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

时间:2022-10-19 09:08:53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通用9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通用9篇)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1

  参加xx省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几个月来,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收获了很多。重新审视语文新课程标准,了解了“修订版”课标的特点、定位、方向,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感谢远程研修,提供了一次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不足的机会;通过学习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反思可以更好的理解教学的真谛。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2

  一、培训的总体情况

  1.饮食住宿

  饮食住宿安排上人性化,住在学生公寓,每个房间两人,提供了最新的床上用品和基本的日常用品。为了让我们免遭蚊子之扰,还免费为我们提供了蚊香。在饮食上也考虑得比较周到,虽然学员来自于四面八方,不能完全顾及各地的实际情况,但是在种类上还是尽量考虑了各个地方的要求,由专门的高级厨师为我们准备伙食,每天的种类还不断调整,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我们既能充分地品尝到河南饭菜的特色,又不至于完全不能适应。非常重要的是,无论是在教学大楼、还是宿舍,或者报告厅,培训机构都为我们准备了无线网络,这为我们查阅资料、完成作业、撰写论文等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2.培训的内容

  培训内容的安排是很系统和详实的。既有从宏观层面上对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创新活动、创新大赛的系统介绍和报告,例如安琦教授的报告“关于青少年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叶佩玉教授的报告“创新教育对教师的挑战与要求”,周萌昌教授的报告“艺术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报告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了解到了创新大赛的要求、特色,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深切地体会到了教师自身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又有从学科角度为我们展示学科研究动态的报告,例如我们化学2班叶蕴华教授为我们作的“化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既使我们充分了解了本学科的研究进展,又为我们研究创新指明了方向;更有整个课题研究过程的具体指导,从如何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到最后的论文答辩和评价,通过这些学习内容,我们充分了解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及在这些环节中的原则、要求和注意事项。

  3.培训的形式

  培训的形式是生动灵活和丰富的。从专家讲座、专家的指导到教师的互动,到论文、心得、总结,讨论、报告、模拟答辩,各种各样的形式让我们切身地体验了研究的整个过程,也在体验中提高了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辅导能力。例如,关于如何选题的环节中,我们班的指导老师叶教授在讲授了选题的几个原则和注意事项后,给出了一些现成的选题让大家讨论,然后要求各组分别提供一个选题,再集体讨论。讨论过程是非常激烈的,每个小组提出选取的题目后,其他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不断地从各个角度提出肯定、质疑、建议等。组员们的积极性非常的高,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最后是叶教授的点评,点评得非常的到位和精彩,将我们的讨论最后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通过亲自参与选题、讨论,通过各个组员的发言、专家的点评,我们都得到了不少的启示,思维的碰撞总是能产生很多思想的火花的。

  二、培训的收获

  从培训的专家身上感受到了人格的魅力,科学的魅力,研究的魅力。我们化学2班的指导专家是来自北京大学的博导叶蕴华教授和她的先生兼同事李宣文教授,两位教授都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这些天持续的培训学习连我们年轻教师都觉得有些疲惫,就更别提两老了。虽然年纪已大,但是叶教授在指导我们的过程中始终是非常认真负责,非常投入,上课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她总是积极参与我们的讨论中,对我们的讨论提出中肯的点评和意见,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地解答。两位老人知识渊博,学问高深,正如他们告诫我们要喜爱化学学科一样,他们对于科学研究始终怀着崇高的热情。叶教授给我们讲她当年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研究条件,给我们讲她现在至今保持的每晚都坚持工作,每天工作都远超过8个小时的生活习惯,给我们讲成功的要素“成功=勤奋+天分+机遇“,告诫我们要勤奋工作,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所有的这些都令我们感动,潜移默化感染着我们。

  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身上感受到了学习的热情,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力量。我们班的学员共来自全国17个省市,在这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学习的六七天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正像霍益萍教授说的那样,我们这一届的学员是历届表现最好的,我没有参加过往届,但是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每一位学员确实是非常认真和投入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次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每次的讨论活动大家都是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时甚至为了一些细节的问题而“争执”不已;每一次的作业大家都认真地对待,为了某个问题,课间休息时间也顾不上,为了完成作业,很多小组晚上加班,或者提前来到课室讨论。几乎每天老师都会布置一项集体作业需要各组一起完成,在每项集体作业中,我们都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集体的智慧,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了我们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从六七天的学习、体验过程中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研究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指导能力。在这次的培训中我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在与他们的交流和讨论中拓展了视野,增长了不少的见识。在学习活动中我也充分地把握机会去参与,例如讨论中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业认真地完成,还代表我们小组进行模拟论文答辩,受到叶老师的好评。这次的学习内容让我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虽然刚刚研究生毕业完不久,对课题的研究我也经历过,但是其中的一些细节仍然是不够注意的。经过这次的全程参与,进一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也进一步提高了指导学生进行科技活动的能力。

  三、对中学创新活动的几点思考

  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具有探究的意识,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活跃的思维,即要让学生有一个会思考的头脑,形成创新的思维习惯。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永远保持其具有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所以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其摸索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指导能力

  优秀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这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知识和进行科学活动指导的能力。从教学到科技创新活动,从课内到课外,使中学教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这要求中学教师平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关注科技的发展,例如经常阅读科技期刊等,要不断汲取最新的科学知识,才能在指导学生选题的时候具有足够的能力;要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知识能力,才能给学生的课题研究作出正确的指导。

  3.学校要有硬件,要有技术支持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要表现出创新性、先进性、学术性等要求,必然在硬件和技术上比一般的教学实验有着更高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工具用具,改善活动条件,是确保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学校应努力整合、利用好一切现有硬件资源,包括学校附近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资源,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

  总得来说,正如“项目孵化”这个名称的涵义所指出的,这次的培训是中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孵化器,是中学教师科技创新指导能力的孵化器。在这次的培训活动中,累并快乐着,忙并充实着,苦并收获着!

  建议:能够提供更多的时间给来自各个省市的化学老师一个交流各校科技创新情况的机会,谈谈科技创新指导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3

  “夜已深,人未眠,网上国培还在线;专家讲,名师谈,网络交流抒己见;学理论,促成长,能力提高很明显;重过程,轻结果,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是我参与国培的切身感悟。国培虽然结束了,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这种“福利”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参培人员,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中品尝着收获的快乐。从专家的理论中,我悟出了自己应该有的修为,让我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去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在研修中我也不断成长。

  虽然一上网可能要到很晚,但是,能从中吸取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还是让我乐此不疲——累并快乐着!在这次国培学习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还是能合理利用时间,提醒自己按时上网学习,我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但从专家学者的精辟论断中取经,更要向奋斗在同一战线上的同仁学习。和大家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国培这个平台真正架起了我与同行沟通和友谊的桥梁…… 自参加培训以来,我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来,在学习中能携专家之所长,补己之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作为班级群管理员,我也能借助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学员交流,并且能协助辅导教师帮学员答难解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活跃分子。国培给我们这些本不相识的同行架起了交流的平台,给大家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看了一篇又一篇发自肺腑的研修日志,和他们一起分享着学习的快乐;在一次次的论坛交流中,我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也找到了共性问题,论坛让我们的教育难题有了倾诉的平台。每次发表论坛时,我都会字斟句酌,尽量把自己的问题阐述清楚,有时只想一吐为快,没想到我的问题,会和大家产生共鸣,同行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阐明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教育实例告诉我怎么做,给我指点迷津,让我豁然开朗。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收获了参与的快乐。每一篇研修日志都记载着我点滴的进步和学习历程。

  同样,我也会认真揣摩每个人的问题,尽己所能,言简意赅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多数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做法,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同行有所借鉴。也许我的做法不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只要能帮他们抛砖引玉,旁征博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心足矣。就这样,每次进入论坛我都会留意大家又有什么高见,能和大家“资源共享”,让我如遇知己。就这样,我们交流着,学习着,我们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在反思中提高,在总结中提升,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养。 参加培训就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能把专家的理论、名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教案,不断反思,并把自己的研修所得拿到平台上来与大家交流共勉。平时我更乐于把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感悟写到自己的博客中去,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这将是我教学中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我的博客已经10级。

  在学习中,我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无论是在课型的设计上,对文本的把握上,亦或是对学生的了解上,或者是方法选择上,专家名师们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看到了差距,我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会以名师为榜样,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了解每一个学生,认真钻研教法,争取让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感谢国培这个平台,让我们教育同行在交流中彼此增进了友谊,打开了教育思路。经历国培,感悟国培,让我们满载国培的收获,尽享收获的喜悦。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我要说 “牵手国培,任重道远”。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4

  在阳光和煦、槐花飘香的五月,我参加了xx省的“省培计划”xx市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至今,已进入暑夏,培训亦将接近尾声,回顾近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可谓感悟深刻、获益良多。

  第一、通过对认知、情感和心理问题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生涯有了新认识

  从踏上农村讲台的那一刻起我就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我深知,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不是一番风顺的,总会遇到风浪、险滩和礁石,在这一成长旅途中多会出现情感和心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具有良好的身心状态对教学而言又是何等的重要!所幸,“省培计划”深知我心,开篇推出公开课,讲解《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教师情感问题的自我调适》和《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通过穿插案例对问题表现进行诊断,问题成因展开分析,更重要的是讲解自我调适的方法。理论深入浅出,方法具体可行。即提升了我的教育理论素养、又指导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获益匪浅。

  第二、通过对师德修养理论的系统、深化学习,让我对师德修养有了新的感悟

  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

  基础;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又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和保障;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更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和归宿。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和教书育人三者统一于师德修养的有机整体。作为教师,首先要带着一颗心来,要全身心的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这是让教学生永不枯竭、永葆生机的的心灵源泉;为人师表则要求教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最近,“最美教师”张丽莉舍身忘己,救护学生的善举彰显了为师者的无私大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模范,是我们新时期为师者的楷模,可亲、可敬、可学!教书育人永远是作为教师的天职。信息网络时代,我们要“活教书”、“教活书”,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更应是新知的主动获取者。通过我们的双肩,托起明天的太阳,让学生站得更高、望的更远,走的更加坚定有力!

  第三、通过对专业教学知识的学习,教学业务能力的有了一个新飞跃

  作为教师要学会开发教学资源,就地取材,因材施教,这是使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始终保持鲜活感的源泉。所谓课程资源是我们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只有具有这种业务能力,才会使教育事业永不枯竭、永葆长青、充满生活与时代的鲜活感!

  讲授法是教师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最充分,最有利于调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观点、理论的学习,这种方法具有其它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古往今来的学校教育中,讲授法都是作为一种经济可靠实用常用的教学方法。直至今天,从媒体教授易中天、于丹到教育实践中的一线教师,讲授法都能得到我们的广泛认同。作为教师,一定要把这一方法运用好,发挥到极致,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有些则要点到为止,让学生在“听”中寻求理想的答案,才能领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乐趣。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相互尊重沟通与评价等各种要素。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思路、发展思维、加深认识,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东西,把单调的理论说教变成生动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体会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5

  为了更好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丰富自己的学识,了解国内外最新教育教学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出色地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我参加了教师培训,收获多多。现总结如下。

  一、我20xx年1月~20xx年12月认真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走进新课程》

  全面理解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借助《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学语文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考试指南报》等平台,了解国内外同行们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读《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吸收李镇西《语文教学》的精华,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博览群书,采百家之长,为教育教学所用。在整个学习中,认真研读了各书的全部内容,并作了读书笔记。

  二、学习了《走进新课程》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其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研教改。

  对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教师主宰一切,以教师为主这一观念作了更新转变。现代教育,应边学生为主动,多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这课堂这一阵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校能体会到温暖,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同时应用学校的“一主多辅互动式”教学模式,以主讲教师为主,学生辅导学生,教师辅导学生,课代表辅导小组长,使全体学生、全过程和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最终使我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提高。我通过学习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提炼,结合自身实际,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一些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彻底改变了有侵犯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想法及行为,努力转变自己,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不能有教师主宰一切的理念,应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多样化,要为人师,不做“经”师,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要把我们的教育对象看做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活动的主体,要树立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学生观。还应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教学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三、学习了余映潮老师的相关理论,他认为好课有三个标准。

  1、学生活动充分,不是永远热闹下去的活动,是有深层次思考的活动,有探究,有信息整合。

  2、课堂积累丰富,比如懂得借物喻人这个术语,说明关注了知识的积累,有时候,术语就是能力。

  3、能力训练要到位,读、写、思、分析、表达都要到位。教学的流程要流畅,圆润,不生硬,选好切入点就是教材处理,选点精读要落实,整体把握是前提。

  余老师关于“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两项基本能力”的讲座中提到,第一个能力是研读教材的能力,第二个能力是设计教学的能力。对于教材有六读:细读、精读、深读、活读、美读、变读。对于教学的设计,有这些方面要注意: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训练),教学技术(教材研读的技术、教学设计的技术、课堂实用的技术),教学创意(准备实施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法、新策划),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语言艺术,主问题(能对教学内容牵一发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语言教学(在认知、感受、理解、积累、运用、品析、鉴赏、创造中进行有关语言的教学,多动笔),活动设计。

  余老告诉我们首先要树立两种意识:

  一是文本意识。

  教什么,教文本,说白了就是教教材,教课本,教课文。因为各地中考不在课内选材,教材的作用大打折扣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丢弃了教材、课本、课文,自然就丢弃了教什么了主阵地。课程标准、教材体系、课本结构、课文地位昏昏然,莫相知,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泛滥自然就不足为奇。忽视文本的根源,还在于功利主义毒瘤的肆虐,分分主义根深蒂固。考练大行其道,考练代替了讲析、赏玩、品味、体悟。课堂学生没有活动的充分,语文课自然就没有了语文味。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这么久,这种风气事实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文本应有地位的缺失,使语文课失去了其本有的阵地。

  二是文体意识。

  不知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什么人的鼓吹,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知识。事实上,新课程标准压根就没有提什么“淡化”二字。因为是专家的权威解读,于是就有文体知识的淡化,弱化,以讹传讹,甚至有了完全的否定和抛弃。没有知识基础的支撑,学生还真的没有了文体自觉。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文体,也有不同的教学系统。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有各自的阅读审美价值。不分文体的教学,必然混淆学生的视听。一个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造成“四不像”作文的泛滥。

  我们去读余老师的课例,为什么他的课总是那么异彩纷呈,为什么他的课总是常教常新,就是同一篇课文都能做到不重复。这在全国那么多的特级教师里恐怕也是鲜见的。看他的课堂,感动他的学生那种怡然,那种恬然,那种兴味盎然。这一切,在我看来就是因为余老牢牢地把握住了这样的两种意识。

  余老告诫年轻教师最多的,要上好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读好文本。余老的课例就是一个个解读文本的范例。

  读余老的课例,还为我们回答了另一个问题:教什么,最重要的是用好文本,是不是就不需要拓展了呢?

  显然,这不是矛盾的。教材的处理有一个薄与厚的问题。如果没有“把教材读厚”之功,也许就真没有“把教材教薄”之力了。功夫在课外。读余老的备课案例,你会注意到余老注引的参考文献。例如余老关于《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索引文献资料就多达11种之多,《再别康桥》一课就有13种。如此种种,需要怎样的“苦做”,又需要怎样的“巧做”啊!余老在课堂的操作实践中,他采用课堂微型讲座等形式穿插一些知识小品、读书方法指导,相机而动,丰富多样,与文本相得益彰。教什么,重文本,不囿于文本不拘泥于文本;尊重文本,不随意不拔高,不故弄玄虚,扎扎实实,实实在在。

  教师把教材读厚了,才能更清楚教什么,才能教得精约,才能做到深浅有度,多少相宜。

  四、程良焱老师的报告《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两个水平》,使我懂得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加清楚认识到教师应有的心态:要有追求,也要有淡泊;要有激情,也要有平和。程特的课文教学处理“七发”:截入法、拎线法、撮要法、析例法、剥笋法、逆返法、导练法,让我受益匪浅。他的报告对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本人将继续学习《义务教育法》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教育教学原则和标高,重温《师德规范》,赏析《余映潮教语文》系列,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通讯》、《学语文报》、《考试指南报》等为辅助工具,与同行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努力把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6

  自7月31日至8月12日,历时13天的东平县暑期教师培训终于落下帷幕。作为参与培训的老师,我们这一组辗转8处乡镇,于县城结束,共进行了7场次。培训的这些日子,正值盛夏,酷暑难耐,多数学校没有空调,甚至连风扇都没有。但这培训的热情,也如这夏天的温度一样的火热;这培训的硕果,也如这盛夏的果实一般迷人。

  备课:分享与收获

  自7月中旬接到培训任务,各小组成员便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碰头,并进行了分工,制作了通讯录。我们小组的负责人李玉柱主任建议大家把自己的备课稿和课件发到邮箱,大家互相分享。说实在的,之前,我并没有分享自己的课件的打算,但听了李主任的建议后,我还是做了分享,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分到的内容是《关于导学案》的使用,培训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导学案这一方面,我既没有系统的认知,也缺少丰富的案例,心中颇为为难。有几位同小组的成员去年做过此类内容,便热情地发来了他们的课件。有了这些分享,我的头脑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只是还感觉平淡。这时候,负责《关于班班通》这一内容的李主任也发来了他的课件和讲稿。看了李主任的课件后,我在结构设计上豁然开朗,很快便设计出了自己的提纲,然后发到邮箱,请同仁提意见。

  多数同仁并未给出任何反馈,有的只是“很好”两个字。李主任不只给了详细的回复,提了明确的建议,还提供了他的两篇“关于导学案”的随感。根据李主任随感中的小故事,我为自己的备课找到了开头和结尾。然后,开始制作简案,收集案例等素材,用三天的时间,制作出了课件的初稿。

  课件制作好后,我再次发送到邮箱,请同仁批评指正。李主任在细节方面再次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同时,也上传了他的课件。我首先结合李主任的意见修改了自己的课件,然后,认真学习了李主任的课件,就几个小问题与他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最终也被李主任采纳。

  备课的过程,让我养成了交流与分享的习惯,尽管收到的反馈还很少,但一点点的收获,都值得欣喜,都催人奋进。

  授课:倾诉与聆听

  培训的第一站是州城,组织非常认真,也非常严格。每一场之前都有领导组织点名,每一场也都有领导在现场参与听课,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尽管准备了一个小品作开头,调节老师们的疲惫,但整个过程还是略显沉闷。其中原因,一是自己准备不充分,讲述时不流畅,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天气太过炎热,中午没有午休,老师们也无法提起精神。同时,尽管场所内有空调,但没有一丝凉气,人人脸上都挂满汗珠,手中的扇子也摇个不停,大家都盼着早点结束培训,也早点结束这场煎熬。

  第二站是接山,接山的空调要好用一些,大家不再汗流浃背,上课时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小品不时引发大家的笑声,开始便吸引了老师们的注意力。在剩下的环节中,我吸收了上一场的教训,对一些案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不时引来老师们关注的目光,整个培训的过程感觉轻松、闲适,如话家常,如会好友。当然,中间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开头的小品刚放完,就有两位老师笑翻了水杯,弄了一身水,好在没有烫伤。

  第三站是梯门,梯门中心小学的空调是新安装的,效果也很好。而这一天下午,李主任因开会,把他的培训内容也交给了我,所以我讲了一个下午。因为小品的主演是从梯门转到我校的老师,所以,一开始就接近了和梯门老师的距离,交流的气氛颇为融洽。其中有一位女老师,一边听我倾诉,一边不时地点头。在我有疑问的地方,还总是给我一些肯定的回答,这就好比上课的时候,有目光的交流,有心灵的回应,我的感觉也更为惬意。按规定的时间四点半结束,四点刚到,有的班级已经散场。我便征求老师们的意见,是否结束,老师们对李主任的课件和内容很感兴趣,强烈要求我继续。结束之后,有老师上台拷贝课件,我对她说:“天气这么热,学习了一天,真是辛苦了。”她很诙谐地说道:“一点不辛苦,比在家还舒服。这里有空调,还管饭。”

  第四站是斑鸠店,集合了旧县和斑鸠店的文科老师。旧县的路边,山已被开垦殆尽,石粉厚厚地盖在树叶上,也盖在旧县的粉条上,更盖在了人们的心上……斑鸠店的路途迢远且艰难,一路上重型卡车不断,本来就狭窄的陈山口出水闸排着长长的车队。被大车轧过的路面变得支离破碎,这一路的心情也变得支离破碎起来。这一路的艰辛,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教师的不容易,也从心里由衷地向他们产生出一种敬意。

  第五站是商老庄,这里集合了戴庙乡和商老庄乡的文科老师。去往商老庄的路更为坎坷,有的地方甚至看不到水泥路面。必经之路上,看到南水北调的主要工程——八里湾,新修的水道格外开阔,新修的立交桥如蛟龙饮涧。而旁边,就是破旧的乡间公路,低矮的农家房舍。商老庄中学位于县城的西南边缘,距离梁山县境界10米多,在学校里打电话,信号一会是梁山的,一会是东平的。据说这里的老师有的选择了在梁山县城买房,因为到那里不过10公里,到东平县城却有50公里。该校校园挺大,但办学规模却颇为袖珍,因为地处一隅,学生上学不便,生源流失严重,今年的毕业人数只有70余人。老师也不多,但学习起来也挺认真的。

  第六站是沙河站,位于县域的最难端,是乔羽的祖籍地,姓乔的人也颇多。这里距离县城30余里,中途平坦。最让人意外的是,讲课的时候,该校的'校长跑到了我们所在的班级,完完整整听完了全场。

  第七站是佛山中学,这里汇集了实验中学和佛山中学的文科老师。毕竟是县城学校,报告厅气派,设施一流。同样是盛夏,坐在报告厅里的感觉是凉爽如春。尽管如此,报告的过程很紧张,因为时间很紧张,我以最快的速度说完,还超过了5分钟。原来的同事辉哥说,讲的太快了,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正是我们最需要的感觉。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没有自己独创的理论,更没有最前沿的概念,我们有的,只是一些教学实践,一些教育的思考。所以,这次培训,也可以说不是培训,因为没有理论的灌输,没有概念的阐释,只有来自教育实践的的故事甚至是事故的讲述,只有来自教学生活的思考。一面是倾诉,一面是倾听,如果双方都能感觉到意犹未尽,这正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我们的教育生活同样如此——意犹未尽。

  旅程:交流与探讨

  如果说这次培训是一次旅行,那么这个旅程也充满了快乐,也有满满的收获。因为每人只有一场,而统一坐车前往目的地,大家往往一呆便是一天。一组16人,在这一天又一天的时光里,也渐渐熟络起来。

  在各种闲聊的话题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育儿。来自三实小的陈辉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育儿的经验。尤其是在孩子的阅读方面,她每年都为孩子购买大量的图书,通过交流,为我们这些孩子尚未上小学的家长提供了不少的书单。陈辉老师提供的书单内容非常丰富。有文学类,也有科普类,还有许多有助于孩子发散思维、动手能力、情智培养的优秀图书,让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而和我儿子同龄的黄老师,在自己和孩子的读书单上,竟出现了许多的重叠。她也热情地为了推荐了有助于孩子动手能力提高的图书和玩具。来自四实小的张婷婷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学校的阅览室和操场,在节假日开放,为我们带孩子读书娱乐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来自梯门中心小学的徐霞老师,带来了她编辑的校刊。我们在编辑和版面设计方面进行了交流,我向她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技巧,她都很用心地进行了实践。

  而男同仁们,谈论最多的国内外的时事,高谈阔论,让人大开眼界。来自接山教办的李主任,语言幽默,不时插播一些乡村趣事,放松着大家被酷暑折磨的神经。

  间隙:娱乐与会友

  因为我的每一次培训,都在下午的最后一场,所以上午是有自由时间的,便安排了一次娱乐与会友。

  在去往斑鸠店的路上,有一处洪顶山,山上有茅峪泉,盛夏雨季,山泉涌动,颇为难得。所以,在培训的路上,我半路下车,独自一人去赏泉。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来此处的感觉颇似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的描述,此处“水犹清冽”,尤其是一林荫小路,让人心静神怡。虽然“其境过清”,但我是很想久居的。这一次,我打算在山上独坐一上午,让自己的心再次贴近一下柳宗元。

  山下的路很长,走了一半,我的汗就止不住了。好不容易到了山脚,却不见流水淙淙。再次走到茅峪泉,水还是很清冽,却没有找到“悄怆幽邃”的感觉。掬一捧清水,倒是生出一丝凉意。

  此时游玩,还有一会友的安排。网友妙不可言,是一位年轻教师,在斑鸠店小学教数学。在QQ上,她经常就一些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向我请教,我也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她,鼓励她。同时,我也结合自己这几年在读书、合作方面取得的经验,向她介绍,希望她能通过读书尽快成长起来。此次到斑鸠店培训,我准备了一本书和一本刊物送给她。没想到,她是理科,在旧县培训,我便借游玩的机会请她来山下,把书送给她。

  她顶着烈日来到山下,我又有些后悔,这么热的天,我又何必折磨,还不如让人把书捎给她简单。但见面之后,又聊了一个多小时,仍然谈兴十足。

  妙不可言参加工作不过三年,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开始寻求主动成长,这是多么难得呀。遗憾的是,她身处乡村小学,条件非常有限。但好在有网络,有网络就有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为成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空间,我鼓励她现在出发,去寻找一点教育生活的乐趣。

  路漫漫,意绵绵,回头看看,这盛夏的旅程,已悄然结束,细细盘点,这盛夏的果实,也悄然挂满了枝头。培训结束的当晚,风雨交加,过后,气温略有下降。是夜,甜甜入睡。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7

  20xx年3月12日—3月16日,作为龙文教育武汉二七校区的一员,我有幸参加了华中地区首届培训教研会。在这短短5天的时间里,我们完成了一系列军事化的训练,并听取了龙文教育集团全国各分校校长的精彩演说。在此期间,既磨练了意志,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获益匪浅。下面就这次培训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及本校区的相关现状,做一次总结汇报和相关整改计划。

  此次培训主要围绕军事训练和理论讲解两大部分进行。很明显,拓展训练的目的重在加强对我们意志力以及时间观念和执行力方面的提高,而理论讲解这一部分又分为对个人自身能力的培养、团队建设以及校区教学、咨询、市场的提高等三大部分。

  关于自身能力与人格魅力方面

  上海的李波校长在《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课题上,首先就讲到了“无畏”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要有超强的自信。这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缺点,然后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工作得到成功;其次介绍了对立——统一理论,在“简单”、“粗暴”的对立中,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而后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思想上的沟通达成统一,从而打造一个真正和谐的校区;最后李校长告诉我们需要同其他校区进行PK,通过竞争激励自己和团队,以求把整个团队的能量发挥到极致。

  集团副总裁田家熊通过自己在龙文的传奇经历分享了《如何把你的名字变成品牌》。田总讲到:思路决定出路,我们一定要趋利避害,多说自己要怎么做,少说不能怎么做。这就要求龙文的男士们和女士们一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来,从而使自身的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和提升。在价值公式中(价值=人格*能力*勤奋),田总告诉我们:大家的能力在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勤奋、勤奋、再勤奋,抱着一份吃亏是福的心态去努力工作,最后使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另外,在团队内部,成员之间要性格互补,加强协作,发挥每一个人的优点,使团队的力量得到放大。并且在团队内部一定要有忠诚、能力、互补、协作、奉献、服务和坚持的团队精神。

  结合自身情况,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思想上的提升。特别是由于自己进入龙文时间不长,基本上不了解龙文的文化,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也不清楚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和管理团队?通过学习田总裁和李校长的分享后,自己在思想意识上有了一根很清晰的主线,而且也制定了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首先在思想上与龙文家文化保持一致,其次在行动中努力、努力、再努力,以身作则,用具体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团队,让整个校区和团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团队建设方面

  赵兴艳校长,一个不到25岁的女孩,短短的2年时间,从基层做起,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反思、总结、再学习,打造了武汉首个标杆校区。在她眼里,一个标杆校区,需要优秀的管理,但更需要同心协力的团队。首先,团队领导必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 ,要从最不起眼的事情做起,从最辛苦的事情做起。加强学习,不断强大自我;其次,一定要打造一个高效能、强有力的团队,让整个团队的思维模式积极向上。而在此其中,整个校区一定要做到对上级的精神绝对执行。成员之间一定要相互鼓励,不断自我反省,做到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团队成员一定要抱团打天下,宁可用100个人1%的努力来成功,也不用1个人100%的努力来成功。

  小企业管理靠个人,中企业管理靠制度,大企业管理靠文化。这是龙文华中地区执行校长杨春林的开场白。杨校长告诉我们,关于团队建设,首先需要思考三个问题:1,龙文团队缺什么?2,年轻化队伍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团队成员存在不稳定性?目前龙文这个大家庭90%的力量都是年轻人,所以我们就必须很深刻地去思考这三个问题,只有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了,我们才能够比较清晰的知道团队建设需要什么?能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杨校长说:诚信、进取、团结、奉献和感恩这十个字,一定要牢记在心,这是华中龙文的核心价值观。只有深刻领悟了这个价值观,才能懂得如何去管人理事。杨校长通过自身多年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们关于团队建设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要兼具责任和责任感。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会左右他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最终会影响整个结果的正负差,所以我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要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被团体接受,这样的企业才会被社会认可;其次,我们在做每一件具体工作时,一定要自信加务实。一定要具备无畏的,敢于冒险的,善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落地”,才不会形成空想主义,才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完,做好;另外,团队领导一定要有人才观,知道如何去培养人才,对整个团队的价值观、文化、制度、观念和精神进行至上而下的培训。学会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以及通过物质刺激、感情投入、兴趣引导和共同信念等四种方式去激励团队,让整个团队的效能发挥到最大;最后,每一个校区的所有成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一定要做到:认真第一,聪明第二;结果第一,自我第二;锁定目标,专注重复;决心第一,成败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结果第一,理由第二。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懂得将大目标、长期目标分解成小目标、短期目标,然后分阶段执行目标,这样就可以做到循序渐进,不断增强团队自信心,从而达成最后的成功。

  目前二七校区在团队建设方面确实也存在许多问题,就我个人观察:首先表现在思想问题上,工作人员和教师不是思想不统一,而是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思想来指导日常工作和教学,最终反映出来的就是团队之间没有凝聚力、向心力,不能心往一处使,发挥抱团作用;其次就表现在自信心和思维模式上,整个团队责任心很强,但是感觉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去处理相关问题,特别是教学中比较难以对付的小学生和高中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好像老师们被学生牵着走,而找不到有效的方法从被动转向主动;最后表现出来的就是执行力问题,由于整个团队没有精神以及思想上的支柱,因此导致工作上没有激情和兴奋点,缺乏创新精神,工作人员之间没有比较好的沟通和协作,随意性很强,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针对以上问题,今后一定会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向其他优秀校区学习取经等方式,不断地去完善团队建设,统一团队思想,强化团队效率,最终实现团队目标。

  教学质量管理方面

  武汉龙文从2010年进驻江城到现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从第一所分校发展到总共三十六所分校,而且总业绩现已稳定在全国前五名,这其中的成功离不开杨春林校长以及王利升校长和武汉常务校长李国平的领导,更离不开武汉所有龙文人的努力。但是在出现高业绩的同时,高退费率则是困扰武汉龙文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尴尬,是咨询师的承诺过于浮夸?教学过程中的过于松懈?还是对家长学生服务的不到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如果此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武汉龙文在后期一定会陷入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会对整个龙文的口碑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针对此严峻的形势,江苏无锡的全国标杆校区校

  长罗成给我们做了一堂非常务实和实际的分享——《如何做好校区的教学质量管理》。无锡龙文分校在罗校长的带领下,成功的实现了零退费率,老师的平均工资达到了八千以上,学生往往都是要经过审核肯定后才能进入他的分校进行学习,口碑效应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这其中巨大的成功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的。模仿是最快实现成功的方式之一,罗校长通过他在校区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总结了39条非常务实且实用的话语,教授我们平时该如何从基本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去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教学质量。

  下面结合这39条当中的若干条,针对二七校区在教学质量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逐一谈谈自己的看法和领悟:

  测试(测评)

  相信现在龙文大多数校区对于测试的概念,只是停留在一个噱头上,而没有真正的回归到教育本身去为学生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测评。如此一来导致的结果就是显得我们很不真诚,不够专业。罗校长则是做到了把学生成绩分析测试和性格特点测评分开,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进而进一步为学生量身定做一整套独具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真正把龙文“个性化教学”这个理念深入进去了。因此,今后在测评这一块,我们一定争取不断地去完善和整改,把这一部分真正做到实至名归。

  备课

  “至少做一个学期的计划”,“不能违背教学的本质”,听完这两句话的感受是顿时豁然开朗,钦佩于罗校长的高瞻远瞩以及做良心工程等思想。我们校区在为学生做计划时往往都是非常抽象,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规划,总感觉是为了完成上课的任务而在做教学方案,说到底就是责任心还没有提高到一个高度,没有很好的去领悟教学的本质——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根本不能让家长感觉到我们的专业性,也就更加谈不上为以后的续单打好铺垫工作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思想高度提升一个层次,不管签多少课次,一定要按照教学规律来给学生做教学计划,凭着自己身为老师的责任去教育学生,体现自我价值。

  周五之前备好课,超周备课

  这里说的意思是老师周末期间不能备课,一定要腾出时间去作业吧辅导学生做功课,所有的备课工作必须在平时完成,而且一定要提前一周备课。这样做自然有很多好处,首先,周末是学生最为集中的时间,老师们要通过这个时间段更好的去和学生沟通然后了解学生的近况做到备课有数;其次,超周备课能够很好的体现老师的责任感,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去完成任务;再有就是能够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应变,以备不时之需。

  每一次课后要写成长记录

  注意,这里的成长记录和教学反思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老师一定要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成长记录本,每次课后详细地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问题,可以像日记那样去剖开心扉,与学生产生互动,通过这样人性化的举动去感化那些不听话或是难以对付的学生。

  每一次课要向家长做回访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做到干脆利落加方法。不能三次以上用同样的话术,要学会去跟家长瞎扯、唠嗑。另外在跟家长沟通的同时,不能老说学生好,不能老是向家长抱怨,因为管理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家长是肯定知道学生有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去更好地管理学生。当然,在方法上也要有所改进,比如相关话术和最佳沟通时间等等,都值得我们通过平时的工作去不断反思总结。

  老师上课期间不允许有头皮屑、口臭、烟味、酒味,手机必须是静音或关机状态

  这里着重需要强调的就是手机问题,我们的老师甚至是工作人员往往在意识上还不能够去认识此现象。师者,传道也!老师如果在这点上做不到,就更不要谈学生会怎么面对此问题了,因为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会由手机,而往往正是这个现象会导致教学的突然中断甚至是破坏。

  必须要接送小学生,然后电话报平安

  安全大于教学。我们龙文所有的同事都必须明确这一点,而且需要把这一思想落到实处。特别是学生离开我们校区后,无论中小学生,一定要做到确保学生已经安全到家。另外学生在校区期间,也务必保证时刻有至少一名老师在监管,知道学生的动态和去处。

  试讲时一定要把结论告诉学生

  学生能否进入我们龙文学习,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老师的试讲工作,所以这一块老师们一定要讲求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以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感到来我们这里后首先就会产生信心,其次坚信自己能够得到提高。

  作业吧小学生以纠正习惯为主,初、高中生以答疑为主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没有好的习惯,成绩哪怕有所提升,也只是暂时的,要抓住教育的本质,让家长感觉到孩子到我们这里来经常有所变化,量变产生质变;而高中生则更多的需要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知道学习其实不是难事,只要自己有决心,是肯定能够学好的。这里就需要明确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学生如果连续两天没来写作业,一定要打电话去关心

  这里就谈到了服务问题,其实很多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是什么问题,他们往往不会计较学生成绩能有多大的进步,但是他们肯定会对我们的教学态度和服务进行考量。所以我们要做到用心去教,用心去关心学生,把他们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弟弟妹妹。做到真诚服务之后,很多退费问题和纠纷问题往往都能够得到迎刃而解。

  上课和下课的不同

  我们的老师往往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转变角色,在上课和下课期间如何去对待学生。其实只要做到课上高效、有序、严谨;课下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亲和力。这样就会有效的把握课上课下与学生的教学和沟通。当然,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严是爱,宽是害。这也是恒古不变的教育法则。

  四次课后一次测试,一次家长会

  测试和家长会对整个教学管理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仅能够更好的检测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效果,而且能够更好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互动沟通,让家长感到我们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于此同时,也对后续的扩科和增课可以打下一个坚实的伏笔。当然,这其中也要讲求方法,家长会不能够提到扩科和增课,要开在平时,不能开在考试后或者即将没有费用的时候。要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产品服务附加值已经超过了产品价值本身,这样家长就会不断淡化对学生分数的期望值,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的促进和提升。

  记住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给学生买礼物

  虽然我们是以企业的形式在办学,但是每一个老师都要学会感恩,用真诚去打动家长和学生,让他们感到我们龙文的家文化,感到把孩子交给我们就只有两个字:放心。

  对于每个校区的教学管理,肯定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呈现出更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动脑筋,不断地去总结,探索出一条对本校区高效和完美的道路。

  集团总裁刘映东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公司花大力气对整个华中校区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培训,目的很明显,就是要让每个龙文人得到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去创造自身的价值,进而影响整个团队,让整个华中龙文可以傲视群雄。因此我们每位龙文人必须真正做到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自己,做一项良心工程。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8

  实施中小学骨干老师市县级培训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和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培训期间,我觉得自己既有理论的提升,也有教学中实在问题与困惑的解析,有问有答,互动交流,形式多样,使我受到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收获很多。我通过参加“唐山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感到苦中有乐、苦中有进、苦中有得,下面把培训过程内容与感受同大家一起交流。

  一、聆听讲座,实地考察,感悟美好人生。

  集中培训已结束一个多月,但在教科所培训时的情景仍

  时时浮现在眼前,老师们精辟的论述仍常常回荡在耳边,教育局周祖友局长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充电加油,努力做学者型的优秀教师”为我们学员指明了学习的目的,汪先惠老师《当代教师的素质要求》、张锋老师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理念在备课与上课中的运用》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教师角色的三个转变,还提供了备课和上课的教学策略,使我们学员茅塞顿开。他们的讲学和课堂教学不但体现最新教育理念,突出前沿信息,还贴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的阐述中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华,感情到“美好人生是一过程,而非一个目的地”。

  二、以人为本,真诚服务,体验人间真情

  从培训第一天起,就时时刻刻体会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真情的道白,都体现出了培训老师对学员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班主任张老师,其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其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白天张老师陪着我们上大课,若有事请教,他定然倾其所有,毫不保留,若是学员们要拷贝那些有价值的讲稿,他不厌其烦亲自操作。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到教科所以心交汇的真诚服务是以人为本。

  三、转变观念,理顺关系,创造民主氛围

  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和分散培训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十多年的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的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更新理念,辛勤实践,尝试成功喜悦

  两个星期的集中培训结束了,我们带着巨大的收获返回了学校,开始了第二阶段分散培训学习。返校后,我首先整理了集中学习的笔记和资料。把集中学习掌握的新的教育理论、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向校领导、老师做了汇报。分散学习期间,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课堂上树立起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注重教法的改革和学法的指导,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备课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深挖教材,探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边工作,边学习,边探索,边提升,渐渐十几年的教学生活积淀,使我对教育有了思考的从容。我有了更多的语言,更多的追寻,化作一篇篇的文章,翻作了一朵朵的浪花:活动课设计《查字典比赛》被公开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上》,撰写的《教学需抓重点

  析词句》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11期上;活动课设计《查字典比赛》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学语文教师》1998年第1期上;《中的对比》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学生语文》1997年第4期上;《景色美·物产美·人情美——简析》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学生语文》1996年第6期上;共有40余篇教案分别发表在《素质教育新教案》(西苑出版社)第8册、第10册和第12册上;《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参考卷》(上下)发表在《语文学习报》2005年第20期上。在作文教学中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并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从1993年开始所辅导的学生作品在省以上报刊上公开发表或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获奖累计百余篇。

  这是我参加培训班学习收获的最佳证明。我常常叩问自己:你给了孩子们怎样的教育?你给了孩子们什么样的课堂?你以怎样的方式在影响着他们?你是否带着他们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熟悉我的老师都说我是在追求着教育的极致,是在追寻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教育理想。教育,是我生命里永远的牵挂!在这里我忍不住要感谢骨干培训班的恩师们,尤其是张锋老师。

  五、存在不足,明确方向,争创名校名师

  两个星期的集中培训学习,使自己的头脑全副武装焕然

  一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师生观,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决心把这些新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经过分散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少,课下与学生交往的少,师生之间还有一堵无形的墙,对后进生有时不能循循善诱,有时还“命令”学生干这干那等等。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也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春天。此时的心情,正如诗所言:“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我将把培训所得大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力争早日成为一名骨干教师。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9

  2019年6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景东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活动,6月8日至7月7日的集中学习是本次培训全程的第一阶段。我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集中培训的日子里,我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班的每一次活动。虽然第一阶段培训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

  一、专家培训,提高认识

  1、对骨干教师的概念认识

  十年之前,我被分配到了现在所任教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是年龄最小的,刚回来时,凭着年轻和学校里的豪情壮志,我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充分运用于教学中,那时的工作算得上是得心应手。工作了几年之后,当初的豪情壮志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失,人也渐渐被老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和应试教育接上了轨。当面对学生渺茫的目光,我才认识到了转变自我势在必行,从哪里入手呢?幸亏参加了这次培训,专家们的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迷茫中豁然开朗。没来学习之前,听习惯了别人说自己是骨干教师,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也误认为自己真的是骨干教师,进入了骨干班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哪是什么骨干教师,比起在座的同行,自己跟他们简直是相差千里,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技能上,自己都低人一等。为了追赶那些真正的骨干教师,在集中学习期间我按时到校,专心听课,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在校培训的时间是紧张而有序的,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学习,时间安排得挤挤的,有时甚至晚上,我们都要加班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虽然过得匆忙,但每天的感觉都是充实而兴奋的,因为每天的忙碌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以前我总认为无论是运用什么手段,只要让所教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就是骨干教师,现在才发现自己的认识原来是那么的肤浅,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那是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观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能力、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都是在一般教师水平以上的,审视自己,里面的许多条件都是我所欠缺的。听了专家的讲座我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后我将重新看待职业倦怠,关注孩子的性格特征,注重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明确要改善的方向,努力向骨干教师行列靠近。

  2、对人文精神的认识

  通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人文素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适得其反,人文精神灌输重在熏陶,感染。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两方面加强自身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它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及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上,通过交流来感受对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是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一生,如果我们有不良行,那么它将直接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远影响,甚至是心灵的扭曲,人生的改变。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3、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

  以前我总会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读物,后来有同事告诉我:“学生根本不用去增加什么课外知识,现在的学生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牢固就不错了。你看看我们班,一本课外书都没有,可学生每年的成绩都不赖,让学生看课外书是很一种耗时的活计。”听着同事的好心劝告,再看看她们班每年的统考成绩,我开始困惑了——继续还是停止呢?幸好参加了这次培训,它让我认识到了学生读课外书的重要性,课外书不仅要读,而且还要加大力度读。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学生光学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日后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拓展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除了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之外不管是历史、哲学,还是科技读物、人物传记都可以读。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外阅读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一种促进,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师这个引导者的角色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4、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进一步认识

  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新课程的知识观:学生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更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新课程的的人才观: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的教学观: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程的学生观: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都能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新课程的的评价观: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

  从讲座中我知道了所谓的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不同的教学理念,将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新经济形势下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还知道了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创新的教学模式才是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怎样写优质教学案例、怎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才是有效。

  二、电脑培训、提升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将成为今后人们获取知识、从事工作、了解世界和与人交往的主要途径。不懂电脑,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文盲”。在教学领域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势在必行。作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电脑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老师的讲解,学员们的交流让我认识到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好处,它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增大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它的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课堂观摩、汲取精华

  第一阶段培训接近尾声时,辅导老师带我们走进了县小和民小的实战课堂,每听完一节课,指导教师都组织我们认真进行评课,自我反思,找出课堂中的闪光点,取长补短。评课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成员团结互助,积极发言,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听课中体验到的精髓,每一次讨论、交流,仿佛都是彼此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一次次的评课活动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时也增长了学员之间的感情。在为期一个星期的教学观摩中我的收获颇多,特别是县小杨成金老师的那节课让我感触甚深,在杨老师的课堂中,我不仅领略了他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还被他的那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参加培训之前,为了节约时间,课堂上一贯都是我先提问题,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答案,从中掌握知识。课堂虽然勉强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却丝毫没有得到发展。通过观摩杨老师的课堂,我发现让学生自己质疑不仅不浪费时间,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充分的在问中学,学中疑。短短的一周教学观摩,不仅更新了我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提升了我的评课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分散学习,完善自我

  将近一年的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要感谢进修学校的老师和给我们讲课的老师们,是你们的讲解和帮助让我对曾经的困惑拨云见日,以后,我将尽最大努力巩固和应用培训成果,不断完善自我,为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尽微薄之力。

【我校教师参加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教师参加培训总结07-01

暑期教师参加培训的总结12-02

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总结10-23

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总结11-18

小学教师参加培训总结11-30

新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总结01-08

参加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总结04-16

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总结三篇11-24

参加体育培训总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