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日记

时间:2023-06-22 22:33:29 日记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游记日记模板汇编十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记日记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游记日记模板汇编十篇

游记日记 篇1

  从司马迁在遭受酷刑时说出的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轻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大诗人杜甫的绝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对泰山的描述,都在不断的加深着我想去泰山的强烈欲望。今年暑假,我有幸感受了一番“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终于到了仰慕已久的泰山了!哇,泰山高1545米,足有5座紫金山那么高!透过缭绕的云层抬头望去,泰山耸立,想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直插云霄。我们趁着缆车直上山顶,我感觉树木渐渐后退,放眼望去,山脉连绵不断,像一条长龙飞向天际,虽然正当盛夏,但因为天气的关系,山谷中漂浮着薄薄的`云烟,在烟雾空蒙之中,时时可见的是裸露的淡黄色,上面长满青苔的奇形怪状般的山石。隐约间,被烟雾遮挡的泰山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缠绕在“围巾”后偷眼望着游客们,为本次参观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他上泰山极顶的那一刻,我兴奋的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听说泰山嘴特别的地方就是泰山是唯一一座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历代帝皇在此封禅祭祀,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泰山悠久的历史背景,深邃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名人墨客纷至沓来,朝山览胜,赋诗撰文,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仿佛让人感觉余音缭绕;杜甫“笑拍红崖咏新作”——“会当凌觉顶,一览众山小”也让我们深有同感……

  几千年来,泰山融合着人文和自然,柔中带刚,不愧是“五岳之长”。

游记日记 篇2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想起这首歌的时候,我就盼望着早点奔向大海。

  今年暑假,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妈妈带我到日照云游玩。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日照的金沙滩海滨浴场。我远远就看到了辽阔的大海,这里有起伏的青山,滚滚的波涛,白色的'浪花。波涛拍打着岸边的礁石,仿佛在跳舞歌唱。远远望云,天和大海连在一起,没有边际。

  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特别多,他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游泳衣,奔向大海的怀抱。我也迫不及待的带上游泳圈,跟着妈妈下海游泳。正游的欢时,冷不防的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打来,我“咕噜”一声喝了一口海水,啊!又咸又苦,但是我的心里却甜滋滋的。海岸的边上有很多水草,妈妈说这是它们在水中繁殖过快的原因,但对身体并没有伤害,我们从海里出来时身上头上都挂着水草,活像一只只绿毛龟。

  在沙滩上,我赤脚踩在软绵绵的沙滩上,舒服极了。我用湿沙子堆了一个大水沙人。用小贝壳做眼睛、鼻子、嘴巴,又用海草做它的头发,可惜沙子一点儿也不坚固,一个浪头打来,他就像顽皮的孩子一样跟着海水溜走了。

  晚上,我躺在渔民家里耳边还不时传来远处海边拍打礁石的响声!

  临走时,我站在海边,望着碧蓝的海水,心里有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大海啊,来年我们再相聚!

游记日记 篇3

  皖南中,有这样一处胜景。它有有着险峻的山峰,有着扑朔迷离的云海,有着无数诗人墨客的淡雅情怀。它以大家手笔,分布了三十六座大峰,三十六座小峰。大峰险峻,小山秀气;前拥后簇,不胜美观别致。莲花诸峰拔地而起,撑起青天。

  黄山铁骨冰肌,处处洒满杜鹃青松。踏上清幽的石板小路,只觉得身心舒畅。站在断崖栏杆处凭栏远眺,只觉得大自然的卓越而美:倏尔远逝的云栖息在高风峻骨的山顶上,扑朔迷离的雾浸着丝丝凉意;滚滚的云海汹涌奔腾,拍击这山峰。或吞没或沉浮,好似东去的江河,奔流到海不复回。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等等诸多别章雅句,都献给了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今日怎能不一睹其芳容呢?太阳半露妆容时,便从住处出发。抚摸着山崖上平滑的花岗石,心底一阵柔软。石阶一路往上堆砌,没有扶手,顺着山势,果然惊险。途中偶遇两处大瀑布。听泉水击石,叮叮咚咚,足够让我惊喜一番的了。过了立马亭,似路转溪桥,景致马上不一般了。天都峰近在眼前,作为黄山的'第一高峰——天都峰,怎能不胜险峻?崖壁愈发陡峭,心底也就愈发紧张。擦去手中的汗,小心翼翼的攀着铁索,这也就化险为夷了。我们一行人全都到达了天都峰顶。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奇山异景,尽踏足下。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飞水飞山亦飞。”雾气氤氲,几枝松,几个旅人,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他们站立在这山上,他们的颜色是鲜活的:绿着酣,绿着灵气,绿着照人如濯,绿着花岗石一样的坚贞。云浪褶皱里,天都显得格外突兀。莲花峰迎着阳光袅娜的舒展着花瓣,却不见一点流水的影子。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黄山果真有奇观!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这到底是怎样的景色呢?忆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怕说的正是黄山吧!

游记日记 篇4

  初九日 写十二诗付崑即昆石上人,已上午矣。即从草塘左循崖南下,路甚微削,伏深草中,或隐或现。直下三里,则溪自箫曲之后直从东南,与外层巨山夹而成者。盖此山即闽界,其东北度而为箫曲,西北度而为应感峰、会仙峰,两腋溪流夹而西去,犹属新城也。箫曲南溪之上,有居民数家,燕通“艺”,种植山种姜芋茶竹为业,地名坂铺。由此溪渡,东南上岭一里,则平转山腰。又南二里,复直上山顶。又二里,南下而东上,至应感岩。其岩西向,巨壑矗峭,环成一窝,置室于中,自下望之,真凭虚缀壁也。石崖之顶尚高一里,崖僧留饭后,即从崖侧蹑蹬而登,以为诸峰莫高于此;既登而后知会仙之更高于众也。应感二峰连起,东属于大山,其属处过脊甚峭。北流之水出于坂铺,南流之水即从会仙峰北向而去,自应感、会仙西流之水止此。余盖从应感南下三里,过此一水复南上,则会仙北属大山之脊也。脊东之水西出会仙之南,其南又有大山,东北而属于应感后之大山,夹此水西去,其中坞落为九坊,乃新城之五十一都也。对会仙之山名迷阳洞,南即为邵武之建宁,其大山东南为泰宁,其西南为建昌之广昌,则会仙南之大山,乃南龙北来东转之处也。自过脊至会仙,〔望之甚近,而连逾四峰皆峭刻。〕其下乱壑纵横,汇水成潭,疑所云金龟湖即此水也。〔四下四上,又四里而登会仙绝顶,则东界大山俱出其下,无论箫曲、应感矣。自会仙西至南丰百里,东南抵建宁县亦百里。其侧有数家斜界迷阳洞南,为大山寥绝处。〕

  初十日 由会仙峰西下,十里过溪,即应感西南来溪也。又五里为官公坳。又五里,下埔。应感溪自东而西,会仙南溪自南而北,俱会于下埔而北去。〔自下埔而上,悬崖瀑布,随处而是,亦俱会于下埔。〕路由下埔南而西,逾一岭,五里为黄舍。又西南逾二岭,五里至章村,山始大开,始有聚落阛闠kuán kuì街市。〔有水自南而北,源自建宁县邱家岭,去章村南十五里,又五十五里始抵建宁云。〕西五里至容田,又西三里过长江岭。又三里,乌石。有卷石桥。又二里,上坪。随溪西南四里,有大溪自西南向东北,复溯之。西三里,过木桥,溯北来小溪,渡小石桥,北上岭。三里,为茶坞坳。又西三里,为何木岭。越岭,西南二里,宿梅源。

  十一日 东方乍白,自梅源溯小流西上一岭。路应度谷梅源至黄婆三十里,黄婆至县三十里。而西,因歇店主人言,竟从北直上岭。三里,逾岭北,天渐明,问之途人,始知其误。乃从岭侧径道转而南,越岭两重,共四里得一村坞,询之,曰:“此岭即南丰界也。岭北水下新城,岭南下永丰此处‘永丰’恐为‘南丰’之误,因为永丰离此地甚远,但随小水南行一里,可得大道。”从之,至漈jì指水边,闽方言称瀑布亦为漈上坞始与梅源大道合。其处平畴一环,四山绕壑,以为下土矣。已而流忽下坠,捣级而下,最下遂成一瀑,乃知五泄、麻姑之名,以幸而独著也。是名漈山灶,去梅源始五里,余迂作十里行矣。水上人家为“漈上”,水下人家为“漈下”。又五里,夏家桥,又五里,尼姑坳,途中有两小水自北来合。又五里,乾昌桥,已胜筏。又五里,沧浪桥。又五里,黄婆桥。有一溪自北来,桥梁北溪上,水自桥南出,与漈上之水合,共下南山去;而陆路由北岭入山,迂回岭上。北行五里,曰藏石岭。又三里,又过一小溪,亦自北而南。越而西,二里,为思久铺。铺有小桥,桥下细流始西向行,路复随之。五里,西至来陂桥。又一溪颇大,自北来会,同过桥下;而漈上大溪亦自南来会,遂同注而北。又一里,溪之东有狮山,西有象山,狮山石独突兀,而象山半为斧斤所凿。二山紧束水口,架石梁其中,曰石家桥,溪自桥下俱北去,路自桥上西向府。渡桥一里,又有小溪自南而北,亦有石梁跨其上。又三里,上艾家岭。又十里至南丰,入城东门。三里,出西门,则盱江自西南抵西门,绕南门而北转,经东门而北下,想与漈上之水会于城北之下流也。西门外濒溪岸,则石突溪崖,凿道其间,架佛阁于上。濒江带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又西五里,一溪自北来,渡其桥;又一溪自西来,即溯之行。有数家在溪上,曰三江口,想即二溪与盱江合,故名也。

  十二日 东方甫白,从三江西渡溪,循左路行,路渐微。六七里,日出,入山口,居舍一二家,去路颇遥。先是,有言三江再进十里,有山口可宿者,余既讶其近,又疑其居者之寡。连逾二岭,三里,遇来人询之,曰:“错矣!正道在南,从三江渡溪已误也。”指余南循小路转。盖其岭西北为吴坑,东南为东坑,去三江已十里矣。乃从南转下一坑,得居民复指上岭,共五里,至后阿大山。从其西北小路直上二里,则一小庙当路岐。从庙西北平循山半阴崖而行,又二里而至一山过脊处,南北俱有路,而西向登岭一路独仄,遂蹑之行。既登一峰,即转入山峡。其峡有溪在下,自西而东,东口破壁而下;绾wǎn口一峰,西南半壁,直倾至底,石骨如削铁;路在其对崖。循峡阴西人,〔自过脊登岭至此,〕共三里。一石飞突南崖,瞰溪撑日,日光溪影,俱为浮动。溪中大石矗立,其西两崖逼竖如门,水从崖中坠壁而下,〔潆回大石而出,盖军峰东溪源也。〕崖下新架一桥。渡而北,又登岭半里,山回水聚,得岐路入一庵,名龙塘庵。有道人曰:“西有龙潭,路棘不可入。”得茗mǐng茶,食点数枚。出庵,从左渡小溪,遂复直上岭。二里,复循山北阴崖而行,屡有飞涧从山巅坠下,路横越涧上〔流者五、六次,〕下复成溪。又三里,得横木栈崖。又二里,直转军峰之北,仰望峰顶犹刺天也,有石涧自峰顶悬凹而下,盖北溪之源矣。

  渡溪〔二百步,〕复上一岭,始与北来大路合,遂高南向峰顶,而上无重峰之隔矣。自东北路口西上一里,至北岭度脊处,有空屋三间,中有绳床土灶而无人居,其西下〔为〕宜黄之道,东即所从来大道也。自此南上,凿蹬叠级,次第间出,蹈空而上,道甚修广,则进贤金父母所助而成者。金名廷璧,自此愈上愈高,风气寒厉,与会仙异矣。〔自分道处至绝顶,悉直上无曲坠,共四千三百步,抵军峰巅。〕登顶下望,五六尖峰自西南片片成队而来,乃闽中来脉也。至绝顶之南,圆亘为着棋峰,亭亭峭削,非他峰所及。〔盖自南丰来,从车盘岭南面上,不及北道之辟;然经着棋峰栈石转崖,度西峡中,蹑蹬攀隙,路甚奇险。余从北道望见之,恨不亲历。〕北起为绝顶,则石屋中浮,丘、王、郭三仙像共列焉。其北度之脉,则空室处。其北又起一峰,直走而为王仙峰,东下而为麻姑,东北下而为云盖,以结建昌者也。自着棋峰夹中望,下有洞穹然,攀箐挂石而下,日尚下午,至洞已渐落虞渊天色黄昏,亟仍攀蹑而上,观落日焉。

  注释

  翻译

  初九日给昆石上人写了十二首诗,便已经到上午了。于是从草塘左面顺山崖往南朝下走,路很细小而且陡直,隐没在深草丛中,或隐或现。直往下三里,有条溪从箫曲峰后面一直自东南方流过来,这是箫曲峰与它外层的大山夹峙而形成的。大概这大山就是福建省省界,它往东北延伸而形成箫曲峰,往西北延伸而形成应感峰、会仙峰,两条溪夹在山的两侧而向西流去,溪流仍属于新城县。箫曲峰南面的溪岸上,有几家居民,他们以在山上种植姜、芋、茶、竹等为业,地名叫坂铺。从坂铺渡过溪,往东南朝岭上走一里,就平平地绕到了山腰。再往南二里,又直往上爬到山顶。‘又走二里,往南面下了山而往东上,到应感岩。岩洞朝向西边,下面是长而宽的深谷,崖壁高耸峻峭,壁上形成个圆状洞穴,洞穴中建有室屋,从下面望上去,真像悬空补缀在崖壁上似的。石崖的顶端还高在岩洞一里以上,居住在崖间的僧人留我们吃饭后,我们便从崖侧踩着石瞪往上登,当时以为周围其它山峰都没有此峰高;登上峰顶后才知道会仙峰更高于众峰。应感峰的两个山峰接连耸起,东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连着,连接处山脊越过来的地方很陡峭。山脊北面的水流往坂铺,南面的水就从会仙峰向北流去,从应感、会仙两峰流往西面的水到山脊为止。我大约从应感峰南面朝下走了三里,渡过那一条水后又往南向上爬,就到了会仙峰北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相连的山脊处。山脊东面的水往西面绕流出会仙峰的南边,此水的南面又有一座大山,它往东北延伸而与应感峰后面的大山连接,又与会仙峰夹在此水的两边,水流向西流去。两山间的山坞中坐落着的村子为九坊,属于新城县的五十一都地。对着会仙峰的`山叫迷阳洞山,山的南面就是邵武府的建宁县,东南面为泰宁县,西南面为建昌府的广昌县,会仙峰南面的这座大山,是南面的主山脉往北延伸过来而折往东去的地方。从作为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的山脊越过来的地方到会仙峰之间,望过去很近,却要接连翻越四座山峰,峰峰都峻峭陡直。山脊下面乱壑纵横,水流汇集成潭,我怀疑所说的金龟湖就是这潭水。四下四上,又走四里便登上会仙峰最高顶,东面的大山都低伏在它下面,更不用说箫曲峰、应感峰了。从会仙峰往西到南丰县有一百里,往东南抵达建宁县也是一百里。分界处有几户人家呈斜向坐落在迷阳洞南边,偏僻荒凉,是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初十日从会仙峰往西朝下走,十里后渡过一条溪水,它就是从应感峰西南面流来的那条。又走五里,为官公坳。又走五里,到下埔。从应感峰西南面流来的溪水自东而西,从会仙峰南面流来的溪水自南而北,都汇合在下埔而往北流去。从下埔以上,悬崖间的瀑布到处可见,也都汇合在下埔。路从下埔南面往西走,翻过一座岭,行五里为黄舍。又往西南翻越两座岭,走五里到章村,山才远离开,才有村落街市。有条水从南向北流,它发源于建宁县邱家岭,流经章村南面十五里的地方,又流五十五里到达建宁县。往西走五里到容田,又往西三里经过长江岭。又走三里,到乌石。〔那里有座卷石桥名〕又走二里,到上坪。顺一条溪往西南走四里、有条大溪自西南向东北流,又溯流而行。往西三里,过一木桥,溯从北面来的一条小溪走,跨过一座小石桥,往北上了岭。走三里,为茶坞坳。又往西三里,为何木岭。越过岭,往西南走二里,投宿在梅源。

  十一日东方刚白,就从梅源溯一条小水流往西上了一座岭。路本应越过山谷〔从梅源到黄婆有三十里,从黄婆到县城有三十里。〕往西走,因听了歇店主人的话,竟然从北面直往岭上走。三里后翻到岭北,天逐渐亮开,向过路的人打听,才知道路走错了。于是从岭侧的小路折往南,越过两重岭,共走四里见到一个有村子坐落在的山坞,向村人询问,回答说:“这座岭就是南丰县界。岭北的水流下新城县,岭南的水流下南丰县,只须顺着小水往南行一里,就可以见到大路。”我们按那人所说的走,到涤上坞才与从梅源来的大路相合。那地方是片圆形而平坦的田地,四周山环沟绕,我以为是地势低下的地方了。随后见水流忽然向下坠落,从一层层石台坎上冲泻而下,最下面便形成一条瀑布,这才知道五泄、麻姑的名字,是因为幸运才独自闻名。此地名叫潦山灶,距离梅源才五里,我们却绕了十里。水流上面居住的人家称为“潦上”,水流下面居住的人家称为“涤下”。顺水流又走五里,到夏家桥,又走五里,到尼姑坳,途中有两条小水从北面来汇合。又走五里,到乾昌桥,溪中已能够行船。又走五里,到抢浪桥。又走五里,到黄婆桥。有条溪流从北面流来,溪上架有桥,水从桥南面出来便与涤上坞流来的水汇合,共同流下南山中去,而陆路由北面山岭进入山中,在岭上曲折盘绕。往北行五里,叫藏石岭。再走三里,又渡过一条小溪,它也是自北向南流。越过溪水后往西走二里,为思久铺。那里有座小桥,桥下的细流才往西流,路又傍溪而去。走五里,往西到了来阪桥。又有一条溪水比较大,从北面流来相汇,一同流过桥下;而涤上坞流来的大溪也从南面流来,汇合后一同流往北去。又走一里,溪水的东面有座狮山,西面有座象山,狮山上的石头分立突兀,而象山的一半已被刀斧凿削过。两山紧夹着水口,一座石桥横架在两端,它叫石家桥,溪水从桥下向北流,路从桥上往西朝府城去。越过桥一里,又有条小溪自南往北流,也有石桥架在溪上。又走三里上了艾家岭。又走十里,到南丰县,进入城东门内。三里,出子城西门,便见吁江自西南面流到西门外,又绕流到南门外而后向北折,经东门外而往北流去,我猜想它与潦上坞来的溪水在城北面的下游处汇合。西门外溪岸边的山崖上,怪石突兀,崖壁间凿出道路,上面建有佛阁。那山崖濒临溪流,屏绕城池,远望上去景色十分美好,但因为行程急而来不及攀登。又往西走五里,有条溪水从北面流来,我们越过溪上的桥;军峰溪从西面流来,于是溯溪走。有几户人家住在溪岸边,地名叫三江口,我猜想就是两条溪水与吁江在此汇合,所以叫这个名。

  十二日东方刚白,就从三江口往西渡过溪流,顺左边的道路前行,越走路越小。走了六七里,太阳升起,进入一个山口,有一两户人家住在离路较远的山上。原先,有人说从三江口往前走十里,有个叫山口的地方可以投宿,我既因为这里离三江口路近而感到诧异,又怀疑居民太少。接连越过两座山岭,走三里遇到对面来的一个人,向他询问,他说:“路走错了!正路在南面,从三江口渡溪就已经错了。”他指给我往南边顺小路转往正道。大概那岭的西北面为吴坑,东南面为东坑,距离三江口已经有十里远了。于是从南面转下一个深谷中,遇到当地居民,他又指给我们上岭的路,共走五里,到后阿。从后阿西北面的小路直往上走二里,有一小座庙立在岔路边。从庙西北面平平地顺着山半腰的北侧山崖而行,又走二里到达一座山的山脊穿越过来的地方,山脊的南北边都有路,而往西攀登山岭的一条路最狭窄,于是便沿着那条路走。刚登上一座山峰,就转进山峡中。那山峡下面有一条溪水,自西向东流,到东面峡口处破壁而下;峡口盘结着一座山峰,它的西南半壁直向下斜插到底,崖壁上尖峭如骨的石头如削铁一般;道路在山峰对面的崖壁间。我们顺着山峡北面往西进去,从山脊穿越过来的地方登上山岭到这里,共三里路。有一块石头从山峡南面的崖壁上飞突出来,下临溪流,上撑天日旧光溪影都同时在它的上下飘浮晃动。溪中有块大石头矗立着.它的西面两座山崖紧相迫近而向上直立起,如同一道门,水流从中间的石壁上坠落下去,潇绕那大石头周围而后流出去。这水大概是军峰山东面溪流的源头。山崖下新架着一座桥。越过桥到了北面,又登上岭半里,山峦回环水流汇聚。见到一条岔路通到一座庵中,那庵叫龙塘庵。有个道人说:“庵西面有个龙潭,但路中荆棘丛生,不可能进去。”我们得到庵中道人给的一些茶水,于是吃了些点心。出了庵,从左面渡过一条小溪,便又直往上攀登山岭。爬了二里,又顺山北面的北侧山崖而行,不时有飞洒的山涧水从山顶坠落下来,道路五六次从山涧水上横越过,到了下面涧水又汇流成溪。又走三里,见到一根横木架在山崖间。又走二里,直转到军峰山的北面,仰望峰顶犹如刺穿了青天一般,有一条山涧水从峰顶顺着凹陷处悬流下来,它大概是军峰山北面的溪流的源头。渡过溪走二百步,又上了一岭,道路才与北面来的大路交合,于是往南向着高高的军峰山顶爬去,而上面不再有层层峰峦的阻隔了。从军峰山东北路口处往西朝上走一里,到达军峰山北面山岭等的山脊越过来的地方,有三间空屋子,屋中有绳床土灶但无人居住,从空屋西面下去是到宜黄县的路,东面就是上来时所走的路。从此处往南朝上走,人工修凿出的级级石瞪,次第涌出,从半空中攀越而上,石阶路很长很宽,它是进贤县一个姓金的人的父母资助而修成的。〔那姓金的名西金廷璧。〕从石阶路上越往上走地势越高,并且气流寒冷,与会仙峰不一样。从分路处到军峰山的最高顶端,尽是一直往上,没有弯曲和向下折的地方,共走四千三百步,抵达军峰山山顶。登上山顶往下望,五六座尖耸的山峰从西南方向连绵不断成队地奔涌过来,那是从福建省内延伸来的山脉。它们到了军峰山最高顶端的南面,形成圆形横贯的着棋峰,它高峻陡削,不是别的山峰所能比得上的。大略从南丰县来,自车盘岭南面上军峰山,不如北面的道路那样通畅;然而经过着棋峰上山,则必须走石栈,绕崖壁,穿越山峰西面的峡谷,踩着石瞪攀着石头间的缝隙而上,道路非常奇险。我从北面道路中望见着棋峰上那条路,后悔没能亲历。军峰山顶的北部耸起为最高峰,石屋中列置着浮丘、王、郭三个仙人的像。最高顶往北越过去的山脉,就是有三间空屋子的地方。那里往北又耸起一峰,它一直向北绵延而成为王仙峰,向东延伸下去而成为麻姑山,向东北延伸下去而成为云盖山,从而与建昌府城的山交错盘结在一起。从着棋峰的山峡中望过去,峰下有个洞高高隆起,攀着竹木抓着石块往下行时,还是下午,到那洞时天色已经黄昏,于是赶忙仍旧攀着草木踩着崖石上到山顶,观看落日景象。

游记日记 篇5

  今天一大清早,我和爸爸、妈妈、姥姥一起到植物园去游玩。在植物园里,我们拍了照片、吃了零食,还坐了一次碰碰车。中午的时候,虽然天气有些热,大家的额头上也冒汗了,但仍然没有人叫累。尤其值得表扬的.人是姥姥,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掉队,我走得多快,她就走多快,非常了不起。

  让我最高兴的事情是我当了一回植物保护神,成功制止了一个小朋友摘花的行为。被我叫停以后,虽然小朋友有些不高兴,但我告诉他:如果你今天不摘花,在不久的将来,这朵花就会开遍整个植物园,非常美丽。听了我的话,这个小朋友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他还和我约定,等花开满的时候一起到植物园去玩。

  回家的路上,大家都感觉非常高兴,说下次有机会还要去玩。

游记日记 篇6

  今天,暖暖的微风吹着大地,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里我们要去郭滩游玩。我们乘着汽车经过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郭滩。

  一到目的`地,大人们便忙碌起来,搬烤炉、找树干、支太阳伞,拿食物。而我们小孩一见到了大湖,就开心的向湖里跑去。打水仗、玩沙子,就算衣服湿了我们也带了一身衣服。我们在玩打水仗,我对周子靖,用脚往水里一跺,五十厘米的水花溅出来。而她也不甘示弱,用手掌击水,水花飞出了好远,我一溜小跑,跑到了沙滩上,她没打到我,我暗自庆幸,谁让自己跑的快呢。

  再看看他们小孩,在沙滩上挖了好大一个湖,里面有很深的水,湖边垒起了长城,长城雕刻的栩栩如生,令我十分羡慕。

  上午到了,大人们叫我们去吃烧烤。一听到烧烤我两眼发光,飞一般到跑到了烧烤炉旁。我看到大人们有的在穿羊肉串,有的在烤东西。我也闲不住,拿起地上的布手套,拿一把羊肉,像一个老板娘一样烤起肉来,刷上油,撒上孜然,烤一会,羊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爸爸看了一眼说:“羊肉可以吃了。”我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满意,给大家分吃了,我也吃了几串。

  我们中午吃饱了饭,上午也玩够了。就乘着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令我怀念得郭滩。

游记日记 篇7

  8月8日 星期日 一陰一

  今天,我们去了日本的富士山,这可是全世界都赫赫有名的山脉。导游说,看不看得见富士山,就要看我们的运气了。结果,我们幸运的'看见了,富士山只露出了一个山头和山底,中间部分被云朵切了一半似的,而且四处云雾缭绕,非常壮观。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原来富士山底下有两座小火山,经过一次次火山爆发,有一次其中一座小火山压住了另一座火山,后来又一次爆发,大火山压住了小火山,因为没有完全压住,所以火山上有许多烟,非常奇特。

  真想再看一会儿,可是天下雨了,我们只好回到车子上,去平和公园。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打仗,结果日本失败了,他们为了和平,就建立了一个公园——平和公园,来纪念死去的人。

  到了平和公园,爬上山去,一眼就看见了一口钟,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抢着敲,我也敲响了钟,代表着我非常向往和平友好。

  参观完了,我们回到温泉酒店,吃日本料理和泡温泉了。我们换上浴衣,首先吃日本料理,我们拿着刀、叉享受着日本料理。日本料理里面主要有:水果沙拉、铜锣烧、炸鸡翅、烤肉,这些食品都十分诱人,但我们还是觉得有些吃不习惯。吃完日本料理我们就去泡温泉了。在温泉里面游泳可开心了,水面上隐隐约约有一层白白的“雾气”,走在水里好似腾云驾雾,神仙一样。这种感觉这是一种享受啊!

游记日记 篇8

  春节的一天,我和爸爸离开了西岭雪山,开端了愉快的旅程。

  我们先买了靴子和手套就坐上了大巴车。一路上,我只能看见雪白的.雪漫天飞舞,似乎一层白白的面纱,覆盖了整个雪山,隐约看见后方的雪松和下面的积雪。到了目的地,吃完满味的午餐,我们前往阴阳界。坐上了缆车,看到了白茫茫的雪景和被压弯了的雪松。缆车行走在大雾之中,后面一米左右就看不见了。就不断这样,我们到了阴阳界。

  惋惜,离阴阳界还有一段间隔,在海拔2600米左右的中央运动很消耗膂力,所以我刚刚走了一小段路,就吵着下山。爸爸万般无法,只好下山,去滑雪场。

  我们离开滑雪场,买了一个滑雪板。一开端,我重重地摔在了平安网上。后来,我学会了刹车和拐弯,在几次滑雪的时分,我做了一个急拐弯来刹车,真是帅呆了。滑完了雪,我们下了山,买了一个烤玉米,开开心心肠回家了。

  一天就这样完毕了,新的一天又开端了。

游记日记 篇9

  【原文】

  十八日 昧爽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为送浪穹。遂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而南,七里,至牛街子①。循山南去,为三营大道;由岐西南,过热水塘,行坞中,为浪穹间道。盖此地已为浪穹、鹤庆犬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水塘②,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间,其坞扩然大开。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越溪又南,东眺三营③,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流,逼西山之麓,其畴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浪穹境矣。三营亦浪穹境内,余始从鸡山闻其名,以为山阴也,而何以当山之南?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之。土人呼营为“阴”,遂不免与会稽少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④。

  【注释】

  ①牛街子:今仍名牛街,在洱源县北境。

  ②热水塘:云南俗称温泉为热水塘,此处专指牛街温泉。该温泉至今仍存,在牛街稍南的公路边。

  ③三营:今名同,在洱源县北境。

  ④“土人呼营”句:明置绍兴府,山阴、会稽两县同为其附郭县,治所皆在今浙江绍兴。

  【译文】

  十八日 天亮时催促吃饭,但挑夫逃走了。很久,店主人多要我的钱,为我送行李到浪穹县。于是往南行二里,过一座石桥,沿东山麓往南走七里,到牛街子。沿山往南去,是到三营的大路;从岔路向西南,过热水塘,在坞中行走,是到浪穹县的小路。原来这里已经是浪穹县、鹤庆府犬牙交错的接壤地带了。于是往西南顺着一支坡下,一里,经过热水塘,有民房环绕。我往南从田间走,山坞豁然大开。往西南走八里,一条小溪从东向西流。越过小溪又往南走,向东眺望三营,居家很兴盛,傍靠在东山麓,那里山峰更高大;向西眺望溪流,紧逼西山麓,那里土地更肥沃;越过这条横穿山坞的小溪,已经完全属于浪穹县境了。三营也在浪穹县境内,我最初在鸡足山听到三营之名,以为是山阴二字,但为什么位于山南呢?到了这里才知道,西平侯沐英第二次平定佛光寨,因为其地险要,专门建立三营来控制。当地人读营为阴声,于是不免与绍兴府会稽相邻的山阴县称谓相同、不能分辨了。

  【原文】

  又南十里,则大溪①自西而东向曲。由其西,有木桥南北跨之,桥左右俱有村庐。南度之,行溪之西三里,溪复自东而西向曲。又度桥而行溪之东三里,于是其溪西逼西山南突之嘴,路东南陟陇而行。四里,则大溪又自西而东向曲,有石梁南跨之,而梁已中圮,陟之颇危。梁之南,居庐亦盛,有关帝庙东南向,是为大屯。屯之西,一山北自西大山分支南突,其东南又有一山,南自东大山分支北突,若持衡之针,东西交对,而中不接。大溪之水北捣出洞鼻之东垂,又曲而南环东横山之西麓,若梭之穿其隙者。两山既分悬坞中,坞亦若界而为二。

  【注释】

  ①大溪:即今茨河。

  【译文】

  又往南走十里,大溪从西向东弯曲。沿大溪往西走,有木桥南北横跨溪上,桥左右都有村舍。往南过桥,从溪西岸走三里,溪水又从东向西弯曲。又过桥从溪东岸走三里,于是溪水向西紧逼西山往南突的山口,道路向东南登陇而行。四里,则大溪又从西往东弯曲,石桥南北横跨溪上,但桥中间已经坍塌,过桥较危险。桥南住家也兴盛,有座东南向的关帝庙,这是大屯。大屯西,一道山北边从西部大山分出支脉往南耸起,其东南又有一道山,南边从东部大山分出支脉往北耸起,像保持平衡的针,东西交错相对,但中间不相连。大溪水往北冲向出洞鼻的东垂,又转向南,环绕东部横山的西麓,像梭子那样从山缝穿过。两道山既然分别悬立在坞中,山坞也像被分为两部分。

  【原文】

  于是又西南行塍间,三里,转而西,三里,过一小石梁,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乃遵堤西行,极似明圣苏堤,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之所不能及也。湖中鱼舫泛泛,茸草新蒲,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之意,湖名“茈碧”,有以也。西二里,湖中有阜中悬,百家居其上。南有一突石,高六尺,大三丈,其形如龟。北有一回冈,高四尺,长十余丈,东突而昂其首,则蛇石也。龟与蛇交盘于一阜之间,四旁沸泉腾溢者九穴,而龟之口向东南,蛇之口向东北,皆张吻吐沸,交流环溢于重湖之内。龟之上建玄武阁,以九穴环其下,今名九炁①台。余循龟之南,见其腭中沸水,其上唇覆出,为人击缺,其水热不可以濯。有僧见余远至,遂留饭,且及夫仆焉。其北蛇冈之下,亦新建一庵,余以入城急,不暇遍历。

  【注释】

  ①炁(qì):同“气”。

  【译文】

  于是又往西南从田间走,走了三里,转向西,走三里,过一座小石桥,桥西是浩荡的平湖,北边和浪穹海子相连,南边映衬山色,而西边城墙耸立,湖中有堤为界,堤一直往西通到城。于是顺堤往西行,堤和西湖的苏堤极其相似,虽然没有六桥花柳,但四周青山环绕,湖中的小岛如珠串,又是西湖所赶不上的。湖中鱼船泛泛,新长出的蒲草毛茸茸的,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的意境。湖名“茈碧”,真是名副其实啊。往西走二里,湖中有小岛悬在中央,岛上有上百户人家居住。岛南有一块石头突起,六尺高,三丈长,形状如龟。岛北有一道迂回的山冈,四尺高,十多丈长,东端突起如昂首,是蛇石。龟和蛇交错盘踞在一岛之间,四周有九个沸泉腾溢的洞穴,而龟口向东南,蛇口向东北,都张着口喷吐沸泉,泉水在湖内交流环溢。龟石上建有玄武阁,因为下面环绕着九个洞穴,如今名九炁台。我沿着龟石南,看见龟腭中泉水沸腾,龟上唇覆盖突出,被人敲缺了,水很热,不可以洗涤。有个僧人看见我远道而来,就留我吃饭,而且连挑夫、顾仆一道。岛北蛇冈下,也新建了一座庵,我因为急着进城,无暇遍游。

  【原文】

  由台西复行堤间,一里,度一平桥,又二里,入浪穹①东门。一里,抵西山之下,乃南转入护明寺,憩行李于方丈。寺东向,其殿已久敝,僧方修饰之。寺之南为文昌阁,又南为文庙,皆东向,而温泉即洋溢于其北。既憩行李,时甫过午,入叩何公巢阿,一见即把臂入林,欣然恨晚,遂留酌及更②,仍命其长君送至寺宿焉。何名鸣凤,以经魁初授四川郫县令③,升浙江盐运判官。尝与眉公道余素履,欲候见不得。其与陈木叔诗,有“死愧王紫芝,生愧徐霞客”之句,余心愧之,亦不能忘。后公转六安州知州,余即西游出门。至滇省,得仕籍④,而六安已易人而治;讯东来者,又知六安已为流寇所破,心益忡忡。至晋宁,会教谕⑤赵君,为陆凉人,初自杭州转任至晋宁,问之,知其为杭州故交也,言来时从隔江问讯,知公已丁艰先归。后晤鸡足大觉寺一僧,乃君之戚,始知果归,以忧离任,即城破,抵家亦未久也。

  【注释】

  ①浪穹:明为县,隶邓川州,即今洱源县。

  ②更(ɡēnɡ):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及更就是直到天黑后打更。

  ③经魁(kuí):科举制度以五经取士,每经各取一名为首,称为经魁。郫县:隶成都府,即今四川郫县。

  ④仕籍:官吏的名册。

  ⑤教谕:县学中主持祭祀和考试、教育和管束生徒的学官。

  【译文】

  从九炁台西往堤上走一里,过一座平桥,又走二里,进入浪穹县城东门。走了一里,到达西山下,于是往南转进护明寺,把行李放在方丈中。寺向东,大殿已经敝坏了很长时间,僧人正在修整。寺南部是文昌阁,再南是文庙,都向东,而温泉就从寺北部流出。放置行李后,时间刚过中午,进城拜访何公巢阿,一见面就握着我的手臂请进去,大家喜悦万分,相见恨晚,于是留我饮酒到天黑打更时,然后让他的长子送我到寺中住宿。何公叫何鸣凤,最初以经魁的身份被任命为四川省郫县知县,后提升为浙江省盐运判官。曾经和眉公说起我是布衣之士,想探望而没能如愿。他写给陈木叔的诗有“死愧王紫芝,生愧徐霞客”的句子,我觉得惭愧,也不能忘怀。后何公升任六安州知州,我就出门往西远游。到云南省后,看到官吏的名册,而六安知州已经换人担任;问东部来的人,又知道六安州已经被流寇攻破,心中更加忧虑。到晋宁州时,见到学师赵君,赵君是陆凉州人,当初从杭州转到晋宁州任职,问后,知道是何公在杭州的故交,他说来就任时在与六安州隔江相对的地方打听,得知何公因父母去世已经先回来了。后来我在鸡足山大觉寺见到一个僧人,是何公的亲戚,于是知道何公真的回来了,因父母去世而离任服丧,六安州城就被攻破了,到家也没多久。

  【原文】

  十九日 何君复具餐于家,携行李入文庙西庑,乃其姻刘君匏石读书处也。上午,何君具舟东关外,拉余同诸郎四人登舟。舟小仅容四人,两舟受八人,遂泛湖而北①。舟不用楫②,以竹篙刺水而已。渡湖东北三里,湖心见渔舍两三家,有断埂垂杨环之。何君将就其处,结楼缀亭,绾纳湖山之胜,命余豫题联额,余唯唯。眺览久之,仍泛舟西北,二里,遂由湖而入海子。南湖北海,形如葫芦,而中束如葫芦之颈焉。湖大而浅,海小而深,湖名茈碧,海名洱源。东为出洞鼻,西为剸头村,北为龙王庙,三面山环成窝,而海子中溢,南出而为湖。海子中央,底深数丈,水色澄莹,有琉璃光穴从水底喷起,如贯珠联璧,结为柱帏,上跃水面者尺许,从旁遥觑水中之影,千花万蕊,喷成珠树,粒粒分明,丝丝不乱,所谓“灵海耀珠”也。山海经谓洱源出罢谷山,即此。杨太史有泛湖穷洱源遗碑没山间,何君近购得之,将为立亭以志其胜焉。从海子西南涯登陆,西行田间,入一庵,即护明寺之下院也。何君之戚,已具餐庵中,为之醉饱。下午,仍下舟泛湖,西南二里,再入小港,何君为姻家拉去,两幼郎留侍,令两长君同余还,晚餐而宿文庙西庑。

  【注释】

  ①“遂泛湖”句:此水体明代称浪穹海子,又称宁湖、明河,即今茈碧湖。

  ②楫(jí):划船的短桨。

  【译文】

  十九日 何君又在家备下饭,我带着行李来到文庙西厢房,是他的姻亲刘匏石君读书的地方。上午,何君在东关外准备了船,拉我和他的四个儿子上船。船小,仅能容下四个人,两张船共八个人,于是往北游湖。船不用桨划,只是用竹篙撑水就行了。往东北在湖中行三里,湖心有两三家渔舍,有断埂垂杨环绕着,何君准备就在这个地方建盖楼房,点缀亭阁,收览湖光山色的'美景,让我预先题写对联匾额,我答应了。观览了很久,然后荡舟往西北行,二里,就从湖进入海子。南面是湖北面是海,像葫芦形状,而中部狭窄处犹如葫芦的细处。湖大而水浅,海小而水深,湖名茈碧,海叫洱源,东边出到洞鼻,西边是剸头村,

  北边是龙王庙,三面环山,形成深窝,而海水从其中溢出,往南流出去形成湖。海子中央,海底有数丈深,水色清莹,放射出琉璃的光芒,洞穴从水底喷起,如一串串联贯的珍珠美玉,结为水柱帷幕,往上跃出水面一尺多,从旁边遥观水中的影象,千花万蕊,喷成珍珠树,粒粒分明,丝丝不乱,是所说的“灵海耀珠”的景色。《山海经》说洱源发源于罢谷山,就是这里。杨太史的《泛湖穷洱源》遗碑埋没在山中,何君最近收购到,准备为碑立亭以标明这一佳境。从海子西南岸登陆,往西从田中走,进入一座庵,是护明寺的下院。何君的亲戚,已经在庵中准备了午餐,饭饱酒足。下午,仍然上船游湖,往西南行二里,又驶入小港,何君被姻亲家拉去,两个小儿子留下来陪着,让两个大儿子和我一起返回,晚饭后住在文庙西厢房。

  【原文】

  二十日 何君未归,两长君清晨候饭,乃携盒抱琴,竞堤而东,再为九炁台①之游。拟浴于池,而浴池无覆室,是日以街子,浴者杂沓,乃已。遂由新庵掬蛇口温泉,憩弄久之,仍至九炁台,抚琴命酌。何长君不特文章擅藻,而丝竹②俱精。就龟口泉瀹鸡卵为餐,味胜于汤煮者。已而寺僧更出盒佐觞,下午乃返。西风甚急,何长君抱琴向风而行,以风韵弦,其声泠泠,山水之调,更出自然也。

  【注释】

  ①九炁台:今名九气台温泉,在洱源县城东郊九气台村,水温达76℃,可烫熟鸡蛋。当地群众并从温泉沟道上刮取天生磺。村周围今已成陆。真武阁今存,为大理白族自治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丝竹:对弦乐器与竹制管乐器的总称。

  【译文】

  二十日 何君没回来,两个大儿子一清早就等候我吃饭,于是携带食盒,怀抱琴,往东走完湖堤,第二次去游九炁台。计划到池里沐浴,但浴池没有房屋覆盖,这一天因为是街子天,沐浴的人很多,于是不去沐浴。就去新庵用手捧蛇口温泉,休息、玩耍了很久,仍然到九炁台,弹琴小饮。何君的长子不仅擅长文章词藻,而且精通弦乐器、管乐器。就着龟口的泉水煮鸡蛋作为午餐,味道比用水煮的好。不一会儿,寺里的僧人又拿出食盒助酒,下午才返回。西风很急,何君的长子抱着琴迎风走,让风来合弦,琴发出山水之音,更显得自然。

  【评析】

  《游茈碧湖日记》是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徐霞客游茈碧湖逐日所记,见《滇游日记七》。

  茈碧湖在浪穹县,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近代改名洱源县。长堤将湖分为两半,北为深海,有水溢出,称洱源海;南为浅湖,水面较宽,称茈碧湖。长堤为览景游憩的胜地,堤上有著名的九炁台温泉及真武阁点缀。徐霞客于二月十八、十九、二十连续三天畅游茈碧湖,考察九炁台温泉,自然和人文皆有涉历,可谓尽兴,对茈碧湖的山光水色称羡不已。“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之所不及也”。这是徐霞客考察高原湖泊的典型例子,也是《徐霞客游记》的写景名篇。

  从明末至今,茈碧湖缩小了不少,浅水区已全部成陆。用《徐霞客游记》的翔实记录与茈碧湖的现状进行比较,可以探索该湖的变化情况。洱源被誉为“热水城”,《徐霞客游记》对该县的温泉多有记载,近年洱源的温泉正逐步获得开发。

游记日记 篇10

  今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吃了一些东西,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汽车站乘车。到了汽车站,我非常激动,心跳也加快了,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苏州。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苏州的购物天堂——观前街。这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商店里济济一堂,那些商品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个个都是精品。不一会儿,我来到了书城,不用说了,我买的都是科技书呗!

  从观前街出来,拐了一个弯,我们到了怡园。一进大门,只见一座亭子,我们在这儿休息了一会儿。经过一个大堂,就到了玉皇厅,据说这里每天只能请一桌客人享受皇帝吃的午餐。走过大厅,我们来到戏剧馆,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吃着苏州的特色小吃——五香豆、豆腐干等,很是惬意。

  出了怡园,我们打的.来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这里湖水荡漾,正举办汽车展呢!汽车有小轿车、卡车、面包车等型号,有上海大众、日本丰田、德国奔驰等品牌。从高处俯看,汽车几乎包围了金鸡湖喽!再往前看,密密麻麻的汽车一直通向码头。弯下腰看,碧波荡漾的湖水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很是好看。呀!这里真美呀!明天,我们将到苏州乐园去!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五一游记日记11-12

寒假游记日记02-15

【精选】游记日记3篇04-06

【精选】游记日记四篇04-06

【精选】游记日记三篇10-27

精选游记日记29篇05-05

【精选】游记日记4篇03-04

寒假游记日记大全02-14

【精选】游记日记汇编六篇03-16

五一游记日记14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