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时间:2022-08-23 19:55:32 培训总结 我要投稿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通用19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程标准培训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通用19篇)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希望教师们能在在教学中能够将在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中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积极地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经过培训、实践,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更新观念,也将理论有所提高。

  一、更新教育观念。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在教学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乐园,学习才是唯一的路!不是在教学上能出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许多教师很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教学这一块,备课、上课、课后总结、批作业、辅导,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五步曲。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论充实自己,那么,他的教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难以提高了,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所以教师要终身学习提高,仍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快达到真正提高自己的目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小学的教学工作。要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自己;通过利用网络这便捷方式来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因此,现在,教学要注重反思,每上完每节课都要认真反思,反思这节课成功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有哪些地方要改进,写好课后小记,单元小结。这对今后动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做教师的,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专业素养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权威者转向参与者,激励者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

  2、教书匠转向专家型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也不能停止!希望在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2

  通过这30来天的学习,我认识到旧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想做一个合格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阀,必须有一种新思路,一种新理念,这样我们才能跟上现代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

  这次培训,通过讲座、看视频、研讨等这样的形式使我们知道了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通过这次培训会不仅提高了自己理论水平,了解了当今教育现状和发展方向,而且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应彻底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通过培训开拓了我的视野,也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下面我就本次参加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感受一:要改变只灌输知识,只注重知识传授、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课堂是要有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该是鼓舞人心的: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清晰的尊严感,能使学生找到自信。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非常轻松,感受学生的活力,达到人人参与。课堂要体现自主性,也就是学生自愿学习,要想让学生自愿学习,就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集体感,也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共享合作的乐趣。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感受二:探究式学习涉及到一个过程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有一个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但是,如果说真正要让学生去进行深入探究的话,我们可以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问题。这就比由我们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来更有意义。然后是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其实是学生形成研究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引导、组织学生,同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他们的主体性。

  感受三:教学中,我们要保证课堂的和谐,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当然老师的心态很重要,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当成平等的人来看待,学生就会跟你越来越亲近,你的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感受四:评价手段上,要打破原来的只重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作为平时检查、督促、鼓励和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激励机制,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严密而科学的评价系统,以促进教学的活泼发展。

  另外,这次培训,为广大教师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同时调动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钻研兴趣,也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这次研修学习开阔了广大教师的视野,净化了广大教师的心灵,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提高的机会,一个充实自我的机会,同时研修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不断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体味到自觉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应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

  1、创设和谐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快。

  课堂上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平和的语言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人在思想放松、心情愉悦时智力活动的效益才会更好。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中学习尊重他人,也能体会尊重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得到自主发展。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大气压这一节时,教师先做一个有趣的实验,酒壶里装满水,用手指堵住壶上的小洞,水怎么也倒不出来,然后把手指移开,水倒出来了,教师问:“你们认为这个壶神气吗?它的秘密是什么呢?”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教师趋势引导:“想不想知道这个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这样,大家可以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知识。

  2、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创造性的理解和开发教材使教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檫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可以让学生猜想出许多因素,然后指导学生探究实验得出真确结论,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教师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给学生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指导者、引导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因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只需听、记,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个交流、合做、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很难把握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例如在物理课上进行探究活动时,学生手里有仪器他们要做实验,由于对器材和过程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易兴奋,教师不加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就会大吵大闹,所以教师的组织能力很重要。

  4、完善教学行为,突出教学的个性

  教学行为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多样性的教学是艺术教学方法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果一味的追求方法的多样化,会不恰当的占用学生的思维空间与时间,削弱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有一位教师上观摩课时一味的标新立异,搞“花架子”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学,虽然一堂课花样倍出、热闹非凡但忽略了双基的训练,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电与磁的知识时本来可以板书的内容却用了透影仪结果造成浪费时间和不清晰的事实,有些知识必须讲授给学生,但他用讨论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解决,结果许多学生的讨论变成了优秀学生的个人意见,由过去的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优秀学生的“一言堂”。究竟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必须遵循为教学服务,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任何一堂优秀的教学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上课的教师自身素质要高,驾驭课堂能力要强,对于学生错误性的认识,教师能够及时予以讲解。另外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的放矢;使用幽默、流畅、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等”。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好一名教师却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问自己,我做到了没有?我们的老师做到了没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本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我明白自己前进的道路才刚刚开始。这次培训对提高一线教师的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更使我获益良多。我决心以这次难得的培训为契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与时俱进,尽职尽责,使自己成为一名新时期优秀的教师,使我此生无悔的选择能更加的煜煜放光。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3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XX年xx市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培训,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对待这次物理学科的远程培训,我非常珍惜,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骨干班的每一次活动。一个多月天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是无限的。

  一、 改变山区落后的教育,是我培训工作的原动力。

  随着国家对“普九”的纵深实行,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达标了,但是,作为年轻的教师,在课改的浪潮中,保持与时俱进的觉悟,争取每一次学习培训机会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改变山区落后的教育奉献一生。

  二、专家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态度,辅导老师不迟辛劳的工作,令我钦佩不已。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他们身上散发出治学严谨的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我今后工作学习的不竭源泉。他们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将永远激励着我。

  三、培训对我观念上的冲击和冲击后的反思

  通过观看专家制作的音视频资料、撰写的电子讲稿,各位同仁们在教学中的心得,使我思想又一次经过洗礼、心灵产生震撼、观念的革新。

  如今,培训即将结束,在感叹时间过的太快,想学的东西太多的同时,所幸的是每一次活动都过的充实,聆听智者的教诲,参加伙伴们的探究收获颇丰!也让我反思到了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四、培训内容丰富,紧扣学科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培训,学习的平台为我们展示了集体备课、培训感言、简报等,这些知识窗口,内容丰富、紧扣学科、见解精辟,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两点不成熟的希望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而我们此行,正如一快干燥的海绵扑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一样,准备把自己吸的宝宝的,然后如春雨润物般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因此,我希望师资培训中心能给我们长年提供含有丰富营养元素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当我们觉得知识匮乏之时,我们还会如饥似渴的踏进这里,继续充实自己,修炼自己,提高自己,进而达到燃烧自己的境界。

  以上是我参加培训的亲身的感受、体会、和不成熟的想法。虽不成熟,但必竟是一个参训学员心声的真切表达,我想它或多或少会对以后的培训事业奉献一点具有参考价值的原始素材,因此,我真心希望培训中心更加关注本次参训学员的每一个反馈信息,加大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力度,我们也将继续向各位讲课教师虚心请教,渴望与各位专家建立良好的可持续沟通、交流的发展态势,相信这次凝聚在基层教师身上的实战经验与各位专家教授的高度理论指导相碰撞、熔合,必将迎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必将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在贵州的腾飞,贵州的教育事业将在我们这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更加灿烂、更加辉煌,希望贵州的师资培训事业蒸蒸日上,师资培训中心的明天更美好!

  经过各专家教授的精心打造之后,我们将如虎添翼,在中学教育这块园地里,和谐共振、同筑共生、合作互信、实施新课程、践行新理念、谱写新诗篇!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4

  此次的新课程新教材暑假培训学习我感受颇深。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认识到改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多么的重要。要教好学就必须在教学中用科学、灵活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新课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基本前提,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新教材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审美认识规律,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教育理念。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编创以及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多听音乐,多唱歌,多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在参与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个性爱好,扬长避短,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情绪,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音高,丰富演唱效果,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

  总之,教育是一个大课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认为教学重要的是去“做”,怎样做?就是要让学生乐意与自己合作,要引导学生如何前进。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必须在课改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到这场改革中属于自己的舞台。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5

  再读新课程标准,我对怎样上好体育课又有了新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少讲,少给学生具体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探索、研究,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二、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

  教师上课时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少些干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得到锻炼。

  三、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学生对上体育课为什么不感兴趣?我认为原因有四:

  1.学生体质差,在活动中很难找到成就感。

  2.部分学生怕吃苦,因为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运动量大,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身心疲惫。

  3.教学内容单一,现在体育课上主要是几类大项目中的几个小类:跑跳类主要是短跑、中长跑、跳远,球类主要是篮球。

  4.受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如天公不作美(长时间下雨),再加之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经常被挤占,学生就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

  四、让学生感兴趣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活动,设计的活动要生活化、有趣味,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才会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2.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会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对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不应过于苛责,不应使其丧失信心。教师在表扬或激励学生时,要避免简单的说好很好行,而应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大家来看xxx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语言进行激励。

  3.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更要有学生的自评。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6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书写的统一要求是“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且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中落实写字教学,为孩子开启一扇“妙笔生花”的书法之门。

  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课堂落实写字环节,在课堂上教会孩子观察,抓住典型字例,引导孩子总结规律,注重细节,教会孩子议字。

  小学语文教师肩负着重要责任。那如何才能提高写字教学的实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落实写字环节在常态课中,老师往往比较注重阅读理解,而把写字环节放在最后,有时间则写,没时间就随便讲几句,甚至让孩子自己照样子写一写就过去了,五到十分钟的书写时间形同虚设。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把写字环节放在课前或者课中,老师应重视写字的重要性。在低段,尤其是一、二年级,更要把大笔时间花在写字上,学生对生字进行观察,正确书写的过程其实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既学到了书写技巧,又记住了生字新词,一举两得。

  在写字教学中,“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则是亲笔做示范给学生看。"这种示范在低段临贴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但如果操作不当,会流于形式而不见实效。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做好示范,应做到三个方面:第一,教会孩子观察。“字一半是看会的”。从两个方面进行观察,范本和对示范。先教学生观察范本的方法步骤,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比如,教学“听、唱”这两个生字时,问学生: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再引导孩子总结出左右结构的字,大都是左窄右宽的。接着教会孩子观察教师的范写,引导他们分析教师所写的范字,验证理论知识,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书写技法和规律。

  第二,抓住典型字例,引导孩子总结规律。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既要节约时间,又要解决问题。比如同样教学“听,唱”两字,引导孩子发现这两个字的“口”字旁在整个字中的位置在左上边,再出示一些例字“吗,呢,叶”等字,口也占据左上边,从而总结出:“口”字旁在左边的,“口”字都靠做上边写,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口”在右边的字,都靠着右下边写。这样教学生字的书写,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第三,注重细节。所谓细节,就是书写时毛笔运动的具体环节和细小动作。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细节,突出细节。学生单独临帖临不像的主要原因是读帖不细心,临写不入微,对一些难度较大的或不易查觉的细微特征,如方圆﹑提按﹑藏露﹑转折﹑曲直﹑疾徐,疏密的变化常常视而不见,简单带过。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把写字的速度放慢,让学生仔仔细细观摩“慢镜头”,对待那些书写感不强的孩子,教师要手把手地教,甚至握着孩子的手写字,让其体验什么叫做“运笔轻”,撇重起笔,渐轻,出锋收笔等等。

  第四,议字。教会孩子议字,即评看字。学生书写后,要有评议环节,可以是写得漂亮的字,也可以是写得不够规范的字,供大家评议,评议的根据就是第一个步骤中观察汉字时讲到的要点。刚入学的孩子,给他评议的根据要简单明了,一两条足以。

  比如,横平竖直是否做到,压线笔是否到位等,以后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地议字。

  二、让“书”香四处飘逸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书写氛围。从“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好的生长,学习环境,通过环境影响孩子的观念。

  第一,以身作则的写好汉字,教师在上课,批改,示范中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让学生在耳传目染中明白:时时刻刻都要认真对待汉字朋友。传递给孩子一种认真的态度,对书写的重视,对内容的重视,对孩子的尊重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学生,更是以老师为模仿的主要对象,看到老师这么认真地对待书写,他们也会效仿。美观的字还能够在孩子心目中确立美的雏形,让孩子产生对于美的喜悦和追求,持之以恒,便可陶冶心灵,变化气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名家引领。在教室中悬挂书法家的名作,让孩子欣赏这些,从而模仿怎样才能写好汉字。

  第三,在舆论中诱导孩子正确书写汉字。每一次批改生字抄写本后进行反馈,把写的好的同学的作业给大家欣赏,树立榜样。大家的夸赞,既是对孩子良好书写的肯定与激励,更是其他孩子的引导。良好的书写氛围可以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写好字的浓厚兴趣。

  三、在活动中激趣

  子曰:“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积极的培养孩子书写汉字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引导,孩子的行为就可能成为短期的应付,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自觉的坚持天天进行练习。用我国著名书法家练习写汉字的故事,动画片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达到写好字的高峰。在写汉字的进程中是没有什么捷径可以通过的,只有从基本的点横竖撇捺开始,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才能真正写好自己的字。不能操之过急,否则适得其反。经常在班级或年段开展书写竞赛等活动,如定期举办书写竞赛。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举办书法展。一学期展两次,并邀请家长参观指导。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调动孩子对书写的内驱动力。

  四、课内外相结合。

  学生在校时间有限,专靠课堂教学不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的习字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因此需要有课外练写时间,作为课内的延伸和补充。可以给学生选择与教材配套的字贴,在课外练写。对于课外练写的字,教师不必做过多的布置,练到哪里算哪里,有兴趣,有时间就可以练写,比较自由,学生也会特别喜欢。

  同时对学生作业中的书写严格要求,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出现的问题要个别指导,不能撒手不管。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写字兴趣。例如:

  1、小红花鼓励。教师在批改学生课外练写或作业时,在好字旁边画上一朵小红花,以此作为鼓励,还可以写几句鼓励的话,“进步了”“小小书法家”等,激励的效果会更明显。

  2、开设“作业之星”专栏。选出优秀、进步的作业,并注以评语贴在墙壁上,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对写字较好、进步较大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种鼓励,而且为写字较差、进步小的同学提供了奋斗的目标。良好的课外练写是对课内书写的锦上添花,它会有效地激励学生努力把字写好。

  注重书法,不仅是为了提高人的书写水平,这更一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提高学生审美、陶冶性情、培养习惯的课程。课堂中的书写教学仅仅是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开始,教师要为学生终生的书写习惯做好铺垫,为孩子打开一扇触摸书法艺术之门,使学生的“第二张脸”笑得更加灿烂!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7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8

  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我有了一些收获,总结下面几点: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在关于学校体育这一段中论述的,而且体育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以及体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因此,学校体育和课程更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十年实施,调查结果表明:94.9%的学生比过去更关心自己的健康,且大部分学生(85.5%)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20xx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将本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有关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等也都是紧紧围绕着增进健康这一主题进行陈述。

  二、课程名称的调整变化:

  原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xx年版)。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了起来。同时与高中《标准》分离。这次的修订稿只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将实验稿中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部分的内容予以全部删除。

  三、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四、课程理念的变化:

  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把原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修订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就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也强调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在近10年的实验过程中地区不均衡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增加了“关注地区差异”来实施。

  五、课程目标调整为四个方面

  修订稿将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并对实验稿中的五个学习领域进行了调整,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六、教学内容强化规定性和有弹性的指导

  以水平一运动技能为例:学习目标2: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初步学会常见体育项目的简单技术。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技能条件差的特点,运动项目学习宜多而浅,在水平一学习和接触的运动项目数可在十好几项。球类运动项目中的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以及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队列队形、蹲立、仰卧、劈叉等基本体操动作;棍、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韵律动作。武术类运动中的武术基本功、简单的武术套路。学习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需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滚铁环、抽陀螺、荡秋千、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等活动的基本动作。学习游泳获冰雪活动的基本动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尽可能使学生学会游泳)。

  七、对教学内容给予建议和范例并明确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评价

  以水平一运动技能为例:学习目标1:学习基本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基本的身体活动动作。如在体育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评价要点:完成动作的熟练程度。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跑步市的身体姿态和动作。

  以上是我个人学习的一些收获。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9

  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各地风风火火的开展起来了,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中年教师,我有幸赶上这改革的列车。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我来结合自身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孩子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喜欢学习,从而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我想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勇于探索的强大的驱动力。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自信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时,还可以用不同的语气,如:强调的语气、神秘的语气、激将的语气、赞赏的语气、怀疑的语气,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另外,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转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怎样学习远远比他们学什么要重要的多,当学生处在最有探索欲望的年龄时,我们不能只让他们记忆。《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策略不在是怎样讲清楚了,而是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怎样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调查等开展小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等等。那么,学生在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

  新课程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我们不断的学;新课程是一段说不完的话,需要我们一起分享;新课程是一道解不完的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新课程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个人的行动。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0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 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三 、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1

  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四年级的数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创设学习情境。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新教材体现的是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不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通过所学的运算律掌握运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培养孩子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内容以“情境串”的形式出现,使例题更具开放性,使学生更能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新教材的又一特色是教材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故事为题材,把一个单元的知识以“问题串”的形式连接起来,使数学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给学生提供了从数学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把需要教学的多个数学问题全部放在了巧手小木匠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情境图中。这样的编排,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高效。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2

  根据学校工作精神,进一步学习与落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一基本理念,以及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学生的成长规律,重视社会对立德树人形成教育共识。围绕学校“积极教育”的主题,追求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优减负。

  本学期在一二年级“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基础上,三至五年级的语数英老师认真学习市教委下发的《小学中高年级“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领会精神,真正落实到教学上,提高课堂实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学习。三——五年级的语数英备课组在十月底完成一份评价方案设计,教导处撰写了一份管理案例,11月全部上传给教育学院。

  继续深入开展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本学期,10月27日将对宝山区所有学校的四年级学生进行绿色指标测试。9月28日把四年级学生的信息和执教语文数学的教师信息上传给基教科。本次质量调研考查科目为语文和英语。教导处按区教研室要求做好一切调研安排:考试时间、学生座位、监考老师安排等。四年级老师给学生做好调研辅导,尤其是答题卡的运用。教导处组织四年级语文数学老师教研,积极探索以校为本,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积极参与区优秀校本课程的评比,九月教导处完成校本课程《场馆进课堂》的资料整理,九月底顺利完成申报所有工作。11月初,参与复评,在小学分管校长卓德清校长的带领下,付海平老师制作课件,俞徐芳老师课程介绍,获得一致好评,最终获得区优质百门校本课程第三名的好成绩。

  为了让家长近距离、最直观的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及体验教育教学评价过程,进一步推进家校互动建设,20xx年12月1日下午,上海市宝山实验学校小学部开展了以“基于标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主题的一年级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一百四十多名家长前来参加。此次活动分三个板块:先集中在三楼阶梯教室,有小学部的教导主任俞徐芳老师对全体家长作了学习准备期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式评价的介绍,分管校长卓校长作了总结发言,并让家长观看了“一年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微视频,了解孩子在校生活。接着到操场,观看一年级孩子的的歌舞飞扬和球操训练。家长们纷纷拿出相机拍下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最后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进行8项闯关活动。“我真行”、“你真棒”、“加油”闯关卡真实地呈现了小学一年级学科课程与教学,呈现了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评价,零距离感受学校的优质教育,从而更好的配合学校,共同关注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15周的周一,周四区教研室到我校进行督导听课教研活动,教导处安排好每个工作环节的接待工作。具体安排:

  1、九月教研组安排好每个备课组上课教师人员,语数英、音体美和思品各2人,其他科目各1人。

  2、十月备课组集体备课,落实好上课教案和课件。

  3、十一月上、中旬组织各教研组组织试教和听课评课活动,进一步修改、完善教案、课件。

  4、十一月底教导处收好上课教师的教案,并排好听课安排。

  经过2天的听课活动,教研室对我校的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当然也提出一些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本学期,语数英的学科竞赛与往年一样,教研组制定方案,备课组出竞赛题,有计划、有准备、公平公正地评选出各年级的一二三等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继续严格落实各常规工作,切实抓好教学五环节,对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练习等各个环节工作加强指导、检查、评价。抓好教研组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组织好每二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每一次活动,教研组、备课组必须做到:组内教师共享经验,共享智慧,缩小差距,共同成长,共同提高。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3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使得学生的阅读审美得到实践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本着这种思想,上学期我遵循“预习指导——教师点拨——探究训练”模式进行了一次教学实践。而今对这节课加以反思,发现了许多深层的东西。

  一、总体反思

  整个教学的过程应该算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基淀文化底蕴的过程。教师借助预习指导,使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借助教师点拨使得学生畅所欲言,在互动中将阅读的兴趣提高,改变以往老师一刀切的方式,扩大阅读的文化层面,教给阅读的方法。并将探究训练引向课外。因此,让学生自主氛围中,反反复复地体验,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关于几个教学环节的思考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这里主要表现在探究训练这一环节和教师点拨的第五部分。学生运用从课堂上获得的理念表达成文,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去自己解读新段落。

  设想和实践相比,我发现自己对学生的估计不够大胆,在课堂的前半段对学生提问的铺垫过多,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阻碍的。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靠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播放顺序相对固定,无法实时更新内容,只能为教学提供辅助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而板书展现的是学生活生生的思想,教师可以依据课程进度和现场情况,自由书写和发挥,所以在准备本堂课时,将板书和课件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处理课件和板书的比例,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努力提高师生间的教学沟通,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性。

  (三)课堂的开放性——重视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的衔接。

  这里我设计了课外延展性训练并尽量在课堂实现与学生互动,但文章的内容丰富,对课文的“研究性学习”尚有欠缺。

  通过研究性体现开放性。把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飞的过程,避免不了磕碰,这是我今后应注意的,我应力求避免“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鱼、渔”的关系,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要知识,使他们搏击知识长空的翅膀早日得到锻炼。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4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经验有多丰富,也要认真研读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学科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灯塔和航船,只有理解、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通过学习新课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更进一步理解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启发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角色的转变----变以往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堂情境的转变-----不再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种手持的传统教具----多媒体走进课堂,变枯燥的学习为学生的乐学、善学,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注重知识的探索与发现过程,注重于学生的操作、思考、总结能力的培养。

  四、注重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逐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个性化,不搞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5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业的基本依据。因此,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研读新课标的能力,更好地掌握、挖掘、驾驭教材,促进教师自身成长,领会并正确把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促进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升数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近日,包钢实验二小教导处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在线聆听了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史宁中教授的讲座。

  史教授从课标修订背景与要点、核心素养理解与表达和内容变化与教学建设三大板块展开详细解读,理论结合教学事例,深入浅出的解读,使每位老师对自己所教学段的教学都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那到底新课标“新”在哪里呢?史教授在讲座中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点:注重内容核心素养关联。新课标要求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整体把握内容主线与相应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情境设计和问题提出,加强综合与实践,注重学科内外融合;结构化整合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修订将部分内容安排的学段做了调整,还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原来的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为此新课标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作了描述,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幼、小、初、高的学段衔接。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围绕新课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与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对数学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对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并做了详细的听课笔记和心得感悟。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6

  在双减”背景下,教学要如何做到减负提质?研习课标,掌握学科核心素养,是打开优质课堂的一把“金”钥匙。4月2日,凤凰县《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培训活动在县芙蓉学校举行,各乡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参训。

  培训前,县教体局教研员田锦老师首先提出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培训的意义,掌握新课程标准是有效开展学科教学的基本前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二是学习要力求实效,通过培训找出自身教学的不足与差距,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三是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带动全体教师共同成长进步。

  此次培训,由县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芙蓉学校副校长)吴喜花、(芙蓉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杨平珍主讲。培训活动上,杨平珍老师首先为与会老师作《聚焦语文要素减负提质》专题讲座,她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学段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等五个方面,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整体阐述,重点解读识字与写字和阅读教学不同学段目标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师挖掘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亮点,提出有指向性的教学建议。随后,吴喜花老师给会与老师作《谈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专题讲座,指出新课标修改的几点原则和重点是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为大家重点解读了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在不同学段中教学目标与实施,还分析了不同学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运用课例结合所培训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指导。

  两位老师以一线教师的角度,现场与教师们互动交流,提纲掣领解读老师们在教学中存有疑惑的问题,高屋建瓴的指导,具体生动的讲解,活泼融洽的交流,与会老师精心聆听,认真笔记,使其豁然开朗,如沐春风,培训现场气氛热烈愉快。

  此次培训活动,有效的增强了参训教师解读和实施新课标的能力,是凤凰县小语教学推行新课标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他们纷纷表示要深入扎实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课堂真正的提质增效,让“双减”政策落地有声。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7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XX年xx市中小学教师课程标准培训,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对待这次物理学科的远程培训,我非常珍惜,始终以骨干教师的标准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骨干班的每一次活动。一个多月天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是无限的。

  一、 改变山区落后的教育,是我培训工作的原动力。

  随着国家对“普九”的纵深实行,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达标了,但是,作为年轻的教师,在课改的浪潮中,保持与时俱进的觉悟,争取每一次学习培训机会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改变山区落后的教育奉献一生。

  二、专家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态度,辅导老师不迟辛劳的工作,令我钦佩不已。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他们身上散发出治学严谨的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我今后工作学习的不竭源泉。他们对工作的极大热情,将永远激励着我。

  三、培训对我观念上的冲击和冲击后的反思

  通过观看专家制作的音视频资料、撰写的电子讲稿,各位同仁们在教学中的心得,使我思想又一次经过洗礼、心灵产生震撼、观念的革新。

  如今,培训即将结束,在感叹时间过的太快,想学的东西太多的同时,所幸的是每一次活动都过的充实,聆听智者的教诲,参加伙伴们的探究收获颇丰!也让我反思到了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四、培训内容丰富,紧扣学科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培训,学习的平台为我们展示了集体备课、培训感言、简报等,这些知识窗口,内容丰富、紧扣学科、见解精辟,给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两点不成熟的希望

  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而我们此行,正如一快干燥的海绵扑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一样,准备把自己吸的宝宝的,然后如春雨润物般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因此,我希望师资培训中心能给我们长年提供含有丰富营养元素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当我们觉得知识匮乏之时,我们还会如饥似渴的踏进这里,继续充实自己,修炼自己,提高自己,进而达到燃烧自己的境界。

  以上是我参加培训的亲身的感受、体会、和不成熟的想法。虽不成熟,但必竟是一个参训学员心声的真切表达,我想它或多或少会对以后的培训事业奉献一点具有参考价值的原始素材,因此,我真心希望培训中心更加关注本次参训学员的每一个反馈信息,加大培训后的跟踪指导力度,我们也将继续向各位讲课教师虚心请教,渴望与各位专家建立良好的可持续沟通、交流的发展态势,相信这次凝聚在基层教师身上的实战经验与各位专家教授的高度理论指导相碰撞、熔合,必将迎来小学科学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必将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在贵州的腾飞,贵州的教育事业将在我们这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更加灿烂、更加辉煌,希望贵州的师资培训事业蒸蒸日上,师资培训中心的明天更美好!

  经过各专家教授的精心打造之后,我们将如虎添翼,在中学教育这块园地里,和谐共振、同筑共生、合作互信、实施新课程、践行新理念、谱写新诗篇!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8

  为更好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5月3日下午,漯河市郾城区太行山路小学分学科开展新课标学习培训活动。

  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太行山路小学第一时间对新课标重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并将各学科2022版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们共享。随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培训活动,力推新课程标准入脑入心。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做好笔记,高度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其重要意义。

  在全体教师会议上,田春霞副校长强调了学习新课标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掌握新课标,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不会偏离方向,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明确课程目标,透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便于太行老师对新课标的整体把握和理解,为“双减”政策下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今后,太行山路小学将继续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活动,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让课堂真正提质增效。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19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濮阳市西湖小学全体语文老师积极行动,离校不离研,云端相聚,共同学习、研读和领会课标精神,了解、把握新课标实质和主要变化,把新课标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双减”赋能。

  聚焦新课标,明确新方向

  5月10日下午,濮阳市西湖小学全体语文教师跟随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一起学习语文新课标。吴教授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分章节交流了新课标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吴教授解读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修订思路、总体目标等内容。老师们明确了本次新课标修订方向,进一步强化了育人导向,决心要为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循新课标,用好新教材

  5月10日晚上7:30,西湖小学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聆听了温儒敏教授主讲的“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用好统编教材”的专题讲座。

  温教授为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和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语文新课标的课改精神,助力老师们用好统编教材,将为老师们在新课改的大潮流中指明前行方向。

  在培训活动中,老师们专心听讲,认真笔记,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

  学好新课标,领悟新精神

  通过本次的新课标培训,老师们进一步领会了新课标课程理念和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刻反思,并对下一步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相关文章:

课程标准培训总结05-0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11-05

课程标准培训的总结(通用8篇)05-20

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精选8篇)07-30

化学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精选6篇)05-20

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通用15篇)07-30

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精选9篇)07-28

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2022(精选18篇)07-28

学校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精选8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