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换个角度?

时间:2021-02-22 09:45:35 综合指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找工作 换个角度?

  找工作从MBA入学起步

  对于很多人来说,读MBA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是为了寻找职业生涯中更新更高的起点,当然也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好的报酬。?

  其实,MBA找工作的过程应该在读书阶段就开始了,特别是应不放过暑期工作的机会。我在读MBA期间,曾先后利用暑期的时间找一些如意的工作,这为我以后进大的国际跨国公司和去加拿大政府做外交官都打下了非常有利的基础。?

  因此,MBA学生从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思考今后适合自己工作的机会。

  找工作VS理想工作?

  学生们说,找工作开始于他们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有时还早。对大多数读MBA的人来说,这代表了当学生的最后一次机会——暂时忘记了学习,把精力集中在自己个人的发展之上。要寻找。要下大力气。实际上,很多学生都说,他们更愿意晚一些找工作,但他们从约定会见来校园的招聘人员那天起就感到了压力。麻烦在于,这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很少有人愿意让机会溜走。?

  “学生们进入校园时就面临巨大的挑战,那就是他们的一切时间都要根据学业要求、课外活动和寻找职业来进行调整。那些在商学院最为成功的人,是会统筹安排自己时间的人。"斯隆学院的就业咨询主任玛莎·帕顿承认说。?

  在很大程度上,新经济使MBA学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实社会找工作机会的反馈之上。硅谷是商业天才的磁石。现在大量的MBA显然这么认为。新一代的MBA想走出去,走自己的路,找工作时经常走向网络公司,避开传统职业。他们可能等不到与华尔街的某家明星公司签订工作合同,如高盛、麦肯锡、贝恩等这类咨询精英,他们宁愿加入一些小的创业公司或者做自己的事。?

  在20世纪70年代,MBA们找工作的目标大多是一家重要的蓝筹公司工作,如通用电气、通用汽车或IBM。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找工作的兴趣转向了投资银行。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候,咨询公司成了MBA们梦寐以求的工作。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打起背包奔向硅谷找工作。对此存在着某种心理上的倾向。“有趣的工作通常都立刻被大量MBA发现了。"柏克利哈斯学院的MBA招生与就业服务执行主任伊尔斯·伊文思说。“找工作很有竞争性,以至于定位变得很重要。咨询和投资银行始终很重要,但较小的高技术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位芝加哥的学生就工作市场提出了批评看法:“很多人进入咨询业,因为网络公司正在流出人才,他们奔向了创业公司。我质疑过咨询服务的质量,方法与我质疑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汽车业的技术一样。咨询公司已经更新了投递资料,向毕业生们兜售这种观念:接受咨询公司的条件,就不会错过网络公司的革命,因为网络活动正在迅速扩展。不过,工薪咨询阶层仍然将对传统的工作负责。"?

  很明显,西海岸的各个公司处于发财的优势地理位置。“安德逊学院由于网络公司革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转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安德逊学院的一位学生说,“各大公司到这里招聘的事遭到挫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离开加州,都想为较小的或高技术公司工作。由于学院位于洛杉矶,我们得到了大量通过电子邮件传来的工作机会。我认为,理想的工作与你努力去寻找工作有着较大关系,而不是靠运气。大多数小公司都愿意同你谈,只要你去寻找,并且表现出兴趣。"|||  找工作要学会跳出传统思维?

  “很多高技术网络公司的成功已经影响到了所有重要的商学院。根据一位招聘代表的看法,最明显的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的影响。"沃顿学院的一位学生说。一位斯隆学院的学生报告说:“学生们并不那么担心在秋季落实工作。有很多人仍然没有工作,这在预料之中,因为小创业公司的机会正合时宜,很多学生甚至还不能开始找工作。因此,再也没有必须在12月份找到工作的惯例了。”?

  对那些打算采取传统的长期路线的人来说,给自己定位的一种有用手段是通过夏季实习。夏季实习是在一家公司工作两个月,这是两年制MBA经历的一个关键部分。学生们把这些实习看成是自己尝试使雇主动心的机会,是挣得一些急需的钞票的机会。很自然,公司也会对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定位的关键,是尽早进入实际操作。夏季实习的招聘过程始于1月份。大多数学院都有提供常规实习的公司的.名单。一般来说,那是一份给人印象深刻的名单。但是,如果你所选择的公司不在名单上,那么你就得到处跑。职位与就业办公室会帮忙。越早谋求帮助,就越可能得到较多帮助。表现出某些个人才华也没有丝毫错误。如果你或你圈子里的某个人认识首席执行官的话,那就最好。?

  “在校内和校外有两个过程。学生们就业的分化大约是50比50,"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学生解释说。“在校内:把公司手册分发给学生们,加上名录和工作描述。学生们送出简历和信件,希望进入名单中。学生们被选入名单,接着将经过校园内的第一次面试。有些公司会公开名单,以便学生们可以向它们提出条件。第一轮之后,第二轮、第三轮通常在公司进行。对商学院来说,这是非常典型的过程。在校外:我们的就业发展办公室将提供很多讨论会以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找到工作,加上工作招贴和各个无法来到校园的公司每天向学生们发出的电子邮件。"?

  一般来说,许多刚毕业的MBA学生都想去大的国际跨国公司工作,以期收到更多的工作经验。专业咨询公司Universum2001年对美国35所院校的2,000多名MBA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他们最希望在《财富》500强公司工作。?

  《财富》杂志刊登的一份调查报告称,MBA们再也不仅仅希望去新兴公司工作,只有7%的学生愿去那里,而前一年则有18%;愿在网络/电子商务业就职的比例从13%下降到5%,使该行业在“人们最向往工作”中的排名下降到第三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管理咨询业和投资银行业。?

  然而,美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似乎并没有影响到MBA们对工资的期望。有32%的人认为,他们期望的起薪应该是10万美元以上。这一数目比前一年上涨了26%。?

  最受欢迎公司名单:麦肯锡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思科系统公司、高盛公司、贝恩国际顾问公司、埃森哲公司、博思顾问公司、英特尔公司、惠普公司、摩根士坦利添惠公司、IBM公司、德勤公司、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戴尔计算机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科尔尼咨询公司、雅虎公司、亚马逊公司、3M公司、通用电气资本公司、微软公司、美林证券公司、JP摩根公司、美国运通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普华永道财务会计公司、宝马汽车公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强生公司、宝洁公司。|||  找工作经验谈

  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每个MBA学生在读MBA期间都应努力思考的问题。这里,我也想介绍一下我读MBA在暑期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以及后来找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体会。?

  在加拿大读MBA和工商管理博士期间,虽然有学校的减免学费和资助,但要真正负担全部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出去找工作。更重要的是,北美是一个非常重视工作经验的社会,暑期打工一来可以增长工作经验和阅历,二来也可以为以后进入更高的工作平台打下基础。?

  来北美以前,我在国内也曾听过一些关于留学生在国外打工的事,但大多数都是如何在餐馆打工,如何干各种各样的苦力以及如何给别人家看房子、送Pizza等等。我认为干这些活也没什么不好,但我觉得每个留学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能力或专业的事来做。这样可以保证每做一份工作都是一个提高、都是一个新的经历,对今后的发展会大有好处。?

  在餐馆打工和做各种苦活只是从事简单劳动,没法写进简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值得一提。要想一开始就有一个好的起点,要想以后事业的雪球越滚越大,就必须重视暑期找工作的起点。很多中国学生本来花一些工夫是可以找到一个好一点的工作的,但可能图容易和方便,找了个餐馆工作就干上了。结果一干就陷了进去,每天听的看的都跟打工挣钱有关,心胸陡地狭窄了许多,几乎跳不出唐人街这个圈子。以后再找工作,不能跟别人说自己怎么会洗盘子,到头来只好驾轻就熟,又回唐人街去。?

  当然,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掌握许多技巧。首先,需要找几本关于怎样找工作的书来读。这方面的书很多,但只要找几本有代表性的就行了。有一本RichardBolles写的怎样找工作的书,书名叫《WhatColorIsYourParachute》,译成中文是《你的降落伞会是什么颜色》。这本被誉为“求职者圣经”的书在北美每年都有新版,历久不衰,受到广大求职者的欢迎。在看完怎样找工作的书之后,就应当认真地为此进行一些准备。首先要准备一份非常好的简历,这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聘用者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看你的简历,如果简历没写好,满篇错别字或不整齐,恐怕没有多少雇主会感兴趣。其次就是必须很好地准备面试。被选去面试已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要靠在面试中如何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候,事先熟悉该应聘公司的情况会对面试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中国人在北美社会找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强烈的自我推销与成功的现代意识。只有这样,你的真才实学才有可能获得发挥的机会。在中国谦虚是美德,而在北美,无与伦比的自信才是一个人经常出奇制胜的法宝。?

  我在读书期间的几个假期都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其中一个假期去了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工作;另一个假期是去帮助加拿大政府城市联合会工作。还有一个暑假是去日本讲学,培训日本大公司的高级经理。?

  去加拿大帝国银行是我在加拿大找的第一份正式的暑期工作。在离暑假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我就准备了一份简历寄给了当时该银行的一位高级副总裁,这位高级副总裁现在已是该银行的执行总裁了。为什么要寄给高级副总裁而不寄给人事部呢?我事先了解到在北美这些大公司、大银行里,招聘人都是由业务部门的经理或副总裁来定的。即使他们不定,通常都会将你的求职信转给人事部门;而人事经理收到高级业务部门转来的简历,一般比他或她亲自收到的简历要重视得多。这样你获得面试的机会就比较大。|||  在寄出求职申请之前,我曾到大学图书馆查看过许多资料,其中有本叫《TheBlueBookofCanadianCompanies》的书,所有加拿大的大公司都收集在里面。这本书不仅介绍这些公司的概况、经营状况,还介绍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他们的经历。我在查询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时,了解到该行高级副总裁曾在帝国商业银行驻香港和日本的分行分别担任过好几年行长;因此,我想象他一定对亚洲和中国的经济感兴趣,而且也一定比较国际化,对亚洲的人才也会比较重视。果然,我的求职信得到了他及时的回复,并让我去多伦多BayStreet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去面谈一次。我的这次面试非常成功,结果他们决定暑期录用我,而且整个部门只录用了我一个人。要知道,就是加拿大本国的学生暑期能去大银行工作也是不多的。?

  在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学习生活结束后,我十分迫切地希望能去一家大公司工作。对自己来说,在学校学了不少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在学习中已被承认,现在是轮到能否被西方社会和大公司所接纳,所承认的时候了。?

  的确,一个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闯入一个圈子又一个圈子,并不断争取承认的过程。被中学承认,给予毕业,证明你具有了中学文化;如果你要去找工作,社会也承认这一点。如果你被大学承认,通过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被授予学士学位,说明你有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再进一步就是上研究生或博士生,得到更高层次的承认。但真正的承认还有待于到工作单位或社会实践中去发挥你的优势。如果在公司干得好,公司对你的承认会更大,会让你担任更多的职务,你也会获得更多的报酬。当然,如果能被国外的研究机构所承认,能被国际的大公司所认可,那么你的能力就得到了最充分的证明;而且承认你的公司和机构越多,你今后的自由度就越大,就越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越能适合日后国际化的趋势。?

  我面临着征服自己、征服命运的又一次考验,仿佛又一次千里之行来到我的脚下。在这之前,我曾经历过多少考验,经历过多少千里之行呀。从农村到考大学,从经贸部到出国留学,而读MBA时我即将真刀真枪地打入西方社会,广阔的道路已在我脚下展开,这一大步必须迈出去。?

  一般来说,大部分读MBA的学生都愿意找一个大公司去工作。每年开春不久,银行、咨询公司、跨国公司的代表便纷纷来学校面试即将毕业的学生。此时企业和学校都全力以赴,集中人力和物力来搞好这项工作。学生可以根据工作的性质、报酬和发展机会来挑选公司,公司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侧重和学生的应试水平、风度和能力来选择毕业生。?

  这个过程极富竞争性。好的学生可以拿到好的工作机会,竞争力差的也可能遭到公司的拒绝。?

  找一份好的工作对任何人来说都并非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即使是加拿大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很多人来讲,有时找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全日制工作,你必须全身心投入进去,在一段时间里,拿出你的最好水平和最佳表现状态,以争取到几个工作机会,否则你就不知道你争取到手的工作空间是好的还是差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找工作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尽可能熟悉你所要找的这家公司及其主要领导的情况;有可能的话,有的放矢,直接写信或打电话给其主管业务的领导,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对于找一个层次较高的工作尤其重要。

  就北美而言,找工作已成了一个人必须终身具备的技巧。通常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一辈子不只找一次工作,平均都是两三次;而在不少东方国家,像中国或日本,比较多的是企业终身制,对人才的流动非常不利,也不利于激发人们去开拓自己的潜力来迎接挑战,创造新的辉煌。当然,现在这些情况都有所改变,人才也是产品,也必须依从市场的供需规律。?

  我找工作的时候,首先静下心来研究了好几本关于怎样找工作的书。其实,学校里也有这方面的讲座或培训班,但我还是喜欢自己研究。除了看这些找工作的书外,我还去图书馆查了加拿大和美国许多大公司的资料,把这些公司领导人的姓名记下来,然后给他们寄去求职信。?

  找工作时的求职信,最好写给具体的人,而不仅仅是先生女士收。否则收信人不知是谁,就不会重视。我一共收集到了几十个公司负责人的名字,然后我就用非常讲究的水纹纸来写信,同时还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设计了我不同优势的简历。简历的用纸和编写在北美必须非常讲究,如果一个人连简历都写不好,打印不清楚或者有错,很难想象这个人能把工作做好。?

  根据一本怎样找工作的书介绍,在北美平均寄出100封求职信,你会收到一部分回信婉拒你,说把你的简历已归档,待今后有空缺时再通知你,这种再通知的可能性一般不大;而在这100封信当中,你会收到三四个邀请面试的机会,而其中一两家会给你一个工作的机会。?

  我当时找工作一共发出了50封左右的求职信,也不知能有多少回复。可能是我事先对公司作了研究而且发出的信都是给公司一定级别的负责人的缘故,他们对我的回复率非常高,先后有七八家公司要求我去面试,这比书上说的成功率高多了。其中有加拿大皇家银行、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多伦多生物制药公司、SNC-兰万灵工程咨询公司、加拿大政府出口发展局,还有两三个美国的公司。其中摩托罗拉公司打来电话,要求我去美国芝加哥面试,但是由于办美国签证的麻烦和时间上的原因,我放弃了。后来我想,如果我去了摩托罗拉公司并面试成功,今天也许我就成了摩托罗拉北亚业务部的一名管理人员。?

  我选择去了加拿大各家公司参加面试。这些公司都很热情,远在蒙特利尔和渥太华的公司还给我寄来了订好的机票,并安排了靠近公司的高级饭店,所有前往应聘面试的费用都给予报销。一般来说,在北美,只有聘用公司管理人员才给予这种待遇。?

  一方面是公司挑选我,另一方面我也挑选公司。我当时想,我来自中国,来自亚洲,应该到一个国际性背景最强的公司去工作,以便更好地迎接国际化的挑战,同时也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经过综合比较,再加上对自我发展前景的考虑,最后我选择了SNC-兰万灵工程咨询公司。剩下的就是和公司人事部门谈判,经过几个回合之后,我接受了公司的高薪聘请,成了该公司国际市场部的一名经理。?

  SNC-兰万灵公司是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大型跨国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公司,有6,000多专业人员,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做过各种类型的项目,也是加拿大最大的工程和项目咨询公司。我选择去该公司的一个主要考虑,是该公司所做的国际项目达50%以上,并且还和许多国际金融机构打过交道,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可以从事我喜欢的国际商务管理工作。我知道,我能顺利拿到该工作,与我在北美和日本成功的暑期工作有关系。

【找工作 换个角度?】相关文章:

求职故事:换个思路去求职07-16

北京找工作攻略03-15

古人如何找工作03-26

古人找工作故事03-26

留学英国如何找工作04-05

加拿大找工作攻略03-15

在上海怎么找工作03-14

到美国怎么找工作03-14

厦门怎么找工作最快03-11

澳洲留学找工作攻略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