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时间:2023-04-23 10:23:23 日记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读书日记模板8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的读书日记模板8篇

读书日记 篇1

  班级阅读日记:(我和学生历时一个月,共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我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过程,现在把这7篇日记集中在一起,投稿到第九届班级书香活动。)

  我们读《亲爱的汉修先生》

  要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啦(9月16日)

  荣获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的《亲爱的汉修先生》深受我的喜爱,刚刚送走的一届学生是在五年级上期的时候,开始读,然后被我逼着写读书笔记,再然后他们就慢慢学会写读书笔记了(当然是大部分同学,难免个性差异)。鉴于它的魅力和实效,我决定,新接手的四一班也要从它开始。

  班内85人,图书馆内却只有42本(我去数了几遍),不能人手一本,怎么共读?那就发动家长买。上周末作业中的一项是买或借《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而且我以校信通的方式告诉了家长。他们能否买到呢,不用担心,我提前询问了金榜书店的老板,答曰有!

  周一上午一统计,27人书在手,这还差的远,晋含还特意告诉我,妈妈不同意她买,不过她准备用自己的存钱买,我很感动,但我知道有家长不理解,或许认为我是在推销资料呢(其实我得到的好处就是书店老板见我时分外热情),我也无法解释,算了,不告我状就好。

  周二上午再统计:呵呵,已经有64人有了“汉修”,我心里在感谢家长,这可比我预想的要好,再把图书馆里的“汉修”请来,不就大功告成了吗?

  怀着喜悦的心情,我就给家长发了一条信息:

  您好!班里已经有64位同学买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让孩子们买或借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获得过纽伯瑞文学金奖,书中的内容以书信、日记的形式出现,故事情节不强,如果由我来读的话,效果不是太好。像《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因为它很有趣,我就自己买来在课堂上读给孩子们听。我一定要全班共读“汉修”这本书,因此才建议您为孩子准备一本,谢谢您的支持,如果给您带来不便,也请谅解。

  下午一进班,晋含就跑来,高兴地说:“老师,哪可以买到?妈妈让我买了!”哦?短信很有效嘛,不过她可以不买了,又有10个孩子带着书来。我只从图书馆拿来11本“汉修”,放学的时候全班就人人都有“汉修”了。

  于是,我扬起声音:“同学们,今天夜晚的作业就是自由读你手中的《亲爱的汉修先生》,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而且不用做摘抄,明天的语文课,老师随便提问,答得好有奖!”

  “耶——”孩子们在欢呼,我更高兴,哈哈,我们要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啦!

  初会《亲爱的汉修先生》(9月17日)

  今儿上午第二节课才是语文课,不过一大早我就到办公室,再次捧起《亲爱的汉修先生》(陪着学生读过N遍),边读边出些问题,难度大点的写在纸条上,现场抽答,答对有奖——初会汉修先生,我一定要孩子们兴味盎然。

  几度铃响之后,我站在了讲台上,“同学们,”我扫视一圈,发现大家都坐得笔直,很高兴地说道,“我要先做个统计,把《亲爱的汉修先生》已经读完一遍的同学请举手。”

  一个,两个??嗬,不少,整整20个同学。“我知道有的同学即使没有读完一本书,也至少读了三五十页,现在我简单问几个小问题,检测一下大家读书的效果。”哗,小手已经举起不少,我还没有发问呢,看来很有信心哦。

  “先说说书中有哪些人物吧?”

  “鲍雷伊”,“妈妈、爸爸”,“法兰德林”??

  可能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来不及在一片如林的小手中找到一个,心急的孩子已经喊出了答案,哈哈,同学们表现不错嘛。

  既然简单的不在话下,那就大胆挑战难题吧,“谁愿意第一个上来抽纸条答题?”“我---我”,不少同学在喊,看着第一排的锦栋,恨不能直接把手伸过来的架势,我把机会给了他,他在盒子里抓出一个纸条:“通过鲍雷伊的信,你知道汉修先生写了哪几本书?”

  “有《狗儿的快乐秘诀》。”他脱口而出。

  “汉修先生可不止一部作品,只有全部说出才会有奖。”

  “还有,还有??”锦栋语塞了,秉璟着急的喊着:“还有那个什么鹿什么面包?”

  呵呵,“是《麋鹿吐司面包》,不认识字也不去查,同样不能奖励。还有吗?”

  “有,《乞丐熊》。”智博不假思索地好喊出。

  哦?出乎我的意料,《乞丐熊》在书中的第44页方才出现,可见他不仅读完全书,而且读得很认真,“汉修先生的`第三本书就是《乞丐熊》,同学们,为认真读书的孩子鼓掌!”

  一片掌声中,智博兴奋的坐下,锦栋稍带遗憾的回位,其他同学更积极,迫不及待的等着抽下一个纸条,课堂气氛超级热烈,抽答继续进行:

  鲍雷伊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分别做什么工作?(三四个同学补充着,算完全答出。)

  鲍雷伊获荣誉入围奖的是哪篇文章?因为这篇作文,他见到了哪位作家?——第二问无人能答,也难怪,一则答案在89页才出现,二则外国人的名字很难记得,意料之中。

  鲍雷伊从几年级开始给汉修先生写信?写到几年级?整本书都是雷伊写给汉修的信吗?——三个同学互相补充,完全答出。

  艾岛旦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居然没有同学答对第一个问题,其实在第8页就出现了,可见读书都不是太细致。

  “土匪”是怎么来到雷伊家的?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弋涵一个人答出,不错。

  纸条抽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哈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同学们,还想答题吗?”

  “想。”异口同声。

  “我告诉你们机会多的是,郑重其事地细读《亲爱的汉修先生》,今天才刚刚开始,中午的作业就是细读本书的1-15页,仿照书中的书信格式,给书中的主人公鲍雷伊写一封信,告诉他你读了他写给汉修先生的信后,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想给他说,都可以写下来。”

  “写信?”很多同学愕然,不怕,鲍雷伊有那么多的信,我不信这帮孩子连格式也学不会。

  我拭目以待。

读书日记 篇2

  我叫边硕,性别,男,今年九岁。看上我一眼,保你记住。我的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有神,细细的眉毛,有一副眼镜,我最大的特点就是鼻子上有一块黑痣。我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读书。

  我读过很多书,比如《西游记》、《法布尔昆虫记》、《狼王梦》、《成语故事》……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不老泉》,妈妈说:“边硕,吃饭啦!”我说:“看完这一页就来。”但是,不知不觉中,又看了好几页。过了一会儿,妈妈又喊我吃饭,我说:“马上就来。”结果又被书迷住了。这次妈妈就跑过来叫我吃饭,这回,我才依依不舍地合上了书,去吃饭了。吃完饭以后,我又去看书了。还有一次,因为看书忘了时间,上学差点迟到。

  这就是我,一个爱读书的`我。

读书日记 篇3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在课余时间十分喜爱看书,每次看书都会陷入无法自拔的处境。不论是名著,童话,还是小说什么的我都看。我曾从书中看到过诗人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真是太贴切了,不过,我觉得,书不仅是良药,还是可以减压我们压力的开心果。

  记得有一天,我去书店看书,我又迷上了丁丁当当这一系列的书,这是书店阿姨推荐给我的。阿姨用亲切和蔼的话语说:“这本书很感人,我看了都想哭呢!不过,这套书不全了,只有第3部,第5部和第7部了。”于是我买了第5部:《草垠街》。

  在回家的路上,我拿出这本书,我很好奇,真的有阿姨说得那么感人吗?我怀着好奇心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

  我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一字不落地看着。在书里的`书签上我大致了解了这套书的具体意思:主人公丁丁与当当这对傻子兄弟和年迈的奶奶居住在油麻地。在一次事件当中哥哥丁丁与弟弟当当走散了奶奶把家里一点儿积蓄给了当当。从此,当当踏上了寻找哥哥丁丁的路程。

  快到家了,妈妈问我今天吃什么,我用了我的口头禅,说:“ 随便。”到楼下的时候,妈妈叫我下车,我还以为是刚才的问题,我提高了嗓音,用更高的声音说:“随便!”这时,妈妈生气了,一把拿过我手中的书,说:“快点下来,我要下车!”我呆住了,过了几秒钟,我回过神来,说了声:“噢。”就立马从车上下了。我又把书从妈妈的手中抢过来接着看。妈妈放完车,我就慢慢的跟着她上楼。我一边上楼,一边缓慢的像蜗牛一样上楼。再上楼的过程中,我一个趔趄,害的我差点儿摔倒。我看了一下,没事,我又开始了用蜗牛般的速度上楼。回到家,我仍在看书,直到我把书看完为止,我才松了口气,感叹道:“终于看完了!”

  我就是这样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我读了许多许多的书。读书,不仅使我的习作水平提高了很多,还可以让我从书中取得受益匪浅的道理。在这里,我提议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日记 篇4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在我的记忆中,我没识几个字时书便成了我人生中最好的朋友。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它,当时的情景清晰的记在我的脑海中。

  妈妈叫我读:“天,地,日,月;看!这只小鱼的鱼头,像不像鱼字的角字头?”妈妈总会编一些顶有趣的故事来帮助我识字,这大大的开发了我对书的热爱。我渐渐从斗大的字不识一筐到了能自行阅读了。从那以后,我便自己阅读一些连环画的书。一页只有一两行字,在那时我依然把它们读的`有滋有味。什么《爷爷一定有办法》《我不给你》

  等等等等。

  可是这些比麻雀鼻子还短的东西渐渐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发现了一种更有趣的书---童话故事。,我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善良的白雪公主,聪明的小王子等。他们的命运常常让我牵肠挂肚,我不时的幻想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他们让我领略了人格的魅力。

  八岁那年,我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名叫《岳飞传》的小说,我深深的迷上了他,他把我带入小说中的世界,突出了岳飞之忠、秦桧之奸、兀术之横。这本书把人物勾描的活灵活现。我与书中人物融为一体,有时竟捧着书傻笑。它让我很早就掌握了许多修辞手法,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老师常常在班里范读我的作文。这一小小的荣誉,更加让我喜爱读书。

  说实话,我上三年级就已经盯上了爸爸那本《三国演义》。可我刚一说,爸爸就说我太小,看不懂那种似文言的书。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爸爸才勉强的给我看。

  于是,我便兴高采烈的捧起来读。里面的故事精彩极了!我读的有滋有味,什么“诸葛亮火烧藤甲兵”“草船借箭”“赤壁大战”等等。一字一句都融入着祖先的智慧与结晶。孔明神机妙算令我拍案叫绝!一次吃饭,爸爸让我给他讲几篇,《三国演义》的故事,我此举令他刮目相看。

  以后,我去给他说要看《水浒传》他便不阻拦我。里面的人物情节我经常给爸爸说的绘声绘色,我的评价简直让爸爸目瞪口呆,这些半文言的四大名著不但没有阻碍我理解内容,反而提升了我理解古文的能力。

  现在书更是与我形影不离,成为了我一生的伴侣。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在书中,其乐无穷;天文地理,尽在其中!

读书日记 篇5

  冬天到了,教室里却很暖,我们不仅身体暖和了,心灵上也得到了温暖。你肯定已经猜到了,没错,我们期待的读书分享会又拉开帷幕了。

  这次是5、6、7小组分享。这次5、6、7小组每个人都有进步,也有缺点。下面就看看这个有趣的过程吧。第五小组分享的书是《中国古代神话》、《格林童话》。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邱子越的《格林童话》。

  刚听到《格林童话》时,觉得邱子越有点儿幼稚,但格林童话有很多版本,邱子越分享的是最经典、最完整的那一版。他还分享了一个故事——天国里的裁缝。他动作幽默,让全班哈哈大笑,也用有趣的语调把一篇严肃的寓言变成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不要像裁缝不诚实,被赶出天国。

  第六组是李佩颖、曾梓月分享的《我的大学》。她们声音很洪亮。可李佩颖有点儿结巴,曾梓月要看稿子,她们不太熟练,希望下次加油。但是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七组戴钰婷的分享。钰婷分享的书是《做最好的自己》。她还分享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叫苏珊的女孩儿被诊断出先天性的白血病,只能活半年。这让我十分同情。但这个女孩儿凭着乐观的.态度,多活了三年,创造了医学的奇迹。这让我们全班大吃一惊,都“哇”地叫出了声。戴钰婷台风很好,声音也挺大,还时不时伸出来手做动作哩。而且听完这个故事,我突然觉得乐观是一剂良药,可以解决一切病痛与不愉快。

  都说读书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读书也是心中温暖的火炉,因为里面有真善美的展现。上完这节课你的心中是否又多了一盏明灯和暖炉?

读书日记 篇6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斤粟。”读书不是只在校园里才有,在家里也有,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件事。

  记得一个周末,我回到家,看见书架上没有了上星期才买的《笑猫日记》,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喊:“哥,我的书呢?”

  哥哥“啪塔啪塔——”地上来了,贼眉贼眼的,被我看得有点心虚的样子。我盯着他的眼,似乎想把他看透:“《笑猫日记》在哪?”

  说完,便翻开他的背包,发现了《笑猫日记》在躺在包里昵!我抬起手,举起书,哥哥连忙冲了过来,一个“狼扑食”的样子,可我却躲开了,拍了拍手,摇了摇手,竖起小指头,蹦蹦跳跳地来回跳动,鼻子发出“哼哼——”的得意洋洋的响声。

  谁知,趁我得意的时候,哥哥仗着自己1米75以上的身高,夺走了书,我咬牙恨齿,跳起来想抢书,可是我和哥哥的身高简直是天壤之别,他不用举起手,我也抢不了书本。

  这时,我的脑子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我奸地笑了。

  我没有直接抢书,而是挠他,把一个能喷水的瓶子拿了出来,盛满水,喷哥哥的'身子,也喷他的眼睛,他急得用袖子擦眼睛,我得意的笑了笑,把书奪了出来,我忙说:“奸,真得很奸!”

  地上被我喷了一大潭水,我不一小心滑到了,变成了一只你落汤鸡,这时,哥哥伸出他的“魔爪”,想把书抢走,可我紧紧把书抱在怀里,是他“进攻”了几次都以失败为终。

  我慢慢的爬了起来,使出了“降龙十八掌”哥哥就用“如意掌”把我的“降龙十八掌”挡了回去。我抬起了脚,踹到哥哥那儿,想踢他三两脚,谁知,我再一次跌倒了,哥哥毫不留情的拿着书说:“好了,书我星期一、三、五、七看,你二、四、六看。”

  “不行!”我狠狠地说,“调换,我以一、三、五、七,你二、四、六。”

  经过几次激烈的争吵,我赢了。

  这就是家中关于读书的趣事!

读书日记 篇7

  首先,之前余华那个评论蛮有意思的,鲁迅只用了一句话就让他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了,很多作家用几万字想让自己笔下的精神人物失常,写的还是正常人。在这一点上,写出来一个精神失常的人确实不容易。

  另外,我比较关心的是结局,这一点开头就说了。已经痊愈了。而且狂人的弟弟,欣然出示日记,还大笑。我觉得这里很耐人寻味,狂人自己怎么看自己的日记呢?或者说“疯”的状态下才是不疯的,那如今“大愈”又意味着什么呢?

  《狂人日记》中以狂人的口吻再现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状态。狂人来自一个吃人的家族中,危机四伏,如履薄冰,甚至狂人的哥哥都认为他是有病的。再者,狂人与一二十左右的人交谈,影射当时青年人的.思想状态,“从来如此,便对么”,青年人是不思考,或者是懒得去思考的,一切皆是理所应当,社会应该怎么变与其无关。

  狂人是“怒”,而不是“疯”。若是遇到同类,痊愈一说有无也不重要了。

  我觉得狂人日记这个写法挺好的,通过“狂人”这样一个“迫害狂”的形象,从一个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当事人的视角这样一个“第一人称”,从家庭这样一个“封建团体”的内部来写他看到的东西,让读者更有直观的感觉。

  还有就是文中的主角表面上看是一个“疯子”,但他的三观其实是正的,是作者在全文安排得唯一一个“理性人”。既然是一个疯子,那么他就像个未经世事的璞玉一样,身上并不带有社会灌输的礼教知识,只是从一个人类的本能来思考问题。所以他会很合理的觉得“吃人”是有问题的,而那些在封建礼教耳濡目染的“普通人”的头脑却是被异化的,只要不吃到自己,那么吃人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通过这样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封建礼教的危害,让人有很深的感受。

  一个人不愿向世界妥协,世界便会处心积虑地想把他吃掉。

  “勿谈国事!”

  悲剧把人们所向往的东西毁掉给人看——当人在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上都发现了吃人的影子,越是亲近,越是震撼,于是他在与外界对抗的漫长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否认自我,最后认定自己是狂人。

  他是痊愈了吗?或许在那一刻,他才真的是疯了。

读书日记 篇8

  丰富多彩的暑假里,一定要有书的陪伴,我就读了杨红樱写的 《笑猫日记—青蛙合唱团》。

  在一个夏夜里,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非同寻常,几千只青蛙排着长长的队伍来到了翠湖公园,笑猫和老老鼠发现了这些青蛙,问青蛙团长,原来是因为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让它们在乡下无法再生活下去了,笑猫带领着这几千只青蛙来到了苹果广场,用激昂的歌声表达它们的愤怒。但是有的.青蛙却被抓走,包括青蛙团长的妻子小音符,和没有双腿的蛙小翠,救完所有青蛙后,笑猫却受了重伤,最后,青蛙们回到;了乡下,可是原本清澈的河流已被污染,虫子全部中了毒,青蛙们失去了食物和水,又累又饿,老老鼠向慈悲的月亮女神保佑这些青蛙们……

  这本书里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能污染环境,会造成动物数量减少,动物会灭亡。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11-05

读书的快乐日记02-04

读书的启示日记01-30

有关读书的日记01-27

关于读书日记01-03

读书日记范文04-05

初中读书日记05-02

关于读书的日记11-05

我爱读书日记01-31

读书的日记(15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