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日记

时间:2023-02-28 16:22:13 日记作文 我要投稿

家的日记汇编七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的日记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的日记汇编七篇

家的日记 篇1

  今天,我去乡下看姥姥。我先去小河边找姥姥,那里的.水远看有点黑,但近看就是浓绿的,河中央有一个小石桥。我姥姥正在河边洗衣服,我就在对面抓鱼。它们游得很快,一看见网就游跑了。一会儿姥姥洗完了,我就摸田螺,我摸了四个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之后,姥姥说最近田螺特别多而且很好吃,我和我舅舅、舅妈就去了大河边,我先走下去的,结果弄了一身泥,鞋子也陷进去了,然后我就乱踩,正好踩着一个大蛤,我就回家洗澡了。

  洗完澡,我穿着水鞋又去大河了。我看见一只青蜓,就用水泼它,但看起来对它没起很大的作用。我又去摸田螺。今天我们三人摸得还真不少呢!

家的日记 篇2

  七月的骄阳似火,像一个大蒸笼,逐渐蒸干人肌肤中的水分和活力。学生们正在度过一个漫长的暑假,而家长们必须在煎熬下痛苦的工作。天气朝夕变化,从西南来的雨气悄悄的聚集在濮阳上空,一场甘霖如期所至。

  我们家的星期天就这样来了,伴随着雨的倾泻,伴随着雷声的轰响,夏雨绵绵,夺走了骄阳,带来了人们早已期盼的凉爽夏日。风带着雨激烈的敲打着窗户,好像是夏日的不速之客。雨倾洒在树叶上、树梢间,响起滴答的声音,风和着雨,翻卷着树叶,将树叶的白肚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同时卷起树梢上的雨,宛如升腾的水汽。雨水顺着树干缓缓浸入土壤,树根伸长了触须,贪婪地享受着甘霖的滋养。树旁的玉米田欢呼般的迎接这暑后的第一次甘霖,农民们满怀希望着玉米的`丰收。大地和天空瞬时连成了一个整体,互相深望。

  雨对于大自然的所有作物来说是一次恩惠,但城市的管理者可能要有麻烦。仅仅一晚上的降雨量就足以达到暴雨黄色预警,城市的内涝可能很严重。城市的下水管道早已被垃圾和污物所堵塞,雨水无法顺利地进入下水管道内,反而挟带着垃圾和污泥流出了下水口,黑色的污水与黄色的雨水混合,散发出一阵恶臭。

  我呆站在这窗前,像一位旁观者似的,静静的注视着这一切。雨仍然无情地肆虐,斜雨缠绵,我又进入了无尽的遐想。星期天的家中如此安静,在键盘的敲打声和鼠标的点击声所组成的交响乐中,我早已厌倦了这个快捷世界,我只想聆听着大自然的内心。

  “快,学习!”我被父亲的喊叫声所惊醒,确是,我在窗前已站了许久。“快点,完成你的作业。然后咱们在预习新课。”爸爸已经将我星期天上午的时间安排,风雨交加,我的心仍随着这风雨四处飘荡。静下心来,伏案奋笔疾书,两眼不闻窗外事。终于,完成了爸爸所交代的任务。风停了,雨歇了,大地又恢复到了车马喧嚣当中了。瞧,那湛蓝的天际上竟是一条彩虹,淡淡颜色却不乏它耀眼的神采,美丽但不张扬。

  星期天的上午是风雨的舞台,下午才是我们家主导。暑期的生活紧张而又忙碌,没有一点休闲和娱乐。也许是因为下学期就要升初四的缘故,也许是中考在临近。爸爸在电脑上偶尔斗地主,时常抱怨手中的牌多么糟糕,也会为赢了一盘而喝彩。妈妈为了迎接她的医师考试,昼夜奋战,废寝忘食,此时正在电脑上查资料。一字一句的背记,一页页的翻看,不曾懈怠。没有人闲着,没有人有时间交流。星期天,这是休息的一天还是工作的一天。工作日每天工作八个小时就下班,而星期天我妈恨不得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学习。

  这就是我们家的一天,我们家的星期天。紧凑的学习安排,紧张的学习任务,和紧迫的学习计划,重如山的学习压力朝我家袭来。下学期,更是如此。中考这个巨大的挑战定会夺走我们的星期天。

家的日记 篇3

  我们家的“遥控链”总共有四个人组成,遥控遥控,这个词的本身意思就是管,那到底我们家是谁管谁呢,要是想知道的话,就请继续往下看哦!

  爸爸=妈妈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是平等的,有的时候妈妈管着爸爸,有的时候爸爸管着妈妈。记得有一次,外婆从老家来到油田,妈妈给正在工作的爸爸打了个电话,爸爸下班后没有跟妈妈商量,就去卤肉店买了一只酱鸭,他知道外婆喜欢吃酱鸭。

  爸爸在外国工作,今年他在家休息的`时间很长,在油田工作,经常晚上出去吃饭,喝酒,妈妈每天晚上等我睡后去踢毽子,她回来时爸爸还没有回来,她就躺在被窝里等着爸爸回来,每当听到楼道里那熟悉的脚步声,妈妈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妈妈>我

  妈妈每天管我,管我的学习,管我的吃相……反正什么都管,就像校讯通的大管家一样。我有一个很坏很坏的习惯,就是不爱吃早饭,午饭和晚饭吃得津津有味,可就是不爱吃早饭,每天早上看见早饭就想吐,吃饭吃得很慢,假如7点15开始吃,我到7点40都没吃饭,够慢吧!每天早上我都恳求妈妈,能不能剩一点饭,妈妈的心肠很软,经不住我的苦苦哀求,便同意了,可这几天,妈妈死活都不同意我剩饭,宁可让我迟到,也不让剩饭,被逼的无处可逃的我只好乖乖就范,吃着那营养的早饭,希望可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外婆<我

  爸爸一去外国工作,外婆就从老家赶过来照顾我和妈妈,让她洗衣做饭,外婆一来,我和妈妈一回到家就能吃到中午饭,每天早上,外婆六点多就起来给我们做饭,妈妈就可以睡会儿懒觉。

  外婆的脾气特别好,记得从小时候到现在,外婆从来没有训过我,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外婆也没有训过他们,更别说打了。外婆很惯我,我向她要钱买小零食,她就拿出妈妈给她的买菜钱,外婆一直默默地照顾我。

  外婆>妈妈

  刚刚上文说到,外婆虽不严厉,所以管妈妈也就是说说而已,外婆从小在农村长大,见识不是很广泛,用东西也很节省,在我们家时,有时妈妈会打电话告诉外婆不用做饭了,出去吃,我那时特别高兴(我喜欢出去吃,花钱主义者,嘿嘿),可外婆不高兴了,她边洗着菜边嘟囔着:“出去吃有什么好的,在家吃点多好,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节俭。要吃你们出去吃,我一个人在家吃!”在家里外婆还是地位很高的,妈妈只好又决定在家里吃,外婆的脸笑得开了花。

  这就是我们家的“遥控链”,爸爸和妈妈平等,妈妈管我,我管外婆,外婆管妈妈……

家的日记 篇4

  我所谓的家是一座监牢,禁锢我的行为和我的思考;我所谓的家是一座冰雕,冻结我的思想和我的微笑;我理想的家是一座城堡,维护我的尊严和我的骄傲;我理想的家是有阳光的味道,没有冷言冷语和无端的争吵。

  ——题记

  不知道是夜晚是什么时候降临的,只知道是时候打开电脑,放上音乐,让咖啡的香气飘荡在我房间的空气里,然后肆无忌惮地书写我的寂寞与悲伤。

  我漫不经心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书本在沙发上沉睡着,我仿佛听到它们的鼾声。波澜不惊的生活夹杂着一丝惆怅,我没有理由去打破这份宁静,也无能为力去带走一丝忧伤。我知道,还不到十五岁的我提前接受了上帝给予的洗礼,早在很久前,我已经毅然地接受了自己支离破碎的家庭,那不光是父母之间的争执,还有外公和外婆之间的冷战,以及怎么分也永远不会有人觉得公平的财产&hllip;&hllip;我却并没有像电视剧里的那些小孩一样,搅和在大人的世界里,闹得天翻地覆。我只是站在一旁观看,偶尔流一流眼泪,却像是在看一台闹剧,可就是弄不懂,为什么人类那么丑恶的一面就那么赤裸裸的展现在我面前?当我找到答案的时候,他们才醒悟过来,原来身边还有一个不明事理的孩子,其实他们错了,就算之前我什么都不懂,从那以后,我就真的,什么都懂了。

  我想,我不必再为生活说一句好话,因为我知道,生活是伪装。妈妈用细致的.妆容伪装她无助的双眸;爸爸用工作忙,来伪装他在深圳那个花花世界的生活;还有家里的两个老人,他们用对我的笑来伪装他们其实并不快乐的面容。而我,用无知来伪装自己早已看透一切的心灵。

  我不顾一切的想,这就是人们有事没事就赞扬的生活吗?肤浅,可笑。

  记得有段时间,我的文章《眼泪没有错》渐渐在同学中间传开,却没有多少人相信那是出自我笔下的文字。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眼里,我是个没有忧愁的,幼稚的小孩,那篇文章的笔锋过于成熟。我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伪装打了满分,却又失落地想,原来从一开始就没有人真正地理解过一个真正的我。也许,我应该坦然地把一切伤痕当作酒窝。

  现在,我已经习惯那个并不真实的自己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散发着不真实的幸福气息,那个看透生活的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目狰狞地揭穿别人伪装的面具。其实,我也常常安慰自己,上帝是公平的,为别人开了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为另一个人开了一扇窗,只是,不晓得,从门到窗的距离要走多远?

  终于,我轻描淡写地对自己说: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是时候,你笑着,周围的人在哭着。我从来不相信那句名言:扼住命运的咽喉。人类往往认为自己站在生活的顶端,宣誓着可以使命运改变,其实生活早已站在更高的地方,以一个胜利者的笑容俯视人类无知的誓言。咖啡凉了,屋子里已满是苦涩与香浓的味道。音响里传来一个纯洁干净的声音,那是我特爱的一首歌,歌的名字叫《童话》。

家的日记 篇5

  明天妈妈就要上班了,四十多天的假期就这样在陪伴大乖的快乐时光中匆匆过去了。今天爸爸妈妈要带大乖去奶奶家,虽然爷爷和奶奶经常来看大乖,但是还有太奶奶呢,她已经86了,行动不方便,太奶奶天天念叨着你啊,可是平时爸爸太忙了,今天周六,早上吃过早饭爸爸就开车带着我们去奶奶家了。

  爷爷和奶奶都去市里了,我们和太奶奶在小区院里晒了会太阳,太奶奶真是好喜欢大乖啊,说大乖越来越结实了,只是太奶奶抱不动你了,毕竟上了年纪。回到奶奶家,大乖又开始东张西望了,对这个不太熟悉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啊,好像眼睛都不够用了似的。妈妈给大乖放到太奶奶床上,大乖一把抓起了太奶奶的烟灰缸,这可怎么行,爸爸赶忙抢过去,之后又是打火机,妈妈赶紧把这些’危险品"收拾起来,吧从家里带来的玩具给你拿出来,可是大乖早已玩够了,还是在寻找新鲜的东西,后来发现了太奶奶的.眼镜盒,拿起来又肯又扔的,小淘气,越来越不安稳了,爸爸在一旁边看边说!

  快到中午,奶奶和爷爷陆续回来了,他们先上楼和大乖玩了一会,奶奶早上出门时就把大乖的小床铺好了,知道你要来昨天晒了又晒啊。奶奶把大乖能玩的东西都找出来了,一会床上,一会窗台上,忙得来回跑,呵呵!一会,爷爷催奶奶下楼给爸爸妈妈做饭,奶奶昨晚打电话问妈妈想吃什么,妈妈说想吃排骨,奶奶做了红烧排骨和豆角炖排骨,可谓排骨大餐了,爷爷知道妈妈爱吃他烀的花生,又给妈妈烀了花生。吃饭时,奶奶抱着大乖,这是大乖第一次上桌吃饭,爷爷说人多热闹,可是奶奶只能抱着你肯本吃不了饭,妈妈给你喂了土豆泥、排骨肉末、西瓜水,就看你那小嘴吧唧吧唧吃得老香了,呵呵,可爱的大乖。

  吃过饭,我们又上楼和奶奶一起玩了会鼠标、键盘,妈妈和爸爸要走了,大乖还在玩鼠标呢,好像没玩够,对妈妈的叫声无动于衷,呵呵,我们该回家吃米粉了。爷爷和奶奶把大乖送上车,不停的跟大乖说再见,可是大乖上车就开始摆弄爸爸车上的小挂坠,可爱的大乖还不知道再见是什么意思呢!

家的日记 篇6

  好久没有给母亲打电话了,想起来不由得耳根生热。我并不是那种一分钟掰做两分钟花的大忙人,也不是那种醉心于都市繁华生活而忘了亲人的家伙,只是每次拿起电话,嘴角嗫嚅了几下,始终找不到一句合适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自从父亲病故、哥姐成家后,家里只有母亲看着卧在半山腰的房子,还种了几亩地,当然,养鸡鸭猪狗乃农家必备,自然不消多说。当下的老家农村,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老年人看家,年轻人要么进城务工,要么上学读书,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大哥工作后住在岳父家,我三哥夫妻俩挣钱后在镇上买了房,我则更远了,离家几千多里,车程要近乎三十个小时。

  按理说,母亲都是七十好几的人了,过了古稀之年,完全可以抱着膝盖享享清福,可是,她闲不下来,她说不找些事情做做,一天到晚就闷得心慌。想着她奔波劳苦了一辈子,到老还要为儿孙们做“长工”,每每触及这个痛点,我心中总是一阵阵抽搐。

  母亲年轻时在十里八乡算是一个能人,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播种插秧如骤雨点地,收割小麦如风卷残云。仅管如此,在那个年代称她其量顶多也算个好劳力,因为像她这样“力气大的女人”家家都有,不算什么稀奇。我母亲之所以被公认为“能人”,还在于她的多才多艺。说到多才多艺,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唱跳弹拉样样精通的人。的确,母亲会唱咱陕西的“秦腔”,还会唱些河南的豫剧,即使现在已经73岁,她还是村里“老年腰鼓队”的成员呢!只是那时候,遇到母亲这样的人,村里人也只会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夸一声她多才多艺,仅此而已。这种花架子在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朝迎烈日暮顶骤雨的庄稼人眼里,还没有一碗稀饭所引起的'兴趣大。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能干而且工分高才实用、才是真正的硬道理。记忆中我母亲的“医术巫术”道行不浅,谁家小孩晚上睡不着觉会找她,谁家的小孩受惊吓“丢了魂”会找她,母亲的技术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香饽饽,因此没少被三邻四里请去帮忙。

  然而,近年来,随着年岁增加,母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再不服老,恐怕也由不得她自己。当年的手轻脚快眼看就成了秋日的树叶,只能在夕阳里感叹着盛夏的流光了。尽管如此,母亲从来都没有停下她忙碌的身影,好在大哥看她太累就强烈阻止她再种地,只留了一小块草地让她消遣时光。现在的母亲身体多病,在我的印象里,她已近乎十年都没有断过西药了。到了这个年龄,谁不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聊家常,晒晒太阳,纵使身体健康,也决再不愿下地劳作了。可是我母亲享不起这清福,病魔缠身的她,不是去大哥家就是去三哥家,帮他们张罗着一日三餐,洗洗刷刷。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同样是农家常见的瓜蔬小菜,可母亲做出来就是味道不一样。父亲母亲疼儿子,祖父祖母疼孙子,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确实如此,每次母亲去大哥三哥家,都是想尽办法将菜翻出“新花样”,孙子孙女只要看到她就会很兴奋,因为几个小东西都爱吃她烧的菜。

  刚来吴江的时候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给母亲打电话,听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叮嘱。说实话,当过兵而且已当爹的我早就会自己照顾自己了,可不知咋的我却宁愿把自己当作小孩,我喜欢听母亲说得那些我已听过了无数遍的琐碎但又十分温暖的语言。有时候打电话回家母亲不在屋内或者她听力不好没听到铃声,我就会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似乎少了些什么。

  总觉得快到“不惑之年”的我要忙的事和要做的事太多了,所以烦心的事情也一件件摩肩接踵而来。尤其面对繁琐的家务和孩子教育的费心熬神让我觉得压在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对未来的憧憬反而成了我无助的迷茫。有的时候为了做好一件事我不得不成天在人流和车站之间疲于奔命,身体上的劳累和心理上的忧虑使我一天天变得消沉下来。可是,面对家里人的时候,我又不得不戴上一张乐观喜庆的面具,我不能让自己的处境变成家里人的忧烦。可能是因为现在的家庭成员里没有母亲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家里的那个“她”根本不可能替我分担什么,于是很多时候我都再想,我与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坦白言,“家”这个温馨的词儿在我憔悴的心中那所谓“避风港湾”的概念正在逐渐模糊。有时我想:难道“家”真的是旅途中的一处逆旅,无论是短暂落脚还是长久淹留,我们终究要离开吗?

家的日记 篇7

  我们家的狗叫Tony,它的耳朵又大又长。鼻子黑黑的,而且还是着嘴的'呢!它的眼睛可不一般。它在有影子的地方眼睛是红色的,真好看!

  他玩球最厉害,可以玩羽毛球、网球、皮球三种球。羽毛球有拍子,第一次玩的时候,它可聪明了,它咬住手柄,然后我来发球,我是轻轻的发。然后它跳起来打羽毛球。真酷!玩网球的时候,我一往下扔,它就跑得飞快。我一扔得老高,它就接不住。我把网球放到门锁上,它站起来也拿不到,Tony非常机灵,它就跳起来用鼻子去碰球,小鼻子一推,球就自动掉下来了。

  我们家的Tony是不是很有趣啊?

【家的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家日记11-23

家的日记作文10-30

描写幸福的家日记11-03

家装实习日记范文09-25

关于家的日记作文11-04

有关家的日记作文11-04

精选家的日记集锦五篇11-01

精选家的日记汇编7篇10-31

有关家的日记4篇10-24

家的日记汇总六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