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

时间:2022-06-09 09:49:34 著名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

  想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是怎么写的?今天小编就来为您揭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欢迎阅览!

关于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

  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一:大学生村官:带头办实事 真情暖人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不仅仅只是为老百姓办一些业务上的事,还要从实际上帮老百姓,带头起来,想办法帮他们致富。这两年在农村主要靠打工,但打工毕竟不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们,把自己的实际效益让老百姓看到后得到启发,让他们出去挣钱回来照样有这样的想法,能够在我们农村也能够发展,在农村也能够挣钱。”广南县黑支果乡木浪村大学生村官徐仕兵对记者说。

  目前有一大批像徐仕兵一样的大学生村官,深入文山州各地,坚持服务群众、解决群众疾苦,带领群众致富,做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把他们的根深深地扎入文山这片热土中。

  带头服务群众

  文山州要求大学生村官要带头服务群众,利用自身优势,为群众力所能及地办好事,办实事,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大学生村官的真诚服务,转变过去大学生村官在群众心目中“任职在村里、到村不入户”和“镀金干部、下派干部”的观念。

  “我是新疆人,要了解乡亲们的想法,更好地为为乡亲们服务,就必须要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西畴县兴街镇清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大学生村官杨国永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3年,杨国永选聘到西畴县兴街镇清河村大学生村官。刚到村里时,杨国永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意,经常向村支书请教,并跟着村支书一起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了解情况。杨国永有一个宝贝记事本,在他的记事本里,密密麻麻的记录着要为哪个村民补办结婚证、为谁补办砍伐证等事项,然后一项一项的落实,用实际行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清河村委会党支书记何开通说:“小杨在工作上吃得苦,不怕累。现在网络通了,这方面我们又不懂,所以表册等方面,都是他在电脑上直接做了传到乡上。”

  当了解到清河村在2013年启动了“农民党员上网工程”后,为实现清河村与外部资源的交流共享,提升清河村的关注度和知名度,杨国永在充分听取当地群众意见基础上,萌生了建立清河村网站的念头。“我是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便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建立了西畴县首个村级‘农民网’,方便群众学习。”杨国永谈起了建立网站的初衷。

  网站共开设了清河概况、村务公开、村务动态、基层党建、农业信息、政策法规、特色产业、交流互动、民族文化、文件下载等10个栏目,网站紧扣农村热点、抓住服务重点、打造特色亮点,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了解村中事务,监督村干部日常工作,使村务管理日趋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网站的建立,为当地群众学习互联网、了解互联网、运用互联网搭建了学习和交流平台。

  带头改善民生

  文山州倡导大学生村官带头改善民生,每名大学生村官必须亲自入户走访,了解本村实际、群众发展愿望、贫困户生产生活等情况。要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促进民生政策的落实,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实惠和温暖。

  “徐仕兵自从来我们村里以后,为村里申请资金修路,还能和我们老百姓打成一片,不嫌脏、不怕累,做了不少实事,我们都很感谢他。”广南县黑支果乡木浪村村民何清邦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了大学生村官徐仕兵帮村子修路的事。

  徐仕兵2008年7月毕业于德宏师专,2009年选聘为广南县黑支果乡大学生村官。担任大学生村官后,面对当地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徐仕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当地群众一起克服各种困难,争取各方支持,不断改变了当地的基础设施。2009年底,徐仕兵带领黑支果乡木浪村枯毛村小组村民集资3.56万修通了3公里长的入村道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我们村里的路是徐仕兵来当村官后才修通的,以前我们卖一头猪费力呀,200多斤的猪都要7、8个人才能搬到木浪村卖,现在路修通了,方便多了。”枯毛村小组村民徐登怀说。

  据悉,木浪村通路的有24个村小组,目前有3个村小组正在施工,还没有通的老哈、小木娘村小组也是以今年的彩票公积金项目马上开始动工,今年动工修好后村委会所有村小组都通路了。徐仕兵说:“今年我们又争取了以奖代补项目,1公里补助2万块,现在工程队正在施工,已经差不多一半的工程,估计一个半月以后就能解决3个村小组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五年来,徐仕兵充分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积极协助村委会班子,一起争取“一事一议”、“异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代补”等项目扶持,发动群众筹资出力,大干基础设施建设,让昔日土墙草房、稀泥烂路山村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的水泥大道伸到每家每户。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着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精彩,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黑支果乡副乡长李向华说:“每次下村徐仕兵都帮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都记在本子上,认真的去办,平时认真的加强学习,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村官,所以他得到了我们木浪讯委会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在去年的换届选举中,也很荣幸的当选木浪村委会的主任。”

  带头创业富民

  文山州倡导大学村官带头创业富民,抓好困难帮扶,鼓励大学生村采取“帮解困、帮技能、帮信息、帮维权、帮思想”等措施,对困难家庭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我家就是马关的,到塘房村任职,总得干点实事,我经常想如何才能通过我的努力改变村民的生活状况,哪怕是一点点。”基于这样朴实的想法,2013年,马关县南捞乡塘房村委会大学生村官李茂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上村官岗位,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塘房桔是马关县最具地方特色的柑桔品种,在塘房村已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皮薄、肉嫩、香味独特、汁多化渣、酸甜可口、成熟期晚等特点,在众多柑桔品种中,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赞誉,被称为“桔中之王”。今年,塘房村的桔子已发展到3000余亩,种植户达300余户,预计产量将达到800吨。

  “去年塘房桔上市的时候,我跟村民一起卖桔子。前一天我们就到地里摘桔子,第二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把桔子运到市场上卖,价钱低的时候卖几角一斤、一元多一斤的都有。”李茂阳说,塘房桔是马关的特色产品,一年只有一季,农民自己采摘了运到市场上卖,都是属于零散的销售,但如果卖给中间商,百姓的利润就无形中减少了。塘房村的任科喜家种植了40亩塘房桔,每年到了丰收的时候,销售总是让他头疼。“我也尝试着拉去文山卖,但对文山的市场不熟,好多人都以为我卖的不是我们塘房的桔子。”任科喜告诉记者。

  在走访种植户、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李茂阳向村“两委”递交了销售塘房桔的市场策划书,得到了村领导的认同和支持。“为了保证塘房桔的质量,我们申请了商标‘源多汁’,并且在包装上做了改装,以前的包装箱一箱能装11至12斤,现在我们设计的包装箱只能装5至6斤。以后只有包装箱上贴有‘源多汁’商标的才是我们塘房产的桔子。”李茂阳说,包装箱太大,桔子装多了容易发臭,因此他把包装箱设计为只能装5—6斤的小箱子。

  有了商标,有了包装,李茂阳开始思考销售。经过前期调查,李茂阳决定与马关县南捞乡兴农塘房桔种植专业合作社联手,农民只需把桔子拿到合作社,合作社统一包装后再往外销售。“初步打算在文山州八县(市)销售,我们村官八县(市)都有同事,依靠这个人脉来做销售,同时,我们还通过微博、网点来销售。”李茂阳说,他已经在淘宝网注册了网店,目前正在完善网店。下一步,李茂阳准备向超市进军。“我们已经注册了商标,在能保证质量和保证货源的情况下,准备让塘房桔走进超市。”李茂阳信心满满地说,他发起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团队已经成功入驻州委、州政府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注册了公司,他将创办一家集收购、加工、包装、销售文山土特产为一体的商贸公司,为地方农产品解决销售难、价格低和农民增收致富问题。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文山州大学生村官工作实际,由州委组织部牵头在全州大学生村官中开展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五个一”活动,即“走访一次农户、记一本民情日记、写一篇‘三农’调研报告、联系一户困难户、办一件惠民实事”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全州大学生村官共走访农户8000余户,征求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00余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60余件,撰写“三农”调研报告200余篇。大学生村官们走进农村、贴近农民、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帮助群众,群众观点有了新转变,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学习群众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打牢了群众基础,为今后更好地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二:一切为了群众

  今天我和村书记、副书记、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武装干事、新农村指导员一起去麻地河探望五保户老人陈培良。

  到麻地河路边下了车还要走一段路才到陈培良老人住的地方,一路走来下过雨的小路泥泞不堪,我捡了根树枝拄着才艰难的通过那段湿滑的路面,书记说到了,我抬头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用木头搭建的小屋,大概只有七八平方米大。我感到很诧异,我去过村里所有的自然村,表面看着村里都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再贫困的也不过是房子年久失修,有点破旧,我一直以为现在已经没有人住这种解放以前木头简易堆砌的这种房子了!门口堆着一小堆劈好的细细的柴,推开门眼前的一切让我震惊了——屋里只有一张简易的木板搭建的小床,床就在火塘边,床上的被褥因为长时间没有洗,脏得不成样子。老人坐在床上,身上的衣服又破又脏,火塘里生的火已经快熄灭了,旁边随意堆放着几个破旧的锅碗瓢盆,盆还是以前用的那种大木盆,我们几个人一起进去小小的屋子更显得拥挤,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墙角有一只唯一的板凳,想拿过来给正在和老人交谈的书记和监督委员会主任坐下,却发现上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灰...

  我们给老人穿上为他新买的衣服、裤子,换上新鞋子,老人咿咿呀呀说了好多话,虽然我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但老人显得很开心。我们拿出给老人买的肉、面条、面包、糖,帮他放到他破旧的床边。

  离开的时候,尹书记说,村里每年过年前都去民政给老人要一床被子,给他买一套衣服,有时候去他们也从自己家里带东西给他。但由于老人身边没有直系亲属照顾,生活还是很艰难。书记给组长打了个电话,让组长帮忙解决老人生火用柴问题,让组里面帮忙砍点柴给老人送来,希望老人在寒冷的风雨中不会太寒冷。

【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08-27

村官的民情日记06-28

村官民情日记07-03

村官民情日记精选07-04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06-27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201706-28

大学生村官的民情日记范文07-02

优秀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精选08-26

短篇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06-29

大学生村官民情日记范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