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民情日记呢

时间:2020-11-08 13:57:02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怎样写民情日记呢

  怎样写民情日记呢?为了让各位有所参考,下面整理了民情日记范文,以供赏析和参考借鉴!

怎样写民情日记呢

  民情日记范文一

  20xx年6月1日 星期一 晴

  往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都在城里陪孩子们度过,今年,作为新农村指导员的我,有幸参加了所住村松梅小学的“六•一”儿童节,陪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别样的节日。

  带着节日的礼物陪孩子们过节

  这个叫“松梅”的村落,没有松也没有梅。年初,我作为新农村指导员,带着浪漫的期盼到这里的时候,心情难免有点失落。原来想象着“松”“梅”映衬,人面梅花,非常非常文艺的村庄,打心眼里暗喜,也悄悄地庆幸自己能到这样的村庄,做新农村指导员。虽然没有松,也没有梅,但松梅村有大片大片的桑田。户户种桑,家家养蚕。开春后,桑树抽枝发芽,早沐阳光晚沐惠风,枝繁叶茂,长势喜人。小蚕儿醒来,蚕宝宝成长,享受过那些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桑叶片,完成了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壮举——吐丝成茧。还有,松梅有勤劳善良的村民,早早晚晚,采桑喂蚕,精心侍弄着桑株蚕宝,30多天的忙碌,收获了第一拨蚕茧。看着松梅人满脸幸福地把大筐小箩的蚕茧运到收购处,我开心地笑了。

  送上节日的问候

  孩子们对“六•一”儿童节是如此地看重。早早地就把学校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本来就很美丽的校园变得更加楚楚动人。老师指给我看了展示栏里孩子充满想象力的树叶拼贴画,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孩子的表演。老师的悉心教育,热情引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让我感慨很多……

  蚕儿吐丝成茧,孩子长大,老师成长、教育、引导,我们村干部们兢兢业业,带领村民致富。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都在经历自己该经历的事。这些都是自然的事,心安理得的事,享受的事,我这样觉得。

  和老师们,和松梅村干部们,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向孩子们的分发大理州文联为孩子们准备的书包、学具、作业本、连环画、排球、篮球、跳绳和幼儿班的益智玩具,看着孩子们笑了,我们也笑了。

  退旗的鼓号响起,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我们离开了松梅小学。走过松梅村,又看见大片大片的,枝繁叶茂的桑田,阳光照耀着,闪闪发亮,清风一吹,摇曳多姿。没有“松”“梅”的松梅村,没有“松”“梅”映衬,人面梅花的松梅村,现在我觉得你也是个非常非常文艺的村庄,还是个非常非常美丽的村落,我满足的笑了。
 

  民情日记范文

  20xx年1月7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作为广联村的第一书记,入户走访是我今年的第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前段时间下了一场大雪,骑着电动车“全副武装”的我走在雪后广联寂寥的大地上,在皑皑白雪中,不时有广联的村民迎面而来,他们大多数骑着电动三轮车,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一顶破旧的棉帽,顶着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

  走访开始后,很是顺利,在冬闲季节里,除去在外求学的孩子和部分打工者,大多数农民都在家,被访的大多数农民态度积极,纷纷表示支持并投身到来年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中去,但有个别农民反应冷漠,其中就有雷守刚老人。

  那天,走入他家门时,他正在外面羊圈里喂羊,说明来意后,我和三社社长坐在沙发上等他,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外面回来,表情漠然,经过简单的寒暄后,我把他家的情况在“民生台账”上进行记录登载,过程很是平静,在谈到家庭收入时,他突然提高嗓门说道:“我家的情况很简单,二十多亩地,养活着四个病人。”我这才意识到他一直冷淡的原因。再次将这位老人进行仔细打量才发现,说他老,其实并不太老,才六十三岁的年龄,但长年累月家里家外的操劳,使他面容黢黑,身板矮瘦,两鬓斑白,使这个不太老的人看上去确实很老。他家有四个病人指的是:他们老两口,上了年纪身体少不了有些缠手老病,他的女儿出嫁后患有癫痫症,他儿子患有顽固性结肠炎,近几年两个子女看病就花去老人8万多元,儿子因病已离婚,小孙子上学的费用,他还得承担,老人用颤抖的声音继续说道,这个光景是把我掏空了呀,实在难啊!顿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不知这次走访该如何继续,过了一会儿,老人又举着他的双手说,我自己本身还是残疾人,半空中老人左手食指很明显少了一截,本就干枯的双手,因食指的残缺,给人极强的冲击力,一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老人这时用温和的语气说:“小杨书记,我在电视看到,内蒙对困难残疾人有些生活补助了么,你知道这个政策不?”如果说刚才我的感觉是不安,此刻就是“窘迫”,因为我压根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政策,我只能实话实说,并表示立即帮他找到他说的这项政策,尽快让他享受这项政策,让他艰难的生活中有更多的阳光照进来。“落荒而逃”的我,本能地选择尽快离开老人家。

  回到单位后,我从互联网上终于找到老人说的那项政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为此,我还抽空到临河区残联了解关于残疾人有关优惠政策,到临河中心医院实地了解残疾人《残疾证》办理的相关流程。一个星期后,我给雷守刚老人打电话,在电话里,把我所了解到的真实情况逐一告诉了他,在电话里他表示感谢,而我在内心深知,我做的微不足道,是这位老人帮我避开了下次的“窘迫”。

  不久,我又一次骑着电动车到广联开会,开完会后,我竟再次巧遇这位老人。初春时节,春寒料峭,人们的装束没有多大改变,为了保暖,他还戴着一顶旧棉帽,当彼此认出对方时,我停下车迎上去,握住那只依然干枯的手,一阵寒暄过后,老人说我的旧《残疾证》正在换二代新《残疾证》,感谢你呀,杨书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这真的是件很小的事,我连忙摆手说,不用不用,应该的嘛!因为当时我确实有事,所以很快结束谈话准备离去。待我转身离开时,老人执意将头顶上的旧棉帽戴在我头上,我说:“不用不用”,但同时发现他眼神中有丝不快,我马上答应了他,将旧棉帽戴在头上,寒风中老人谢顶头上为数不多的白发被风吹的更加凌乱起来,我很是不忍,又将旧棉帽重新戴在他头上,同时又指了指我身后背着的羽绒服上的帽子说:“我有帽子了。”这时老人才露出会心的微笑,于是我们很愉快的分手道别。

  在回临河的归途中,我一直没有戴起帽子,我总感觉那顶旧棉帽的余温还在,那种像父辈或兄长的温暖还一直在我头顶萦绕。

  驻村挂职一年来,确实经历了许多事,但这件事给了我启发,也给了我力量。

  首先,作为第一书记,要做好学生,向群众学习,向当地村社两级干部学习,学习他们为了家人勇挑重担负责地精神,学习他们吃苦耐劳、公而忘私的精神,努力学习各项涉农惠农政策让他们共享更多改革开放的成果

  其次,进农家门就是农家人,他们递上来的水要喝,他们家的饭要吃,他们家的活要干,与他们打成一片,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也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你说的话,他们才会重视,甚至会听。要想取信于民,只能脚踏实地的去为他们服务,别无他法。在增强巩固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的同时(如十个全覆盖工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挖掘当地优势资源,主动迎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激活农村经济各类要素,使农民的腰包进一步鼓起来,也已显得迫在眉尖。

  20xx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大幕已经拉开,繁重的工作即将到来,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这场攻坚战的决定性力量,入户走访是激发强化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重要渠道与手段,入户走访会为“十个全覆盖”工程注入更多力量,所以入户走访,更要走心。
 

  民情日记范文三

  5月26日,雨,已记不清这是连续第几天下雨了。前段时间,每每遇到这种天气,我都会忐忑不安。情不自禁地想起我联点社区的居民,他们还走在泥泞湿滑的`小路,忍受着恶臭和污水迈过路边,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便。

  然而,今天的细雨仿佛犹如一阵阵清醒的暖流,让我心情舒坦了很多。心里,不断在浮现这几天自然社区的居民们,看到水沟修缮一新时的那一幕幕喜人的场景。在我记忆中,也许只有军旅生涯,立功受奖的那一刻,才有过这样欢乐鼓舞的场景。上午刚到办公室,还没落座,我手机又响起,一看,又是雨花亭街道自然社区居民打来报喜电话。“喂,钟主任,臭水沟的事情办好了,居民们都夸你们办得好呢哈哈。”今天一大早,社区的居民们又结对来到社区,感谢联点我们为他们办的一件大好事。

  开恳谈会讨论修缮“臭水沟”的问题

  故事要从两个月前自然社区的那条臭水沟说起。这条始建于70年代的水渠,位于雅塘组至树木岭沿线,长约200多米,原本全村灌溉农田,排水都靠它。后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农田渐渐消退,这条渠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加之年久失修,遭到了严重破坏,久而久之成了一条臭水沟。水沟沿线居住着500多居民,是他们每天生活的必经之路。这些年,经常出现垃圾堵塞、污水横流现象,尤其是每到夏季,恶臭熏天、蚊虫乱飞,冬季污水成冰,甚至经常有居民滑倒掉进沟里,每次路过此处的居民,都要捂着鼻子“飞奔”过去,成了大家共同的“心病”。加之村里缺少维修资金,只能做简单的修整,问题很多年来都没有得到根治。

  开会讨论居民一致认可

  为了这条“臭水沟”的修缮问题,村里大会、小会不知开过多少次,居民们跟村里干部红过脸,吵过不少架,但是要彻底根治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年3月初,区后勤中心在全村居民的“民情恳谈会”上了解了这个情况,要求整治水沟的声音非常激烈。有的居民甚至站起来“钟主任,你们要是能把这条臭水沟修缮好,就是为我们村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全村村民都记着你们”。老百姓的要求急切、朴实。让我一个刚驻点不到1个月的干部,推上浪尖。我也深知,既然区委安排我代表区后勤中心驻点,如果不为村民干一两件实事,也难以得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横竖是个干”,于是我当即决定,就把这件事当做今年向自然村村民承诺办理的三件实事之一,一定要给居民一个交代。

  工作人员抓紧施工

  “干部在做,群众在看”。回来之后,我立即将情况汇报给了区后勤中心主任陈伯华,得到了他的坚定支持。同时,陈主任决定亲自主抓这件事,并一再叮嘱我把事情办漂亮。几番商量之后,说干就干,为了力争在1个月内把臭水沟问题解决到位,我们多次到实地了解情况,与社区进行沟通,积极与区市政局研究治理方案,在征求群众意见后,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制定后,5月10日,这项工程终于开工了,这一天沿线居民来了很多,个个露出期待的眼神。

  工作人员进行清淤

  由于水沟根基不牢,加之过去30多年了,要把沟彻底修整,几乎比重建还难。为加快进度,我积极跟市政局吴喆书记联系,寻求他们出动挖掘机帮助挖沟清淤。由于部分地方宽窄不一,还只能通过人工清淤方式,一点点把垃圾挑上来,由于垃圾成堆,恶臭难闻,干活的工人们干了不到一小时,就纷纷想吐了。修整的工程虽然艰难,但是每天都在一步步推进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即使工作再忙,每隔一、两天就会到现场去看看,就像放不下自己家里的那些事。在现场,我虽然帮不上大的忙,但也会再三叮嘱工人们,一定不能马虎,一定要保证质量安全。修整工作打动了居民,有时也会有一些居民自愿加入进来,纷纷帮助加盖板、护坡,不到两百米的工地上时刻会响起干群同乐的笑声。工程进展迅速,不到一周就完工了,封闭式下水道彻底取代了原来的“臭水沟”。为倡导大家爱护环境,共同保护水沟,我和社区同志一起,又在周边新设垃圾桶,张贴了“爱护卫生 人人有责”、“卫生从小事抓起”、“讲文明 树新风”等醒目的标语,倡议居民不要随手乱丢乱扔,使得水沟更整洁、更漂亮了。

  封闭式下水道取代了“臭水沟”,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工作如润物细无声。我做群众工作时间还不长,起初,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很片面,觉得花在嘴巴皮子上的功夫多,可要真正给群众办几件实事很难。随着全区“民意快线”工程的扎实推进,经过这一次,我才真正发现,只要我们眼勤看、耳勤闻、脑勤想、腿勤跑,时刻把群众冷暖疾苦挂在心中,快速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点赞。

【怎样写民情日记呢】相关文章:

民情日记:四群民情日记09-13

下乡日记民情日记11-17

企业民情日记02-27

民情访查日记12-21

领导民情日记07-05

民情日记体会06-26

民情日记走访05-15

教师民情日记05-10

民情日记短文05-08

民情日记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