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培训总结

时间:2023-07-08 18:40:47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新课改培训总结【精品】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课改培训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改培训总结【精品】

新课改培训总结1

  根据县局(XX)5号文件和XX年2月7日召开的全县新课程培训精神,乡教委为了搞好这次全乡教师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又按照教发(XX)3号文件安排,对本次培训工作又做了一次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培训计划,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培训任务.

  这十天的培训学习中,有县支教老师精彩的授课示范,有全乡广大教师积极热情的参与和配合,有我乡教师提供的几十节交流棵,有广泛的全方位的研讨和评议,使这次培训工作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乡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吃苦、守纪律爱知识、爱学习的精神风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现.这次活动,有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碰撞,有新旧教学方法的碰撞,有守旧观念和锐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时还有新教法的快乐有趣和传统教育扎实认真,一步一个脚印的大融合,在这种状态下,也融合出了我乡教育工作现阶段的思想观念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首先,我们要把握新课程的宗旨:让学生在娱乐中不知不觉掌握教学内容,得到情感体验与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体参与,学生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师变传授者为引导者。在这一宗旨的带领下,注重设计,注重方法,注重课堂实效,从而实现“知识技能为基础目标,过程方法为核心目标,情感、思维和价值观为最终目标”的三维整合。教学中要抓过程和方法,通过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以及想象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永远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训,培养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他们人生第一节作好奠基。

  二、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转换角色,变原来的主演为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课,当然也要讲课;变学生原来是观众为主演员,是他们在具有乐趣的气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参与、人人活动,使知识、情感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流动,人人能得到能力的提高,分小组讨论学习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好方法。

  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当中,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的传授者,教师要成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艺术型的老师,我们要把教育工作当一番事业来干,不能只当一份工作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儿童和家长的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教学中“懒”的问题———思想懒、行动懒。

  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人人都能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开启智慧的金钥匙。在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识字(学生做生字卡)以及词语的积累,数学课要时刻注意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考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现代设备,教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课堂中随和的一些发明创造,各种直观教具身边的事物等等。

  四、今后,我们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刷新概念,改变方法,新旧结合,创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为我乡教育事业服务。

  教委设想,今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聘请在新课程上有经验的外地、外校老师给我们的学生讲课,我们从中就可以学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验,或者也可以出外听课,学习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以提高我乡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培训总结2

  通过此次新课改学习,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先将我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我的认识

  新教学观念。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践,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的灌输和讲解,而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取支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观念,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

  新学生观念,通过实践,我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二、以后的工作

  1.挖掘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体作用首先体现在导学案的编写上,可改以来,我认真钻研灵活挖掘教材,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设计,把散乱的知识变为简单有序的知识系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案,为上好课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2.充分展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则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

  3.反馈检测

  落实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在知识掌握或口语表达方面的不足,并及时补充讲解。

  三、我的反思

  在感受新课改活动的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也存在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课堂秩序较难维持,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以完成,学生热情不能持久等等,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每位教师要把课改工作做得细之又细,每一个环节都要稳扎稳打,落到实处,要把课改作为一项持久的工作,同时我们要善于总结得失,及时修正完善,让我们的课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课改培训总结3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台阶地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搞高考应试式作文训练。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关键

  三、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要善于交流合作,借鉴别人长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五、要善于反思和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的做法、独具匠心的设计,但却如过眼烟云,没有积累下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最终形成一整套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一线教师任务重,时间紧,平时教学中的得与失往往在一霎那间忽闪忽现,即便有心劲儿也没时间捕捉,没功夫理会,于是教学失误恶性循环,教学智慧转瞬即失,教学实践在费时费力中不见成效。而本次培训,给了我们教师这样的机会,有完整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们教师这样一个平台,集中学习,同位次的交流和沟通,学员之间的交流撞击出思维火花,互相学习,在反思中进取。特别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反思显得最有价值。而作业的'原创原则,也使大家的表达和思维的深度从艰涩走向了流畅,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积累和整合,也是我们教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梳理和探究,更是我们教师自己的提升和进步。

  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培训只是我们教师个人成长的一个加油站,但培训给了我们相互学习和结识的平台,相信这只是我们交流学习的开始,在今后的教学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敖汉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新课改培训总结4

  今年暑假期间,我参加了甘肃省新课改新教材培训。我想新课程教学实践首先要从新课程理念更新做起,因此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课改实践中,从实践中总结新形势下的教学经验,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依据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我在理念方面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收获:

  一、在教材编写上遵循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指导思想。

  《新课标》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做到尊重差异、发展个性、鼓励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牢牢抓住这个主导思想,语文教学的根本要落实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来。

  二、这套新教材打破了以往的编排模式。

  全套教科书分必修和选修两个系列。必修教科书按五个模块设计,每个模块为一册,共五册。每个模块学半学期,高一完成前四个模块,高二第一学期的前半段就要学完第五模块,也就是说必修课占高中三年的1.25学年。选修课教科书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编写,共15册。

  三、为了适应这套新教材,转变观念仍是关键。

  守正出新是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新”体现在鲜明的时代性,这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也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注重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例新是新教材“新”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读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课本是点,读本是面,我们须下大力气备课本、备读本,把读本分门别类的和课本相对应,做到课本、读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阅读和写作分开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写作要遵循创作的规律,采用阶梯式的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让学生一步一个阶梯的在作文之路上成长,而不是在高一、二就是文体不限的高考式作文训练。

  四、语文教学要淡化“语文知识”和机械训练,突出言语实践活动

  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语文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而所谓“语文知识”,又大多停留于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等表态的知识层面。以学科为体系、知识为中心,必然会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并导致对知识烦琐的分析和机械的训练,实践证明它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只需要传授,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教育主体的可能。因为这种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承认知识的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

  语文教学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是语法学、修辞学、文艺学的基础知识,但并不必然构成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实践和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而且,即使是真正的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全在于应用,在于用知识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去促进人的发展。叶圣陶先生主张“要让学生把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在生活中能随时运用”,“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言的好习惯”。因此,学习知识,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有很大的不一样。其他课,比如物理、化学,学知识本身就是目的;而语文课,学知识的目的却指归在能力和素养上,语文知识本身是为语文能力和语言素养服务的。从实际工作方面来说,淡化语文知识,也有利于促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文能力上。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形式上看,新课程的确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淡化的只是充斥于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预示着今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将一改旧套,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毫无疑问,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五、语文教学要关注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是哲学上的“扬弃”,即需要继承和吸收传统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字词的教学到阅读、写作教学,其基本经验在新课程中都有所反映。如汉字教学,传统做法是针对汉字的象形──表意特点进行的;新课程则强调“体现汉字的特点,做到形音义相结合”,把汉字“形”的位置置于最前面。而且,汉语拼音只被定位在“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这是符合汉字识字规律的。又如阅读教学,传统经验是重感悟,故强调“熟读精思”;重积淀,故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故强调博览群书。这些宝贵的经验在新课程中反映得尤其充分。再如写作,传统经验提倡抒发性灵,故主张“先放后收”、“多就少改”;重文字凝炼、韵律和谐,故讲究炼字、炼句;重语言熏陶,故强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重整体思路,故强调谋篇立意。这些好的经验,新课程也都注意了吸收。总之,吸收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无论对于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还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作格,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六、抓住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广大语文教师应抓住契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形式各异的激励办法和开展各项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再到一册书,都要匠心独运的设计一定的检验学习效果、推动学习动力的办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代的进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手段和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师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扩大语文外延。

  七、语文教学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研究性学习。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似乎更为适宜。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势必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尤其是其中的研究性学习。这种活动有利于个性化的教学,有利于跨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八、运用“拿来主义”,大胆取舍。

  对于新教材我们也应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自己拿来”,大胆取舍。课本上的篇目可以不讲,读本上的篇目可以精讲。另外,为新教材配置的新教参的可操作性差了,而是提供了尽可能多的参考资料,面对那些纷繁的资料,我们也必须采用“拿来主义”。

  九、语文课程评价要重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证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认知,而且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新课程十分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把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以“过程与方法”构建教材体系,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克服片面追求结论,忽视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忽视探究的倾向。

新课改培训总结5

   一、《燕子》

  1.第一自然段写了: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写了:春之美和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第三自然段写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第四自然段写了:燕子休息时的优美姿态。

  2.文中几个用得好的字:“掠”、“沾”体现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痕”体现了电线的细。

  3.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答:电线很细又并列排列。

  4.为什么说“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答:因为电线像五线谱,休息时的燕子像音符。

  5.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燕子以及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燕子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古诗两首》

  1.《咏柳》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的柳叶和柳条的描写,赞美了春天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咏柳》翻译: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像是用碧玉打扮过一样。很多的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叶子是谁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呀。

  3.妆:打扮。绦:丝带。

  4.《春日》作者是南宋诗人朱熹。《春日》写作者在春日里游玩看到无限的春光,赞美了春天,也指出了“东风”是春天的源头的这个道理。

  5.《春日》翻译:好日子去泗水游玩,那里的风光无限,一时间许多新奇的景色映入眼帘。随意都可以见到东风,但是要真正认识它,还要在万紫千红以后。

  6.胜日:好日子。寻芳:游玩。无边:无限。光景:风光景物。等闲:随意。

  三、《荷花》

  1.课文主题:本文描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与荷花融为一体、沉浸在荷花美景中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 文中用得好的字:“冒”: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荷花的生机勃勃和顽强的生命力。

  3.为什么说“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答:我沉浸在荷花美景中,被荷花的美陶醉了。

  四、《珍珠泉》

  1.“珍珠泉”得名的缘故:潭底冒出的水泡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的,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

  五、《翠鸟》

  1.第一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外形。第二、三自然段写了:翠鸟的叫声及捕捉猎物时的动作敏捷。第

  四、五自然段写了:我们很喜欢翠鸟,但听了老渔翁的话并没有“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答:“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文中用得好的字:第三自然段的“蹬”: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翠鸟的动作敏捷。

  4.把文中翠鸟的“鸣声”换成“叫声”行吗?答:“鸣声”和“叫声”都可以指鸟叫,但“鸣声”更准确,还含有感情色彩。

  5.文中第五自然段“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为什么“我们的脸有些发红”?答:因为听了老渔翁的话使我们知道了,我们虽然很喜爱翠鸟,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喜爱而使翠鸟失去自由。

  6.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对翠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六、《燕子专列》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瑞士政府和当地居民救援燕子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2.为什么说瑞士政府作了一个很了不起的决定?答:因为政府通常做的决定都是有关国家大事的。

  3.第三自然段,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从划线的字你能体会到什么?答:“纷纷”体现了救援燕子的人多、“四处”体现了人们救援燕子决心和积极程度、“冒着”“顶着”“踏着”三个动词体现了当地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人们为救援燕子无所畏惧的品质。

  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小村庄的毁灭,揭示了人们不能乱砍乱伐树木,因为树木可以阻挡洪水的袭击。进而告诉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一年年,一代代”和“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说明了什么?答:“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了人们砍伐树木的时间之长,“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说明了人们砍伐树木的程度之严重。

  八、《路旁的橡树》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自觉保护橡树的'故事,赞扬了他们对一草一木的珍惜及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

  2.第三自然段工人们为什么停下来?答:因为橡树挡住了筑路工程,工人们想保护橡树但又不知道工程师的意见。

  3.工程师叹了口气,为什么?答:因为筑路计划不能轻易被改变,但工程师也想保护橡树。

  4.工人们也叹了口气,为什么?答:因为听到工程师的叹气声,工人们为橡树担心。

  5.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答:人们对工程师和工人们的行为表示认同和赞赏,工程师和工人们受到了人们的尊重。

  九、《寓言两则》

  1.《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以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寓言:一个人做

  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南辕北辙》 :一个人本来要去南边,却驾车北行的故事。寓言:有些人的行动和目标是相反的,他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就越远。

  十、《惊弓之鸟》

  1.课文主题:本人通过写更羸在一次打猎时,见到一只边飞边鸣叫的大雁,他只拉了下弓大雁就从空中掉下来的故事。“惊弓之鸟”告诉我们: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严密推理的思维方法。

  2.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么一步一步作出来的?答:作出的判断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他观察到“大雁飞的慢,叫声悲惨”,然后分析大雁飞得慢,叫声悲惨的原因是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愈合,而且落群。

  十一、《画杨桃》

  1.课文主题:本文写了作者在图画课上遵照父亲平常对他的叮嘱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通过这件事也教育大家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样的故事。从而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不能凭空想像,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

  十二、《想别人没想到的》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比谁画的骆驼多的故事,说明了创新思维很重要,只有大胆想象、独辟蹊径,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2.为什么画师称赞的是小徒弟?答:因为大徒弟、二徒弟虽然画得多,但毕竟有限,而小徒弟看似只画了两只骆驼,但他给人留出了丰富的想像空间。小徒弟具有创新思维,想了别人没想到的,所以受到了称赞。

  十三、《和时间赛跑》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作者从外祖母去世这件事知道时间一去不返,并和时间赛跑的故事。文章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返,只有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才会成功。

  2.“我”明知道跑不过时间,又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呢?答:我跑不过时间是因为时间流逝的太快,但只要“我”可以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做完每件事就是和时间赛跑。赢得时间,也就意味着成功。

  十四、《检阅》

  1.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儿童队的队员在国庆检阅时没有歧视拄拐少年博莱克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歧视残疾人,要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

  2.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答:“这个小伙子真棒”是观众对博莱克的自信、自强的赞扬。“这些小伙子真棒”是观众对儿童队队员不歧视残疾人,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的高尚心灵的赞扬。

新课改培训总结6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就必须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中国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爱训老师认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

  新课改的趋势

  受训老师总结出,新课改要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改革过分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改革课程结构门类过多、整齐划一,缺乏统整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改革过分注重经典内容、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的偏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偏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

  9、课程评价如何进行,必须明确的是,课程评价总是具体的,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改变以往考试结果定终身的弊端。

  新型的学习方式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培训总结7

  经过为期十天的新课改培训,受益匪浅,从中认识到新课改的创新之处。其中就新课改中的学生观浅谈一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语文开放题教学。

  随着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新教材的认识,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教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等。下面就这十天来对新课改的认识,谈一谈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该怎么做。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比如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一篇文章,按照传统的讲法就是把第一段当中的修辞——讳饰和两个对于将一下,把课文的字词字音讲解一番。学生听了没有新意,而且海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那么学生在学了这一篇课文后就觉得这篇课文没有讲什么。但在新课程改革当中,讲法就完全不一样了,老师主要是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中,引导学生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贡献,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在挚友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怀念与不忍。这样的话,课堂的主动权就在学生手中。那么学生提出的疑问大家一起来解答,这样学生既又足够的空间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因此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语文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一篇小说,不仅仅是放个电影让学生看一看就罢了,新课改中,我们可以截取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作为一个剧本,让学生自导自演,切身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上几点是通过这十天的培训得出的一点感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检验。

新课改培训总结8

  时间如白驹过隙,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在这紧张有序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中,通过观看视频、发表评论、撰写文章、参与在线讨论,我深深的感受到新课改对教师提的要求更高;也深深的明白了“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更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接下来本人就结合这些天来的新课改培训和教材培训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培训,一线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在以后的教学中知道如何去施教,我认为教师施教的基本要素有:①核心知识,也就是每节课包含了哪些知识点?其核心问题是什么?可培养哪些学习能力?②就每节课的核心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怎样的程度。教师在分析和研究以上二个要素的基础上,再去考虑其它各要素的问题:③所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有怎样的联系?④用怎样的探究方式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以上核心问题?⑤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去渗透学科思想、学习方法?⑥在落实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如何较大程度地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⑦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有否必要拓展有关知识?你拓展这些知识的用意是什么?⑧课后要反思,学生还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应该编选怎样的习题可帮助同学们达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相关能力的目的。以上8个要素的准确把握是关系到用好新教材和具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关键,而其中的前4个要素,往往受旧的观念、老教材和各种教辅资料的影响惯性较大,在此,有必要作些强调:

  1.准确把握好新教材知识的深广度

  首先,现在的高中生脑子里已没有了“语文”学科的概念,语文知识不成体系;其次,新课程的认知性和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在必修模块教学中,基本处于中、低级水平,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必须按照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严格控制必修课程知识内容的深广度,排除原教材知识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影响,细心地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目标的达成,千万不能一步到位,务必要通过多次的学习,螺旋上升,逐步实现。超前超标,一竿子到底,一方面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会造成课时紧张,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一定要牢记,在选择教学素材,拓展教学内容时,要反思三点:①是否核心知识?②你班里的学生能否接受?③最终能否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准确把握好评价度

  所谓把握好评价度就是要要依据课标和新教材来精编、精选课外习题,出好考试卷。由于教学资料市场管理混乱,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和编者改头换面的功夫实在了得,现在新课程的教辅资料多得很,但大多是偏难、偏繁、偏旧,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我建议各位教师都要精选和自编习题。教师和学生千万不能被课外习题牵着鼻子走,“劳命伤财”的事还是不做为好。

  3.正确处理语文学科知识,改变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里有许多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主题和学习素材,它们是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通常会出现一些不属于该节课的核心知识,并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相符的学习内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不能太过于关注细节,不能随意扩展或者“一步到位”。

  4.注重实践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探究过程的体验。

  高中语文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相比,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管理、考试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要不断的更新自己教育观念和知识体系,及时补充新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整合,更需要调整自己原有教学思路和方法,是自己的教学节奏适应新的教育形式。新课程在教材的取材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体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教材采取模块式教学,分选修和必修两类,采取学分制,因此新课程表现出模块化、多元化和层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以三条内容线索来支撑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实,体现知识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高视点、大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地传授知识和方法,将语文知识溶解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再结晶出来。

  语文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有效地选取和组织素材,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掌握好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上的深广度,充分有效地体现新课程教学设计上的功能与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关注课标与教材的联系,关注教学素材选取与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情做出不同的处理,从整体上把握其共性与核心观念的形成。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学思路必须要清晰,从实际生活引课,设计一连串驱动性问题,探究式的实验辅导教学,遵循学生认知上的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思维方式方法的.形成,重点落在学生能力的提升上。

  在专家们细心的讲解和指导下,老师们结合辅导老师对我们的作业在细致耐心的审阅、批改后作出的详细的、一针见血的批示,以及自身的教学特点做了很多独特使用的教学设计,部分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分析得到了辅导老师甚至课程专家们较高的评价,这无疑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需要全员参与。认识到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十多天的培训,即将过去,但他却像一场及时雨,给我们这些渴望课改的老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对改革的期望,给每一位即将投身新课程教学的老师们充满了电,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满怀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新课程。这次新课程改革远程培训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学习我们不仅还熟悉了新教材教法,更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新换代。让我们每位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尽管改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但对于我们来说,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坚定了改革的方向,更增强了改革的信心,无论困难多大,我们都将坚持不懈,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广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一轮高中语文课改的大幕已经展开,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新课改之路刚刚起步,不会一路坦途,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扎实的推进,将我们的教育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习是我们终身的课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事业成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同样的课标、同样的主题,不同编写者写出了不同的教材,这就是创新。教学是艺术,艺术在于创新。愿我们所有的教师在刚开发的“新课程”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各显其能,再创辉煌!

  阶段性的学习和培训即将结束,但新的学习序幕才刚刚拉开,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和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这正在到来的改革浪潮之中去吧!

  在新课改的征途上,上下而求索!

新课改培训总结9

  新课程改革是新的环境下对师生提出的一个共同课题。通过培训收获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初步认识

  1、现行教材的特点

  现行教材与以前教材相比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学生学生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化学课程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个层次,因而体现出它的层次性。另外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还体现出了多样性,其表现为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八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必修1、必修2,这是两个必修模块,然后六个选修模块分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怎样看待这一课程结构,

  2、正确树立高中化学课程理念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

  二、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1、必须认识课程模块的教学功能化学1→承上启下

  概括初中化学的知识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探究过程为学习后续模块奠定基础化学与技术→技术素养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关系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拓展化学实用性知识强化学生的技术意识

  2、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1)树立新的课程意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2)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式。

  (3)运用全新评价理念,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4)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5)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人人争做学生满意的化学老师。

  3、学生学习方式将多样化

  问题讨论: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解疑信息加工:从多种媒体和场所获取知识并整合方案设计:针对不同任务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共同配合,互相交流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由排排坐改为团团坐

  实验探究:体验探究过程,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调查咨询: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和科技的关系反思评价:反思、调整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成果

  4、构建师生的和谐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效应及质量

  教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片面强调教师的传授功能,在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是非的唯一裁判。教与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动的,学生总是被动的。课堂上,总是教师为中心,学生为附庸,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师生关系停留在一种不平等的情感之中,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没有考虑学生个人对知识理解的情感态度。严重制约着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平等、互相探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对新课改理论的学习,结合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学生个体共性与差异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其实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非常希望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如果仅是给出唯一标准,首先,不利于学生特点的发展;其次,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调整。因此,如能以一种平静对等的探讨方式,是非常有利的。我想师生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的构建恰恰需要我们教师多一些思考,尤其对学生多一些考虑。教师应该始终站在成人的高度,尽量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

  5、改革教学手段,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改的实践中还特别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创设情境,讲故事、小品、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新鲜感和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所教之知识更加直接形象,扩大了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6、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结合新课程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知识。对STS的认识水平扩大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水平。

  三、对新课程的几点困惑

  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走样?考试评价能否作相应改革?教师需要怎样的专业支持?如何摆脱传统的教学思维?四: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1)从蜡烛型教师转向到充电型教师:旧教材的知识的旧、窄,决定了精通某些知识并能传授给他人就可以做教师,教师的知识越教越深,越教越少,就象蜡烛的光是一点点地灭下来,最后就全灭了。新教材的新、宽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发展,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许多知识是无法言传的,所以教师自己要不断地提高,要不断地充电,即照亮学生,还要更新自己,完成从蜡烛型教师向充电型教师的转化。

  (2)从权威型教师转向研究型教师:旧教材的学术性、严密性、系统性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硬性规定,决定了教师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严格控制每一个教学环节,按照预先准备的教案,严格的按照教材一环扣一环的进行教学,无形的树立了教师的权威性,新教材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教材出发,教材只是参考,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我们可以参考,不符合的我们可以完善或者改变教材,甚至自己设计。这就要求我们静下心来,首先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怎样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其次要认真研习教材。所以教师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完成从权威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五:对今后教学改进和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1、抓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1)如果认真分析初高中的教材,发现不少知识是脱节的,如在初中并没有酸碱盐的概念,在高一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突然出现要求辨别哪些是酸碱盐的题型,学生无从作答;

  (2)因为应试的需要,而且初中化学周期短,初中的教学与高中的教学在方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别,初中的老师对很重要的知识要求学生背诵要点,并没有使学生从根本上真正去理解知识。例如闻气体叫“招气入鼻”,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把酒精灯概括为“迟到早退”把氢气概括为“早出晚归”等等;进入高中学生照样将这些“形象化”语言答在试题中,结果只能是零分。初中的有些陋习实际上对高中的教学起了阻碍作用,从而使学生在高一时期就出现过早的分化。要搞好抓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应该做到:(1)高一全体教师要利用假期时间集体学习初三和高一必修的教材,找出所有脱节的知识点,编写成教学案,在假期或新高一的前两周进行知衔接的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强化训练。

  (2)对初中的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和不规范的化学用语和实验用语全部找出来,进行强行纠正。

  2、教学案和教学过程要设计具体化,精心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在教学案的编写中要设计预习导学、典型例题、问题探究和随堂巩固等学习步骤。教学案的编写要有计划的组织实施,实行“三级备课制度”即提前两周有两位四类教师先备课,形成初稿,分发给组内教师进行讨论,进行二次备课,严格把关,坚决把深、难、偏的题目和边缘知识点删除,使80%的学生通过预习能正确完成预习导学、典型例题、问题探究的部分,切实使学生体会到通过预习二达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在教学案的使用上,要求学生先做后批改,根据批改的情况进行备课,形成上课的思路。教学案中所选的题目要以基础题、书本题、易错题和做过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主,适当选择部分开放题、应用题、拓宽题和高考题,这些题型不准以原题出现,要进行改造,设置台阶。以便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驾驶要在分析学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与主题,从而引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展开。

  3、加强解答题的规范性:学生解答题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如怎样鉴别NaCl和NaNO3两瓶溶液,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题目,学生却答成“加AgNO3”结果肯定是零分。就其原因:表面上是答题不规范,偷工减料,实际上是并没有搞清化学原理,长期以往,学生将会养成不看书、不预习,凭经验或凭猜测答题,严重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对待类似的现象要强行纠正,动真碰硬。

  4、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化学课上经常出现学生说话词不答意,五个字以上的话的表述非常困难的情况。例如“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克每摩尔”,不少学生要说出象这样类似的话非常困难,化学用语、实验用语、概念、定理的复述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教师对一些常见的用语用词一定要让学生说,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决不包办代替,也不能出现学生说半句后说不上来老师接着说的现象。

新课改培训总结10

  期末考试结束后,我校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课改培训,经过三天紧张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改有了全新的认识,思想意识上有了极大的震动的转变,现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

  通过参加这次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程理念。我们课堂教学的构建,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置,课堂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在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我们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学校要求年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0节,通过与老师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转变了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我要把这些学到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

  三、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创设和谐课堂气氛,转变师生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这次培训使我懂得: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本学期开始,我校实行了电子备课,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课程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设计,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对课程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新课改培训总结11

  这两天听了专家的精采演讲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认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和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培训总结12

  20xx年全国普通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我校共有109位教师参加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等13个科目的培训,通过高一、高二两个阶段的培训,大多数教师都按时完成了培训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培训小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

  为了搞好这次新课改培训,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由李勇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由教务处具体安排实施。在我校当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按照上级要求配置电脑、摄像头、耳麦、投影仪等设备。每天坚持有一名校领导深入培训现场与老师共同学习交流,确保了这次培训的实施和培训的效果。

  为保证对教师网上学习质量的监控和督促,我校专门指定教务处主任张彦岭具体负责培训的组织,三名教师全天负责学校培训网络和计算机的正常运转。

  二、强化措施,确保效果

  1、安排培训地点,维修电扇,为老师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多次检测网络,遇到相关问题及时与上级管理员联系,保证学习培训当中网络畅通。

  3、全员培训。要求全体老师都参加两个阶段的培训,为今后新课改的实施提前做好准备。为保证每名教师都能按时按要求参加培训,我们实行了签到制,每天由专人负责考勤,我校教师按时按要求参训率达到100%。

  4、以学科为单位成立培训小组,教研组长为培训小组长,要求所有参训教师集中在学校多媒体教室统一学习,相互讨论,共同提高。

  5、为了提高培训质量,每半天培训结束由培训组长布置作业,要求本科教师回家上网查询学习有关新课改的内容,完成作业并交教务处。

  三、收获颇多,效果斐然

  1、改变了原有的教育观念

  在培训中了解到国外基础教育的现状,尤其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的基础教育现状,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差距,如教材陈旧、方法古板、对学生统得过死等弊端,懂得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学习,认识到三维目标和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联系实际等新型的教学观念能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陶冶他们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爱自然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比如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能培养学生的`生产和环保意识。

  2、学到了适用的教学方法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探究式教学法。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这种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面貌。新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但是部分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可以用的。不过在利用讲授法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动手,动脑的时间。学生已经理解的,教师就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领悟,让学生真正弄懂;学生实在不懂的地方,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但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我也学到了对学生的合理评价方法,这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评价。老师对学生要多鼓励,站在学生的角度,制作出符合学生成长的量规,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3、树立了不断学习的决心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课改后的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所以老师应具备先进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智慧,只靠原有的旧知识是不能胜任的。每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觉醒,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有效,使国家的教育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教育都在进行适应性、前瞻性的改革,将教育改革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中,与发达国家的教育接轨是必然的趋势,也是明智之举。

  4、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每位老师都流露出积极、向上的心态。我认为这种心态对我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特别是高二老师在09-10学年新课改教学进行了一年实践的基础上,在培训当中有针对性,收获更大,体会更深,并和其他年级的老师进行探讨。新的教学目标和理念,在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是有一定困难的:内容的不同,学生状况的不同,就不会有现成的教学方法可用,所谓的万事开头难。但是,战胜困难是可能的,具体而言,有三重保障: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网上沟通。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的方法,研究、探索教和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然后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的规划。在集体备课中,每位老师应先独立的拿出教学设计,然后经过讨论找出优点和缺点,最后形成统一的教案,进行统一的教学。最后,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通过博客的生物教师群,交流共享优秀教案和优秀资源,充分利用外脑而放大自己。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各科培训时间有限,只限于实时观看很多内容不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希望能随时下载观看学习。

  2、建议省、市教育部门多组织新课改内容的培训,特别是请一线教师讲新课改体会并上示范课。

  3、建议省、市教育部门组织高中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去实行新课改的学校参观学习,学习新课改具体的操作手段。

  4、希望省、市教育部门尽快出台具体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与新课改的高考革方案。

新课改培训总结13

  20xx年8月2-10日,夏日炎炎,我参加了甘肃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学习培训。在培训中认真观看视频辅导,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把每次作业都当做一次反思,把每次反思的成果以文章形式发表,把反思中遇到的问题以主题帖或班级互动的形式发表。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领会,尤其是对新教材中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实施心里大致有了个底,对即将开始的新高考模式及应对策略也有了一个良好的期待。结合本人学习实际,现对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更新思想,较好地理解和把握了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依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新的课程标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是新课改的旗帜、方向。搞好新一轮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树立课标意识。同时也启发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更新思路,不能再沿用老一套。

  二、全面认识了将要实施的.新课程,较快地较好地认识了解了新教材,理清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材的编写思路、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方法策略及主要特点。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新教材具有较强的引领教学的功能。只有熟悉把握新教材,才能正确使用教材,发挥教材引领教学的功能。

  三、通过学习观摩新课程课堂实录,听专家评课议课,揣摩、体会了新的教学路子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在今后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新路,有了一定的思路路,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

  四、通过培训认识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高中政治思想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而新课程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通过培训认识到在新课程教学中要确立“创新”意识。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打破教学思维定势,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现成观点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转变。创新品质所需要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问题意识,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怀疑、争论。因为出错是创新的前奏,怀疑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争论是创新观点产生的加速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怀疑、引导学生争论,鼓励学生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六、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有一定的意义。但我们也要明确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多媒体不宜喧宾夺主,舍本求末。

  总之,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走好新的课改之路,必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系统把握课程标准;寓新理念于课堂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必须注重学习策略的研究。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生活变化多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将层出不穷。改革的过程是复杂的,也是坎坷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思想上的阵痛和新生。但我相信,这个改革方向是大势所趋,创新的课堂教学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培训是辛苦的,学习也是辛劳的,但学有所得,值!

【新课改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新课改培训总结08-12

新课改培训总结模板12-02

高中新课改培训总结03-10

新课改培训总结15篇08-12

新课改培训工作总结11-12

新课改培训总结(15篇)11-12

新课改培训心得06-29

新课改培训总结(集合15篇)11-12

新课改培训总结(通用21篇)11-15

高中语文新课改培训总结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