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廉价用工时代将终结

时间:2021-03-05 19:51:25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廉价用工时代将终结

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用工矛盾时隐时现,我国经济该如何应对:是抱残守缺,还是斩尾求存?不少产业界人士和专家认为,“廉价用工”时代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提高生产效率,向产业链高端谋变迫在眉睫。

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廉价用工时代将终结

人口红利创造中国传奇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除得益于高效的体制机制和丰富的资源禀赋外,还得益于充沛的劳动力供给。改革开放30多年来,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据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统计,劳动力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6.8%,也就是说,仅人口红利一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达1/4强。

我国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充分利用了人口红利。据江苏南通一位陈姓建筑包工头回忆,十几年前,他经常组织人马到外地接工程。“那时候,出了正月十五,在附近几个村招呼一声,就能拉上百来号人。到东北干上大半年,每人分五、六千块钱回家,大家都很高兴。”

今年60多岁的陶炎平是江苏常熟一家红木家具厂老板,上世纪90年代是他的“黄金期”。那时他雇上两名木工、两名雕花工和一名油漆工,吃住都在厂里,每个月用于员工工资的支出只有3000多元。正是靠着那一时期的资本积累,他在农村盖起了两层小楼,帮儿子在市区买了房子。

“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持续增加,比重不断攀升,这种人口结构特征保证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的充分供给,突出表现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分析,由此形成的人口红利延缓了资本报酬递减的过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的源泉。

“用工荒”预示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一些老板常挂在嘴边的“缺啥都不缺人”“啥都不多,就是人多”等“唱词”悄悄远去,用工难现象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企业逐渐增多,“招不到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记者沿着南京栖霞区马群新街前行,发现临街不少店铺都在招聘服务员。“缺人,尤其是缺服务员,到人才市场发布招聘信息基本没效果,真是急死人。”一家饭店负责人对记者说。

用工短缺的不仅是餐饮服务员,电子、制造、家政等行业都存在严重的用工难现象。苏州市沧浪区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近几个月来劳务市场求职的人明显减少,很多用人单位来了多次收获不大,索性就不来了。

招不到人纠结,招到人却用不起更纠结。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以来人力成本涨幅速度堪称近10年最快,吞噬了部分企业利润。江苏常州某大型商贸企业负责人给记者算账:员工拿到手的工资为每月1800元,企业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后,实际为员工支付的`劳动成本为每月3200元左右,加上年终奖、逢年过节福利支出,算下来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本每年需要4万多元;企业用工成本几近上升20%,再算上原材料、物流、财务等成本,企业目前的毛利率仅维持在10%左右。

江苏城南建设集团项目经理邹林苟告诉记者,“现在的用工行情是,瓦工每天工资200元,木工每天400元,少于这个数没人干。综合算下来,做一个工程的利润太低了,只有6%-7%”。

频频拉响的用工警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窗口正在关闭。据国家统计局人口专家预测,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2020年以后下降会更快。“每个国家都会遭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转折点,即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超过劳动力供给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工资水平上涨,这意味着人口红利时代的结束。”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说。

告别廉价用工的“美好”时代

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用工矛盾此起彼伏,我国经济又该如何应对?

“要确保员工持续增收”。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的话一语中的。目前,红豆集团车间已全部开工,老工人返岗率接近100%。随着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的投产,企业今年还新招收了1300多名工人,这在用工频频告急的长三角地区显得格外耀眼。

周海江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企业多次上调员工工资,明确生产一线熟练工(学徒工、辅助工除外)年收入必须达到4万元以上,员工平均涨薪幅度达到60%。

30岁的郝玉梅来自安徽宿州乡村,2005年开始在红豆集团外贸车间工作,如今身为车间组长的她月工资已接近5000元。夫妻俩攒钱买了房子,去年底拿到了钥匙。“今年小孩就能从老家到无锡上学,终于有了安稳的感觉。”

收入的增加,凝聚了人心,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才是应对人口红利衰减的根本之策。

江苏张家港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液化天然气应用装备研发的企业之一,拥有员工1800多名。而在7年前,它还只是个生产锅炉容器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本地制造业集中,为争夺人力资源,在薪资待遇上攀比。”富瑞特装副总经理张建忠说,面对劳动力成本水涨船高的压力,他们选择了一条斩尾求存之路,把目光投向新能源领域刚刚兴起的液化天然气。

2005年至2012年间,企业每年都要投入四、五百万元用于研发,2012年以后研发投入更高达上千万元。“那时我们的年销售不足5000万元,几乎拿出所有家底搞研发。”通过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的毛利润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附加值的增加消化了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

“人口红利使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具有明显优势,并得以形成和保持很高的储蓄水平和资本积累率,使得主要依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足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的衰减和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凸显,经济发展方式向依靠生产率提高转变迫在眉睫。”

【人口红利渐行渐远 廉价用工时代将终结】相关文章:

职场“以貌取人”的时代07-27

欢聚时代公司培训方式03-30

2016延迟退休方案年内将推出08-19

青岛将完善大病保险制度07-06

人社部:延退政策将结合劳动力及就业情况将适时推出11-16

用工荒时期求职故事04-10

推进“智慧用工”助精准就业08-23

西安开启大高铁时代03-19

莫放任加班文化将员工身体掏空03-20

警惕用工企业“试用期”陷阱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