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3-05-26 18:57:26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名人的励志故事(15篇)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

  鲁迅弃医从文

名人的励志故事(15篇)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到刀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华罗庚勤奋成才

  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五十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的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不断前进,终于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周恩来小时候学习非常勤奋,但是字写的很差。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妈妈,连忙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一百个字刚写完,妈妈一把夺过周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用脚趾写作的布朗

  爱尔兰作家布朗,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五部小说,三本诗集,从而成为爱尔兰最有名的诗人和小说家。这个一降生就全身不能动,只能用左脚趾打字的残疾人,创造了意志战胜病残的又一个奇迹。

  布朗出生在都柏林一个贫苦人家里。一出生就患了严重的大脑瘫痪症。到五岁时,他还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头部、身体和四肢都不能自由活动。他父母见此十分着急,到处求医,都无济于事。就在布朗五岁那年,一天,他看见妹妹正在用粉笔写字,他忽然使劲地伸出左脚,将他妹妹手中的粉笔夹过去,在地上勾画起来。

  就这样,小布朗以聪明的才智,以他的身残志不残、持之以恒的精神,成功地学会了用左脚打字、画画,并开始写作诗文。

  一九五四年,布朗二十一岁时,他出版了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的左脚》。后来他又出版了另一部自传体小说《生不逢辰》。在这部小说中,他以真挚的感情、深刻的哲理、动人的故事和诗一般的语言震动了读者和文学界。不久,这本小说成为国际畅销书,还被摄制成电影。

  宋濂冒雪访师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王羲之吃墨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十三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馒头沾墨汁吃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2

  曾国藩孝敬父母的故事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写道,“父母大人金福万安……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略尽人子之孝。

  曾国藩后来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些东西当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还是个翰林院编修,是个穷京官,弄到这些东西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他的家书中,将阿胶与高丽参并列,而且阿胶位居高丽参之上,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以阿胶为难得的'滋补上品,甚至比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还难得。

  后来曾国藩的家书中,屡屡出现寄赠阿胶的字句,阿胶成为曾国藩为父母尽孝的最好方式。

  那么,阿胶对老年人的滋补功效,在医理上有何依据?

  对老年人来说,健康长寿是子女的最大期盼,那么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内经》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能长久”。

  很显然,气血虚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缓衰老,就要从气血两字入手。而阿胶味甘,性平,能补血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益气补虚,除风化痰清肺,利小便,润大肠。这些滋补功效确实十分适合老年人滋补。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3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罢免了支持儒家学说的窦婴和田羛的官职,陆续任命了几个浑浑噩噩的人当了丞相、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武帝不愿与他们议事,呆在宫里实在无趣,就经常换上便装,外出游玩打猎,有时跑得很远,一连四五天不回来。后来,他觉得跑得太远,不仅危险,也实在辛苦,就命光禄大夫吾丘寿王拓造大型苑囿上林苑。年轻的武帝便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上林苑中。

  汉武帝雅好文学喜欢辞赋,东方朔、吾丘寿王等著名的文人,便经常陪伴在他的身旁,吟诗作赋,倒也十分快活。

  一天,汉武帝读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被赋中华美的文辞与磅礴的气势所吸引,不由拍手叫好。他一口气读完《子虚赋》,以为作者是前朝人,便连声叹息说:“写这篇赋的人,真是个才子,可惜我没有和这个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这时,在汉武帝身边服侍的狗监(替汉武帝管理猎狗的人)杨德意谄笑着说:“陛下,写这篇赋的人小臣知道,他是小臣的同乡司马相如,现在成都闲居。”

  汉武帝听了又惊又喜,问道:“你说的可是真实情况吗?”

  杨德意回答说:“是的,司马相如曾经对我说过,是他写的《子虚赋》。”

  “太好了!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竟没有人对我说过。”汉武帝有点婉惜地说,于是,他马上派人召司马相如来京。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蜀郡成都人,好读书,善弹琴,风流洒脱,文章写得很漂亮,特别擅长写赋。他与王吉是好朋友,王吉曾对他说:“你在外面游学,如果官运不好,日子不好过,就到临邛找我。”有一天,司马相如真的来投奔了王吉。

  两人携手来到客厅,司马相如向王吉谈了近几年的行踪,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说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卓文君,生得聪明无比,美貌无双,如今在娘家守寡。与相如是天生的一双。司马相如听了,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王吉却不以为然,他认为事在人为。

  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请了他,并顺便发了一百多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

  宴会开始,卓王孙带领众宾客向司马相如敬酒,少不了说了许多奉承话。正在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王吉向大家介绍说:“相如先生是当今第一名流,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奏也弹得很好。今天有佳宾美酒,何不请相如先生弹奏一曲呢?”众人听了,齐声叫好。

  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来,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她本来就喜爱音乐,听到琴声,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后面看。卓文君深懂琴理,听出了琴声中的意思。而宴席上的宾客,当然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为了恭维司马相如,一味地拍手叫好。

  司马相如回去以后,就用钱买通了卓文君的仆人,通过仆人送给卓文君一封求爱信。卓文君接到求爱信激动不已,但她知道父亲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便在一天晚上,偷偷地跑出来,投奔了司马相如。俩人连夜乘车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4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5

  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朝时,宋国有个名将叫宗悫。他从小就有胆量,少年时就练了一身武艺,既有见识又勇敢。他哥哥宗泌结婚那天,半夜里,有十几个强盗趁贺客刚散之机,突然来打劫。宗悫毫不畏惧,挺身而起,击退了强盗。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问他:"宗悫,你长大后准备怎么样?请说说你的志愿。"宗悫应声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他叔叔听了这句极有气魄的壮语,很是高兴,满意地赞许说: "好孩子,志向远大的人,正应如此!"

  宗悫长大后,当过振武将军、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职,曾率军远征南方的林邑国,大获全胜,建立了一些功业。 -德育名人小故事

  他少年时所讲的"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话,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为少年的远大志向,成为激励人们立志奋进的'不朽名言。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6

  奥托·李林塔尔1848年5月23日出生于德国的安克拉姆,他酷爱飞行,少年时曾搞过“飞人”实验。成年之后,他利用业余时间仔细观察飞鸟。为此,他专门创造了一个公式,用来计算鸟类飞行、滞空以及滑翔时所付出体力的大小。在7年的时间里,他制造出1 8种不同型号的滑翔机,他操纵这些滑翔机从屋顶或山坡上一次又一次地跳下来。虽然总是一败涂地,但他却毫不气馁,从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87 7年,他制造出一架有着像鸟一样略微拱起的机翼的滑翔机,这种机翼比扁平的机翼性能更好。

  李林塔尔善于制造仪器进行航空实验,用来验证观察的结果。他研制的测试片状物体的升力和阻力的仪器、试验扑翼机升力的仪器,都是19世纪未有代表性的航空研究仪器。

  李林塔尔注意积累数据,总结经验,纠正了前人“多层叠置窄条翼”的片面做法,提出了“曲面机翼比平面机翼升力大”的观点,为飞机的'发明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李林塔尔的最主要贡献还是成功的滑行飞行。1891年,他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成功地进行了滑翔飞行,从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在1893—1896年,李林塔尔进行了几千次滑翔飞行试验,屡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拍了许多照片,积累了大量数据,给美、英、法等国的飞机制造者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894年,李林塔尔从粕林附近的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远,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成绩。他将自己的成绩记录下来,使之成为航空史上最早的飞机性能记录之一。

  但是李林塔尔过于重视升力,而忽视了对飞机的操纵。他认为改变身体重心的位置是保持飞机稳定的唯一办法,这一失误对他来说是

  致命的。1896年8月10日,李林塔尔在飞行中突然遇到迎面刮来的大风,他来不及将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机保持稳定,最后和飞机一同坠落到了地面,不幸遇难。

  德国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为李林塔尔树立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若“最伟大的老师”。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7

  一副假牙拯救世界

  早在16岁,丘吉尔在伦敦附近的哈罗公学就读时,便饱受牙病的困扰。那时母亲经常抱怨,家中大把的银子都花费在了他的牙医账单上。一次,丘吉尔的牙龈又出了问题,导致发炎化脓,使得面部比平时整整肿胀了一倍。还有一次,丘吉尔的一颗智齿由于疼痛不堪,不得不让医生拔掉。那次拔牙时,他在被麻醉后昏昏睡去,甚至在整个拔牙过程中“鼾声如雷”。

  20多岁时,丘吉尔的前上齿便几乎全部提前“下岗”,因此便落下了说话漏风的毛病。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生理缺陷,年轻时的他一说话就脸红,结结巴巴。无奈之下,他找牙医制作了一副假牙。

  然而,丘吉尔最初的假牙由硬橡胶制作,佩戴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更多时候,他都只好将它取下,揣进口袋里。有一次,他一不留神一屁股坐了上去,之后只好找到牙医进行修复。

  丘吉尔的第二副假牙是固定在一个巨大的假上颚上的,虽然比第一副略感舒服,可是仍不尽如人意。而得到一副咬合紧密、佩戴舒服的假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二战打响之后,1940年5月,丘吉尔就任英国战时联合政府首相。随着战局节节吃紧,丘吉尔时常感觉心烦意乱。有一次他甚至用拇指将口腔中的假牙撬下,然后将其重重摔向墙壁!

  二战期间,丘吉尔几经辗转找到了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牙医威尔弗莱德·费希。那次就诊时,丘吉尔用白兰地代替难闻的漱口水,还吸了2支雪茄。费希为他精心设计了一副假牙,由自己的得力助手、牙科技师德雷克·库迪普加工制作。

  为了以防万一,德雷克还特意制作了一副“备用假牙”。多年后,德雷克的家人将其无偿捐赠给了位于伦敦的'皇家外科大学博物馆。

  费希大夫设计的假牙让丘吉尔十分满意。从此,他说话不再漏风,经过刻苦的磨练,他演讲时的措辞、语调和手势中处处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中最困难的时期,丘吉尔每天鼓舞人心的反法西斯广播演讲几乎成为了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柱。

  从1952年至1954年,已经进入第二届任期末期的丘吉尔多次写信向费希大夫致谢,甚至提议向后者授予爵士头衔。在一封写于1954年1月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非常荣幸地推荐你被授予这一实至名归的荣誉。随信我附上一副假牙,如果你能够帮忙将它们再拧紧一些,我将非常感谢。其他的几副一直工作完好。”

  一名皇家外科大学博物馆的发言人表示:“对于丘吉尔而言,一副舒适合体的假牙就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心理和生理道具。它使得他能够自如地说话——对于任何政治家而言,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语言技他拉断了。他被送进医院进行韧带缝合治疗,三个多月才渐渐恢复过来。这时已临近比赛,王家超只得更加刻苦地训练。超负荷的练习使新伤、旧伤一同开始折磨着他。那段日子对于他来说苦不堪言。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游泳、骑行、跑步的训练量加起来足够绕地球两三圈,而命运也终究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在伦敦残疾人奥运会上获得了一金两银的成绩,迄今为止,他斩获国内外各项大赛的奖牌百余枚,甚至还站在了铁人三项比赛非残疾人组的冠军领奖台上。

  王家超说:“顺境逆境都会在你的人生中出现。重要的是,你需要一直坚持下去。”有了这份坚持,断了翅膀的天使,也依然能够飞翔。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8

  名人例子经典励志故事篇1:用知足的心来生活

  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父亲是优秀的飞机与游艇的设计师兼制造者,母亲是肖像画家,出入家里的客人,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等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在她看来,最好的生活,是在乡下的农庄里。

  她就像是被上世纪的灵魂附体的遗少,在学校里穿复古的衣服,不剪头发,缝玩偶的衣服,执拗地对抗嘲笑。她的志向堪称远大:开农场,养奶牛。为此,15岁就辍学的她,对务农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她坚定地认为,带着自信朝着梦想前进,只要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总有一天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婚后,她说服丈夫搬到了雷丁农场,那是个缺水少电的老式农场,一切全靠人力。他们养了数量众多的'牛、鹅、鸭和鸡。此时,她展露出卓越的绘画才能,出版了第一本儿童绘本《南瓜月光》。没有水电,每日要步行很远到井边挑水,日子过得相当艰辛,但她很享受这种生活,在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蔬菜和花草。她以古法制作面包,用被炉火加热过的熨斗熨衣服,家人穿的衣服也是她用自家种的亚麻纺线织布,再亲手裁剪缝制的。在她的悉心经营下,日子过得饶有趣味。她还是一个非常勤恳负责的母亲,即使再忙也会腾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教他们应有的礼节,学习各种农活、家事。她亲手做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玩偶,并自创了一个“麻雀邮局”,让孩子们通过这个邮局与玩偶通信。孩子读小学时,他们还一起创办了一个木偶剧团,到附近城镇巡回表演。

  她还想到更遥远更偏僻的农村去,丈夫却忍受不了简朴艰难的农耕生活,1961年,在携手度过了23年后,他们离婚了。对她而言,自力更生的田园生活是她很早以前就已选定的生活方式,繁重的农活、琐碎的家务并不意味着负担,而是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与兴趣所在。粗陋的环境让她变得越来越强壮,同时,为了抚养4个孩子,她更加努力地工作,10年画了20本书,1971年出版的绘本《柯基村集市》让她获得了“女王终身成就奖”。她就像她所欣赏的19世纪初的乡村人一样,为了想要的生活而努力工作,从不怨天尤人。

  1971年,56岁的她终于迁居到了魂牵梦萦的佛蒙特荒野。在这里,她真正由零开始,花了30年建造了属于自己的19世纪风格的农庄。

  她,就是塔莎·杜朵。

  “只有年少时拥有年轻,是件可怕的事。”随着年龄增长,塔莎更懂得用童心享受事物的乐趣:她建造了花园,蔷薇、郁金香、山茶花……7月,池塘里遍布盛开的睡莲,摘下一两朵放进脸盆;院子里随处可见累累的果实,访客到来,去采摘洋李、莓果还有装满围裙的豆子;亲手缝制的拼布衬裙陪伴她度过寒冬,触摸手织布的纹理,无论哪一条线都能让人感受到织布时指尖的温暖;她能烹饪出最美味的食品,于旁人费时费力的柴炉,成了她深谙诀窍的不二法宝;雪地里,她最爱鸟儿的足迹,这对她而言如同精致的蕾丝花纹;挤完羊奶,回到屋里抱着爱犬,感受它身上的暖意……

  “用知足的心来生活”,是塔莎用细微生活传递的意境。她老了,却依然有撼动人心的美丽容颜,这来源于内心的丰饶。孩子们曾问她,你的一生肯定很辛苦吧?她回答,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一直都以度假的心情度过每天、每分、每秒”。

  塔莎始终把握自己的步调,由个体极致推展的美好生活,延伸出我们渴求简单的避世蓝图。原来,时光可以优雅地老去,一切都可以这样美好。

  塔莎·杜朵(1915年-2008年),美国著名生活艺术家、绘本作家。

  名人例子经典励志故事篇2:考基亚寻马有术

  考基亚是土耳其的机智人物。有一次,考基亚与一队马帮住在一起。晚上,大家与他一起载歌载舞,欢笑谈说。马帮的弟兄们一边听着他讲的风趣幽默的笑话,一边又轮番给他敬酒。因为高兴,又因为不便折了新结识的朋友们的一片情意,考基亚开怀畅饮。终于,大家都因饮酒过度醉倒了。

  第二天早晨,考基亚一觉醒来,已是旭日东升了。

  “啊呀!我还有一位朋友相约要去山北办事呢。”他一翻身,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到马棚里,准备牵马赶路。

  可是,昨晚他把自己的马与马帮的马拴在一起了。他大睁着双眼去寻找自己的黄鬃矮脚马。然而他的眼中看到的黄鬃矮脚马有好几匹。这匹看看也像,那匹看看也像,真是伤透脑筋了。

  “究竟如何从那么多匹马中,寻出自己的马来呢?倒是时间不等人,上午还要赶儿十里山路呢。”考基亚想着想着,突然眼睛一亮:“对,去请马帮的朋友帮我找。”

  他一转身,赶回栈房,对着那些还在酣睡的朋友们大声喊道:“伙计们,你们谁把马丢了?”

  马帮子们一听喊声,纷纷起床去牵自己的马。最后只剩下一匹马了,考基亚终于认出这匹正是自己的马。

  他一下跨上马背,笑呵呵地对朋友们说:“对不起,打扰了你们的好梦。谢谢朋友们帮我找到了马。”

  看着笑呵呵离去的考基亚,马帮们终于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一下子也都乐了:“这个考基亚,这个鬼精灵呀!”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9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0

  1946年,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他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画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见他对李可染的赏识。

  接着,齐老满含深意地说:“但我看你的画像是写草书,我一辈子都想写草书,可我现在还在写正楷……”就这样,二人以画为桥,一下子变得十分亲近。李可染告辞时,齐老留他吃饭,可他再三推辞,齐老动了气,对正要迈出门槛的李可染大声说:“你走吧!”这时,齐老家人示意,可染你要听齐老的,留下吧。从此,齐白石与李可染结下不解之缘。

  李可染对拜师一事非常看重,认为拜师仪式必须郑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时间。齐白石却等不及了,有一次他问李可染:“你愿不愿拜师?”李可染忙说:“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齐白石会错了意,心情郁闷,不时地对身边的护士念叨:“李可染这个年轻人,他不会拜我做老师的,他的成就,将来会很高。”

  这话传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见齐老,解释原因。齐老心直口快,连声说:“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顿开,当天在齐老第三子齐子如陪同下执弟子礼。齐白石连忙站起,扶李可染起来,高兴之余,眼睛都有点湿润,喃喃地说:“你呀,是一个千秋万世的人哪!”

  此后,李可染便正式成为齐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工夫,尽得齐老艺术精髓。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1

  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唯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他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了父兄的喜爱。

  然而到了他15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兄弟三人只好停止学业。诺贝尔来到了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1850年,他出国考察学习。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他善于观察、认真学习,知识迅速积累。很快成为一名精通多种语言的学者和有着科学训练的科学家。

  回国后,在工厂的实践训练中,他考察了许多生产流程,不仅增添了许多的实用技术,还熟悉 了工厂的生产和管理。

  就这样,在历经了坎坷磨难之后,没有正式学历的诺贝尔,终于靠刻苦、持久的自学,逐步成长为一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诺贝尔的母亲去世后,他把30亿瑞典币——一生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

  后人为了永远记住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 是什么使不起眼的小男孩变成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2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天,毕加索正在阳台上休息,一个小偷溜进了客厅。毕加索知道那里没有什么值钱东西,再加上他看清了小偷的相貌,于是假装睡着了,没吱声。

  不久管家艾琳回来,小偷仓皇窜出门,刚好与她碰个正着。艾琳看见客厅被翻得一片狼藉,忍不住对毕加索说:“您没见到小偷进屋吗?现在我们可丢了不少物品。”

  毕加索不慌不忙地睁开眼,说:“我早注意到他了。他跑不掉的。”说完,他顺手拿起画笔画下小偷的相貌,交给艾琳说:“你快拿着它去警察局报案吧。”警察局依据毕加索所画的画像,很快抓到十几名嫌犯,可是经过反复审问,没人承认是小偷。

  警察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艾琳走了进来,怯怯地说:“我也见过小偷,不如我再画幅他的`画像,兴许能帮上你们。”她凭记忆一笔一笔地画出了小偷的相貌。

  警察发现艾琳所画的画像与毕加索画的出入很大,便试着照她的画抓来一名嫌犯,结果一盘问,果然就是小偷。警察喜出望外,上门去感谢艾琳,并对毕加索说:“你是举世公认的绘画大师,可在帮助破案方面,你的画像还不如艾琳的。”

  毕加索笑了,说:“我画的是艺术,她画的才是真正的画像。在真实性和准确性方面,我的确比艾琳逊色得多。”后来,毕加索资助艾琳开了一家肖像画馆,果然很受欢迎。

  天下的事物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好坏往往不取决于自身,而取决于它们被用来做什么。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把握住所拥有的一切,把它们用在适合处,就有可能成功。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3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共党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有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百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有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有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有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有36元钱,却拥有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有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有200多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有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有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有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xx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xx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xx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4

  说起如今中国的企业家,马云等互联网企业家无疑是名气最大的,不过如果说起广告界的最大的企业家,那么一定就是江南春。当然这个两个大佬之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江南春曾经跟史玉柱、冯仑、任志强、刘永好、李静、吴鹰、沈国军、沈南鹏、张纪中、赵薇、郭广昌等十二商界的大佬一起出了一本书,这部书就是《近观马云》。

  江南春也曾经公开评论马云的缺点,我觉得这就是天性,就像有人说“奇人异象”吧。可能马云天生对这种东西有判断力。他的思维逻辑跟别人最大区别,他是站在未来看今天,我们是站在今天看未来;他是站在“外星”看“地球”,而我们是站在“地球”看“外星人”。

  江南春对马云的赞誉颇高,但是论成就,江南春其实也不弱于马云。今年的胡润财富榜上江南春以350亿身家排名43位。如今的分众传媒也是市值千亿的上市公司,堪称是广告界的阿里巴巴。分众通过不同投资,如今已经控制了整个广告业链条。

  更神奇的是,在中国大学生在校创业,总是不被人看好。不同于美国的创业氛围,大学生创业出了比尔盖茨、杨致远、扎克伯格等等伟大的企业家,但是在中国却少之又少。不过江南春却是从大学就开始创业,并赚到第一桶金,算得上市凤毛麟角了。

  大多数人以为江南春这个名气充满诗意,以为他是出身书香门第,但是其实他的父亲是会计,母亲经营着一家小便利店。实则因为他本姓江,家朝南,又是在春天出生而得名。

  不过江南春虽然不是出身书香门第,但是他自己确实是颇具才华。当年他在华师大的时候,他就是夏雨诗社”的社长。文采飞扬的他总是一身中山装、围着白围巾,一副琼瑶剧男主的打扮,以此吸引女生。

  江南春当年竞选上了学生会主席,当上主席之后,为了请客吃饭,他竟然背上了160块的债务。当年大学生家教一天只挣7块,因此这是笔“巨款”。

  为了还掉这笔巨款,他只好到处打工。当时有一家广告公司委托学生会帮忙招聘,江南春春江水暖鸭先知,他自己捷足先登,去应聘了这份每月300元加提成的兼职。

  1992年,还是大二学生的江南春走进了上海汇联商厦。这位兼职业务员口吐莲花,很快说服了客户,并得到了1500元广告设计费。虽然没有做过广告创意,但是才华横溢的.他竟然一个晚上就拿出剧本,第二天客户非常满意。第一次的成功,给了江南春极大的信心,他拿着成功案例挨个拜访,像收麦子 一样将淮海路商圈的楼宇广告尽皆拿下。

  1993年,还是大三的江南春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一年下来他居然做到了400万元的营收,他自己一个人赚到了150万元。这个成绩,我想虽然20年过去了,估计全国也没有哪一个大学生敢说自己超过了江南春。

  1994年2月,他已经拿到了永怡集团的100万元,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他虽然不是法人,但是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在这一年这个名气充满诗情画意的男人,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

  江南春虽然没有成为一个诗人,但是诗歌给他非常好的想象力。大学之后的几年,江南春带领永怡广告成为了上海广告界的老大,整个上海95%的份额都是他们的,年营收突破了1.5亿。在江南春这里创业似乎不是太难,不过在20xx年前后江南春的第一次苦日子来了。

  20xx年12月,上海香樟花园茶座。江南春正静静等待一位朋友的到来,他希望这个朋友可以帮他走出困境,因为互联网泡沫破裂,无数的网站倒闭,江南春这个IT广告大亨,面临着窘境。这个朋友正是后来的中国首富陈天桥。陈天桥曾经也是江南春的客户。

  陈天桥的做游戏成功极大的触动了江南春,江南春觉得广告太累了,于是找到几个互联网圈内人拿了500万,也做了一个游戏代理,不过这次江南春很快就失败,不过他明白了一个不熟不做的这个道理。于是他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在广告界干出点名堂。

  20xx年初的一天,太平洋百货的电梯口,江南春和一大群人正百无聊赖地等电梯。大家无事可做,都直勾勾地盯着电梯门口舒淇代言的广告海报。江南春也盯了一会,却突然像被一道闪电击中:电梯间广告,这不正是自己苦苦追寻的新模式吗?

  江南春的这一个创意堪称天才,首先是人们等电梯的无聊时间,对于广告的接受程度更高,其次写字楼、商场、小区等这些地区都是属于高收入的人群,广告价值一定会被放大。最后一个当时的电梯广告都是海报,还没有人做液晶显示屏。

  江南春立即去找了国贸的老板,当对方听到是广告是也液晶显示器展示的时候,对方马上表示了兴趣。10月,江南春申请到上海第一张“商业楼宇液晶屏发放许可证”,300多台液晶显示屏终于入驻上 海50栋顶级写字楼。江南春的第一个广告客户是诺基亚,江南春成功帮助诺基亚在上海一炮而红。

  江南春明白自己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车道了,他拿出了自己的老本20xx万元,不过想要快速复制上海的成功,江南春还需要更多的钱,才能拿下全国市场。

  于是江南春找到了孙正义,许多人都知道孙正义是马云的投资人,其实孙正义在江南春身上也赚到了不少钱。一年后,江南春发现北京等地区也有人在开始这一模式,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他开始不断引入第二、三轮融资,并最终抢先一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一年江南春年仅32岁了。

  不过春风得意的背后代价是巨大的,没有人知道江南春付出了多少。他早上9点到公司,早则午夜12下班,晚则2点,周末不休息。他一年至少拜见300个客户,不恋爱、不结婚,衣柜里全是西装衬衣,10多年的生活只有工作。

  上市之后,江南春开始了疯狂的并购行为,20xx年10月,收购框架媒介,占领高档社区媒体市场;20xx年1月,收购老冤家聚众,将市场占 有率提升至98%,完成楼宇广告的绝对垄断;20xx年3月,收购凯威点告这个最大的手机广告公司,并将其整合为分众无线;20xx年3月,收购好耶,拥 有当时最大的互联网广告技术服务公司;20xx年12月,收购玺诚传媒,完成了对这个最凶悍卖场媒体的合并。有人统计,分众至少投资了60家广告公司。

  20xx年9月底,分众提交方案,借壳七喜控股回归A股,分众的市值较纳斯达克退市时已暴涨13倍。如今,即便A股低迷不振,江南春 的身家也有300多亿。

  40多岁的江南春如今似乎又找回了年轻时的工作状态,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精力惊人地不停工作。这个广告狂人未来在全球市场上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名人的励志故事 篇15

  张仲景,名机,男,汉族,约公元150年生,河南南阳人,东汉朝代的孝廉学历,汉灵帝时曾任正地市级的长沙太守。

  张仲景被后世誉为“医圣”,他医术高超,利用勤学苦练得到的本领,医好了很多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他医德高尚,看到河南疾病流行时,弃官归乡行医,为广大老百姓治病;他医道高明,写出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是中国医学史上首次提出辨证论治法,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

  社会关系

  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末期一个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知识分子出身的官员。他从小就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立志长大后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公元161年,11岁的张仲景拜同郡的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张伯祖是当时有名的医学家,他性格沉稳,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因而张伯祖很受百姓的尊重。跟张仲景一同学医的,还有一个比他年长的同乡何颐,他对张仲景刻苦钻研医学的精神十分钦佩。他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生。医圣神奇的治病故事

  破迷信治精神病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

  有一天,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最早使用肛门栓剂通便法

  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

  人工呼吸首创者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一个小时,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坐堂医生的由来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所以对他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张仲景不愿违背父命,因此在公元188年汉灵帝时,取得孝廉学历,进入官场。公元196年,被朝廷派到湖南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相庆。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自公元196年汉献帝开始,战乱繁频,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有三分之二死于瘟疫,其中又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

  张仲景痛定思痛,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公元205年,他到岭南隐居,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到公元210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公元219年与世长辞,终年69岁。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河南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名人的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的励志故事02-22

励志名人的故事12-10

经典名人励志故事11-07

名人励志的故事11-06

名人励志故事11-07

励志名人故事精选04-24

名人励志故事06-02

励志名人故事08-04

名人励志故事 杨澜的励志故事04-05

名人的励志故事02-23