了一本注音版的`《三字经》,我自豪地发现,里边的字绝大多数我已经认识了,即便不认识,我通过拼音也能轻而易举地把它读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读得正起劲儿时,我妈突然问了我一句话:“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我妈一句话就把我问懵了,我连连摇头。我妈轻轻地在我身边坐下,耐心地帮我解释其中的意思,还给我讲起了其中的故事,如《孟母三迁》,讲完故事我妈还告诉我,她为我选择慈吉小学,就是希望这个好环境,能让我好好学习。我特别喜欢我们的慈吉小学,心里真的很感谢我妈的良苦用心。

  春节联欢晚会上,我还听到了赵文卓叔叔和一群少林小子一起表演武术《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我在《三字经》里也读到过,我妈又告诉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真喜欢看《三字经》,它让我懂得了好多好多的道理。

三字经作文 篇2

  这段时间,我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喜欢看《三字经》,还大声地背出来。妈妈觉得很奇怪,问我怎么突然喜欢看这本书呢?她说自己也只会背前面的部分,还想跟我一起往下背呢。

  其实妈妈不知道,是因为在学校里,我经常听到好多同学都会背《三字经》,而我却只会开头那几句,心里不服输。所以这个寒假我想好好学习一下,争取赶上同学们。

  我原本以为单纯地背《三字经》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没想到才看了前几页,我爱不释手了。因为这里面讲的全是古代的小故事,并且都是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有的句子能从字面上理解含义,有的.句子意思很深奥了,好在每一页都有拼音和注释,可以让我轻松快乐地学习。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是说黄香九岁时知道在冬天先帮父母把被子暖热了再让他们睡觉。我觉得我们都应该向黄香学习,体谅父母的辛苦,有时间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家听父母的话,孝敬父母。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他妈妈剪断织好的布来教育他的故事。我明白了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我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不会退缩,要勇敢面对不放弃……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告诉我们,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认真学习,无法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使这个人再聪明,如果不用在正当的地方,不刻苦不努力,长大后也会一事无成的。

  妈妈说《三字经》这本书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从中学习了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知识,读后的确感到受益匪浅。我终于明白了古人为什么说读了《三字经》,可以知道天下事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打算继续读下去,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好好学习,理解记忆。我要把《三字经》上的知识时刻牢记在心,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的道理,做一个好孩子!

三字经作文 篇3

  从古自今,许多美德一直传诵着,那一本《三字经》就是记载着我们中国炎黄子孙该有的美德。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记得,大家都会那么一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你们知道吗?理解里面的字句含义吗?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许你读一遍的时候,你不知道它具体讲的是什么,你只知道它朗朗上口,却悟不出其中一二;但如果你读很多遍,背得滚瓜烂熟的时候,里面的意思的精华,你就会感叹,会永远记得《三字经》那本书。也许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那《三字经》泛滥着旧时代的气息,你不会要想到读它。久而久之,若人人都不读它,不学它,它就会被遗忘。它那些可爱的字句,最富有的教诲,以及最深得人心的东西都会被现代种种电子产品给埋没。

  我人生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那时候还小,起初我还不喜欢看书,总觉得字数太多晃眼,后来父亲知道了便给我买来了一本书----《三字经》。书面挺好看的大大的三个字印在书面上,那时候我小学五年级,会识很多字,但在我那个年龄都很皮,像个男孩子似的,整天玩,也不喜欢看书,然而那本《三字经》就被我扔进书柜里了。我也不太清楚我是从什么时候又把那本书拿起,大概是我升小初的时候,那时候14岁懂的东西很多了,那个时候的我挺喜欢看书的,尤其是鲁迅和老舍朱自清他们的散文,还喜欢高尔基的散文,托尔斯泰写的小说和现代各种青春励志的.小说。上中学那会初二那会总觉得读书没啥用,我也特犟,直接跟我父亲犟起,被父亲狠狠的训斥,被父亲第一次的扇耳光,让我对父亲很怕,后来我叛逆的心理慢慢改好,于是开始努力学习。有一天夜里,父亲从书柜里翻出那本《三字经》,上面略微有些尘土,父亲把它递给我,要我把它背熟,理解其中的字义。我才知道那是一本好书,于是我一页页的翻看着,慢慢的吸允着其中的一行一句,我才发现我以前是多么的愚钝、竟不知天底下还会有如此亲切的字语。那一晚,我第一次忽然领会到以前那些看不懂的字句含义。我像海绵吸水那样,拼命吸取面前这本书的精髓,慢慢悟出了其中,才知道每本书都有它的灵魂。虽然那简简单单三字式的语句,读起朗朗上口却意在其中,许多教诲人的道理,都让我受益匪浅。

  也就是这样,我人生的第一本书----《三字经》,伴随着我至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出到社会上,我都时时刻刻牢记着它教诲人的话,是它教唆这我该如何做人做事,是它带我走到一个满是黄金的住处,影响着我的一生。无论是该感谢我的父亲,还是感谢那本启蒙我的第一本书----《三字经》,要不是父亲找出这本书就不会有现在这般的我,《三字经》是父亲所带领我找到的,我的父亲是我的第一导师,也是父亲的教导领我走到一个满是鸟语花香我所想的世界。

  每每捧起我的第一本书《三字经》,总会想起我的父亲我的第一导师。

三字经作文 篇4

  先看电视文化普及讲座,再读其整理文本,这倒是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应该会有新的体会。(20xx.10.29 晚8∶25)

  钱文忠教授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三字经>》的代序及《致谢》逻辑严密,思辨性极强,对《三字经》这一童蒙读物的历史延革及现实处境分析透彻,鞭辟入里。其中,不乏考据的史实和个人精辟观点,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这篇代序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随笔甚或关于《三字经》考据论文的摘要。如果说作为论文,可榷<三字经>历史延革及现实处境考》之名。当然,这只是班门弄斧。严肃的讲,这与钱教授普及传统文化的初衷并不相符。言归正传,《致谢》中表达情感真挚,措辞谦逊,显饱学之士风范,令人钦佩。阅读正文,相信更加精彩,受益更多。(20xx.10.29晚9∶35)

  性善论、性恶论争论至今,因为各种事例相互矛盾,所以钱教授认为“人性的问题很复杂”,并举例来说明。有一个收益,知道了“才高八斗”的成语来自于东晋谢灵运对曹植的称赞。谈到位东晋,有个问题始终不得解,就是自汉至宋的历史模糊不清。为此,读了些参考读物,汉后三国,所谓魏、蜀、吴,吴即我们现在的居住地。三国后是魏晋南北朝,南北朝是后世史学家的划分,当时并不以为然。所谓南北朝分南朝、北朝,南朝是魏、晋、宋、齐、梁、陈。齐梁故里在我们常州孟河,昭明太子对我们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我们作为常州人的骄傲。齐、梁国都在毗邻我们的南京,六朝古都,此其谓也。再说北朝,是五胡十六国,其渊源没有作过研究,“五胡乱华”,不知是否指这一时期,这要请教历史老师了。其中,魏晋,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魏晋风度及药及酒及其它》中有论述,看过后,觉得那是乱世,奢靡之风盛行。着宽衣,服药石,因药石毒致体热而着宽衣,不是好的时代。想远了,再回过来,隋就不说了,汉至宋还有个后唐,就是那个擅诗文的后主李煜,对诗词的感觉确实太好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来被北宋给灭了。宋后来衰落,南渡到南京,在我们南京称王。南京作家叶兆言最近对此有论述。南宋小朝庭偏安临安,就是现在浙江的一个县级市,后来也垮了。至于宋,有好有坏,宋朝初年文化繁荣,经济发达,但后来军事力量薄弱,以经济换和平,终至于败落。在网络上,网民认为宋初年是中国最好的时代。我以为这是当代人们回避现实的想法,不足龋宋后来给元灭了,后面的历史,大家都是很清楚的。至此,这段历史有点明白了,这是这阶段读《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的收益,不可谓不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者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来理解中国文化传统,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学习是应该讲究方法-论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对性善论、性恶论的看法,钱教授的理解确实“是比较稳妥的”。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反对走极端的,性善论、性恶论,也许是中国古代朴素哲学对人性的各自定义,在中国古代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趋于融合。但近代以来的文化断层让极端主义抬头,其结果已被近现代历史所证实。“春秋争弑不顾骨肉”,也许与朴素哲学的极端性有关,好在“孰如季子始终让国”,这也是我们常州人的骄傲。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净功能和包容性很强,所以延继至今,这是很好的一个方面,也是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所在。据我所知,伊斯兰文化具有一定的极端性,但也延继至今,其原因需要研究。简单想来,也许伊斯兰文化同样具有包容性,只是在现代,其极端性被夸大了,现代伊斯兰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处境可以看出这一点。这是题外话,我国现在在发展文化软实力,需要避免这一点,要增强包容性,才能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不至于被国际社会误解或曲解。倡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进步,但同时要借鉴欧美西方文化。比如孔孟时代的西方哲人的观点,可以作些比较。如希腊的、罗马的等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就会有历史的、全面的、国际的眼光。

  所谓“专”,还有层意思,就是“学会捡起”。学习中往往不能做到连续学习,那就“学会捡起”。也就是学习停止、松懈以后,再把学习续上,或者叫“继续学习”。学会“继续学习”,就能做到终身学习和持之以恒,这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方法,应该是很有效也是很实用的。

  唐伯虎学画的故事很有意思,沈周的教育方法也颇有传奇色彩,对于悟性很高的唐伯虎来说,很快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现实生活中,“顿悟”的孩子极少,也就是立即“开窍”,都是渐进式的,“开窍”有机缘巧合。当然,是在教育累积和自我学习积累的基础上。

三字经作文 篇5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她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学好问,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字经》是我最早的启蒙老师。记得我刚三、四岁时,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画册。我看不懂,妈妈就给我讲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被这种精湛简洁的语言所吸引。“孟母择邻”“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一个个寓意深远的故事使我感动。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择邻”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幼年因住在墓地附近,学了许多丧家哭泣的言语动作,孟母就把家迁到了闹市。来到闹市后,孟子便整天模仿商人吆喝着做买卖;孟母又把家迁到了学堂旁,孟子终于学到了礼仪和文化知识。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妈妈告诉我:要和品德优秀的小伙伴一起玩,不要和品质不良的'孩子在一起。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学习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每一个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不经过雕琢,怎么能成大器?我立下了鸿鹄之志,刻苦学习,勇攀高峰,长大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讲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残暴统治,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最长久的朝代。读了《三字经》后,我对这段历史理解更深了。

  《三字经》使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如果还没有读过,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收获。

三字经作文 篇6

  我还在呀呀学语时,妈妈就给我购了一标《三字经》。她时常领着我读里面的内容,并给我讲授不懂得的处所,匆匆的我岂但能纯熟地腹诵里面的内容,而且也懂得了许多干人的路理。

  记得有一次,我测验获得佳的成就,妈妈嘉奖我一盒最爱吃的巧克力。两个顽皮的.小兄弟瞅见了大叫大鸣地泣着要吃,我看见他们的样子,我想到了“融四岁,能让梨。”这句话,于是,我从里点拿没了两块巧克力一人一块分给了弟弟,他们吃到了巧克力,开口地笑了讫来尔看睹弟弟啼了,我也启心肠笑了伏去。妈妈望见了,夸我是一个懂事的恶孩子。

  《三字经》面说:“玉不琢,不成器。己不学,不知义。”这二句话的意念是:一块美玉不经由我农雕刻是不会成替一个精巧的玉器咱们假如不当真教习,就不会理解很多常识跟情理。

  小的时候,妈妈很娇惯我,由于我是野里独一的父孩,所以我很率性常常在客人眼前大喊大叫,有时读书没耐烦,通功读《三字经》,我懂得了一些讲理,缓缓的这些坏弊病皆改掉了。

  长大了,我必定要成为一块有用的“玉器”。《三字经》是中华经典,也是我的良师益敌。

三字经作文 篇7

  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钱文忠解读<三字经>》,这本书分成上、下两本。

  《三字经》这本书我想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吧,它是古代儿童必须要学的、要读的一本书,可见它的重要性了吧!

  《三字经》被钱文忠分成了三个部分来讲,第一个部分讲的是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规律。第二部分讲的.是史,即历史,《三字经》从三皇五帝一直讲到了清朝。第三个

  《三字经》开头的六个字,我想大家都知道,“人之初,部分讲的是学,即勤奋好学的重要性。性本善。”就是这六个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讲的是一个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问题。也就是说,人性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也就有了“性恶论”与“性善论”。

  在《三字经》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学说,那就是五行学说,“曰水火,土木金,此五行,本乎数。”五行分别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

  《三字经》第二部分讲的是史,《三字经》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因为它可以用两句话讲完了三、四个朝代,几百年,比如“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这一句话里讲了三国、两晋、宋、齐、梁、陈这么多的朝代,牛吧1

  《三字经》第三个部分,讲了许多古代人勤奋读书的例子,也是激励我们要好好读书,比如:头悬梁、锥刺股、映雪、负薪、挂角等等、、、、、、

  接着又讲了一名才女,名叫蔡文姬,她非常会弹琴,她也写下了著名的《悲愤诗》。

  《三字经》虽人只有几千字,但它所讲的内容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的,是一本值得我们看的书。

  我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作文 篇8

  我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了,是一名活泼可爱的学生。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也读过许许多多的书,《三字经》是我读的第一本书,它也是我儿童时的启蒙课本。

  《三字经》中不仅有它的原文,而且有很多相关的故事,又有生动的图画,使我读起总是兴致勃勃。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很多谦让和孝顺的美德。知道了“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知道了“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都是讲人应该首先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读着这些内容,我不禁感到一阵阵脸红。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只要我开口,要什么就有什么,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一直以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每当学习不顺心的.时候,甚至还会向父母乱发脾气呢。和孔融、黄香相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呀。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多体谅爸爸妈妈,多为他们着想,尽量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读《三字经》我还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玉不琢,不成器”告诫我人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才的;“勤有功,戏天益”告诉我是勤奋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只顾贪玩,浪费时光的人一定会后悔的;“头悬梁,锥刺股”提醒我们学习时一定要全神贯注……

  《三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永不退色的经典!

  徜徉在这样的经典中,我的心灵受到一次次洗涤。在这些精炼短小的语句中,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让我明辨是非,学会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之所以读《三字经》是因为它让我变得很快乐,因为它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知识。

  我最喜欢读《三字经》了!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和我一起读吧!

三字经作文 篇9

  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三字经》这本经典国学,使我受益匪浅。

  自从我学了《三字经》受到了许多启发,也影响了我的品行。记得一次我妈妈生病的时候,我倒水、拿药给妈妈吃,还煮面条给妈妈吃,妈妈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说:“妈妈,《三字经》里面不是说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实礼仪。’还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孝敬您是应该的!”

  有一次,我叔叔带来了一个小弟弟,到我家坐客,妈妈抬来了几个苹果!我拿了一个最大的苹果,给了小弟弟,我自己拿了一个最小的苹果。叔叔说:“你真乖!你怎么不拿最大的'苹果呢?”我说:“叔叔,《三字经》里面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吗?孔融四岁就知道把大梨给哥哥们吃,自己吃小的梨。我也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的好孩子!”叔叔说:“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经典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不可估量的啊。”

  《三字经》是我成长的好朋友,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伴随着我成长!

【三字经作文】相关文章:

三字经的作文01-31

三字经作文【热门】02-14

三字经作文【推荐】02-14

关于三字经的作文03-08

三字经作文(精选26篇)07-01

三字经作文精选15篇02-14

三字经的作文(8篇)03-08

三字经(全文)08-16

考场三字经06-04

我与三字经作文4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